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文学概述共23页文档
第三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精品
思考与讨论:
• 简析《在其香居茶馆里》方治国与邢幺吵吵的性格特 征。
• 方治国具有典型的“软硬人”的性格特征。他既是国 民党基层政权组织里的当权人物,可以凭借手中的权 力贪枉法,敲诈民财,具有凶狠毒辣的“硬”的一面; 但由于他出身卑微,缺乏强硬的后台,又必须仰仗上 司与地方豪绅,充当走狗,又具有奴性的“软”的一 面,表现出狡猾、贪婪而又怯懦的特点,在当时社会 中的保甲长之类的人物中极具普遍性。邢幺吵吵是当 地一个大土豪惯于仗势欺人,横行霸道,粗鲁蛮横, 但又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草包,表现出精明老练、善 用手段的特点,是旧社会封建势力的代表。
作品正是通过对华威先生虚伪、
骄横、浅薄、庸俗的性格和政治上的反动性的 描写,尖锐地抨击了国民党统治者以抗战之名 行反人民之实的反动本质。 2、《在其香居茶馆里》 (1)主题思想:作品以抗战时期四川大后方一 个小镇为背景,围绕着国统区兵役问题,通过 手握“抓丁”大权的联保主任方治国与“地头 蛇”邢幺吵吵因抽壮丁在茶馆里的一场恶斗, 揭露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基层政权和兵役的腐败。
(二)《精读作品》:
• 1《华威先生》 • 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形象。用近似漫画
的手法,夸张而不失真实的细节描写,和突出人物言 行的矛盾来表现人物性格。
思考与讨论:华威先生形象分析
华威先生是一个混在抗战文化阵营的国民党腐败 官僚的形象。在抗战初期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顺应 时代的潮流”的抗战积极分之,但却装腔作势,整天 忙于各种会议,为了夺取一切抗战团体的领导权,他 每会必到,每到必讲,每讲必定强调要服从“一个领导 中心”,即服从国民党蒋介石的领导。他虽然大包大 揽,却“包而不办”,成天打着抗战的招牌,不做实 际工作,专门闹磨擦,控制、阻挠、打击、破坏群众 的一切抗日活动。
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与文学
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与文学抗战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电影和文学发展的关键阶段。
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给电影和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舞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和文学的发展,并分析它们对于丰富人们对于抗战历史的理解和记忆的重要作用。
一、电影与文学的共同语境抗战时期的中国既是一个由战争笼罩的时代,也是一个以民族团结和国家复兴为主题的时代。
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创作,都受到抗战背景的深刻影响。
电影和文学的发展都呈现出了浓厚的抗战氛围,突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
电影和文学成为了宣传抗战事业、激励人民斗志的有力工具。
二、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在抗战时期,电影与文学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电影拍摄的脚本素材,如《林则徐》等影视作品的改编;另一方面,电影的影片剧本也成为了文学作品创作的灵感之源,如影片《英雄儿女》激发了一系列文学作品的创作。
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抗战题材的电影与文学表现更加丰富多样。
三、中国电影对抗战的描绘中国电影在抗战时期充分发挥了它的宣传和鼓舞士气的作用,通过对战争的真实描绘,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抗战信念。
电影《风云儿女》以河北抗日救亡运动为背景,展现了当时中国人民顽强抗战的精神,该片的上映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另外,电影《孙中山与北洋政府》、《协约国总司令蒋介石》等也通过再现历史事件,加深了人们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四、中国文学对抗战的独特表达中国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小说、散文、诗歌等形式捕捉和表达了抗战时期人们的内心世界。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通过描绘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命运,反映了人们的困境和思考。
巴金的散文《松阴集》以饱含血与泪的笔触,描述了人们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坚持。
这些文学作品纷纷呼唤人们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复兴。
五、抗战电影与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抗战电影与文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将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传递给新一代的观众与读者。
抗战时期的文学概述
3.分析代表作《金锁记》
A人物形象:曹七巧,一个心灵裂变、人性沦落的家 庭“女暴君”。 B思想内涵:封建礼教和拜金主义的枷锁,人性的扭曲 和毁灭。 C艺术特色:单线结构——兼用传统白描手法和西方现 代派技法(意识流、心理分析)开掘人物心理——文笔俗 白流丽。 [例2] 金 锁 记 (节选) 张爱玲
1.何其芳:从《预言》到《夜歌》
A.思想情感的转变 《预言》:关闭在超现实的唯美氛围中的青年的内心抒 唱——歌唱迷离、甜蜜而痛苦的爱情,怀念逝去的往事, 咏叹渺茫的人生前途
转折点:《成都,让我把你摇醒》——抗战的呼喊
《夜歌》:诅咒黑暗,歌颂光明 —— 歌唱解放区新生 活,颂扬推翻旧世界的人民革命战争,剖析自我的弱点
