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养殖场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养殖场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养殖业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
为了保护环境,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二、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定义和范围畜禽无害化处理是指对养殖场所产生的畜禽粪便、动物尸体和副产品等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达到环境安全标准,不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
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畜禽粪便的分解处理;2.动物尸体和副产品的无害化处理;3.养殖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三、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畜禽粪便的处理(1)制定畜禽粪便处理计划,明确处理方法、地点、时间和责任人;(2)采用科学的厌氧消化或堆肥处理技术,确保畜禽粪便能够降解并转化为有机肥料;(3)加强对畜禽粪便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
2.动物尸体和副产品的处理(1)建立动物尸体和副产品处理台账,明确每日处理数量、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2)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生物转化等技术,确保动物尸体和副产品能够彻底无害化;(3)对处理过的动物尸体和副产品进行分类和包装,以防止交叉污染。
3.养殖废水和废气的处理(1)建立养殖废水和废气排放监测制度,定期对废水和废气进行检测,并记录监测结果;(2)采用生物滤池、沉淀池等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确保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3)采用生物过滤、溶解雾化等技术,对废气进行处理,确保其不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
四、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效果评估1.实施(1)养殖场需配备专职负责人负责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2)定期开展畜禽无害化处理知识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处理技术和意识;(3)制定处理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
2.效果评估(1)建立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2)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优化处理方法和设施,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
养殖场生产无害化处理制度
养殖场生产无害化处理制度
1、目的:防止疫病传播扩散和牛场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
2、内容
2.1粪便处理:饲养场采用清粪方式,各栋牛舍饲养员每天人工清粪2次,统一堆放在贮粪场,由专人运到牛粪处理场,堆集生物发酵后做为农家肥出场,未经发酵处理不得出场。
2.2污水处理:饲养场污水统一汇集底部无渗漏污水池中,经过过滤处理,用于浇灌场区周围生态种植区。
2.3病死牛处理:采用焚烧和深埋的处理方法,处理场所用3%火碱水泼洒消毒一次。
2.4污染物处理:
2.4.1剩余或废弃的疫苗和使用过的疫苗瓶:每次免疫结束,由基地部负责监督指导,防疫员负责对剩余或废弃的疫苗和使用过的疫苗瓶、针头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后残留物深埋。
2.4.2可利用固体废物:各栋牛舍分别收集分装,各栋牛舍和生活区匀设有垃圾袋,固体废物包括塑料制品(饲料包装袋、塑料盒)、玻璃废物(药瓶)、纸制品(药物包装盒)等分别装入垃圾袋统一运送垃圾处理场处理。
2.4.3不可再利用固体废物,放入单独垃圾袋中,如生活垃圾等统一单独处理。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
度
引言概述:
动物养殖场是现代农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而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则是保障动物养殖场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消毒制度的必要性、消毒方法、消毒频率、无害化处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消毒制度的必要性
1.1 提高动物养殖场卫生水平
1.2 预防动物疾病传播
1.3 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消毒方法
2.1 物理消毒方法: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
2.2 化学消毒方法:氯消毒、过氧化氢消毒
2.3 生物消毒方法:利用好氧菌、厌氧菌进行消毒
三、消毒频率
3.1 定期消毒:每周对养殖场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3.2 特殊情况下的消毒:如发生疫情或者疾病传播时,需要加大消毒频率
3.3 饲料、水源等容易受污染的地方需要增加消毒频率
四、无害化处理
4.1 废弃消毒剂的处理:不能直接排放,需要经过处理后无害化排放
4.2 废弃消毒物品的处理:如消毒布、器具等,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4.3 废弃动物尸体的处理:采取专业的无害化处理方式,防止传染病传播
五、监督管理
5.1 定期检查消毒情况:由相关部门定期检查养殖场的消毒情况
5.2 强化培训: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消毒知识培训,提高其消毒操作水平
5.3 加强宣传教育:向养殖场主、工作人员宣传消毒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消毒意识
综上所述,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对于动物养殖场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惟独做好消毒工作,才干保障动物健康,生产出安全的畜产品,维护农业生产秩序。
希翼相关部门和养殖场主能够重视消毒工作,加强管理,共同维护动物养殖场的卫生安全。
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
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为切实加强我镇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处置工作,达到“四不准一处理”的规定,建立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各类畜禽饲养场、定点屠宰场、畜禽运输及肉类市场等场所发现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置工作。
二、染疫(含疑似染疫)动物和动物产品、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的尸体、检疫不合格或者无法补(重)检的动物产品,以及染疫动物排泄物、病害动物接触过的物品等污染物,必须作无害化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及出售、转运、加工和食用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及其产品。
三、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处理方式有:销毁(包括焚毁、掩埋)、无害化处理(包括化制、消毒)等,具体操作方式应严格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执行。
四、各相关场所处理要求:(一)畜禽饲养场:应建立场所病死动物及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制度,落实无害化处理场地,配备无害化处理袋、消毒药等必要的无害化处理物资,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档案,认真填写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记录表。
