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行业的发展对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培养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我们开设了这门《现代物流学》课程。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流概述、物流系统、物流运输管理、仓储与库存管理、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物流现代化与创新。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物流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实际操作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4 考察调研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了解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加深学生对物流实际操作的理解。
三、教学安排3.1 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学时,每学时45分钟。
3.2 教学进度第一周:物流概述第二周:物流系统第三周:物流运输管理第四周:仓储与库存管理第五周: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四、考核方式4.1 期末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4.2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现代物流学》,作者:X5.2 辅助资料包括物流行业报告、物流企业案例、物流相关法规政策等。
5.3 教学软件物流模拟软件,用于学生模拟物流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等方面的满意度。
现代物流管理教学大纲教程文件

现代物流管理教学大纲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普通课(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物流活动构成、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发展趋势,掌握采购供应物流管理方法,掌握运输系统管理、库存系统管理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信息化条件下物流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三)教学主要内容物流管理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和拓展性很强的科学。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物流的基本理论、物流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理的基础,同时进一步结合物流科学的最新发展将物流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与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模式进行介绍与对接。
(四)教学安排32学时 2学分(五)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同时配合案例教学。
考试可开卷或闭卷。
(六)适用对象专科学生二、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物流概述教学要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物流的概念及物流定义,商流和物流的联系和区别,把握各种类型物流间的相互关联和各自的特点。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的概述第二节商流与物流第三节物流的性质与作用第四节物流的分类考核要求:通过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基本能对各种类型物流的基本知识、各种类型物流的特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二章物流产业的发展教学要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物流产业的构成状况,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第二节现代物流产业的特征第三节现代物流产业的行业组成第四节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第五节物流学理论,性质;管理原则考核要求:了解现代物流的特征;掌握物流产业的组成;掌握产业发展的特征;了解物流学理论、学科性质、管理原则。
第三章运输教学要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适应范围、各种运输方式组织运输的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运输概述第二节现代运输方式第三节运输合理化考核要求:理解运输的作用、地位与特征;掌握各种运输方式(水、公、铁、航、管)的特点、适用范围、组织方法;掌握运输合理化的要素与措施。
现代物流学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现代物流学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Logistics课程编号:02020053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学时/学分:51/3开设学期:第5学期开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物流管理方向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2.课程说明现代物流学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营销等专业共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包括现代物流和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体系和方法,针对目前国内外物流发展热点,介绍了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及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等,且围绕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专栏和复习思考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社会实践性,既巩固学习成果,扩大信息量,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了解并熟练掌握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的基本知识和物流的基本种类;熟悉物流业务操作、物流管理技能、第三方物流原理、第四方物流原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联系等,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和实地考察与操作,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对物流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对现代物流及其发展前景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达到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依据经济管理类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学力求突显基础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阐明实践应用价值,拓宽基础知识面,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强化能力训练与能力迁移,使基本文化素养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三、学时分配表章序章题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上机学时小计1 第一章物流概述 4 42 第二章物流管理 4 43 第三章物流系统4 44 第四章采购与供应商管理4 45 第五章运输管理6 86 第六章仓储管理 5 2 77 第七章包装 4 2 68 第八章流通加工与装卸搬运4 49 第九章配送与配送中心6 2 610 第十章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4 4合计45 6 51四、教学教法建议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应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060220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时:36 学分: 2开课学期: 2 先修课程:管理学适用专业:物流工程课程简介:《现代物流概论》是淮南师范学院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框架,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熟悉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构建、物流作业管理等,了解企业采购物流、生产物流与销售物流的流程与组织方法,了解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并能运用相关物流管理软件。
