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的建筑物结构稳定要求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的建筑物结构稳定要求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的建筑物结构稳定要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是保障建筑物使用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建筑物结构稳定要求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建筑物结构稳定要求的内容和标准。

一、基本概念和定义建筑物结构稳定要求是指建筑物能够在其设计寿命内保持稳定的能力,承受各种力的作用而不发生破坏。

在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中,结构稳定是评价一个建筑物是否安全可靠的重要指标。

二、受力要求1. 承重结构的设计强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并能承受规定荷载的作用,确保结构受力合理、稳定。

2. 结构的水平抗倒稳定要求:建筑物需要满足抗风、抗震等水平力的要求,确保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倒塌。

三、结构材料要求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满足规范要求,确保结构承载力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2. 钢材的强度和延伸性要满足规范要求,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 其他建筑材料的选用要符合规范要求,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结构构造要求1. 建筑物结构的连接方式和构造要合理,连接部位应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 预制构件的制作、运输和安装要符合规范要求,确保结构的质量和一体性。

五、建筑物施工要求1.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结构的施工要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要得到有效实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结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六、验收要求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检查结构的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2. 验收前应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和测试,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七、结论建筑物结构稳定要求是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工程质量。

各种要求的落实和合规性评估是保障建筑物结构稳定的关键。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我们才能确保所建设的建筑物具备稳定的结构,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原理

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原理

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原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是建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在荷载作用下,结构不发生破坏或者失稳的能力。

计算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是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避免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基本上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1. 确定结构的荷载2. 确定结构的内力3. 确定结构的稳定性4. 确定结构的尺寸和构造三、确定结构的荷载在建筑设计中,荷载是指对于结构体系所施加的所有重力和外力的合力。

荷载的种类包括自重、活载、风载、地震载、温度载等。

在计算荷载时,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各种荷载进行分类和确定。

四、确定结构的内力在确定结构的内力时,需要根据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弹性力学分析计算。

弹性力学分析计算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理论、塑性理论等。

其中,静力学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在静力学分析中,通常采用平衡方程和受力平衡方程进行计算。

五、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在确定结构的稳定性时,需要分析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力。

承载能力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承载能力,稳定性能力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能力。

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包括弯曲稳定性、剪切稳定性、压缩稳定性、扭转稳定性、屈曲稳定性等。

在计算稳定性时,要考虑结构的材料和断面性质、受力形式和结构的几何形状等因素。

六、确定结构的尺寸和构造在确定结构的尺寸和构造时,需要根据结构的荷载和内力计算结果,确定结构的尺寸和构造。

结构的尺寸和构造要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建筑的使用要求等因素。

七、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的具体方法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结构的荷载: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确定结构所受的各种荷载。

2. 计算结构的内力:根据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特点,运用弹性力学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内力。

建筑结构如何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建筑结构如何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建筑结构如何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抵御外界的各种力量和条件。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1. 合理的结构设计在设计阶段,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需进行充分的考虑。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规模和用途,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

通过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承重墙结构等,可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同时,选取合适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 加强基础建筑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建筑结构的关键部分,对于增强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基础的稳定性,需要进行足够的勘察和分析,确定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尺寸。

此外,可以通过加固地基的方法,如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承台等,来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采用增强措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增强措施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一项常用的方法是加固墙体。

通过在墙体的部分或整体进行加固,如加设钢筋混凝土结构、加装钢板等,可以提高墙体的抗震性和整体刚度,进而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增设剪力墙、增加支撑结构等方式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4. 考虑自然灾害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风灾等。

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例如,在地震区域,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如采用可变刚度结构、加装抗震支撑等措施。

在风灾区域,可以采用减小风载影响的措施,如安装风抗设施等。

5. 做好维护和监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其维护和监测密不可分。

及时进行维护和检查,对于及早发现和解决结构问题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结构检测和评估,监测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状况,可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是建筑物安全和持久性的关键所在。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加强基础、采用增强措施、考虑自然灾害以及做好维护和监测等措施,可以显著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各种力量和条件的作用下保持稳定和安全。

