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的修改说明-2010年3月2日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电气》23机房工程 23.1 一般规定23.1.1本章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弱电间、控制室的设 计。
23.1.2机房工程设计包括机房、弱电间、控制室等场所的建筑结构、空调、给排水、供配电、接地、 消防、安防、环境和设备监控等系统的要求。
23.1.3机房工程设计应确保智能化和信息化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3.2机房23.2.1机房是指民用建筑物内为电子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交换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存储设备、 通信设备、控制设备、系统布线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空间,包括数据机房、通信 机房等。
23.2.2根据机房所处行业/领域的重要性、使用单位对机房内各系统的保障、维护能力及由于场地 设施故障造成网络信息中断/重要数据丢失在经济和社会上造成的损失、影响程度,将机房从高到低划分 为A 、B 、C 三级。
表23.2.3 — 1机房分级标准、性能要求和系统配置 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 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机房为级: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 较大的经济损失;2电子信息系统运 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系统配置:N+X(X=1〜N)系统配置说明:系统满足基本需求外,增加了 x 个单元、x 个模块或x 个路径。
任何x 个单元、模块或路径的故障或维护不会导致系统运行中断不属于A 级或B 级机房的为cc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级机房地设备应按基本需求配置,在场地设 施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 系统运行不中断注:1冗余: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或全部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 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
23.2.3机房分级标准、性能要求和系统配置见表:13.2.3 — 1,各级机房举例见表: 13.2.3 — 2。
等级要求分级标准 性能要求 系统配置级: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机房为 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A 级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容 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 间,场地设施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 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 系统配置:2N ,2(N+1)系统配置 说明: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相同配置的 系统,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套系统在 工作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B 级机房内的场地设备应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统运行期间,场地 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 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系统配置:N系统满足基本需求,没有冗余2容错: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相同配置的系统,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套系统在工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09.07.20
•【文号】建质[2009]124号
•【施行日期】2009.07.2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勘察设计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
施》(2009年版)的通知
(建质[2009]124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总后营房部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保证和提高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我部组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版)作了第一次修编。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包括《规划·建筑·景观》、《结构》、《给水排水》、《暖气空调·动力》、《电气》、《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和《防空地下室》分册,经审查批准,现予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九年七月二十日。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9建筑物防雷电子版规范 2010-03-09 22:14:04 阅读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引用二不小心的 9建筑物防雷1 特此鸣谢!9建筑物防雷9.1一般规定9.1.1建筑物防雷设计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要求,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9.1.2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对所采用的防雷装置应作技术经济比较,使其符合建筑形式和其内部存放设备和物质的性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施工维护方便。
9.1.3在大量使用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内,防雷设计应充分考虑接闪功能、分流影响、等电位联结、屏蔽作用、合理布线、接地措施等重要因素。
9.1.4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宜明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保护措施及相应的防雷做法,使建筑物防雷与建筑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协调,避免对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美观。
9.1.5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联结。
9.1.6在防雷设计时,建筑物应根据其建筑及结构形式与有关专业配合,充分利用建筑物金属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等导体作为防雷装置。
9.2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9.2.1民用建筑中无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物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划分为第二类及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9.2.2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9.2.3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及防雷措施见表9.2.3。
9.3接闪器9.3.1接闪器由下列各形式之一或任意组合而成。
1独立避雷针。
2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91.引言1.1 概述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领域,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在2009年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舒适、安全、环保的需求不断增加,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设计技术措施结构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对各种技术措施进行合理组合和优化,以达到提高建筑性能、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节能环保等目标的一种方法。
它不仅涉及到建筑的结构设计,还包括了建筑的节能、环保、防火、隔声、防震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在2009年,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材料的发展,新型的设计技术措施结构逐渐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例如,采用了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和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优化建筑结构的性能。
同时,新型材料的推出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选择,例如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材等,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其次,在节能环保方面,设计技术措施结构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成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因此,设计师在2009年更加注重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建筑外墙的保温设计、太阳能利用系统的应用等,都成为了当时的设计热点。
总之,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在2009年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设计师们在建筑结构优化、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随着未来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演变,设计技术措施结构也将继续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的探讨和分析: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会详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2009-2010第二章
P,
,
h)
昼夜
季节 大气透明度 太阳射线在水平 面上的投影与墙 面法线的夹角
大气透明度等级的划分与太阳辐射强度有关。目前,我国 将大气透明度分为1~6个等级,1级表示当地的大气透明度 最大即太阳辐射照度最大,2~6级依次递减 。
(二)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强度 材料的吸收率主要取决于材料的颜色和粗糙度。
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1)外墙和屋顶(非透明的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LQ KF (tl , n tn )
