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川藏铁路雅安-林芝段岩溶隧道钻爆施工技术研究
![川藏铁路雅安-林芝段岩溶隧道钻爆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7511d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a.png)
)11藏铁路雅安-林芝段岩溶隧道钻爆施工技术研究<伟、谢文璐、熊波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摘要:岩溶是川藏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通过对岩溶地质条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影响分析、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对策等进行研究,为川藏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川藏铁路;岩溶;发生条件;预测方法;对策1项目概况川藏铁路雅安一林芝段线路,隧道设计长度中岩溶约占5.81%。
岩溶在隧道施工中表现出来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是突水、突泥、顶板溶洞充填物陷落冒顶、底板塌陷、洞室淹没等,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有较大的影响,必须要预先研究,以便在施工中采取可靠措施。
2岩溶的定义岩溶是指水对可溶性岩石,以碳酸盐岩为主,局部尚有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特征并包括水的机械侵蚀和崩塌以及物质的携出、转移和再沉积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现象的统称。
3岩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隧道施工可能对相对稳定岩溶系统的诱发而引起不良后果,发生岩溶地质灾害。
隧道开挖使得地下水排泄有了新通道,破坏了岩溶地质原有补给循环系统,加速了径流循环,同时也促进了地下水对岩体的改造作用。
深埋隧道由于水头压力高,这种力学改造作用尤为显著。
对于深埋的岩溶系统来说,一般未贯通岩溶管道都有一定的隔水层,如粘土层或粉砂泥岩层。
如果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破坏了隔水层,使得地下水向隧道方向排放,在水头很大,补给丰富的情况下,就会对隧道施工造成巨大危害。
更有甚者,如果补给源连通了地表水系,会造成地表水源枯竭,不仅对隧道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会造成环境地质灾害。
动水压力作用能够使岩体裂隙面上的充填物发生变形和位移,导致裂隙再扩展,可能使高水压岩溶管道连通,在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造成重大涌水、突泥事故,给隧道施工带来重大损失。
图1溶洞及掌子面塌方4岩溶区隧道施工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影响分析4.1岩溶水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影响文献对岩溶隧道突涌水事件统计分析表明:在隧道涌水小于1X lOV/d时,_般不会对隧道造成很大危害,当隧道涌水大于lxiow/d时,则会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将危害隧道的岩溶突涌水按单13个涌水量的大小划分为四级:Q^lXlOV/d的,为一般型突涌水;lXlO^/tKQWSXlO^W/d的,为大型突涌水;SXlOV/cKQ^lOXlOW/d的,为重大型突涌水;Q^OXlO^/d的,为特大型突涌水。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学习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学习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51c021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8.png)
•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桥梁结构形式不断创新 • 隧道施工技术逐渐成熟,如隧道掘进机等设备的发明和应用
20世纪以来,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高速铁路的兴起,对桥梁与隧道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推动了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发展
02
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提高隧道 施工质量 • 严格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 设计要求 •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隧道施工管理 水平
04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铁路桥梁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速铁路桥梁工程
• 工程概况:桥梁位于某高速铁路线上,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结构 • 施工难点:桥梁跨越某河流,施工环 境复杂,需要进行水上作业 • 施工技术:采用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政策创新:如政府加大对铁路桥梁与 隧道工程的投资和政策支持
管理创新:如采用项目 管理、工程总承包等现 代管理模式,提高工程
管理水平
制度创新:如推动铁路 桥梁与隧道工程领域的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
完善和创新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理念 的推广:如桥 梁与隧道工程 的设计、施工、 运营等环节的
05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未来发展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技术创新