重力二阶效应的一般规定

重力二阶效应的一般规定

重力二阶效应和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一般规定相关标签:∙一般规定∙重力二阶效应∙结构整体稳定性(1)所谓重力二阶效应,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由于构件自身挠曲引起的附加重力效应.即P-δ效应,二阶内力与构件挠曲形态有关,一般中段大、端部为零;二是结构在水平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侧移变位后,重力荷载由于该侧移而引起的附加效应.即重力P-Δ效应。

分析表明,对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而言,由于构件的长细比不大,其挠曲二阶效应的影响相对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由于结构侧移和重力荷载引起的P-Δ被应相对较为明显,可使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增加,当位移较太时甚至导致结构失稳。

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设计,主要是控制、验算结构在风或地震作用下,重力荷载产生的P-Δ效应对结构性能降低的影响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结构失稳。

高层建筑结构只要有水平侧移,就会引起重力荷载作用下的侧移二阶效应(P-Δ效应),其大小与结构侧移和重力荷载自身大小直接相关,而结构侧移叉与结构侧向刚度和水平作用大小密切相关。

控制结构有足够的侧向刚度,宏观上有两个容易判断的指标:一是结构侧移应满足规程的位移限制条件,二是结构的楼层剪力与该层及其以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即楼层剪重比)应满足最小值规定。

一般情况下,满足了这些规定,可基本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且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较小。

对抗震设计的结构,楼层剪重比必须满足《高规》第3.3.13条的规定;对于非抗震设计的结构,虽然荷载规范规定基本风压的取值不得小于0.3kN/`m^2`.可保证水平风荷载产生的楼层剪力不至于过小,但对楼层剪重比没有最小值规定。

因此,对非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当水平荷载较小时,虽然侧移满足楼层位移限制条件,但侧向刚度可能依然偏小,可能不满足结构整体稳定要水或重力二阶效应不能忽略。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 50011-2001)第三章第3.6.3条规定:“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的10%时,应计人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

(完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强条

(完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强条
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当荷载与荷载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 ——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
——风荷载的分项系数;
——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楼面活荷载效应标准值;
——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分别为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去0.7和0.0;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1.0和0.6或0.7和1.0。
注: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通风机房和电梯机房,本条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7的场合应取为0.9。
式中: ——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
——水平地震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规程表4.3.12规定的值;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第j层得重力荷载代表值;
n——结构计算总层数。
表4.3.12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类别
6度
7度
8度
9度
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
3.9.4
B类建筑
抗震等级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规程表3.9.4确定。
4.2.2
基本风压
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4.3.1
地震作用
各抗震设防类别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二级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与稳定性的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与稳定性的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与稳定性的研究在建筑领域,结构设计的抗震性与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因此确保建筑物在面对这些挑战时能够保持稳固,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任务之一。

抗震性,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物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

地震会产生水平和竖向的振动,对建筑物施加各种力,如拉力、压力、剪力等。

一个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建筑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分散和抵抗这些地震力,从而减少结构的损坏和倒塌风险。

稳定性则侧重于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以及在受到外部干扰时保持自身平衡和不发生倾覆、滑移等失稳现象的能力。

它不仅与建筑的几何形状、荷载分布有关,还与结构的材料特性、连接方式等密切相关。

为了实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和稳定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建筑场地的选择。

一个合适的场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应避免选择在地震断层带、软弱土层、河岸边缘等不利地段建设。

同时,要对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土壤的类型、承载力、地震波传播特性等,为后续的结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结构体系的选择也是关键。

常见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它们在抗震和稳定性方面各有特点。

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但抗震性能相对较弱;剪力墙结构则能提供较强的抗侧力能力,适用于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用途、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结构体系。

在构件设计方面,要确保各个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例如,柱子和梁要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同时要控制其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节点的设计也不容忽视,节点是结构中各构件连接的关键部位,其强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性能。

材料的选择同样重要。

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能够提高结构的抗震和稳定性能。

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采用高强度的钢筋和高性能的混凝土,可以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

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

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和外力的作用,保证其在长期使用中不会发生倒塌或其他结构破坏的问题。

