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
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东北作家群、孤岛文学创作、左联、文协、七月诗派、九叶诗派。
3.简析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战国策派。
4.分析评价左联的成就。
5.简析两个口号论争。
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终身大事》。
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创作原则。
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
9.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生命底文学》三叶集和通信集中。
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他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11.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
1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4.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的创造社,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5.创造社在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
16.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7.在创造社中还有象征派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18.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闻一多(答出三人即可)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9.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新格律诗,被称为“新月诗派”。
20.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_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1.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2.语丝社成立于l924年,其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川岛(答出三人即可)。
23.语丝社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4.成立于1925年的莽原社和未名社,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25.狂飚社的主要成员有向培良、高长虹等,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
26.台静农的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27.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沉钟社、浅草社。
28.湖畔诗社成立于1922 年,其成员主要有_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他们以“真
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
29.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成立于1907年。
30.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是《黑奴吁天录》。
31.话剧在“五四”以前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
32.中国话剧进人第二阶段的标志是产生了爱美剧。
33.田汉1923年成立了南国社,创办了《南国》半月刊。
34.五四时期除文学研究会外的现实主义文学社团还有_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五四时期除创造社外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还有浅草杜、沉钟社、新月社等。
35.现代主义有许多流派,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新感觉派(答出其中三个即可)等。
36.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
37.李金发早期诗集有《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38.朱自清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诗坛分为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
39.蒋光慈、沈泽民等于1924年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春雷社,鼓吹革命文学。
40.1919年,李大创与胡适之间发生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41.1919年12月,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
42.现代评论派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西滢、徐志摩。
43.鸳鸯蝴蝶派文学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_辛亥革命后,又被称为“礼拜六派”。
44.鸳鸯蝴蝶派的主要作家有周瘦鹃、包天笑、徐枕亚、李涵秋、李定夷(答出其中三个即可)等,其小说的主流是言情小说。
45.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有《玉梨魂》_和《广陵潮》,其作者分别为徐枕亚和李涵秋。
46.学衡派1922年成立于南京,其代表人物有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
47.甲寅派主要人物是章士钊,提倡读经、维护封建性教育。
48.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49.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成立于上海,由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及在鲁迅影响下的作家三部分人组成。
50.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杨骚等,出版会刊《新诗歌》。
51.左联时期曾进行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52.普罗文学作品最主要的错误倾向是“革命的浪漫蒂克”。
53.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之争。
54.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京派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
55.京派成员主要有周作人、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师陀)、李健吾、朱光潜(答出其中三个即可)等,主要刊物有《骆驼草》和《大公报•文艺》副刊,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
56.论语派成员主要有林语堂和陶亢德,倡导幽默、闲适、性灵文学。
57.1931年~1933年,左联又和“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思想论争,论争的中心是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58.自由人指胡秋原,第三种人指苏汶。
59.1930年到1931年,由潘公展等国民党党员组成了“民族主义文学”,其代表作有《陇海线上》《黄人之血》《国门之战》。
60.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朗(答出其中三个即可)。
61.现代诗派成员有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创作风格以象征主义为主。
62.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其代表作品有《梅雨之夕》、《春阳》。
