《故都的秋》片段教学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执教者:莆田第九中学 陈玲玲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以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魅力,理清文章脉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景抒情手法,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学习并运用本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探究法,自主圈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情分析】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但它的创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让学生在课前做些作者情况和背景有关资料的预习、搜集,并提示学生要多诵读,特别要注意领会课文的文眼,并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教学思路】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也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所以本课教学立足文本,揣摩语言,通过赏析作者所钟情的故都的秋的景物来体会“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以此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散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策略】 1.在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谈谈自身对秋天的感悟,再回忆学过的关于秋天的诗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情感价值观,在新旧碰撞中形成对问题的新认识。 2.知人论世是我们赏析文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因此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就搜集有关材料,既可以达到预习的效果,又可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在搜集写作背景时,要筛选与作者创作本文有关的信息,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 3.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所以要让学生多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只有这样,才能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4. 本课教学力求既有面的整体感知,也有点上的细化、深化,既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也要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 因此,在进行点上的细化和深化之前,先让学生对故都的秋有一个整体的、面上的把握,所以先让学生在文中寻找有关信息,归纳出故都的秋的整体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第三自然段所呈现的这幅小院清秋图。 5.整体感知之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
以本段中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立足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从秋色、秋声、秋味等三个方面来感受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并总结、学习作者在本段中采用的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相结合、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以达
到突破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学习写景抒情手法的目的。 6.落实写作练习,让学生以自己每天所能接触到的校园冬景为描写对象,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在课后自己动手写一篇短文,学会运用本文所学习的写景抒情的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时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那么秋天呢?同学们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那我们一起来看以下诗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秋天给我们的感受是辽阔壮丽、充满生机的,而在《天净沙秋思》当中,秋是萧瑟悲凉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两首诗歌通过描绘不同的秋景表达了作者截然不同的心情。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郁达夫在他的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秋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 知人论世,基础积累 请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时搜集到的材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适当点拨、补充、订正。 1. 作者简介 郁达夫 (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文学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岛。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2. 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游山玩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 ,从杭州赶到北平,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1934年8月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3. 解题 (1)“秋”指明描写的对象是秋景。 (2)“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故”有“从前的”
、“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
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可见,一个“故”字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眷念,怀念,赞美。 (3)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作者的这种情感? 明确:课文第二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 课文倒数第二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4.检查预习: 一椽.(chuán) 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dùn) 三、整体感知,进入情境 1.听读课文 (1) 播放《故都的秋》朗读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学生自由朗读。 (3) 请个别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请其他同学评价。 2.品味文眼 同学们,七十多年前的北平,是一座大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是对于郁达夫来说,他所怀念的不是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而是这里的秋天。他在文中说,他可以不辞千里,甚至愿意付出寿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这故都的秋。那么,这北国之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圈画出相关信息。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四、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故都的秋》这样的美文,我们需要细细品味揣摩,今天我们就先以第三自然段为重点来品赏一下这故都的秋。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幅图画,并用简洁的文字来为这幅图画命名。 明确:小院秋晨图 在碧绿辽阔的天空下,一个闲散的人坐在一个破院里,手捧着一碗浓茶,举头望着碧空,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地面上还有蓝白的牵牛花做点缀。 (二) 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讨论以下问题: 1.郁达夫钟情于故都的秋天中的哪些景物?在文中圈画出来。 明确:芦花,柳影,虫唱,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破屋,浓茶,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牵牛花的蓝朵,疏疏
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2.这些景物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呢?我们把这个大问题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便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请同学们想象着自己坐在这样一个小院里,
你看到了什么景色?听到了什么声音?面对着这样的秋色、秋声,你的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何会如此钟情于这些景色? 明确: (1) 秋色: 芦花朴素得从形状到色彩几乎没有什么花的特点,柳条也平淡得只剩下了影子;夜月和漏下来的日光在颜色上都显得清冷、宁静;对于牵牛花,郁达夫也认为蓝色或者白色的为佳,蓝色,宁静而淡远;白色,纯净而洁雅;紫黑色虽然清冷,却又沉重了点;淡红色尽管淡,但毕竟又鲜艳了些。 作者在这里用冷色调的颜色来衬托出故都的秋的“清”的特点,这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 (2) 秋声 潭柘寺的钟声给人以古老宁静而悠远的联想,虫唱和驯鸽的飞声则是以动衬静,营造出故都的秋“静”的氛围,只有在心和环境都很静的情况下才会听见这些细微的声音。正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3) 秋味 郁达夫在北平,租了一椽破屋,面对着破壁腰,还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些沧桑、破败的景物,正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悲凉,这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 “细数”和“静对”这两个动词,又恰恰见出作者内心的清闲、落寞,也透露出淡淡的悲凉。 当我们面对着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是悲凉,这正是故都的秋味。 五、 课堂小结 作者在这段文字当中,采用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结合、动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破院清秋图,同时也通过以景显情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和内心淡淡的悲凉。 六、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以校园一角的初冬景色为描写对象,写一篇短文,掌握这节课所学到的写景抒情手法。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色 → 清 → 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秋声 → 静 → 以动衬静 秋味 →悲凉 → 以景显情
【教学设计流程图】 情境导入 知人论世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解读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