一、地基工程地基是高层建筑的重要基础,地基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工程包括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地基加固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二、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该遵循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的基本原则。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用途、高度、荷载等因素,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每种结构形式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缺点。

三、材料选择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要求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震性能。

常见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复合材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耐久性、施工性能等因素,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持久性。

四、抗震设计地震是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考虑因素。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使建筑在地震时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并保证人员的安全。

抗震设计包括选择适当的抗震措施和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等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地震的影响,做出合理的决策。

五、监测和维护在高层建筑建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

监测工作包括结构变形的监测、荷载的监测等,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工作,包括防水、防腐、装修等,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总结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需要在设计、施工、监测和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使高层建筑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场所。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引言高层建筑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对于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旨在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保障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包括楼板、柱子、梁和墙体等。

三、基本要求1、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2、建筑物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满足使用要求。

3、建筑物的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4、建筑物的结构应符合施工、安装、调试和维修要求,便于施工和维护。

5、建筑物的结构应尽量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的设计方法,以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设计荷载1、荷载标准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包括自重、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2、自重建筑物的自重应按照设计要求计算,包括混凝土、钢筋、砖墙、地基等的自重。

3、活荷载建筑物的活荷载应按照设计要求计算,包括人员、设备、家具等的活荷载。

4、风荷载建筑物的风荷载应按照设计要求计算,包括基本风压和风荷载系数。

5、地震荷载建筑物的地震荷载应按照设计要求计算,包括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动力响应和变形。

五、结构材料1、混凝土建筑物的混凝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包括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

2、钢筋建筑物的钢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包括强度、耐腐蚀性等。

3、预应力钢筋建筑物的预应力钢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包括强度、耐腐蚀性4、砖墙建筑物的砖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包括强度、耐久性、防火性能等。

5、地基建筑物的地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包括承载能力、稳定性等。

六、结构形式1、楼板建筑物的楼板应采用合理的梁板结构形式,梁板之间应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以提高楼板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2、柱子建筑物的柱子应采用合理的截面形式,以提高柱子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建筑物的梁应采用合理的梁截面形式,以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就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习者有所帮助。

1. 结构安全性第一原则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

结构的安全性是指结构在规定使用条件下,能够承受预定荷载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荷载作用和内力分布进行充分分析,保证结构能够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2. 结构稳定性原则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外部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或破坏的能力。

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构件连接的可靠性以及荷载的合理传递等因素。

只有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才能有效地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3. 结构耐久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即结构在规定使用条件下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和安全的能力。

为了提高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质量,以及对结构进行有效的防护和维护。

只有确保了结构的耐久性,才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4. 结构经济性原则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经济性。

结构的经济性是指以最少的材料和成本,满足结构设计、使用和维护的要求。

设计时需要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尺寸和截面,使结构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结构的材料消耗和建造成本。

5. 结构美观性原则最后一个原则是结构的美观性。

美观的结构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形象和观感,增强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也需要考虑结构的外观设计和装饰,使结构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具有艺术性和美观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方面。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原则,才能设计出安全、稳定、耐久、经济、美观的混凝土结构,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高层建筑的结构规范要求与施工要点

高层建筑的结构规范要求与施工要点

高层建筑的结构规范要求与施工要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稳固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可靠,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和工作要点。

本文将介绍高层建筑结构规范要求和施工要点。

一、结构设计规范要求1. 承载能力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必须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包括静载、动载和临时荷载等。

设计应该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和临时负荷,以及抗震设计要求。

2. 抗震设计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以应对地震产生的水平力和垂直力。

设计时需要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物所处地区的地震波特征进行计算和分析,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3. 材料选择和使用: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选择要符合建筑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

常用的结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等,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稳定性和刚度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刚度要求较高,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在风荷载、温度变化和荷载变化等情况下的变形和位移。

二、施工要点1. 施工方案制定: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前,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结构施工的基本流程、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2. 基础施工: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基础的承载能力。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基础的稳固和均匀。

3. 结构施工:结构施工包括梁、柱、墙等部分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保证结构的准确和稳定。

