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性别社会学分析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体系,它的视角在于揭示和分析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不平等现象。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对于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阶级分析视角下的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框架下,妇女解放可以从阶级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

首先,妇女的压迫和不平等往往与阶级地位有关。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常常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地位,这与阶级结构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有关。

其次,妇女解放的实现需要与阶级斗争相结合,只有通过推动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才能实现妇女的自由和平等。

二、生产方式变迁视角下的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方式对社会关系的决定作用。

随着生产方式的变迁,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也会发生变化。

在过去的生产方式中,如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初期,妇女常常被限制在家庭和私人领域,无法获得真正的平等。

而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增加,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这从侧面反映了妇女解放与生产方式的联系。

三、意识形态与文化视角下的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在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的研究中,也需要考虑到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因素。

首先,妇女解放的实现需要改变社会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和价值观念,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设定。

其次,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变革需要与经济基础的变迁相结合,通过改变社会制度来推动妇女解放的进程。

四、国际视野下的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具有国际性的视野,它认为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

在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的研究中,也需要将国际视野融入其中。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都对妇女解放的进程产生影响。

通过对比研究和跨国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推动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的进程。

总结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研究从阶级分析、生产方式变迁、意识形态与文化以及国际视野等多个方面考虑问题。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始于20世纪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运动变得更加成熟和广泛。

尤其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性别平等。

这些措施的影响力在中国社会中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们也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分析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和进展情况,探讨中国在努力实现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尝试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可能可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一些女性开始加入社会运动和政治组织。

然而,在中国革命的起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期间,妇女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这个时期,许多女性参与了革命运动,但是他们仍然面临着重重阻碍,包括文化和社会习俗对女性的限制。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被视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取得重要进展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相信,在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妇女应该得到更多的权利和自由。

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女性参加社会运动和政治组织往往不被接受,但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女性开始在革命运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妇女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

例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利保障法》颁布,宣示了保护和提高妇女权益的目标。

此外,中国政府还建立了许多全国性的组织,以便为妇女的工作、健康新闻、教育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支持。

妇女解放运动的进展情况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历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通过大力推动妇女教育,中国的女性开始参与更广泛的职业和社会领域。

此外,中国妇女已经在国际、国内和家庭事务方面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力。

但是,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最明显的挑战之一是女性的职业和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虽然中国妇女普遍受到职业和工资歧视,但问题最突出的是女性在政治和高层管理岗位上的表现。

此外,由于许多家庭仍然存在男性优先的文化和传统,女性面临着平等地享有权利的挑战。

中国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中国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中国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中国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社会议题。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努力推进妇女解放事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挑战,以及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一部分:妇女解放的历程中国的妇女解放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旧中国,女性面临着许多限制和不平等待遇,如婚姻迫使、封建礼俗和男尊女卑的观念等。

然而,中国的革命运动将妇女解放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始终强调妇女解放的重要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旨在保障妇女的权益和解放。

妇女参与解放战争和建设事业,成为新中国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第二部分:性别平等的取得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性别平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教育是性别平等的重要领域之一。

中国政府通过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使得妇女和男性在受教育机会方面迅速接近。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女性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就业机会也是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就业政策,鼓励女性参与工作。

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女性就业率逐年上升,并在各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妇女权益保护方面,中国也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妇女的权益和保护措施,并强调打击对妇女的歧视和暴力行为。

第三部分: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在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的性别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和群体对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对妇女进行歧视和压迫。

第二,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问题也是一个挑战。

女性在婚姻和育儿责任上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这对她们事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构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暴力和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历史上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中国历史上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中国历史上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历史上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中国历史上,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尽管受到封建思想和男权文化的压迫,妇女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但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抗争,逐渐实现了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的进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历史上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一、古代中国妇女的地位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压迫严重影响着妇女的地位。

按照儒家思想,妇女应该尊从男性,嫁从从夫,侍奉丈夫和岳父母。

妇女的社会地位被严重削弱,甚至不能享有基本的人权。

然而,妇女们并没有完全被动地接受这种压迫。

在农村,许多妇女通过参与劳动和经济活动,逐渐增强了自身的地位。

这种积极的参与帮助她们获得了对婚姻和家族事务的更多发言权。

二、近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的思想和观念开始进入中国,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兴起。

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倡导妇女权益,并积极推动女性平等的议程。

晚清时期的丁仪等人积极参与宣传,提倡普及女子教育,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

同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创办女学堂,为女性提供教育机会,推动妇女的解放。

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将妇女平等权益写入了宪法,为妇女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中国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获得了极大的进展。

妇女开始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他们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国家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例如,妇女就业、教育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在各行各业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

不论是政府部门中的女职员,还是科学研究、金融、艺术等领域中的女性,都展示出了无限的潜力和才华。

然而,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一些农村地区和特定行业,女性仍然存在不平等待遇的情况。

