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

合集下载

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美学中的体现-精品文档

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美学中的体现-精品文档

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美学中的体现、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的过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

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先秦、西汉和宋明时期。

古人是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渐渐领悟“人”与“天”的关系的。

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商朝人把神看成天地的主宰,凡事必占卜,“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在人神关系上是神在统治着人,这是一种非常盲目且随大流服从于神明的现象。

商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延续到了西周,在继续传播的同时也发生了演变。

在《左传?僖公五年》中就记载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句话的出现无疑是告诉人们一定要听天命,而听天命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如果不听天命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这种思想的出现,表明“天人合一”的观念在西周已经被部分人所接受,而且西周还把“天”与“人”的关系和道德联系起来。

随着文字的发明,人们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口头,而是以著作的形式展示于人,《周易》和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已经包含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一语源于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张载也曾在《正蒙?诚明》一文中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在宋代的道学家之中,也有人信奉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程颢就是最早下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论断的人。

这一论断是对“万物皆备于我”和“天地之塞,吾其体”的延伸和明确。

朱熹却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天人合一”思想就具体地表现为“与理为一”。

二、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一)《周易》中的天人合一《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书中蕴含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

《易经》的六十四卦,每卦六爻, 初与二称作“地道”,三与四称作“人道”,五与六称作“天道”。

这就是《易经》中“天、地、人”相统一的三才之道,亦即天人相类、相通、相合的天人合一理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出了“天”和“人”的关系。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始万物”,阴阳。

地:“生万物”,柔刚。

人:“成万物”,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 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二、几种主要的“天人合一”观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的涵义并不是固定的。

“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既可以指人格化的至上神,也可指自然规律、命运、机遇等。

有关它的具体含义学术界中说法也比较多,比如冯友兰认为天有五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

张岱年认为“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 “人” 的涵义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它一般就指人类,但有时也有侧重,或者有更为具体的指称,如可以指统治阶级、圣人,也可以指社会现象、人为努力、人为造作等。

总之,天和人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而“天人合一”作为天人之间统一性的一个高度概括,也就具有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方案]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方案]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

《淮南子》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和汉初黄老哲学,重新论述了“道”和“无为”的含义,董仲舒则对先秦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说加以改造发展,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宣扬人格化的“天”。

东汉王充又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进行了批判,论述了自己的天人观。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混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玄学盛行,何晏、王弼主张通过体验“无”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郭象认为人只有领会到每一物“自足其性”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

1.《淮南子》天人合一”思想《淮南子》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方术之士集体编撰的一部著作。

它综合道家黄老、儒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并且广泛吸收了当时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借鉴阴阳五行家的理论框架,建构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天道观体系。

“道”是《淮南子》的最高范畴,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和规律。

所谓“道生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

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就是认为人与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所生,是人们认识到宇宙的统一性。

因此,它认为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也有这种关系。

此外,它还提出“天人类比”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具有类似关系,是模仿天而造成的。

由于《淮南子》主要继承发展了道家思想,因此对于“无为”也有新的阐释。

它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应该是因循自然,在道的指导下从事各种工作。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也,因物之相然也。

”“弱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巡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

”就是说人们不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必须意识到人并不是事物的创造者,只是顺应道以推动事物发展的促进者,不可贪天功以为己力,违背天道的基本原则。