4. 防水施工:高层建筑的防水施工需要特别注意。

在屋面、外墙和地下室等地方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建筑物的密封性和防潮性。

5. 监测与检测: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工作。

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结构规范要求与施工要点是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安全的基础。

遵循规范要求和施工要点,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时,务必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合理安排施工流程,确保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的结构稳定性

建筑结构设计的结构稳定性

建筑结构设计的结构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

结构稳定性作为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结构稳定性的概念、重要性、计算方法和相关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及重要性结构稳定性是指建筑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不产生过大的变形和失稳的能力。

它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人员安全。

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确保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能够有效地抵抗变形和破坏。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处的环境条件、造价限制和功能要求等因素。

同时,合理选择结构系统和材料,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对结构进行合理的抗震和稳定性分析。

只有在满足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二、结构稳定性的计算方法为了评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设计师可以采用一系列计算方法和工具。

其中,静力弹性法和有限元分析法是常用的两种计算方法。

静力弹性法是一种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适用于荷载较小的简单结构或初步设计阶段的计算。

该方法通过假设结构行为呈线性弹性,将结构的荷载、荷载组合和材料性能等参数代入公式,计算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判断结构的稳定性。

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可用于分析各种复杂结构的稳定性。

该方法将结构划分为有限个小单元,利用离散的节点和单元进行计算,模拟结构的物理行为。

通过应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力学原理,计算结构的应力、变形等参数,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三、保障结构稳定性的措施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设计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措施:1.合理选择结构系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系统,例如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或桁架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系统具有不同的抗震和稳定性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选用适当的材料:在结构设计中,选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共3篇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共3篇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共3篇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1高层建筑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建筑结构体系,在地震等极端条件下,其结构稳定性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为此,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需要对其结构体系进行充分的抗震分析和优化设计,以确保其在地震等极端条件下的结构安全性。

首先,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建筑结构的高度、结构形式、材料等等。

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次,我们需要针对建筑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抗震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的核心是对建筑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以找出其在不同地震条件下的抗震性能表现,并加以评估。

这种方法需要结合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建筑模型进行模拟并进行动力分析,以获取建筑结构的动态响应曲线。

最后,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和评估之后,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这种优化设计可以针对建筑结构的不同部位和因素进行,比如调整结构形式、加强连接构件、使用更耐震性的材料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在进行抗震分析和优化设计时,我们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评估,以找出最经济、最可行的设计方案。

总之,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是一项极为复杂和关键的工作,它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以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等极端情况下的安全和稳定。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2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高层建筑的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高层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受到破坏,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也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和优化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需要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和抗震构造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稳定性设计: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和结构复杂性,其结构稳定性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水平荷载、风荷载、自重等,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3. 选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以满足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4. 细化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进行细化的设计,包括材料的选用、构造的设计、节点的布置等,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维护保养: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维护保养的问题,以确保建筑物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

总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长期使用寿命。

- 1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是指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从规程的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和应用实例三个方面介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一、编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的数量与日俱增。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和标志性建筑,其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已经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因此编制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成为必然选择。

二、主要内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结构设计原则:规定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要求。

同时强调了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荷载标准、抗震设计要求等。

2. 结构设计方法:规定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包括结构材料的选择、结构计算的方法、结构模型的建立等。

同时还对结构的抗震设计、疲劳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3. 结构构件设计: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构件进行了设计规定,包括柱、梁、板、墙等。

规定了构件的尺寸、配筋要求、连接方式等。

同时还对构件的施工和质量检验提出了要求。

4. 结构施工控制: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控制要求。

包括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

三、应用实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某高层住宅楼为例,根据规程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控制,确保了该楼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稳定性。

总结: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是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依据。

通过规范的编制,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也证明了规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超高层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

超高层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

超高层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超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质使得其结构整体稳定性成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超高层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一、理论探讨1.框架分析法框架分析法是一种经典的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适用于刚性结构或刚性连续体。

其基本思想是将结构离散化为框架元素,并在各个节点上施加不同的荷载和边界条件,以求解结构的位移和力的分布情况。

在超高层建筑中,可以通过分析主要的竖向和水平位移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2.非线性分析法传统的结构分析方法往往基于线性弹性理论,忽略了结构的非线性效应。