为后续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学生可以通过物流管理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提高运用物流管理知识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使高等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二、课程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的正确认识,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物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3.具体掌握运输管理、装卸搬运、现代包装、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管理与作业、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第三方物流等基本知识。
为学习物流管理方向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本课程的重点也即本课程的难点所在。
三、整体课时分配章节序号章节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第一部分第一章物流的基础概念和定义第二章物流理论及观念第三章物流发展的历史与前瞻第四章物流与国民经济第五章物流产业6 0第二部分第六章包装第七章装卸搬运第八章运输第九章储存6 0第三部分第十一章物流平台支持第十二章物流信息平台与物流信息化第十三章物流线路第十四章物流结点第十五章仓库6 0第四部分第十六章物流系统化第十七章集装系统第十八章库存控制系统第十九章地域物流系统第二十章产业物流系统6 0第五部分第二十一章第三方物流第二十二章配送第二十三章低温物流及冷链第二十四章快速物流及快递服务第二十五章特殊的物流运行及服务6 0第六部分第二十六章物流的宏观管理第二十七章物流运行管理第二十八章企业物流管理第二十九章物流标准化第三十章重要的管理活动6 0四、课程内容安排(一)第一部分国民经济中的物流主要内容:第一章物流的基础概念和定义第一节物流的基础概念第二节物流的定义第三节物流总体能力的构成——物流的功能第四节物流分类及重要物流形态第五节与物流相关的经济活动第二章物流理论及观念第一节物流的基本要素第二节物流的核心是管理第三节物流科学第四节物流创造价值第五节物流若干新的观点第三章物流发展的历史与前瞻第一节物流的历史考察第二节科学物流的诞生第三节物流被世界所接受第四节现代物流第五节供应链和网络环境下的物流发展第四章物流与国民经济第一节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存在第三节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服务第四节国民经济中物流供给与需求第五节物流对其他经济活动的支持和创新第五章物流产业第一节国民经济中的物流产业第二节物流产业的特点第三节物流产业结构第四节主要物流行业及其企业第五节物流产业聚集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使学生掌握物流相关基本概念,了解物流发展的历史与前瞻,熟悉物流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现代物流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物流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掌握现代物流学的目标、功能和重要性。
理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物流与物流学的概念物流学的发展历程现代物流学的基本原理物流的功能和目标物流的重要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流案例,理解物流学的应用。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物流学的理解。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物流案例分析报告。
第二章:物流系统与物流网络2.1 教学目标了解物流系统的组成和物流网络的结构。
掌握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的设计。
理解物流系统优化和物流网络的构建。
2.2 教学内容物流系统的组成物流网络的结构物流节点的设计物流线路的优化物流网络的构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系统的组成和物流网络的结构。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流案例,理解物流网络的设计和优化。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物流系统和物流网络的理解。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物流网络设计报告。
第三章:物流运输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物流运输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物流运输的方式和选择。
理解物流运输计划和调度。
3.2 教学内容物流运输的定义和作用物流运输的方式(陆运、海运、空运、多式联运)物流运输的选择物流运输计划和调度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运输的定义、作用和方式。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流运输案例,理解物流运输计划和调度。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物流运输管理的理解。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物流运输计划和调度报告。
第四章:库存管理与仓储物流4.1 教学目标了解库存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库存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理解仓储物流的流程和管理。
4.2 教学内容库存管理的定义和作用库存控制的方法(定量库存管理、定期库存管理、ABC分析法)仓储物流的流程仓储物流的管理(仓库布局、库存盘点、仓库安全管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库存管理的定义、作用和方法。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二、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的概念、物流与生产、物流与流通之间的关系、现代物流理念及其特征、物流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物流管理的范围和内容物理合理化途径等知识点,为本课程后续内容的讲述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概论第二节物流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物流管理的范围与内容(三)重点与难点1、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2、商流、物流、商物分离的概念3、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4、物流的分类5、企业物流结构及合理化途径6、物流科学的形成与发展7、物流管理的研究对象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物流系统的概念有清楚的认识,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的基本功能以及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等合理化的途径,企业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第二节运输第三节仓储第四节装卸搬运第五节包装第六节流通加工第七节配送第八节物流信息(三)重点与难点1、物流系统的概念2、物流系统的模式3、物流系统中的制约关系4、物流系统化目标5、物流的基本功能6、包装的合理化途径7、装卸搬运的合理化途径8、仓储的功能及合理化原则9、运输手段的种类、特征及运输手段的选择10、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第三章物流服务与物流质量管理(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流服务的内涵及特点、理解物流服务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掌握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等知识点,确立物流服务质量是获取成功的关键所在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服务管理第二节物流质量管理(三)重点与难点1、物流服务的内涵,2、物流服务的特性3、物流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4、物流服务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5、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6、确定物流服务水准的步骤7、物流增值服务的概念及内容8、物流质量的内容9、企业物流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方法10、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第四章物流成本管理(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流成本的概念及其构成,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物流成本的基本内容以及物流成本计算的两种计算方法,掌握物流成本的综合管理与控制方法。