发现可疑重大动物疫病时,应立即报告驻场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或辖区内动物卫生监督所;辖区内动物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员到现场作初步诊断分析,怀疑为重大动物疫病的立即按规定逐级上报,对尸体及其污染物要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二)定点屠宰场:应建立场所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落实无害化处理场地和人员,建立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责任状和档案,有专人负责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记录。
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检疫要及时向场方发出无害化处理通知书,督促场方严格按规定做好无害化处理,由场方无害化处理人员和负责监督的检疫员共同签字,并将无害化处理情况详细记录在案。
(三)畜禽交易市场:应建立场所病死动物及其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制度,配备无害化处理袋、密闭盛放桶等必要的无害化处理物资,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档案,认真填写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记录表,交易市场无害化处理场地落实在所在地镇(街道)无害化处理场。
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
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在养殖场,处理废弃物可是个大问题,大家都知道,猪圈里可不能让味道太重,像那臭豆腐一样,闻着都让人皱眉。
养殖场的无害化处理制度就像是给这些“小臭味”穿上了无形的“隐形衣”,说白了,就是把那些不想要的东西处理得干干净净,让环境变得更美好。
想想看,养殖场里那些可爱的动物们,吃得开心,生活得舒服,我们这些养殖户心里也得踏实,不是吗?养殖场里的粪便、污水之类的,真的是个不小的麻烦。
这些东西要是处理不好,哎呀,别说养殖了,连邻居都得“抓狂”。
所以说,搞好无害化处理,才能让大家都能和和气气地相处。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啥是无害化处理呀?简单说,就是把那些脏东西处理成没害的,让它们乖乖地回归大自然。
就像咱们平时吃的剩饭剩菜,扔掉可惜,做成堆肥,反而能让土地更肥沃,真是一举两得。
再说说具体的操作。
得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区域,得保证这地方远离水源,别让那些脏东西流到小河里,真是让人心里一紧。
然后呢,要定期收集粪便,咱们可不能等到一堆一堆的再去处理,那个时候就忙不过来了,搞得自己灰头土脸的。
收集的粪便可以进行厌氧发酵,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密闭的地方,让微生物们来捣鼓,最终变成可以利用的肥料,嘿,简直是神奇!处理后的肥料可不能随便用,咱们要进行检测,看看成分合不合格,确保对土壤和作物都是友好的。
这样做,既保护了环境,又能让作物长得更好,真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在想,这些措施是不是太繁琐了?其实啊,养殖场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岂不是乐趣多多?除了这些技术性的措施,咱们还得培养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常常有人说,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这话一点没错。
养殖户作为第一线的操作者,更是责任重大。
大家伙儿得明白,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影响到身边的环境。
把无害化处理制度落实到位,大家一起努力,咱们的养殖场才能更美、更和谐。
想象一下,养殖场里不仅有活泼的小动物,还有清新的空气,真是美滋滋!此外,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增强大家的参与感。
无公害化处理制度
无公害化处理制度一、当养殖场的畜禽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杀宰,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二、养殖场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无害化处理化尸池。
三、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应根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决定,对同群或染病的生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四、当养殖场畜禽发生疫情时,一律不许交易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察治疗。
五、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驻场兽医和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祥细记录记载。
六、无害处理完后,必须彻底对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七、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的安全,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养殖档案管理制度一、养殖场(小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1、离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的来源和出场日期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种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畜禽养殖代码:二、养殖场(小区)应当依法向区畜牧部门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三、饲养种畜禽应当建立个人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具体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畜禽调动时应当在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动。
四、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畜禽2年,种畜禽长期保存。
免疫制度一、遵守《动物防疫法》按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署和要求,认真做好畜禽强制性免疫病种免疫工作。
二、严格按场内制度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三、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得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四、在上级业务技术部门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五、建立疫苗出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来贮运疫苗,确保疫苗有效性。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引言概述:消毒制度在动物养殖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养殖场的生物安全。
然而,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无害化处理制度在动物养殖场的消毒制度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在动物养殖场中的应用。
一、消毒制度的重要性1.1 预防疾病传播:消毒制度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预防疾病在动物养殖场的传播。
1.2 保障养殖场生物安全:消毒制度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保障养殖场的生物安全。