然而,对于超高层建筑这样的大跨度和大变形结构,非线性效应往往是不可忽略的。

非线性分析法可以通过考虑结构的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等因素,更真实地模拟结构的实际力学行为,从而提供更准确的稳定性评估。

3.动力分析法超高层建筑常常面临地震、风荷载等外部环境的作用,对结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动力分析法可以将结构的动力响应纳入考虑,通过模拟结构对地震或风荷载的反应,评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常见的动力分析方法包括模态分析、时程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等。

二、实践探讨1.典型案例分析超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问题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以中国的上海中心大厦为例,该建筑高度632米,结构复杂,面临着强烈的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基于非线性分析方法的协调模态组合法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并进行了全面的风洞试验验证。

该案例表明,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超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问题。

2.在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在超高层建筑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中,结构整体稳定性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例如,在混凝土结构中,可以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纤维增强材料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在钢结构中,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剪力墙的设计来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 引言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是为了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和验收而制定的。

本规程旨在确保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并为建筑师、工程师、施工方和监理单位等提供指导。

2. 规范引用文件•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52-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68-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重要术语•高层建筑:指高度超过45m的建筑物。

•混凝土结构:指以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指根据地震安全性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增加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3.2 定义•预应力混凝土: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加预先设计的连续预应力,在使用阶段形成预应力混凝土的构造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指混凝土通过添加外加剂,在施工过程中自行密实的混凝土。

4. 结构设计4.1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原则:•符合国家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抗震设计规范。

•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对于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应满足预应力张拉、压浇混凝土和伸长预应力等要求。

•对于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应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并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

•对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应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并采用适当的施工方式。

4.2 结构设计参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材料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耐久性。

•结构的几何尺寸、形状和布置。

•对地震、风荷载和其他荷载的抗力设计。

•梁、柱和墙等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布置和配筋计算等。

4.3 结构施工图设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施工图应按照设计要求绘制,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一、前言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是为了规范和指导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二、设计要求1. 强度等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50,抗折强度不低于5MPa。

2. 抗震等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震烈度和土层情况,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抗震等级应不低于8度。

3. 稳定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应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和验算。

4. 质量要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

三、施工技术1. 模板工程1.1 模板材料选择: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应选择高质量的模板材料,如优质钢模板、优质竹胶合板、优质木模板等。

1.2 模板加工:模板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模板加工工艺要求,严格控制模板尺寸、平整度、垂直度、水平度等。

1.3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模板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安装时应注意模板的支撑、固定和防止变形。

2. 钢筋工程2.1 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筋加工工艺要求,严格控制钢筋的尺寸、弯曲度、弯曲角度、弯曲半径等。

2.2 钢筋预埋:钢筋预埋前应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钢筋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预埋时应注意防止钢筋的锈蚀和损坏。

2.3 钢筋安装:钢筋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钢筋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安装时应注意钢筋的位置、间距、垂直度、水平度等。

3. 混凝土工程3.1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配合比工艺要求,严格控制水灰比、粘度比、骨料比等。

3.2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浇筑时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度、出震孔和裂缝等情况。

3.3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防止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稳定性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稳定性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稳定性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个稳固、承载力强的结构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可靠的基础。

因此,强度与稳定性成为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规范要求之一。

1. 强度设计规范要求强度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物理特性,设计出合理的结构尺寸和材料,以满足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设计寿命内对多种外力的承载能力。

强度设计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材料强度要求: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材料需要符合相应的强度标准,例如钢材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等。

这些要求由国家或地区的建筑法规和标准来规定,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1.2 荷载要求:强度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可能承受的各种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如自重、楼层重量)、变动荷载(如人员、家具等)、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设计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计,并按照规范规定的荷载系数计算,以确保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1.3 构件强度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中常采用的构件包括梁、柱、板、墙等,这些构件的尺寸和截面形状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

例如,在梁的设计中,需要保证截面尺寸和钢筋布置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在弯曲、剪切、扭转等方面具备足够的强度。

2. 稳定性设计规范要求稳定性设计是指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确保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不发生过度变形、失稳或倒塌。