tl,n—外墙和屋顶的逐时冷负荷温度。 (是由室外综合温度tz转化而来的) 302种墙体和324种屋面进行归纳,分成六种类型,经过 大量运算,给出了各类型结构的逐时冷负荷温度值。 见附录2-4表3、4
tl—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温度。
(是由室外计算温度tw转化而来的)
tl制表条件:
地点:北京
时间:七月份
w=18.6W/(m2º C); n=8.7W/(m2º C)
tl tl td k
LQ KF (tl tn )
2.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LQ F0Cz Dj , maxCLQ
标准玻璃:采用3mm厚的普通平板玻璃 日射得热因数Dj:在一定的条件下(w=18.6W/(m2º C),
n=8.7W/(m2º C)),夏季(以7月份为代表)通过这一“标准玻璃”
的日射得热量q
LQ F0Cz Dj , maxCLQ
Cz—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无因次。 Cz= Cs× Cn Cs—窗玻璃的遮阳系数 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实际窗玻璃的日射得热 Cs= “标准”窗玻璃的日射得 热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The 2009 National Technical Measures for Civil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 HVAC PowerIn 2009, the National Technical Measures for Civil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were introduced in China. These measures aimed to provide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systems in civil building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HVAC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power system.The HVAC power system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abuilding's infrastructure as it is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a comfortable indoor environment by regulating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air quality. It consists of several key elements such as heating sources, cooling sources, distribution networks, control systems, and ventilation systems.When designing an HVAC power system according to thetechnical measures set in 2009, certain factors need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se factors include the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building being constructed or renovated,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region, energy conservation goals, safety regulation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 HVAC equipment.One aspect emphasized in the technical measures relates to energy efficiency. The aim is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HVAC power system so that it consumes minimal energy while achieving maximum comfort level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proper insulation of building envelopes to minimize heat loss or gain, smart zoning and controls that allow different areas of a building to be heated or cooled independently based on occupancy patterns or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within the building.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highlighted in the technical measures is ventilation. Good indoor air quality is essential for occupant health and comfort. The guidelines encourage designers to incorporate efficient ventilation systems that supply fresh air while ensuring properfiltration and removal of pollutants from indoor spaces through mechanical means or natural ventilation strategies.Furthermor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promoted in HVAC power system designs as part of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s. The use of technologies such as solar thermal collectors or geothermal heat pumps for heating purpos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reliance on conventional fossil fuel-based heating sources.To ensure reliab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HVAC power system, certain technical measures pertain to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installation. Designers are encouraged to select energy-efficient equipment that meets the required performance standards and is capable of integration with smart sensor networks for optim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In conclusion, the 2009 National Technical Measures for Civil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the HVAC power system in civil buildings. The emphasis on energy efficiency, ventilation,and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howcasesChina's commitment to sustainable building practices. By adhering to these technical measures, designers can create comfortable indoor environments while min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译文)2009年,中国引入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旨在为民用建筑工程的各个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准则和标准,包括暖通空调动力系统。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23机房工程23.1一般规定23.1.1本章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弱电间、控制室的设计。
23.1.2机房工程设计包括机房、弱电间、控制室等场所的建筑结构、空调、给排水、供配电、接地、消防、安防、环境和设备监控等系统的要求。
23.1.3机房工程设计应确保智能化和信息化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3.2机房23.2.1机房是指民用建筑物内为电子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交换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存储设备、通信设备、控制设备、系统布线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空间,包括数据机房、通信机房等。
23.2.2根据机房所处行业/领域的重要性、使用单位对机房内各系统的保障、维护能力及由于场地设施故障造成网络信息中断/重要数据丢失在经济和社会上造成的损失、影响程度,将机房从高到低划分为A、B、C三级。
23.2.3机房分级标准、性能要求和系统配置见表:13.2.3—1,各级机房举例见表:13.2.3—2。
表23.2.3—1机房分级标准、性能要求和系统配置要求等级分级标准性能要求系统配置A 级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机房为A级:A级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系统配置:2N,2(N+1)系统配置说明: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相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运行期间,场地设施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同配置的系统,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套系统在工作B 级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机房为B级: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B级机房内的场地设备应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系统配置:N+X(X=1~N)系统配置说明:系统满足基本需求外,增加了x个单元、x个模块或x个路径。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1. 引言2009年,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颁布实施,对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物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环境的舒适度和使用效果。
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中,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建筑物内能源的使用效率,也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度。
对于这一技术措施的全面了解和深入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暖通空调系统是指通过供热、供冷、通风、空气净化等技术手段,在建筑物内部维持一定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新鲜度,保证人员的工作、生活和生产所需的舒适环境。