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演变

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演变
自然 关 系 的认 识 。
[ 关键 词] 天人合 一” 内涵演变; ‘ ‘ ; 社会体现 [ 中图分类 号] 0 G2
中国 古 代 天 人 之学 的发 展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17 —0 1 (0 90 —0 4 一O 6 1 2 52 0 )6 0 7 4
志( 天命 )在这种天命 观 的支配 下, 与人必 然存 在绝对 不 , 天 平等的关系 , 即天尊人 卑。《 尚书》 的天命一 词 比比 皆是 , 中
然和 自然 境界。“ ” 为命 定 、 天 作 主宰义和作为 自然义 的双层 含意 始终 存在。所 以在 中国古代的天人 之学 中, 既包含着人 对 自然规律的能动地适应 、 遵循 , 也意 味着人对 主宰、 命定 的
被动 地 顺 从 与 崇 拜 ; 有 人 与 自然 协 调 , 人 与 自然 万 物 都 既 使
第 3 5卷 第 鱼
内蒙 古 民族 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学版 )
』 u l f nr n oaUnvri r ai aie Sc l c ne) 。_ n e Mog l ie t f t nli mao i s y o N o ts( oi i cs aS e
鱼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演变白显鹏vi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摘要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国文化之根其内涵逐步发展演变经历了先秦时期天尊人卑天遭自然天人同性与天地合德与天地参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魏晋时期越名教而任自然唐代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再到宋代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
20 0 9年 l 月 1
时行焉 , 物生焉 , 百 天何 言 哉 ?[ 强 调 天 是 没 有 意 志 的 , 的 -3 1 它 性质就像四时运转 , 物 生生不 息一样 , 戒人们 “ 怨 天 , 百 告 不 不 尤 人 ” 一 切 都 要靠 人 自身 的努 力 , 可 以 说 是 “ 道 自然 ” , 这 天 观 念 的萌 芽 。

浅析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

浅析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

浅析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作者:杨磊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09期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被中国古代哲学家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要求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而且是人类价值之源。

本文简单论述了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

关键词:儒家天人观思想天人合一演变1 “天”与“人”的含义究竟何为“天”?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曰主宰之天,曰运命之天,曰自然之天,曰义理之天。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看,“天”的含义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唯物主义的,即物质之天和自然之天,“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另一类是唯心主义的,即把天赋予以人类道德精神的品格,认为天和人一样具有人的情感、意志,是世界的最高主宰。

有的思想家关于“天”的含义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指物质之天,有时指精神之天。

无论人们赋予天以何种含义,在关于“天”的思想中都深刻的包含着人与自然界,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

人首先是动物。

西方哲人喜欢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是社会的动物等等。

中国古德则爱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但是,人却又并非等同于普通的动物。

人有自然性或物质性,更有社会性或精神性。

孟子认为如果作为一个人只表现出自然属性却“无教”,即没有社会道德教化,那就会“近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德性。

2 “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报”,即祭祀上天的意识。

其中的“人”指人事、社会,主要指相对于自然界的人类;“天”则泛指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是与人、人类相对应的概念。

这一哲学思维则源于中国远古时期追求“天人相通”的宗教仪式。

最早在商代的占卜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主题。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本文概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核心观念之一,它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一思想源于古代农耕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历史演变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影响,以期揭示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含义,阐述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在各个文化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还将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的启示,以期为推动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通过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系统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特点“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和谐统一关系。

这一思想内涵丰富,特点鲜明,既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也反映了他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和谐共处,遵循自然规律,不得违背自然之道。

二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的行为应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三是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和思想应与宇宙的运行规律相一致,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思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性。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整体联系,认为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是动态性。

这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

三是实践性。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苏州大学胡火金中国古代农业长盛不衰,在自然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下,以环境安全、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维持着众多人口的生计,维系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在传统农业文明中不断强化、提升,由此引导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与自然同源同体。

“天人合一”是人类早期自然理性的深刻体现。

采摘狩猎时期,人类依赖天然的动植物资源,以简单直接的方式获得生存繁衍机会。

昼夜交替、寒来暑往、草木枯荣、鸟兽出没等等直接关系到食物的获取,关系到他们的生存繁衍。

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熟悉了自然规律,渐渐掌握其大致的规律,指导采集狩猎生活。

人类起初与天地自然万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累积了关于自然事物的零散的经验和知识,由此结成了最原始的天人关系。

农业文明起始于动植物的驯化,动植物的驯化是人与自然共生、亲和的产物,由动植物驯化到农业的发展,人们必须依赖和珍视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依赖地理、气候条件和动植物资源,维持生存繁衍。

农业文明及其前期,人与自然趋于“一体”、“共生”和“亲和”的关系,这是人类各族的共同特征(!)。

自然环境及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决定着民族的生死存亡。

随着人类适应性的加强和智能化活动的加剧,人类不断改变着生存环境,各种背景差异导致了民族及区域的不同选择,由此形成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分别,西方走向“天人二分”,中国则固守“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主要是“天人合一”思想和天地人“三才”论,三才论也即天地人宇宙系统论,这是一种直观的普遍联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中国有机自然观的突出体现。

