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市南十里中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_28扁鹊见蔡桓公 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鲁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鲁教版

《扁鹊见蔡桓公》教材分析:《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寓言故事。

通过叙述扁鹊为蔡桓公“四诊病”而蔡桓公却“四忌医”的情节,着重塑造了扁鹊这个古代神医的形象,在轻松的叙述中渗透了生活哲理。

根据教材特点及单元教学目标,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常用实词的读音和意义,积累文言词语。

2.多角度发掘寓言文本的寓意,进行个性化解读。

3.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学生分析:学生学习过《〈论语〉八则》、《寓言三则》等文言文,已具备了必要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分析方法,培养了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此外,初一学生性格活跃,表现欲强,有很强的自主意识。

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文言讲析方法,势必会磨灭他们学习的兴趣,无法收到教学实效。

所以根据学生特点,我采取了“主体参与式”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去相互质疑,相互解惑。

设计理念:1.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观点。

2.《语文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思路:本课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拟采用“主体参与式”语文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开展4个活动——“我会说”;“我能读”;“我会译”;“我能析”。

旨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口头表达;学会熟练诵读文言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故事大意;多角度解读文本。

第二课时进行3个活动——“我会演”;“我能背”;“我来写”。

意在让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充分展示自我;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当堂成诵;锻炼想象与联想能力,续写与仿写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关于扁鹊、《韩非子》、蔡桓公的相关资料;准备《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

教师: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复印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激情入境:“我能行﹗我一定能行﹗”师:同学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下面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句话,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板书大声读出来。

(教师板书:“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板书完后,要求全班同学齐读两遍。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鲁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鲁教版

28.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和生词。

辨析多音字,整理文中通假字,并回忆以前学过的通假字。

能正确翻译全文2.技能目标:继续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能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熟读文言文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以察桓公为鉴,凡事要防微杜渐,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使学生认识到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可盲目自信,不要拒绝批评帮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中生字词的音和意,及全文的翻译教学难点:通假字的辨析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导课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害病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找医生看病)这是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可是在韩非笔下的蔡桓公却有病不承认,不医治,最终怎么样了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看看蔡桓公最后怎么样了。

板书课题《扁鹊见察桓公》2、相关知识介绍《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喻老”,意思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作者叙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即计划克服困难,要着手于它还容易的时候,做大事业,要着手于它细微的时候)这一观点的。

本文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原来是韩国贵族。

他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

《史记》记载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他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

韩非见韩国国力日益削减,屡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可是他的建议未被采纳。

后来他就奋力著述十余万言,宣传自己的主张,(著《孤愤》、《五蠹(dù)》、《说难》《内外储》《难言》等)书传至秦国,受到秦王嬴政赏识,秦王发兵攻打韩国,索取韩非,韩王只好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结果当然被留在了秦国,可惜还没受到秦王重用,就遭到李斯、姚贾的嫉妒谗毁,下狱治罪,死在狱中。

语文初二下鲁教版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语文初二下鲁教版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语文初二下鲁教版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教学目标】【一】理解、掌握本文写人叙事的目的,明白要防微杜渐而不要讳疾忌医的道理。

【二】了解课文以桓侯的病情进展〔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为叙事线索贯穿全文,以此记住内容,达到熟练背诵和正确默写的要求。

【三】了解本文所涉及的语言文字知识。

【教学过程】【一】语言文字知识1.辨音、辨形jiān(时间)biǎn(扁鹊)wèi(汤熨)jiàn(有间)piān(扁舟)yùn(熨斗)桓huán(蔡桓公)尉wèihéng(持之以恒)慰wèi(慰问)亘gèn(横亘)蔚wèi(蔚蓝)2.补充解释寡人无疾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

寡,少。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以为功:即“以之为功”的省略。

以,介词,把。

之,代词,代“治不病”。

为,作为,当作。

君之病在肌肤肌肤,肌肉和皮肤。

不治将益深益,更加,深,甚,厉害〔指病情加重〕。

桓侯不应应,承诺,理睬。

桓侯又不悦悦,快乐。

桓侯故使人问之使,派,派遣。

汤熨之所及也及,达到。

所及,名词性“所”字短语,指达到的地方。

司命之所属司,掌管,主持。

3、归纳、比较文中出现的“之”君之病在肌肤汤熨之所及也针石之所及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一般不译。

