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串并联负反馈实验

合集下载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1、+12V 直流电源2、函数信号发生器3、双踪示波器4、万用表5、晶体三极管3DG6×2(β=50~100)或9011×2 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三、实验原理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图3-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f R 把输出电压O U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1F R 上形成反馈电压f U 。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如下①闭环电压放大倍数:u u uuf F A 1A A +=其中I O u U U A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u u F A +1——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②反馈系数:F1f F1u R R R F +=③输入电阻:i u u if R F A R )1(+=,i R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④输出电阻:uuO Oof F A 1R R +=,of R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uo A :基本放大器∞=L R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①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0=O U ,此时f R 相当于并联在1F R 上。

②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T1管的射极)开路,此时)1F f R R +(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

可近似认为f R 并接在输出端。

根据上述规律,就可得到所要求的如图3-2所示的基本放大器。

四、实验步骤1、测量静态工作点数模实验箱按图3-3连接实验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按图3-4连接实验电 路,首先取 适量,频率为1KHz 左右,调节电位器使放大器的输出不出现失真,然后使 (即断开信号源的输出连接线),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记入表3-1。

负反馈调节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调节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负反馈调节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负反馈调节电路的调试方法;3. 分析负反馈调节电路的性能指标,如稳定性、带宽、灵敏度等;4. 比较不同类型负反馈调节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负反馈调节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和信号处理的电路。

其基本原理是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通过调节反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使输出信号趋于稳定。

负反馈调节电路分为四种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本实验主要研究电压串联负反馈调节电路。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平台: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多用表、稳压电源、放大器模块等;2. 实验电路:负反馈调节电路实验板;3. 实验软件:数据采集软件、仿真软件等。

四、实验内容1. 电压串联负反馈调节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根据实验板提供的电路图,搭建电压串联负反馈调节电路;(2)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电路中的各个电阻、电容等元件的参数;(3)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并记录相关数据;(4)根据实验数据,调整电路中的反馈电阻,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反馈深度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2. 负反馈调节电路性能指标的测量与分析(1)测量电路的带宽: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记录带宽;(2)测量电路的稳定性:通过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电路的稳定性;(3)测量电路的灵敏度:调整输入信号幅度,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电路的灵敏度;(4)分析不同类型负反馈调节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压串联负反馈调节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根据实验板提供的电路图,成功搭建了电压串联负反馈调节电路。

通过调整反馈电阻,观察到了输出波形的变化,证实了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2. 负反馈调节电路性能指标的测量与分析(1)带宽:通过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测量了电路的带宽,发现带宽随着反馈深度的增加而增加;(2)稳定性:通过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观察到了输出波形的变化,证实了电路的稳定性;(3)灵敏度:通过调整输入信号幅度,观察到了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了电路的灵敏度;(4)不同类型负反馈调节电路的特点和应用: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了不同类型负反馈调节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0so sf-≈=U U Au 。

(2)参考电路1)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如图1所示,R 模拟信号源的内阻;R f 为反馈电阻,取值为100 kΩ。

图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2)两级放大电路的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

图中R g3选择910kΩ,R g1、R g2应大于100kΩ;C 1~C 3容量为10μF ,C e 容量为47μF 。

考虑到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应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反馈电阻R f ,见图2,理由详见“五 附录-2”。

图2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形式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3.3k Ω(3)实验方法与步骤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a. 电路图:(具体参数已标明)¸b.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实验方法: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相应的静态工作点,基本的直流电路原理。

第一级电路:调整电阻参数, 4.2sR k≈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DQ约为2mA,U GDQ < - 4V。

记录并计算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DQ,U GSQ,U A,U S、U GDQ)。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4sR k=Ω第二级电路:通过调节R b2,240b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CQ 约为2mA ,U CEQ = 2~3V 。

