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正确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对于正确计算库存商品的真实价值和计算企业经营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企业应按照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核算要求,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方法有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分类(组)差价率计算法和实际差价率计算法三种。
(一)综合差价率计算法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是根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存、销比例,平均分摊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
其具体计算步骤是:1.计算综合平均差价率。
用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除以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加“库存商品”账户月末余额之和,其计算公式为:综合差价率(含税)=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100% 2.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
用综合差价率乘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其计算公式为: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3.根据计算出来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处理:借:商品进销差价×××贷:商品销售成本×××由于商品进销差价中包含有增值税,在分摊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后,企业平时结转的含税的售价成本就被调整为不含税的实际成本,仍然是传统的售价成本核算方法,并符合增值税的核算要求。
在正常情况下,本月已销商品总额按“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计算,但如企业有商品转批、折价销售等情况,因其价格不同,应以“商品销售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计算。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各月之间如果比较平衡,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
但为了真实地反映库存商品和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正确核算盈亏,年末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一次核实调整。
例:某企业本月末零售商品有关计算分摊进销差价资料如图下表:商品进销差价分摊资料表单位:元营业组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百货文具针织服装36 000 46 800 137 700 174 750 84 000 126 000 480 000 524 250 156 000 234 000 540 000 640 750 合计395 250 1 214 250 1570 750 按上列资料计算该企业本月已销商品进销差价。
【税会实务】关于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结转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关于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结转
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正确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对于正确计算库存商品的真实价值和计算企业经营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企业应按照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核算要求,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方法有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分类(组)差价率计算法和实际差价率计算法三种。
(一)综合差价率计算法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是根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存、销比例,平均分摊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
其具体计算步骤是:
1.计算综合平均差价率。
用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除以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加“库存商品”账户月末余额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含税)=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
×100%
2.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
用综合差价率乘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其计算公式为: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3.根据计算出来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处理: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由于商品进销差价中包含有增值税,在分摊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后,企。
商品进销差价怎样核算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方法总结
商品进销差价怎样核算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方法总结会计——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商品进销是商业企业核算存货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商品进销差价是指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
由于此差价没有严格来说,为了与原测算售价核算法的内涵一致,进一步将差价分为进销差价和进项税额进行明细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二三十元之间的差额。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帐务处理(一)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售价与卖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二)月末分摊平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销售商品应分摊差额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月末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本月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商品进销差价率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委托加工商品可以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月分摊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销售商品应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无论改采当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还是上月商品进销计算差价率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均应在年度终了,对商品进销差价成功进行核实调整。
