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策略问题分析研究论文(共6篇)

合集下载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

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不仅能够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方案,还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1.审计内容和方法不够科学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不足,审计内容单一、不够全面,往往只着眼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忽视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审计内容。

审计方法也较为守旧,没有采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手段,无法真正发现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2.审计效果不明显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效果不够明显,往往审计结果发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和改进,导致经济效益没有得到提升。

审计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报告上,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就大大削弱了审计的作用。

3.人员素质不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人员素质整体不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审计经验都有待提高,无法全面深入地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制定出实效性的改进对策。

2.加强审计成果的落实审计成果应及时转化为实际行动,要求国有企业对审计结果认真对待,及时解决和改进审计发现的问题,使审计成果果真正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

要建立健全的督促机制,确保审计成果的有效落实。

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审计对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

也要积极探究相关的对策,完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审计成果的落实,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为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论文--浅议经济效益审计

论文--浅议经济效益审计

浅议经济效益审计武汉市公路管理处审计科郑捷经济效益审计,是以审查评价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为目的所实施的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政经济活动能取得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效果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和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

简言之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服务评价活动。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现状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是与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政府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推动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速度。

20世纪60年代,美国审计机构就提出了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效果性审计,即“三E审计”模式,这就是最早的经济效益审计概念。

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这三种特性的审计也就成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核心内容。

去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规划》中明确了五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其中之一,就是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重点、目标等都在不断变化,以往的经济效益审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以往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围绕提高企业、部门、单位资金使用的经济性、合规性来进行,而目前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已向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延伸,目标是满足高层次战略管理的需要;传统的审计方式也已不能满足经济效益审计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将是计算机应用、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手段,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率的整理分析,达到经济效益审计目标的要求。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一)经济效益审计是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经济效益审计在政府审计领域表现为政府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针对组织是否经济、有效率地使用资源评估其目标实现的效果,并审查其是否遵循相关法令与组织政策。

根据审计结果拟定提高绩效的建议和意见,协助被审计单位改进制度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提出有关收支及资源运用管理的效率、效果建议,提高政府施政效能。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国有企业是国家掌握的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

而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则成为了社会共识的焦点,相关部门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也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工作。

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就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改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质量。

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1. 数据真实性难以核实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庞杂复杂,其经济效益的数据也相对庞大,而在审计过程中,数据真实性难以核实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及控制权的特殊性,一些企业可能会对经济数据进行篡改,以达到某种目的,这就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经营管理不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内部控制薄弱、财务管理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3. 审计方法不够灵活目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相对固化,对于一些新的经济活动,比如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等,审计方法并不够灵活,导致了一些经济效益无法准确反映出来。

应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等方式,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数据的真实性。

审计人员也应当善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核实,提高审计数据的真实性。

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等,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数据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应当探索更为灵活的审计方法,结合新的经济活动形式,如互联网+等方式,加强审计方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也可以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等进行审计工作,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经济论文分析(5篇)

经济论文分析(5篇)

经济论文分析(5篇)经济论文分析(5篇)经济论文分析范文第1篇(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的过程,并从中发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力量,通过对实际调查并取得大量客观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种方法,通常被用于相互作用事物的讨论中,主要是分析、解决讨论对象中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的问题。

在讨论农业经济问题方面,首先是在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取得最新资料,运用抽象思维法对取得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抓住主要冲突,运用已把握的理论学问对其进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详细对策和方法,或者从中找出新的规律并形成新的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

定量分析是说明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以及现象变化的过程与形成的结果是怎么的一种关系方法,是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经济现象的有关数据和其变化程度实行量化,其特征都表现为肯定的量的存在或以不同的量的变化引起变化的过程。

(二)综合系统分析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科学学问为基础,立足于整体、着眼于综合,主要从各部分结构如何经过相互组合的方式形成整体和详细演化过程,综合考察分析其内部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整个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一是依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把整体作为目标,着眼于整体和全局,实现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

二是以系统的观点,依据多层次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利用综合方法,理解分析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证明事物存在和进展的规律。

(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宏观分析是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的分析,其讨论的动身点和领域是针对宏观整体性而言的,可以理解为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基础上,讨论农业经济问题的过程。

微观分析,是指小的方面或局部方面的分析,其讨论的动身点和领域是在国民经济中局部小范围或个别农户为对象的基础上,讨论农业经济问题。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对一种事物横断面的一种状态分析,其特点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不考虑均衡变动过程,只考虑在肯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论文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论文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论文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

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

归纳起来,经济效益审计主要特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

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

包括企业各种资金及使用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

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

四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

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决定。

五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

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

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内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六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