记录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CQ ,U CE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241b R k =Ωc. 动态参数的调试输入正弦信号U s ,幅度为10mV ,频率为10kHz ,测量并记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so11U U A u =、so U U Au=、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电压放大倍数:(直接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电压幅值)o1UsUoU1u A输入电阻: 测试电路:¸开关闭合、打开,分别测输出电压1oV和2oV,代入表达式:2112oio oVR RV V=-输出电阻:测试电路:¸记录此时的输出:0.79V olV=1.57(1)=32.960.79o o L o V R R k V '=-⨯Ω=Ω(-1)k2)两级放大电路闭环测试在上述两级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

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仿真实验报告

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仿真实验报告

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仿真软件探究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表现,掌握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类型,通过在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加入反馈电阻,实现电压的负反馈。

负反馈能够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如减小非线性失真、提高稳定性等。

三、实验步骤1. 搭建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电路:使用仿真软件,根据实验原理图搭建电路。

电路包括放大器、反馈电阻等元件。

2. 设定电路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定放大器、反馈电阻等元件的参数值。

3. 运行仿真:启动仿真软件,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记录相关数据。

4. 分析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 优化电路:根据分析结果,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优化放大器的性能。

6. 总结实验:整理实验数据和结论,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在仿真过程中,记录不同反馈电阻下的输出电压、输入电阻等数据。

2. 数据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例如,随着反馈电阻的增大,输出电压的幅度减小,但输入电阻增大,说明负反馈能够减小放大器的增益,提高输入电阻。

3. 性能优化: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电路参数,优化放大器的性能。

例如,减小反馈电阻可以减小输出电压的失真度。

五、结论总结本实验通过仿真软件探究了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表现。

实验结果表明,负反馈能够减小放大器的增益,提高输入电阻,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成功地优化了放大器的性能。

本次实验对于深入理解负反馈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优化放大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目的】1、 加深负反馈对放大器工作性能影响的认识。

2、 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 【实验原理】 1、 基本概念及分类负反馈放大器就是采用了负反馈措施(即将输出信号的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送回输入端,以消弱原输入信号)的放大器。

负反馈放大器有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和电流并联四种基本组态。

如图1所示的方框图有:图 1 负反馈放大器方框图01f f x A A x AF==+ 1B AF =+B 称为反馈深度。

当1D时,1f A F≈2、 负反馈放大器对性能的影响 (1)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11f fA AA AF A∆∆=•+ (2)通频带扩展为原有的(1+AF )倍。

(3)减少非线性失真及抑制噪声。

(4)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

串联负反馈输入电阻增加,并联负反馈输入电阻减小;电压负反馈输出电阻减小,电流负反馈输出电阻减少,电流负反馈输出电阻增大。

【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图 2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电路1、 调整各级静态工作点2、 测量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稳定性的影响(1) 测量基本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变化量。

(2) 测量负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变化量。

(3) 计算相对变化量。

3、 观测负反馈放大器扩展通频带的作用。

4、 测量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在表1中:表格 1【数据分析与处理】由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有反馈时:6.25%21.587A A ∆== 无反馈时:203046.58%A A ∆== 可见增益稳定性提高了,但并不理想,考虑到实验条件,示波器显示不准,读数有误差应为主要原因。

【总结】由这次试验可明显得到以下结论: 1、 引入负反馈会牺牲增益;2、引入负反馈后增益的稳定性提高了;3、引入负反馈能大大扩宽通频带;4、引入负反馈能增大输入电阻。

7、实验七: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实验七: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实验七: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目的:1.了解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研究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3.掌握组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法及电路调试技巧。

实验原理: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由放大器和反馈电阻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在此电路中,输出信号经过电压分压器R1和R2,形成反馈信号vF,该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较后,通过反馈电阻Rf回到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形成负反馈电路。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作用是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性,提高放大器的增益稳定度和频率响应,同时减小失真。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β=Fb/F0,其中Fb是反馈信号,F0是放大器输入信号。

