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

合集下载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很多紧急情况要求快速检查和分诊,为了实现快速治疗,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必须实施。

只有把急诊检诊、分诊制度熟练掌握到位,才能把患者的病情安全、及时、准确的发现,把病人正确分诊,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率。

急诊检诊和分诊程序应该以患者为中心,以他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他最有利的方式提供最有效的治疗。

急诊检诊应尽快完成,并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急诊检诊步骤包括体检,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症等初步筛选病人。

然后,临床医生应思考病人的病史、病症,查看患者的肝脏、肾脏、心脏等身体机能,过目患者的影像,为患者进行诊断。

分诊程序的主要目的是把患者根据病情和需要,及时的分配到正确的科室、方案,以更快的恢复患者身体健康,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分诊程序包括对患者的初步分诊、急救处理、确定患者诊断、诊断分类、确定决策以及应用技术等。

急诊检诊和分诊程序的实施和执行应当具有高度的专业化,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检查和治疗。

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一、分诊目的:1。

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2.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

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4.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二、病情分级:一级:(急危症)1.病人情况: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

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2.处理:进入绿色通道和复苏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即刻。

每个病人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二级:(急重症)1。

病人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发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2。

处理:诊室优先就诊。

3。

目标反应时间:〈5分钟。

即在5分钟内给予处理,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5%的病人。

三级:(急症)1。

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

如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2.处理:候诊区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10分钟。

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四级:(非急诊)1。

病人情况: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2。

处理: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20分钟。

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三、分诊制度:1。

当班护士对来急诊科就诊的病人,按轻、重、缓、急依次办理就诊手续,并做好就诊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接诊时间、初步判断、是否传染病、病人去向等项目,书写规范,字迹清楚. 尽量予以合理的分诊.遇到分诊困难时,可请有关医生协助。

2.根据病情轻、重、缓、急,优先安排病情危重者诊治,对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收费。

3.对危重患者,一边予以紧急处理,一边及时通知有关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4.遇有严重工伤事故或成批伤病员时,应立即通知科主任及医务部组织抢救工作,对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病员,应及时向保卫科报告.。

急诊科分诊规定制度

急诊科分诊规定制度

急诊科分诊规定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急诊科就诊患者的分诊工作,提高医院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疗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具体情况,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医院急诊科的分诊工作,包含急诊科内全部医务人员。

第三条急诊科分诊工作的原则是紧急、准确、公平、规范。

分诊过程应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医疗秘密和患者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急诊科分诊流程第四条医院急诊科应设置适当的分诊区域,包含分诊台、分诊室等。

第五条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应当先在分诊台前进行登记,供应基本信息和重要症状。

第六条分诊台工作人员应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和基本症状,进行初步评估并推断紧急程度。

第七条依据紧急程度的推断,将患者指引到相应的分诊室进行认真检查和进一步诊治。

分诊室应依据患者的症状和需求设定相应的医疗设备和检验设备。

在分诊过程中,必需时应进行医患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意愿,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诊疗服务。

第九条分诊工作应及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及处理看法,并告知患者后续的就诊流程。

第三章分诊标准和分类第十条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急迫程度,将患者划分为急诊病人、非急诊病人和特需病人三个类别。

第十一条急诊病人包含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刻处理的重症病人、其他有不安全性的情况。

急诊病人应优先处理,确保其生命安全。

第十二条非急诊病人包含病情较轻,不需要立刻处理的患者。

非急诊病人应依照病情轻重和就诊次序,依次进行诊疗服务。

第十三条特需病人包含需要特殊诊疗、特殊设备或特殊专科医生的患者。

特需病人应依据其诊疗需求和就诊条件,进行优先布置。

第四章急诊科分诊责任和要求第十四条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证书和专业技能,且熟识急诊科分诊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十五条分诊台工作人员应娴熟掌握常见疾病的症状推断和紧急程度评估,做到准确推断和及时布置。

分诊室医务人员应擅长沟通,认真询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必需的辅佑襄助检查和初步处理。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急诊检诊、分诊制度(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Triage System)是指急诊科医生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医疗急需程度,将患者进行优先排序处理的一种临床管理系统。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的目的是减少就诊等候时间、优化医疗资源利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从而达到救治患者最大化的效果。

