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民俗调研)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5篇)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5篇)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5篇)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1实践目的: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我于__年1月26日至__年2月17日期间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知识及走访长者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市区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文化习俗时,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发现我们的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
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
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
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
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
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
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
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
春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通用10篇】
春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通用 10 篇】在出现了某些事件和情况后,我们需要带着创新精神去开展调查,最后基于取得的调查材料汇成调查报告。
那么你真的会写调查报告吗?这次为您整理了春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通用 10 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系部名称: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实践地点:实践时间: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 (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 ,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
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 。
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腊月开始办年货: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20xx 年二十四谢灶: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20xx 年二十八洗邋遢: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20xx 年三十晚上送年: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
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
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
春节风俗习惯调研报告(五篇)
春节风俗习惯调研报告(五篇)春节风俗调查报告1调查时间:20__年2月16日调查地点:__调查人:__调查问题:春节习俗中的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压岁钱。
被调查者:家长、老前辈、有关资料调查结果:1、贴对联春联是从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的。
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
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
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吃年夜饭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汇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
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吃,也可以在长辈家吃。
对于年夜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很讲究的,在我们当地,年夜饭至少要炒六个菜,然后再煮上一大盆大锅饭,焖一盆大米,在午夜12点还要吃饺子,第二天就不用再吃太多饭了,都忙着到处去拜年。
3、拜年及收压岁钱正月初一拜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日子,因为我们可以受到许多压岁钱。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专门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小孩的妖怪,有一对夫妇用红纸包了几个铜钱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妖怪来了以后,这个小孩身上冒出红光,妖怪吓得赶紧跑了,其他人也学者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妖怪果然不敢来了。
所以,现在长辈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以祈求孩子们来年平平安安。
4、调查体会:春节是我国的传统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下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春节风俗习惯调研报告【篇1】春节春雨春花艳,新年新岁新日红。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知行学社的部分成员利用寒假的闲暇之余就“春节文化”这个课题在广东省__市展开热火朝天的调查活动,经过一系列的访谈、观察和问卷的形式对梅州地区的春节文化进行认知、了解,最后对调查春节传统习俗、春节期间的活动、以及春节期间的开销三个方面的总结如下:一、随着观代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一连串的急剧化,使得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着无形的危机。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通用11篇)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通用11篇)春节风俗调查报告1【调查人员】:xxx【调查时间】:20xx年1月30日――2月15日【调查地点】:xxx凤翔镇【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寻访老人查阅资料【调查目的】:为响应学校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我们对家乡春节文化民俗民风展开了调查,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xxx农村春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并形成文字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调查内容】xxx农村新年习俗和禁忌【前言】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一个华夏子孙心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地域广袤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南北方的年俗文化更是存在巨大差异。
例如09年我在海南省三亚市过得新年,大年初一不吃饺子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
而哥哥所在的重庆地区,新年第一餐吃汤圆,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远在新疆的姑姑家,新年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干做成的香喷喷的普罗,还吃用面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带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