稳定性设计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稳定性分析:稳定性设计需要进行全面的结构稳定性分析,包括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

通过分析建筑物受力影响下的位移、形变、应力等参数,确保结构在使用寿命内具备足够的稳定性。

2.2 结构构造:稳定性设计也需要考虑结构的构造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等。

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减小外力的影响。

2.3 抗侧倾稳定性:在地震等侧向作用下,建筑物容易发生侧倾现象。

稳定性设计要求合理设置剪力墙、抗侧撑等结构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抗侧倾稳定性。

总结:强度与稳定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规范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高层建筑(一般高度在50米以上)时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

这些规范主要是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稳定、耐久,并且能够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设计要求。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内容。

首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要满足承重能力要求。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使用功能、设计荷载和地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结构的承重能力。

一般来说,设计师会采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方法来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且不会出现结构失稳或损坏的情况。

其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抗震性能。

地震是高层建筑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因此,结构设计需要具备足够的抗震性能。

一般来说,设计师会采用地震区划和地震动参数等相关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常见的抗震设计措施包括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采用隔震、减震和阻尼等措施,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第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火灾安全性能。

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大,火灾扩散和疏散难度较大,因此,设计师需要合理设置防火隔离带、防火阻隔构件和消防设施等,确保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能够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减小财产损失。

此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干湿变形。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重和设计荷载的作用,容易发生变形。

因此,设计师需要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采用适当的变形控制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大的变形,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最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施工性能和可维护性。

设计师需要合理设计结构和构件,以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和维修。

同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防水、防风和保温等性能,以提升建筑物的使用舒适性和能源效益。

总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安全、稳定、耐久的重要依据。

设计师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合理确定结构的承重能力、抗震性能、火灾安全性能和建筑物的干湿变形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高层建筑能够满足使用功能和设计要求,同时提升建筑物的施工性能和可维护性。

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原理

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原理

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原理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稳定性,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倒塌等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原理、荷载及其作用和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原理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原理包括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两个方面。

1. 材料力学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但其弹性模量较小,易受压缩力的影响。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

2. 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力学涉及到力的平衡、变形、应力和应变等方面。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受力情况,如荷载作用、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状态等。

三、荷载及其作用荷载是指施加在混凝土结构上的外力,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两种。

静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三种,动荷载包括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1. 自重荷载自重荷载是指混凝土结构自身重量所产生的荷载。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自重荷载,以确保其能够承受自身重量。

2. 永久荷载永久荷载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的荷载,如墙体受力、地基承载等。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永久荷载的影响,以确保结构稳定。

3. 可变荷载可变荷载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如人员、设备等。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可变荷载的影响,以确保结构能够承受可能出现的荷载。

4. 风荷载风荷载是指风对混凝土结构所产生的荷载。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风荷载的影响,以确保结构能够承受风荷载。

5. 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地震对混凝土结构所产生的荷载。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地震荷载的影响,以确保结构能够承受地震荷载。

