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主要野生中药材及分布
针对白芍的产地调查报告

2
不同产地的白芍质量存在差异,与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3
白芍的种植方法、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白芍 的质量和药效也有影响。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01
加强白芍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白芍的质量和产量。
02
开展白芍药理和药效方面的深入研究,为白芍的现代化应用提
供科学依据。
加强与其他中药材产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国外产地
韩国
主要集中在韩国的全罗南道、全罗北道、忠清南道、忠清北 道等地区,其中以全罗南道的白芍种植面积最大。
日本
主要集中在日本的本州岛和九州岛,其中以本州岛的白芍种 植面积最大。
历史与现状
白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经开 始种植。
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发展,白芍的种植面积也 在不断扩大,同时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白芍产量 也在逐年增加。
05
对策和建议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总结:建立完善的白芍生产管理机制是保证白芍质量、实 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加强白芍产地的行政管理,明确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加 强对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的监督和指导,确保产品质 量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结:白芍产地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白芍的质量和产量,加强生态环境的 保护对于维护白芍的药用价值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加强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
总结:加强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对于提高白芍生产技术和 提升产业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开展白芍种植、采收、加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推广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的交 流与合作,提高白芍产地的整体科技水平。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安徽省资源分布与利用

安徽省资源利用与分布【地理资源】[面积]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
[时区]安徽省与中国首都北京处于同一时区,[地形地貌]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1)淮北平原。
资源介绍: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总面积3.83万平方公里,除东北部及其他少数地区有低矮的残丘外,其余绝大部分为平原,约占淮北土地面积95%以上。
淮北平原海拔高度在15~46米之间,由西北向东南微缓倾斜,平均坡降约万分之一点二,非常有利于全面实行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大规模集中连片栽培作物;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和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由于地质时期(全新世中期)的沉积和近代黄河屡次南泛以及淮河干支流的侵蚀和沉积的结果,使淮北平原具有“大平小不平”的特征,对排涝和灌溉都有不利的影响。
大体上北部为黄泛平原,地势最高,土地质量较好,农业土产水平较高。
资源利用:根据其自然资源特征,大量种植果树以及栽培林木,根据其地势地貌西北向东南微缓倾斜的特征,安徽政府正在一步步实现此地区全面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大规模集中连片栽培作物,此地区农业生产专门化和合理布局已初步形成(2)江淮丘陵。
资源介绍:淮河以南、长江下游一带。
主要由长江、淮河冲积而成。
地势低洼,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水网交织,湖泊众多。
受地质构造和上升运动的影响,沿江一带平原形成了2~3级阶地,分布着众多的低山、丘陵和冈地。
流水侵蚀切割,多冈、冲相间地貌。
滨江和江心发育有面积很大的江心洲和滩地。
处在中亚热带区域,水、热资源丰富。
年均温15.5~16.5℃,无霜期多在230~240天之间资源利用:根据地貌特点种植农作物,部分矿产资源丰富地区以开发矿产为主,人文、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
此地区作物一般一年两熟,也可一年三熟。
作物主要以水稻、冬小麦为主。
淮南以南的平原大地,以种植水稻为主,与淮北平原以旱作为主有别。
中华九大仙草生长特性及药用价值

中华九大仙草唐开元年间的道家经典《道藏》中曾把霍山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列为“中华九大仙草”,而霍山石斛被冠以“九大仙草”之首。
1、霍山石斛(1)生长环境: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河南也有分布。
霍山石斛喜阴凉湿润,通风多雾的小气候,忌高温、干燥、强光和长日照。
一般生长在海拔250~1200m的傍水岩石上或附生树上,多长于河间山谷旁峭壁上,大多与苔鲜、石苇和地衣等低等生物附生在一起,形成小群落常,生长环境中需有根生菌存在。
年平均气温18~23 ℃之间,年降水量100~1200mm ,空气相对湿度为80 %以上为好。
霍山石斛主要生活在以霍山为中心的大别山一带。
该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光、热、水等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4-16℃,无霜期210-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200-1500毫米,相对湿度70-80%,区内山峦起伏,群峰林立,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占地总面积的35%,适宜野生霍山石斛的生长繁殖。
(2)主要成份:石斛多糖、石斛碱、6-羟基石斛碱、石斛次碱、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
(3)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胃、肺、肾经(4)主要功效:霍山石斛能大幅度提高人体内SOD(延缓衰老的主要物质)水平,对经常熬夜、用脑、烟酒过度,体虚乏力的人群,经常饮用非常适宜。
霍山石斛有明目作用,也能调和阴阳、壮阳补肾、养颜驻容,从而达到保健益寿的功效。
①补五脏虚劳:心阴虚一营养大脑,营养心肌,降心火;肝阴虚一改善肝血循环,养肝明目;脾胃阴虚一养胃生津,促进肠胃蠕动;肺阴虚一润肺、祛燥、平咳;肾阴虚一补阴潜阳,生精血、填骨髓。
②抗肿瘤降血糖: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医科大学的研究表明:“霍山石斛具有增强T细胞、B细胞,NK 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对抑制肿瘤和降血糖有非常好的疗效。
③抗衰老消除疲劳:霍山石斛能大幅度提高体内SOD(延缓衰老的主要物质)水平,对经常熬夜、用脑、烟酒过度,体虚乏力的人群,经常饮用非常适宜。
安徽省大别山区中药材资源简介