五.沦陷区的小说 (一)张爱玲 1.张爱玲( 1917 —— 1995 ),河北丰润人 。上海沦 陷区最走红的女作家 。1943年发表处女作《 沉香屑 · 第一 炉香》,1944年出版处女小说集《 传奇 》。代表作《倾城 之恋》、《金锁记》。 2.在抗战之外寻找小说的切入点:既为日伪统治的文坛 所容,又给当时精神食粮匮乏的读者以一种新鲜的滋味。 A中上层社会病态的生活和心态: 家庭专制的“女暴君”们——剖析“食”、“色”双 重枷锁下的人性——畸形的恋爱和婚姻——殖民地文化与 传统文化的交媾 B艺术上的独创: 现代派的精神分析和传统章回体的格局相结合——在 传奇性故事中弥漫梦魇般的氛围——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 优点于一体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吹得摇摇 晃晃 ,磕托磕托敲着 。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 。镜子里反 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幅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 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 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为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 的人也老了十年。
第十二章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
第十一章 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本时期各种文体文学的主要创作、主要特征及历史变迁。
二、 教学方法:1、以面授为主。
2、使用多媒体课件。
三、 本章重点:艾青、田间、七月派诗人等诗歌创作;张天翼、沙汀、艾芜等人的小说创作;郭沫若、夏衍、洪深、曹禺等人的戏剧创作。
风格迥异的艺术特征。
四、 本章的难点:1、将时代与作家创作相结合。
2、深入理解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 。
五、主要内容:第一节 民族的呼声与战斗的鼓舞第二节 健康活跃的戏剧第三节 小说创作的热潮第一节 民族的呼声与战斗的鼓舞一、抗战时期诗歌发展趋向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诗人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祖国的召唤,开始走出书斋,走向抗战的前沿阵地;就连那些蛰居在“象牙塔”浅吟低唱的唯美派诗人,也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惊醒过来,一反过去“静穆幽远”的格调,高唱起雄浑高昂的抗战之曲了。
近百年来受尽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华民族的深广积愤,像大堤的决口一般迸射出来。
后期创造社的诗人冯乃超曾热衷于歌咏“颓废、阴影、梦幻、仙乡”,这时,他写了《宣言》一诗:让诗歌的触手伸到街头,伸到穷乡,让它吸收埋藏土里未经发掘的营养,让它哑了的嗓音润泽,断了的声音重张,让我们用活的语言作民族解放的歌唱!这宣言预言了这一时期诗歌发展的总趋向。
总的说来,灼热的战斗激情,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鼓动性、战斗性的加强,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突出特点。
二、 艾青的生平和创作道路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曾用笔名有莪加、克阿、纳雍、林壁等。
1910年 3月27日 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
5岁时始回家进本村蒙馆开蒙,继而就读于乔山小学、育德小学和浙江省立第七中学。
1928年夏初级中学毕业后,艾青考进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在院长、画家林风眠鼓励下,于翌年春天赴法国勤工俭学。
由文学作桥梁,艾青开始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参加过《世界》周刊主办的左倾集会以及反帝大同盟东方支部的活动。
抗战文学绪论
阶段明晰
初期的抗战文艺活动生气蓬勃
广大作家或坚守岗位、或流亡内地、或奔 赴战区,以同仇敌忾共担国难的决心与气 概,愤怒揭露日本侵略者烧杀掳掠的滔天 罪行,歌颂中国军民的英勇反抗,彰显民 族气节,弘扬爱国情操,突出英雄主义与 乐观主义精神成为贯穿一切创作的主旋律
国统区的政治环境与文化气氛发生 着变化,
。二是文学中心的阶段性与区域性
战时像北京与上海那样稳定的具有全国性 影响的文学中心不复存在,随国民党政府 首都的两次搬迁,武汉和重庆短时间地担 负过文学中心的职能。不同政权形式的并 存使数个区域性文学中心的同时存在成为 可能甚至必要,而作家们或出于逃难或因 为尽责而在地区间聚散离合,也很可能改 变一地落后的文学面貌,形成短暂的地区 性的文学中心。
另一批作家则远接五四文学传统,在更宽 泛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目标下写作,或直面 现实黑暗抒发愤懑,如巴金、师陀等人的 小说;
或将战争作为背景,探究人性的种种变异, 如沈从文、废名、徐訏等的创作; 或执着生命本位、个人本位,对思想、艺 术作某种高远的探索,如穆旦等人的诗
自由主义文学在理论上虽仍有梁实秋等人主张, 但创作实践则大多不离抗日救亡和民主爱国的主 调,为国民党张目或帮忙的文学不成气候 倒是在五四时为新文学家深批痛揭的通俗文学产 生分化,张恨水写出了《八十一梦》,走上了进 步文学轨道,而进步文学也纷纷借用通俗形式写 作通俗作品,通俗文学在分化转换之中又迎来了 一轮繁荣。
战争与文学
战争对文学的制约与影响
从1937年到1949年是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第 三个阶段,又概称20世纪40年代文学。这十 二年的文学演变始终伴随着连绵烽火,战 争作为政治的极端形式和战时政治的最高 形态,构成制约、影响文学变动的强有力 因素,也使这一时期的文学生成、衍化出 现了不同于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战时特点。
第三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简析《泥土》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泥土》通过“珍珠”与“泥土”的比喻,说明 一个人倘若总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孤芳自赏,自 视高贵,就会坠入个人主义的泥潭,在患得患失 的痛苦中无力自拔;如果把自己当作泥土,甘愿 为人民大众的事业作出贡献,才会没有痛苦,才 能体会到做人的快乐。 6《爱尔克的灯光》 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表达了作者对光明世界的 不懈追求。浓重的抒情色彩,平易流畅的语言。
作品正是通过对华威先生虚伪、
骄横、浅薄、庸俗的性格和政治上的反动性的描 写,尖锐地抨击了国民党统治者以抗战之名行反 人民之实的反动本质。 2、《在其香居茶馆里》 (1)主题思想:作品以抗战时期四川大后方一个 小镇为背景,围绕着国统区兵役问题,通过手握 “抓丁”大权的联保主任方治国与“地头蛇”邢 幺吵吵因抽壮丁在茶馆里的一场恶斗,揭露了抗 战时期国民党基层政权和兵役的腐败。
(2)