这种整体思维取向,影响和透渗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思维特色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关于天人关系的探讨源远流长,“究天人之际”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永恒主题。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有意义的。

今天我谈谈这个思想,并分析一下这个思想的现代意义。

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天人相分”的观念,但远不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深远。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由于殷人心目中的神的道德属性并不明显,所以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但有了新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僖公五年》)道德规范是有人格意志的“天”为“保民”而赐予人间的。

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

这就说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周的天命观中已有了比较明显的萌芽。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开始起,就与道德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左传·桓公六年》)的观点。

周内史叔兴说过:“吉凶由人。

”这意味着,先前的具有人格神意义的“天”遭到了质疑。

到后来,郑国子产更进一步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这显然是一种贬天命、重人生的思想,但讲得极其朴素简单。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1473-1543)
(1571-1630)
波兰天文学 家、日心说创立者,近 代天文学的 奠基人。
德国天文学 家。被称为 “天上的立 法者”。
Isaac Newton (1642-1727) 英国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和数 学家。最卓越 的贡献是微积 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分和经典力学 伽利略发现了新宇 的创建。
东西方文化的深层比较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本体论方面的分野)
“天人合一”与 “征服自然”并不是截然对 立的观念。东西方文化所关注的问题不同,对一 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也不同。
1
一、“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及其表现
1、 “天人合一”的观念由北宋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这 一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1)“天命论”:三代时期,具有原始巫术的特征。 (2)“天道论”:春秋战国时期,强调“天人同性”。
视频欣赏:丽江古城
3
二、“征服自然”的功过历程
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
“征服自然”作为一个明确的 思想命题,是在近代工商业活 动兴起时出现的。然而其思想 源头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正是
古希腊所特有的逻辑抽象思维
的产生,不仅影响到后来近现 代科学在西方的出现,而且为 近代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的活 动埋下了伏笔。
(5)文学艺术领域:崇高法则。“英雄”情结。
3、西方自然观的现代形态: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摆脱“征服自然” 的传统模式。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美】乔治•萨顿)
6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 我国的“人工天河” 南省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 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 ——红旗渠
(1960、2—1969、7)。 在当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 林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 巍巍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 架桥,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削 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 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 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自 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 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 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天人合一观念在先秦文学中对天的解释

天人合一观念在先秦文学中对天的解释

天人合一观念在先秦文学中对天的解释一、天人合一观念的起源1. 天人合一观念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种重要的宇宙观。

它源自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和墨家思想,并在后来的我国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2. 天人合一观念的本质是认为人与天地宇宙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

人的行为和命运受到天地万物的影响,而又能通过自身的修行和努力来与宇宙融合,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和谐。

二、天的解释1. 在先秦文学中,对天的解释主要体现在儒家、道家和墨家的思想中。

2. 儒家认为天是宇宙的主宰力量,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来源和指导。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了对天的崇敬和顺应。

3. 道家则将天视为宇宙的自然规律和运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随遇而安、顺势而行。

4. 墨家的观点则更加强调了人与天的互动关系,认为人应当自觉地遵循天理,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

三、天人合一观念对天的启示1. 天人合一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让人们认识到天地宇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得以相互交融。

2. 天人合一观念启示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天地之道,追求内外合一,超越矛盾,达到和谐发展。

3. 天人合一观念还教育人们要谦虚谨慎,不妄自尊大,顺天应人,顺应自然。

4. 运用天人合一观念来解释世界万物的动态变化和组织规律,有助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建设。

四、天人合一观念在当代的意义1. 在当代社会中,天人合一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 天人合一观念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修养,认识自己与宇宙的关系,使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得到和谐。

3. 天人合一观念也有助于引导人们养成虚怀若谷的胸怀,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4. 天人合一观念可以帮助当代社会解决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结语1. 天人合一观念在先秦文学中对天的解释,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种精髓和宝贵财富。

2. 天人合一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丰富多彩,不仅为古代我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的价值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天人合一”观本质的演变及对中医学的影响

