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优质课教案_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优质课教案_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优质课教案_1单价、数量与总价【教学目标】:1、在情景中体验数量、单价与总价的密切联系,认识单价,理解并掌握数量、单价与总价的关系。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式的探索过程,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渗透数学抽象、比较、模型等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的广发应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钻研的乐趣,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的概念,构建并运用“数量×单价=总价”这一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建立单价的概念。
【教学准备】:PPT 作业纸课前小组分工安排【教学过程】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老师昨天去了趟超市,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来看一下。
数量相同,总价不同。
【PPT:两种矿泉水,第一种2瓶4元,第二种2瓶6元】(1)你觉得哪种矿泉水便宜?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A、比单价法师:同意吗?他是通过计算出每瓶矿泉水的价格来比较。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能不能不用算,直接就能比较出来的。
B、比总价法师:你们都听明白了?(2)小结:是的,在都是买2瓶的情况下【PPT闪2】,花的钱越少就越便宜。
2、数量不同,总价相同。
继续!【PPT:两种饼干,第一种4个12元,第二种3个12元】(1)哪种便宜?预设:A比单价法师:可以吗?还有想说的吗?B、比数量法(2)小结:你可真会学习!是的,同样都是花12块钱的情况下【PPT闪6】,能买到的数量越多就越便宜。
3、数量不同,总价不同。
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生活小能手!都难不倒你们!【PPT:两种巧克力,第一种2罐,第二种3罐】(1)现在呢?(2)他说得有道理吗?嗯,真棒!你考虑问题很周全,我们不能只看数量,还要考虑花了多少钱。
【PPT:第一种2罐80元,第二种3罐90元】现在能比较了吗?生说师板:80÷2=40元,90÷3=30元,30元<40元,第二种便宜。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省级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经历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在观察、分析、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理性购物的消费观念,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但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建立“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由于在录课时四年级孩子早已完成了这一内容的学习,通过对三年级(下学期)孩子的课前调查以及认知基础的分析,我认为他们完全有能力和兴趣展开这一知识的探究。
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借用三年级的孩子来展示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以“购物中的数学秘密”为探究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他们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并根据三者所表示的含义来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准确理解“单价”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课前准备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学生准备:陪家长到超市购一次物、找一张超市的购物小票5教学过程。
《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一、说教材《单价、数量和总价》出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第四课时。
(一)地位和作用整体来看,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
不难看出,本单元内容涉及的知识背景比较广,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也较密切。
数学学习基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从中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积累数学学习的基本活动经验,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因此,数学教学应为学生研究数量关系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增加了经历、体验数量关系,对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适时适度地提炼、归纳与应用。
(二)内容编排接下来,我将从教材编排角度出发,对所执教课程内容进行分析:1、典型问题明概念教材首先提供两个典型购物问题:已知每件商品的价格和购买商品的件数,求商品的总价。
解决后,通过“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来引导学生从两个问题的相关性入手,提炼出共同点:两个问题中都是知道每件商品的价格,也就是单价;还知道商品的件敦,也就是数量;要求的都是共花的钱也就是总价。
2、具体问题寻关系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单价、数量与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
教材以“你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吗”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总结出数量关系。
3、习题练习固知识做一做部分有两道题。
第一道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单价、数量、总价,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加强学生对其概念的理解。
第二道题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联系到生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已知得出未知,复习乘法模型,再次强调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总的来看,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量关系。
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理解起来也就轻松自如,教学只要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就能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培养了应用意识。
二、说学情(一)学生的知识基础在二、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乘法问题,“倍”的问题,掌握了乘法运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借助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本单元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
结合梳理进一步学会在整数乘法运算中采用估算的方法,初步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
进一步强调对乘法运算的结果进行验算,以保证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同时研究“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是一致的,只是一个因数的位数变成了三位,所以教材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中来,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用合适的方法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4.知道速度的表示方法,理解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知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借助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及的变化规律,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时教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20分钟)1.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引导学生列式。
师:你能用估算的知识猜一猜这个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吗?说说你的想法。
2.笔算。
(1)引导学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尝试计算145×12的计算方法。
(2)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3)引导讨论:竖式中第二步计算得到的“145”的末位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3.引导学生验算。
说明: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数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总价》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说课一、教学内容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来源于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知道常见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会用常见数量关系的术语去分析有关问题,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语言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单价、数量、总价三种数量的含义。