结构简洁灵巧,生动活泼,疏密相间,舒展自如,被看作 是“散文诗”、“诗体小说”。如开头写水生嫂月下织席 的场景,抓住薄雾、清风、荷香,寥寥几笔勾画出白洋淀 的优美景象,与水生嫂织席的劳作和她惦扶挂丈夫的心境 交织在一起。把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构成 一曲优美动人的田园交响乐。(3)语言清新优美,似行 云流水。如用“藕断丝连”比喻女对丈夫的思念,以“织 布穿梭”、“缝衣透针”形容女驶船之快,饱含感情,富 有地方色彩,且有音乐美,使这篇小说具有散文诗的韵味。 4《王贵与李香香》 形象地说明了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是农民翻身的希望。 创造性地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比兴、重复等 手法的运用。
6“九叶”诗派
40年代著名的诗歌流派。指40年代后半期被称为“新现 代派”的九位诗人,得名于1981年他们出版的诗合集 《九叶集》。其成员是杭约赫、辛笛、穆旦、陈敬容、郑 敏、唐祁、杜运燮、袁可赫九人。他们的诗主要表现个人 的思想感情,但已没有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中的感伤和颓 丧,同时,也直接面对现实。描写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和社 会现实,在艺术上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但多以现实主义为基础,或与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具有 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概括版(五)
§5、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1937——1945)一、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1、成立时间:1938年2、成立地点:武汉3、性质: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学家、艺术家。
4、会刊:《抗战文艺》5、口号:“文章下乡,文章入伍”二、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宣传厅)1、主持:郭沫若2、成立时间:1939年3、成立地点:武汉4、抗日文艺宣传活运蓬勃开展三、朗诵诗、街头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等小型作口的涌现,是这一时期文学活动的重要特点。
这些作品以抗战的内容和通俗多样的形式,起到了宣传群众的作用。
由于这一时期作家对抗战现实的认识不够深入,因而抗战文学也有着热情多于理智、内容空泛和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
四、武汉失守后,郭沫若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五、“孤岛文学”(上海)1、含义: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2、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鲁迅风”的争论,出版《鲁迅风》3、戏剧:于伶反映现实的戏剧《长夜行》,阿英的南民史剧《碧血花》等六、抗战文学思潮的两个重要特点:1、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A、“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B、民族形式的论争2、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的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有存在七、民族形式的论争1、起因:毛泽东提出的两个观点:“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2、主要观点:向林冰:强调民间开式对新文艺的否定葛一虹:肯定新文艺,对旧形式全盘否定郭沫若: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毫无疑问的,是现实生活茅盾:吸收过去优秀传统,学习外国古典文艺和新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的典范,继续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深入于今日的民族现实,提炼熔铸其新鲜活泼的质素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八、“七月诗派”1、胡风主编:《七月》刊物2、特色: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艾青、田间为首,培育了绿原、阿垅、曾卓、鲁藜、冀访、邹荻帆等一批青年诗人,形成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第三章 战争时期的文学 (1)
“历史的强行进入”打断了现代文学原有的进程,
家国离散、时代的颠沛流离、文化中心的散落和 重新聚合、作家和战争现实的关系,这些极大规 定着战争时代文学的走势和抉择。
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
一方面,它包含有“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延续的基本主题; 另一方面由于处在战争背景下,它又表现出不同的情势。 从整体上说可以分为三种: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第二阶段(1938.10后战争相持阶段) 创作正视战争的
残酷与艰难,题材深入民族生活底蕴,解剖民族痼疾,寻
找民族脊梁。 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讽刺成了主调, 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张天翼《华威先生》
路翎《财主的儿女们》 桂林作家群,重庆作家群,西南联大诗人群
张爱玲的语言
善用比喻和拟物拟人。作比常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
事物。同时善于以通感的方式将声音、气味、色彩、触
觉贯通、剥离,使意象新奇,富有弹性。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年青的人想着三
十年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
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惘。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月亮
学为体“并非难事。
方鸿渐然发现西洋人丑跟中国人不同:
中国人丑得像造物者偷工减料的结果,潦草塞责的丑;
西洋人丑得像造物者恶意的表现,存心跟脸上五官开玩
笑,所以丑得有计划,有作用。