急诊科是医院中最重要且最容易引发人潮的科室之一,尤其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或疫情蔓延期间,急诊科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而急诊检诊、分诊制度的实施,可有效缓解急诊科的压力,提高急诊科的服务质量。

首先,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医院工作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描述等。

同时,工作人员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症状,例如疼痛程度、呼吸困难、出血等。

然后,医院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疗急需程度,将患者进行优先排序处理。

常用的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包括五级分诊制、四色分诊制等。

五级分诊制是指将患者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为危急患者,需要立即抢救;二级为非危重但需要立即处理的患者;三级为中度疼痛或疾病的患者;四级为轻度疼痛或疾病的患者;五级为健康患者。

根据不同等级,医院工作人员会提供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时间安排。

接下来,急诊科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诊断。

如果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医生会将其转至相应的科室。

最后,医院工作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包括病情描述、医嘱、药物使用等。

这些信息对于患者之后的治疗和病历记录非常重要,也有助于医院对急诊科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急诊科的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患者进行优先排序处理,可以减少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降低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急诊检诊、分诊制度还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确保病情较重的患者能够及时获得紧急治疗。

医院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

医院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

医院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医院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是指医院对急诊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和转诊的一套规范化管理流程。

一、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的意义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缩短病人等待治疗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而对于急性病人,及时治疗就非常重要,所以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的建立也能够缩短急救时间,切实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二、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的步骤1、病人报到登记当急诊病人到达医院,首先需要进行报到登记。

工作人员在病人住院登记处登记,核对病人身份证明、病历卡和其他有关资料,然后由医学人员进行诊断分类,根据病人情况安排检查诊断与治疗。

2、对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医生需要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了解其病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分诊。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病人分为急诊、非急诊等分类。

3、实施检查在急诊科,医生需要选择快速、准确、敏感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如项目可穿刺抽血、心肺听诊、简单的成像检查等,以尽快确定病情,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考。

4、诊断分级根据病情,医生将病人分为严重、急性等级,给予优先治疗。

5、实施治疗急诊科的治疗一般采用急诊、临时治疗和短程治疗方案,目的是缓解患者病情、稳定患者和指导后续治疗。

三、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的益处1、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抢救患者的时间得到有效延长,达到了优化医疗资源的目的。

2、方便患者就医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的建立,可以缩短病人等待时间,表现出“先病人、后科室”的服务观念,让病人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3、提高任务完成率医生通过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得出更准确的诊断结果,进一步提高任务完成率和治疗质量。

四、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实施方法1、建立科室规范建立急诊科室和人员规范,制度建设规范化的检查、诊断、治疗流程,打造科室的规范化管理。

2、制定操作规程科室领导及相关医疗人员需要制定清晰的操作规程,采取详细分步的操作流程,确保全员熟悉并遵从。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一、为做好急诊预检分诊工作,保证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制订本制度。

二、急诊患者就诊后,预检护士须在5分钟内对患者进行检诊,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正确分诊,及时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

三、急诊分诊护士应引导办理挂号登记手续(危重患者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

四、认真接待和处置患者,按病情轻重缓急决定送入诊察室(黄、绿区)或抢救室(红区),对濒危、危重病人做出相应急救处理。

五、绿色通道的患者,要及时报告,必要时呼叫有关人员增援。

六、急诊抢救室护士应根据医师要求呼叫有关专科医生参加会诊。

七、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患者要作妥善引导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

八、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接诊时间、去向等,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患者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九、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报告院应急办并记录。

十、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急诊病人四级、三区分诊原则:急诊病人分为濒危病人、危重病人、急症病人、非急症病人四级,经分级后,前两类病人进入红色区域(抢救室)救治,而后两者分别进入黄区和绿区(急诊诊室、等待区)治疗。

一级为濒危病人,是指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等干预措施的病人。

包括: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或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的病人等。

二级危重病人,是指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一级、可能导致严重致残、有严重影响自身舒适感主诉(如严重疼痛)的病人。

此外,如果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一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的,需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