对于妇女参与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等新兴领域,也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问题。

中国的女性地位与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的女性地位与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的女性地位与妇女解放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从平等权益的争取到参政议政的努力,中国的女性逐渐在社会和政治领域中崭露头角。

本文将就中国的女性地位与妇女解放运动展开探讨。

一、历史背景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耕社会,长期以来都存在着男尊女卑的观念。

妇女的社会地位被大大限制,并且受到严格的父权制度和婚姻制度的束缚。

然而,在近代历史中,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变革,妇女开始呼吁平等和解放。

二、第一波妇女解放运动中国的第一波妇女解放运动可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呼吁女权,主张女性应该获得教育的机会,并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

在此期间,中国的女性开始追求平等权益,包括投票权和财产权。

三、新文化运动对妇女解放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一股思想运动,对妇女解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场运动呼吁废除封建主义观念,提倡平等和自由。

一些知识分子和文化活动家开始关注妇女权益,论述妇女解放的重要性,并从文化角度促进妇女的觉醒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四、妇女地位的进一步提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妇女地位进一步提升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妇女解放必须同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的口号,并积极推动妇女解放运动。

新中国的建立为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创造了条件,包括参与劳动、政治和家庭决策等方面的平等。

五、女性在政治领域的作用中国的妇女在政治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根据宪法,妇女享有与男性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女性参政机构,中国的全国妇联积极倡导妇女参与政治,并提供支持和机会。

目前,中国的国家机关中有很多女性担任领导职务,为妇女解放和妇女权益发声。

六、妇女解放运动的挑战和展望尽管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女性在职场上仍然面临性别歧视和工资差距。

此外,传统观念和社会期望对于女性仍然存在一定的束缚。

然而,中国的女性地位正在逐渐改变,并且妇女解放运动仍在持续进行。

近现代中国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近现代中国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近现代中国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近现代中国是一个妇女解放的重要时期,妇女的地位和权益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个时期,妇女们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为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近代中国妇女的地位近代中国的妇女地位与传统封建社会有明显差异。

传统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被视为男子的附属物,缺乏自主权和地位。

而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妇女开始意识到自身权益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会进程,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地位。

二、近现代女性运动的发展近现代中国的女性运动起源于晚清时期,众多先驱者为推动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努力。

其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妇女平等的观念,倡导男女平等。

在推动女性平等权益方面,中国的女性运动家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三、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增多近现代中国妇女的地位提升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更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妇女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如学习、工作和参政等。

中国的女性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加,许多妇女开始从事教育、医疗等职业。

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增多,显著地推动了性别平等的发展。

四、妇女权益法律保障的完善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近现代中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条文。

例如,1950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妇女在婚姻、家庭、劳动等方面的平等权益。

这些法律保障了妇女的权益,在法律层面促使了性别平等的发展。

五、社会舆论的变化与妇女形象的改变近现代中国的社会舆论环境也对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传统社会中,妇女形象常被局限为妻子、母亲的角色,缺乏个体性。

然而,近现代中国社会开始重视女性地位,逐渐改变了这种观念,妇女形象得以多元化发展。

六、当代中国妇女状况与挑战虽然近现代中国妇女的地位和权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女性在职场中晋升机会较少,工资待遇不平等。

此外,家庭暴力和性别歧视等问题仍然存在。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改革来解决。

总结:近现代中国的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是一段漫长而辛苦的历程,通过女性运动家的努力、法律的保障以及社会舆论的转变,妇女的地位和权益逐渐提高。

30年中国女性_性别社会学研究

30年中国女性_性别社会学研究

妇女研究论丛CollectionofWomen’sStudies2008年5月第3期总第86期May.2008No.3Ser.No.862007年9月“中国社会学学会女性/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正式成立,它标志这一学科走向了主流社会学界。

30年的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好像走过一个世纪,因为它不仅承接了传统社会学的知识、经历了社会转型,还应对了整个社会科学界的理论挑战和全球化的政治影响。

这一学科发展路径和研究内容十分繁杂,为更好的评述,本文做了个粗浅的限定:第一,因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本文采用了最简单做法是:只评述社会学专业书刊刊登的学术成果。

第二,虽然有大量的海外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被介绍进来,也有不少学者在海外发表对中国女性/性别的研究,本文只评述在大陆以中文发表的研究成果。

第三,积累的研究成果太过丰富,因篇幅所限,本文重点从学科发展进程、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与理论三个方面入手。

第四,因有学者对性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等进行评述,本文只能将相关研究排除在外。

一、女性/性别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妇女研究在社会学界有漫长历史,也是早期社会学关注的问题。