63.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其代表作品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
64.曹禺的《原野》是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
65.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66.《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历时最久的文艺刊物。
67.在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68.《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时期街头剧的代表作品。
69.孤岛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文和戏剧(话剧也可)上。
70.七月诗派代表人物有艾青、田间、鲁藜等。
70.“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
72.后期浪漫派小说家有徐讦和无名氏。
73.九叶诗派诗人有穆旦、陈敬容、郑敏、袁可嘉、辛笛、杜运燮、杭约赫、唐祈、唐湜(答出四位即可)等,其主要创作阵地有《诗创造》和《中国新诗》。
74.1940年,陈铨,林同济等创办《战国策》半月刊,被称为战国策派。
其代表作是《野玫瑰》。
75.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76.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贯彻《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最初成绩的是新秧歌运动。
77.整风运动中,王实味因强调文艺暴露黑暗而受到批评。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文学革命开始于(B)
A.1915年 B.1917年 C.1919年 D.1921年
2.下列哪位文学家创造了“报章”体?(B)
A.谭嗣同 B.梁启超 C.夏曾佑 D.黄遵宪
3.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C )
A.《易卜生主义》B《文学改良刍议》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历史的文学观念论》4.谁曾骂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B )
A.胡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钱玄同
5.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下列哪种占主潮地位?(A)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一 C.现代主义 D.新浪漫主义
6.文学研究会成立于(B)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7.提出“三美”理论主张的是( A )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梁实秋 D.朱湘
8.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C )
A.莽原社 B、未名社 C.语丝社 D.浅草社
9.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C )
A.语丝社 B.浅草社 C.沉钟社 D.新月社
10.1928年后,下列哪一社团在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的原则?( D )
A.语丝社 B.创造社 C.新月诗派 D.新月社
11.下列哪个社团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C )
A.新月社 B.未名社 C.狂飚社 D.莽原社
12.“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新文学社团是(A)
A.湖畔诗社 B.创造社 C.浅草社 D.新月社
13.辛亥革命后,新剧(话剧)以演下列哪种剧型为多?(B )
A.社会剧 B.家庭伦理剧 C.悲剧 D.才子佳人剧
14.中国最早的话剧社团诞生于哪一年?( A )
A.1907年 B.1909年 C.1919年 D.1921年
15.田汉1923年创办了(C)
A.民众戏剧社 B.上海戏剧协社 C.南国社 D.春柳社
16.鲁迅的哪部作品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方式?(B)
A《朝花夕拾》 B《野草》 C《呐喊》 D《故事新编》
17.提出“象征即兴”说的是(C)
A.朱自清 B.李金发 C.周作人 D.王独清
18.最早鼓吹革命文学的社团是(B)
A.创造社 B.春雷社 C.太阳社 D.后期新月社
19.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A)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茅盾
20.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复古主义流派是(B)A.甲寅派 B.学衡派 C.国粹派 D.礼拜六派
21.提倡复古读经,压迫学生运动的复古派人物是(C)
A.吴宓 B.梅光迪 C.章士钊 D.林纾
22.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强调“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的作家是( B )
A.茅盾 B.鲁迅 C.蒋光慈 D.钱杏邨
23.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的团体是(C )
A.左翼戏剧家联盟 B.艺术剧社 C.中国诗歌会 D.后期新月派
24.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的是(A)
A.京派 B.左翼作家 C.论语派 D.中国诗歌会
25.30年代以倡导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为主的散文流派是( B )
A.语丝派 B.论语派 C.京派 D.现代派
26.30年代提倡战斗的小品文的是(C)
A.《论语》 B.《人间世》 C.《太白》 D.《宇宙风》
27.30年代被鲁迅、瞿秋白等骂为“宠大派文学”的是(B )
A.战国策派 B.民族主义文学 C.学衡派 D.新月派
28.心理分析派的代表作家是(D)
A.穆时英 B.刘呐鸥 C.戴望舒 D.施蛰存
29.1940年前后民族形式论争中,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的是( B)A.葛一虹 B.向林冰 C.茅盾 D.胡风
30.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 A )
A.七月诗派 B.现代诗派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1.战国策派的代表作是( D )
A《黄人之血》 B.《陇海线上》 C.《国门之战》 D.《野玫瑰》
32.因强调暴露黑暗被错误处决的解放区作家是( B )
A.胡风 B.王实味 C.萧军 D.向林冰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人物属于“诗界革命”倡导者的有(ABD)
A.梁启超B.黄遵宪C.胡适D.夏曾佑
2.下列文章出自胡适之手的有(ABC)
A.《文学革命论》B.《谈新诗》C.《文学改良刍议》D.《我之文学改良观》
3.下列作品能够体现郭沫若早期(1917-1920)文学思想的有(AB)
A.《生命底文学》B.《三叶集》C.《女神》D.《人的文学》
4.下列人物属于封建复古派的有(ABC)
A.林琴南B.吴宓C.章士钊D.沈泽民
5.下列哪些人物属文研会成员?(ABC)
A.沈雁冰B.许地山C.周作人D.鲁迅
6.属于早期象征派诗人的有(BCD)
A.戴望舒B.李金发C.穆木天D.王独清
7.属于新月诗派的人有(ABC)
A.徐志摩B.闻一多C.朱湘D.梁实秋
8.鲁迅发起或领导的团体有(ACD)
A.语丝社B.论语派C.莽原社D.未名社
9.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ABC)
A.语丝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
10.主导倾向是浪漫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ABCD)
A.浅草社B.弥洒社C.湖畔诗社D.南国社
11.下列流派属现代主义的有(ABD)
A.象征主义B.未来主义C.自然主义D.意识流
12.新文学早期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有(ACD)
A.《野草》B.《女神》C.《赵阎王》D.《微雨》
13.李金发的诗集有(ABC)
A.《微雨》B.《食客与凶年》C.《为幸福而歌》D.《圣母像前》
14.下列哪些人物是现代评论派成员?(ABC)
A.胡适B.徐志摩C.陈西滢D.王独清
15.下列人物属鸳鸯蝴蝶派的有(ABD)
A.包天笑B.徐枕亚C.林纾D.周瘦鹃