“天人合一”观本质的演变及对中医学的影响
心脑之 间的关系 . 江中医学院学报 浙 18 ;( ) : 98 6 5
( 收稿 日期 2O O 2年 1 1 月 0日)
维普资讯
20 (2年第 1 ) 7卷第 7期
中国医药学报
因” ,而 在 “ 因 ” 中 ,多 是对 超 自然 病 因 的思考 , 外 即将 病 因 归 结 为 天 的 旨意 ,鬼 神 作 祟 ,或 认 为 是 “ 祖先 的 ‘ 作它 ’ ,即 因得 罪 了祖先 ,祖 先 给予 的一 种 惩 罚 [ ” 对 此 , 甲骨 文 中 有 大 量 记 载 ,如 贞 : 。
7 张铭 韬 .刍议 “ 心主 神明论”的科学性 .中 医药 信息
19 ;( ) : 90 3 8
于巫术礼仪 ,而儒 、道 “ 天人合一”命题中的许多
基本 范畴 、观念都 是 这种 原 始 观念 直接 人 文化 和理
性 化 的结 果 。
“ 天人 合 一 ”萌 芽 阶段 的这 种 认 识 观 同样 在 医 学 领 域 中得 到 了运用 和 体现 。 甲骨 卜 中 ,疾 病称 辞 之为 “ ” 逐 ,这 一 时 期 , 人 们 对 疾 病 病 因 的 认 识 , 尚不 具备 对 “ 因” 的思考 ,而是 仅 仅 限于 “ 内 外
《 易传》 《 、 中庸 》 的 “ 人 相 通 ”说 ,苟 子 、柳 宗 天 元 、刘 禹锡 的 “ 人 相交 ”说 ,董仲舒 的 “ 天 天人 相
与 ”说 ,程 颢 的 “ 人 同体 ”说 ,张 载及 王 夫之 的 天
也就 是 “ 人 合 一 ” 的真 实 源 头 E 。 而 天 、帝 等 天 1” j
神 ,史偏重人事。巫能歌舞音乐与医治疾病 ,代鬼
神 发言 主要 用 筮法 ,史能 记 人事 、观天 象 与熟悉 旧 典 ,代 鬼 神 发 言 主 要 用 卜 ( )法 _ 。 可 见 巫 、 龟 2” j 史 充任 了沟通 人神 的 主角 ,也就 是天 人 相合 的结 合 点 。因此 ,可 以认 为 “ 人 合一 ” 的原 始观 念起 源 天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

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

天人合一在中国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而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

但是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天人本是合一的。

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人合一的认同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到,比方黄帝内经中阐述的医理便是对于天与人的关系的一种发展性的探讨。

再如古代的。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哲学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哲学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哲学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

其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一环。

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领域,如哲学、自然科学、政治、文学艺术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哲学领域中的体现。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中的“天人合一”之说。

《易经》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关系。

这种观念在后来的哲学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探讨。

天人合一思想还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

道家认为,人应当遵循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努力追求与自然的合一,从而达到彼岸境界。

另外,儒家哲学也强调天人合一。

儒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相和谐,通过对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和谐。

二、天人合一的含义和意义天人合一,顾名思义就是指天和人之间的合一。

在古代思想中,“天”往往被视为自然界的一种力量,具有不可抗拒和超越人力的作用。

而“人”则代表着另一类力量,是在天地规律下活动的,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有机体。

天人合一的含义是指,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某种结合和协调,人应当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文思想中的一种理想境界,是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一种理性宣示,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方式。

对此,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来完成天人合一的过程。

三、天人合一的体现1. 自然与人类的统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自然和人类是一体的。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的物质来源,人类应当通过对自然的探索和了解,来认识自然的规律,从而适应自然的变化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天人合一的实践在实践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体现在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强调过天人合一的实践,如孔子在《大学》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曹西贝摘要:“天人合一”思想自中国古代以来一直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天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本文主要从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和宋明理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加以探讨,进一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天人合一;儒家;道家;董仲舒;张载天人合一,最初可以追溯到殷商末年产生的《易经》,它是《易经》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认为人从属于天,天和人就是合一的,不可分割。