收稿日期,&1116.&6&&7修订日期,&11.61&6.28资源开发8安徽省大别山区中药材资源简介谈永进3安徽省安庆卫生学校!安徽安庆&+511(4大别山区位于安徽9河南9湖北三省!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笔者曾于.:;5年参加了安徽大别山区部分县的资源普查工作!后又几次到大别山区采集标本"现将有关材料简报如下,.概况大别山区总面积.(;:1<=&"其中包括安徽的金寨县9霍山县及岳西县的全部!六安9舒城9潜山等县的部分!本区地貌多样!由丘陵9低山9中山三部分组成!海拔高度21>.?11=以上不等!最高峰白马尖海拔.??1="坡度一般为(1@左右"本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暖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5A!无霜期&.1>&&1B !平均降雨量.&11>.211==!平均相对湿度2C>;1C"由于山体垂直高度的变化!气候9土壤9植物差异明显!因此药用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安徽省大别山区野生药用动9植物种类及养殖9栽培品种都很丰富"据普查资料统计!分布在安徽省大别山区境内的中药材品种近&111种!其中霍山县有.?11余种!金寨县有.(11余种!岳西县有..11余种"&’.根及根茎类药材主要有桔梗9半夏9天麻9安徽贝母9苍术9草乌9土茯苓9乌药9丹参9南沙参9玉竹9黄精9百合9石菖蒲9香附9天冬9独活9天花粉9何首乌9天南星9穿山龙9前胡等"&’&茎藤类药材主要有络石藤9槲寄生9活血藤9青枫藤等"&’(皮类药材主要有杜仲9厚朴9黄柏9合欢皮9五加皮9丹皮9苦楝皮等"&’+叶类和花类药材主要有枇杷叶9桑叶9侧柏叶9石楠叶9冬花9银花9望春花9野菊花9月季花9松花粉等"&’2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主要有南五味子9山楂9金樱子9苏子9苡仁米9白扁豆9八月炸等"&’5全草类药材主要有断血流9百蕊草9鱼腥草9连钱草9败酱草9仙鹤草9瞿麦9扁蓄9石韦9平地木9马细辛等"&’?菌类药材主要有茯苓9马勃9灵芝等"&’;动物类药材主要有麝香9豹骨9鸡内金9乌梢蛇9青娘子9斑蝥9土鳖虫等"&’:矿物类药材主要有秋石9自然铜等"&’.1由外地引种栽培的药材有人参9浙贝9黄连9冬花9云木香9川断9山茱萸9元胡9喜树9知母9泽泻9一见喜9防风9川楝子等"其中茯苓9天麻9桔梗9石斛9丹参9半夏9苍术9断血流9明党参9茵陈9秋石等为大别山区地道药材"(蕴藏量大别山区中药材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经普查测算总蕴藏量约&2万D !其中蕴藏量最大的县是安庆地区岳西县和六安地区霍山县"本区每E 可产.111D 以上的药材有,茯苓9葛根9虎杖9活血藤9鱼腥草等7每E 可产211>.111D 的有桔梗9山楂9香附9野菊花9金樱子9断血流9石菖蒲等7每E 可产.11>211D 的有合欢皮9苦参9土茯苓9地榆9茵陈9丹参9元胡9乌药9明党参9穿山龙9鱼腥草9贯众9苍术9仙鹤草9益母草9秋石9防己等7每E 可产21>.11D 的有百蕊草9柴胡9金钱草9玉竹9百合9石韦9艾叶9青蒿9大蓟等"+分布特点大别山区地形复杂!有高峰!有峡谷!有中9低山!有丘陵及山间盆地!小气候多样!但中药材分布受垂直分布规律的影响较明显"海拔.211=以上的山脊!地形开敞!气温低9云雾多!主要为高山矮林丛带!药用植物有卫茅9胡枝子9安徽小檗9三脉叶马兰9白花前胡9苍术等7海拔.111>.211=处为局部平缓坡地!为山地矮林带!药用植物有落新妇9金钱草等!药用动物有娃娃鱼7海拔;11>.111=中山!为落叶阔叶林带!群落种类较多!有一些稀有珍贵药材品种!如,石斛9人参9黄连9珠参9七叶一枝花9徐长卿9草乌9百合等7海拔211>;11=为落叶常绿阔叶林带!药用植物有,茯苓9辛夷9厚朴9黄柏9枇杷9山茱萸9桂皮9络石藤9天麻9淫羊藿9独活9前胡等7药用动物有,原麝9豹9灵猫等7海拔&11>211=多为人工种植区!主要品种有,桔梗9半夏9断血流9皖贝母9玉竹9黄精9茵陈9夏枯草等7海拔&11=以下由岗地9丘陵组成!气温高!无霜期长!多为草本类"如半边莲9夏枯草9香附9大蓟9小蓟9丹参9车前等"1;+万方数据安徽省大别山区中药材资源简介作者:谈永进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卫生学校,刊名:时珍国医国药英文刊名: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年,卷(期):2001,12(5)被引用次数:1次1.刘之杨,孙志国,熊晚珍大别山片区中药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GAP规范化种植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4(03)引用本文格式:谈永进安徽省大别山区中药材资源简介[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1(5)。
中药材产及分布