事实上,唯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 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 等等都是从外国港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 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 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 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大学校长分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两类,文科出身的人轻 易做不到这位子的。做到了也不以为荣,准是干政治碰 壁下野,仕而不优则学,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休养 身心。理科出身的人呢,就完全不同了。中国是世界上 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家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 做的。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
抗战文学作品讲解 讲解适合学生的抗战文学作品提高语文能力
抗战文学作品讲解讲解适合学生的抗战文学作品提高语文能力抗战文学作品讲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抗战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积极向上、反抗侵略的精神成为了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这些抗战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悲欢离合,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和抗争的勇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讲解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抗战文学作品,帮助他们提高语文能力。
一、《红岩》《红岩》是由曾参加抗战的作家林海音创作的小说,该作品以著名抗日战士、重庆市党委书记杨子荣为原型,讲述了青年学生李五山为抗击侵略而加入抗日队伍,投身到党的地下工作中的故事。
通过描写李五山坚守信念,不向困难低头,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切的精神品质,激励了广大读者。
阅读《红岩》一书,学生们可以通过李五山的经历深入了解抗战年代的艰难与困苦,感受到作为一名青年应该如何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学生们还可以提高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内涵。
二、《地道战》《地道战》是丁玲先生创作的抗战小说,该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农民群体在抗日战争期间建设地道的故事,表达了民族抗战的力量和团结的意义。
小说中描写了地道战的艰苦和民众的有机组织,以及他们与侵略者之间的英勇斗争。
学生们通过阅读《地道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抗战期间普通百姓的贡献,以及他们无私的奉献与牺牲精神。
同时,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们可以提高对于文学形式和语言的理解,增强对于作品内涵的感知能力。
三、《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火葬场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和社会的黑暗面,讽刺和抨击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封建思想。
该作品的语言朴实生动,意义深远,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对于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学生们通过阅读《呐喊》,可以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通过学习该作品,学生们可以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四章抗战时代的文学背景
一、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 争
• 论争主要集中在1939—1941年。“民族形式 ”问题是与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二、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 关系问题的论争
• 在40年代发生的比较突出的运动有两次: 一次是1938—1942年在国统区和解放区先 后发生的关于歌颂与暴露问题的讨论;一 次是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前对王实味 文艺思想的批判。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
1938年3月27日 在武汉成立,会议选出 郭沫若、茅盾、冯乃超 、夏衍、胡风、等45 人为理事,周恩来、孙 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 事,由老舍支持“文协 ”日常工作。 “文协” 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的意义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在民 族意识召唤下民族解放时期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 与形成。
5
国统区即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域,其文学创作 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从抗战之初亢奋 热烈到相持阶段凝重反思,再到40年代的 喜剧性嘲讽,文学情绪的变化影响着文学 风貌的转换
6
第二节:抗战时代的文学论争
• 国统区40年代各种文艺问题、论争、困惑的几个 理论命题:
第一、文艺与政治(时代)的关系 。
第二、现实主义的问题时代的文学背景
第一节:抗战文学背景
文学存在的区域化状态对文学思潮发展 的影响。国统区、解放区。
战争把文学与时代社会与政治的关系扭 结得更紧密,不同文学观念的价值取向以 及由此引起的广泛争论就更复杂化
40年代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学和战争与 救亡发生密切的关系。各派作家在民族解放的旗 帜下实现了统一。
三、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论的论争