三级急症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没有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征象的病人,医疗机构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

对于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症状,或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最终版)正文

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最终版)正文

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最终版)正文第一篇: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最终版)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一)急诊科设立预检分诊护士站,由专业护士负责对前来急诊的患者进行初步问诊和评价。

(二)首先依据患者来诊时疾病危险程度或家属提供的信息判断为危重患者、病重患者和一般急症患者;对危重患者应立即送入抢救室实施抢救;对病重患者和一般急症患者进行进一步分科(急诊内、外科),并护送或引导患者至专业医师处就诊。

(三)分诊考虑患者为多发伤、复合伤时,应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及医务科、行政总值班,由医务科、行政总值班组织多科联合现场会诊及抢救。

(四)分诊考虑为五官科、妇产科、皮肤科等专业的急症患者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专业的值班医师到场接诊。

(五)分诊考虑为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请感染科或相关专业的专家前来会诊,或将病人引导至感染科就诊,并按疑似传染病对病人进行初步防护隔离,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六)分诊考虑患者为结核或精神类疾病时,应在采取初步急救措施的同时,通过急诊科主任向医务科汇报,由医务科组织院内外专家会诊,进行相关处理。

(七)分诊护士日常工作时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应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采取必要的职业防护措施;认真做好分诊登记;接诊医师发现法定传染病应按规定程序进行传染病信息上报。

第二篇:急诊预检分诊制度急诊检诊分诊制度1. 检诊分诊工作由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担任,护士须在5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处置,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确定相应首诊科室,安排患者挂号或进入抢救室,及时通知有关医师尽快接诊。

2. 对患有或疑患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的患者,均应到专科就诊,同时对预检处采取消毒措施。

经排除传染病后再进行二次分诊。

3. 必要时,挂号、交款、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

(危重患者应先通知医师抢救,后补办手续)。

4. 执行首诊负责制,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应及时接诊,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5. 遵守绿色通道制度,遇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应立即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执行。

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制度一、急诊预检分诊制度(一)急诊科在承担急、危、重病救治工作的同时,负责全院急诊预检分诊工作。

(二)急诊科设有急诊预检台,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须取得护师资质且3年以上急诊工作经历,经预检培训考核合格后予以上岗。

(三)预检分诊处应配备体温表、血压计、压舌板、手电筒、指测氧饱和度检测仪等辅助检查器具设备。

(四)预检分诊处根据急诊量配备一定数量的转运患者推车。

(五)急诊预检处设有与"120"和急诊抢救区联系的电话。

(六)急诊科应安排相应数量的医生保证抢救室24小时值班,负责急诊抢救室抢救工作以及指导一些较难分诊的急诊患者的诊治工作。

(七)根据国际预检分诊标准和国家卫计委下发的《急诊患者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缓急分为五级,预检护士应鉴别"急危"症的类别,合理安排就诊秩序。

要求对急、危、重伤病员先抢救,后付费。

(八)预检护士判断类别为I级的患者应直接送往急诊复苏区A 区救治,Ⅱ和Ⅲ级患者送往急诊抢救区B区救治。

(九)预检护士听到救护车声,应主动迎接患者并迅速通知抢救室护士和护工做好接收工作,以简便而迅速的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价,判断该患者是否直接送往抢救室,或优先就诊,并及时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医生。

(十)由家人陪同或自行来就诊的急诊患者,预检护士经过耐心询问和仔细观察,初步完成以下工作:1.就诊原因;2.相关资料;3.生命体征评估;4.确定首诊科室后,安排患者按合适的诊治程序或到相应专科就诊。

(十一)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遇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患者就诊时,依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由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做好预检分诊评估,按照就地隔离的原则,病情稳定的急诊患者在诊室隔离,病情不稳定暂无法转运的在急诊抢救室传染性疾病临时处置点就地抢救,做好防护消毒隔离等工作。

待病情稳定后,如确诊为甲类、乙类按甲类管理的及携带特殊感染病原体的传染病的患者,立即转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如仍未确诊,转院内隔离诊区诊治。