火齐之所及也司命之所属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该结构作为句子的独立性。

可不译。

4、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两组词在文中的不同含义〔1〕望——见望,远望,文中盼望诊,中医的一种诊病方法。

见,看见,文中是进见、谒yè见的意思,是近看。

〔2〕疾——病在古代汉语中,“疾”和“病”尽管都表示生理上出现了不健康、不正常的状态,但二者程度不同:“疾”程度轻,指一般的病,小病。

如本文“君有疾在腠理”的“疾”即是。

“病”程度重,指重病或病得特别重。

〔郑玄注《仪礼•既夕礼》:“疾甚曰病”〕。

语文: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下)

语文: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下)

扁鹊见蔡桓公【学习要求】一、理解、掌握本文写人叙事的目的,知道要防微杜渐而不要讳疾忌医的道理。

二、了解课文以桓侯的病情发展(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为叙事线索贯穿全文,以此记住内容,达到熟练背诵和正确默写的要求。

三、了解本文所涉及的语言文字知识。

【内容精讲】《扁鹊见蔡桓公》一、语言文字知识1.补充注音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àn 寡guǎ人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桓侯hóu不应yìng 在骨髓suǐ2. 辨音、辨形jiān(时间) biǎn(扁鹊) wèi(汤熨)jiàn(有间) piān(扁舟) yùn(熨斗)桓huán (蔡桓公) 尉wèihéng(持之以恒) 慰wèi(慰问)亘gèn(横亘) 蔚wèi(蔚蓝)3.补充解释寡人无疾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

寡,少。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以为功:即“以之为功”的省略。

以,介词,把。

之,代词,代“治不病”。

为,作为,当作。

君之病在肌肤肌肤,肌肉和皮肤。

不治将益深益,更加,深,甚,厉害(指病情加重)。

桓侯不应应,答应,理睬。

桓侯又不悦悦,高兴。

桓侯故使人问之使,派,派遣。

汤熨之所及也及,达到。

所及,名词性“所”字短语,指达到的地方。

司命之所属司,掌管,主持。

4.归纳、比较文中出现的“之”君之病在肌肤汤熨之所及也针石之所及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一般不译。

火齐之所及也司命之所属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该结构作为句子的独立性。

可不译。

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两组词在文中的不同含义(1)望——见望,远望,文中指望诊,中医的一种诊病方法。

见,看见,文中是进见、谒yè见的意思,是近看。

(2)疾——病在古代汉语中,“疾”和“病”虽然都表示生理上出现了不健康、不正常的状态,但二者程度不同:“疾”程度轻,指一般的病,小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鲁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鲁教版

28、扁鹊见蔡桓公教材分析:本文文字精粹,蕴涵丰富,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阐明的哲理。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对照注释和查字典、词典,弄懂扁、桓、腠、应、还、汤、齐、索、是以等生字、生词的读音及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复述故事,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寓理于事”的写法,分析人物形象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阐明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阐明的哲理。

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资料、朗读磁带、录音机。

教法与学法:①诵读法。

②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害病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找医生看病)这是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板书)。

本文选自《韩非子》。

故事中的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民间医生,因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上古时代名医扁鹊的名字称呼他。

有一次,扁鹊行医到了虢国,虢国的太子病死了,正准备下葬。

扁鹊问明了太子的病情后,断定太子并没有死,还能救治。

扁鹊先用针刺疗法给太_了治病,一金儿,太了就苏醒了;接着扁鹊又把药物敷在太_了肋下,一会儿,太子就站了起来;最后他又配汤药给太子喝,仅服了j十多天,太予就完全康复了。

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可是,也有人对这位神医的医术不那么相信,这个人就是——蔡桓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l.出示预先写好词语的小黑板,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与查阅工具书在课文原词语上注意或释义。

(l)多音字:立有问(jian)、好治(hao)、应(yIng答应);(2)通假字:还(同“旋”xuan)、汤(同“烫”tang)、齐(同“剂”ji);(3)生字词:桓(huan)、腠理(cou)、汤熨(yun);(4)释义:索,寻找。

是以,因此。

有问,有一会儿功夫。

届,经过,过了。

初中语文鲁教版八年级下28扁鹊见蔡桓公28扁鹊见蔡桓公

初中语文鲁教版八年级下28扁鹊见蔡桓公28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正确地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初步背诵课文。

3、理解本文蕴含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课)预习目标: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能熟读课文并背诵,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对照课后注释翻译课文。