我从小生活在xxx,记忆中每逢除夕、大年初一都吃饺子。
除夕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饺子形似元宝,所以寓有进宝之意。
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的在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神,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勾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
下面就是我们调查的xxx地区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xxx地区正月期间的饮食有着丰富的含义,腊月初八,我们称为“腊八”,在这一天早上,我们要吃腊八粥,教育后人不忘勤俭。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称为“辞灶”这一天要吃水饺,大扫除,祭拜灶王爷,来保佑新的一年里丰衣足食。
春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6篇
春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春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6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民俗
一、前言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具特色的民俗节日之一。
春节民俗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生活智慧。
为了深入了解春节民俗,我们社会实践团队于春节期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活动。
现将实践活动报告如下:二、活动背景春节民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春节民俗逐渐被淡化,许多传统习俗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传承和弘扬春节民俗,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决定开展此次实践活动。
三、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1)走访民间艺人:我们团队走访了多位民间艺人,了解他们传承的春节民俗技艺。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剪纸、泥塑、年画等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参观民俗展览:我们参观了多个民俗展览,如剪纸展览、年画展览等,欣赏了众多优秀的民俗作品,感受到了春节民俗的魅力。
(3)实地体验:我们参与了放鞭炮、贴春联、包饺子等传统习俗,亲身体验了春节民俗的乐趣。
2. 问卷调查我们团队对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春节民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对春节民俗有一定的了解,但参与度较低。
3. 座谈交流我们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市民代表等参加座谈会,共同探讨春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
在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为春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我团队成员对春节民俗的认知水平,增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2. 拍摄了大量的民俗照片和视频资料,为春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为春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五、活动总结1. 春节民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我们应该重视春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其中。
2. 传承春节民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春节民俗的认知程度。
春节习俗实践调查报告(3篇)
春节习俗实践调查报告(3篇)春节习俗实践调查报告(精选3篇)春节习俗实践调查报告篇1调查背景和目的春节,俗称中国新年,是中华民族最庄严的传统节日。
一般来说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然而,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祭在第二个月的第八天或第二个月的第二十三或第二十四天,直到第一个月的第十五天,以除夕和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为高潮。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末年的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
春节期间,中国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
这些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祭祀神佛、祭祖、移旧造新、迎禧接福、祈求好年景。
活动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分为东、西、北、南。
中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每个地区在春节习俗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观点。
调查对象1.区域本次调查区域为重庆市东北部山区,重点是万州和云阳的城乡。
2.人群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的春节习俗。
调查人口为当地居民,人口年龄不细分。
调查过程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走访万州和云阳的城乡,观察当地居民春节期间的行为,询问他们具体的习俗。
调查的第一站是万州区皮派坪一条街的居民秦伯佳,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也就是除夕的前三天。
秦伯家刚搬新家,正在招待客人庆祝。
当地人称之为“快乐屋”。
据秦波口中所说,随着春节临近,腊月很多人都是喜庆的日子,摆酒席的人也很多,所以餐厅至少要提前一个月预定。
此外,在万州王家坡地区,调查人员走访了几家大型商场和超市,发现拥挤不堪,生意非常火爆。
我一发现,大家都忙着买年货。
给自己和家人买新衣服,给家里买一些繁华的装饰品,买一些糖果、瓜子、饮料等。
第二站是王婆老公家,万州区郭村镇居民。
时间是腊月二十九,也就是20__年的最后一天。
王平时和妻子住在家里,她的儿孙在外地工作和生活。
今年春节,儿孙们从外地回来和老两口一起过春节,老两口高兴得合不上嘴。
王一家四代同堂,全家人忙着吃年夜饭,有说有笑。
第三站是农历新年第二天张女士在云阳县滨江路的家。
张女士的家人要出去看望她的祖父母。
春节民俗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为了深入了解春节民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团队在春节期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目的与意义1. 目的:- 了解春节的起源、发展和民俗活动。
- 体验传统民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2. 意义:- 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凝聚力。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 走访乡村:我们走进乡村,了解农村地区的春节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包饺子等。
- 参观博物馆:在博物馆中,我们参观了关于春节的展览,了解了春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 采访民俗专家:我们采访了民俗专家,了解春节民俗的起源、发展和传承。
2. 参与活动:- 包饺子:在村民的指导下,我们亲手包饺子,体验了包饺子的乐趣和传统习俗。
- 放鞭炮:在春节期间,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放鞭炮的热闹气氛,体验了传统民俗的魅力。
- 拜年:我们走亲访友,向亲朋好友拜年,感受了团圆和喜庆的气氛。
3. 调研分析:- 问卷调查:我们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春节民俗的认知和态度。
- 数据分析: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春节民俗的现状和特点。