急诊科急诊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急诊科急诊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急诊科急诊预检分诊管理制度1. 引言2. 急诊预检分诊的定义和目的急诊预检分诊是指在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筛查和分诊工作。

通过对患者进行简要的询问、观察和体格检查,将患者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合理安排患者的治疗顺序和医疗资源的分配。

急诊预检分诊的目的是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保证急危重症患者能够优先得到治疗。

3. 急诊预检分诊的流程和要求3.1 报到接待患者抵达急诊科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核对基本信息。

工作人员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过敏史等,并记录到相关表格中。

工作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观察,例如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意识状态如何等。

3.2 体格检查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要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心肺检查等。

3.3 分诊分类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等,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分诊分类包括急危重症、急诊情况、一般急症、非急症等。

3.4 分诊优先级根据患者的分诊分类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确定患者的分诊优先级。

急危重症患者应优先得到治疗,一般急症患者次之,非急症患者最后。

3.5 分诊结果通知和指导医护人员要将患者的分诊分类和分诊优先级告知患者和其家属。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应向其家属解释病情的严重性,并安排相关的治疗措施。

对于一般急症和非急症患者,医护人员应向其家属解释病情的轻重,并介绍医院相应的就医流程和相关咨询服务。

4. 急诊预检分诊的管理4.1 培训和考核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分诊培训,包括询问技巧、观察技巧、体格检查技巧等。

定期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分诊工作的考核,确保分诊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2 数据统计与分析监测和记录急诊预检分诊的相关数据,包括不同分诊分类患者的数量、分诊结果的准确性等。

对急诊预检分诊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急诊分诊制度(4篇)

急诊分诊制度(4篇)

急诊分诊制度是指在急诊科内对病患进行分类、评估和优先处理的一种制度。

它的目的是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危重病患,优先进行救治,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急诊分诊制度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患者信息:患者来急诊后,先进行登记和询问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主诉等。

2. 评估病情:通过对患者的身体检查、询问病史和进行一些常规检查等手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其急诊分诊等级。

3. 分类分诊: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等级,通常分为紧急、急症和一般三个等级。

紧急病患需要立即救治,急症病患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救治,而一般病患可以稍作等待。

4. 优先处理:根据患者的分诊等级,安排医生和护士进行相应的救治措施,如立即进行急诊治疗、安排入院、给予药物治疗等。

急诊分诊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加快紧急病患的救治速度,同时减轻一般病患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此外,急诊分诊制度还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病情延误,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急诊分诊制度(二)一、背景介绍:急诊分诊是指对于就诊急诊科室的病人,根据其病情轻重及紧急程度,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初步分诊,以便及时对病人进行处理和救治。

本制度旨在规范急诊分诊工作流程,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

二、分诊标准:1. 病情分级:根据病人的病情紧急程度,将病人分为急诊、半急诊和非急诊三个级别。

2. 急诊级别:- 红色(一级急诊):病情危重,需要立即救治。

- 橙色(二级急诊):病情紧急,需要较快的救治。

- 黄色(三级急诊):病情急需治疗,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

- 蓝色(四级急诊):病情相对较轻,可以稍后处理。

三、分诊流程:1. 病人到达急诊科室后,由值班护士进行初步问诊和测量生命体征。

2. 根据初步问诊和生命体征,护士将病人分为不同的分诊等级。

3. 护士将分诊等级的病人送至相应的分诊区。

4. 分诊医生对分诊区的病人进行复诊和进一步评估,并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一、急诊科安排专人开展急诊检诊、分诊工作,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二、检诊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来诊患者危急重症病情保持高度警惕性,依据病情评估 ,进行严重程度分级 ,快速、准确分诊患者。

将可能需要抢救的患者直接分诊至抢救室。

三、检诊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对来诊患者主动迎接、主动询问、主动处理。

对“120〞送入、病情严重及经搀扶或背抱入院等患者,应主动到门口接诊。

四、检诊人员通过对患者的主诉、神志、精神状态、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其它外在临床表现,借助眼、耳、鼻、手进行辅助分析,从而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做好分诊记录。

五、检诊人员应与急诊医师紧密协作,做好急诊就诊秩序管理,及时观察候诊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就诊顺序。