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现代物流学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现代物流的特点与功能1.3 物流学科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4 物流行业现状与趋势第二章:物流系统与物流战略2.1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运作2.2 物流系统的优化与改进2.3 物流战略的制定与实施2.4 物流战略案例分析第三章:供应链管理3.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3.2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方法3.3 供应链协同与合作伙伴关系3.4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战略应对第四章:物流运输管理4.1 运输方式与选择4.2 运输规划与优化4.3 运输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4.4 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第五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5.1 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与方法5.2 库存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3 库存管理策略与技巧5.4 仓库作业效率提升与安全管理第六章:物流信息化与智能物流6.1 物流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6.2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与选择6.3 智能物流系统的构建与实施6.4 物流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第七章:物流设施与设备7.1 物流设施的分类与功能7.2 物流设备的选择与维护7.3 自动化物流系统的应用7.4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创新与发展第八章:第三方物流与物流联盟8.1 第三方物流的定义与运作模式8.2 物流联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8.3 第三方物流与物流联盟的优势与风险8.4 第三方物流与物流联盟案例分析第九章:国际物流与海关事务9.1 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与模式9.2 国际货物运输与清关9.3 国际物流合作与协调9.4 海关事务管理与合规操作第十章:现代物流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10.1 物流企业案例分析10.2 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10.3 物流项目策划与实施10.4 实战演练:物流操作流程与模拟实训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现代物流学概述难点解析:对物流概念的理解,以及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2. 第二章:物流系统与物流战略难点解析:物流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方法,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物流战略。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现代物流学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 学时:64学时4. 学分:4学分5. 适用对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运作模式和最新发展,掌握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现代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流学基本概念2. 物流系统及其运作3. 物流目标与战略4. 物流组织与管理5. 物流设施与设备6. 物流运输管理7. 物流仓储管理8. 物流配送与供应链管理9. 物流信息技术10.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与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运作模式,分析案例,分享实践经验。
2. 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实践:组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让学生亲身参与物流运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流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现代物流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2. 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课件,辅助教学。
3.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物流企业的运作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流实际运作。
4. 在线资源:推荐学生访问权威物流学网站、论坛,了解行业动态。
五、课程考核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作业、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物流学基本概念、理论和运作模式的掌握,占总成绩的30%。
4. 期末考试:全面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占总成绩的20%。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现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运作模式,具备物流系统设计和管理的能力,为将来的物流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物流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8学时物流系统及其运作:12学时物流目标与战略:8学时物流组织与管理:12学时物流设施与设备:8学时物流运输管理:12学时物流仓储管理:8学时物流配送与供应链管理:12学时物流信息技术:8学时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与案例分析:8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每个章节安排相应的学时进行讲授和实践。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理解物流管理的意义,认识提高物流效率的现代物流管理的意义。掌握战略管理意义及目标。掌握库存管理ABC分类法。理解运输管理与物流。掌握物流成本的分类
重点与难点:掌握库存管理ABC分类法。理解运输管理与物流。掌握物流成本的分类
教学内容:
1、物流管理的意义及战略目标
2、库存管理与物流
2、零售物流的任务和主要功能
3、供应链体系下的零售物流特点
物流一体化
响应快速化
4、零售物流与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中的零售物流战略
零售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5、零售物流及其配送中心
配送的含义
配送中心的概念
零售物流对配送中心的基本要求
零售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形式
网络经济条件下零售物流配送中心的新趋势
6、零售物流的合理化
系统的概念
系统及元素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特征
2、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与物流系统的联系和区别
物流系统具有的基本特征
3、物流系统的分类
4、物流系统要素及结构
5、物流系统工程及合理化
物流系统工程的任务
6、物流系统分析和设计与评价
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