中药材产地及分布人参: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北部的深山中。
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
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
如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成长的人参,称为"移山参"。
人参按加工法主要分红参类、糖参类、生晒参类及其它类4种。
园参商品:主产吉林,其次为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
野山参: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移山参: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朝鲜人参、朝鲜红参:主产朝鲜、韩国。
东洋参:指日本的人参栽培品,分红参和白参两种。
(1)野山参:产量稀少,主要在长白山区以及小兴安岭地区偶尔发现。
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少有发现。
(2)林下参、园参:中国吉林主产;辽宁的桓仁、新宾、凤城、铁岭、抚顺等地也产;黑龙江的铁力、伊春、东宁、牡丹江等地也产。
西洋参:原产北美,我国亦有栽培。
主产美国、加拿大及法国。
我国东北及北京、西安、江西等地有栽培。
1975年以后,我国陆续从美国引进几批种子,分别在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江西、贵州、云南、河北、山东、安徽以及福建等省引种栽培成功,其中东北三省、陕西秦巴山区普遍栽培,尤其是福建、云南等高海拔山区的引种成功,为我国西洋参栽培区域向低纬度范围扩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党参:分布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
由于产地不同,有西党、东党、潞党等三种。
西党:主产陕西、甘肃。
东党:主产东北等地。
潞党:主产山西,多为栽培品。
野生于山西五台山等地者称"台党"。
川党:产四川、湖北等地。
非药典品中:管花党参(又名甜党、叙党,产四川、贵州);绿花党参(产四川);秦岭党参(又名大头党参,产陕西、甘肃);新疆党参(产新疆);柴党(产四川、甘肃)。
球花党参: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
灰毛党参: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明党参:1、明党参:主产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安国、亳州中药材主要品种市场行情

知母肉 知母肉
北沙参 丹 丹
丹 丹 苦 甘 甘 甘 甘 生 生 生
生
内蒙统 山西统 河 南野
河北统 山东统 统 内蒙毛草 野生 条草 甲乙 丙丁 山西统 小 1 支 6
3 2支
3~4 1 3 82 . ~9 95 2 . ~1
78 1 . ~1 8 ~9 1 ~l 0 l l . ~l 25 5 1 . ~2 45 5 1 ~1 7 9 1 . ~l 35 5 1 2~1 3 8 5~1 . 1 l ~ 1 8 9
5 ~7 1 3
黄 精 秦 秦 艽 艽
统 大 小
粉 质 统 统 野统 统货 柴大丁 柴小丁 粉块 光 统
统
l ~2 9 l 5 ~8 5 0 1 5 5 1 ~l0
1 9~2 l 1 ~l 7 9 3 ~4 4 3 2 ~3 5 4 3 ~3 O 3 8 0 ~1 1 . ~l 25 4 1 ~1 1 3 l 6~1 9 1 ~1 l 3
1 ~ 1 5 6
怀山药 天 天
天 天 天 大 大 桔 桔 前 前 柴
柴
光小统 统 一 二等
三四等 大 小 西块 水根 家新 野生 统 野生 红
统
3 ~5 8 O 10 3 3 ~l 5 10~10 5 7
10~10 l 2 4 ~4 3 6 3 ~4 7 2 92 3 . ~l 55 . ~7 5 ~6 6 O 6 ~6 2 7 3 ~5 8 0 6 2~6 7 5 ~7 3 5
安 国 亳州 中药材 主要品种市 场行情
21 0 8月( 0年 单位 :元 /公 斤)
品名
普通红参
红 参
规格
4 8支
8 O支
安国、亳州中药材主要品种市场行情

