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学1、 中国近代史学的主要特点
第1, 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注 入了救亡图强的民族危机意识。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夏燮、张穆、何秋涛、姚莹等,都写出了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历史著作。以历代皇朝治乱盛衰、得失存亡为参照系的经世致用的思想,逐步转向以世界历史为参照系的国家盛衰、民族存亡的经世致用思想。
第二,传统的历史变化观点注入了近代改良主义的社会思想,使之成为近代改良在历史理论上的根据。王韬、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著作,都以倡言变法、改良为主旨。戊戌变法失败后,邹容、陈天华、章太炎、孙中山等进而宣扬社会革命的历史理论,成为辛亥革命的舆论准备。
第三,传统史学中的朴素的历史进化观点注入了近代进化论思想,使中国史学在历史理论方面开始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内涵和形式。康有为的《论语注》、《大同书》等著作以“《公羊》三世说”和近代进化论相结合,为其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张目;严复的《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以及译述的《天演论》,宣传普遍进化理论,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败”。梁启超认为,这是“以史学言进化之理”。康、严都主张“循序而进”,不赞成激变,因而都带有庸俗进化论的局限。20世纪初年,梁启超提倡“新史学”,夏曾佑写出了《最新中学中国历史
教科书》,是中国近代史学萌生在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形态和具体表述。而章太炎倡言革命论,从而突破了康、严庸俗进化论的束缚。
总之,传统史学日衰,近代史学日盛,这是中国史学分化的大趋势。
2、 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
1、《蒙古游牧记》
张穆(1805-1849)《蒙古游牧记》16卷,10年之功撰成前12卷,“末四卷尚未排比”,何秋涛10年之功补辑而成,校阅,咸丰九年(1859)刊刻行世。内外蒙古自古代迄于道光年间的地理沿革和重大史事。作者自序:“今之所述,因其部落而分纪之。首叙封爵、功勋,尊宠命也;继陈山川、城堡,志形胜也;终言会盟、贡道,贵朝宗也。详于四至、八到以及前代建置,所以缀古通今,稽史籍,明边防,成一家之言也。”土尔扈特部“走俄罗斯,屯敖额济勒河”,顺治、康熙年间“表贡不绝”,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挈全部三万余户内附”的动人史实,爱国思想。
2、《朔方备乘》
何秋涛(1824-1862)《北徼汇编》6卷,咸丰八年(1858),80卷,赐名《朔方备乘》。边疆沿革、攻守形势和中俄关系的历史。“边防之事,有备无患”,“哈萨克之外,惟俄罗斯为强国,然则边防所重,盖可以知矣夫”;“西北塞防,乃国家之根本”(卷11《北徼形势
考》)。远见卓识和爱国思想
3、《康輶纪行》
姚莹(1785-1852)《康輶纪行》16卷,四川任职并两度奉使入藏所撰札记汇编而成,历史、地理、宗教、政治、戍守,英国觊觎中国领土。作者批评士大夫“骄傲自足,轻慢各种蛮夷,不加考究”,“坐井观天,视四夷如魑魅,暗昧无知,怀柔乏术,坐致其侵陵”,“拘迂之见,误天下国家”,“勤于小而忘其大,不亦舛哉!”“是彼外夷方孜孜勤求世务,而中华反茫昧自安,无怪为彼所讪笑轻玩,致启戎心也!”(卷12)“余于外夷之事,不敢惮烦。今老矣,愿有志君子为中国一雪此言也!”道光二十四年(1844)前后。
3、 关于外国史地研究的新局面
林则徐,慕瑞《世界地理大全》,《四洲志》。魏源(1794-1857)《海国图志》,王韬(1828-1897)《普法战纪》、《法国志略》,黄遵宪(1848-1905)《日本国志》。
1、《海国图志》
100卷,咸丰二年(1852),《四洲志》,中外文献尤其是最新的西人论著、图说,世界史地。《叙》中指出“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亚洲、澳洲、非洲、欧洲、美洲依次展开叙述,大为迥异。主旨“御侮”,“筹海”之议:议守、议战、议款,“不能守,何以战?不能守,何以款?”科学技术。道光三十年(1850),60卷本已传入日本。
2、《普法战纪》、《法国志略》
王韬曾旅居香港,并游历英、法、俄、日等国,“逍遥海外作鹏游,足遍东西历数洲”(《漫游随录·自序》)。“曾经沧海,遍览西学”。《普法战纪》、《法国志略》、《扶桑游记》、《漫游随录》。《法国志略》,同治十年(1871),14卷,光绪十六年(1890)《重订法国志略》,24卷。纪事本末体、编年体、典志体相结合,重订序言“方今泰西诸国,智术日开,穷理尽性,务以富强其国;而我民人固陋自安,曾不知天壤间有瑰玮绝特之事,则人何以自奋,国何以自立哉!” 《普法战纪》14卷,普法战争(1871)。《扶桑游记》光绪五年(1879),多记形势、时政。《漫游随录》编订光绪十三年(1887),旅欧见闻,科学技术。
3、《日本国志》
光绪十三年(1887),黄遵宪《日本国志》40卷。卷首有中日纪年对照表。3年后,改订《日本杂事诗·自序》中说:他撰《日本国志》,初意在于“网罗旧闻,参考新政”,而后“及阅历日深,闻见日拓,颇悉穷变通久之理,及新其政从西法,革故取新,卓然能自树立。”作者通过写日本的历史,目的是对比中日的现实,为中国的维新而呐喊。
4、 梁启超和章太炎的史学
1、 梁启超(1873-1929)
光绪二十七年(1901),29岁的梁启超《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1902年,《新民丛报》上发表长文《新史学》。《中国史叙
论》,中国通史的理论构想,多着眼于“中国史”范围提出理论问题,并加以阐释。《新史学》“新史氏”自称,呼吁“史界革命”,倡
导“新史学”。梁启超在这两篇论文中,运用西方学者的历史哲学(主要是近代的历史进化论思想)和史学方法论,结合中国史学的历史,提出并且阐述了这样一些史学理论问题:
、关于历史撰述的性质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
、关于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判
《新史学》第一节首论“中国之旧史”,“四弊二病”。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二病: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三端:难读,难别择,无感触。“《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若《二十四史》真可谓地球上空前绝后之一大相斫书也”。
梁启超在历史撰述上的成就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先秦政治思想史》、《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
2、 章太炎(1869-1936)
《訄书》初刻本刊于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1900),二三年中(1902-1903),重订,光绪三十年(1904)在日本出版,两年后又作重印。论文63篇和“前录”,中国历史、文化、现状和中西政治及文化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