• 发生在1945—1949年。这场论争的焦点人 物胡风从30年代起就坚持批评文学创作中 的公式主义与客观主义倾向。
第一章、1937-1949年的文学发展概况
(二)文学的服务对象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 问题。 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 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 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 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 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 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 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 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 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 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 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以后的 《希望》、《诗垦地》、《泥土》等杂志 希望》 诗垦地》 泥土》 为基本阵地形成的青年诗人群,其主要代 表诗人有鲁藜、绿原、曾卓、牛汉、芦甸 等,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 为主要旗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国民党统治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他们的诗歌创作主要收集在胡风主 编的《七月诗丛》 编的《七月诗丛》,代表作品主要有绿原 的《童话》、曾卓的《铁栏与火》等。 童话》、曾卓的《铁栏与火》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经过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日至二十三日,延安文 艺座谈会在中央大礼堂召开。参加会议的 有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中央及各部门负 责人共一百多人。 座谈会在二十多天里开了三次大会,讨论 得十分热烈。
二、《讲话》 二、《讲话》的主要内容
(一):强调文艺的政治功利性 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 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 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 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 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无 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无 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 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 “齿轮和螺丝钉” 。 齿轮和螺丝钉”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战文学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战文学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民族抗争,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抗战文学蓬勃发展,成为表达民族精神和宣扬抗战理念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战文学对于鼓舞士气、传递战斗力和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作用。
一、战场上的笔墨在抗战前线,不少作家和文化人士坚持逆行,置危险于度外,亲身参与到抗日战争中。
他们用笔墨和相机记录下战斗的残酷、人民的痛苦以及英勇抵抗的精神,为一方面传递战争的生死悬疑,另一方面凝聚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杨杰、艾青、丁玲等著名作家的笔下战场,描绘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激励了无数人参加抗战。
他们的著作不仅记录了战争的进程,还深刻地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和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
其中,艾青的《山海经》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山水长江的壮阔,彰显了中国人民对土地的深深眷恋。
这样一种情感,与人们对抗战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相互交织,成为了抗战文学的重要主题和表达方式。
二、士兵写真中的呐喊抗战中的文学创作不仅限于作家,许多普通士兵通过写作向家乡表达对抗战的理解和感受。
他们用简单真挚的文字,表达了他们心中对故土的思念、对家人的牵挂,以及对祖国的忠诚。
这样一些写真均记载了士兵们的战斗经历、生活琐事,以及他们的誓言和军人的职责。
其中,最著名的是赵树理的《白雪红梅》。
这篇自传体小说以赵树理自己的战斗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农村青年参加抗战的艰辛过程。
通过这些纪实性小说的创作,赵树理和其他普通士兵的写作让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抗战的残酷与艰辛,同时也看到了普通士兵的无私和忠诚。
三、女性写作中的呈现在抗战文学中,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突显。
女性写作不仅是对战争的回忆与思考,也是对女性特有的抗争方式的呈现。
杨绛、张爱玲等著名女作家,以她们敏感、细腻的笔触,创作了一批抗战中女性角色形象的经典作品。
她们的作品不仅突出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多重角色,也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坚韧、智慧和勇气。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文化抵抗文学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文化抵抗文学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篇章,也是中国文化抵抗的一次关键时期。