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和特点
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和原则
物流系统分析过程与分析方法
精益生产
5、企业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课题七:零售物流
基本要求:理解零售物流概念。理解零售物流的任务和主要功能,零售物流特点。理解零售物流与市场营销的关系。零售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零售物流及配送中心
重点与难点:零售物流的主要功能和任务。供应链体系下的零售物流特点。零售物流与市场营销。
教学内容:
1、零售物流的概念
2024年度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

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供应链网络。这些国家的物 流企业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国内外物流发展趋势
未来物流业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等方向发展。智能化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服 务质量;绿色化将推动物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化将促进国际物流合作与交流,推动 全球贸易便利化。
2024/3/24
案例一
某电商企业实施绿色包装战略,采用环保材料制作快递袋、纸箱等包装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该企业还建 立了完善的回收体系,对废弃包装进行回收再利用。
案例二
某物流公司推行绿色运输战略,采用清洁能源车辆进行运输,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此外,该公司还优 化了运输路线和配送方式,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协同机制的重要性
协同机制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降低运营 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升级。
协同机制的实践应用
包括信息共享机制、联合计划机制、协同物流机制、协同 库存管理等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供 应链的协同和优化。
27
07
绿色物流理念与实践
2024/3/24
2024/3/24
采购执行过程
包括采购申请、采购订 单下达、供应商确认、 采购订单跟踪、到货验 收、付款结算等一系列 流程。
采购风险管理
识别采购过程中的各种 风险,如供应商风险、 价格风险、质量风险等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 行管理和控制。
26
供应链协同机制探讨
2024/3/24
协同机制的概念
协同机制是指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采 取的相互协调、合作和共享资源的机制和制度安排。
《现代物流基础》教学大纲(精选五篇)

《现代物流基础》教学大纲(精选五篇)第一篇:《现代物流基础》教学大纲《现代物流基础》教学大纲课时:80课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物品在流通领域的动态流转过程,揭示物流各环节的内在联系,以及研究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等,是该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有关物流的最基本的内涵,为以后学习本专业相关学科内容及系统学习物流的知识打下一个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组成,初步了解现代物流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使学生正确地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和物流系统管理技术,掌握物流作业流程中各环节的基本操作、技能知识,培养学生在物流企业中实际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与技术产生兴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具体掌握运输管理、装卸搬运、现代包装、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管理与作业、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基本知识。
为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3.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在学过本门课程后,对物流行业和物流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够识别每个物流环节的工作构成及所需的知识体系,为后续专业课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理解物流的概念及物流概念的演进历史,了解物流的基本理论,掌握物流的功能及各功能在物流过程的合理化要求,掌握各种物流形式的的特点,理解现代物流的特征,了解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讲授内容第一节物流概念的演变本节主要讲授物流概念及其渊源,物流与流通,物流与生产,物流的分类,物流形式、功能,企业物流结构,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现代物流基础》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基础》教学大纲《现代物流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现代物流基础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和理论观点,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阐述和拓展,使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核心概念、理论观点和一些重要方法。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现代物流中级技工专业。
本课程12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并了解国内外物流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新发展、新动向。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企业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物流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四、课程教学目标系统了解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研究的基本方法、物流各功能的主要内容,物流合理化的实施,了解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训练,使学生对现代物流有一个比较全面地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流,进行物流实务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掌握企业物流的内涵。
2区别MRP与MREII的共同点与不同点2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试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一周安排6个课时,每2个课时连堂,每周安排2个课时实操课,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到物流企业参观学习。
(2)教材建议:建议采用《现代物流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杨穗萍主编;ISBN:9787040165913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如有条件就安排到企业参观学习九、其它说明。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首页
附件1:游戏《物流大亨》截图
附件2:阅读材料
物流一词起源于美国,经历了从PD(Physical Distribution)到 Logistics的发展过程,后来传到了日本,才有了“物流”这个日文词汇,最后传到了中国,我们就直接使用了这个日文词汇。
介绍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在“十一五”时期,如果“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5%,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左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
反映物流业效率和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有两个。
一是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即全社会经济活动消耗的物流成本比重。