16.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有(AB)
A.吴宓B.梅光迪C.章士钊D.林纾
17.中国诗歌会的成员有(ACD)
A.穆木天B.王独清C.杨骚D.蒲风
18.早期普罗文学中具有“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的作品有(ABCD)
A.《复兴》B.《短裤党》C.《菊芬》D.《地泉》
19.属于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有(ABD)
A.京派B.论语派C.后期创造社D.后期新月派
20.下列刊物是京派人物主编的有(BCD)
A.《新月》B.《骆驼草》C.《文学季刊》D.《水星》
21.下列人物属现代诗派的有(BCD)
A.臧克家B.戴望舒C.路易士D.卞之琳
22.穆时英的作品有(BD)
A.《石秀》B.《夜总会里的五个人》C.《梅雨之夕》D.《上海的狐步舞》
23.属于“孤岛文学”的有(ABD)
A.《碧血花》B.《杨娥传》C.《王昭君》D.《长夜行》
24.七月诗派的成员有。
(BCD)
A.路翎B.艾青C.田间D.阿垅
25.后期浪漫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是(AD)
A.徐讦B.张爱玲C.孙犁D.无名氏
26.战国策派成员有(AB)
A.陈铨B.林同济C.黄震遐D.王平陵
四、名词解释
1.“八事”主张: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理论见解,宣扬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
2.人的文学: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提出的,要求反对封建非人文学,建立以人道主义为本的合乎人性的文学。
“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3.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4.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重要的浪漫主义社团,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5.新月诗派: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等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被称为“新月诗派”。
6.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创作风格生动、泼辣、幽默,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7.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8.南国社:由田汉创立于1923年,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
9.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在西方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总体特征是反传统和非理性,“五四”时期开始传人中国。
10.象征诗派: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他们的诗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崇尚“朦胧”与“含蓄”。
11.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主张把小说作为“游戏”与“消遣”的工具,其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12.学衡派:学衡派因1922年吴宓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以“昌明国粹、融华新知”为宗旨,反对新文化运动。
13.甲寅派:甲寅派是以章土钊为首的封建复古主义流派,反对白话文学,主张尊孔读经,维护封建化教育。
14.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15.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等,出版会刊《新诗歌》,是一个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16.普罗文学: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经过了普罗文学阶段。
普罗文学主要反映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工农生活和斗争,表现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心态。
17.“两个口号”论争: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18.京派: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19.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20.民族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
21.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指“九•一八”以后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激昂悲愤的笔触表现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故土的眷恋,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等人。
五、简答、简析题
1.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
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2.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
文学研究会的基本文学态度是“为人生”,即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有关人生的问题。
文学研究会强调文学是人生的反映,文学要反映时代,表现社会生活。
他们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
3.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
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
他们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的表现、内心自然流露;
他们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以感情为生命,他们追求文学的全与美,提倡文学无目的论,但同时也强调文学对于时代的重大使命。
4.为什么说1917-1920年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
第一,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期间出版,小说以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写实为主的创作方法,以深刻的思想和成熟的艺术,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
第二,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
第三,语丝社、莽原社、未名杜等,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
第四,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介绍。
5.为什么说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
第一,浪漫主义社团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女神》、《沉沦》在这时期出版。
第二,新月社、浅草社、沉钟社、弥洒社、湖畔诗社、南国社等,其主导倾向都是浪漫主义。
第三。
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被大量翻译、介绍。
第四,浪漫主义思潮适合了激情勃发的青年人的追求与理想。
6.简析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几次论争。
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和李大钊关于实验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争论;
1919~1922年,胡适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鲁迅、郭沫若等认为这会诱导青年倒退,从而加以批评;