四、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春节民俗:通过实地考察和参与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春节的起源、发展和民俗活动,对春节民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通过实践活动,将春节民俗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 春节民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社会实践结束了,这段时间里有进步,也有不足,此时需要写一份实践报告,做好总结。
千万不能认为实践报告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篇1在中国,春节也是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
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在中国,春节也是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
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的回族和维吾尔族的人们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所以我在这里以这两个少数民族为例,介绍我所了解到的他们的春节习俗。
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方食饺子;白斩鸡、酿豆腐、粽子、油堆等则是壮族人的春节食品。
在春节期间,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汉人民群众有表演社火习俗,表演队将太平鼓、威风锣鼓、安塞腰鼓敲得如响雷,滚过六盘山上空,当地老百姓夹道欢迎奔走相告,耍社火啦!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维吾尔族把一天的时间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星现更、午夜更和黎明更等六更。
诺鲁孜节仪式在节日的黎明更开始。
那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着民族盛装举行各种节日活动。
各家的家长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烧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预祝他们在新的一年中平安快乐。
然后,家长把冒烟的松枝带到牲畜圈门口,让畜群在烟上通过,祈求新的一年里,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
在年前,我们也有许多的传统的准备活动老迎接新年。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春节文化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春节文化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春节文化的内涵和传承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调研。
通过参观庙会、采访长辈和学习相关资料,我们深入了解了春节文化的传统习俗、现代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春节文化的传统习俗1.1 走亲访友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走亲访友,传递节日祝福。
乡村里,四处听到亲友之间的问候和祝福声,城市里,人们也会相约走亲访友,分享欢乐和团聚的喜悦。
这一传统习俗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重视,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维护方式。
1.2 祭祖宗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祭祖活动。
祭祖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环节之一,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在祭祖仪式之后,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共享既往的甜酸苦辣,传承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1.3 包饺子在中国北方地区,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包饺子的习俗。
包饺子是全家人欢聚一堂的方式,也是家庭团聚的象征。
人们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增进亲情,也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1.4 点灯笼在中国南方地区,过年时都会挂起红灯笼。
红灯笼象征幸福和红红火火的生活,也是对节日庆典的装饰和美化。
挂灯笼的习俗传承了古老的文化传统,也为节日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二、春节文化的现代演变2.1 春节联欢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中国人过年的一项传统。
春晚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和精彩的演出,通过电视等媒体,全国观众可以在家中欣赏节日的盛况,增进了全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
2.2 红包现代社会中,红包已经成为了春节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亲朋好友间互相馈赠的一种方式。
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网络平台,红包成为了一种现代化的传递祝福的方式,同时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2.3 春节旅游跟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的春节已经成为了一种旅游的节日。
人们选择到各地旅游观光,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
这种现象也体现了人们对节日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2.4 网络祝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亲朋好友之间都会通过文字或者语言的方式祝福对方,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等,进行文化传播和节日祝福,从而拓展了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6篇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6篇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1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佳节,我国地域辽阔,千百年来形成的关于春节的习俗礼仪有许多。
今年春节,按照学校团委的要求,我通过网上查阅资料、阅读报刊、和长辈聊天、亲自参与等方式,对春节的习俗进行了解和实践,现将本次实践情况报告如下:一、打扫卫生清扫家庭卫生也是人们迎接新年的一种方式,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除旧迎新”。
这项工作基本上都会在除夕之前完成。
许多家庭进入腊月后,就陆续开始了擦窗户、洗窗帘、擦洗油烟机等清洁工作。
今年,我也参与到其中,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了更换纱窗,并能独立完成,和爸爸一起帮助奶奶把家里的旧纱窗全部更换。
二、购买年货购买年货也是过年的一项准备工作。
我在胜利电视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上面说以前物资匮乏时,人们从中秋节过后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
可是现在不用了,节日的市场可谓是繁荣热闹。
放假后,我跟随姥姥去过孤岛农贸市场,和奶奶去过仙河镇幸福村市场,发现都比平时要拥挤很多,到处是摆摊的小商贩和前来采购年货的人们。
采购的东西大多都是瓜子、糖果、春联、富贵竹等物品。
三、祭拜先人祭拜先人,也是春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缅怀自己的祖先,祈求先辈保佑家人。
这项习俗一般在腊月29或30进行。
姥姥家和奶奶家祭拜的方式是一样的:买上许多叠黄纸把它叠成一定的`形状,并带上酒和炸的食品,到十字路口和野外把纸烧掉。
四、贴春联贴春联也是过年的一个习俗。
一般都是在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门口都会贴上红色的春联。
但是家里有老人去世的,家里一般不贴春联。
我姥姥家是鲁西南的,那儿的风俗是家里如有老人过世,可以贴蓝色的对联。
五、年夜饭年夜饭,指的是除夕晚上这顿饭。