在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中,中国文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抒发民族情感,唤起民众的抗战热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侵略者的坚决抵抗。
本文将介绍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文化抵抗文学,并分析其在抗战中的重要性。
一、背景介绍中国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连续的战乱和外国侵略,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家们挺身而出,以文学的力量传达抗战精神,喊出中国人民的抵抗呐喊。
二、文学抵抗的主要形式1. 抗日题材作品: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许多作家选择以抗日题材作为创作对象,通过对抗战的描写,激励民众的抗战意志。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钱钟书的《围城》,都是以抗战为背景的优秀作品。
2. 反战争题材作品:除了描绘具体的抗战场景,一些作家还以反战争为题材,通过表达对战争残酷性的思考,呼吁社会要珍惜和平。
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3. 抵抗精神的传达:在作品中,作家们力图传达中国民族的抗战精神,针对侵略者进行精神上的抵抗。
例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表达了对抗日对侵略者的坚决抵抗。
三、文学抵抗的意义1. 激发民众的抗战精神:通过文学表达,作家深情地描绘抗战的场景,激励民众参与到抗战中去,为抵抗日军做出自己的贡献,增强了民族团结力量。
2. 传递抵抗的信息:文学作品成为了人们获取抗战信息的重要渠道,作品中描写的抗战英雄形象、抵抗情节等,让人们更加了解战争的残酷性和抗战的重要性。
3. 增强民族自信心:中国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的中国民族自信心和抗争精神,让人们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相信自己的国家必定能够战胜侵略者。
四、抗日文学作品的经典代表1. 老舍的《骆驼祥子》:通过对民间小人物的描写,呈现了在战争年代残酷环境下生活的辛酸和艰难,同时展现了人们对抗战的期望。
2. 钱钟书的《围城》:通过对大城市生活的揭示,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向往。
抗战年代的中国文学动态与表现
抗战年代的中国文学动态与表现抗战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严峻的战争考验,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在人们的行动中,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
在抗战年代,中国文学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动态与表现。
首先,抗战年代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外敌侵略和国家危机,他们的爱国情怀被激发到了极点。
许多文学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这些作品中,常常出现了英勇抗战的英雄形象,表扬了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同时,也有一些作品以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为主线,通过对侵略者的描写和抨击,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怒和仇恨之情。
这些作品不仅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成为了抗战时期的精神支柱。
其次,抗战年代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他们面临着战争的摧残和生活的困苦。
许多文学作品以人民生活为题材,真实地描写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困境。
这些作品中,常常出现了贫苦农民和工人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艰辛和顽强。
同时,也有一些作品以宣传抗战胜利和战争动员为主线,通过对人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关怀和支持。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人民的真实生活,也传递了对人民的关爱和鼓励。
此外,抗战年代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命运受到了战争的摆布,他们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和选择的困境。
许多文学作品以个人命运为题材,探讨了人们在战争中的选择和抉择。
这些作品中,常常出现了个人命运的起伏和变化,展示了人们在战争中的坚持和奋斗。
同时,也有一些作品以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为主线,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人们在战争中的困境,也启示了人们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
综上所述,抗战年代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动态与表现。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文学与艺术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文学与艺术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文学与艺术发展迅速,成为了反抗日本侵略的重要文化工具。
通过诗歌、小说、电影、绘画等形式,中国抗日战争文学与艺术传达了民族意志和爱国精神,激励了人民的斗志,成为了战争中无形的力量。
一、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1. 依托文学期刊和报纸:在战争期间,许多文学期刊和报纸纷纷创立,为抗日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平台。
