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出谷月初升——从《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风格
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比较
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比较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比较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
顾名思义,婉约派和豪放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
那么,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不同之处?这里,我觉得应该注意历代评论家、作家概括豪放派的开拓者和主要代表苏轼的词的创作特色时常用的一句话,即“以诗为词”(见《后山诗话》等)。
评价苏轼的褒贬双方都众口一词,可见此说是有道理的。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很赞同中国科学院编《中国文学史》的说法:“词的诗化,并不是取消词作为独立文学样式的体制和格律,而是意味着词的题材的扩大,作家个性更鲜明的呈现和语言的革新。
”我想基于此还加上音律的突破一条,从题材、形式(包括音律、语言)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试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词风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试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词风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较。
至于两派词人各自身世经历、才学性情等对其词风形成的影响,限于篇幅,略去不谈。
一、题材:“樽前”“花间”与“塞外”“江天” 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
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
纵观从婉约派的开山鼻祖温庭筠到后来的吴文英、王沂孙这三百余年间所谓“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
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
惜春赏花之类。
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
而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
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载熙《艺概》),山川景物、记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理抒怀等都大量写入词中。
如《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不朽名作。
长风出谷月初升——从《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风格
满江红· 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 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破阵子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 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 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寒蝉、烟波、 晓风、残月
陈事
指挥若定, 谈笑退敌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缠绵 哀怨
抒情
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
情人离别之情 个人内心愁苦
凄凉 悲惨
豪放派 词的特点: 意境壮美 感情豪迈 高远清新
婉约词派特点:
多写男女爱情, 离愁别绪;
语言含蓄、婉约 情调凄凉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 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 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豪放派与婉约派,只有风格的不同, 没有高下的区别。 沈去矜说:“词不在大小浅深,贵 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 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惝恍迷离,不 能自主,文之至也”。不论豪放婉约, 只是一种词风,写的好,能打动人,引 起读者的共鸣,就是好词。
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豪 放词和婉约词,认真比较两种 不同词风的区别,并写一篇鉴 赏文章。
《雨霖铃》和《念奴娇 · 赤壁怀古》比较阅读解析
《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惆怅、伤感
简介:柳永
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qí )卿,福建崇安人。 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柳永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 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 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考上,这回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 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 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 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 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 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 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之后柳永流落 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 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 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 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虚实相济
下阕 上阕 伤别离 杨柳岸 (寒)蝉 虚景 (晓)风 实景 长亭 雨 冷清凄哀 孤寂悲凉 (残)月 兰舟 “良辰好景” 依恋、缠绵 楚天 烟波 人生就好似浮萍,自己的命运难以把握
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
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
婉约与豪放比较
《雨霖铃》 景 物 人 物 行 动 寒蝉、长亭、骤雨、烟 波、楚天(实景)
《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Hale Waihona Puke 大江、故垒、乱石、惊 涛(实景) 杨柳岸 、晓风、残月(虚景) 樯橹灰飞烟灭(虚景)
帐饮、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 (周瑜)谈笑 (我)一尊还酹江月
作 者 情 感
无绪、留恋、多情自 古伤离别、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思考和讨论:
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宋词出 现“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差 异?是不是因为作家的不同而产 生?这两派的区分基点是词作还 是词人? 2、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派,为什 么?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 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 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 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 奢。 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 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 夸。
南乡子 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 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 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 这首词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 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 的历史风云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 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 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词中也流露壮志未酬的感 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 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它向人们揭示:千古风流 人物身名俱灭,但江山长在,江月长留,当举酒 相酹。
婉约与豪放——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感受婉约词与豪放词的不同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宋词是出现在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开始于隋朝,定型于中晚唐,至宋代词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取得了甚至可以同唐诗相比的辉煌成就。
词又叫“长短句”、“诗余”、“填词”。
词按内容的多少,分为单调词、双调词和三叠词。
词最早是从民间的小调发展而来,最初的题材比较狭窄,多以艳情为主。
因表现委婉含蓄,于是就用“婉约”两个字来概括它的风格。
直至苏轼才扩展了词的题材,增加了军情国事、个人政治理想和抱负等方面的内容,呈现出豪放、雄健的风格。
自此词就从不同的风格上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类。
在我校语文教材下册诗词单元中,就选取了豪放派的代表词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婉约派的代表词作———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从对这两首风格迥异的词作的学习中,能够明显感受到豪放词与婉约词截然不同的风格。
下面就这两首词从题材、表达方式、意境三方面谈谈豪放词与婉约词的不同风格。
1题材的不同婉约词多以描写男欢女爱、儿女情长、生离死别、感时伤世为主,所谓“词为艳科”,“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豪放词的风格日趋变雅,并且多以军情国事等题材为主,意境宏大,气势恢弘。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所以全词倾吐的是深深的离愁,题材仍然摆脱不开儿女情长、离愁别绪的范畴。
词的上阙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浓浓的离愁别绪。
开篇即以秋天寒蝉凄切的叫声入手,营造出一种悲凉的离别氛围,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基调。
“都门帐饮无绪”,面对为他送行而摆下的酒宴,因即将要与恋人分别,词人毫无兴致。
恋人正依依不舍之际,“兰舟催发”,只能“执手相看泪眼”而“无语凝噎”,内心的悲伤可想而知。
“念去去”一句由上阙的实写转向下阙的虚写,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词人想象自己在这冷落的清秋时节,孤身一人南下,从此酒醒后无人陪伴,良辰美景形同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不由悲从中来。
比较鉴赏《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
比较鉴赏《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杨彦科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第04期毫无疑问,作为诗的别体——被称为“诗余”的词发展到了宋代,已经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如果说李白杜甫是唐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发展里程碑的话,那么柳永苏轼就是宋朝婉约和豪放词风发展的珠穆朗玛峰。
本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柳永和苏轼的扛鼎之作《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鉴赏,希冀通过对两词的比较分析,使读者更好地把握两个词派独特的审美意境与艺术风格。
一、婉约派与豪放派的不同风格作为宋代词坛上主要两大流派,其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婉约派作品语言委婉、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画精细,题材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
其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气魄大而毫无拘束,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代表作家以苏轼、辛弃疾为主。
二、两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柳永,生年不详,卒年在1053年左右。
原名三变,后改名永,排行第七,景佑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柳永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创作作品以慢词居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婉转,作品中有极强的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后以“谤讪朝廷”罪名被贬到黄州。
他学识渊博,乐观旷达,词风豪迈大气,虽然数次遭贬,但不仅未能使他沉沦颓废,却使他更深刻地理解人生,更深刻地表现内心的情感波澜。
三、两词不同的创作背景当时,柳永仕途失意,心情压抑颓废,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发展。
但作者一想到自己要与爱人分离,失去爱的慰藉,便痛苦万分,离别的伤感之情无以表达,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别分析
二、从题材上看
纵观从婉约派的开山鼻祖温庭筠到 后来的吴文英、王沂孙这三百余年间所 谓“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 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 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 之类。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 但毕竟难脱桎梏。