主要是核实公共资金的效益,评价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明确其经济责任,提出审计建议。

七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目的具有宏观性。

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益性的评价,以促进企业资金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探讨

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探讨

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探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与一般财务收支审计不同,它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进行客观的审查、分析和评价,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从而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特征、意义、内容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强化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方法考核指标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和意义(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1.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

经济效益的审计依据有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计划或预算、决算报表、决策方案、业务规范、各种定额标准、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先进水平等。

2.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

经济效益审计不同于财务收支审计,审计工作结束后,一般只出具经济效益评价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不需要作出审计决定。

3.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审计范围包括企业各种资金及资金的运动,甚至包括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经营环节的经济活动。

4.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具有灵活性。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经济效益审计是根据审计需要确定审计对象的,没有固定的审计对象和模式,既具有灵活性,也具有专题性。

5.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除了采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查证及其延伸方法外,还要采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分析、审计跟踪等多种方法。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1.有利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健全,部分企业缺乏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

因此,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既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保证企业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又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及时纠正企业不良经营行为,促使企业增收节支,从而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利,增强企业自我发展与调控的能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2.有利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大全5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大全5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大全5篇)第一篇: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经济责任指的是针对由于失职、渎职或者另外的违法行为导致严重事故或者重大损失的直接责任者而实施的一种经济制裁[1]。

而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被定义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在接受委托或授权的情况下,以企业、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等领导者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事项等为对象,来主要实施审核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的宗旨是为了监督以及评价领导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同时也可以约束其经济行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加大领导者的监督工作,可以促进经济管理,最终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二)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中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归纳如下。

1.经济责任审计的认知比较模糊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审计机构或工作人员对其的认知比较模糊,有些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就只是以财务收支为基础,仅根据财务收支去评价领导者在其领导职能范围内财务收支方面的合法性以及真实性。

如果仅根据财务收支这种角度去判断领导者是否很好地履行应负的经济责任,就可能出现在经济责任审计时间中仅在乎审计结果,而忽略大部分审计的内容,这种情况可能会增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准确度,引起风险的出现[2]。

2.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不够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结果要想被有效地应用,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是否规范、真实以及可靠。

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尚不够规范和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方法界定及其评价体系都不够标准,无法通过定量指标来制定综合性的规范体系。

因此,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目前的评价体系可行性不足,致使经济责任最终界定的方式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很模糊,无法形成准确的审计评价体系。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审计研究AUDIT STUDIES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李鹏泰安市审计指导服务中心摘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审计活动,它具有综合性、独立性、目标导向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然而,当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本文提出了完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如转变经济效益审计观念,完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标准,重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加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等。

关键词:企业经济;经济效益审计;解决对策引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为目标的审计活动。

它是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企业资金安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一)有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有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帮助企业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资本回报率,降低财务风险;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完善战略规划,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市场渠道;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帮助企业改进质量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份额;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培育核心技术,形成差异化优势。

(二)保障企业资金安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保障企业资金安全,防范和减少经济损失。

通过对企业的资金运用、投资回报、资产保值增值、财务报表真实性等方面进行审计,可以揭示企业的资金流向,监督和控制资金使用情况,防止资金挪用、占用、侵占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增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审计制度不完善、审计人员素质需提高以及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

只有通过这些对策的有效实施,才能加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问题、对策、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审计人员素质、监督管理、重要性。

1. 引言1.1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国家监督管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有企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审计可以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帮助国有企业改进经营策略和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绩效。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还可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加社会对国有企业的信任度和权威性,促进国有企业与社会各界的良好沟通和合作。

2. 正文2.1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1.审计制度不健全。

一些国有企业的审计制度存在漏洞,审计程序不规范,导致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

2.内部控制机制不到位。

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容易出现财务数据的不准确,审计结果的失真等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范文

经济效益审计范文

经济效益审计范文首先,经济效益审计有助于发现单位的不经济行为和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会通过对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财务核算记录以及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全面地调查和研究,以此发现单位经济活动中的不合理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比如,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单位的开支、投资等方面进行审计,发现一些明显的浪费现象,同时可以对单位的经济利益和利润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利润低下或者亏损的原因和问题所在。

其次,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经济效益审计不仅应该关注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应该注重审计的整改工作,即找出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根据审计结果,对单位进行改进和优化。

这样可以为单位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第三,经济效益审计有助于发现单位的经济风险。

在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会对单位的经济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经济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比如,审计人员可以对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找出有潜在风险的项目,比如资不抵债、长期亏损等,以此提醒单位的管理者注意有关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范和解决风险。

