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的应用非常普遍,它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种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成了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源。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首先,在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微课内容要求,明确授课和学习方式,并设计每节微课所具备的资源。
在教学目标上,我们需要确定学习者掌握什么样的计算机知识,明确知识的覆盖范围,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等。
而微课的内容要求则需要更加具体,如每节课的内容概要,本课要求教师主要讲授的知识点,以及每节课的深度和广度等。
此外,还需要明确授课和学习方式,如授课形式是否倾向于导师式上课,还是自主学习,以及学习资源是否使用互动式或者静态式设计等。
最后,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还需要设计每节微课所具备的资源,包括文稿、课件、图片、视频等。
其次,一个优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需要拥有优质的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
首先,在文稿资源方面,文稿既要详细又要简明,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并有更深入的思考。
此外,课件资源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课件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条理地传达知识点,并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知识点。
另外,图片资源也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添加更多的色彩,使微课的表现力更加出色。
最后,视频资源略微复杂。
视频资源既要满足学习者的视觉需要,也要保证实时性,以满足学习者的实践需求。
最后,在制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之前,应充分考虑媒体资源的制作方式。
对于文稿资源,可以借助文本处理软件来编辑,以满足文字水平的要求;对于课件资源,可以使用演示软件来制作,以满足布局和编辑要求;对于图片资源,可以利用图片处理软件来完成,以保证绘图和图片效果;而对于视频资源,可以使用录制软件来完成,以防止视频的延迟。
总结起来,设计和制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并不容易,需要清楚地定义教学目标,以及拥有优质的资源和高效的制作工具;同时还要多加练习,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才能给学生带来最佳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计算机在今天的世界里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职业发展以及教育学习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学习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必备技能,而面向计算机领域的微课程亦成为近年来受欢迎的学习方式之一。
尤其是面向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微课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快、更有效地掌握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计算机领域的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可以更好地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程。
首先,在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之前,有必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详细调研及准备工作。
有必要在设计阶段分析和了解学习者的情况,以确定学习需求、目标和目的,以及指导设计者设计出适合学习者的内容和活动,使学习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其次,在继续设计微课内容时应当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也就是要明确每章所讲授的话题,并对每一章进行编排和组织,将不同的知识组织成有条理的形式。
而且,每一章应该有充足的时间介绍主题,并提供语言简洁易懂的讲解,使学习者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内容。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微课的表现形式,例如文本、图片、视频等,以便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进行知识练习和检验等。
最后,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制作应当结合学习需求,考虑到微课制作的时限和成本,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维护。
微课的开发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策划阶段、设计阶段和制作阶段。
策划阶段应当制定出明确的具体目标,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构思出课程的内容和活动;设计阶段应当根据所设计的概念框架和每一章的要点,结合学习需求,以综合的形式呈现出微课的内容;制作阶段则应当考虑到微课的表现形式,利用合适的设备和软件,制作出最终的微课程产品。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包括仔细调研、编排概念框架并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维护。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对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提高信息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互联网的使用等。
二、课程内容1. 计算机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行原理等。
2. 操作系统的使用: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
3. 办公软件的应用:包括Word文档的编辑和排版、Excel表格的制作和数据处理、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和展示等。
4. 互联网的使用:包括互联网的基本知识、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搜索引擎的使用等。
三、课程教学设计1. 教学方式:采用在线教学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学习。
2. 教学资源:提供课程视频、教学文档、实例演示、在线练习等多种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 课程评估:通过在线测验、作业提交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4. 辅导与指导:设置在线讨论区和答疑平台,提供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和获取帮助。
四、课程开发1. 编写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3. 搭建教学平台:搭建一个稳定可靠的在线教学平台,提供学生登录、学习、交流的功能。
4. 课程测试与改进: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评估,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进行课程的优化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灵活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学习。
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的建立和教学资源的制作,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总结: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教师们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需求,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形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探讨其设计原则、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法,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设计原则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灵活运用。
因此,在设计微课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明确:明确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培养目标,确保内容与目标的契合度。
2.内容简明扼要:微课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应简明扼要地呈现,避免冗长废话。
3.信息丰富实用:提供充足的实用信息,包括基本概念、操作技巧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形式多样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丰富微课程的形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二、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计算机应用技能。
2.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互动式学习:通过在线讨论、在线作业和在线答疑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4.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评估方法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需要设计合理的评估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评估方法:1.在线测验:设置适当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项目作业:布置实际的项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特定任务,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学习反馈: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微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为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开发项目,本文将重点讨论该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设计一个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该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包括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手册、了解各种软件应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常见的办公软件操作等。