而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 传统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 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 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 广阔的社会人生。“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 言”(刘载熙《艺概》),山川景物、记游 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理抒怀等 都大量写入词中。如《念奴娇》(“大江东 去”)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就是最能体
婉约派四大旗帜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秦观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 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 岂在、朝朝暮暮。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佚名 击鼓---诗经.邶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论婉约派与豪放派
豪放派
代表词人:苏轼 辛弃疾 (两人齐名并称“苏辛”)
苏轼: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冲击了北宋词坛,。苏轼也 自然成了豪放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豪放派鼻祖”。 代表作:《水调歌头》《念奴娇》《江城子》 辛弃疾:有“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之称。其词热情洋溢,慷 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独特的词 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 代表作:《西江月》《破阵子》《稼杆长短句》 两人不同点在于:苏词清放,辛词雄放
从苏轼和柳永的角度论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
从苏轼和柳永的角度论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
顾名思义,婉约派和豪放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
那么,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不同之处?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
纵观从婉约派的开山鼻祖温庭筠到后来的吴文英、王沂孙这三百余年间所谓“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
比如”风帘翠幕里十万人家。
重湖映青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云树绕堤沙,有兰舟催发。
斜阳里寒蝉凄切。
“满腔离愁的柳永正对着前来送行的两三个姑娘惜惜话别。
泪眼看着泪眼, 柳永低吟长诉:“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 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 谁会凭高意?纵写地离肠万种, 奈归云谁寄? ……”写得漂亮极致,情抒得极致漂亮。
柳永的笔头流淌着阳光、春雨、丹青。
他描绘的江南有声有色,有情有韵有味,让身处江南的才子也心驰神往。
柳永的心头有天真稚气,柔情似水, 激情似火。
平仄声里,如杜鹃啼血,如秋雨打萍,溅得宋词好婉约。
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
而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
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 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
正如苏轼的现实主义精神表现在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上。
苏轼主张抗击辽和西夏,在他的诗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圣朝若用西凉薄,白羽犹能效一挥。
”(《祭常山回小猎》“臂弓腰箭何时去, 直上阴山去可汗。
”(《答陈季常惠一揞巾》)表现了他愿意效命疆场的豪情壮志。
苏轼时常关心边事,因此,每当他得知边境告捷,常常表现出由衷的高兴。
如:“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
婉约词和豪放词的区别
五、体现在语言上
婉约派因为铺叙凄婉哀伤之景,抒发缠绵悱恻之 情,他们旳语言富于色彩感、形象感,显得清新、漂 亮、精致、典雅,音调比较低沉、悠缓,节奏较为缓 慢,在音韵上流转如珠而有泉水叮咚之美。如“绿肥 红瘦”、“红衰翠减”、“人比黄花瘦”、“一丝柳、 一寸柔情”、“凄凄惨惨戚戚”等;
豪放派因为以诗为词,好发议论,他们旳语言富 于政论性、生机感,显得精确、跳荡、质朴、洒脱, 音调比较高亢、昂扬,节奏较为急促,在音韵上敲金 戛玉而有金石铿锵之美。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肝胆皆冰玉”、“仰天长啸,壮怀剧烈”、“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语言风格旳差别就明显地 显示出了两派词风旳差别。
四、从体现手法上看
两派具有共同点,这就是,托物寄意,即小喻大,比兴 象征是他们常用旳体现手法.
从描写景物来看
婉约派多用细腻、优美、柔和旳笔调,白描旳手法, 尽情地描摹;
豪放派则是驰骋巨锋,从大处落笔,粗线条勾勒。
• 婉约派词中旳景物一般都是春花秋月、梧桐细雨、 斜阳薄雾、烟柳红楼,显得清淡雅致、迷朦凄婉, 给人以空灵隽幽之感;
嚣之病,筋爪毕露,面目可憎。王国维说:“东坡之 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 之效捧心也”,我深然其论。要想处理这个问题,还 是我那句老话:读书、养气!
婉约词以巧、以柔胜。若不能守度,则柔如无骨, 风格卑下,如寒虫之号于西风。 写婉约词,尤要戒之旳是:千万莫堕入轻薄之恶道! 婉约词多写子女情长,最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点到 而止,莫要放纵。莫叫那些不好旳东西玷污了神圣旳 诗词。
豪放词与婉约词区别
感性认识:
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 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 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 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从《念奴娇》与《雨霖铃》中看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最新资料
从《念奴娇》与《雨霖铃》中看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宋词在风格上有豪放和婉约之分,二者可谓是双峰对峙,泾渭分明。
词这种文学体裁,从她产生之初的“诗之余”的说法开始,就决定了她徘徊于歌舞庭宴之间,以抒发吟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的感情为主。
所以说,“诗以言志,词以言情”。
品读宋词,更多的是领会柳永“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风情;体味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婉。
婉约词绝对占宋词的主流地位。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行进到苏轼身边时,这个中国文坛的巨匠以其开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为中国的词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从此,豪放词和婉约词双璧争辉,大放异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十二课是《宋词两首》,安排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