即使在社会学中断的20年间,妇女研究也一直在继续着。

改革开放后,妇女“问题”凸显,迎来了妇女研究的第一个高峰,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4年左右可称为改革开放后妇女研究的第一阶段,这是妇女问题的呈现阶段,突出特点是将妇女问题化,呈现妇女在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突出的社会敏感问题,但很难提升到“研究”程度。

第二阶段是1994年前后至2000年左右,为了迎接1995年在中国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妇女研究领域迎来了一个广泛吸纳国外理论和反思阶段,可称其为妇女问题理论化阶段,并逐渐引入性别视角,这种理论化广泛涉猎社会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

2000年前后到今天,社会性别理念广泛使用,社会学界出现了将性别视角纳入各类社会学研究的态势,可称其为将社会学问题性别化阶段,挑战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教材出版。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建国时期的性别平等探索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建国时期的性别平等探索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建国时期的性别平等探索近代以来,中国妇女地位长期受到限制和歧视。

然而,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建国时期,中国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并成为推动性别平等实现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建国时期的性别平等探索。

一、妇女参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建国时期的突破之一,便是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

在革命斗争中,妇女成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者。

她们参与了生产劳动、抗击敌人的战斗和传播革命理念的工作。

妇女的参与不仅表明了性别平等的意义,也激发了妇女群体的觉醒意识。

二、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为了促进性别平等,中国在建国时期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和政策,为妇女的权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950年,《婚姻法》颁布实施,禁止包办婚姻、妇女受教育的限制以及婚姻中男性的家庭暴力行为。

此外,还出台了《妇女合法权益保障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妇女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权益。

三、妇女参与政治决策的增加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建国时期,一大突破是妇女参与政治决策的增加。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获得了更多政治和社会参与的机会。

她们开始涌现出大量的政治家、官员和领导人,如宋庆龄、邓颖超、李先念等。

妇女的参与不仅为实现性别平等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为其他女性树立了榜样。

四、推动妇女教育的普及建国时期,中国注重妇女教育的普及,为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国政府着力推动妇女教育的发展,大力倡导普通妇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提高妇女的受教育水平,妇女在职场和社会中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促进了性别平等的进一步推进。

五、推进家庭责任的共担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建国时期,性别平等的探索还体现在鼓励家庭责任共担方面。

中国政府提倡男女平等在家庭生活中分担家务和抚养孩子的责任。

这种推动家庭责任共担的举措,为妇女的解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支持。

结语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建国时期的性别平等探索,为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的女性地位与权益从妇女解放运动到性别平等

中国的女性地位与权益从妇女解放运动到性别平等

中国的女性地位与权益从妇女解放运动到性别平等自妇女解放运动以来,中国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妇女解放运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进步,并为推动性别平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中国女性地位的演变过程,从妇女解放运动到现今的性别平等。

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着封建家族制度的束缚,女性受到严重的歧视和限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兴起,旨在争取女性的平等权益。

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女性地位开始逐渐改变。

五四运动中,许多女性参与到示威游行和抗议活动中,呼吁废除封建制度,争取妇女的平等地位。

这次运动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强调了女性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权利。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妇女的平等地位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保护妇女的权益。

例如,婚姻法和妇女合同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妇女保护以及反对家庭暴力等内容。

这些法律的出台推动了中国妇女地位的显著提升,为性别平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建国初期,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主要集中在参与劳动生产中。

妇女被鼓励进入工厂和农田,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这种参与不仅赋予了妇女经济独立性,更为她们争取平等地位提供了契机。

同时,女性的劳动参与也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不仅仅是参与劳动生产,女性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妇女解放运动从经济领域向社会政治领域发展,为女性参与社会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更多机会。

例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妇女一半天"的口号,呼吁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中提高女性的比例。

这种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妇女在社会和政治中的地位。

而当今的中国,性别平等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

中国政府在法律层面继续努力保护女性权益,例如修订刑法中的关于对女性暴力的处罚。

近现代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探析

近现代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探析

近现代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探析一、背景介绍近现代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国内外社会思潮的冲击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女性解放运动逐渐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维新时期的启蒙运动19世纪末,中国经历了维新运动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开始关注女性权益,呼吁进行女性的启蒙。

王庆峰提出了“废儒兴女”的主张,主张女性也应该受到同等的教育和培养。

这种思想观念的传播,为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三、五四运动中的女性解放思潮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运动之一,也成为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这一时期,许多思想家和激进的学生纷纷提出了女性解放的主张,并倡导妇女能够独立选择自己的婚姻和职业。

五四运动的女性运动家李慰农在她的著作《女权问题》中,提出了婚姻自由、职业选择自由和女性平等的主张,引起了广大女性的共鸣。

四、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女性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