有的资料上介绍说,年夜饭是家人团圆饭,这天是忌讳外人去家里吃饭的。
但现在生活方式变了,这项禁忌逐渐在被打破。
年夜饭的餐桌要比平时丰盛。
今年在叔叔的提议下,我们的年夜饭是火锅,希望今年生活工作红红火火。
吃饭前,奶奶还给我和妹妹发了压岁钱。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精选5篇)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春节习俗调查报告(精选5篇)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务必要去调查清楚情况,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好的调查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习俗调查报告(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春节习俗调查报告篇1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所以,在这个节日里面也有很多的习俗。
借这个调查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贴春联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
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
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
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年夜饭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
当然,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家里吃。
对于团年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有很严格的规矩的。
在我们家。
每年的团年饭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鱼和鸡是必不可少的菜。
鱼象征年年有余,而鸡又是广东人最喜欢的食物。
它们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呢!3.徐夕夜晚上0时放鞭炮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时整放鞭炮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它寓意着“辞旧岁,迎新春”.对于迎接新春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守岁”这么说吧,“守岁”其实就是指从大年30到初一期间不睡觉。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这是玩的最好时间。
当然这也不是尽然的,有些老当益壮的老年人也会和着年轻人们一起闹新年呢!4.应节活动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
初二、初三日乡镇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
如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
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民俗调研
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民俗调研一、前言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人们欢庆新年,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贴春联、走亲访友、吃团圆饭、燃放烟花爆竹等。
同时,春节也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各地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都展现在春节的各种民俗活动中。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国春节的民俗文化,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春节民俗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将围绕春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地方特色等内容展开,以期对春节民俗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调研内容1.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中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据传统,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当时人们称之为“岁首”。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春节逐渐成为中国民间的重要节日,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俗和风格。
后来,汉朝统一中国后,春节更是成为了全国统一的重要节日。
同时,春节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许多有趣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2. 春节的传统习俗春节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节日,其中蕴含着许多特定的传统习俗。
比如说,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年夜饭,拜年、走亲访友,给孩子压岁钱,贴对联、挂灯笼等等。
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这些传统习俗也成为了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春节习俗也各不相同。
比如说,南方地区的春节习俗和北方地区有所不同,甚至不同的城市之间、不同的村镇之间也存在差异。
在南方,春节一般会有舞龙舞狮、观灯会、打铁花、踩高跷等活动;而在北方,人们则更为重视对联贴挂、走亲访友等传统习俗。
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春节的习俗和活动更是有着独特的风情。
三、调研方法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春节的民俗文化,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
1. 实地走访我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前往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观察当地的春节庆祝活动、民俗习俗等。
一年级春节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喜庆和祈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们一年级开展了以“欢庆春节,传承文化”为主题的春节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时间2023年1月20日至1月24日四、活动地点学校、社区、博物馆、公园等五、活动内容1. 活动一:春节民俗知识讲座邀请社区退休老教师为学生讲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活动二:制作春联、剪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春联、剪纸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亲手制作春联和剪纸,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活动三:走访慰问组织学生到社区孤寡老人家中,送上祝福和礼物,了解他们的生活,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4. 活动四:参观公园、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公园、博物馆,了解春节相关的历史和文化,增长知识。
5. 活动五:举行春节文艺晚会组织学生开展文艺晚会,表演歌曲、舞蹈、小品等节目,展示学生的才艺,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
六、活动实施1. 活动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
2. 活动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密切配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活动结束后,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活动报告。