1.3 提高养殖效益:消毒制度能够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二、消毒制度中的无害化处理制度2.1 废弃物处理: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2 排放物处理: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2.3 资源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制度还应考虑废弃物和排放物中的可回收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三、无害化处理技术3.1 物理处理技术:如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等,能够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2 化学处理技术:如氧化剂、消毒剂等,能够有效降解废弃物和排放物中的有害物质。
3.3 生物处理技术:如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等,能够将废弃物和排放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四、无害化处理制度的挑战与对策4.1 处理成本高: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可行性。
4.2 技术难题:部分废弃物和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尚未成熟,需要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
4.3 法律法规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无害化处理制度的支持和监管。
五、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前景展望5.1 环保意识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5.2 技术创新推动:随着科技的进步,无害化处理技术将不断创新,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为加强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维护环境卫生,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平衡的良好环境,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一、概述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养殖场。
养殖场所有生病死亡、屠宰及淘汰出栏的猪、鸟、兔、牛、羊等家畜的无害化处理。
二、处理内容及要求(一)生病死亡的动物处理1. 一旦发现到有动物患病或者死亡,养殖场责任人应立即隔离、排查和汇报,对生病和死亡的动物进行密切监测,并积极进行疫病防控。
2. 生病死亡动物出现后第一时间,必须进行隔离,确保病源不会蔓延到其他动物身上。
3. 集中处理生病死亡动物的地方必须统一规划、设立专门的场地进行处理,不得让动物到处乱扔,以免污染环境4. 在处理生病死亡动物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得直接与动物接触,必须穿戴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5. 为保障环境卫生和生态平衡,处理后的动物尸体必须彻底清理干净,处理完的废弃物必须投入到固定的垃圾桶中,切勿任意倾倒。
(二)屠宰动物处理1. 未被正式认可的养殖公司不得进行屠宰作业,严禁私自宰杀、野生动物、雷厉非法逃避检、病畜的屠宰。
如果发现在养殖场发现屠宰野生动物,即便其仅为一只鸽子,也必须要进行报告流程,必须经过对患者健康影响的评估才能处理。
2. 进行屠宰工作时,必须要进行专业马上追踪管理,确保屠宰过程中动物受到极少的压力和不必要的创伤,每到时刻属于固定的定点屠宰,选址应从大型被授权食品处理公司内部屠宰那里选择。
3. 屠宰场地应该设施齐全,环境卫生好,设备完善,净化度高,同时要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
确保无害化处理工作正规、规范,并能够满足卫生、健康、环保等方面的师法。
(三)淘汰动物处理1. 对于淘汰出栏的动物,必须认真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进行,长时间堆放或将其直接扔到环境中。
必须进行安全性处理,如果必要,可以进行深度处理。
必须提前预约处理。
2. 在处理淘汰动物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处理流程和规定,更加需要注意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粉尘进行控制,保障环境的卫生和生态的平衡,为周围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
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工业化养殖模式下,养殖场产生大量的养殖废弃物和动物尸体,如果不加以处理,将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1.管理目标:通过推行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实现养殖废弃物和动物尸体的安全无害处理,减少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2.管理原则:科学、规范、可持续。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卫生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管理内容1.动物死亡管理(1)设立专用处理区域:养殖场内设立专门的动物尸体收集区域,并配备密封容器、标识牌等。
(2)尸体收集与运输:动物死亡时要及时进行分类、封装,采取密封防渗漏容器,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集中处理。
(3)尸体处理方式:推荐采用无害化处理方式,如资源化利用、焚烧、卫生填埋等。
禁止随意排放或倾倒动物尸体。
2.养殖废弃物处理(1)分类收集:养殖场要根据养殖废弃物的性质进行分类收集,包括粪便、尿液、废料等。
(2)高效处理:推荐采用先进技术,如生物发酵、气体发酵等,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实现资源化利用。
(3)减量化措施:养殖场要加强对养殖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如改进饲养管理、健康养殖等。
3.污水处理(1)设备建设:养殖场要配备污水处理设备,确保养殖场内产生的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2)污水处理工艺:推荐采用物理、化学、生物三联处理工艺,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符合相关标准。
(3)水资源回收: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实现对水的回收利用,如用于冲洗、灌溉等,达到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4.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1)养殖场要建设与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确保养殖废弃物和动物尸体的安全、高效处理。
(2)设施管理与维护:养殖场要加强对无害化处理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定期检查设施运行情况,及时处理设施故障。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一、背景介绍动物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但由于疾病的传播和动物粪便的排放,养殖场容易成为病菌滋生的场所。
为了保证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安全,消毒制度在动物养殖场中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毒制度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并探讨无害化处理制度在动物养殖场中的重要性。
二、消毒制度的目的1. 预防疾病传播: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在养殖场的传播。
2. 保障动物健康:消毒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发病率。
3. 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消毒可以减少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消毒制度的内容1. 消毒场所选择:根据养殖场的不同区域和设施,确定消毒的重点区域,包括动物圈舍、饲料储存区、水源等。