第四,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会对单位的经济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此提供对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估的依据。

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发现存在的资源闲置和低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和措施,以提高单位对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经济效益审计有助于提高单位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单位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问题所在,优化经济结构,改进经营管理,提高单位的竞争力。

同时,经济效益审计还可以评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找出存在的不可持续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以保证单位的长期发展。

综上所述,经济效益审计对于单位的经济效益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论经济效益审计障碍及对策分析

论经济效益审计障碍及对策分析

论经济效益审计障碍及对策分析作者:江松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5期一、概述经济效益审计就是一种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根据一定的审计标准,通过整理相关的审计证据,用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和评价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资产流失,防止贪污腐败和促进充分有效利用资源可以利用加强经济效益审计来达到。

效益审计的简称就是这样在政府审计中实施的审计。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是经济效益审计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并且,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必须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多的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开展企业内部的经济效益审计;而在另一方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还对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效益审计的实施,不仅对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及各级政府机关和科研单位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改进自己的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实现最佳管理有利,并且还对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各方面的关系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利于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和巩固财经法纪审计的成果。

权力下放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有效地增强企业自主经营权,而这正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单单进行财务审计以保证企业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与合规,不实审计的全部内容,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以减少损失浪费才是审计更为重要的一部分。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更好地抓住企业的内在潜力,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以达到提高经营效益,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按审计对象的不同性质分类,效益审计主要可以分为国家效益审计(政府审计)和企业效益审计(内部审计)。

效益审计的对象有很多,通过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也难以统一结果,有时同一项目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导致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国家利益的代表,也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

因此,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和审计成果等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审计对象的问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大型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审计,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国有企业多数掌握在政府手中,其经营管理往往会受制于政策和制度的限制,如果审计人员无法充分了解政策和制度,就会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产生影响。

其次,国有企业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多层次的管理体系也会给审计工作带来难度。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制度,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同时,在审计之前,要了解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确定审计重点,并设立专项机构进行审计,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包括财务核算、管理效能、经营激励、资产管理、财务风险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审计人员掌握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否则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审计之前,应了解国有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规律,确定审计重点,准确把握审计内容。

审计方式包括现场审计、资料审计和远程审计等,然而,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效果往往受到审计方式的限制。

现场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前往国有企业现场进行核查,但国有企业往往规模较大,审计难度较大,同时审计人员的调研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资料审计虽然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调研工作,但也存在着资料不全或不真实的情况,影响到审计成果的准确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国有企业的情况,准确判断审计方式的适用性,灵活运用现场审计、资料审计和远程审计等方式进行审计,并注重审计过程中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审计中遇到的问题。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作者:刘二超来源:《商情》2019年第14期【摘要】国企在深化改革发展的背景之下,应强化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建设,完善国企改革的內部环境。

本文分析了国企经济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明确经济效益审计职责、完善经济效益审计体系、推进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强化国企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国企经济效益审计问题对策国企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应着力于内控环境的建设,为经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企在经济效益审计中,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以至于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落实不到位。

为此,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推进国企经济效益审计建设,符合国企改革发展的需求,也进一步夯实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地位。

本文从国企经济效益审计现状出发,就如何强化工作建设,做了如下阐述。

一、国企经济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一)经济效益审计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理解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具有国企特色的经济效益审计机制,是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从实际而言,国企经济效益审计意识淡薄,对工作缺乏正确理解,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组织开展滞后。

首先,国企对经济效益审计认识不到位,重视力度欠缺,以至于工作组织领导不足;其次,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被动的工作现状导致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再次,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不全面、不具体,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选择性反馈,出现徇私、人情式审计,弱化了经济效益审计在国企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审计程序系统不完善,制约工作开展审计程序系统的完善,是推进经济效益审计建设的重要保障。

但就现行审计法规体系而言,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报告模式等要素,并未明确规定,以至于审计工作的组织开展缺乏法律保障。

一方面,现行法律法规对经济效益审计的要求不具体,以至于审计机关的权责界定不明确,难以发挥良好的审计作用;另一方面,国企经济效益审计制度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特别是评判标准不统一,导致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面临诸多阻力,组织开展的环境基础欠缺。

经济效益审计问题探讨

经济效益审计问题探讨

经济效益审计问题探讨[摘要] 本文从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入手,认识了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通过公示交流促进经济效益审计及时地有效地综合地实施的可行性。

探讨了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与建立专家信息库、引智工程制度化,从而在财政财务审计等审计工作中适当向经济效益审计延伸,实现审计监督的深化,推广经济效益审计。