反馈系数β 越大,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差别就越小,电路的放大增益就越小,失真也越小。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放大倍数A=(1+Rf/R1)×A0/(1+βA0),其中A0是放大器的开环电压增益,A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

实验内容:(1) 用示波器测量极管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电阻落);(2) 测量极管放大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 Av;(3) 将放大电路改为有源负载方式并提高放大倍数;(4) 将电路改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并调节 Rf,使放大倍数改变,说明负反馈的作用;(5) 计算负反馈系数β 和放大倍数 A。

实验仪器:电压信号源,二分频用的 RC 滤波器,示波器,音量表,万用表等。

实验步骤:1.将极限放大电路接到示波器输入终端上,调节电路电源使频率为1kHz,滑动电位器RP0,调整示波器上下限位置,测量峰峰值Epp和直流信号值Eoff;2.计算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Av=Epp/2Eoff/α(V/V);3.将放大电路改为有源负载,调整RP1,使交流放大倍数提高到大于1赫兹的100±5倍;4.将电路改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调整反馈电阻Rf,记录测量结果;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负反馈系数β,验证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实训六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影响

实训六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影响
5、观察A点电位 令 V i 为:0.1v、0.2v、0.5v、0.6v 时,测量A点 电位。
Vi (v)
0.1v
0.2v
0.5v
0.6v
VA (有 RF )6、设计一负反馈放大器,要求A Vf 10,
输入阻抗 R if ﹥1M 。画出电路图,计算电路参数, 并实际测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输出电压 U o 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
上述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 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在实际的负反馈电路里,有四种常见的组态:
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引入
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许多性能得到改善,如:提 高了输出的稳定性;改善了输入、输出电阻(增大 或减小);展宽频带;降低非线性失真。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是基本运算电路。本
仪 器 毫伏表 示波器 Vi (v) Vo(v) VoL (v) Rof(计算值) Rof(理论值)
*4、测量电路的上限频率 f H f
输入: V .5 V的正弦信号,保持V i 不变,改变 i 0 信号频率,测量 f H f(当 V o 或 AVf下降到0.707倍中频 放大倍数时所对应的频率值)。
实训6: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引入负反馈后对放大器主要性能的 影响。 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各项性能的测 试方法。
2
二、实验原理
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运放,就是 将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满足下列条件的运 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放。 开环电压增益 A ud 输入阻抗 ri ro 0 输出阻抗 带 宽 f BW 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实验仅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一.电压串联负反馈:图Z0303(a)为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方框图。

1.反馈类型的判断(1)找出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反馈元件。

图Z0303(a)中Rf、Cf、Re1是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元件,故Rf、Cf、Re1是反馈元件,它们组成反馈网络,引入级间反馈。

(2)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可用两种方法来判别,一是反馈网络直接接在放大电路电压输出端,故为电压反馈;二是令Uo = 0,因Uf由Rf、Re1 对Uo分压而得,故Uf= 0反馈消失,所以为电压反馈;(3)判别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由图Z0303(a)可以看出:Ube = Ui - Uf 即输入端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式相迭加,故为串联反馈,也可令Ui=0,此时Uf仍能作用到放大电路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还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引至共射电路发射极则为串联反馈。

(4)判别反馈极性。

假定Ui为+,则经两级共射电路放大后,Uo为+,经Rf与Re1 分压得到的Uf也为+,结果使得放大电路有效输入信号减弱,故为负反馈。

综上判断结果、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反馈对输出电量的稳定作用放大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

任何外界因素引起输出电压不稳时,输出电压的变化将通过反馈网络立即回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原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得出与前一变化相反的有效输人信号,从而使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得到削弱,输出电压便趋于稳定。

可见,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具有了自动调节能力。

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

3、信号源内阻对串联反馈效果的影响由上面的讨论可见,对串联反馈Ube = Ui - Uf ,显然,UI越稳定,Uf 对Ube 的影响就越强,控制作用就越灵敏。

当信号源内阻Rs = 0时,信号源为恒压源,Us就为恒定值,则Uf的增加量就全部转化为Ube 的减小量,此时,反馈效果最强。

因此,串联反馈时,Rs 越小越好,或者说串联反馈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 小的场合。