2.会用常见数量关系的术语去分析有关问题,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2.学生已经掌握了含有单价、数量、总价三种数量中的两种数量,求另一种数量的解决问题,只是学生还不能把问题中的这三种数量准确的用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概念描述出来。
3.本节课学生将和老师通过探索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常见数量关系的术语去分析有关问题,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的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教学分二个层次,第一层次教学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找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第二层次教学应用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另外,在练习设计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基本练习,综合练习,还有拓展练习。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数学意识。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2024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1第9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3题,“练习二十一”第9~11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正确地测量角的度数,会画已知度数的角。
2.进一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含义,会画垂线。
3.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关于图形的知识。
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在本册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1)组织学生翻阅教材中第3、5单元的内容,在小组中相互交流(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3)各小组汇报各自整理的知识要点。
用投影仪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并选派代表汇报。
(4)评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1)直线、射线、线段。
(2)角。
记作:∠1(3)垂直与平行。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练习指导1.把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5° 38° 91° 89° 178° 63°115° 138° 19° 179° 128° 75°2.已知∠1=75,求∠2、∠3和∠4的度数。
3.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你会画吗?15° 75° 105° 150°4.教材第110页第3题。
小组中议一议,在适当的空格内填上“√”,再说一说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多位数数字乘法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步骤。
2.运用竖式计算法进行乘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乘法运算中进位与退位的概念。
2.掌握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技巧,减少出错概率。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以便展示示例和解题方法。
2.给学生准备练习册,便于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
3.准备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学用具,方便现场讲解和示范。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道示例题目,引出今天课程的主题:“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2.讲解(15分钟)
–介绍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步骤和规则,说明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3.示范与练习(2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乘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4.操练(15分钟)
–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练习,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练习题目,巩固当天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教学,学生对于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运用竖式计算法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优质课导学案_1
《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的数量关系。
由于他们在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这一类关系,因此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比较熟悉,只是没有运用到数学课堂中来,而本节课正好给了学生一个把实际生活带进课堂的机会,让学生把生活和课堂联立起来,让学习从生活中来,还学习于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而我也将尽量给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
学好这一课将为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创作卡、练习题卡【教学流程】一、课前口算展示12×20= 33×10= 23×30= 15×40=42×20= 25×30= 32×30= 26×20=44×20= 34×10= 14×30= 24×20=21×30= 11×40= 16×20= 22×30=二、创设情境、探索构建1、引入父母经常让我们自己去买商品是不是啊?,谁来说一说家长都让你买什么了?花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其实我们买商品的时候,就会利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一)2、前置作业前置作业(多媒体展示)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我的列式: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我的列式:3、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提示: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材、习题册等。
2.学生准备:课前复习相关知识点,准备好笔和本子。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知识
1.讲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第二步:讲解计算方法
1.展示示范计算的步骤。
2.让学生模仿跟随一起进行计算练习。
第三步:练习巩固
1.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2.适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步:拓展应用
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五、教学总结
1.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2.强调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后作业
1.完成习题册上相关题目。
2.总结今天所学知识,写一份学习日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可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赛课教学设计_1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52页例4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你们有没有跟着爸爸妈妈去过超市呀?超市里有哪些东西呀?你们最喜欢什么什么东西呢?(课件展示超市零食区),我们发现零食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上面都写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的的数学。
数学王国里有无穷的奥秘,有些奥秘就藏在我们生活中,请看大屏幕!二、探究新知:(一)研学“单价、数量、总价”1、导入单价、数量、总价概念(大屏幕出示):超市里可比克薯片,每包5元、好多鱼每袋8元、彩笔,每盒10元,我们要想买东西,就必须知道什么呢?(每包、每盒的价钱)。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概念(1)理解“单价”①谁能说说“单价是什么意思?” (单价就是每件或单个商品的价格)一包的价钱是5元,表示可比克的单价是5元。
一袋好多鱼的价钱是8元,表示好多鱼的单价是8元。
每包彩笔是10元,表示彩笔的单价是10元。
②说一说生活中的“单价”师:现在我们老一个大比拼,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③巩固“单价”出示课件:一些日用品的单价,学生齐读。
出示课件:判断:下面哪句话表示完整商品的单价?出示课件: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这样来表示单价,你能说说它表示的意思吗?大家好好表现,我们给表现好多同学鼓掌!(2)理解“数量”、“总价”①矿泉水每瓶3元,买3瓶,共9元。
薯片每包9元,买2包,共18元。
棒棒糖每根1元,买10根,共10元。
小面包每个5元,买2个,共10元。