01 新材料的应用:如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材等新材料的应用 02 新工艺的研发:如预制构件施工工艺、3D打印施工工艺等新工艺的研发 03 新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桥梁与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政策与管理创新
案例二:某城市立交桥桥梁工程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3a61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e.png)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铁路隧道工程一直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的施工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施工问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地质条件复杂导致隧道开挖困难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地质条件往往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地质条件复杂会导致隧道开挖困难,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安全。
岩石层的变化、地下水的涌出、地应力的变化等,都会对隧道开挖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可以采用爆破、钻孔等方式来处理岩石层的变化,提高开挖效率。
可以采取排水、支护等措施来应对地下水的涌出和地应力的变化,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施工方案,灵活应对地质条件带来的挑战。
二、隧道内部通风和照明问题隧道内部通风和照明是隧道工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隧道内部没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还会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
隧道内部通风和照明问题必须得到合理的解决。
为了解决隧道内部通风问题,可以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在隧道两端设置通风井或者安装通风设备,可以保证隧道内部空气的流通,达到通风的效果。
为了解决隧道内部照明问题,可以采用 LED 灯具等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保证隧道内部的光照条件,提升工作和运输的安全性。
三、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隧道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工程,安全问题一直是工程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隧道施工中可能会面临坍塌、水灾、火灾等意外情况,这些都会对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7eb90676c66137ee061993.png)
1 铁路隧道施 工钻爆法概述 铁路 隧道 由于经常穿越 山岭地 区, 因此隧道施工一般 采 用钻爆法 开挖 , 所谓 钻爆法就 是指在 隧道施 工过程 中, 用 采 钻孔 、 装药 、 爆破的方式 进行隧道 内 的掘进施 工。现 阶段 铁 路隧道钻爆法施工爆破技术种类较多 , 目前 隧道施工 多采 用 光面爆破 、 微差爆破 以及预裂爆破 , 达到控制成型 , 约成 本 节 的 目的 , 采用何种爆 破 方式应 结 合施 工 区域 的水文 地质 情 况、 断面大小等情况 确定 , 先按规 范及经 验确定初 步爆破 方 案, 再通过实践对爆破 方案进 行修 正 , 到方案 中各项参 数 达 最优化。 2 铁路隧道施工超前 支护 对于铁路 隧道施工超前 支护 主要是 针对施 工区域 内的 软弱不 良地层 而采取 的辅助施 工措施 , 工前应结 合设 计 , 施 比对实际埋深 、 围岩条件等讨 论超 前支护 参数 的合 理性 , 需
小导管 , 少数地质特别软 弱段施做 双层小 导管加 固 , 一般按 环 向 3根/ m施 做。施工 工序 为钻孔 、 孔 、 管 、 清 顶 注浆。应 加强对钻孔外插角 的控 制 , 是减少超挖 的有效途径。 () 3 大管棚 。大管棚一般 常用于 隧道洞 口埋深较浅 , 围
全 断面法是指首 先根 据设 计资料将 隧道一次开挖成型 , 然后进行初 支和二次衬砌 施工 的隧道开挖 方法。 由于全 断 面法全部采用大 型机 械设备 , 因此施工进 度相对较快 , 于 对 地质条 件较好的 I一Ⅱ 围岩 以及单线铁 路隧道 Ⅲ级 围岩 级 等区域 比较适用 。
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浅析
![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18b5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6.png)
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浅析隧道是铁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铁路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对地形地貌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在现代铁路建设中,隧道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铁路隧道的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安全防护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对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进行浅析。
一、地质勘察在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之前,必须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以确定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地层稳定性等因素。