在乡村包围城市的斗争中,大批农村妇女积极参与革命,展现了女性解放的力量。

共产党积极鼓励和支持女性的参政权益,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中写入了妇女平等待遇的规定。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地位的提升。

五、改革开放时期的女性解放运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和繁荣。

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环境。

女性参与各行各业的比例逐渐提高,不少女性也在家庭和职业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变革,也使得各种歧视女性的观念逐渐淡化。

女性权益保障法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对女性权益的保护。

六、女性解放运动的现状与未来近现代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演进表明,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在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取得进展。

然而,尽管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性别歧视、职场平等、婚姻平等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更多的措施和努力来推动女性的全面解放与发展。

女性地位的社会学分析从妇女解放到性别平等

女性地位的社会学分析从妇女解放到性别平等

女性地位的社会学分析从妇女解放到性别平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解放运动给以往受到歧视和压抑的女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然而,尽管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性别平等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女性地位的发展进行分析,从妇女解放到性别平等的转变过程,探讨女性地位的演变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一、妇女解放的背景和意义妇女解放运动在20世纪兴起,主要是为了争取女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

此前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通常被局限在家庭和婚姻中,她们没有参与决策和领导的权力。

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提供了契机。

通过推动妇女解放,社会逐渐认识到女性也有与男性平等的能力和权利。

妇女解放的背景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女性开始参与法律、政治和经济活动,走出家庭,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参与社会建设。

妇女解放为女性赢得了选举权、受教育权和工作权,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发挥潜力。

然而,即使妇女解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仍然存在,这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二、性别平等的挑战和现状尽管女性地位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障碍。

首先,性别歧视仍然普遍存在,女性在工作场所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着种种不公平待遇。

女性的平均工资普遍比男性低,晋升机会也较少。

此外,对女性的身体形象和外貌的过度关注,以及暴力对待女性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发展。

尽管法律禁止性别歧视,但实际执行还存在困难。

与此同时,女性在家庭角色和职责方面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传统的家族文化观念导致女性往往需要照料家庭和孩子,这使得她们在职业发展方面面临困境。

尽管有许多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问题。

三、迈向性别平等的路径和措施为了实现性别平等,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首先,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教育,可以向青年一代灌输平等和尊重的观念,使他们对性别问题更加敏感和关注。

同时,重视女性教育的力度也非常关键,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使女性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性别,看待世界的第三个视角

性别,看待世界的第三个视角

摘自《文化纵横》(微信ID:whzh_21bcr),本文经文化纵横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中国近代的这段历史,中国妇女通过参加革命来获得解放的运动,本来应该作为阐释20世纪的整个女性主义或者性别平等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历史和理论资源,但这样一个资源,直到现在还没有进入到社会科学的基本叙述里。

性别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方法、一种看世界的角度,是从实践中来的。

把中国实践纳入性别主义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性别:看待世界的第三个视角性别研究,即所谓GENDER SDUDIES,在欧洲自1960年代开始,慢慢地成为社会学中一种比较热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它指的是我们看世界,要有一个GENDER的视角——GNEDER一词,翻译成“(男女)社会性别”比较恰当。

社会学传统的研究方法是阶级分析,它把工业社会以来的社会基本结构,看作是一个阶级关系的结构,其中最经典的当然是马克思的分析。

在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之外,西方社会(欧洲以及越来越重要的美国),在1960年代以后引进的一个方法就是“族群”。

性别这个维度,是社会学引进的第三个观察世界的维度,就是说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有一个社会性别(GENDER)上的差异。

性别的视角一直被忽略、被轻视、被边缘化,是有科学本身的原因的。

自然科学中“科学”程度比较高的数学、物理学,都是由男性话语构筑而成。

孔德从一开始要建立社会学,原本的意思是“关于社会的(自然)科学”,即我们认识社会就要像牛顿认识自然界那样。

这样构筑起来的概念、理论、框架,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就没有性别这一个角度。

最硬的科学是要求排斥情感的,它是最理性的,也是最冷酷的。

但如果把情感的东西排斥在社会科学之外,再去解释人的行为,那是很难的,至少是很不完整的。

古典的社会学要处理的,一个是社会关系,一个是社会制度,但是如果看不见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里面活生生的人(现在社会科学里叫“行动主体”[agent]或者“行动者”[actor]),不能解释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相当一部分是和他的情绪、情感、心理有关系),那么社会科学就变成了一个机械论的解释,变成了简单化的解释,或者是千篇一律(所谓“可重复性”)的解释。

中国近代革命中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探讨

中国近代革命中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探讨

中国近代革命中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探讨在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问题一直是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并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的背景、运动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的探索。

1. 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中国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也为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契机。

在这个时期,许多先驱妇女开始为妇女权益而奋斗。

1912年,《大公报》刊登了《为妇女平等权利之宣言》,提出了“男女一样平等”的理念,这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随着各种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逐渐发展壮大。