l . ~2 85 2 3 ~3 4 8 9 0 ~l 2 ~2 2 6 2 ~3 9 2
2 6~3 7
毛 知母 知母 肉 贵 精
秦 藁 艽 本
野丹参 甘 生
生 熟 黄 黄 黄 黄 麦
统
内蒙毛 草
l ~1 . 0 25
58 1 .~ l
何首乌 葛 根
生
辽 细 辛 辽 细 辛 蒲 公 英 蒲 公 英 雨腥 草 地 丁 徐 长 卿
麻 黄 根
平
贝
东北大统 嘉 等
统 统 东北 头 肥
4 0~5 O 1 4~1 8 6.
l 0~2 . 75 1 O~1 2 l ~2 3 7 O. 1 . 53
山豆根 猫爪草
猫 爪 草 地 榆 薤 白 L 慈 菇 I J
1 2~l 6
地骨皮 五加皮 茯 茯
猪
甜统 统 白块 白片
8 4 ~1 88 4 . ~1 1 5 2 0. ~1 1 5 5 0. ~l 1 0~1 . 35 2 8~3 2 4 8~5 0
粉T 统
统 统 统 小 统 大 统 统 统
68 2 . ~1 2 ~3 7 0
9 8 l .~ 5 8 35 ~1 . l . ~2 18 6 l ~l . 5 93 l . ~2 55 1 1 2~l 8 5 . ~7 8
山东统
河 南统 颗 粒 状 统 统 大 小 统 统 北统
20—6 0 —2 0
2 0 — 8 4 —2 0 3 ~3 O 5 2 ~2 5 8 6 ~8 2 ~3 8 5 2 ~3 8 5 58 . ~8 3 3 . . ~6 5 l ~ 1 6 8
黄 药子 红 药子 穿 山龙 虎 紫 紫 附 附 杖 草 草 子 子 紫 苏根
宣城市野生黄精资源分布现状调查和保护建议

宣城市野生黄精资源分布现状调查和保护建议黄精,又称五加、黄华五加等,是中国传统草药之一,有滋补、清热解毒等功能。
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区,其自然环境适宜黄精生长。
为了对宣城市黄精资源的分布现状进行调查和保护建议,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和分析。
一、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民众对黄精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状况;实地考察了宣城市境内的黄精分布情况、生态环境和利用情况;通过查阅文献获得了黄精的生物学特征和用药价值方面的资料。
二、黄精资源分布现状宣城市的黄精资源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和深山地带。
其中,深山地带黄精的野生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在著名的“三十六洞天”中的山岭和溪谷中。
而县城周边的黄精资源则主要分布在路边、山庄附近及小区、庭院内。
黄精的生态环境主要依赖于湿润的山地环境,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
特别是黄精的根部,更喜欢生长在有机质较为丰富的泥土中,多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坡地带。
但是,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黄精面临人为生态环境破坏和采摘压力的双重威胁。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不少市民会在春秋季节采集野生的黄精。
三、保护建议1. 增强民众保护意识加强对黄精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在多个媒体平台发布黄精及其保护相关知识,举办一些宣传普及类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民众进一步认识到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2. 建立保护制度应当加强对黄精的管理并建立保护制度,限制采摘黄精的数量和地点,规范采摘行为。
加强执法检查,形成保护黄精的合力。
同时,通过政府与相关科研机构、技术部门和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专家人才和技术力量,共同保护黄精生态环境。
3. 勤俭原则黄精的利用是需要合法授权的,在采摘黄精的同时,应遵循勤俭原则,谨慎采摘,不浪费,不滥用。
同时,在黄精的利用过程中,保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
四、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宣城市黄精野生资源分布存在密集和稀疏交替现象,最主要的生长地是城乡交界处和深山地带。
全国各省、区中药材分布状况

全国各省、区中药材分布状况上海主产品种:西红花、地龙、蟾酥、浙贝母、延胡索、西红花、丹参、鹿茸等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东经97°32'~106°12',北纬21°08'~29°15'。
面积39.4万平方主产品种:三七、砂仁、当归、云木香、黄连、茯苓、天麻、石斛、儿茶、胡黄连、半夏... ERP100内蒙古介于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
主产品种:枸杞子、防风、赤芍、黄芩、郁李仁、锁阳、银柴胡、远志、款冬花知母、桔梗、秦艽、苍术、白鲜皮.龙胆、党参、柴胡、酸枣仁、苦豆子、鹿茸、龙骨、麦饭石北京工农业发达,传统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主产品种:黄芩、柴胡、知母、苍术、酸枣仁、益母草、黄精、玉竹及蟾酥等吉林省农业较发达,是中国著名的余粮省,粮食人均占有量居中国第一位。
吉林林业发达,主产品种:人参、桔梗、平贝母、黄嗥、党参、细辛、黄柏、刺五加、关木通、五味子、关苍术、赤勺、天麻、延胡索、淫羊藿、鹿茸、熊胆、蛤蟆油、小茴香、红花四川省农业发达,素称“天府之国”,水稻产量居中国首位,麦、棉、丝、油菜籽、茶、柑桔、桐油、白蜡(产量居中国首位)、猪棕等的产量都在中国占重要地位。
钢铁、机械、电器、主产品种:冬虫夏草、黄连、大黄、羌活、雪莲花、麝香、鹿茸、熊胆、三七、茯苓、天麻、黄芩、防风、龙胆、半夏、续断、川贝母、云木香、藿香、山柰、穿山甲等天津是华北的一大工业城市,是华北重要商业中心和口岸城市,油、气、海盐资源丰富。
主产品种:益母草、茵陈、槐米、枸杞子、地黄、菊花、薏苡仁、决明子、瓜蒌、鹿茸、蟾酥、桑螵蛸、鸡内金、酸枣仁、知母、远志、丹参、柴胡、山楂、柏子仁、桔梗等安徽省资源丰富。
农产品中的粮食、棉花、油料、硫铁矿、明矾等的储量,均居中国较前位主产品种:牡丹皮、菊花、味甘、宣木瓜、桔梗、板蓝根、紫菀、半夏、皖贝母、前胡、太子参、明党参、南沙参、断血流、霍山石斛、蕲蛇、蜈蚣、龟甲(板)。
道地药材产区、产地