2. 消毒时间和频率: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消毒的时间和频率。
普通建议在动物出栏前进行全面消毒,并定期进行例行消毒。
3. 消毒方法选择: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和消毒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等。
4. 消毒剂选择:根据消毒的对象和目的,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氯化物、过氧化氢、醋酸等。
5. 消毒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消毒操作流程,包括准备消毒剂、清洁物体表面、喷洒消毒剂、处理废弃物等。
6. 消毒效果评估:建立消毒效果评估体系,定期检测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
四、无害化处理制度的重要性1. 环境保护:动物养殖场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废水,如果不进行无害化处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无害化处理可以减少氨气、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防止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2. 资源利用:无害化处理可以将动物粪便和废水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3. 疾病控制: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在粪便和废水中的传播,降低动物感染疾病的风险。
4. 产品安全:无害化处理可以减少粪便和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1、规模养殖场应该严格按照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2、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应该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3、无害化处理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4、无害化处理方式一般为高温、深埋和销毁;5、采取深埋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在感染的饲养场内或附近,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并严格执行各种病死畜禽的技术处置规程;6、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7、无法采取深埋方式处理时,采用焚烧处理;焚烧时应符合环境要求;检疫申报制度一、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离开养殖场前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申报;二、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出场前2-3天应向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申报动物产地检疫;种畜禽调运前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并实行严格的隔离观察制度;三、申报检疫的动物必须经强制免疫和佩戴动物标识,养殖档案、免疫档案健全,方可申报;四、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经乡镇畜牧兽医站检疫人员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场;五、运输动物的车辆装载前和卸载后应清洗消毒,并取得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六、货主凭动物产地检疫证明和消毒证明运输、经营,调离黎城县的动物需凭动物产地检疫证明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换取动物出县境检疫证明;七、未经检疫的动物禁止调离本场,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实行隔离观察、治疗;八、申报产地检疫数作为项目申报核定出栏数的重要依据;九、违反上述规定将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南贾镇动物防疫消毒制度为了加强动物防疫消毒管理,规范消毒程序,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护人体健康,根据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一、生产、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按照防疫要求、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并认真执行;二、生产、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畜禽养殖场要对圈舍、用具、仓库、通道每周进行一次预防性消毒;场地、待屠宰圈、隔离场所、屠宰场加工车间、工作台面、屠宰用具每周消毒一次;畜禽交易市场每半月消毒一次,消毒程序严格按照山西省动物防疫消毒操作规程进行;三、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车辆装前、卸后消毒由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实施;四、发生动物疫情时,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按照一、二类传染病发生的消毒规程,赴现场进行消毒;五、防疫消毒药品和器械必须从正规生产厂家购进;必须使用2种以上消毒药品交替消毒,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六、每次消毒完都要详细记录好,消毒日期,消毒药品名称等;七、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免疫制度1.畜牧兽医中心站包村包场户人员及村级动物防疫员具体实施畜禽免疫工作,按部位、剂量、程序实施免疫;2.免疫工作开展的同时要加施畜禽标识、发放免疫证卡及填写免疫档案;3.强制免疫所需疫苗由疫控中心统一供应,免疫程序按照农业部要求进行,免疫剂量、免疫部位等要符合技术要求标准;4.强制免疫应免率要保证常年维持在100%;5.强制免疫过敏死亡的畜禽畜牧兽医站包村场人员要及时拍照、畜主要及时开具村委会证明,同时上报县疫控中心;南贾镇动物免疫标识使用制度一、动物免疫标识,包括耳标、免疫证明卡和免疫档案;二、免疫耳标由县畜牧兽医中心统一发放,固定在牲畜的左耳上,拆卸后决不能重复使用;三、免疫证明卡统一使用农业部规定的动物免疫证,由防疫人员认真填写、编号、签名;四、免疫档案应及时、规范填写,妥善保存;五、牛、羊、猪必须进行免疫标识;认真实行一畜一标一证一档,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场户,场户不漏畜;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对怀孕母畜、仔畜、病畜适当缓免;六、在实施检疫时,检疫员必须凭免疫证明和免疫标识办理产地检疫证,严格执行一畜一证,证随畜走;对没有免疫标识或者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没有免疫标识的动物禁止屠宰、运输和上市交易;七、所有饲养、经营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及时进行动物免疫接种和消毒,并进行免疫标识,畜主要主动配合工作,不按规定进行计划免疫的畜主,将根据动物防疫法及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有关规定依法进行处理;兽医室管理制度一、坚决服从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贯彻执行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恪守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三、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医疗器械及时清洗消毒;四、必须经常保持兽医室的卫生,任何人不准在内吸烟;五、严格执行例会制度,所有从业人员按规定定时学习,集中讨论专业知识;六、实行专人分管制度,分管人员每日必须认真巡视所分管圈舍,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处理有困难的要及时请示报告;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坚持认真登记病历;工作人员应仔细查对处方药品,注意配伍禁忌;八、兽医