它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医院、实验室、办公楼等,在这些地方要求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更加优越。
3.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要求在2009年的技术措施中,对暖通空调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规范、施工标准、设备选型、节能指标等方面。
这些技术要求是对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和施工的一次全面规范,目的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内部环境的舒适度。
4. 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在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热负荷、通风要求、气流分布、设备选型等因素,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能源供应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也是暖通空调系统能否长期保持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暖通空调系统的专业人士,我认为要保证暖通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遵循国家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更需要深入理解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建筑物结构、功能需求和节能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6. 总结和回顾在文章中我们全面地讨论了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要求和规范,以及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11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子版规范 2010-03-09 22:21:14 阅读1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引用二不小心 的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 特此鸣谢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1.1一般规定11.1.1本措施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含使用或生产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蒸气的建筑物和场所)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当用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所规定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时,应按该规范采取相应措施。
11.1.2本措施与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有矛盾处,应以相应标准、规范为准。
11.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所选用的消防设备应为符合国家有关准入制度的产品。
11.2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与报警探测器区域的划分11.2.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并宜按照表11.2.1—1划分。
表11.2.1—1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等级 建筑属类 保护对象特级 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建筑各类建筑一级 居住建筑 十九层及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 的高层公共建 筑 1.医阮;2.星级以上旅游览饭店;3.建筑高度超过50m 或24m 以上以上部分的任意一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4.建筑高度超过50m 或24m 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6.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7.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8.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10.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建筑高度不超过24m 多层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 1.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6000m2的商店、展览建筑、财贸金融建筑、客运和货运建筑等;2.图书、文物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重要的档案馆;3.省级及以上广播电视建筑、邮政楼、电信楼、城市或区域电力、交通和防灾指挥调度等建筑;4.特等、甲等剧院或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其它等级的剧院、电影院,座位数超过2000个的会堂或礼堂,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场。
电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电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9关于发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的通知建质[2009]12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总后营房部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保证和提高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我部组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版)作了第一次修编。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年版)包括《规划·建筑·景观》、《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动力》、《电气》、《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和《防空地下室》分册,经审查批准,现予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OO九年七月二十日1 总则1. 0.1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技术法规,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建筑设计市场的需求.规范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和工程设计质量,于2003年编写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
随着技术的发展,相关规程、规范的制定与修定,特别是为认真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大决策,根据建设部建质技函[2007]63号文的要求,修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2003版。
1.0.2 本技术措施的内容为:总结《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2003版的应用实践;汇总、提升《节能专篇》中的节能措施;深化、细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遵守、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特别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中的技术原则、实施要点、注意事项;介绍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性能、应用示例;推荐建筑电气设计的方法、步骤、常用数据和计面方法,供广大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及有关人员参照、选用。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
1 总则1 . 0 . 1 本措施适用于全国各类民用建筑工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设计。
1 . 0 .2 本措施遵守执行国家的现行规划法律、法规、标准与规范,结合各地实践经验,是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设计中共性问题制定的技术措施。
1 . 0 . 3 使用本措施时,除应遵守国家方针政策外,还应遵守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等地方政策与规定。
1 . 0 . 4 本措施可与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以下简称“国标图集” ) 05J804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配合2 基地总平面(重点掌握)2 . 1 一般规定2 . 1 . 1 基地总平面设计应以所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当地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条件为依据。
2 . 1 . 2 基地总平面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使用要求,注重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空间,以适应建设发展的需要。
2 . 1 。
3 基地总平面设计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自然地形、周围环境、地域文化和建筑环境,因地制宜地确定规划指导思想。
2 . 1 。
4 基地总平面设计应保护自然植被、自然水域、水系,保护生态环境。
2 . 1 . 5 基地内建筑物应按其不同功能争取最好朝向和自然通风,满足防火、卫生、安全等规范要求。
2 . 1 。
6 设计应考虑防灾(如防洪、防震、防海潮、防滑坡、防泥石流等) 要求,并考虑相应措施。
2 . 1 . 7 规划总平面考虑远期发展时,应做到远近期结合,达到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2 . 1 . 8 居住区总平面设计1 基地总平面设计应功能分区合理、路网结构清晰、人流车流有序,并对建筑群体、工程竖向、道路、场地景观、管线设计进行全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以达到整体性经济合理。
2 居住建筑应满足日照、注重朝向、通风及卫生安全等要求。
3 居住区配套公建项目应按需求设置,与城市协调互补,方便居民生活。
4 居住区配套的幼儿园、小学校出入口不应开向城市交通干道,和住宅之间有便利安全的通行系统,并需考虑与周边共享。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是指在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旨在达到建筑功能、品质、安全、环保、节能等要求的措施。
以下是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1.做好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的第一步,设计师必须根据建筑的用途、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符合实际的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布局、材料、技术等因素,注重美学性、实用性、安全性和生态环保性。