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在10%或10%以下,中等发达国家在13%至16%。
而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386万亿元,约占GDP的18.6%。
二是物流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
据测算,2005年,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214万亿元,占当年GDP的6.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是物流业从业人员紧缺:据统计,目前中国具有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资格的约1.7万人,而具有高级物流师职业资格的292人。
因此,物流人才已被列入中国12种短缺人才之一。
中华物流人才网市场部经理展杰介绍,目前航运物流业的营销人才,不少年薪都超过10万元。
那些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
的专业操作,掌握现代物流理论和技能的营销人才,在航运物流业中最为吃香。
这一切说明从事物流是大有可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学》交通运输专业的选修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学生有关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系统的观念认识物流的内涵,并对物流概念进行适当的运用与延伸,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现代经济理论的学习,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为进一步理论学习和开展物流管理实践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1)能力目标:
1)学生掌握物流相关概念,熟练应用物流系统及物流技术;
2)掌握物流各要素合理化的措施,并能够掌握在具体物流实践中的作用;
3)熟练应用储存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4)使学生具有分析说明库存合理化的含义及途径的能力;
5)使学生具有分析配送对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的能力;
6)熟练运用物流信息化技术,具备分析各类系统主要功能的能力;
7)能够依据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了解企业物流,并具备销售物流合理化运作的能力;
8)熟练运用物流成本核算方式,且能够进行物流标准化;
9)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国际物流运输方式;
10)熟练应用物流系统分析,具备物流系统评价的能力;
11)熟练应用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原理及绿色物流的功能,具有中小型物流企业业务运作及正向和逆向的绿色物流管理两个方面运作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认识现代物流及物流活动,了解物流的发展和物流科学的产生,掌握物流的概念和物流的功能;
2)认识现代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全面了解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基本信息的概念、特点和方式;
3)了解仓储的概述、作业管理、技术与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掌握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4)掌握库存的概念及作用,了解库存管理法、控制策略,熟悉现代库存管理系统;
5)掌握配送计划优化方法、运输方式、配送合理化;
6)了解物流信息及物流信息技术,熟悉物流信息系统各方面知识;
7)掌握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且熟悉销售物流的销售系统与销售渠道。
8)熟悉物流组织结构、物流服务管理、物流成本分析;
9)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和保税物流;
10)了解物流系统分析相关概念,熟悉物流系统优化与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11)掌握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基本理论及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应用原理;了解绿色物流的概念,掌握绿色物理各功能要素对环境的不同影响。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现代物流学》课程主要以讲授、讨论、分析为主,以课堂提问、测试为辅。
课堂教学将利用多媒体和先进通讯工具辅助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
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现代物流学》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物流技术训练,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物流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现代物流管理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1)、学会现代物流管理流程、撰写报告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2)、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物流企业是如何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4学时,设2个实验,如表2所示。
三、课程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作业、微课、MOOC课,配合多媒体课件等共同完成课堂授课内容。
采用钉钉、微信、QQ、E-mail交流工具,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针对《现代物流学》课程内容,不断吸收和引进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在授课课程中增加物流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案例教学的模式。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从生活中或是企业中引入经典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和场景中去模拟现场进行的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是小组协作,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课程有关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汽车构造、交通运输工程概论。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组成,了解现代物流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理解并掌握现代物流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初步具备现代物流管理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管理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并提供清晰的学习方向。
能够对物流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形成解决思路并体现创新性意识,能够考虑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最终能够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考核方式
1、教学评价与考核
平时成绩占 25%,到课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
阶段性考核占 25%,每个阶段学生所作案例完成情况。
期末考试占 50%,期末考试以大作业的方式进行,突出理论与实践配合能力的培养。
2、教学建议:本书围绕六条主线展开,本书注重实例及案例分析,在每章均配有思考题和案例分析。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选用:
《现代物流学》,王转主编, 北京科技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6;
2、建议教学参考书:
[
1]《现代
物
,梁金萍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2]《现代物流学基础》,陆克斌、王丹丹,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3]《物流学》,田源、兰洪杰,北京交通大学,2019;
表3 考核方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