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不准迟到早退、无故旷工,有事外出时要把自己手头遗留的问题向主管交待清楚,以免耽误工作;九、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爱护公共财物,对医疗器械要妥善保管、精心使用,以免损坏丢失,节约使用药品,不得将领用的药品随意乱扔乱放;十、齐心协力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兽药使用管理制度一、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严把兽药饲料产品质量关,对所使用的兽药饲料产品要从正规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购进,进货时严格审查产品相关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产品标签等内容,确保产品质量;三、建立健全兽药饲料产品进货、使用登记备案制度,对兽药饲料的购进、使用和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实记录下来,为溯源制度的实施打好基础;四、不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物、违禁药物、非法兽用生物制品和其它违禁物质;不使用假劣饲料和“瘦肉精”、“蛋白精”、安定等违禁物质;发现有使用、经销“瘦肉精”、“蛋白精”、安定等违禁物质和假劣饲料的行为,及时向兽药饲料主管部门举报; 五、严格执行农业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193号公告、部分国家及地区明令禁用或重点监控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265号公告、兽药国家标准和部分品种的停药期规定农业部27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168号公告、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农业部560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658号公告等兽药饲料管理规定,确保安全用药;六、严格依法使用兽药饲料产品,自觉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检;疫苗使用管理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二、严格按照疫苗说明的要求条件进行保存,并按不同品种、有效期分类存放,不得混杂乱放;三、要具有与贮存疫苗数量相适应的冷藏设备低温冰箱、普通冰箱、冷库,防疫员必须配备便携式疫苗箱;四、坚持疫苗入库、发放登记制度,认真填写好疫苗来源、生产厂家、批号、规格、生产日期、领用人签字、领取发放日期等内容;五、强制免疫疫苗供应由县畜牧兽医中心统一供应,不得擅自购入和使用;六、严禁使用过期、失效和假劣疫苗;七、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使用疫苗;八、对违反以上规定的,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对引发疫情的,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制度
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
理制度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无害化处理制度为了防止动物疫情病的发生和传播,规范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根据《动物防疫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发病、病死及死因不明的动物,必须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进行
无害化处理,禁止销售、运输、食用和随意抛弃。
二、无害化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
则。
三、采取深埋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在感染的饲养场内或附近,远离居民区、
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
四、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一般为高温、深埋和销毁。
五、无害化处理结束后,对病害产品污染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六、动物排泄物、生产污水等须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生物
安全标准和其他标准后方可排放,未经处理不得擅自排放。
七、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八、做好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档案记录,档案记录保存五年以上。
江西上高大北农养殖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一月十日。
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
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首先,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应明确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处理难度,将废弃物分为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剩余饲料和废弃物料等,可以采取堆肥、沼气发酵或生物转化的方式进行处理。
液体废弃物包括畜禽粪污和废水,应通过生物处理、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等方式去除有害物质,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其次,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应设立废弃物处理设施,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与管理。
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堆肥场、沼气发酵设备、生物处理设备等。
这些设施应该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设备先进且稳定可靠。
同时,要确保设施运营的持续性,在设施建设完毕后,要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养护和维修等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营。
此外,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还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废弃物的排放、处理情况的检查和核查,对违反规定进行处罚。
同时,要加强与养殖场的沟通与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养殖场改善废弃物处理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最后,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还应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养殖场主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养殖场主和从业人员普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废弃物处理的方法,使其深入了解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废弃物处理工作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建立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制度应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废弃物处理设施和专业人员的配备、监管执法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共赢。
无害化处理制度
无害化处理制度
无害化处理制度
一、无害化处理以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
二、规模畜禽养殖场要具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
备。