七、活动成果1. 学生对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掌握了春联、剪纸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4. 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八、活动总结本次一年级春节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传统春节民风民俗调研报告五篇
传统春节民风民俗调研报告五篇传统春节民风民俗调研报告篇1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
而春节的习俗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现在,许多国家也有了过春节的习俗。
在世界上,据统计,除了中国外还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把春节定为法定节日。
他们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比如:新加坡:成千上万人购年糕。
春节是新加坡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
在年市上,各种年货琳琅满目,一应俱全。
过去中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如祭灶、迎神和吃年饭等,在新加坡的华人中几乎都保留了下来。
至今,新加坡华人们还认为,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桔子象征“大吉大利”,因而是家家户户过春节的必备品。
新加坡还从中国的广东和香港等地进口年糕、潮柑和盆栽金桔应市。
春节期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来到年市选购年糕等年货。
而在春节的起源地―中国,春节的习俗也是很多的。
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
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
百姓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君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化前,户主对着君像自言自语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
此俗现已除,但吃赤豆饭、卷银包的古风犹存。
过了廿四夜后,家家户户越发忙碌了,里里外外大扫除,俗称掸檐尘,各家忙于洗涤被褥帐子,酿酒、炒花生和蚕豆,并采购吃的用的东西。
海岛城乡百姓普遍都要磨粉蒸糕,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因“糕“和“高“是谐音,人们图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
本县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上沙以蒸松糕为主,中部地区蒸的是粘糕,下沙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穷苦人家则用高梁粉、白玉米作为蒸糕的主要原料。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模板(精选6篇)接地气的实践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实践报告怎么能落下。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实践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模板(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社会实践报告篇1一、实践目的:为了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我们组成员于1月15日至2月6日期间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在辽宁朝阳,盘锦等地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春节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们调查了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我们市区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乡村的文化娱乐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文化习俗时,通过在自己家过年,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通过书籍网络,实地考察等进行调查。
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我们的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有贴春联、贴挂钱儿、放鞭炮、守岁、吃饺子、给压岁钱、跑黄河、闹花灯等等。
有民谣道出了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但是不同的地区过年的习俗也不同。
(1)小年祭灶:在辽宁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农村,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要祭灶。
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这样做就是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
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很粘牙。
(2)扫尘:在腊月二十四这天,人们会将房间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3)春节前的准备:置办年货:在农村,人们会热热闹闹的赶大集,采购春节用品,会在集市上给孩子买新衣服,买鞭炮,买菜等。
春节风俗的研究报告(7篇)
春节风俗的研究报告(7篇)春节风俗民情调查报告篇一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它不但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标志着春天的来临。
对农民伯伯们来讲,这是一个伸展身心的好机会,但是对现在正处于紧张学习中的高中生来讲,他们会如何安排这美好的春节呢?因而,我们对这一项进行了全面的社会实践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高中生春节的外出情况和假期安排。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1日——20xx年1月31日调查对象:亲戚、同学、朋友、家长、教师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调查进程:首先制作好问卷,电话咨询亲朋好友,再采用访谈咨询家长、教师来记录高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况,以便给出恰当又公道的建议。
利用网络整理出资料。
调查结果:经过访谈记录知道里大部份高中生都喜欢蜗居在家里造作业,特别是高三学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预备。
高一学生比较悠闲,大部份喜欢外出,但是有小部份外出都是往网吧等不良场所。
固然都喜欢外出,但是出往锻炼身体的极其少数。
高一学生外出的大约有60%,但是锻炼身体的只有20%。
高二学生外出的大约有40%,锻炼身体的只有15%。
高三学生外出的只有15%,锻炼身体的几近是没有,只是微不足道,唯一3%左右。
经过计算,高中生均匀外出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般都是往书店、公园等公共场所。
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缘由后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对假期的学习安排,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上网或看电视,均匀在1—2个小时,由于不论是谁,都承受不住这些。
高一、高二的学生在完成冷假作业后,都喜欢上网或聊天,但也有部份学生喜欢浏览有益书籍,大约在1—2本书。
高三学生做完冷假作业后,还喜欢温习之前的知识,然后做做高考的题目。
在这个假期中,大多数家长们喜欢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会敦促孩子们赶快完成作业,让他们不要总是负着作业这个沉重的担子。
没错,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对孩子管束严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假期补习班,大多数为高三学生,为了在这次高考中考出好成绩,他们不能不在休息的时间再给自己再给自己增加一点学习时间。
2023年家乡春节风俗调查报告15篇
2023年家乡春节风俗调查报告15篇家乡春节风俗调查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过了腊八就是年。