在微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可以结合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学视频进行教学。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
教学视频可以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例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在微课程的评估与考核方面,可以采用在线测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在线测试可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实操考核可以评估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评估和考核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辅导。
需要注意的是微课程开发过程需要关注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新的软件和技术不断涌现。
在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跟进最新的技术和软件应用,及时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
也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需要关注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估与考核方式的确定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开发,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知识文库 第2期196《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张拥军一、微课程简介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形成微课程。
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突显微课程的“微”。
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
“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资源容量较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二是微课程教学时间短,一般在5-8分钟以内,这种视频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三是微课程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二、微课程的教学设计Word 文档的排版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项目四—-项目投标书长文档的制作是教学中的难点,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的实际操作进行演示教学。
在实际应用中,尤其大三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很多学生对奇、偶页页眉页脚的设置、目录的生成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们针对长文档的设置中的知识点碎片化,分解成多个小的知识点,每一个小的知识点为一个微课选题,制作出一系列微课。
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与思路,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撰写脚本。
制作脚本是对微课开发前的一个规划,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来进行脚本的编写。
脚本的编写是把每一个知识点的表现方式,如画面组成,出现顺序,出现方式等进行具体的安排,为微视频的制作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在脚本的设计中,要充分结合学科的特点及教学要求,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内容、画面、配音配乐上要充分加入创意,迎合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4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篇一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旨在满足大众的这一需求,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对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进行普及与传授。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与开发过程、评估与反馈、以及微课程的特色与展望等六个方面来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二、教学目标首先,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必须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
这些目标应包括但不限于: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悉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应用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的设定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策略的制定和评价方式的选取。
三、课程内容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需要进一步明确课程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络基础知识、信息安全等方面。
同时,应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以实例演示和操作练习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关键环节。
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视频教程、在线互动、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设置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开发过程教学资源是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础。
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教学软件和教学设备等资源,同时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范,包括需求分析、教学设计、制作开发、测试评估等环节。
同时,要注重课程的更新和维护,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评估与反馈评估与反馈是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重要环节。
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在线测试、作业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
那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是如何开发和设计呢?现在一起来看下以下论文,找到想要的答案吧。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络应用的入门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培养应用能力的入门学科,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学习的手段呈现了智能化的趋势,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网络视频的应用,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来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学生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对学生学习新的理念知识和塑造思维方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微课程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微课程在我国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微课程的定义至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从有关专家学者和以往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将微课程整理成以下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微课程指的是微型视频教学,视频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独立性强是它的主要特点,通过视觉和听觉将所学知识点直接有效的传播出去,制定方式单一而丰富,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生上课的兴趣爱好等等来制定,一般的微型课程的上课时间比其他的课程教学时间更短,只有两个课时左右,具有一定的个性化,他相对于知识的广度更专注于呈现课程的深度,微课程得到了众多学校的认可,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家的组织和推广下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课堂,目前,微课程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教学手法。
一个“微”字几乎概括了微课程所有的内容和特点,简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点:时间短,内容精,微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主要突出教学问题的研究深度,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的集中力和积极性。
灵活性,微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操作简单,满足家长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为老师教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拓展提供帮助。
情景化,微课程在众多教学资源中,选择性地构建了一个真实情景化平台,课程内容生动丰富,能够马上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分散不集中的情况。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进行系统有效的开发和设计,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在课堂上的教学已经快速普及,并开始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微课正是这样的一种课程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原则。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系统、分析和总结教学内容,以及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习惯等因素。
因此,在设计和制作微课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1.注重实用性:微课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实践中学习者常见的难点问题,并加强教学实用性;2.注重细节:微课的设计应该注重每一个细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节奏,包括语言、文字、图片等,保证课程内容准确、可接受;3.注重教学策略: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应该有足够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多模式教学策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4.注意信息科技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要结合信息科技的应用,比如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为教学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支持,使课程易懂、易学、更有效率。