《易经》中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指出:“乾道为男,坤道为女。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而后又运用“近取诸身”的方法,将八卦比作人身体的八个部位。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个卦分别代表自然界的八种事物或现象,这八种现象与人的生命有密切的关系,被看作生命中不可的条件,至此,“天”、“人”就完全合一了。

《易经》强调将天、地、人并立起来,这说明了天地之道和人之道是缺一不可,不能分割的整体,我们不能片面地孤立事物,而是要考虑事物的整体性。

一、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商周时期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萌牙阶段,此时的“天人合一”主要是“天”主宰“人”,但是已经开始与“德”联系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儒家天人观的基调,主要体现在孔子、孟子的思想中。

[1](一)、儒家经典的“天人合一”思想先秦时期可谓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儒家道家等纷纷出现“天人合一”思想,此时,“天人合一”思想已从人格神的关系,上升到了现实世界,逐步走向成熟阶段。

儒家的“天人合一”始于孔子,天人关系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具有畏天命,知天命的天命观。

他认为天命至高无上,人们应该敬畏天命。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孔子在此说了解他的只有天,是自然的天,他认为,“天”是道德权威性的最终根据,并且保留了有意志的人格神的意义。

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演变

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演变

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演变中华文化被誉为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就是天人合一。

这种思想以人为主体,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宇宙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博大深邃、气势恢宏的理念。

一、天人合一的起源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哲学思想——黄老思想。

黄老思想主张“道”是自然、宇宙的根源,而人亦属于自然之中,人和自然应当和谐共生。

这种思想在汉朝达到了鼎盛期。

从当时的文献记载来看,几乎所有的思想流派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天人合一倾向。

同时,中国的宇宙观念中也体现了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的观点,这种观点又进一步推动了天人合一的进程。

二、天人合一在古代的表现天人合一思想在古代中国被广为传播,成为人们行为和价值观的一部分。

这种思想在宗教、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体现。

在宗教方面,儒家、道家、佛家三者都体现了类似的思想。

儒家强调自我修养,和谐社会;道家注重自然、内心与宇宙的联系;佛家则强调人与所有众生的平等。

在文学方面,天人合一思想深深影响了文艺创作,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显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其中展现的是一种相互关连、相互拥抱的自然景色,恰好代表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

三、天人合一的演变过程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许多变化。

其最初的形态主要是一种宗教信仰,是将人与自然、宇宙建立起联系的一种方式。

到了唐宋时代,这种思想逐渐渗透到文艺中,成为一种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个性和特点。

到了明清时代,这种思想又和政治相结合,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主张人应当和天地万物相互融合,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也应该追求和谐、统一。

四、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表现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天人合一思想仍然被持续传承,并拓宽了自己的内涵。

当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包括让人类和全球环境形成联合体,使自然栖息地回归到生命力旺盛、和谐共生的状态。

“天人合一”之思想探源

“天人合一”之思想探源

“天人合一”之思想探源吴雪玲(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光明日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其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一思想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仍具有借鉴价值。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历经了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天人合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

西周时期,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关系即神人关系。

《尚书•洪范》中说:“惟天阴骘下民。

……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天保佑民众,因而把九类大法赐给禹,安排人伦规范。

这一观点肯定“天”(神)与人之间有着某种相通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春秋时期的子产对于“礼”的认识也反映出天人相通、天人遵循同一法则的思想:“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孔子对于天人关系虽然语焉未详,但是明确主张敬天法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运行,万物生长是天的意志的体现,天是一切现象和自然变化的根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要求人类社会以“天意”来建立尊卑秩序,协调天人关系。

战国时期孟子的天人观具有浓厚的主观伦理色彩,即“尽心、知性、知天”,认为人的心性是沟通天人关系的桥梁,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扩充善端,来实现知天达命、天性与人性、天心与人心的统一。

荀子对于天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改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在自然界处于优先地位,可以驾驭自然,但他同样没有否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故而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各司其职。

《周易•文言》从人格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境界论述了人与天地的合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

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

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它源于古代中国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先秦时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主要依靠观察和经验。

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密切。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存在与自然的运行息息相关。

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安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不断深化。

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修养,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与天地万物相通,实现天人合一。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

宋明理学将天人合一的理念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共生。

他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行为需要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实现天人合一。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多,人们对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类面临着许多与自然环境相关的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醒着人们,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