2.采用先进技术。
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需要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如BIM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彩绘技术等,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采用先进技术可以让建筑师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的结构和布局,避免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重复,从而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注重安全设计。
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安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设计师应针对建筑的用途、人流量、地质条件等多个因素,提供全面、周密的安全设计方案。
常见的安全设计要素包括灭火设备、紧急出口、电气绝缘、疏散标识和防护设施等。
4.落实环保要求。
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意识的提高,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也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
设计师要从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的利用、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如何减少环境影响和污染。
常用的环保设计手段包括太阳能、地源热泵、雨水收集利用和绿色建筑等。
5.实现节能要求。
能源消耗和节能问题是当今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
实现节能要求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结构、改进设备运行方式、采用新型材料等方面来实现。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取暖、通风、照明等方面,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总之,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是协调各种设计要素,以实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等要求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这些措施旨在提升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建筑环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 8电气照明《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9建筑物防雷2010-03-09 22:14:04| 分类:电子版规范|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引用自二不小心《9建筑物防雷1》引用二不小心的9建筑物防雷1 特此鸣谢!9建筑物防雷9.1一般规定9.1.1建筑物防雷设计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要求,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9.1.2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对所采用的防雷装置应作技术经济比较,使其符合建筑形式和其内部存放设备和物质的性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施工维护方便。
9.1.3在大量使用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内,防雷设计应充分考虑接闪功能、分流影响、等电位联结、屏蔽作用、合理布线、接地措施等重要因素。
9.1.4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宜明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保护措施及相应的防雷做法,使建筑物防雷与建筑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协调,避免对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美观。
9.1.5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联结。
9.1.6在防雷设计时,建筑物应根据其建筑及结构形式与有关专业配合,充分利用建筑物金属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等导体作为防雷装置。
9.2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9.2.1民用建筑中无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物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划分为第二类及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9.2.2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 8电气照明8电气照明8.1一般规定8.1.1在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工作性质和环境条件,使工作区或空间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合理的照度和显色性,以及适宜的亮度分布。
8.1.2在确定照明方案时,应考虑不同使用功能对照明的不同要求,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建设投资及能源消耗与照明效果的关系。
8.1.3照明设计应重视清晰度,消除阴影,减少热辐射,限制眩光。
8.1.4照明设计时,应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及附件、照明方式、控制方式,以降低照明电能消耗指标。
8.1.5照明设计应在保证整个照明系统的效率、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绿色照明工程,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8.1.6照明设计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所对应的照度标准、照度均匀度、统一眩光值、光色、照明功率密度值、能效指标等相关标准值的综合要求。
8.2照明质量8.2.1公共建筑的工作房间和工业建筑作业区域内的一般照明照度均匀度,应不小于0.7,而作业面邻近周围的照度均匀度应不小于0.5。
8.2.2房间或场所内的通道和其他非作业区域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值不宜低于作业区域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3。
8.2.3作业面邻近周围的照度可低于作业面照度,但不宜低于表8.2.3的数值。
表823作业面邻近周围照度注:邻近周围指作业面外0.5m范围之内。
8.2.4室内照明光源色表可按其相关色温分为三组,光源色表分组宜按表8.2.4确定。
表8.2.4光源色表分组8.2.5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间或场所,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M)不宜小于80。
在灯具安装高度大于6m的工业建筑场所,M可低于80,但必须能够辨别安全色。
各种光源的显色指数见表8.2.5。
表8.2.5各种光源的显色指数(M)8.2.6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表8.2.6的规定。
表8.2.6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8.2.7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常用房间或场所的不舒适眩光应采用统一眩光值(UGR)评价。
暖通09技术措施
暖通09技术措施暖通工程是建筑中重要的一项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暖通工程中,采取了许多技术措施来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提升、能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暖通09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采用节能设备、优化系统设计、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
一、采用节能设备节能是暖通工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采用节能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暖通09技术措施中,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如采用高效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地源热泵等。
这些设备具有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供热系统的能耗。
二、优化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暖通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暖通09技术措施中,要求进行系统设计的优化,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性能。
例如,在供暖系统中,可以采用分区控制技术,将建筑按照不同的热负荷进行分区,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供热温度,避免能源的浪费。
此外,还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供暖设备的精细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在暖通09技术措施中,要求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证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室内空气净化处理,如安装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去除室内污染物;合理设计室内通风系统,保证新风的供应和污染物的排除;控制室内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加强能源管理能源管理是暖通工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暖通09技术措施中,要求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加强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对能源消耗进行精确统计和分析,为节能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余热回收技术等。
五、加强维护管理维护管理是暖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暖通09技术措施中,要求加强维护管理,保证暖通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的修改说明
修改页次:正文第68页。
修改内容如下:
将原“4.8.8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
修改为“4.8.8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补风管道的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