三、采取深埋无害化处理的场所应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
交通要道,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四、粪便、污水等排泄物应经沼气池或沉淀消毒池无害化处理。
五、五、畜禽因一般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实行焚烧或深埋覆土1.5
米以上,并彻底消毒处理。
六、畜禽因传染病引起的死亡;实行焚烧或深埋覆土2米以上,并彻底消毒处理。
七、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八、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作好记录,由处理人和驻场责任兽医共同签字,并对处理结果负责。
养殖场生产无害化处理制度
养殖场生产无害化处理制度养殖场生产无害化处理制度,是指为了减少因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及为了保障养殖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而制定的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养殖场生产无害化处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建立环保意识养殖场首先应该建立环保意识,明确生产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环保培训、宣传环保知识等方式,提升养殖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在建设养殖场时,应合理规划养殖场的布局,避免与周边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过近,减少人畜共患病的风险,并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
三、科学饲养管理养殖场应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合理配置饲料,控制饲料的浪费和污染。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导致粪便和尿液等废弃物无法及时处理。
四、废弃物处理养殖场废弃物主要包括动物粪便、尿液、残料和排泄物等,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养殖场应建立科学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建立粪污收集和处理设备,如粪池、污水处理池等,以及定期进行废弃物收集和处理。
五、污水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养殖场应建立科学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养殖过程中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
可以采用生化处理、物理处理等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并确保处理后的污水符合环保要求,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养殖场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非常重要,可以采用掩埋、焚烧、高温蒸煮等方法进行处理,防止病菌传播和气味扩散,确保不对周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影响。
七、环境监测和评估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养殖场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养殖过程中没有产生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养殖场生产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护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并保证养殖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一、引言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是动物养殖场保障动物健康和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二、消毒制度的制定1. 目的消毒制度的制定旨在保障动物养殖场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传播,确保动物健康和生产安全。
2. 适用范围消毒制度适用于动物养殖场的所有区域和设施,包括饲养区、繁殖区、孵化区、运输车辆等。
3. 制度内容(1)消毒目标:明确消毒的目标,包括消灭病原微生物、减少传染病风险等。
(2)消毒方法:列举常用的消毒方法,如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等,并说明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求。
(3)消毒剂选择:介绍常用的消毒剂种类和选择原则,包括广谱杀菌剂、无机消毒剂、有机酸等,并指出各种消毒剂的优缺点。
(4)消毒频率:根据不同区域和设施的特点,确定消毒的频率和时间点,确保消毒的效果。
(5)消毒记录:要求养殖场建立完善的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日期、消毒剂使用量、消毒区域等信息,以备查证和追溯。
三、消毒制度的实施1. 消毒前准备(1)制定消毒计划:根据消毒制度要求,制定每月或每周的消毒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流程。
(2)准备消毒剂和工具:根据消毒区域和设施的需求,准备合适的消毒剂和相应的工具,确保消毒的效果和安全。
2. 消毒操作(1)清洁消毒区域:在进行消毒前,要先清洁消毒区域,包括清除杂物、清洗设施等,确保消毒剂能够充分接触到目标区域。
(2)正确使用消毒剂: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正确稀释和使用消毒剂,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符合要求。
(3)注意防护措施:在进行消毒操作时,要佩戴好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消毒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3. 消毒后处理(1)通风处理:消毒后,要及时开启通风设施,将残留的消毒剂挥发掉,避免对动物和人员产生不良影响。
(2)消毒剂残留检测:定期对消毒区域进行消毒剂残留检测,确保消毒剂的使用符合标准和要求。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一、背景介绍动物养殖场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障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消毒制度和无害化处理制度在养殖场中起着关键作用。
消毒制度主要针对养殖场内的设施、器具和环境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防止疾病传播。
无害化处理制度则是针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泄物进行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
二、消毒制度的要求和措施1. 消毒目标:确保养殖场内的设施、器具和环境无病原微生物存在,防止疾病传播。
2. 消毒频率: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和疫情监测结果,制定合理的消毒频率,一般为每周至少一次。
3. 消毒剂选择:根据养殖场的需求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化钠、过氧化氢、过硫酸钠等。
4. 消毒方法: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喷洒法、喷雾法等。
消毒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接触消毒剂。
5. 消毒记录:对每次消毒进行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剂使用量、消毒方法等,以便于监测消毒效果和追溯。
三、无害化处理制度的要求和措施1. 废弃物分类: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包括动物粪便、废弃饲料、废弃草料等。
2. 废弃物处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常用的处理方式有堆肥处理、沼气发酵、生物转化等。