谁能说说,3瓶、2包、10根、2个表示的是什么?“数量”表示什么意思?(买商品的件数、个数或公斤数的多少称之为“数量)。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小学数学人民教育版四年级第1卷4个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经历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在观察、分析、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数量关系,并能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理性购物的消费观念,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学术状况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但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建立“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由于在录课时四年级孩子早已完成了这一内容的学习,通过对三年级(下学期)孩子的课前调查以及认知基础的分析,我认为他们完全有能力和兴趣展开这一知识的探究。
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借用三年级的孩子来展示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以“购物中的数学秘密”为探究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他们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并根据三者所表示的含义来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3.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准确理解“单价”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课前准备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学生准备:陪父母去超市购物,找到超市购物票5教学过程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数量关系。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
因此,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除了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量关系,并能用关系式去表达它们。
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口算题:23×20 =42×30 =2.课件接着出示估算题:23×19≈42×29≈23×21≈42×31≈3.笔算下面各题。
16×43=38×65=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请四位学生上台板演,讲评时请同学们说说计算步骤和要点。
师: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些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上第1页例题以及第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直尺一把。
【设计理念】:创设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连贯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应用计算;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行自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包括自觉验算的习惯和书写的习惯。
一、情境引入(购书)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籍吗?看书是个好的习惯!看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为了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面,学校图书管理员购买了一批《科学天地》(出示例题的情境图)仔细观察,从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设计说明:看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用这样的情境引入有三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计算的价值,学习计算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计算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二、自主探索1、口算(1)能口算出结果吗?同学们先独立口算出结果,再把自己口算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汇报——你们口算的结果是多少?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想法吗?20×3=6060÷20=36÷2=360÷20=32×3=660÷20=3想乘算除推算推算(3)出现了不同的口算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突出第一种方法是想乘算除,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表内乘除法推算)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借助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的。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5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4。
【教学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三者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
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数量关系,比如说购物时会有买了多少件商品、付了多少钱之类的问题。
下面的问题你会解答吗?(引出例4)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例4。
点名口答,列式,板书:(1)80×3=240(元)(2)10×4=40(元)2.提问: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小组探究,互相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总结的共同点,然后说明单价、数量、总价。
板书如下:每件商品的价钱→单价买了多少→数量一共用的钱数→总价4.你知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吗?想一想,议一议。
教师总结并板书:单价×数量=总价5.巩固练习:教材出示第52页“做一做”第1题。
同学们现在知道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你能举例说明吗?小组内分别举例说明,组长和其他的组员进行评判。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1)小组内说一说。
(2)选代表汇报。
(3)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九”第3题。
提出一个己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互相交流。
(3)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要求独立的意识。
因此,在课堂上应把内容放手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在本节课上,我并没有简单地把数量关系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找找黑板上的这些题有哪些相同点,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含教学反思,共6篇)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乘法(1)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
【教学目标】: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16×4= 230×4= 19×3= 180×4=140×7= 24×5= 210×5= 136×3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口算136×32的学生会有困难,教师顺势引出课题。
2.引入: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我们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来,如果因数是两、三位数而又不是整十整百的,口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此我们要学习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指名读题。
(2)怎样计算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指名列出算式:145×12=(3)讨论:怎样计算145×12呢?学生讨论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A.145接近150,12接近10,所以145×12≈1500。
B.直接用计算器计算:145×12=1740。
C.用笔算:1 4 5× 1 22 9 01 4 51 7 4 0(4)说一说笔算的方法和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笔算的过程,完成答题。
(5)议一议。
A.计算中“5”为什么同十位对齐?B.计算中十位上为什么是“9”呢?使学生明确:A.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
B.计算中,哪一位上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教材第47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3.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呢?(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优质教学课件
3.提出一个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问题。
一个皮球35元,买2个皮球一共多少元?