第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制作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制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制作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确定微课的课程内容主题,确定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2.设计微课程序: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微课程序,确保各个环节的逻辑关系;3.制作微课:按照程序安排,编辑具体的微课内容,采用相应的软件制作各类型的微课,如动画、多媒体、音效、图片等;4.测试及评估:对制作好的微课进行测试,并结合学生的反馈做出必要的修改,以保证微课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需要从系统的角度考虑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在编辑内容、组织程序和制作教学软件等方面全面考虑,从而保证微课的质量。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和教育机构的重视。
微课程作为网络教育模式的一种,具有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易于学习等优点,因此备受欢迎。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和开发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
一、目标群体确定设计开发微课程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群体。
计算机应用基础涵盖范围广,涉及领域的学生、职场人士、中老年人等都有需求,因此需要对目标群体进行定位。
例如,一门面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可以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结合案例演示实际应用;面向职场人士的微课程可以从实战出发,介绍工作中常见的计算机应用技巧。
二、课程大纲设计目标群体确定后,制定一份完整的课程大纲是必要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课程的总体架构、章节划分、内容安排等。
例如,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可以包括以下章节:电脑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互联网应用等。
三、制作教学视频制作教学视频是微课程开发的核心部分。
视频需要结合课程大纲中的内容,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教育。
视频的质量与内容的质量关系密切,因此需要配备专业的录制设备和剪辑软件,提高视频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巩固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设计练习题目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适当加入难度适当的题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在练习后给出答案和解析,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
五、课程评估课程评估是微课程开发的最后一步。
通过课程评估,可以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常见的评估方式包括问卷调查、测验等。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心策划和制作,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才能够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背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推进社会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成为了当今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思路本微课程旨在为初学者提供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开设本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概念、原理和技巧,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工作或学习。
本微课采用草根教学法,即围绕真实生活、工作应用场景展开教学,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同时,以探究式学习法为基础,鼓励学生参与到主动探究与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本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并掌握相关概念、原理和技巧。
2.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在日常办公、娱乐和学习等方面得心应手。
3.能够从实际问题出发,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四、教学内容本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基本操作等。
2.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3.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套装、WPS Office套装等。
4.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互联网的使用、网络安全等。
五、教学方法本微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线上学习: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创建课件、教学视频及作业等内容,并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和互动。
2.自主学习:学习者在完成线上课件和作业后,可以自主阅读相关教材或在线搜索相关资源,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3.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开展针对课题的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4.实践探究:教师通过提供实际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通过实践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五、学生评估学生的评估主要由教师和学生自己进行。
《2024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满足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理念、开发流程以及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相关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二、设计理念1. 目标明确: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应用、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编程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 内容精炼:课程内容应紧扣目标,以实用、易懂为原则,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拆分、精炼,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互动性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4. 适应性广:课程内容应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开发流程1. 需求分析:通过对目标学生群体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计算机基础水平以及学习时间安排,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2. 课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课程大纲,确定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时安排。
3. 制作课件:根据课程大纲,制作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课件,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4. 编写教案:编写详细的教案,包括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方法、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确保教学质量。
5. 试讲与修订:进行试讲,收集学生反馈,对课程进行修订,提高课程质量。
6. 上线与推广:将课程上线,通过学校官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学习。
四、实际应用效果1.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精炼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2.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具有时间灵活、地点灵活的特点,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进行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旨在通过微型课程的形式,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小块,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微课程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推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既是对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整和提升。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将深入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探讨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在现代社会中满足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素养。
通过设计和开发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办公和学习,提升他们在信息化时代的竞争力。
通过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探讨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分析,找出微课程设计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后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1.3 意义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探析