3. 处理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堆肥场、沼气池等。
设施要符合环保要求,确保废弃物处理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处理记录:对每次废弃物处理进行记录,包括处理时间、处理方式、处理效果等,以便于监测处理效果和追溯。
四、数据统计和监测1. 消毒效果监测: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病原微生物监测,评估消毒效果。
监测数据包括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消毒剂残留量等。
2. 废弃物处理效果监测:对废弃物处理过程进行监测,评估处理效果。
监测数据包括沼气产量、堆肥成熟度等。
3. 数据统计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消毒制度和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实施效果。
无公害化处理制度
无公害化处理制度一、当养殖场的畜禽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杀宰,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二、养殖场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无害化处理化尸池。
三、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应根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决定,对同群或染病的生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四、当养殖场畜禽发生疫情时,一律不许交易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察治疗。
五、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驻场兽医和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祥细记录记载。
六、无害处理完后,必须彻底对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七、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的安全,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养殖档案管理制度一、养殖场(小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1、离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的来源和出场日期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种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畜禽养殖代码:二、养殖场(小区)应当依法向区畜牧部门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三、饲养种畜禽应当建立个人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具体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畜禽调动时应当在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动。
四、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畜禽2年,种畜禽长期保存。
免疫制度一、遵守《动物防疫法》按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署和要求,认真做好畜禽强制性免疫病种免疫工作。
二、严格按场内制度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三、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得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四、在上级业务技术部门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五、建立疫苗出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来贮运疫苗,确保疫苗有效性。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一、背景介绍动物养殖场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的重要环节。
然而,动物养殖场中存在着疾病传播和病原菌滋生的风险。
为了保障动物养殖场的卫生安全,消毒制度和无害化处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的标准格式。
二、消毒制度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动物养殖场环境的卫生安全,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养殖动物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2. 范围:适合于所有动物养殖场,包括禽畜养殖场、水产养殖场等。
三、消毒制度的要求和流程1. 消毒要求:(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病原菌和环境条件,选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低毒性、无残留物的消毒剂。
(2)消毒剂使用量:根据养殖场的大小和污染程度,合理计算消毒剂的使用量。
(3)消毒剂浓度:根据消毒剂的说明书,控制消毒剂的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4)消毒时间:根据病原菌的特性和消毒剂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消毒时间。
2. 消毒流程:(1)清洁预处理:在消毒之前,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清洁,清除污物和有机物。
(2)消毒操作: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将消毒剂稀释至合适的浓度,喷洒或者涂抹在养殖场的各个部位,确保充分覆盖。
(3)消毒时间:根据消毒剂的要求,保持一定的接触时间,以确保病原菌被有效杀灭。
(4)清洗后处理:消毒结束后,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清洗,清除残留的消毒剂。
四、无害化处理制度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将动物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 范围:适合于动物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粪便、尸体等有害物质的处理。
五、无害化处理制度的要求和流程1. 无害化处理要求:(1)分类处理:根据不同的有害物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堆肥处理、沼气发酵等。
(2)无害化处理剂:选择合适的无害化处理剂,加速有害物质的分解和转化过程。
(3)处理设施:建立适当的处理设施,确保无害化处理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一、经营场所、养殖场(户)必须制定无害化处理制度。
二、检疫中发现的病死家禽及染疫家禽产品,按照规定在检疫人员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各市县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机构对无害化处理制度的落实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对不执行制度及造成疫情传播者,按法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四、必须建立无害化处理档案,对无害化处理的家禽及家禽产品必须作好记录,并列入档案管理。
五、无害化处理措施和方式必须按照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和GB16548-2006 进行。
六、无害化处理的场所建设必须科学合理,远离居民区、水源和交通要道等,并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养殖场动物用药管理制度
一、采用环保型消毒剂,勿用毒性杀虫剂和毒性灭菌(毒)防腐药物。
二、药品、添加剂的购入,分发使用及监督指导,须从正规大型规范厂家购入,并严格执行国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药品购入检测和使用需由国家授权和兽药使用规范,并结合各进口国的要求实施,以防止滥用。