在潜孔灌注桩法下穿高速公路时,还需要对地下管线、桥梁、高速路基等附属设施进行勘察,了解其位置、深度、结构等信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地质勘察,才能为隧道的安全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方案在进行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需要对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研究和论证。
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安全防护等各方面因素,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和运营稳定。
在设计方案中,还需对隧道的结构形式、支护措施、施工工艺等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三、施工工艺在确定了设计方案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
在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中,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盾构法、潜孔灌注桩法等。
盾构法是一种先进的隧道掘进技术,可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高效快速的隧道掘进;而潜孔灌注桩法则是通过先行施工潜孔灌注桩的方式,在隧道下方打通空间,然后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安全防护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在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完善的安全警示标识,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还需对施工区域进行周边围护,避免对周边环境和设施造成损害。
五、环境保护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环境保护工作。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e8bd2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4.png)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铁路隧道工程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它在铁路交通运输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以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就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一、隧道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1.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的地质条件是施工中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会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施工进度和安全。
在岩层中存在节理、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这些构造会对隧道的稳定性和支护提出更高要求。
2.冒泥地层冒泥地层是指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含水软土,它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容易发生泥水涌入,导致隧道坍塌和支护困难等问题。
3.隧道施工方法选择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选择合适的隧道施工方法也是一个技术难题。
目前常用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盾构法、爆破法和钻爆法等,不同的方法会对隧道的开挖速度、支护成本和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技术要求。
4.隧道支护技术隧道支护技术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隧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对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如钢支撑、混凝土衬砌、锚喷支护等,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隧道防水是隧道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特别是在含水软岩层中施工,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以确保隧道的干燥和安全。
6.隧道施工自动化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隧道施工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如隧道盾构机的故障处理、隧道预应力锚杆施工的控制等。
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可以通过地质勘察数据的精确性和综合分析,加强岩土力学分析,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
对于冒泥地层的隧道,可以采用减水排泥、降低进尺速度、加强支护等措施,以降低泥水涌入的风险,并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隧道施工方法,可以采用盾构与爆破相结合、钻爆法等多种施工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c8456827d3240c8447efce.png)