(答案不唯一)
巩固练习
4. 超市购进了一些豆浆机,每台 豆浆机的批发价是190元。超 市卖出38台, 一共赚了多少元?
265元/台
(265-190)×38=2850(元) 答:一共赚了2850元。
课堂小结
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80×3= 240 (元) 10×4= 40 (元)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探究新知 这两个问题都是已知每件 商品的价钱和买的数量。
问题都是求一共 花了多少钱。
都用乘法计算。
探究新知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你知道单价、数量与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总价之间的关系吗?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优 翼
新课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 常会见到一些数量关系,比如购物时 买了多少件商品,付多少钱的问题。
探究新知
(教材52页例4)
知识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4 解答下面的问题。
(1)
(2)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学生买学生票,这样花钱最少,花3060元。
课后思考
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研讨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样 的感悟?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名人名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同学们,书海浩瀚无边,而我们 的时间十分有限,今后我们应该多读书, 读好书,与好书相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价、数量与总价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体验数量、单价与总价的密切联系,认识单价,理解并掌握数量、单价与总价的关系。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式的探索过程,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渗透数学抽象、比较、模型等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的广发应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钻研的乐趣,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的概念,构建并运用“数量×单价=总价”这一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建立单价的概念。
【教学准备】:PPT 作业纸课前小组分工安排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老师昨天去了趟超市,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来看一下。
数量相同,总价不同。
【PPT:两种矿泉水,第一种2瓶4元,第二种2瓶6元】
(1)你觉得哪种矿泉水便宜?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A、比单价法
师:同意吗?他是通过计算出每瓶矿泉水的价格来比较。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能不能不用算,直接就能比较出来的。
B、比总价法
师:你们都听明白了?
(2)小结:是的,在都是买2瓶的情况下【PPT闪2】,花的钱越少就越便宜。
2、数量不同,总价相同。
继续!
【PPT:两种饼干,第一种4个12元,第二种3个12元】
(1)哪种便宜?
预设:A比单价法
师:可以吗?还有想说的吗?
B、比数量法
(2)小结:你可真会学习!是的,同样都是花12块钱的情况下【PPT闪6】,能买到的数量越多就越便宜。
3、数量不同,总价不同。
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生活小能手!都难不倒你们!【PPT:两种巧克力,第一种2罐,第二种3罐】
(1)现在呢?
(2)他说得有道理吗?嗯,真棒!你考虑问题很周全,我们不能只看数量,还要考虑花了多少钱。
【PPT:第一种2罐80元,第二种3罐90元】
现在能比较了吗?
生说师板:80÷2=40元,90÷3=30元,30元<40元,第二种便宜。
师:同意吗?
4、分析意义,概括单价。
(1)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德芙巧克力每罐40元,好时巧克力每罐30元。
【板贴每罐40元,每罐30元】你能像这样说说每盒饼干,每瓶矿泉水的价钱吗?【生说PPT示:每瓶矿泉水1.5元,每瓶矿泉水2元。
每个蛋糕2元;每个蛋糕3元】(2)你能举一举生活中你喜欢物品的价格吗?
(3)说得完吗?虽然你们说的东西都不一样,但表达的都是每件商品的价格。
像这样表示“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PPT示: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像这里“每罐40元”是德芙巧克力的单价。
在图中你还能到哪些单价吗?