预习过程任务一:作家作品本文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喜欢研究刑名法术,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为法家的重要著作,在政治观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哲学观上,继承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老子的某些辩证法因素,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立场和要求,书中还保存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材料,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等。

本文记叙的神医扁鹊的故事,就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并对讳疾忌医的行为给予抨击。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的不同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热心及时行医,又机智避祸,和桓公的骄横自信,讳疾忌医。

结尾,扁鹊不得不逃亡,暗示了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残暴。

以蔡桓公讳疾忌医而致死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道理。

要求:1、各小组同学有关扁鹊《韩非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2、小组长指定一名成员,宣读整理结果,其他成员进行补充任务二: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2、自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生词和文中精彩的句子,然后查、写、记生字词。

给下列字注音:间腠桓好应还汤熨齐髓遂3、小组齐读 a 读准字音b 读出停顿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d用饱满、宏亮的声音朗读课文.任务三:疏通文意温馨提示:自主学习环节,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用红、蓝(或黑)双色笔在书本或导纲上做好标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鲁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鲁教版

28.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和生词。

辨析多音字,整理文中通假字,并回忆以前学过的通假字。

能正确翻译全文2.技能目标:继续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能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熟读文言文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以察桓公为鉴,凡事要防微杜渐,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使学生认识到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可盲目自信,不要拒绝批评帮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中生字词的音和意,及全文的翻译教学难点:通假字的辨析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导课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害病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找医生看病)这是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可是在韩非笔下的蔡桓公却有病不承认,不医治,最终怎么样了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看看蔡桓公最后怎么样了。

板书课题《扁鹊见察桓公》2、相关知识介绍《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喻老”,意思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作者叙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即计划克服困难,要着手于它还容易的时候,做大事业,要着手于它细微的时候)这一观点的。

本文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原来是韩国贵族。

他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

《史记》记载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他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

韩非见韩国国力日益削减,屡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可是他的建议未被采纳。

后来他就奋力著述十余万言,宣传自己的主张,(著《孤愤》、《五蠹(dù)》、《说难》《内外储》《难言》等)书传至秦国,受到秦王嬴政赏识,秦王发兵攻打韩国,索取韩非,韩王只好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结果当然被留在了秦国,可惜还没受到秦王重用,就遭到李斯、姚贾的嫉妒谗毁,下狱治罪,死在狱中。

鲁教初中语文八下《28扁鹊见蔡桓公》word教案 (1)

鲁教初中语文八下《28扁鹊见蔡桓公》word教案 (1)

28.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和生词。

辨析多音字,整理文中通假字,并回忆以前学过的通假字。

能正确翻译全文2.技能目标:继续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能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熟读文言文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以察桓公为鉴,凡事要防微杜渐,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使学生认识到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可盲目自信,不要拒绝批评帮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中生字词的音和意,及全文的翻译教学难点:通假字的辨析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导课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害病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找医生看病)这是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可是在韩非笔下的蔡桓公却有病不承认,不医治,最终怎么样了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看看蔡桓公最后怎么样了。

板书课题《扁鹊见察桓公》2、相关知识介绍《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喻老”,意思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作者叙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即计划克服困难,要着手于它还容易的时候,做大事业,要着手于它细微的时候)这一观点的。

本文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原来是韩国贵族。

他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

《史记》记载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他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

韩非见韩国国力日益削减,屡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可是他的建议未被采纳。

后来他就奋力著述十余万言,宣传自己的主张,(著《孤愤》、《五蠹(dù)》、《说难》《内外储》《难言》等)书传至秦国,受到秦王嬴政赏识,秦王发兵攻打韩国,索取韩非,韩王只好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结果当然被留在了秦国,可惜还没受到秦王重用,就遭到李斯、姚贾的嫉妒谗毁,下狱治罪,死在狱中。

鲁教初中语文八下《28扁鹊见蔡桓公》word教案 (2)

鲁教初中语文八下《28扁鹊见蔡桓公》word教案 (2)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加深对寓言的认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多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

教学重难点1、古今异义的词语。

2、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寓言蕴含的道理: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

教学准备收集韩非子以及扁鹊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入境:“我能行﹗我一定能行﹗”师:同学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下面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句话,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板书大声读出来。

(教师板书:“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板书完后,要求全班同学齐读两遍。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希望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团结协作,积极探究,圆满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相信大家一定行﹗二、活动一:“我会说”1、各小组同学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扁鹊,《韩非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注明资料来源。