四、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是指在结构受到荷载作用时,保证结构能够承受荷载并不发生倒塌等安全事故的计算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前言 随着高层 建 筑混 凝 土结 构 的高 度 和高 宽 比的 增
加 , 以及建筑内部空间的扩大 , 其结构重量增加 而刚度 相对减弱 , 由此使 高层混 凝土 结构的 稳定问 题引 起人 们的重视和关注 。 本文结 合《钢筋混 凝土高 层建 筑结 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 —91)的修订 , 对此问 题进行 了研究分析 。
到的稳定系数 θ的倒数 。
由式(12), 式(13)可知 , 刚重比相当于 水平力产生
的弯矩 与重 力荷 载 P - Δ效 应产 生的 附加 弯矩 之比
值 。若刚重比大 , 则 P - Δ效 应产 生的弯 矩与 水平力 产生的 弯 矩相 比 , 其 所 占比 例 较小 ; 若刚重比太小 ,则 P -Δ效 应产生的 弯矩 有可能 会接 近于 水平 力产 生的
刚度 , 作为近似计算 , 可对弹性刚度乘以 0 .5 的折减系 数。
③情况三 刚重比的最低允许值为 :弯剪型结构 ,
(1)控制结构的刚重比 《钢 筋 混 凝 土 高 层 建 筑 结 构 设 计 与 施 工 规 程》 (JGJ3 —91)[ 4] (以下简 称“ 高层 规定”)中 , 结构稳 定验 算 、位移和内 力计算 都采 用结构 的弹 性刚度 。本 文提 出的刚重比同 样采用 弹性 刚度进 行计算 , 这样 便于计 算统一 , 并 便于 刚 重比 控 制条 件 与位 移 限值 相 比较 。 实际上混凝土 结构的 刚度 随结构 所处状 态而 变化 , 本 文用弹性刚度 的刚重 比确 定控制 条件时 , 已考 虑实际 刚度折减的影响 。建议刚重比控制条件如下 : ①情况一 弯剪型结构
后结构构件弯矩 M *与不考虑 P - Δ效应时的弯 矩 M
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
弯剪型结构
M* = 1-
1 0 .135
n
M
∑ / EJ d H2Leabharlann Gii =1剪切型结构
(10)
M* = 1-
1 1
n
M
∑ / D ih i
Gj
(11)
j =i
由式(8), (10)和(9),(11)可知 , 结构的 抗侧 刚度
二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临界荷重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可视为具有中等长细 比的悬 臂杆 , 其高宽比一般为 3 ~ 9 。此 悬臂杆 的整体失 稳或 整体楼层失稳形态有三种可能 :剪切型 、弯曲型 及弯剪 型 。纯框架结构 的失稳 形态一 般为 剪切型 ;剪力 墙结 构的失稳形态为弯曲型或弯剪型 ;框架 -剪力 墙 、框架 -筒体等带有剪力墙或 筒体的 结构 , 其失稳 形态 一般 为弯剪型 。 1.剪切型失稳的临界荷重 剪切型失稳往往是整体楼层的失稳 ,纯框 架的梁 、
The stability of tall building under vertical load and lateral load such as wind load and seismic load has to be considered in design .The main factors , the ratio of lateral rigidity to gravity , that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all building concrete structures have been studied ,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design are provided . Keywords :concrete ;tall building ;structural stability ;critical loads ;rigidity ;gravity
力荷载因侧向位移产生的基底附加弯矩 。
对剪切型结构 , 通过换算可得 :
Dihi
n
=
Qihi
n
∑ ∑ Gj
Gj · δi
(13)
j =i
j =i
式中 Qi 为水平力产生的第 i 层剪 力 , δi 为第 i 层的层
间位移 , Qihi 可 视 为水 平 力产 生 的 第 i 层 的 层弯 矩 ;
j∑=n iGj·δi 可视为第 i 层 及其以 上各 层重 力荷 载总 和因 侧移 δi 产生的第 i 层 附加 弯矩 。 式(13)为文 献[ 3] 提
的折减 , 则内力 增量约为 7 %~ 10 %。此时 , 结 构可不
考虑 P -Δ效应的影响 。
式(14)与我国“高层规定”[ 3] 和德国 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 DIN -1045 的规定[ 5] 基本相同 。
②情况二 弯剪型结构
n
Q0
/ i

=1
Gi
或验算层剪力与该层及其以
上各层重
量和之
n
比 Qi/j∑=iGj), 图中起自 原点的 各条 斜线反 映不 同位移
图 4 , 5 分别示出弯剪型结构和剪切型 结构的刚重
比及剪重比与位移限值的关系图 。图中横 坐标为结构
刚重比 , 纵 坐标 为剪 重 比(即基 底 剪力 与 总重 量 之比
D ihi
n
≥ 20
∑Gj
(15)
j =i
如满足式(14)或(15)的限 制条件 , 结构 按弹性 刚度计
算的 P -Δ效 应内 力增 量约 为 5 %;如 考虑 实际 刚度
第 31 卷 第 8 期
建 筑 结 构
2001 年 8 月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设计
徐培福 肖从真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3)
[ 提要]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在竖向荷重及风或地震作用下 , 其结构稳定已成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 结 合高层规程(JGJ3 -91)的修订 , 分析在风和地震作用下 , 影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临界荷载的主要参数抗 侧刚度与重力荷载比 , 提出了控制及验算结构稳定的设计建议 。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 [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结构稳定 混凝土结构
刚度 , hi 为第 i 楼层的层高 。 2.弯曲型和弯剪型失稳的临界荷重
弯曲型悬臂杆的临界荷重可由欧拉公式求得 :
Pcr =π2 EJ/ 4 H2
(2)
式中 Pcr为作用在 悬臂杆 顶部 的竖向 临界 荷重 , EJ 为 悬臂杆的弯曲刚度 , H 为悬臂杆的高度 。
为简化计算 , 将作用在顶部的临界荷重 Pcr以沿楼
剪切型结构
EJd
n
≥ 2 .7
∑ H2 · Gi
i =1
(14)
n
n
EJ
d/
H
2
i