四、本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民企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
[编辑]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是指售价(或码价)与含税进价之间的差额,这样一来使该明细科目核算内容与增值税实行前的商品进销差价核算内容一致,但不符合增值税退税是价外税的本质强烈要求。
记账实操-超市零售企业的成本结转的账务处理分录
记账实操-超市零售企业的成本结转的账务处理分录一、确定成本计算方法超市零售企业通常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来进行成本结转。
这种方法以售价记账,通过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商品的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
二、商品采购入库1. 当超市采购商品入库时,按商品的售价金额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的进价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例如,采购一批商品,进价为10 万元,售价为12 万元。
则账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120000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等)100000商品进销差价20000。
三、商品销售1. 超市销售商品时,按售价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假设销售商品取得收入5 万元,则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5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
四、成本结转1. 期末,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进而确定销售成本。
首先,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初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例如,期初商品进销差价为3 万元,期初库存商品售价为20 万元;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为5 万元,本期购入商品售价为30 万元。
则商品进销差价率= (30000 +50000)÷(200000 + 300000)×100% = 16%。
然后,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假设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为8 万元,则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80000×16% = 12800 元。
最后,确定本期已销商品的成本。
本期已销商品成本=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即本期已销商品成本= 80000 12800 = 67200 元。
账务处理为:借:主营业务成本67200商品进销差价12800贷:库存商品80000。
商品进销存核算办法
商品进销存核算办法一、商品购进、销售、储存环节(一)商品购进购进商品时,由配送开具调拔单及增值税发票,各仓库接收,经物价核算部确认零售价格及差价后验收并开具验收单(一式五份),财务一并入帐。
1、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借:库存商品 **商品借:应交税金进项税贷:银行存款2、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借:库存商品 **商品借:应交税金进项税借:经营费用--运杂费贷:应付票据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3、对方己开具发票但暂不付款借:库存商品 **商品借:应交税金进项税贷:应付帐款 ****4、与所属公司转帐(有增值税发票的)借:库存商品 **商品借:应交税金进项税贷:与所属往来 ****5、购进商品未付款未出具增值税发票的借:库存商品 **商品借:其他应收款进项税贷:应付帐款 ****(二)商品销售1、商品由仓库调入柜组,柜组按零售价核算。
柜组在认可零售价格及差价后验收并开具验收单(一式五份)财务一并入帐。
借:库存商品(零售价) **商品贷:库存商品(不含税价) **商品贷: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2、销售商品(1)根据柜台当日日销情况,做商品日报表(一式三份)计商品销售收入,每日输入微机销售明细(数量。
金额)月末进行帐实盘存借:现金 (或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贷:应交税金销项税注:销项税额=商品销售总额\1.17*17%(2)客户用现金或支票兑换财务自制购物券在商场消费,柜台只允许开具销货凭证不再退货同时形成销售。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贷:商品销售收入贷:应交税金销项税(3)以自有商品抵欠款的借:其他应付款 ****(或应付帐款。
经营费用等)贷:商品销售收入贷:应交税金销项税(4)以自有商品抵所属公司款或上级公司款的借:与所属往来 ****(或与上级往来)贷:商品销售收入贷:应交税金销项税(5)因商品有外伤或其他原因需要低于零售价销售的,核算部门开具变价单(冲原商品调拔单后重新开变价后的调拔单) 借:现金贷:商品销售收入贷:应交税金销项税借:商品进销差价贷:库存商品(不含税)3、商品销价低于进价的或丢失的(1)低于进价部分经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按实际所认可的价格进行销售。
新准则下商品进销差价实务处理
新准则下商品进销差价实务处理随着新准则的实施,公司在商品进销差价的实务处理上需要遵循新的要求和原则。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新准则下商品进销差价的实务处理,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加深理解。
首先,根据新准则,商品进销差价需要根据货物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准确计量。
公司需要确保商品进销差价的准确计量,以便于更好地控制和监督供应链中的涉及。
其次,公司需要将商品进销差价明确地划分为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部分。
可控制部分指的是公司可以通过自身经营决策和控制手段进行调整的部分,而不可控制部分指的是公司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导致的差价。
公司需要将这两部分分别记录和核算,以便更好地评估经营绩效和风险。
在实务处理中,公司需要根据相关准则和规定进行差价的明确核算。
首先,公司需要确保差价的计量是真实可靠的,要求准确记录商品的进价和销售价,并及时调整差价的账面价值。
公司还需要记录和核算与商品进销差价相关的费用,如物流费用、运输费用和关税等。
实际操作中,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商品进销差价的准确计量和核算。
例如,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定价策略、制定供应商选择准则等方式来控制商品进货价格;通过建立销售策略、开展市场调研等方式来控制销售价格。