把这两首词放在一块儿比较阅读,我认为编者的安排是颇具深意的。
两首词,分别是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经典之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通过这两篇经典之作,窥一斑而见全豹,是能够发现一些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的。
一、豪放词题材内容广泛,婉约词多限于闺阁幽怨,离愁别绪这一特点与词的产生不无关系。
词原来从民间小调发展而来,本来就是为和乐演唱而作的歌词,最初的演唱目的多为歌姬们为愉悦宾朋,喝酒助兴而已,演唱场合也多为各大官宦人家的酒席宴上、秦楼楚馆,自然而然地就决定了以伤别离、缠绵悱恻,闺阁幽怨为主要内容。
在经历了晏殊、温庭筠等人小令的婉约、艳丽之后,柳永开始了大量慢词的创作,真正开启了北宋词的新天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的艳词,基本定型了婉约词的取材范围。
历史的镜头转到了苏轼处,尽管现存豪放词不多,但他的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从沙场征战的豪迈(《江城子密州出猎》)到人生失意的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旷达超脱的《定风波》到表现失意之悲的《水调歌头》,确立了豪放词题材多样性的风格。
二、豪放词写景大开大合,气势雄浑;婉约词写景清丽真切,委婉细腻《念奴娇》在开篇之初就营造出古赤壁战场雄奇壮阔的景色。
长风出谷月初升——从《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风格共22页
长风出谷月初升——从《雨霖铃》《念 奴娇赤壁怀古》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
同风格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豪放旷达《念奴娇》,婉约缠绵《雨霖铃》——苏柳词比较赏析
豪放旷达《念奴娇》,婉约缠绵《雨霖铃》——苏柳
词比较赏析
苏东坡的词和柳永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他们的词的风格明显不同,分属两派。
下面就拿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作一比较,看看他们词的不同风格。
《念》和《雨》这两首词可以分别看成两人的代表作,《念》雄豪放旷达飘逸,《雨》婉约清丽、缠绵绯侧,各有特色。
从题材上看,《念》描写的是古战场情形,表现作者对古代豪杰的凭吊,字行间透露出豪壮雄浑之感,读来精神倍增;《雨》描写的是秋夜恋人离别,表现作者的依依之情,“怅饮无绪”,更突出作者因即将与恋人离别而烦燥、忧思之情。
从主题上看,《念》反映了作者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豪情壮志。
拿周瑜和自己相比,喟叹不遇明主、壮志难酬,但词中并未露出哀婉之情,而是一种豪情壮志,道出人生易老,宜早建功业的感慨;《雨》表现的是凄凉的离别之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终日亲相爱的恋人,一旦分别,留恋难舍,“泪流语噎”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表现出难分难舍的深深爱恋。
从表现手法上看,《念》采用概括和抒情的方式,展开的是宏伟的画卷:古战场,抒发的是豪放的感情:建功立业,开头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整个词的豪放气势便跃然纸上,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更壮大了整首词的宏伟气势,展现一幅壮伟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描写周瑜的建功立业,发出功业难成、花发早生的喟叹,但这不是哀婉细腻的抒情,而是壮怀激烈的感慨;。
纤丽与雄慨齐飞,婉约共豪放一色——从柳咏的《雨霖铃》和苏轼的《念奴娇》看宋词风格
纤丽与雄慨齐飞,婉约共豪放一色——从柳咏的《雨霖铃》和苏轼的《念奴娇》看宋词风格作者:黄绍霞词——文学史上又一朵艳丽的奇葩我们知道,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它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严格遵守音律,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粗犷豪放,气势磅礴,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划分是针对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并不绝对。
历史上的许多词人既有豪放的词作,也不乏婉约的作品。
下面让我们比较赏析柳永的《雨霖铃》和苏轼的《念奴娇》,管中窥豹,以了解宋词的风格特色。
春兰秋菊,各司一时之秀宋人的笔记里有这样的记载,苏轼有一次问一位善歌的人说:“我的词和柳词比,怎么样?”对方回答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些话很形象地说明柳词和苏词的不同风格。
柳永的《雨霖铃》调名盖取唐时旧曲翻制。
据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以寄恨焉”(《明皇杂录》)。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恻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让人读之荡气回肠。
尤其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句更为人称道。
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此句为“千古俊句”,可见其精处。
我们推想词人和意中人难舍难分、“执手相看泪眼”(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竟无语凝噎”之时,“兰舟催发”不得不别,“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前途渺茫,相见无期,倍感苦闷惆怅,他借酒消愁,而结果只能促进人愁更愁。
当宋词的豪放派遇上婉约派,怎一个妙子了得
当宋词的豪放派遇上婉约派,怎一个妙子了得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豪放派的作品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
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
婉约派的作品则主要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有一种柔婉之美。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诗词君: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诗词君:全词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词君: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比较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比较鉴赏作者:陈丽娟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在题材、主题、表现方法和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对于读者都具有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婉约;豪放;题材;主题;表现方法;语言在宋代词坛上,先有婉约派,后有豪放派。
明人张綖首先明确地用婉约、豪放来概括词中这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他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苏东坡的词和柳永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他们的词的风格明显不同,分属两派。