因此,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和丰富的过程。

从古代的观察和经验,到儒家的修身养性,再到现代的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天人合一的理念不断与时俱进。

通过实践和思考,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才能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它要求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只有人类与自然相互关联,才能够实现人类的幸福和美好未来。

因此,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积极践行天人合一的理念,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流变及其现实意义“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地位,并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了解这种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占主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包含四个字,但内容却很复杂。

尤其是“天”和“人”的内涵,是因时代、学派而异的。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商周时的天人关系讲的是一种神人关系。

如商朝之前的事事问卜,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对神采取的是一种盲目屈从的态度。

西周继承了这种思想,但有了新的发展。

明显地赋予神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

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惩罚人类。

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周已有了比较明显的萌芽。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这就说明,大体上从春秋时期起,天人关系的重心已不是讲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天”已经开始从神的地位转换到了现实世界。

表现为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观。

儒家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的道德含义,“天”具有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是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

儒家倡导“天人合一”的代表人人物是孟子。

他说的“天”主要指的是道德之天,把道德扩大到自然的范畴。

他的“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道德的合一。

他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即“尽心、知性、知天”)。

人之性在于人之心,固尽心能知性,而人性又是天赋于的。

我们可以从他所倡导的“人性本善”看出。

人之初性本善,人生来具备善性,而这种善性又是天赋予的,可以看出人性与天性是一致的是相通的,他还将仁义忠信等看成是“天爵”,这些东西不是人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而是人固有的,所以人德是合一的,即“天”与人是合一的。

道家思想中,“天”主要指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万物的根本之道在于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指的是事物的自然状态,强调要以自己为法,不受治于任何他物,人与自然都要顺乎自然规律。

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

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

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这个概念源自于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与宇宙的统一。

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先哲们的思考和实践。

古代中国的先哲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们开始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古代的农耕文明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他们发现,只有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获得丰收的农作物。

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天象、气候和地理等自然现象,以便更好地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

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研究,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秘密。

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于是,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概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对天人合一的追求更加深入。

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提倡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人们也开始探索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途径,例如生态农业、可再生能源等。

在天人合一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联系,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共鸣。

人们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启示。

这种精神上的共鸣,使人类更加关注自然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古代先哲们的思考和实践下,这一概念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天人合一的追求更加深入,他们关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探索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途径。

通过天人合一的实践,人们期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
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

《淮南子》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和汉初黄老哲学,重新论述了“道”和“无为”的含义,董仲舒则对先秦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说加以改造发展,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宣扬人格化的“天”。

东汉王充又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进行了批判,论述了自己的天人观。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混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玄学盛行,何晏、王弼主张通过体验“无”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郭象认为人只有领会到每一物“自足其性”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

1.《淮南子》天人合一”思想
《淮南子》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方术之士集体编撰的一部著作。

它综合道家黄老、儒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并且广泛吸收了当时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借鉴阴阳五行家的理论框架,建构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天道观体系。

“道”是《淮南子》的最高范畴,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和规律。

所谓“道生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

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就是认为人与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所生,是人们认识到宇宙的统一性。

因此,它认为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也有这种关系。

此外,它还提出“天人类比”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具有类似关系,是模仿天而造成的。

由于《淮南子》主要继承发展了道家思想,因此对于“无为”也有新的阐释。

它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应该是因循自然,在道的指导下从事各种工作。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也,因物之相然也。

”“弱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巡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

”就是说人们不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必须意识到人并不是事物的创造者,只是顺应道以推动事物发展的促进者,不可贪天功以为己力,违背天道的基本原则。

2东汉王充的天人观
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批判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并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天人观。

王充认为,既不存在宗教的天也不存在道德的天,灾异只是自然自身的变化,和人类社会无关,不存在所谓“天人感应”。

王充反对董仲舒认为天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看法,认为天的运行是没有目的的,天地生万物和人也是没有目的的。

他认为天和人是有区别的,“天道无为,人道有为。

”王充以“气”为始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用天地表示
整个宇宙自然界,天地之间充满气,自生万物,他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天”应该是天文学意义上的天,是一个物质的实体,“如玉、石之类”泌。