同时,公司还需要建立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制度,以确保库存商品的及时记录和调整。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商品进销差价的实务处理。
公司通过批发渠道进货获得一批商品,进价为500元,销售价为800元。
与此次商品进货相关的费用有运输费用100元和关税200元。
根据新准则,公司需要将商品进销差价明确划分为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部分。
首先,公司可以通过讨价还价、寻求优惠等方式控制商品进货价,因此进价差额500元可以被划分为可控制部分。
其次,运输费用和关税等费用是与商品进货相关的不可控制部分,因此这部分费用需要单独记录和核算。
根据上述情况,公司在会计记录中应该将商品进销差价按照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部分分别记录。
具体记录如下:商品进销差价(可控制部分):借:其他应收款500元贷:商品进销差价500元与商品进货相关费用:借:其他应付款300元(运输费用100元+关税200元)贷:现金300元在实务处理中,公司还需要注意差价的时点确认。
商品进销差价概述
商品进销差价(1244):本科目核算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商品进销差价”属于“库存商品”的备抵科目,类似材料成本差异。
区别在于一个是商品流通企业,一个是工业企业。
由于收入和成本都是售价反映,没有利润,所以用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毛利)调主营业务成本,调为进价成本。
(即主营业务成本是根据商品进销差价率来计算调整为实际成本。
)。
借:商品进销差价贷:主营业务成本(1)正确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存货金额减去商品进销差价就是企业存货的购进成本。
本科目应按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设置明细账,明细账通常用三栏式账页。
用进销差价法核算的,本月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就是本月的毛利润(2)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实际成本)。
按照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本期购进商品的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余额+本期购进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期未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每月在库存及销售中按比例分配。
当月结转到销售成本中去。
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仍然保留。
(3)本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余额为贷方红字,反映多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4)商品进销差价,先结转到销售商品的成本,再结转到本年利润。
例如:购进100、销售价108、款已付且入库。
借:商品采购 100 同时借:库存商品 108 贷:银行存款 100 贷:商品进销差价 8《月末按库存商品的存销比例结转到“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采购 100比如已卖出50%,则进销差价50%结转到“商品销售成本”借:商品进销差价 4 贷:商品销售成本 4(商品进销差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吗)最佳答案1244 商品进销差价一、本科目核算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零售企业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
零售企业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作者:雒峰来源:《今日财富》2018年第33期在零售企业之中,进销差价问题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在期末核算成本、库存调整、利润等方面都会涉及到这一核算问题,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掌握,本文也对零售企业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进行了研究。
一、引言商品零售企业经营的产品大多是零售的商品,大多是由企批发企业直接购进亦或者是从生产单位直接购进的产品,之后再将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零售企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品种多、交易频繁,所以很多企业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售价、简化核算,对于单价较低的商品大多会开展进销差价的核算。
而为了能够保障这一项工作的合理性,笔者也结合自身实践与教学经验来对这一知识点教学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来保障零售企业商品进销差价核算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二、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核算内容“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本身就属于资产类账户。
就目前我国商业会计规定来分析的话,我们能够发现它作为资产类账户是专门使用到核算之中的。
而其所使用的核算方式则是使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来对企业商品含售价与不含税进价之间的差额进行核算。
在购进商品的时候,其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之间的差额以及因为商品调价增值、溢余等多方因素会出现差额记贷方;月末则会按照存销比例对已销商品进销差价以及因商品短缺、调价减值发生的差额记借方进行结转;通常情况下余额大多是贷方,其表示期末库存商品需要保留进销差价。
在将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有效减去亦或者是加上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的时候,其就是库存商品的进价金额。
为此,商品进销差价账号从某些方面来说就是“库存商品”账户的调整账户。
值得指出的是,这样核算“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中记载的进销差价一定大于实际的进销差价。
因为其中既有真正的商品进销差价,又有尚待收取的销项税额;同时差价率也不能真实地体现商品经营毛利率。
但是每月终了,按商品存销比例分摊这个进销差价后,就可以将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商品成本中的差价及税金予以冲销或抵减,使之均还原为不含税的进价成本。
商品销售进价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例题 某公司6月商品购入,发出情况如下: 3日:购入10个每个5元,小计50元 ; 7日:购入10个每个6元,小计60元 ;
10日:购入10个每个7元,小计70元 ;
15日:发出15 个,求发出商品的成本。
经过具体辨认,15日发出的商品,5件是3日购进,单价为5元;5件是7日购进,单价为6元,5件是10日购进,单价为7元。发出商品成本=5×5+6×5+7×5=90(元)
先进先出法特点
可以随时结转商品发出成本,较为繁琐。若果商品收发较多、且商品单价不稳定时,工作量较大。
01
02
01
02
毛利率计算法
此方法以商品本月销售额,按上季实际毛利率,匡算本月商品的销售毛利来计算本月商品销售成本。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额×(1-上季毛利率) 例题参考课本P38 例3-5。
任务五 商品销售进价成本 计算和结转
商品销售进价成本概念
01
知道商品销售进价成本的结转时间和结转方式
02
掌握几种商品销售进价成本的结转方法(重点和难点)
03
本节将要掌握的知识点:
本节目标
为什么要按时结转销售产品成本?