最近几年放寒假的时间越来越晚,可以说放了寒假就是年。
去年腊月25放假,今年由于疫情形势提前了。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单位工作忙碌,家里神兽归笼,春节渐渐逼近,面对繁琐的过年风俗,我们该如何平衡呢?特此对身边的人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1、阅读书籍;2、借助网络查找资料;3、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简要介绍:过年习俗主要有买年货、扫尘、贴春联、剪春花、挂年画、年夜饭、压岁钱、守岁、吃饺子、吃汤圆、祭祀祖先、放鞭炮、看春晚、拜年、贴福字、逛庙会、赏花灯等。
过年,是指过“年节”,即现在所称的“春节”。
我们当地还保留的习俗:买年货、扫尘、贴春联、年夜饭、压岁钱、吃饺子、祭祀祖先、看春晚。
四、调查对象的相关情况:妈妈(农村):从腊月就开始准备,杀猪,熏腊肉,生麦芽,手工做酥糖,打豆腐,做豆腐乳,除尘,贴春联,准备一顿丰盛的团年饭。
在农村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年货都是儿女们买回家的。
自己只需要买一些小件生活必需品。
除夕的下午,家中的男子会去祭祀祖先,风雨无阻。
去以前拜年不送礼物,只放鞭炮,村民们轮流请客吃饭。
现在不像以前那样相互串门,只是与自己的儿女相聚。
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吃人家的饭,也不待客,年纪大了,忘性大,做不了饭。
吃过团年饭,就觉得好累,好想静静地歇几天。
过好自己的日子。
婆婆(城市):以前挂各种腊味,今年不挂了,只炸了丸子。
现在大鱼大肉不受欢迎,孩子们都学会了养生,习惯口味清淡。
我们也改吃素。
现在越来越懒了,除尘,洗窗帘都请人做。
团年饭也不想做了,很想在宾馆订一桌,只是没有在家里有气氛。
多年前就不熬夜看春晚了,身体受不了。
节目有回放功能,正月间慢慢看。
正月初一不吃包饺子了,做素馅的吧,冬天没有合适的青菜。
做肉馅的吧,又觉得太腻了。
辉哥(家有老母):除尘是必须做的事情,对联不仅要买,还要买上气派的对联,一年到头都是红红火火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调查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05485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民俗调Social practice report on winter vacation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民俗调研)题目: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系部名称:旅游管理学院专业:酒店管理年级:大二班级:高职八班姓名:刘嘉(09101071)、隋拓(09101061)、何勇兴(09101102)、任鸿鹏(09101106)实践单位: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实践时间:xx年1月29日至xx年2月17日共20天实践目的: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我们于xx年1月29日至xx年2月17日期间在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
任鸿鹏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隋拓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
何勇兴与刘嘉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
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
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扫尘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春节的准备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贴窗花、挂年画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福倒(到)了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XX小小的“福”字。
“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
“福”字以前多为手写。
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请财神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祭神祭祖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
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
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
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守岁与“年夜饭”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
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
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
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
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
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放鞭炮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
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初一初二不扫地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
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拜年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
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
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
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破五”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正月初六“送穷”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
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
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
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
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
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糖瓜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
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
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
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
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
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
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
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
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
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
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
如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
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
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
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
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
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