六、做好导医工作,详细告知患者就诊地点、路线,分诊至专科门诊者需确认有接诊医生。

七、如遇无主、无陪护患者,应先给予分诊并处理,然后通知行政值班;如遇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和行政值班人员。

八、认真落实检诊分诊标准、原那么和流程。

〔一〕检诊标准1.检诊评分标准评分工程9510159心率〔次 /分〕无或微弱≤ 4041-5051-100101-130131-180> 180收缩压测不到或mmHg91-159160-199≥ 20060-90〈60不规那么、叹呼吸气样、双吸9-1112-2021-29≥ 30< 9〔次 /分〕气、长吸气、点头样体温〔℃〕<≥ 41意识清楚嗜睡、模糊、昏迷昏睡、谵妄2.急危重症特殊表现:(1〕“六衰〞:脑功能衰竭、各种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2〕“五症〞:窒息及呼吸困难、大出血与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昏迷、心脏骤停。

(3〕“疑难急重〞:反复就诊、紧张焦急、痛苦虚弱、病情复杂。

(4〕临床危急值。

3.分诊原那么结合急危重患者评分标准和特殊表现,按照下表分级、分诊分级MEWS 评分危重症特殊表现分诊Ⅰ级〔濒危〕≥9 分“六衰〞立即安排患者进入 EICU 抢救5-8 分“五症〞安排患者优先诊治,监护重要生命Ⅱ级〔危重〕临床危急值体征。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一、检诊、分诊目的1.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2.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点。

4.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二、病情分级一级: (急危症)1.病人情况:有生命危险。

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

如心搏呼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2.处理:进入绿色通道和复苏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即刻。

每个病人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二级: (急重症)1.病人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

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放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2.处理:优先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5分钟。

即在5分钟内给予处理,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5%的病人。

三级:(急症)1.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

如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2. 处理:候诊区候诊。

3. 目标反应时间: <10分钟。

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四级: (非急诊)1. 病人情况: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2. 处理: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3. 目标反应时间:<20分钟。

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三、分诊制度:1.当班护士对来急诊科就诊的病人,按轻、重、缓、急依次办理就诊手续,并做好就诊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接诊时间、初步判断、是否传染病、病人去向等项目,书写规范,字迹清楚。

尽量予以合理的分诊。

遇到分诊困难时,可请有关医生协助。

2.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优先安排病情危重者诊治,对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收费。

3.对危重患者,一边予以紧急处理,边及时通知有关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4.遇有严重工伤事故或成批伤病员时,应立即通知科主任及医务科组织抢救工作,对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病员,应及时向保卫科报告。

急诊科分诊制度

急诊科分诊制度

急诊科分诊制度一、总则1.为了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就诊质量和医疗安全,订立本分诊制度。

2.本分诊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急诊科,包含门诊急诊和病房急诊。

3.急诊科分诊是指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紧急程度,将患者分流至不同的医务人员进行初步诊断和处理的工作环节。

二、分诊原则1.病情优先原则: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紧急程度,优先处理病情紧急的患者。

2.分级管理原则:将患者依照临床分级制度进行分类,依据各级别的处理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

3.合理利用资源原则:依据医院资源的调配情况,合理分流患者至不同的医务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

4.全程监控原则:保证分诊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全程记录和监控,确保患者的信息不丢失或混乱。

三、分诊流程1.患者就诊:患者进入急诊科后,首先由接诊员进行登记和信息录入,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诉症状。

2.临床分级:接诊员依据患者的主诉和病情,依照临床分级制度进行分类,推断患者的病情紧急程度。

3.分流布置:接诊员依据患者的临床分级,将患者分流至不同的临床区域或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4.快速初诊:由资深医务人员进行快速初诊,对病情紧急的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包含开展抢救措施和转运决策。

5.检查检验:依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检验,包含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特殊检查等。

6.初步诊断:医生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订立治疗方案,并备注在患者的病历中。

7.分诊转诊:依据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诊至相关科室或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和察看。

8.跟踪复查:对于未能立刻解决的患者,进行跟踪复查,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掌控和治疗。