2.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革命中的另一个重要节点,也为妇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个时期,许多妇女积极参与到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中,要求平等的教育与职业发展机会。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女性开始反对束缚妇女的封建礼俗和观念,追求个性解放。

此外,一系列的女性刊物和书籍的出版也为妇女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媒体支持,推动了性别平等的探讨。

3. 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成果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成立。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国性的妇女组织——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这一组织成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力量。

它通过组织妇女参加政治运动、争取平等权益、推动性别平等法律的制定等方式,为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妇女也在前线积极参与战斗与工作,展示了妇女的勇敢与智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将性别平等写入了宪法,确保妇女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益。

4. 妇女解放运动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影响妇女解放运动对今天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妇女解放运动为中国妇女争取了教育与职业发展的机会,如今中国女性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广泛参与与贡献。

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中国近代历经磨难,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近代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的历程,以及相关的影响和挑战。

从晚清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是一个尖锐的角斗场。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被束缚在家庭中,缺乏教育与社会参与的机会。

然而,自19世纪末以来,妇女解放运动开始兴起,为中国的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奠定了基础。

在这场妇女解放运动中,诞生了一批妇女权益倡导者和领导者,例如宋庆龄、鲁迅夫人许广平、邓颖超等。

他们通过创办妇女组织、出版妇女杂志、发起妇女游行等方式,呼吁社会对妇女权益的关注和尊重,为妇女争取平等地位。

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提出“妇女解放则国家解放”的主张,将妇女问题与国家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

在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将妇女解放纳入国家建设的重要议程,通过推动婚姻法律的改革,取消包办婚姻、废除女性家庭地位的制度,为妇女争取了平等的法律地位。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取得了显著进步。

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参与度明显增加。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妇女赋权,提升妇女地位。

例如《关于保护妇女权益的决议》的发布,旨在保障妇女在劳动、教育、婚姻等方面的权益。

然而,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挑战和问题。

首先,尽管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和缺陷。

一些地区和领域对妇女权益的保护不到位,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

其次,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也让性别平等进程受到了限制。

一些陈旧的观念仍然存在于社会中,限制了妇女自由发展和平等权益的实现。

为了进一步推动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的进程,我们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妇女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其次,教育是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应加强对妇女的教育培训,提高妇女的素质和能力。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别角色与女性解放运动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别角色与女性解放运动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别角色与女性解放运动近代中国社会的性别角色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长期以来,男性在社会中扮演着主导地位,而女性则被边缘化和压制。

然而,在20世纪初,中国女性的解放运动逐渐崛起,为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争取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社会的性别角色如何演变以及女性解放运动的重要历程。

一、中国近代社会的性别角色演变中国近代社会的性别角色一直以男尊女卑的观念为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被视为家族的继承者,而女性的角色则被限制在家庭和婚姻之中。

女性被要求顺从丈夫和家庭的安排,且缺乏自主权。

然而,随着西方思想和现代观念的传入,中国社会的性别角色开始发生变化。

新的思潮启发了一些知识分子,使他们开始反思和质疑传统性别观念。

这种思潮为中国近代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先驱者开始探索女性平等的道路。

以下是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三个重要历程:1.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为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在这个时期,一批勇敢的女性开始加入进步团体,并投身于反对封建思想的行动。

她们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争取平等的教育和职业机会。

五四运动是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新中国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毛泽东提出的“男女平等”的口号,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开辟了道路。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妇女权益保护法和推动妇女参与劳动力市场等,促进了性别平等的进展。

3.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女性解放运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女性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

女性开始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并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作用。

女性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她们越来越注重自我发展和追求个人价值。

三、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影响和挑战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对妇女解放的双重作用

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对妇女解放的双重作用

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对妇女解放的双重作用近代以来,中国在寻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但是,从戊戌维新时期初涉妇女问题,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新女性思潮,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都是在以男性为主体领导的民族救亡图存与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下进行的,由于要服从民族解放的最高目标,妇女解放的目标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实现。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全面认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当前中国两性关系的平等化和全面发展。

一、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妇女角色中国近代以来,妇女问题能够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主要源自于鸦片战争失败国人日渐强烈的民族危机感。

先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人士,在戊戌维新时期动员女性做“国民之母”以保国保种,“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

其后,在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号召女性做“女国民”,融女权于国权之中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民权与女权,如蝉联跗萼而生,不可遏抑也,吾为此说,非独为二万万同胞姊妹说法也,为中国四万万人民普通说法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先进的知识分子倡导女性争做独立自主的“新女性”,以塑造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的新国家,“同男子奋斗于国家主义之中,追踪于今日英德之妇女,而固非与现在不顾国家之政客、议员,较量其得失于一朝也”。