尽量减少用药。
药品的分发,使用须由兽医开具处方,并监督指导使用,以改善体内环境,增加抵抗力。
三、兽用生物制品购入、分发、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四、场房建设有利工消随离,统一生物安全措施与卫生防疫制度。
国家法律法规对养殖场的要求
一、畜禽养殖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范的规定,建立畜禽及产品购销、投入品购入使用、动物卫生防疫、养殖污染控制和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切实履行法定的质量安全保障职责。
二、从事畜禽养殖,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严格遵守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的安全使用规范,不得添加仼何非食用添加物质,严禁饲喂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和垃圾场中的物质。
三、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做好日常防疫消毒、落实强制免疫计划并建立免疫档案、配合搞好疫病检測检验、执行重大疫病控制和扑灭措施。
兴办畜禽养殖场区成当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出售动物及产品应当中报检疫并取得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识。
四、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畜禽标识管理的规定和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标识推行工作的安排,做好畜禽标识加施的具体实施。
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 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畜禽标识作为动物疫病和质量安全的追溯依据。
五、畜禽养殖场(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禽的品种、来源、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和进出场日期。
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名称、来源规格、批号、批准文号,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县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六、实施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畜禽及畜禽产晶可追溯。
畜禽养殖场(区)应当积极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一、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
养殖场负责人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养殖场须设专职人员(动物疫情测报员),负责动物疫情监测和上报工作。
三、在发现有疫情发生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镇兽医站报告。
四、监测报告的内容包括动物疫病流行病发生地点,发生状况和蔓延趋势。
五、实行零报告制,每月3 日前,动物疫情报告员将上月疫病发生情况上报镇兽医站。
六、镇兽医站在接到动物疫情员重大疫情发生报告时,应1小时内报至县兽医卫生监督所。
七、养殖场应建立动物疫情测报员、报告员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考核及奖惩制度
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进场人员消毒后方能进入生产区内,车辆进入生产区1
内时,应经过车辆消毒通道,经喷洒消毒剂对其外表及所载
物体表面消毒后进入。
生产用器具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保
洁,消毒后统一储存。
2、场区消毒.非生产区应以清扫,保持其清洁卫生,定
期(每周或每半月)使用规定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生产区
内、舍外主干道应每日清扫,每周使用规定的消毒剂消毒1
-2次。
畜禽粪便运输专用道应在每日使用后立即清扫干
净,定期(每周或每两周1 次)消毒。
、畜禽卫生消毒程序,每日上、下午对畜禽舍地道路各3
清扫1 次,每日或每周用消毒剂喷洒地、墙壁、走道消毒。
在场外疫情严重时应酌情增加消毒次数和提高消毒数小时后,以清水洗净消毒液。
4、装卸动物、动物产品的车辆在装前、卸后要严格按照
《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开展消毒工作。
动物及动物产品要严
格按照GB16548-2006 进行消毒。
要规范使用消毒药品,领取、配置应有记录,手续齐全
动物养殖场产地检疫申报制度
一、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动物养殖场的动物在离开养殖前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申报。
三、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出场时提前2 天向当地动物卫
生监督所申报检疫申报检疫的动物必须经强制免疫和佩戴动物标识后方可申报。
四、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经动物卫生监督所疫合格后方可出场。
五、运输动物的车辆装载前和卸载后应清洗消毒,并取得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六、未经检疫的动物禁止调离本场,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实行隔离观察治疗
七、申报产地检疫数作为项目中报核定出栏数的重要
八、违反上述规定将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处罚。
动物养殖场养殖档案制度
一、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料添加齐y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
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三)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況。
(四)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二、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号、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三、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四、畜禽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五、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 不得
运出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制度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
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二、规模养殖场应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审批并验收合格,颁发《动物防疫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规模养殖场法人为动物防疫工作主要责任人,认真
组织做好各项动物防疫制度的落实工作。
四、商品畜(禽)实行全进全出或实行分单元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
五、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的畜(禽)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
六、规模养殖场生产区内禁养其他动物
七、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时,应从非疫区,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畜(禽)场或繁育场引进经检疫合格的畜(禽)。
畜(禽)引进后,应在隔离舍隔离观察2 周以上,健康者方可进入健康舍饲养。
八、患病畜(禽)应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