隧道腐蚀 主要体现在衬砌 的腐蚀 衬砌与土壤直接接触 . 土壤 中 含有大量 的水 . 尤其是一 些含水层 . 水将 会通过毛细变 形缝渗入衬砌 内部从而造成腐蚀 。 一旦发生腐蚀 . 将会使隧道的性能大大降低 . 产生 变形 . 缩短隧道使用寿命 . 也会对交通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隧道结构腐 蚀主要 因为存在一些腐蚀介质 , 同时存在容易受到腐蚀的材料。 2 - 4 其他问题 隧道顶板 支护不稳定也 是重要 的安 全隐患 如果 支护是不稳定 的. 会使隧道顶板支撑失去一定 的稳定性 . 因此会导致隧道变形 . 引发 系列 的问题 塌陷是 隧道施工 中的最严重 的问题 . 隧道壁周 围岩石 坍塌将会使隧道失去稳定性 . 尤其是隧道入 口的地方如果岩石长期裸 露. 受到风化就会呈现粒状 , 从而失去 自稳能力 , 容易导致塌陷。
S c i e nc e& Te c h n 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郭 振江 ( 中铁 十 九局 集 团第五 工 程有 限公 司 , 辽宁 大连 1 1 6 0 0 0 )
【 摘 要】 随 着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铁路成 了我 国经 济的大动脉 , 铁路 的建设将 直接 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 铁路隧道技 术是铁 路工程
0 前 言
现代铁路隧道建设必须注意强化资源配置 .坚决贯彻统筹规 划 . 统一建设的施工原则 重视铁 路隧道设计 . 注重 加强 支护和施 工通风 , 注重地质分析和监测工作 . 应用新的施工方法进行正确 的选择 创造 个安全 、 快速 的施工条件 。 众所周知 . 铁路 隧道 的质量取决于钻孔和 爆破质量 . 所 以首先要确定爆破 钻孔和爆破 面 . 在掌握爆 破技术 及其 特点的前提下在进行爆破施工
关于单线铁路长隧道快速掘进施工技术的探讨
![关于单线铁路长隧道快速掘进施工技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e0809e1172ded630b1cb6df.png)
1 钻爆 掘进技 术方 法简述
0 0 周边孔 的装 药量要 少些 。 目 , 道施 工 方法 主 要有 钻 爆法 、 械 开 挖 法 ( B 、 前 隧 机 T M 盾 填炸药率约为炮眼长度 的 6 %~8 %, 可把 硝胺炸 药制成 长 的管状药 卷 , 以便 填入炮 构 )机械结合 钻爆开挖法三种。对一般岩石 隧道 , 、 尽管近年来 隧 为缩短装药时间 ,
业主对项 目投资的 回报。因此 , 如何实现长 隧道的快速掘进一直 深度严格钻孔 。单线隧道全断面开挖 , 采用钻孔 台车配备 中型凿
成 为工 程 界 隧 道 同 行 们 特 别 关 注 的 问题 之 一 。
岩机 , 钻孔深度约为 2 5m~4 0m。2 装药 : . . ) 在掘进孔 、 掏槽孑 和 L 周边孔内装填炸药 。一般装填 硝胺炸 药 , 有时 也用 胶质炸药 。装
也可利用特 制 的装药 机械 把 细粒 状 药粉射 人炮 孔 中。3 爆 ) 道掘进机发展较快 , 掘进机在坚硬 和破 碎岩石隧道 中开挖 速度 眼 ; 但 破: 在全断 面掘进 中, 了减小爆破对 围岩的振动和破 坏 , 为 并保证 不高 、 设备投资 巨大 、 动力消耗量大 、 部件 大而沉重 及运输组 装困
打孔 , 后引进前 苏联 OM5 6型手 风钻 、 0 手持式风钻 、 型支架式 2 i 等小直径 炸药 药卷后 可 在一定 程度 上满 足施 工要 求 , 轻 5Y Y nl 但
楔 而达到缩短工期 的 目的 , 以长 大隧道往 往成为一条线路 或者 一 中央 掏 槽 、 形 掏 槽 的 斜 眼 掏 槽 。 所
个项 目的控制工程 。它 的施工 速度经 常决定 着整个项 目的总 工 12 钻爆 法施 工作 业过程 概 况 . 期, 不仅影响着施工 单位 的经济效 益 , 至可 能最 终直 接影响 着 甚 1 钻孑 : 先 设 计炮 孔 方 案 , 后 按 设 计 的 炮 孔 位 置 速 掘 进 施 工技 术 的探 讨
铁道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铁道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c5e26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e.png)
铁道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创新研究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铁道工程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铁道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施工技术的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还能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铁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铁道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一)提高工程质量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使铁道线路更加平顺、稳固,减少轨道的变形和病害,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例如,采用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和先进的轨道铺设设备,能够确保轨道的几何尺寸和精度达到更高的标准。
(二)缩短施工周期创新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可以优化施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缩短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
这对于缓解交通压力、尽快发挥铁道工程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降低成本新技术的应用往往能够降低材料和人力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工程的总成本。
例如,新型的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的使用,可以减少材料成本和能源消耗。
(四)适应复杂环境在山区、河流、城市等复杂地形和环境条件下,传统的施工技术可能面临诸多困难。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开发出更适合特殊环境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推动行业发展施工技术的创新是铁道工程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提升我国铁道工程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二、当前铁道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一)基础施工技术目前,在路基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包括地基处理、填方和挖方等。