实验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实验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实验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实验原理反馈是将输出信号的部分或全部通过反向传输网络引回到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信号叠加后作用于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当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时,引入的反馈信号将抵消部分输入信号,这种情况称为负反馈。

在基本放大系统中引入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性能,具有稳定电路的作用,但这是以牺牲放大器的增益为代价。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指标的影响取决于反馈组态和反馈深度的大小。

负反馈系统组态根据反馈信号的取样的种类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根据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叠加关系何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综合这两方面,就有了负反馈电路的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负反馈系统特性1、系统增益及其稳定性A f=A1+AF∆A f A f=11+AF×∆A A可见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下降了(1+AF)倍,但其稳定性却提高了(1+AF)倍。

当闭环系统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即AF≫1)时,系统增益A f就与基本放大器的开环增益无关,而仅由反馈系数F决定,即A f≈1/F。

2、输入电阻对于串联负反馈R if=(1+AF)R i可见串联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提高了(1+AF)倍对于并联负反馈R if=1(1+AF)R i可见并联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下降了(1+AF)倍3、输出电阻对于电压负反馈R of=1(1+AF)R o可见电压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下降了(1+AF)倍,系统更加接近理想电压源。

对于电流负反馈R of=(1+AF)R o可见电流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提高了(1+AF)倍,系统更加接近理想电流源。

4、通频带负反馈能够展宽放大器的通频带宽,对于但极点心系统,电路的增益带宽积为常数。

对于多极点系统,系统的增益带宽积不再是常数,但通频带总有所扩展。

f Lf=f L1+AF f Hf=(1+AF)f HB f=f Hf−f Lf≈(1+AF)B5、非线性失真负反馈能够减小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器

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器
VoL AVL = Vi AV∞ Vo∞ = Vi
(4)测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 测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
在输入端串接交流电流表,并接交流电压表,可测 得输入电阻Ri:
Vi Ri = Ii
(5)测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 测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
用带载和空载法,可测得输出电阻Ro
表5-1:
VE1 (V ) VB1 VC1 VE2 VB2 VC2 RW1 RW2 (V ) (V ) (V ) (V ) (V ) (Ω) (Ω)
估算值 实测值
2.基本放大电路动态参数估算及测量
(1)基本放电路动态参数测量电路 (1)
K
将开关K2打开 ,构成基本放电路,输入正弦信号 (f=1kHz Vi1=1mV) 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进行动态测量。
三、 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估算及调试
(1)静态工作点估算 根据给定参数:VCC=12V、VBE=0.75V、IC1=1.3mA IC2=4mA、β1=β2=100,估算静态工作点VB1、VC1、 VE1和VB2、VC2、VE2的值,RW1和RW2的值。
VE ≈ IC×RE VB = VE +VBE VC = VCC-(IC×RC) RW =〔(VCC-VB)/ IR1〕-Rb1 IR1≈IR2 = VB/Rb2
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第二级输出电阻):
(3)测量基本放大电路放大倍数 输入的正弦信号(f=1kHz Vi1=1mV),用示波器 观察,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进行动态 测量。 空载、带载放大倍数:
VoL AVL = Vi
AV∞
Vo∞ = Vi
(4)测量基本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i 测量基本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训指导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训指导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训指导(特别提醒:实验电路图中可能存在有的元器件数值与实验电路板中的不相同,实验时应以实验电路板中的为准。

另外,由于元器件老化、湿度变化、温度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致,实验电路板中所标的元器件数值也可能与元器件的实际数值不一致。