[关键词] 经济效益审计综合实施公示与比较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有关经济效益方面的情况所实施的一种审计”。

这是我国对经济效益审计的长期认识,我们将其归类为“种类论”。

经济效益审计从我国恢复审计以来就一直是审计种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经济效益审计实施得怎么样呢?从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看,经济效益审计在所有开展的审计工作中仅占不到百分之二的比重,远远低于美国占85%的水平。

为什么我国经济效益审计是现在这样一种情况?这是值得系统研究的。

各国都将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设定在监督“节约、效率、效果”。

因此经济效益审计也称为“三E”审计。

“三E”是指“economy”、“efficiency”、“effect”。

“经济”指尽量少花钱,也称“节约”。

“效率”,指少投入多产出。

“效果”指产出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好的效用,通俗地说就是把事情办好。

加强经济效益审计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资产流失,防止贪污腐败,促进充分有效利用资源。

这样的审计在政府审计中实施,简称为效益审计。

但是把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个审计种类来单独地开展是否切合实际?这是值得商榷的。

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种审计单独实施有其先天性的欠缺。

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被定义为一种审计,作为一种专门的审计工作而存在,看似没有什么值得怀疑,实际工作中进行专门的实施因而也被认为是十分正常的。

我们在地方审计局的调查也证明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情况确是如此。

审计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专门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效率是值得商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效益审计策略问题分析研究论文(共6篇)第1篇:经济新常态下炼企加强经济效益审计之路的探讨1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政经济活动能取得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效果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

我国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三E”审计,“三E"审计,是指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和效果审计。

所谓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支出和耗费开展经营活动,尽量节约,避免浪费。

通过经济性审计,可以揭示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活动的恰当程度及其遵纪守法情况。

效率性审计,主要是指对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所进行的审计。

通过该种审计,借以评价成本与盈利的情况,判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经济有效。

效果性审计,是指对计划目标完成情况所进行的审计,即审查产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获得了理想的效益。

2中石化炼企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2.1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促进中石化炼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兩年以前,中石化炼油板块连年亏损,整个板块在石化产业链中属于效益重灾区,其主要是原油采购价格和成品油售价出现倒挂所致。

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当前炼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经营管理方面,产油损耗大、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投资项目投入与产出不正比、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不强等也是导致各炼企普遍效益不好的重要因素。

通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能够及时地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投出产出情况等进行“诊断”,找出问题的症结,给决策层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促进炼企效益管理质量升级。

2.2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进一步完善中石化炼企审计体系的需要因诸多原因,目前很多中石化炼企并未将经济效益审计纳为重点,而是在开展其他审计项目时“顺带”完成,难以保证审计内容的完整性,长此以往,经济效益审计始终游离于炼企审计体系之外。

事实上,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基于财务审计之上的高层次审计,它从财务会计审计领域扩展到项目建设、物资采购、生产经营、销售计划和决策等领域,加强经济效益审计能够实现前、中、后全过程控制和进一步完善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促进整个炼企审计系统的健全发展。

2.3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响应国家实行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国家当前推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措施,在此过程中,极其考验企业的炼油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在资金使用、库存管理、项目建设、资产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都离不开效益审计。

尤其是涉及到调整产业结构层面,比如,对“僵尸企业”的重组与清算、资产处置等,这些举措不仅与炼企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还与职工队伍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炼企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对经济行为的监督,能够有效地促进重大政策的落实。

3中石化炼企加强经济效益审计之路探索3.1建立完善的经济效益评价标准体系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标准的组成内容,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基本要求和限定,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经济效益有无、高低、好坏及其程度作出评价的依据,是提出审计意见,得出审计结论的依据。

掌握衡量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实际效益的尺度,科学运用判别经济效益好坏的严密可行的标准,是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经济效益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企业开展各项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就必须要有相对的评价准标准,否则,就无法对各类项目下审计结论。

3.2建立健全的经济效益审计预警机制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确保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效率,离不开辅助工具。

使用预警系统通过对重点业务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在线分析,以及对关键业务数据和高风险领域核心指标的在线监控和对比分析,实现对重点单位、主要业务及重点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异常情况预警预报。

多年以来,中石化炼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成绩,并且将管理的思维从线下管理转为线上,审计管理网站、ERP都具备一定的预警功能,但是仍不够完善。

预警系统需要对全业务口径进行监管,尤其是那些影响效益指标的关键环节,因此,预警系统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化的开发,有针对性地对全口径业务数据的搜集及分析,能极大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3认真选择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对于中石化炼企而言,其规模庞大,经营管理环节非常复杂,因此,经济审计的范围及其广泛,企业的审计人员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风险点都能“一一过目”,用审计署长刘家义的话讲,就是“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需要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甄别,专门挑选那些成本控制较差、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存有较大效益风险、急需整改完善的环节进行审计。