他们选择的路径看似不同,实则理念一脉相承、殊途同归,即妇女解放不是纯粹的性别关系的解放,妇女也不是被解放的主体,而是一种有利于民族解放和国家建构的社会资源。

从性别平等的角度来看,妇女角色不过是从传统的父权制滑向了现代的父权制而已。

男性精英主体从两个层次将妇女角色嵌入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建构之中。

(一)从生物学角度把妇女提升到民族母亲的高度在父权制结构中,妇女最重要的角色是做母亲和妻子,在民族解放和国家建构中,妇女的生育功能和母亲角色从家庭母亲升格为民族母亲、祖国母亲,并服从民族国家的需要。

妇女节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运动

妇女节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运动

妇女节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运动社会运动是指为了争取特定群体权益或者推动社会变革而进行的集体行动。

妇女节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运动旨在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和地位,以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

本文将探讨妇女节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运动的历史背景、重要成就和未来挑战。

一、历史背景妇女节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的妇女解放运动。

当时,妇女没有参政权、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被限制在家庭和传统角色中。

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引起了一些勇敢的女性的不满和抗议。

妇女们开始通过示威、游行、罢工和宣传活动,争取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二、重要成就妇女节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运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一是妇女选举权的争取。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妇女终于在许多国家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得她们能够参与政治决策和国家管理。

二是教育权的争取。

妇女运动的倡导者们不仅争取到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还争取到了对于女性教育的改革,使得女性能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三是工作权的争取。

妇女争取到了参与各个领域工作的权利,不再受到性别歧视和职业限制。

三、未来挑战妇女节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运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依然存在的性别歧视。

尽管妇女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和地位,但依然存在着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

女性在职场上仍面临着薪资差距和职业晋升的困境。

二是妇女在一些地区和社会群体中依旧遭受暴力和虐待。

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来解决。

三是平等观念的传播和教育。

要实现性别平等,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平等的意识和观念,减少性别刻板印象对个人的影响。

总结起来,妇女节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运动是为了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和地位而进行的集体行动。

通过妇女节的庆祝和宣传活动,该运动提高了公众对性别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然而,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实现性别平等,才能建设一个公正、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妇女解放与性别角色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妇女解放与性别角色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妇女解放与性别角色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充满艰辛与血泪的岁月。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妇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她们不仅与男性一同参与抵抗战争,守卫家园,还通过对抗、反抗和倡导,实现了自身解放和性别角色的转变。

一、参与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妇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军参战。

她们摒弃了传统的束缚和陈旧观念,勇敢地挺起了胸膛,踏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

她们同样经受着战争的痛苦与考验,不顾生死,为了国家和家园的安全而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战斗。

让我们不由得想起那些可歌可泣的女战士,她们铿锵有力的步伐,威风凛凛的形象,无不彰显着中国妇女的坚强与勇敢。

二、对抗、反抗压迫妇女解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她们需要面对战争和社会的压力,同时还要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旧有的观念作斗争。

然而,中国妇女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她们敢于发声、敢于争取自己的权益。

她们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文学、宣传和组织,向社会传递着坚定的信念,呼吁平等和解放,让更多人了解到妇女的价值和重要性。

三、实现性别角色的转变抗日战争给中国妇女带来了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的改变。

在战争的动荡中,妇女不再仅是家庭的贤淑照顾者,她们成为维护民族利益的重要力量。

通过经济独立和社会参与,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逐渐实现了解放。

她们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开始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参与到国家建设和重建的过程中。

四、启示与反思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妇女解放与性别角色转变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与反思。

它告诉我们,妇女的力量是巨大的,她们同样具备着坚韧和勇敢的品质。

我们应该珍惜妇女的贡献和价值,尊重她们的权益,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同时,我们也要反思传统的性别观念和刻板印象,推动性别角色的平等和多样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够展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总结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妇女展现了坚韧、勇敢和积极的力量。

她们在战争中追求解放,反抗压迫,并最终实现了性别角色的转变。

我们应该铭记她们的贡献和奋斗,同时也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为实现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而努力。

社会性别与妇女解放的伦理思考(小编整理)

社会性别与妇女解放的伦理思考(小编整理)

社会性别与妇女解放的伦理思考(小编整理)第一篇:社会性别与妇女解放的伦理思考社会性别理论视角看妇女解放的伦理疑义王晖老师一、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天壤之别生理性别即生物学差异,是指两性在生理方面的差异,有时简称为性别。

生理性别不因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主观要求的改变而改变,出生之时根据外生殖器的形状和其它辅助特征就拥有了所谓是男是女的生理性别。

自此以后,永生不变。

即使是由于后天成长发展中发生了畸形变异也不因后天之形而改变其出生之时的性别特征。

这是一种属动物性的特征,具有相对低级的意义,人终究是社会人,社会性是才的根本属性。

社会性别是泛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社会性别常常在社会制度(如文化、资源分配、经济体制等)中以及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传递、巩固。