有的元器件虽然已经坏了,但仅凭肉眼看不出来。

因此,在每次实验前,应该先对元器件(尤其是电阻、电容、三极管)进行单个元件的测量(注意避免与其它元器件或人体串联或并联在一块测量)。

并记下元器件的实际数值。

否则,实验测得的数值与计算出的数值可能无法进行科学分析。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验电路板实物照片一.实验目的1.加深了解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3.学习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训练按图接线和查线的能力,进一步熟悉仪器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参数,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

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图4—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电阻R13把输出电压Uo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V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5上形成反馈电压Uf。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C 2200μF13 1414V CC 172图4—1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板电路图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 vfVV VVf F A A A +=1其中 A v =U o /U i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1+A v F v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2) 反馈系数11F f F V R R R F +=(3) 输入电阻 r 1f =(1+A v F v )r i 'r i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不包括偏置电阻) (4) 输出电阻VVO oor F A r r +=1r o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二、负反馈的基本类型
1、负反馈的分类 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连接方式
反馈量 Xo
输入信号的连接方式
电流 Ic Ie 电压 Uo
串联 并联
(将反馈信号变为电压信号,与 输入电压Ui相减)
(将反馈信号变为电流信号,与 输入电流Ii相减)
四种连接方式: (1)电流串联负反馈 (3)电流并联负反馈
(2)电压串联负反馈 (4)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类型的判别
DZXL_M0402_FuFanKuiPanPie.swf
ui
K0
uo
uf
F
( 2)电流串联负反馈
ui uf
K0
F
i0 uo
3.电压并联负反馈
ui
K0
uo
uf
F
(4)电流并联负反馈
ui
K0
uf
F
io uo
负反馈的4种组态
三、负反馈对放大性能的改善
• 直流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对 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没有影响。
在放大电路中,出现正反馈将使放大器产生 自激振荡,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
在振荡器中引入正反馈,用以产生波形。
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反馈 和电流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叫电压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叫电流反馈。
电压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压、 减小输出电阻的作用。
电流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流、 增大输出电阻的作用。
4.展宽通频带 引入负反馈使电路的通频带宽度增加
BWf (1 AoF )BW
|Au|
无负反馈
有负反馈
O
BW
BWf
f
在放大器的低频端,由于耦合电容阻抗增大等原 因,使放大器放大倍数下降;在高频端,由于分布 电容、三极管极间电容的容抗减小等原因,使放大 器放大倍数下降。

实验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与测试

实验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与测试

实验四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放大器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2.学会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两级负反馈放大器。

3.进一步熟悉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所谓负反馈,就是以某种方式从输出端取出信号,再以一定的方式加到输入回路中,并且是所加信号极性与原输入极性相反。

根据取出信号和加到输入回路联结方式的不同,负反馈可分为四大类: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在实际应用中,判断负反馈的类型,可通过考察反馈信号的取得和与输入的联接方式来进行。

若反馈信号直接取自输出电压,则为电压负反馈;若反馈信号直接取自输出电流,则为电流负反馈;若反馈信号直接加到输入端,则为并联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串联在输入回路中,则为串联负反馈。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众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减少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

具体的性能影响如下:降低放大倍数:A f=A/(1+FA),当|1+AF| 》1时,A f≈1/F;改变输入电阻:对于串联负反馈,提高了|1+AF|倍,r if=r i|1+AF| ;对于并联负反馈,降低了|1+AF|倍,r if=r i/ |1+AF| ;改变输出电阻:对于电压负反馈,降低了|1+AF|倍:r of =r o / |1+A'F|,A'=A |R L=∞;对于电流负反馈,提高了|1+A "F|倍,r of=r o / |1+A "F|,A "=A |R L =0;稳定放大器倍数:负反馈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了(1+AF)倍,△A f / A f=(△A f/A)/( 1+AF)减少了非线形失真:输出产生非线形失真的谐波信号降低了|1+AF|倍。

1.实验的负反馈放大器如图4-1所示,它是一个两级阻容耦合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各电路参数由实验者根据给定技术指标要求自行设计。

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六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实验要求(1)建立负反馈放大电路;(2)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性能。