2、小组长指定一名成员宣读整理结果,其他成员可进行相关补充。

3、教师归纳整理。

(1)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著有《韩非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孤愤》、《五蠹》、《储说》、《说林》、《说难》等篇。

(2)《韩非子》代表了法家思想。

(3)文化常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4)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候人,著名的民间医生,是中医传统诊断的奠基人。

四诊法:望、闻、问、切。

三、活动二:“我能读”1、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标注“腠、桓、还、汤熨、齐、遂”等字音。

2、学生听教师范读,进一步纠正字音,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3、各小组自由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配合读、小组之间赛读等等。

读完后展开自评与互评。

四、活动三:“我会译”1、明确目标。

各组从文中挑出2—3个较难理解的句子,写在白纸上。

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扁鹊见蔡桓公》完整版文档

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扁鹊见蔡桓公》完整版文档
蔡桓(huán)公,蔡国(现在 河南省上蔡县一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在肠胃,火齐( )之所及;
国君,下文称“桓侯”。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后来扁鹊逃跑到秦国去了。 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 之所及;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骨髓,……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不悦。
韩非是战国末年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 他的政治主张,虽然他没有来得及亲自推行,但后来秦朝统一全国后,却基本上都采用了。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他。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不悦。
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 之所及; 蔡桓(huán)公,蔡国(现在 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韩非是战国末年法家的 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我 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 集大成者。他的政治主 张,虽然他没有来得及 亲自推行,但后来秦朝 统一全国后,却基本上 都采用了。
韩非在文学方面也有较 高的成就。善于用寓言 说明问 题。
主要人物
君有嫉扁在腠鹊理,,不治将姓恐深秦。 ,名越人,战国时人,医术高明,所
扁鹊病理分析
疾在腠理,汤熨 ( )之所及;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 在肠胃,火齐( )之所及;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后来扁鹊逃跑到秦国去了。他为什 么要逃走?
同学们考虑,桓公的病是一下子就 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的吗?
桓侯又不应。 蔡桓(huán)公,蔡国(现在 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正确地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初步背诵课文。

3、理解本文蕴含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课)预习目标: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能熟读课文并背诵,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对照课后注释翻译课文。

预习过程任务一:作家作品本文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喜欢研究刑名法术,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为法家的重要著作,在政治观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哲学观上,继承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老子的某些辩证法因素,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立场和要求,书中还保存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材料,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等。

本文记叙的神医扁鹊的故事,就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并对讳疾忌医的行为给予抨击。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的不同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热心及时行医,又机智避祸,和桓公的骄横自信,讳疾忌医。

结尾,扁鹊不得不逃亡,暗示了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残暴。

以蔡桓公讳疾忌医而致死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道理。

要求:1、各小组同学有关扁鹊《韩非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2、小组长指定一名成员,宣读整理结果,其他成员进行补充任务二: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2、自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生词和文中精彩的句子,然后查、写、记生字词。

给下列字注音:间腠桓好应还汤熨齐髓遂3、小组齐读 a 读准字音b 读出停顿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d用饱满、宏亮的声音朗读课文.任务三:疏通文意温馨提示:自主学习环节,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用红、蓝(或黑)双色笔在书本或导纲上做好标注。

双色笔标注时,应固定用比较醒目的红色把重点知识、关键点标注出来。

1、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注意特殊字词的用法和含义。

2、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解释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准备下节课展示。

作业:1、背诵课文并抄写一遍。

2、疏通文意,巩固。

第二课时任务一:检查预习(10分钟)1、检查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扁鹊见蔡桓公》选自《》,作者,时代重要的家,他的著作集先秦家学说的大成。

本文讲述的故事可以归纳为一个成语。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扁鹊()蔡桓公()立有间()腠理()不应()还( )走汤熨()火齐( ) 骨髓()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文背诵。

任务二:疏通文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0分钟)1、分小组展示重点字词解释和课文翻译,用红、蓝(或黑)双色笔在书本或导纲上做好标注。