第一章
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时间
貳
壹
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式:
先进先出法
01
01
02
先购入的商品先领用或发出的假定计价—— 先购入的商品成本在后购入的商品成本之前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商品的成本。
02
例题 某公司本月商品购入,发出情况如下: 3日:购入10个每个5元,小计50元 ; 7日:购入10个每个6元,小计60元 ; 10日:购入10个每个7元,小计70元 ; 15日:发出15 个,求发出商品的成本。 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的15个中,有10个是3日购进的,单价为5元;5个是7日购入的,则发出商品的成本=5×10+6×5=80(元)
商品进销差价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商品进销差价,是指商品在购进和销售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如运输、仓储、损耗、税费、利润等)导致购进价格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在我国,商品进销差价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
本文将从商品进销差价的法律定义、相关法律法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商品进销差价的法律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商品进销差价是指商品购进价格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运输费用差价:指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费、保险费、装卸费等费用与购进价格之间的差额。
2. 仓储费用差价:指商品在仓储过程中产生的仓储费、保管费等费用与购进价格之间的差额。
3. 损耗差价:指商品在购进、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与购进价格之间的差额。
4. 税费差价:指商品在购进、销售过程中产生的税费与购进价格之间的差额。
5. 利润差价:指商品销售价格与购进价格之间的差额,即销售商的利润。
三、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该法是我国关于价格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商品进销差价的基本原则和监督管理体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法规定了合同的基本原则和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对商品进销差价有重要影响。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该法规定了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收的种类,对商品进销差价中的税费部分有明确的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不正当价格行为,对商品进销差价中的不正当行为进行规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规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消费者的权利,对商品进销差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有重要意义。
四、商品进销差价的法律责任1. 违反价格法规定,擅自制定、提高或者降低商品进销差价的行为,由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 违反合同法规定,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商品等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新准则下商品进销差价实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新准则下商品进销差价实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通过“商品 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商品类别或实物管理负责人进行明细 核算。 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 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 、“委托加 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 目。 「例」2007年 8 月 4 日,企业购入商品一批,进价为 70 000元(不含 增值税),销售价为 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 17%,货款已支付,商品 已验收入库,该企业采用售价核算库存商品,则账务处理为: 借:库存商品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 900贷:银行存款 81 900 商品进销差价 30 000 「例」A 公司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2007年 5 月 3 日,公司采用托 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一批给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货款 为 1 200 000元,税额 204 000元,货已发出,该批货物成本为 1 000 000 元。假设当月该批货物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被全部退回。则应作会计处
商品进销差价 200 000 (2)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 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公式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 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 “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 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
商品进销差价
所谓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二)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月末余额+本月“ 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商品进销差价率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委托加工商品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无论采用当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还是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均应在年度终了,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四、本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本月销售商品=应本月“主营业务收入”×差价率分摊的进销差价科目贷方发生额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什么是“商品进销差价”
问:何为“商品进销差价” ,如何分摊? 答: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 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 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本月销售商品=应本月“主营业务收入”×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30000-13000=117000(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10000+70000-117000=63000(元)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购入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 贷:银行存款 83600 商品进销差价 10000 ②发出存货时 A.收到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152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2100 B.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30000 贷:库存商品 130000 借:商品进销差价 13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3000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
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
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分摊的进销差价科目贷方发生额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 ,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 营业务成本”科目。 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可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小企
超市的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科目?