3.实验内容过程及数据分析(1)建立如图6-1所示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晶体管为QNL,用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lkHz、幅值为5mV的正弦交流小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示波器分别接到输入端和输出端观察波形。

根据电路图,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负反馈虽然使放大电路的增益下降,但是能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比如说,能够提高电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能够扩展通频带等。

如果负反馈放大电路属于深度负反馈,则放大电路闭环放大倍数等于反馈系数的倒数。

如果电路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1e f V R R A +=(2)打开仿真开关,双击示波器,进行适当调节后,观察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

测量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的幅值,计算电路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计算值:11e fV R R A +==1+10000/100=101实验值:A=vout/vin=476.469/4.998=95.332实验误差:w=Av-A/Av(3)对于电路反馈电阻Rf 进行参数扫描分析,以观察反馈电阻变化对闭环增益及通频带的影响。

具体步骤是:选择Analysis /ParameterSweep 命令,弹出ParameterSweep 对话框,选取扫描元件为Rf (即图中的R6)、扫描起始值为5k ,扫描终止值为20k 、扫描型态为Linear 、步进值为5k 、输出节点为3,再选择暂态分析或AC 频率分析,然后单击Simulate 按钮进行分析。

三、实验总结由实验数据分析知(2)对于电路反馈电阻Rf进行参数扫描分析结果,并分析结果。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篇一: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的作用: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但同时也会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

负反馈的几种状态: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指标的影响。

1.下图为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极阻容耦合放大器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r把输出电压uo引回到输入端,家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f1上形成反馈电压uf。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r=Av/1+AvFv,Av为开环放大倍数。

负反馈放大器图1为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极阻容耦合放大器(2)反馈系数Fv=RF1/Rf+RF1(3)输入电阻R1f=(1+AvFv)RfRf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4)输出电阻Rof=Ro/(1+AvoFv)Ro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Avo为基本放大器Rl=∞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2.本实验还需测量放大器的动态参数,即去掉图1的反馈作用,得到基本放大器电路如下图2图2基本放大器三.实验设备与器件模拟实验箱,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伏安表,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条件:ucc=12V,ui=0V用直流电压表测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

表3—12.测量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实验将图2改接,即把Rf断开后风别并在RF1和RL上。

(1)测量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输出电阻Ri和Ro。

条件;f=1Kh,us=5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s,ui,uL计入3—2表表3—2(2)保持u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L,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o计入3—2表1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1)实验电路改接成基本放大器形式,在输入端加入f=1Kh的正弦信号,输出端接示波器,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使输出波形开始出现失真,记下此时的波形和输出电压的幅度。

实训六 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训六  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TC2172
(1)输出电压 U o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
上述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 模拟电子 技术实验 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在实际的负反馈电路里,有四种常见的组态:
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引入
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许多性能得到改善,如:提 高了输出的稳定性;改善了输入、输出电阻(增大 或减小);展宽频带;降低非线性失真。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是基本运算电路。本
Rif(计算值)
Rif(理论值)
3、电路的输出电阻 Rof
令 RL 510 输入: 500 Hz, i 0.5V 的正弦信号,测量 f V 并记录:当 RL 时的Vo 值;当 RL 510 时的 VoL 值,计算 Rof 。 Vo VoL Rof RL VoL
5、观察A点电位 令 Vi 为:0.1v、0.2v、0.5v、0.6v 时,测量A点 电位。
模拟电子 技术实验
Vi (v) VA (有RF)
0.1v
0.2v
0.5v
0.6v
6、设计一个负反馈放大器,要求 并实际测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模拟电子 技术实验
AVf 10 ,
输入阻抗 Rif ﹥1M 。画出电路图,计算电路参数,
仪 器
毫伏表 示波器
Vi (v)
Vo (v)