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该产地称道地产区。
“道”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如唐代将全国分为关南道、河东道等10余道。
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
道地药材之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优育、栽培形成了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独特的加工方法形成了美观的商品性状。
这些商品性状常常是鉴别道地药材的方法之一。
道地药材由于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具有很高信誉,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竞争力,因而形成了较大的商品规模。
据初步统计,传统道地药材有200多种,其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
一些道地药材,常在名称前加上道地产区,例如川泽泻、建泽泻分别表示四川和福建产道地药材泽泻。
道地药材是中药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道地药材产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情况

江西省:野生药材多分布于怀玉山、井岗山、大庚岭等山区。蕴藏量较大的有上饶地区29%、九江市24%、赣州地区22%和吉安地区11%。栽培药材多集中于中部平原丘陵区,产量较大的有九江市26%、宜春地区23%、吉安地区12%和抚州地区11%。大宗药材有枳壳(实)、栀子、车前子、香薷、蔓荆子、荆芥、薄荷、金钱白花蛇等。
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情况
浙江省:野生药材主要蕴藏于天目山、雁荡山和四明山地区,蕴藏量较大的有杭州市38%、丽水地区11%和绍兴市9%。栽培药材以东北部地区较多,主要集中于金衢盆地、杭嘉湖平源和浙东低山丘陵,产量较大的有金华市20%、嘉兴市16%、绍兴市11%和东阳市9%。大宗药材有浙贝母、白术、延胡索、菊花、麦冬、白芍、海螵蛸等。
湖南省:野生药材以湘西武陵山区、湘中丘陵和湘南南岭山区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湘西州18%、大庸市13%、邵阳市13%、长沙市10%、零陵地区9%。栽培药材以洞庭湖平原和雪峰山两侧河谷山地较多,年产量较大的有益阳地区16%、邵阳市16%、怀化地区17%和岳阳市11%。大宗药材有白术、枳壳、栀子、金银花、杜仲、厚朴、黄柏、茯苓、玄参、玉竹、莲子、乌梢蛇等。
贵州省: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大的有遵义地区23%、毕节地区23%、安顺地区14%,黔南州13%和黔东南地区10%。栽培药材年产量较大的有黔东南地区33%、遵义地区22%和毕节地区23%。大宗药材有天麻、杜仲、吴茱萸、天冬、白及、何首乌、通草、五倍子、百合、南沙参、百部、麝香及穿山甲等。
常见黄精野生资源分布

滇黄精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 州西南部、四川南部
滇 黄 精 植 株
花 期
——
——
滇 黄 精 植 株
坐 果 期
滇 黄 精 块
茎
滇 黄 精 种
子
滇 黄 精 种
子 苗
滇 黄 精 块
茎 苗
多花黄精
分布比较广,分布面积非常大,主 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 徽、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河
南、贵州、重庆、四川等地
黄精
品种分类及产地分布
黄精品种很多,分类不是很清楚,到目前为止还没能查阅到有关黄精分类比 完整 权威的文献资料,中药材种植常会接触到的黄精品种有以下几个,
• 滇黄精 • 多花黄精 • 川黄精(“不倒苗姜型黄精” ) • 黄精(又叫鸡头黄精)
• 其它少见的品种:如“湖北黄精”“轮叶黄精”“卷叶黄精”“长梗黄精”“垂叶黄精”等。
块 茎
鸡 头 黄 精
花 期
四川不倒苗黄精
分布在四川、重庆、 贵州等 地
不 倒 苗 黄
精 植 株
不 倒 苗 黄
精 种 子
不倒苗黄精有两种(对叶、轮叶)
轮叶
对叶
不 倒 苗 黄
精 块 茎
3个常见黄精品种对比
品种
适应性
产量
品质
年限 适种区域
滇黄精 难种
高
好
3-5年
范围小
多花黄精 好种
不倒苗黄 好种 精
多花黄精:需要环境湿度大,海拔500-1000米居多,湖南湖北地夏季 高温时需要遮荫,否则会提前倒苗。生命力强,但人工种 植也有产生病害。
川黄精: 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一年四季生长发芽,结种子植 株、开花植株、新芽植株同时存在。
我国中草药的分布概况