“社会性别”概念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当时虽然已经有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进而参与社会劳动获得劳动报酬,但是劳动所得却低于与之共同劳动的男性,鉴于此很多人给予了淡漠的关心即理所应当。

他们认为生理性别决定着社会性别及与之相伴的性别公正。

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就是应该居其家务其业的。

妇女的“唯一梦想就是当无可挑剔的贤妻良母;最大的奢望就是生五个孩子并拥有一幢漂亮的住宅;她们①唯一的奋斗目标就是找到中意的丈夫并保持稳定的夫妻关系。

”60年代末,在西蒙·波伏娃的影响下,女性开始关注并试图寻找自身被压迫的根源,即将启蒙的女性对传统的“生物决定论”进行了怀疑和批评。

顿悟明白妇女处于弱势的根源不是以往的“自然因素”而是人为的“社会制度”。

启蒙者(波伏娃)的“工具书”《第二性》中明确的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成的”。

进入70年代,凯特·米利特在其《性别政治》中指出,两性关系实质是政治关系,男性是在父权制的威慑下通过传统习俗甚或日常言语来“教育”女性的,进而利用“性别政治”来将其支配。

真理的呼声不是此消彼长而是接二连三,琼·凯利作为第一个把性别视为与阶级、种族处于同等地位的女性,睿智的发现并指出,经济是决定性别的原动力,两性关系的运转依赖并贯穿于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性与性别结构中,提出了“性行为取决于社会现实”的启蒙观点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光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掀起了一场解放妇女的运动,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维权等领域的地位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女性地位又出现了边缘化弱势化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概述,试图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意义,男女能否平等,如何平等的问题做一个性别社会学视角的分析,以求引起学界对男女平等的问题的更大程度上的讨论。

关键词: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D4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057-02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长时间处于被压迫地位的中国妇女,开始了他们获得平等的历程。

大跃进时期,妇女成为国家建设当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被称为社会主义的“半边天”;改革开放时期,妇女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维权等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政治上表现为政治参与和民主参与的程度较高,经济上表现为妇女就业数量增加、就业领域扩宽、创业能力增强,文化教育方面表现为男女两性在入学率、在学率和升学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国家更是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在政治、文化、教育、劳动、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权利进行可行的保障。

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市场经济的深化,女性参加社会劳动的意义开始被质疑,出现了“女工回家”的呼声。

可以说,中国的社会转型、市场机制的建立以及国家干预的退缩给妇女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妇女在市场面前与男性相比处于不利的地位[1],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失业率的增加、两性收入差距扩大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表现,女性被市场经济的浪潮再一次拍打至弱势化和边缘化的岸边。

因此,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妇女解放历程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反思与讨论,本文试图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与梳理,并尝试从性别社会学的角度对妇女解放历程的意义、男女能否平等,如何平等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有关妇女解放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妇女解放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郑也夫从男性的视角出发,认为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生物性与社会权力夺取的之间的一致性,力量和金钱在权力夺取中越重要,男性社会地位就越高,智力和知识在权力夺取中越重要,女性社会地位就也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专横而缺乏理性的男性意识形态,即将男女的差异评判为一种对立的二元划分,男性的特征被认为是优越的,男性的统治被认为是无可厚非的。

据此,他认为,我国在智力与经济对权力与生产的决定作用上,在社会物质财富上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妇女的解放是动用行政力量造就的,是一种非自然的结果,是超前的,而这种超前的运动的后果便是“使中国社会失去了男子汉,也失去了自己的女性”。

而市场经济使得女性重新被排挤出市场,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是遵循合理高效原则的结果[2]。

刘伯红则站在完全相对的立场上,对郑也夫的观点进行了批判。

她认为,新中国的妇女解放历程并不完全是行政力量推动的结果,更大程度上是女性意识的苏醒,是商品经济发展赋予人主体意识和妇女接受教育、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的产物,这种趋势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另外,她认为,市场经济并不是自由公平的,而是建立在社会性别分工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是强固社会公允,克服社会不平等,补偿因市场而造成的失衡,是保证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机会公平”[3]。

孙立平在解决中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中,提出减少妇女就业的数量的建议,他认为,我国正处于一种后工业化阶段,一方面,家务劳动没有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又要求男人全心全意的在外面工作,妇女的普遍就业实质上是打乱了社会中的角色分工,结果是造成社会功能的紊乱以及其他种种问题[4]。

这种观点同样体现了当代中国男性知识分子重建社会性别等
级秩序的要求。

西方的女权主义者通常对中国的两性平等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由于20实际80年代中国的发展模式基本是政治性的,妇女解放运动的过程其实是不加批判的将男性标准普遍化为妇女解放的手段与目标。