1924年,现代评论派和鲁迅等人就学生运动的论争。
7.简析鸳鸯蝴蝶派文学。
鸳鸯蝴蝶派文学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又因《礼拜六》刊物而被称为“礼拜六派”。
他们把小说视为游戏、消遣的工具。
其小说的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
由于迎合市民趣味,此派小说一度繁荣。
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们对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评。
8.简析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三次论战。
第一次发生在1919年,复古派人物林纾攻击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鲁迅、蔡元培对其进行了批驳。
第二次发生在1922年,学衡派以“昌明国粹,融华新知”为标榜,反对言文合一,遭到鲁迅、茅盾等人的驳斥。
第三次发生在1925年,章士钊为首的甲寅派维护封建性教育,提倡读经,压迫学生运动,鲁迅、成仿吾等批判了这一复古思潮。
9.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
一是1928-1930年左翼文坛和新月派的论战。
新月派的“人性论”观念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
二是1930-1931年和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的论争。
鲁迅等人揭露了他们的“庞大派文学”的实质。
三是1931-1933年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
论争的中心是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10.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高蹈于现实功利之上,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
他们的文学思想是以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
六、论述、分析题
1.“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
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文学的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
文学革命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
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使白话文学处于正宗地位。
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
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兴起于上海,有其历史原因:
一、国民党破坏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有必要提出和建设与革命步调一致的无产阶级文学。
二、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使中国作家受到很大鼓舞。
三、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作家到达上海,他们经历了阶级斗争的风云变幻,思想进一步革命化。
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3.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其不足。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主要有: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及必然性;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里产生出来的一种斗争的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最重要的是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克服一切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等等。
但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粗浅的,存在着片面性和机械论的错误,尤其是受苏联“拉普”的影响,他们的主张也有不少错误:第一,他们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的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任务、革命的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
第二在文艺思想上,他们夸大文学的作用,说文学能“组织生活”,文学要“超越时代,创造时代”。
他们在强调文艺的宣传作用时,忽视文艺的特征,甚至鼓吹标语口号文学。
第三,他们认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行文学的方向转换,必须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进行批判,他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茅盾等作家,从而爆发了鲁迅、茅盾等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4.试析左联的成就。
第一,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迅猛发展。
左联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先后成立了剧联、中国诗歌会等组织。
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声势浩大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运动。
左联对国民党文化“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卓有成效的斗争。
第二,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作为主要工作方针之一,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学习和运用。
左联先后开展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左联还同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第三种人”、“自由人”等进行论争。
第三,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吸收革命的文学青年参加左联,组成小组。
新文学第二代作家的大部分,是在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培育下产生的,为新文学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
革命文学思潮,就其主流而言,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革命文学思潮中也掺杂了严重的机械论的庸俗社会学的理论错误。
突出表现在两个观点上。
一是文学和革命的关系。
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齿轮和螺丝钉”,但是,又不能忽略文艺的独特性,应该尊重文学自身的特点,不能同党的其他事业相混同。
左翼作家强调了“齿轮和螺丝钉”的一面,甚至不适当地引申、夸大,而严重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特性。
革命文学中的这种左倾思潮,对左翼文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是文学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文学要为劳动人民服务,但却不应俯就大众、迎合大众、媚俗大众。
在向大众普及的同时,也要不断拣一些新的东西提高他们,帮助他们前进。
左翼作家们的缺失就在于未能将一些新的思想内容、新的表现方法、新的语言和形式,拣选后逐渐地加进去,在普及的同时逐渐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平。
因此,革命文学思潮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但同时也掺杂了许多“左”的错误思潮,直至左联后期,也还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