我国中草药的分布概况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极为复杂,绝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及亚热带,一部分接近寒带,一部分还延伸到热带。
所有这些条件,就构成了我国盛产多种多样中草药的优越环境。
现将我国常用中草药的主要分布八大区简介如下:1、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本区平均温度2~8℃,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2000~3000℃;无霜期为110~180天;年降雨量500~900毫米。
主产药材辽宁有:五味子、水通、细辛、龙阳、人参等:吉林有;人参、平贝母、党参、细辛、黄芪等;黑龙江有:党参、细辛、平贝母、人参、龙胆、刺五加等。
2、内蒙古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全部,年平均温度为2~4℃;年降雨量为300~500毫米;无霜期120~140天。
主产药材有:甘草、麻黄、防风、赤芍、升麻、肉发蓉等。
3、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本区年平均温度8~12℃;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3400~4500℃;年降水量为600~800毫米,无霜期175~210天。
主产药材有:河北的知母、黄芩、紫菀;河南的生地、山药、怀牛膝、菊花(称四大杯药)等;山西的远志、黄芪、党参、山药、苦杏仁等;山东的北沙参、栝楼、金银花、山楂、香附等。
4、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本区年平均温度为5~10℃;年降雨量为100~700毫米,无霜期150~200天。
主产药材有:陕西的党参、甘遂、威灵仙、甘草等;甘肃的大黄、当归、羌活、款冬花、贝母等;青海的大黄、贝母、秦艽;新疆的伊贝母、红花、冬虫夏草、紫草、木香、牛蒡子;宁夏的枸杞、银柴胡、肉苁蓉等。
5、长江流域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7个省。
本区年平均温度17~20℃;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无霜期210~290天。
主产药材有:江苏的苍术。
桔梗、夏枯草、薄荷、太子参、明党参等。
浙江的延胡索、浙贝母、白术、白芷、玄参、麦门冬、温郁金、菊花(号称浙八位)等。
安徽的白芍、牡丹皮、紫菀、茯苓等、菊花等;江西的积壳、鸡血藤、荆芥、车前子、茵陈等;湖南的厚朴、木瓜、栀子、黄精、前胡等;湖北的茯苓、黄连、独活、大黄等;四川的黄连、附子、川芎、麦冬、川贝、川木香、郁金、大黄、银耳等。
宁国市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宁国市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宁国市位于皖东南,天目山北麓,为典型的山区县,总面积2487km2,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山区局部小气候为各类动植物生长和生产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和适生环境,蕴藏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全市已知植物资源162科17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1113种,由于独特的土壤地理条件和环境气候使得其中一部分中药材的品质优于其它地区的同类产品而成为知名的道地中药材,如宁前胡、白术、宣木瓜、独活、青木香、防己、半夏、夏枯草、土伏苓、乌药、草乌、连钱草、四季青叶、覆盆子等。
明〃嘉靖28年《宁国县志》载有药用植物80余种,另有果、木、花属中药材植物66种,载为贡品的中药材品种有17种。
清〃嘉庆二十年《宁国府志》载有药用植物65种,并写道“按药属宁郡山野最多不下数百种,方家以道地者为贵,故不悉登”。
1985年中药资源普查宁国名特药材(道地药材)有前胡、白术、宣木瓜、黄连、白芍、茯苓、半夏、生地、贝母、银花、桔梗、萸肉、元胡、连钱草14种。
现代著名生药学家、原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徐国钧著《道地药材图典》(华东卷)收录的主产之地有宁国或含宁国的药材,约22种,占华东道地药材117种的18.8%,占全国道地药材408种的5.4%。
根据中药材资源普查及1997年《宁国县志》记载,全市常用中药材野生资源蕴藏量8万t。
1 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现状1.1 生产规模宁国市所产中药材以野生采集与人工种植为主,随着多个中药材品种引种、试种及野生改家种取得成功,中药材种植规模逐年增加。
到2013年,全市人工种植中药材总面积达2000hm2,产量4700t,产值1.3亿元。
种植的主要品种也由原来几个品种增加到包括前胡、白术、水栀子、桔梗、太子参、铁皮石斛、百合、丹皮、元胡、丹参、金银花、金荞麦、山茱萸、吴茱萸、灵芝、黄精等十几个。
1.2 带动农民增收情况据宁国市2012年统计年报显示,2012年种植中药材价格较好、效益可观,8个种植中药材面积较大的乡镇,15034户农户,户均收入1万元左右,直接为山区农民增收1.5亿元以上,为山区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人员解决了增收的渠道,成为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宣城市野生黄精资源分布现状调查和保护建议

宣城市野生黄精资源分布现状调查和保护建议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中国黄精主要分布区之一。
黄精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为了了解宣城市野生黄精资源的分布现状,并提出保护建议,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我们选择了宣城市境内的几个典型区域进行采样调查,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自然村等地。
通过对黄精植株的数量、生长环境、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和观察,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
调查结果显示,宣城市境内野生黄精资源呈现不均衡的分布现状。
主要集中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而在其他地区的分布较为稀少。
这主要是由于宣城市的自然环境和森林覆盖率较高,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
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宣城市野生黄精资源正面临着一定的威胁。
非法采挖和商业开发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一些人为疏散、焚烧和过度砍伐等不良习惯也对野生黄精资源的恢复和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宣城市的野生黄精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明确采挖和商业开发的限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对野生黄精种群的监测和调查工作,建立数据库和保护档案,全面掌握资源状况和动态变化。
加强环境保护,保护野生黄精生长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野生黄精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宣城市野生黄精资源存在一定的分布现状不平衡和受到人为威胁的问题。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资源,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举措。
只有加强保护措施的落实,才能确保宣城市野生黄精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
枞阳中药材种植品种