开发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探析林永(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为了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效率, 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重视对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结合计算机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顺应微时代和 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新型教学方案,强化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 能力。
据此,分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实际问题,阐述了计算机应用基 础教学中微课程教学带来的优势和好处,介绍了计算 机应用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设计;开发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普及到了各行各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越 来越离不开互联网技术。
为了提高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效率 和质量,许多行业购买了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运用新型计算机软件管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对计算机应用 专业人才的需求量。
基于此,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当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主要目标, 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型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新型 教学思想,通过全新的应用微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最大限度发挥机软件的教学价值。
同时,教师要大力提倡改革,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策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 的计算机知识框架,有效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教学作者简介:林永(1979-),男,汉族,山东胶州人,本科,副教授, 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2.4柠檬酸对芒果冻干风味的影响从图4可以看出,柠 檬酸为O.lg 时,效果最佳。
加入柠檬酸是为了 护色,且柠檬酸又温和清 爽的酸味,因此有改进芒果冻干风味的作用。
让 芒果冻干品仍保持芒果图4柠檬酸对芒果冻干影响原有的淡黄色,但如果加入太少就达不到护色的目的;加入太多就会影响芒果冻干的口感,酸味加重,使得芒果的清香 甜味变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第8期2021年4月No.8April,20210 引言目前我国科技和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存在计算机人才短缺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加大了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其中大数据作为如今热门讨论的话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要格外的关注。
因此微课在此专业课程中就体现了重要作用,微课的出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加深他们对于此次教学活动的印象。
1 微课的优势1.1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形成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由于微课本身的特点,其与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大不同,不但是教学时间方面大大缩短,而且传统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需要根据某个知识点来设计和制作课件,同时还需要录制相应的教学视频。
根据微课的特性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可以把微课的教学模式划分位3个模块,分别是课前阶段、课中阶段和课后阶段。
在正式的微课教学之前,教师先要在相应的平台上发布有关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微课教学之后,还要在教学平台上整理相关资源,让学生进行反思、反馈,同时也要与学生进行交流。
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再仅仅局限于微课有限的教学时间,而是可以在课前和课后都进行自主学习。
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1.2 对知识的展示更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利用微课对与视频的处理,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观看视频,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并且通过微课手段,可以有效地将较为抽象的知识生动化。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这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选择适当的,有关工程力学的著名演讲视频,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们观看,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进行此类知识的思考,并且去思考演讲者想要表达给听众的一些内涵和意义。
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他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兴趣[1]。
1.3 扩展课外知识如今互联网技术正在高速发展,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以微课程为典型代表,其是现阶段计算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其中涵盖的资源进行开发与设计,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并改善教学质量。
本文主要对微课程的相关概述、微课程的具体设计以及开发微课程的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微课程设计开发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突破5.39亿,且伴随微博的发展,许多相关的微事物包括微电影、微课程等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而其中的微课程成为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以在线或移动学习的方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新潮流;且微课程以其自身集图片、文字、链接等于一体的优势以及灵活、精确等特征为传统计算机教学方式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对应用基础微课程进一步设计与开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微课程的具体设计思路1.微课程设计前的思考。
设计过程中首先结合应用基础课程特征明确设计指导思想,具体包括:第一,做好学科的定位,应注重将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微课程设计的导向;第二,微课程设计中需做好核心内容的选取工作,避免因教学内容的失当拆分而出现教学无用功的情况;第三,微课程设计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其次,课程设计前做好当前教学现状与应用基础课程的具体分析工作。
在教学现状方面,根据当前大多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情况,从学生角度,因授课方式过于单一且相关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而表现出学习兴趣缺失;从师资力量角度,表现为教师现有知识储备情况难以与现阶段知识更新步伐相适应;从教学内容角度,基础课程内容更侧重于表现在如网络基础或计算机基础等内容方面,许多如数制转换或IP地址等成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主要难点。
结合此现状,微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避免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且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微课程教学手段的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苟振锋
【期刊名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卷),期】2018(000)013
【摘要】现如今,计算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基于此,论文结合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改良,并根据微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指出了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详细措施.
【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苟振锋
【作者单位】江西工业技术学院,南昌33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社区"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J], 唐桂文
2.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J], 陆璐
3.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探析 [J], 林永
4.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J], 任海燕
5."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J], 张广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现如今,计算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基于此,论文结合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改良,并根据微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指出了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详细措施。
【Abstract】Nowadays,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and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related subjects is also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ased on this,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the paper studies and improves the micro course teaching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and points out the detailed measures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 course and the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