Delia Devin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妇女解放的两面性,认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平等浪潮中,往往简单的否定两性之间的差异,拒绝承认存在所谓的“女性特征”,而在另一些时候,又接受男女存在的差异,并试图使这些特征得到更高的评价[5]。

通过对有关中国妇女解放进程的文献综述,我们不难看出,由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是政府强制力推动的一种男性中心和国家主义的,所以男女只实现了形式上的比较平等,并没有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女性不是解放的主体,而是工具性的客体,妇女解放总是被置于国家富强和名族昌盛的大背景之下,是“被解放”而不是主动“解放自己”。

而学者讨论的问题多集中在妇女解放在经济层面的作用,国家强制力推动下的妇女解放是否有意义,并没有从根源上解释男女为何不平等,能否平等,如何平等的问题。

二、从性别社会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
首先,性别社会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一种性别建构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即是对生物决定论与性别本质主义的批判,它认为,在生物性上男女两性的差异并不是造成男女社会性别差异的原因,更不是导致男女不平等的原因,相反,这种社会性别之间的差异是行动者互动的结果,并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行动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并不是平等的,在一定场域中,优势地位的占有者通常会为了自身的地位及利益,利用自己所持有的话语权力,创造一种看似合理的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体系在不断内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不证自明的观点,反过来再指导人的行为。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一种“意识”的作用。

我们肯定男女的sex在生物概念上是不同的,但这种不同仅表现在染色体、荷尔蒙、基因、生殖器等客观存在上,这些客观因素并不是两个完全极端的呈现,而只是或多或少的差别。

只有当这种客观存在经过不断的社会实践、社会评价、社会所固有的两性观念以及什么构成男女两性特征的文化与理解才形塑了个人的性别认同,也就是说,是社会将男女建构成为差异的、不平等的,而这种建构的社会性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质是压抑了生物性别,将原本或多或少的客观存在的生物因素生硬的压制到两个极端的男女范畴中。

Anne Fausto-sterling就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每个个体在染色体、荷尔蒙、基因、生殖器等生物性客观存在上,常常并不是互相对应的,提出了一种序列状态呈现的性的观点,认为在一定意义上人人都是雌雄同体,去除了男女的二元对立性。

指出对性别的社会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人的生物性[6]。

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男女差异是被社会建构的。

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我们对于“什么是一个合格的男人或者女人”的认知是在社会环境中生成的,从出生到死亡,不同的社会评价、社会判断不断影响着我们的认知。

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和表现自己的性别,以变得越来越像个“合格”的男人或女人,以获得群体的认同。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性别的具体内涵与文化意义是会随着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

正如Jane F.Collier在对一个西班牙的村庄的调查中发现,对女性的社会评判标准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女性的地位取决于孩子,女性贞操决定着家族的完整与孩子的合法继承权,所以穿着保守、身形臃肿、勤劳家务是这一时期女性的特征。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个人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由自己的能力决定,女性的女性特质就成为其资本,女性的地位决定于她嫁什么人,所以这时身材妖娆、穿着入时、参加社交活动成为女性的特征[7]。

所以,就我国妇女解放运动时期对“女性特性”的赞扬也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特定的目的,是意识形态下对个体的建构。

中国的妇女解放进程中,往往简单的否定两性之间的差异,拒绝承认“女性特征”或者对“女性特征”给予更高的评价,这种看似合理的两个极端男性中心的宣传手段,是由于没有
性别差异的社会建构概念,即sex和gender的区别。

产生了两方面的消极作用,一方面,在男性统治、男性认同与男性思维模式的作用下简单的将女性特质等同于男性特质,否认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女性独特的个性及需要就被抹杀了,男女平等的本质是两性间的义务平等而不是权利平等;另一方面,基于本质主义的对于女性特质的解释,强调女性与生俱来的关怀、哺育、温柔(这种文化普世主义的解读忽视了女性特增是立足于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受制于经济、政治制度的),实际上对妇女在就业和工资中的地下地位、对雇主决定把妇女排除在劳动力之外提供了合法性。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妇女解放运动形势高昂,却并没有真正从实质上改变男女不平等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们应该明确,男女在生理上有差异,但男女的社会差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被不断建构的,所以这种差异并不应该导致不平等,要想实现平等,就要对这种差异进行解构,从女性自身出发,将女性当做有血有肉有不同生活经验的独特个体进行研究,而不是将其置于宏大的社会事实背后。

对于男女的平等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平等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女性有其独特的经历、感受,这种感受是应该被社会所听到的,女性要有创造自己的一套话语方式,可以有权力用自己的话语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在政策层面,应该给予女性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将女性作为客体、作为他者来帮她们做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