枞阳中药材种植品种
枞阳县种植的中药材品种较多,主要有菊花、葛根、杜仲、金荞麦、瓜蒌等19个品种。
其中,丹参种植是该县的特色产业之一。
枞阳县的气候环境和土壤非常适合丹参的生长。
经过精心管护,
当地的丹参长势良好,预计大的能达到2斤多。
石婆村的丹参种植基地负责人表示,他们一直致力于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的群众
增收致富。
枞阳县还种植了其他一些中药材,如板蓝根、鱼腥草、蒲公英等。
这些中药材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不属于一级保护野生中药材

不属于一级保护野生中药材
1. 枸杞,枸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滋补肝肾、明目等。
由于其种植面积广泛,且有人工栽培的技术,因此并不属于一
级保护野生中药材。
2. 当归,当归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调经止痛、活血化瘀
的功效。
由于当归的种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有大规模的人工种植,因此并不属于一级保护野生中药材。
3. 白芍,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养血安神
的功效。
白芍的种植已经相对成熟,且有大规模的人工种植,因此
并不属于一级保护野生中药材。
总的来说,一级保护野生中药材主要指那些在自然环境中生长,采集困难,数量稀少,并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野生中药材。
而那些种植技术成熟,有规模化种植的中药材,通常不属于一级保
护野生中药材。
中药材产及分布

中药材产地及分布人参: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北部的深山中。
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
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
如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成长的人参,称为"移山参"。
人参按加工法主要分红参类、糖参类、生晒参类及其它类4种。
园参商品:主产吉林,其次为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
野山参: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移山参: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朝鲜人参、朝鲜红参:主产朝鲜、韩国。
东洋参:指日本的人参栽培品,分红参和白参两种。
(1)野山参:产量稀少,主要在长白山区以及小兴安岭地区偶尔发现。
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少有发现。
(2)林下参、园参:中国吉林主产;辽宁的桓仁、新宾、凤城、铁岭、抚顺等地也产;黑龙江的铁力、伊春、东宁、牡丹江等地也产。
西洋参:原产北美,我国亦有栽培。
主产美国、加拿大及法国。
我国东北及北京、西安、江西等地有栽培。
1975年以后,我国陆续从美国引进几批种子,分别在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江西、贵州、云南、河北、山东、安徽以及福建等省引种栽培成功,其中东北三省、陕西秦巴山区普遍栽培,尤其是福建、云南等高海拔山区的引种成功,为我国西洋参栽培区域向低纬度范围扩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党参:分布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
由于产地不同,有西党、东党、潞党等三种。
西党:主产陕西、甘肃。
东党:主产东北等地。
潞党:主产山西,多为栽培品。
野生于山西五台山等地者称"台党"。
川党:产四川、湖北等地。
非药典品中:管花党参(又名甜党、叙党,产四川、贵州);绿花党参(产四川);秦岭党参(又名大头党参,产陕西、甘肃);新疆党参(产新疆);柴党(产四川、甘肃)。
球花党参: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
灰毛党参: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明党参:1、明党参:主产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池州野生黄精的功能主治