【關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应用特点;措施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微时代。
在现代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微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非常主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同时基于其短小易懂、灵活性强的诸多特征,对于提高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
而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来说,其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学科,更是充当着门槛的作用,因此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迫在眉睫,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1]。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发展现状
当今时代,学习计算机应用及操作技术已经成为在社会上立足的必备技能之一,同样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渐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起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基础计算机课程。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2],很多高校开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仍不高,首先,多数教师和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认识程度也不够到位,再加上该课程多为理论课程,本身较为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很难提高注意力;其次,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适用于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学科,因此很多学生并不能对计算机教学产生兴趣,进而便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最后,虽然很多高校都已经逐渐引进了一批又一批先进的计算机教学硬件设备,但仍有许多学校的领导缺乏对于计算机教学设备的重视,导致学生很难接触到最尖端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此外,受硬件质量的影响,教学设备多不能与教学相适应,学生的学习体验极为不佳,这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效果较差的一大原因。
3 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在我国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微课程的定义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从有关专家学者和以往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将微课程整理成以下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微课程指的是微型视频教学,视频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独立性强是它的主要特点,通过视觉和听觉将所学知识点直接有效的传播出去,同时,制定方式单一而丰富,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生上课的兴趣爱好等等来制定。
4 微课程的特点
4.1 授课时间短
微课程一般具有较短的时间,这就使得学生不会在学习微课程时感到乏味,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并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此外,大多数微课程均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来进行延展,因此学生可以更好地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并接收新知识,同样,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利用微课程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并将其联系起来,进而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4.2 自由度较高
基于微课程容量较小、内容丰富的特点,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疑点、重点制作成微视频,并将其上传到教学网站上进行共享,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学习,自由度较高,另一方面对于提高教师知名度,促进教师间交流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4.3 趣味性较高
与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的纸质教学、板书教学以及口头教学所不同,微课程的教学视频色彩鲜明,趣味性较强,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创造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的专注力也会明显提高。
同时,很多校园平台在展示微课程之余也会配以对应的考试,学生在观看完微视频后可立即对自己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一方面可以加深知识点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纸质试卷所带来的浪费。
5 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设计与开发质量的具体措施
5.1 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理念
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设计与开发流程包括以下八个步骤:第一,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微课程的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进行确定;第二,根据所选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确定其中的难点、重点和疑点,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逐渐细化各类知识点;第三,设计所选微课程课时的教案、课件、练习;第四,录制视频;第五,对微视频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第六,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尽可能发挥出微课程的教学效果;第七,对微课程的使用过程
和使用结果进行反馈和调研,客观评价微课程的质量;第八,通过修改和管理对微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和完善。
5.2 优化微课程选题
微课程选题工作是微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要想通过几分钟的视频完成整个知识点的教学,就必须做好微视频教学主题的选择。
具体来说,由于微视频应尽可能地用较短的容量阐述出较详细的内容,因此在选题时应注意尽可能选择那些实际教学工作中较为独立以及较难的知识点,同时应以常用知识点为中心构成知识网络,一方面方便学生对知识点的延展,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学生发散式思维的建立。
同样,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选题时,应结合教材目录选择直观性较高的主题,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简介”、“计算机应用软件”等等。
5.3 优化微课程结构
上文我们提到,微课程虽然容量较小,但每一个微课程都会包含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点,因此如何设计微课程的结构始终是教师所头疼的难题。
优秀的微课程,既要包括对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和延伸讲解,又要包括适当的互动和创意。
基于此,首先,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应积极应用移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尽可能多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使微视频贴上自己的标签;再次,教师应尽量使用启发式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视频产生更大的兴趣,帮助其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学习之中;最后,教师应在每个微视频结尾添加适当的总结和点评,其中应包括对重点知识点的说明以及其他相关微视频的推荐,这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5.4 优化微课程录制
微课程录制是微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使用工具最多的环节,一般情况下需要用到耳麦、话筒、计算机和视频录制软件等诸多软件。
首先,教师在进行微视频录制前,既要将话筒、耳麦等设备调节到最佳状态,又要充分做好自身的准备工作,防止因身体状态导致视频录制的中途中断;其次,在录制微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应保持平稳的气息,语音应尽量生动以达到激發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最后,微视频录制完毕后,教师可利用视频美化软件对微视频进行修剪和美化,尽可能使微视频更加美观、清晰、赏心悦目。
5.5 提高教师素质
究其根本,微视频只不过是将教师的课堂讲解过程录制下来而已,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决定着微视频的质量。
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确保微视频中阐述知识点的语言足够精炼,同时,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既涉及理论又涉及操作的计算机入门课程,教师应以更加浅显易懂的方式演示不同知识点,尤其是在讲解计算机操作技巧时,教师可以采用详细的口头讲解与清晰的画面演示相结合。
此外,作为微视频的主角,教师不仅应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专业知识上过关,更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可视化教学和语言表达技巧,应学
会在最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6 结语
综上,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计算机的入门课程,借助微课程进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高校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教师的综合水平,熟练计算机各种技术设备,才能真正发挥出微课程的教学效果,才能确保高校学生尤其是计算机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掌握。
【参考文献】
【1】王菲.《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数字通信世界,2017(10):253+220.
【2】黄金凤,曾凌静.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J].福建交通科技,2016(06):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