3.4注重审计方法的使用审计的方法有很多,诸如:盘点、审阅、观察、核对、查询法等,经济效益审计往往离不开财务审计,也可借助于财务审计的方法,比如净现值法、量本利分析法、因素分析法、ABC分析法等。

对于不同的项目而言,其审计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选择那些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对审计分析结果起到积极作用的方法,因此,在项目实施时应认真对所涉及的业务内容进行甄别,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每一种方法不能单一使用,有时候需要几种方法交叉进行。

需要针对不同效益审计项目不断探索创新方法才能提高审力度,其评价才会更加恰当。

3.5完善健全的经济审计考核机制近年来,中石化炼企实施了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这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经济意识、调动他们做好本单位经济工作的积极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责任制考核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原则要求多、抓落实不力、绩效结合较差的问题,造成效益重视不足、研究不够、履行职责不够等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完善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需要借助审计的监督力量,提出考核建议,双管齐下,将炼企的经济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建立审计考核制度,一要考虑处罚和激励双重标准,不能只有处罚,没有奖励。

二要将对审计部门的考核列入制度当中,有助于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

从实践经验来看,实行绩效量化考核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3.6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审计人员大部分都来自于财务专业,对复杂的炼油化工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等缺乏了解,遇到这些相关的指标时无法运用现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造成审计力工作无法深入,结果不够理想。

因此,一方面需要适度调整审计人员结构和加大各类专业性的培训;另一方面,需要推行审计专家制,即充分地调动多方资源,专门邀请那些在各类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人才一起参与审计工作。

4结语面临国企改革、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多重压力下,中石化炼企加强经济效益审计之路已经是不二选择,笔者期待本文所探讨内容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共鸣,如何通过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给企业提质增效将是这段时间内亟待研究的课题。

作者:王强第2篇: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研究一、企业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一)能够帮助企业查漏挖潜,提高投资管理能力。

财务收支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期行为,在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法合规的条件下,进行效益管理审计,可以对生产经营、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计划的执行情况、完成质量、投资效果的好坏做出审时度势的评价,通过过程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运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缺陷、开源节流,控制费用,堵塞资产流失漏洞,促进企业投资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二)能够协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

企业管理层的决策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的成果,特别是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建设性投资,存在资金多、时间长,未来收益不确定性特点,内审职能部门加强经济效益审计,即是对投资项目规划、计划、建设、运营审批程序的监督,也规避了投资规模失控、工程质量重大隐患、项目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等现象。

(三)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发现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降本增效是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但如何降低企业成本支出,不断降低成本,效益审计整改意见非常重要,只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发展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才能真正降低企业内耗,扬长避短,拓展市场,探索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二、企业全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所应注意的重点事项企业全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所应注意的重点事项主要有六个方面:1、应在实施审计前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方案,并尽可能运用计算机信息化分析审计手段,从而保证和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2、着重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不断保持和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结合企业的特点优化审计人员专业结构;3、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经营为基础,采用适合的分析评价指标,对企业控制、管理及决策等进行审计;4、创新审计方法,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要明确、细化,便于考核评价;5、转换审计思维,要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去思考,去帮助被审计单位发现经营中的管理风險和漏洞,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大办法,提升管理水平;6、在审计工作结束后要对每一个经济效益审计项目要进行质量评估,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一)现代经济效益审计理念没有深入人心,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企业内部的经济效益审计人员,没有认识到现代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和优势,审计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中企业审计人员只是追求生产经营活动符合企业制度规章、合乎法律即可,仅仅强调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数据的正确性来实现纠错防弊的审计目标。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不科学,审计范围不全面。

目前部分企业虽然认识到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但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存在审计方法不科学、审计范围不全面的问题,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企业只是注重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而忽视了事前审计工作,没有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审计,使得审计质量不高。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具体操作不规范。

当前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具体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没有按照审计要求、标准来进行审计,且审计的具体操作也不规范,经常随意确定审计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也没有及时报告审计结果,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结果与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相一致,另外,企业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不强,也缺乏相对应的审计风险预防与评价机制,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和信息丢失和被窃取,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等内部审计结果,影响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经营决策,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的解决对策(一)加强固定资产的审计。

固定资产审计包含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种,其中事前审计有包含立项和评估,即需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评估报告和决策依据进行重点审核。

事中审计包括资金落实情况、生产经营活动等,即需要对资金是否完善应用,生产经营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审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