对于软弱地基,通常采用水泥搅拌桩、CFG 桩等方法进行加固;填方施工注重分层压实和质量控制;挖方则要考虑边坡的稳定性和防护。
(二)轨道施工技术轨道施工包括钢轨铺设、轨枕安装、道岔铺设等环节。
目前,我国在无缝线路的铺设和养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和检测设备,提高了轨道的连续性和平顺性。
(三)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和钢结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方法不断创新,如悬臂浇筑法、顶推法等,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和施工效率。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bc243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5.png)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铁路隧道施工一直是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文将重点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情况。
一、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挑战在一些山区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铁路隧道的施工面临着许多挑战。
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使得工程施工难度加大。
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带多、岩体结构不稳定等问题都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地下水的问题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渗透和涌水问题往往成为制约隧道施工的主要难题。
地质灾害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隧道施工的复杂性,如地质泥石流、滑坡、地下水涌出等灾害,往往会给施工带来不小的困扰。
针对上述挑战,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旨在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铁路隧道施工问题。
1. 地质勘察与监测技术地质勘察是铁路隧道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准确了解地质情况对于后续的隧道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影响。
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如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下水勘察技术等,以提高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地质监测技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实时监测隧道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中的地质风险。
2. 隧道支护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的支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支护技术,如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预应力锚索支护等。
这些支护技术在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也为后续的隧道设计和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掘进技术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难点。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隧道掘进技术,如盾构隧道掘进技术、硬岩隧道掘进技术、软岩隧道掘进技术等。
黔桂铁路黄泥脑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黔桂铁路黄泥脑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4808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c.png)
黔桂铁路黄泥脑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
作为我国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黔桂铁路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国家的一项战略举措。
黔桂铁路黄泥脑隧道作为该铁路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其施工技术的研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黄泥脑隧道位于黔桂铁路线路上,全长约22千米,是该铁路沿途最长的隧道之一,隧道内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岩层地质条件复杂,开挖难度大,风险高。