下面就拿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做一比较鉴赏,看看他们词的不同。
先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作者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因所做诗文被人诬陷有毁谤朝廷之意,被捕入狱半年。
次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仿佛是由远景、近景、特写等一组不同的镜头组成的画面组合。
首三句,仿佛是远景扫描,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亘古不变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一代风流人物。
次三句,铺陈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
“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也不知道此处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只是借“赤壁”之名咏写古事,抒发感叹。
上片最后两句,是整个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引起了下片对周瑜的追怀。
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这个主要的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
想当年,年轻的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他是那样的英俊潇洒、倜傥风流;他又是那样的富有谋略,谈笑之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长风出谷月初升——从《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风格PPT22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长风出谷月初升——从《雨霖铃》《念奴 娇赤壁怀古》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风
格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 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长风出谷月初升
——从《雨霖铃》《念奴娇 · 赤壁怀古》 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风格
请同学们根据《雨霖铃》和《念奴娇》 比较一下豪放词和婉约词在哪些方面 有区别,有什么区别。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景物 大江、乱石、 惊涛、雪浪
豪放 特点 壮 美 豪 迈 潇 洒 悲 愤 伤 感
雨霖铃
婉约 特点 凄 美
总结:
豪放派: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
词风:豪放、粗犷。
典型意象:名胜古迹、金戈铁马、英雄豪杰、 高山大江等 题材:多样,国家大计、民族兴衰、人民疾苦、 个人抱负等。
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
词风:婉约、柔美。 典型意象: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梧 桐芭蕉、杨柳细雨。 题材:单一,多写相思、离愁。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 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老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 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辛弃疾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 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豪放派与婉约派,只有风格的不同, 没有高下的区别。 沈去矜说:“词不在大小浅深,贵 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 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惝恍迷离,不 能自主,文之至也”。不论豪放婉约, 只是一种词风,写的好,能打动人,引 起读者的共鸣,就是好词。
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豪 放词和婉约词,认真比较两种 不同词风的区别,并写一篇鉴 赏文章。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 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欧阳修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 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苏轼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寒蝉、烟波、 晓风、残月
陈事
指挥若定, 谈笑退敌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缠绵 哀怨
抒情
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
情人离别之情 个人内心愁苦
凄凉 悲惨
豪放派 词的特点: 意境壮美 感情豪迈 高远清新
婉约词派特点:
多写男女爱情, 离愁别绪;
语言含蓄、婉约 情调凄凉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 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 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思考和讨论:
1、你认为 “ 婉约派” 和“ 豪放派” 差异的区 分点是词作还是词人,为什么?(请以 人物和作品为例说明)
2、你பைடு நூலகம்喜欢其中的哪一 派, 为什么?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 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 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 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 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崦(yān)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 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 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豪放词与婉约词比较应注意的问题
豪放词人也写婉约的东西,婉约词人 也会写豪放的作品。
我们说豪放与婉约,从词风来说,是对的,具 体到某个个人,就不那么绝对化了。辛弃疾亦可婉, 姜白石亦有豪。所谓才人伎俩,深不可测。也说明人 的性格是多元的,复杂的。不过各有其主流而已。苏 轼,是豪放派的代表,其婉约处,恐怕秦少游、柳永 未必能过之。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最早提出者, 应该是婉约的代表吧?但是,她的《渔家傲》“天接 云涛连晓雾”,也够豪的,且不说她的“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诗。
满江红· 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 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破阵子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 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 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