池州野生黄精的功能主治简介池州野生黄精,又称野黄精,是一种含有丰富药用价值的珍贵中药材。
其主要生长在中国安徽省池州地区,被誉为中国中药材的瑰宝之一。
池州野生黄精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池州野生黄精的功能与主治。
主要功能池州野生黄精具有多种功能,下面列举了其主要的功能:1.补气生津:池州野生黄精具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可以改善口干口渴的症状。
2.健脾益肺:池州野生黄精对脾胃功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以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同时,它还能益肺,有助于改善气虚肺燥引起的咳嗽症状。
3.益气养血:池州野生黄精含有丰富的多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可以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4.强筋壮骨:池州野生黄精通过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能够增加骨骼的密度,提高骨质,有助于强筋壮骨。
5.滋阴降火:池州野生黄精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可以改善体内阴阳失衡导致的口干舌燥、虚火上炎等症状。
主要主治池州野生黄精在中医药学中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下面列举了其主要的主治:1.肺热咳嗽:池州野生黄精具有润肺止咳的效果,适用于阴虚肺热所致的咳嗽症状,如咳嗽痰黄、口干舌燥等。
2.脾胃虚弱:池州野生黄精可以调理脾胃,增加食欲,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3.肾虚腰膝酸软:池州野生黄精可以补肾壮阳,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症状。
4.营养不良:池州野生黄精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以补充营养,改善营养不良引起的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5.高血压、高血脂:池州野生黄精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可作为辅助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疾病。
如何使用池州野生黄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下面列举了常用的使用方法:1.煮水饮用:将适量的池州野生黄精用水煮沸后,取汁饮用,每日1-2次,可增加食欲、补气生津。
2.搭配中药使用:池州野生黄精可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如与白术、山药等搭配,可调理脾胃,增加营养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主要野生中药材及分布
文章摘要:白芨:野生或栽培,华东各省产,品质优良,夏秋采收。
白蔹:多野生,主产六安、滁州,春秋采收。
白茅根:全国各地均有野生,以春秋采收为主。
&...白芨:野生或栽培,华东各省产,品质优良,夏秋采收。
白蔹:多野生,主产六安、滁州,春秋采收。
白茅根:全国各地均有野生,以春秋采收为主。
白前:分布长江以南各地,10月采收。
白药子:我省长江流域,9月采收。
白术:我省、浙江有野生资源且质量上乘,立冬采收。
白薇:多为野生,滁州为主产区,早春晚秋采收。
半夏:主要来源于野生,宁国、宣城、泾县所产称为“宁国子”;舒城所产称为“舒半夏”;以阜南产“焦半夏”、颍上产“颖半夏”质量上乘,多供出口,被誉为“圆珠半夏”。
6-7月份采收。
萆解:长江以南各地,歙县为主产区之一,全年均可采收。
地榆:江南山区广泛分布,春初秋末采收。
防己:主要来源野生,其中粉防己以安徽产体重粉足,质量上乘,主产芜湖、安庆、徽州,全年均可采收,以春秋质佳。
蒿本:全省均有分布,10-11月份采收。
葛根:野生或栽培,全省山区广泛分布,春秋采收。
虎杖:安徽各山区出产,春秋采收。
黄精:芜湖为主产区,秋末冬初采收质量最佳,春季亦可采收。
桔梗:野生或栽培,全省广泛种植,南部野生资源分布较广。
南沙参:滁州、全椒、黄山、定远、来安、青阳质量为佳,秋天、春初采收。
茜草:主产安徽、江苏等地,秋季采收质佳,春初亦可。
青木香:主产岳西、枞阳、滁州等地,10-11月采收。
三棱:滁州、巢湖为主产区,秋冬采收。
商陆:芜湖、六安为主产区,春秋
采收。
射干:野生或栽培,怀宁产量较大,春秋采收。
太子参: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全省各地,6-7月采收。
天麻:野生或家种,安徽岳西、霍山有野生天麻质量优良,春季、初冬采收。
土茯苓:皖南分布野生资源,歙县为主产区,全年均可采收,春秋质佳。
乌药:主产宣州、池州、铜陵等地,冬春采收。
香附:全国广泛分布野生资源,安庆、宁国为主产区之一,春秋采收。
玉竹:野生资源分布较广,我省部分地区野生资源称为“关玉竹”,秋春采收。
紫菀:栽培或野生,亳州为主产区,质量上乘,现多为栽培品,秋季采收。
荜澄茄:分布歙县、绩溪等地,秋季采收。
覆盆子:六安、阜阳、芜湖为主产区,果实成熟时采收。
金樱子:主产芜湖、安庆,花托变红采收。
决明子:蚌埠、芜湖、安庆、合肥均有野生资源,9-11月采收。
蔓荆子:野生或栽培,怀宁、太湖产量较大,8-10月采收。
木瓜:宣州、歙县产质量最佳,秋季采收。
桑椹:芜湖、阜阳、蚌埠、亳州,7-8月采收。
山楂:宁国、宣州、广德有大量野生资源,10月采收。
山茱萸:野生或栽培,歙县、石台、贵池、枞阳、铜陵、祁门为主要产地,霜降至冬至采收。
葶苈子:主产歙县、明光,果实成熟时采收。
紫苏子:全国均有野生分布,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合欢皮:宣州为主产区,春秋采收。
桑白皮:亳州、阜阳质量上好,春秋采收。
淡竹叶:产霍山、歙县,小暑花开前采收。
枸骨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全年均可采收。
金银花: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初夏花期上午九时采收。
莲须:巢湖为主要产地,6-8月花初放时采收。
夏枯草:芜湖、安庆、滁州主产,立夏后采收。
辛夷:怀宁、枞阳为主产区,称“安春花”,
为野生名品,12月至来年2月采收。
野菊花:主产沿江各地,秋季采收,花全开前。
半边莲:安庆地区主产,夏季采收。
大蓟:全省广泛分布,夏秋采收。
翻白草:亳州、滁州,夏秋采收。
鹿衔草:六安、安庆,全年均可采收。
石韦: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全年均可采收。
华细辛:安庆为主产区,全年均可采收。
淫羊藿:我省为箭叶淫羊藿主产区之一,秋夏采收。
鱼腥草:各地均有分布,皖南量大。
8-10月采收。
龟甲:沿江各地为主产区,全年均可采收,秋分后质佳。
红娘子:蚌埠、阜阳、六安为传统产区,6-9月,露水未干时采收。
蜈蚣:滁州、巢湖、六安为主产区,4-6月采收。
珍珠:野生或养殖,芜湖、巢湖人工养殖较多,全年均可采收,以12月份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