=1
Gi
等于
1 .4 ;剪 切 型 结 构 ,
D ih i/ j∑=iGj
等于
10 。如刚重比小于此值 , 则 P -Δ效应将 会急剧增加 ,
此结构刚度过于柔弱 , 需调整加强 。
(2)稳定设计中刚重比控制值与位移限值的关系
柱因双曲率弯曲产生 层间侧 向位 移 , 呈现 出整 个楼层
的屈曲 。近似计算中 , 不考虑柱子轴向变形的影响 , 其 临界荷重为[ 1] :
n
∑Gj
j =i
cr = Di h i
(1)
式中 j∑=n iGj cr为第 i 楼层的临界荷重 , 等于第 i 层及其
以上各楼层的重力荷载 的总和 , Di 为第 i 楼层 的抗侧
“高层规定”中对不 同结 构体系 提出 了位移 限值 ,
以控制结构 刚度不 致过 弱 。但是 , 结 构满足 位移 限值
并不一定都能满足稳定设计对刚重比的 控制值 。特别
是当结构的设计水平荷载较小时 , 结构刚 度虽然较低 ,
其计算位移仍能满足位移限值要求 ;然而 , 稳定设计中
对刚度的控制与水平荷载的大小是无关的 。
n
层均匀分布的重力荷载之总和
i

=1
Gi
cr取代 。
∑ P cr
=
1 3
n
Gi
i =1
cr
将式(3)代入式(2)得 :
(3)
∑n
Gi
i =1
cr
=
3π2 EJ 4H2
= 7 .4 HEJ2
(4)
对于弯剪型悬臂杆 , 近似计算中 , 可用等效抗侧刚
度 EJd 取代式(4)中的弯曲刚度 EJ 。 作为临界荷重的 近似计 算公 式 , 可对 弯曲 型和弯
高层建筑 混凝土结 构仅仅 在重力荷 载作用 下 , 产 生整体失稳的可能性是 很小的 , 其临 界荷重 是结 构失 稳的上限值 , 此值可用以近 似确 定 P - Δ效 应的 不利 影响 。当结构在 风或地 震作用 下产 生水平 位移 时 , 重 力荷载将引起结构的 P -Δ 效应 , 从 而使结 构的 位移 和内力增加[ 1, 2] , 甚至导致 结构失 稳 , 这种失 稳的 可能 性远大于仅在 竖向 荷重作 用下的 失稳 。因 此 , 高 层建 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设 计 , 主 要是控 制和验 算结 构在 风或地震作用下 , 重力荷载 产生 的 P - Δ效 应对 结构 性能降低的影 响 , 以 及由此 引起的 结构 失稳 。下 面将 分别讨论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仅在重力荷载作 用下的 临界荷重 , 影响 P - Δ效应和结构失稳的主要参数 , 以 及控制和验算结构稳定的设计建议 。
由式(5), (6)和式(1),(7)可推导出考虑 P - Δ效
应的侧移与不考虑 P -Δ效应的侧移之关系式如下 :
弯剪型结构
Δ* = 1-
1 0 .135
n
Δ
∑ / EJ d H2 Gi
i =1
剪切型结构
(8)
/ ∑ δ*i =
1-
1
1
n
δi
Dih i
Gj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