因此,如何针对黄泥脑隧道的特殊环境和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提高工程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黔桂铁路黄泥脑隧道的施工技术,针对该隧道的特殊情况,从隧道掘进、支护体系、排水处理和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达到以下目的:1. 分析黔桂铁路黄泥脑隧道的地质环境和岩体地质特征,了解隧道岩体力学性质和受力条件,为后续的施工方案制定提供基础支持;2. 综合考虑隧道掘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制定相应施工方案,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优方案;3. 探讨支护体系的设计方案,分析现有的支护材料和技术手段的应用效果,提出新型的支护方案,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4. 就隧道内的排水问题开展深入分析,制定适合于黄泥脑隧道的排水方案,确保隧道内的水流畅通,保障施工安全;5. 就黄泥脑隧道施工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风险的发生原因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出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1)黔桂铁路黄泥脑隧道的地质环境和岩体地质特征;(2)隧道掘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3)支护体系的设计方案;(4)隧道内的排水问题的分析及处理;(5)黄泥脑隧道施工的风险控制。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实验模拟等多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调研黄泥脑隧道的地理环境、地质特征和岩层结构,分析隧道内的地质情况;(2)分析黔桂铁路黄泥脑隧道的施工情况,并学习和借鉴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管理方式;(3)通过有限元方法对黔桂铁路黄泥脑隧道的力学性质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掘进工艺;(4)基于研究结果,探讨黄泥脑隧道支护体系的设计方案,选择最佳方案;(5)实地调查隧道内的排水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排水方案;(6)对黄泥脑隧道施工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关于铁路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铁路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247f86358fafab069dc0263.png)
2 8 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袁 风 磊
( 中铁四局电气化工程有 限公 司, 安徽 蚌埠 2 3 3 0 0 0 )
摘 要: 随着我 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 人们生活水平 E l 益提 高。铁路 已成 为国 家发展的主要 交通 渠道 , 是 实现 经济进步的 重要命 脉 。由于我国幅员辽 阔, 再加上地质地形的复杂性 , 铁路线路 相对较 长, 在工程项 目施 工中经常遇到 穿越 隧道现 象, 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 因此 。 如 何 优 化 铁 路 隧 道 施 工技 术 , 提 高铁 路 工程 整 体 质 量 水 平 , 是 当前 关 注 的 热 点 话 题 。 本 文 结 合 笔 者 以往 工 程 经 验 , 对铁 路 的 隧 道 施 工技 术要 点 进 行 分析 与探 讨 。 关键词 : 铁 路 工程 ; 隧道 ; 施 工技 术
结合 以往铁路工程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 , 如何防水 、 止水是 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 非常重要 的环节 , 直接影响工程项 目的整体进度与质量水平 ; 因此 , 2 . 2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 本文提 出的铁路隧道施工方案 , 核心在于控制地下水下降问题 , 保持 在隧道开挖之前应用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 , 沿着隧道开挖 , 按照 通过实施钢管注浆技术 , 和钢架 连成 一体 , 地表水资源平衡 、 维护生态环境 ; 同时确保地下水在隧道开挖与支护 定角度打入带孔 钢管 , 按照 V级 V I 级围岩三 过程中处于无渗漏或者少量渗漏 的状态 , 保障隧道 的安全施工进程 , 实现围岩加 固的超前支护方法。一般情况下 , 提高隧道衬砌结构的稳定性。 榀拱架 , I v级围岩两榀拱架 , 形成循环超前的小导管。在一些软弱地 1铁路隧道的爆破技术 质层 中, 应该实行双层小导管加固方法 , 每米设置 3 根 。同时注意控 爆破作为铁路隧道施工的重要 内容之一 ,应结合围岩地质的实 制钻孔外插角 , 可避免发生超挖 问题。 际情况 ,确保炮眼分布 的合理性 ,注意控制炮 眼之间的距离和用药 2 - 3大管棚施工技术 量, 尽量降低为围岩 的扰动作用 , 控制工程成本 ; 同时, 隧道施工爆破 大管棚一般常用 于隧道洞 口埋深较 浅 , 围岩风化程度较高 , 较破 也将对隧道 自 身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应注意避免应力过度集中 , 最好 碎地段 , 在进洞之前先施做大管棚 支护 , 以确保进洞作业安全 , 在洞 能够形成一道 “ 自然拱 ” , 保持岩体的稳定性 、 提高 自身承载力 。根据 内隧道穿过沟谷底部埋深较浅时也有应用 ,是穿越长距离浅埋段的 在拱架上安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 优化调整施工参数 , 最终提 出科学化 、 可操作的 有效措施。套拱施工一般架立三榀型钢拱架连接成整体 , 爆破方案 : 装导向管 , 一般 2 m左右 , 架 内、 外模浇筑混凝 土。施工 中应加强对套 1 . 1综合考虑地质条件 拱施工中导 向管安装角度控制 ,多用全站仪现场每根管进行测量调 首先 , 岩体层厚小于 0 . 5 m , 节理裂 隙的岩体 , 爆破非常容易引起 整 , 是保证大管棚施工成型情况的重要内容。 层理方 向掉块 与坍方 , 在容易坍方 的区域最好采用“ 密钻眼 、 少装药” 3铁 路 隧道 的 防排 水 施 工技 术 的爆破方法 。 其次 , 岩体破碎 , 层破碎带 的岩体破碎 , 有时软硬间隔会 在隧道正式进洞之前 , 应完成隧道洞 口的排水设施施工 ; 在逆坡 导致严重坍方 , 此时需要隧道减轻控制爆破技术 , 还需要采取台阶法 施工状态下 , 可 以在隧道的一侧设置排水沟 , 以促进水 流出洞 外 ; 在 或者分部法开挖 , 严格控制循环尺在 l m之内, 0 . 5 m 以上 。 再次 , 非均 顺坡施工状态下 , 结合洞 内出水量的多少 , 选用适 宜的抽 水设 备 , 合 质的岩体对爆破影 响十分大 ,在进行分部开挖时可以将石质一侧进 理确定排水管路 的数量 、 集水泵站 的设置间距等 。