超市的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科目?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不采用售价核算的企业,可以也不需要使用该科目.所谓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月销售商品分摊的进销差价=应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对于已按售价结转其成本的,应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例:某商品零售企业2002年6月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000元,售价金额为110000元,本月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80000元,售价金额为9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40000元。
有关计算如下:进销差价率=[(110000–100000)+(90000–80000)]/(110000+90000)=10%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140000×10%=14000(元)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40000–14000=126000(元)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00000+80000–126000=54000(元)对于从事商业零售业务的企业(如百货公司、超市等),由于经营的商品种类、品种、规格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价格标价,采用其他成本计算结转方法均较困难,因此广泛采用这一方法。
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可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小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已销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并应于年度终了,对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二)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公式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关于零售价转成进货价的公式
关于零售价转成进货价的公式在商业世界里,零售价和进货价之间的转换可是个关键的事儿。
要搞清楚怎么把零售价转成进货价,咱得先弄明白这俩价格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咱开了一家小杂货店,进了一批漂亮的笔记本。
零售的时候,一本卖 10 块钱,卖得还挺不错。
但这 10 块钱可不是咱进货的成本呀。
那怎么算出进货价呢?这就得靠一个公式。
一般来说,进货价 = 零售价 ×(1 - 利润率)。
这里的利润率,就是咱想从每一件商品里赚的那部分比例。
假设咱期望的利润率是 30%,那按照这个公式,进货价就是 10 ×(1 - 30%)= 7 块钱。
这就意味着,咱每卖一本笔记本,能赚 3 块钱。
就像我之前开杂货店的时候,有一次进了一批特别可爱的卡通笔。
当时零售定价是每支 5 块钱,我觉得至少得有 40%的利润才划算。
于是,按照公式算,进货价就应该是 5 ×(1 - 40%) = 3 块钱。
可别小看这个公式,它能帮咱在进货的时候心里有底,知道啥价格进才不会亏。
而且还能让咱在和供应商砍价的时候有理有据。
有一回,我去批发市场进货,看上了一款精致的小闹钟。
供应商开价 25 块,说这已经是很优惠的价格了。
我心里一盘算,按照我店里的定位,这款闹钟我得卖40 块,我期望的利润率是37.5%。
那按照公式,进货价应该是 40 ×(1 - 37.5%) = 25 块。
嘿,这价格刚好合适,我就放心地进了一批货。
总之,搞清楚零售价转成进货价的这个公式,对咱做生意那可是相当重要。
能让咱更精明地进货,更好地控制成本,赚更多的钱。
不管是小杂货店,还是大商场,这个公式都是生意经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哟!。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公式质疑
作者: 秦国华
作者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财经系
出版物刊名: 会计之友
页码: 28-28页
主题词: 商品进销差价 计算公式 商品流通企业 商品销售收入 发生额 差价率 库存商品 帐务处理 商业企业 商品销售成本
摘要: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公式质疑文\秦国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差价率=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
月“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这个公式意义很明确,就是将全部进销差价按已销售商品和未销售商...。
浅谈零售企业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法
浅谈零售企业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法
吴连斌
【期刊名称】《内蒙古财会》
【年(卷),期】1995(000)012
【摘要】我们知道,利用差价率计算法计算巳销商品进销差价的方法是(以综合差价率计算法为例):首先以一定时期全部商品价值除商品进销差价额,计算出全部商品的进销差价率,然后再根据进销差价率分摊已销商品和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页数】1页(P40)
【作者】吴连斌
【作者单位】内蒙古哲盟财经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5.5
【相关文献】
1.浅谈商品零售企业差价率的计算方法 [J], 刘秀秀
2.商品进销差价率的简便算法 [J], 雷小天;张娜娜;杨天成
3.兼营免税商品的零售企业不宜采用综合差价率计算法 [J], 王剑;雷芳
4.谈零售企业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公式的变异 [J], 黄国俊
5.零售企业商品削价减少的差价应由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抵减 [J], 王自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