王充说:“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其受命于天,察气于元,与物无异。

”因此,他认为人和物作为物质的存在都是相同的。

3魏晋南北朝的天人观
三国时魏国玄学家王弼继承了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强调“以无为本,举本统末”,认为“无”是“有”的本。

因此,他认为万物皆自然而然,这就是“无为”,只要顺其自然,就可以“无不为”。

圣人只可通过直观去体验无,以达到“与无同体”或“与道同体”的天人合一境界。

西晋玄学家郭象则认为“有”是万物之本。

他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性质,“物各自生”,只要人能领会到这一点,就可以“独化于玄冥之境”,达到“彼我玄同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

4唐代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天人观
唐代哲学家柳宗元和刘禹锡继承发展了荀子的天人合一观,对天人关系作了辩证的分析。

柳宗元提出天人“其事各行不相预”的观点,洗去被某些儒家涂在天道上的伦理色彩,还其本来面貌,主张以天人的区别为前提去探讨二者的合一关系。

柳宗元认为所谓“天”,是物质之天,自然之天,所谓人,就是社会中人。

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的行为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有心或无心。

他认为自然的变化都是无意识的,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天人感应论”就是在这一点上混淆了天和人的分别。

刘禹锡提出“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己矣,还相用而已矣”的著名的命题,把天人合一描述为辩证的运动过程。

他分析说,天的职能是生长万物,人的职能是对万物加以利用和改造,使之为人所用,从这一点来看,二者是有区别的。

“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所能天亦有不能也。

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

”“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他指出,当人类社会处于良性状态时,人能胜天;当人类社会处于不良状态时,人类失去自信心,只能被动地屈从于天。

刘禹锡注意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对辩证的天人合一观做出了比较具体的解释和说明。

5宋明哲学家的天人观
宋初哲学家、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以究天人合一之源”为要,一改秦汉以降诸儒不大讲“性与天道”的传统,而“合老庄于儒”,把道与儒、宇宙论(天道)与论理学(人道)、太极之道(天理)与儒家的心性论、道德修养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太极(无极)、理、性、命、诚等范畴的逻辑展开,奠定了后儒以本体论、心性论、道德论为一体的“天人一体”
观的基本路向,大体规定了宋明儒学思想发展的基本方向合特征。

此后张载、二程(程颜、程颐)、朱熹乃至陆王(陆九渊、王阳明)正是在此一思路上向先秦思孟(子思、孟子)学派回归,使传统儒家原本就未分隔的天人观在“一体”化的理路上进一步哲理化、体系化。

北宋哲学家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张载的“天人合一”观点的主要思想是:天和人都是实在的,“天人”之“用”是统一的天和人都以“变易”为本性。

张载针对秦汉以来儒学“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的“天人二本”之弊,提出“性与天道合一”。

因此,他强调圣人与天地之性相通,“天”被赋予了道德性,是人性亦是道德仁性之源。

张载说:“穷神知化,与天为一,岂有我能勉哉?乃胜德而致尔。

”“一体”观念是张载反复强调的,他认为圣人与天道相通,“圣人体天地之德”,故天道与人事应“一滚论之”,说:“天人不须强分,《易》言天道,则与人事一滚论之,若分别则只是薄乎云尔。

自然人谋合,盖一体也,人谋之所经画,亦莫非天理。

”这种通过诚明互动实现的一体化境界正是性、道合一,本体与价值合一的天人、物我一体的境界。

张载伦理观的核心,是他的“民胞物与”说。

他认为,天地万物一家一体,无人无物不与我一气相连。

在这一大家庭中,天地是我的父母,君主是我的兄长,大臣则是君主的家相,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

总之,张载提出“天人合一”这一命题,既是对儒家哲学的一次总结,又是一次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张载提出的德性与见闻、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地之心在生物、大心以体物、变化气质、心统性情等等,都是具有总结性与创造性的命题,与“天人合一”有密切关系,可说是“天人合一”哲学在不同层面的体现,这些命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为政[M].北京:中华书局,1990.71,37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5
[3]汤一介.论“天人合一”[J].中国哲学史,2005,(2):6
[4]刘泽华.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6,(4):83
[5]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542,543,
5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