温馨提示:.展示时,应侧身面向全班同学,语速适中、声音洪亮、重点思路、关键之处注意节奏的变化以引起注意,要有得体的肢体语言,比如手势等加以强调。

展示一般应脱稿,不能沦落为照本宣科。

如需板书展示,注意字体工整、大方、清楚。

展示完毕,应有简洁的结语,如:这是我组的见解,请大家指正。

展示完毕后,及时退让,以节省时间,方便其他同学展示。

别人展示时,其他人要用心倾听,注意尊重展示的同学,如有不同意见或需要补充,应在别人讲完后发表,或根据老师的安排发言。

展示时,别人的讲解、补充,老师的讲解,要及时作好记录。

2、巩固重点,小组内对子间相互检查。

任务三:当堂检测:A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不治将益深将:________益:________ 深:________(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______ 走:_______(3)桓侯故使人问之故:_______ 使:________(4)汤熨之所及也汤:________ 及:_______(5)臣是以无请也是以:__________(6)使人索扁鹊索:__________(7)火齐之所及也齐:___________(8)立有间间:__________(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_______好:________(10)桓侯不应应:__________(11)居十日居:__________B解释下列一词多义(1)温故而知新故使人问之(2)居十日,扁鹊复见面山而居,(3)司命之所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所属属予作文以记之(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桓侯又不悦C指出下列的通假字并解释(1)桓侯而还走(2)病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3)胃,火齐之所及也D翻译下面的句子(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4)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四、作业:1、巩固整理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

2、预习第三课时内容。

第三课时任务一:复习检查:(25分钟)1、抽查背诵课文,以3、4号为主。

2、对应组互相抽查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

内容以第二课时字词句为参考。

任务二:结合下列问题,整体把握文意。

(15分钟)学生先自主思考,后合作交流,再集体展示。

自主思考时要注意圈点勾画,进入小组交流讨论环节,组长应以主持者的身份首先明确交流讨论的任务,组员轮流发表意见,如有组员参与不积极,组长要及时提醒。

讨论结束,组长就下面讨论内容进行简单分工,准备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

一般较简单的问题有小组3、4号组员负责,有难度的问题由1、2号同学负责。

1、本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你能把它划分为三个层次吗?2、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3、课文写出了怎样的结局?全文表现了两个人物的什么特点?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任务三:拓展提高(小组合作研讨,整理交流)(5分钟)联系实际,以“讳疾忌医”为话题,谈谈自己的感想巩固练习1.课文选自《 ·喻老》,扁鹊,姓秦,名,时代的人。

因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传说中上古名医的名字称呼他。

2.本文讲述的故事是扁鹊指出并劝告有疾病要治病,不治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一个成语是。

二、给下列句子中带点的字注音1.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间:2.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腠:汤:熨:3.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齐:4.扁鹊见桓侯而还走还: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1.君有疾在腠理疾:腠理:2.不治将恐深将:深:3、桓侯不应应:4、桓侯又不悦悦: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走:6.桓侯故使人问之故:7、汤熨之所及也汤:熨:8.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齐:9.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属:奈何:10.使人索扁鹊,已逃秦也索:11.桓侯遂死遂:四、翻译下列句子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3.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4.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5.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6.臣是以无请也。

五、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汤熨之所及也通(),译作()。

②望桓侯而还走通(),译作()。

③火齐之所及也通(),译作()。

六、下列划分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A、君有疾/在腠理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扁鹊望桓候/而还走D、臣/是以无请也七、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愿相同的一项()(2分)A.深恶痛疾B.积劳成疾C.大声疾呼D.手疾眼快八、对扁鹊逃往秦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扁鹊虽然医术很高明,但为人胆小怕事。

B、扁鹊确定蔡桓公得了不治之症,已经无法医治了。

C、扁鹊看清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一气之下,一走了之。

D、扁鹊考虑到蔡桓公病情严重,怕治不好影响自己的名声。

九、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问题(口头回答)。

①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了哪些话劝他及时治病?对扁鹊的忠告,桓公是怎样评论的?②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③第四次见蔡桓公时,扁鹊为什么"还走"?⑵体现桓公固执、自以为是形象的句子是?十、本文说明的道理有以下四种理解,请选出最妥当的一项。

A说明扁鹊医术高明,是我国古代的名医B说明扁鹊治病救人,有高尚的医德C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D告诫人们过分骄傲自信而不想念群众是错误和危险的。

十一、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一个成语是______十二、用下列成语各写一句话:病入膏肓:讳疾忌医:十三、拓展填空忠言________,良药_________。

十四、问答题1.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蔡桓公屡次拒绝扁鹊的善良劝告,表现了蔡桓公什么心理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