5、认识总价、数量
(1)你们怎么不说这里的80、90元啊??那它表示什么?【PPT示:一共用的钱,叫做总价】
(2)2罐、3罐就表示商品的…数量。
【PPT示: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6、跟进练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单价、数量与总价!【板书课题】现在我给你们这些信息你能够从中找出单价、数量与总价吗?完成作业纸第1题。
(独立完成——展示核对——针对“故事书”的单价与数量的辨析。
)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PPT:1个文具盒8元,3个文具盒要24元】。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幅图来表示。
【PPT】请同学们想像下,如果把它变成线段图又会是怎样?跟你想得一样吗?
【PPT线段图】
A、现在你还能在线段图上找到文具盒的单价吗?【生说PPT】同意吗?那这里的一段
可以表示单价吗?【PPT】,这里呢?【PPT】。
(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都可以表示单价)是的,这里的每一份都可以表示文具盒的单价。
【PPT】
B、那文具盒的数量又藏在哪?同意吗?眼睛可真亮!【PPT】
C、总价呢?【PPT】
2、用这幅线段图可以表示这条信息中的单价、数量与总价,那它还能表示剩下的这两条信息中的哪一条?【PPT】你能上来边指边说吗?【指两生说,第二生边说边PPT】
3、为什么第二条信息不能表示?【生说示PPT】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的表格以及它的线段图。
【PPT示表格以及3幅线段图】
从中你能
【PPT:①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请用数据进行举例说明。
这个学习任务需要你们4人学习小组完成,所以在填表格的时候你们4人只需要共同完成一张表格就行。
然后在汇报交流的时候你们各组选派好一名代表带着学习单上台发言。
听清楚要求了吗!
5、交流反馈
预设:
A、观点:单价×数量=总价
①指生表述
师:你是从表格中的数据证明了你的发现。
那从线段图中也能看出这个发现吗?
真棒!无论是从数的角度还是线段图的角度,都证明这个发现是成立的。
那我把
它记录下来。
(贴:单价×数量=总价)!
B、另两条
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预设:
①生表述
多少小组也有这样的发现?【板贴另两条】
②你是怎么想到除法的?
③真棒!看到乘法,能马上联想到除法!那你能像刚才那样来验证下吗?有补充的
吗?
C、小结
同学们真能干,发现了这么重要的3条数量关系,咱们来认真地读一读。
这些数量关系我们光会说不行,还得会运用。
三、巩固练习
1、选一选
这里有几组信息,想想看:它们得用哪条数量关系式去解决。
完成作业纸第2题。
【PPT示】
第一组
用“单价×数量=总价”来解决的有()
①排球每个40元,买6个要多少钱?
②每千克鱼20元,买3千克鱼要多少钱?
③一碗面10元,100元可以买几碗这样的面?
指生回答——为什么选1、2说说你的理由——第3题中也已知单价,为什么不行?——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看清楚问题要求的是什么。
第二组
用“总价÷数量=单价”解决的有()
①买5支笔用去10元,每支笔多少元?
②有48块糖,每袋装8块,可以装几袋?
③买9本同样的笔记本花了45元,每本笔记本多少钱?
全班手势表示——为什么选1、3?——我看了一下第2题也是用除法的数量关系式来解决的嘛!为什么它不可以?
2、算一算
很好!大家都会灵活地辨识这些数量关系式了,那接下来我们赶紧来算一算
【PPT:表格】
A、指生口答:过程中问学生怎么想的?
B、观察发现
请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什么是不变的?(生说PPT)
在单价不变的情况下,数量和总价有什么关系?【多叫生说,再PPT小结下】
继续保持火眼精金【PPT表格】
①生口答表格
②现在你又有什么发现?
(总价一定,单价…,数量…)
你们真是太能干了,这些是六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发现居然也被你们也给看出来了,觉得自己厉害不厉害?
3、解决问题
那就请厉害的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吧!
③体育老师把发票弄脏了….(表格题)
(独立完成——展示反馈)
四、总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得很出色,现在我们来回顾下这节课的学习。
首先我们从超市的购物中认识了单价、数量与总价【PPT】,接着我们在进一步的探究中发现了他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PPT】并进行了灵活地运用。
数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勤于思考的脑袋,相信你会从生活中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