例如《小说月报》、《文艺报》等,这些期刊刊载了大量的抗战小说和诗歌,唤起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 作家的抗战写作:许多作家在战争中积极参与抗战,他们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与痛苦,将这些经历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例如曹禺的《雷雨》、徐霞客的《抗战日记》等作品,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描写,呈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并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无尽反抗。
3. 报纸戏剧的创作与表演:戏剧在抗战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大批抗战剧目在报纸上连载并由专业剧团进行演出,如《红岩》、《黄土地》等剧目,通过舞台表演将抗战故事展现给观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二、艺术作品的表达与影响1. 电影的创作与放映: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以纪实的手法捕捉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抗争。
例如《风云儿女》、《神女》等电影,通过个人命运的折射,展示了人民的英勇与牺牲。
2. 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在抗战时期,许多画家通过绘画艺术表现了对战争的思考和人民的奋斗。
例如刘海粟的《争气》,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
3. 雕塑与建筑的象征意义:雕塑与建筑艺术在抗战时期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八路军雕塑、抗战纪念碑等,通过雕塑形象和建筑设计,向人们传递了抗日战争的意义与精神。
三、中国抗日战争文学与艺术的影响1. 提升国家声誉与民族自信:中国抗日战争文学与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使世界了解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
同时,这些作品也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感,增强了他们抵抗侵略的决心。
2. 凝聚国家认同与道德力量:中国抗日战争文学与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凝聚了全国人民的认同与感召力。
20、抗战时期的文学.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例1] 孤岛 阿垅
在掀腾的海波之中,我是小小的孤岛,如同其他的孤 岛
在晴丽的天气,我能够清楚地望见大陆边岸底远景 似乎隐隐约约传来了人声,虽然远,但是传来了,人
声传来 有的时候,也有一叶小舟渡海而来,在我底岸边小泊 而在雾和冬的季节,在深夜无星之时,我 不能看到你了,我只在我底恋慕和向往的心情中看
(一)张爱玲
目录 1.张爱玲( 1917 —— 1995 ),河北丰润人 。上海沦 陷区最走红的女作家 。1943年发表处女作《 沉香屑 ·第一
炉香》,1944年出版处女小说集《 传奇 》。代表作《倾城
上一页 之恋》、《金锁记》。
2.在抗战之外寻找小说的切入点:既为日伪统治的文坛
所容,又给当时精神食粮匮乏的读者以一种新鲜的滋味。
上一页 (二)抗战文学思潮形成
下一页
1.文学大众化民族化 A.大众文艺运动
内容的报告文学化——形式上的小型化、通俗化、实 退出 用化
B.民族形式的讨论
林冰的“ 民间形式 ”观 —— 葛一虹的“ 五四新文学 ”观 ——郭沫若的“ 综合统一 ”观。
2.抗战文学论争 关于“ 暴露与讽刺 ”问题的论争——关于“与抗战无
下一页 的屏障,调动观众参与剧情,进入角色,追求自然逼真的 戏剧效果。
退出
C著名街头剧:“好一计鞭子”——《放下你的鞭子》 、《三江好》和《最后一计》。
(二)郭沫若、曹禺和夏衍的剧作(前面已有专题讲述)
(三)现代戏剧的全盛时期
1.历史剧
目录
A 阳翰笙的剧作:《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等
B 阿英的“ 南明史剧 ”:《 碧血花 》、《 海国英雄
》和《杨娥传》
上一页
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10《荷塘月色》
• 表现了作者虽然彷徨苦闷却又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 自重自爱的情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景物描写细 腻委婉、生动形象,语言朴素优美、准确贴切。
8《再别康桥》
• 抒写了对康桥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感情真挚, 意境深邃,形式上具有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思考与讨论:
这首诗在技巧上有哪些特点。 (1)体现了新月派诗人“三美”主张,具有音乐的美
(节奏整齐,用韵讲究,旋律优美)。绘画的美(运 用了许多表颜色的词如“云彩”,“金柳”,“艳 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建筑的美(句式整齐, 每段四句,错落有致)。 (2)首尾呼应 (3)语言自然、优美,表达委婉、含蓄。
• 4、“两个口号”的论争。
• 1936年,革命文学内部还出现过“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 文学和国防文学”和国防文学“两面三刀个口号的论争.”两 面三刀个口号的论争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政策的宣传和影响,提高了左翼作家对这一政策的认识,为 文艺界搞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作了精神思想上的准备.
• (2)艺术特色
• 人物塑造: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和不同命运,用对比的方法写不同人物;情节安排:从觉 慧放假回家写起,到觉慧离家出走结束,众多人物和事件 放在觉慧的成长过程中;语言风格:朴素自然,如行云流 水,感情热烈,形成特有的“巴金体”.
思考与讨论:
(1)<<家>>中的觉慧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进 行简要分析.
(2)善于运用心理刻画的方法来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如吴荪甫在收服屠维岳时的精明自信,在组 建“益中公司”时踌躇满志,在镇压工人运动时的暴 躁不安,在公债市场上与赵伯韬“斗法”时的犹豫不 决,在破产后的放纵不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