四、分级管理1.分级标准:依据患者的病情紧急程度,将患者分为急症、急诊、外伤和非急诊类别。

2.急症患者:病情紧急,需要立刻处理,包含心脑血管急症、呼吸急症、严重创伤等。

3.急诊患者:需要及时处理,但病情相对稳定,包含急性腹痛、呕吐腹泻、中度创伤等。

医院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

医院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

医院急诊科检诊分诊制度
Ⅰ 目的
明确医院医务人员岗位责任,规范行为,保障患者权益。

Ⅱ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急诊科。

Ⅰ 制度
一、检诊分诊处护士必须熟悉业务,责任心强。

二、检诊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临时因故离开时必须由护士长安排能胜任的护士代替。

三、检诊护士应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简要了解病情,重点观察体征,进行必要的初步检查,尽量予以合理的分诊。

遇有分诊困难时,可请有关医师协助,及时做好分诊登记。

四、根据“重病优先”的原则,优先安排病情危重患者诊治,危急患者先抢救后挂号。

五、对危重患者,一边予以紧急处理,一边及时通知有关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六、遇有严重工伤事故或成批伤患者时,应立即通知科主任及
医务科或院总值班,组织抢救工作。

对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患者,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七、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的患者,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

八、掌握急诊范围,做好解释工作,对婴幼儿及老年患者酌情予以照顾。

九、检诊护士应准确记录患者到达时间、患者送入病区时间。

Ⅳ参考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1、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根据要求设立专门的检诊分诊处,检诊分诊室应当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力强、处置果断的人员担任。

工作认真,服务热情,检诊分诊迅速、准确,及时发现危重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抢救。

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3、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按照“快速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

4、接“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至不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病人至普通诊室。

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

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检诊,应当仔细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检诊。

6、经检诊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临床观察医院或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对病员采取防止传播扩散措施和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8、本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或指定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9、检诊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0、疑似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换帽子、防护口罩及工作服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个病人,运送病人的车辆、担架等要进行消毒,随车驾驶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11、做好终末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接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检诊.分诊轨制【2 】
第一条分诊目标
(一)安排就诊次序,优先处理危机症,进步挽救成功率.
(二)进步急诊工作效力.
(三)有用掌握急诊室内就诊人数,保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恰当的诊治地点.
(四)增长患者对急诊工作满足度.
第二条病情分级
(一)一级:急危症
1.患者情形:有性命安全.性命体征不稳固须要立刻急救.如心搏呼吸骤停.激烈胸痛.中断轻微心律掉常.轻微呼吸艰苦.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2.处理:进入绿色通道和挽救室.
3.目标反响时光:即刻.每个患者都应在目标反响时光内得到治疗.
(二)二级:急重症
1.患者情形:有潜在的性命安全,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如心.脑血管不测.轻微骨折.突发激烈头痛.腹痛中断36小时以上.凋谢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2.处理:诊室优先就诊.
3.目标反响时光:<5分钟.即在5分钟内赐与处理,能在目标反响时光内处理95%的患者.
(三)三级:急症
1.患者情形:性命体征尚稳固,急性症状中断不能缓解的患者.如高热.吐逆.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2.处理:候诊区候诊.
3.目标反响时光:<10分钟.能在目标反响时光内处理90%患者.
(四)四级:非急诊
1.患者情形:病情不会加重的非急诊患者.
2.处理: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3.目标反响时光:<20分钟.能在目标反响时光内处理90%患者.
第三条分诊轨制:
(一)当班护士对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按轻.重.缓.急依次办理就诊手续,并做好就诊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纪.职业.接诊时光.初步断定.是否传染病.患者去向等项目,书写规范,笔迹清晰.尽量予以合理的分诊.碰到分诊艰苦时,可请有关大夫协助.
(二)依据病情轻.重.缓.急,优先安排病情危重者诊治,对急危重患者先挽救后收费.
(三)对危重患者,一边予以紧迫处理,一边实时通知有关医护人员进行挽救.
(四)遇有轻微工伤变乱或成批伤病员时,应立刻通知科主任及医政处组织挽救工作,对涉及刑事.平易近事胶葛的伤病员,应实时向保卫处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