AVf(计算值)
AVf(理论值)
模拟电子 技术实验
2、电路的输入电阻 Rif
在 R1 前面串接 Rs ,令 Rs 1M ,测量

Vs ,计算 Vi
Rif
Vi Rif Rs Vs Vi
仪 器 毫伏表 示波器
模拟电子 技术实验

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压的使用无处不在。

无论是早晨醒来后按一下闹钟,还是晚上关灯前的那一瞬间,电压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电压是怎么在电路中保持稳定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这两个有趣的概念。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听起来好复杂,我懂的可不多啊!”没关系,我来用简单的方式给你讲解,让你轻松明白这些原理。

1. 电压串联负反馈1.1 什么是电压串联负反馈?好,咱们先从电压串联负反馈说起。

想象一下,电路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

每个电压源就像是队里的明星球员,而负反馈就像是教练,时刻在关注着比赛的进展。

当某位球员表现得太好,可能就会导致球队失衡,教练就会通过一些策略来调整。

电压串联负反馈也是如此,当电压过高时,它会将一部分电压反馈到输入端,起到抑制的作用。

就好比教练告诉球员:“嘿,别那么拼命,放松一下!”1.2 优点和缺点说到优点,串联负反馈能大大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就像是给电路穿上了“保护衣”,让它不容易受外界干扰而出错。

不过,它也不是没有缺点,反馈电压会导致输出电压降低,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打折”,对吧?所以,使用的时候,得考虑清楚。

2. 电压并联负反馈2.1 什么是电压并联负反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电压并联负反馈。

这个就像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好例子。

在这个反馈机制中,输出的电压一部分直接反馈到输入端,让电路的表现更加平稳。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家公司的团队,大家一起商量,决定怎样更好地完成任务。

当电压过高的时候,反馈的电压会让输入电压减少,从而降低输出电压。

这样一来,电路就不会因为某个元件太过火而失控。

2.2 优点和缺点并联负反馈的优点在于它能提升电路的线性度,简而言之,就是让电路的表现更加“靠谱”。

而且,输出的电压也不会因为反馈而显著下降,可以说是一种“稳妥”的选择。

但缺点嘛,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频率响应造成影响,影响到信号的清晰度。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学生姓名:朱光耀学生学号:201324122225 系别班级:13电气2报告性质: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实验实验项目:负反馈放大器实验地点:实验楼206 实验日期:11月23号成绩评定:教师签名: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器一、实验目的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

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图4-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 f 把输出电压u 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 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 F1上形成反馈电压u f 。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VV VVf F A 1A A +=其中 A V =U O /U i —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2) 反馈系数F1f F1V R R R F +=3) 输入电阻R if =(1+A V F V )R iR i —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4) 输出电阻VVO OOf F A 1R R +=R O —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A VO — 基本放大器R L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1)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u O =0,此时 R f 相当于并联在R F1上。

2)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T 1 管的射极)开路,此时(R f +R F1)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 研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 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试方法
3. 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仪器
函数发生器 交流毫伏表 示波器 数字式万用表 模拟电路实验箱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9.1K :白棕黑棕 100K :棕黑黑橙 1K :棕黑黑棕 10K :棕黑黑红
(1)测量闭环电压增益(负载不变)
(2)输入电压U i 不变(20mV),改变负载电阻R L 的值,测量输出电压。

(3)
输入电阻R i
S
i
S
i
i
R
U
U U
R -=
(4)
输出电阻R o
L
L
O
O
R
)1U
U
(R ⋅-=
(5)上限频率f H
输入电压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使输出电压为原来的0.707倍,此时的频率为上限频率。

电压串联负反馈实验
(1)测量闭环电压增益(负载不变)
(2) 输入电压U i(U i=20mV)不变,改变负载电阻R L的值,测量输出电压。

(3)输入电阻R i
S
i
S
i
i
R
U
U U
R -=
(4) 输出电阻R o
L
L
O
O
R
)1U
U
(R ⋅-=
(5)上限频率
f H
输入电压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使输出电压为原来的0.707倍,此时的频率为上限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