另外 , 在掌子面可 行先开挖或者是掏槽 区设在该侧 ,爆破的参数要根据 岩体 的特 『 生 分 以设置临时集水坑 , 以便将水抽 到集水泵站中 , 通 过集水泵站将 其抽 别采用 , 为 了防止坍塌与掉块 , 开挖后要采取支护措施 。 到洞外即可 , 如果线路 比较长 , 则可采取多级抽水方法 。有关结构防 1 . 2注意控制震动速度 排水 问题 , 主要检查基面 、 排 水管网 、 防水板 、 变形缝 、 施工缝等处理 在双线 隧道 中, 最好采取 台阶法 , 实行分次爆破 , 以形成“ 楔形掏 情况 , 遵循 “ 以排为主 、 排堵结合 ” 的方法 ; 在铺设防水板之前 , 需 要处 槽” ; 在对称 的掏槽 眼中间位置 , 设置一排预裂 的空眼 , 先起爆 预裂 理基面 , 将锚杆 和管棚 的外露部分割除 , 利用砂浆抹平处理 , 避 免对 孔, 通过控制药量的方法 , 降低震动速度 ; 另外 , 为 了减少上半断面掏 防水板造成破坏作用 ; 在铺挂过程 中, 注意留有足够的松铺系数 , 避 槽爆破对拱部 围岩产生过大影响 , 应该在周边布置密空眼 , 并将其置 免在浇筑混凝 土过程 中发生胀裂 问题。施工缝及变形缝位置多设置 于底部位置, 缩小主掏槽眼之间的距离。采取“ 隔孑 L 装药” 的方法 , 缓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或背贴式橡胶止水带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应 解 由爆破产生的影响。 首先进行挡头模板钻钢筋孑 L , 并穿设 钢筋卡 固定止水带 , 灌 注混凝土 1 . 3爆破施工的关键技术控制 时应加强对堵头位置止水带的检查 , 有偏位镜法及时纠正。由于隧道 首先 , 针对光面做好爆破试验 , 结合 围岩性质 , 选择优化的设计 的排水 系统直接关 系到隧道施工期间 以及线路交工运营期 间的使用 方案 , 对爆破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规程操作 ; 其次, 严格控制和周边 安全,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防排水工程施工质量 , 确保排水通畅。 的距离 , 采取间隔装药的方法 , 增强光面爆破的效果 ; 再次 , 做好现场 由上可见 , 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 中 , 应强化全 过程技术控制与质 监督与指导工作 , 提高钻眼质量 , 保 障其深度 、 角度等 ; 最后 , 合理选 量管理 , 尤其针对复杂地段的施工 , 应积极改进施工思路 、 创新施工 择用药量 , 如果发现 瞎炮 、 哑炮等现象 , 应第一时间查找原 因, 及 时采 方法 , 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 综合考虑经济 、 技术 、 设 取解决措施 , 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 备等多方面 因素 , 最终确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 及时发现施工 中可 2铁 路 隧道 的 超 前支 护 技 术 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保 障工程作业的安全 铁路隧道工程 的超前支护 ,主要针对软土不 良地层采取处理措 性 、 有效性 , 顺利实现工程效益 目标 。 施。在施工之前 , 应结合设计 图纸要求 , 与实际埋深 、 围岩条件等进行 参考文献 对 比, 确定超前支护的参数 , 避免在作业过程 中发生沉陷 、 坍塌 等问 【 1 ]  ̄ t L 维强. 浅析铁路 隧道开挖与 支护施 工技术f J 】 . 建材 与装饰 : 中旬, 2 0 1 2 ( 8 ) . 题。 关于超前支护施工技术 ,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 2 ] 郭 鹏 飞. 偏 压 隧 道施 工技 术 安 全性 分析 I J J . 城 市建 设 理 论研 究 ( 电子 2 . 1注浆加 固施工技术 , 2 0 1 2 ( 3 ) . 注浆加 固主要是通过 注浆设备经提前配制好 的浆液注入地层 , 版) 3 ] 董 国栋 , 王婷 . 浅谈 隧道 穿越及近 临地表构筑物的施 工技 术[ J ] . 价值 浆液凝胶后主要发挥充填裂隙以及胶结砂土颗粒的作用 ,并能够提 f
铁路隧道的主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铁路隧道的主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c632fe376baf1ffc4fadd4.png)
铁路隧道的主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产业也在不断壮大,铁路建设在近些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铁路隧道施工作为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铁路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铁路建设施工中常会遇到山体阻挡,这就需要针对隧道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本文就围绕铁路隧道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展开了全面的探究。
关键词:铁路隧道;主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一、铁路隧道施工的特征1对地质情况的依附性强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是进行地下作业,因此,施工人员就必须对当地的地质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控,结合实际情况评估出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地质问题和突发状况,进而将施工过程中会遭遇的阻力降到最低。
2铁路隧道工程的特殊性铁路隧道工程的项目设计与实际施工是铁路隧道工程的两个关键环节。
由于不同地区地质特征的特殊性和施工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了许多设计资料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以此避免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操作过程产生严重的分歧。
3施工难度系数高铁路隧道施工基本是在洞中展开工作,由于无法全面掌握洞内的实际情况,加上洞内的操作空间有限,导致了大型的机械设备无法顺利的在洞内运作,极易造成坍塌现象,这就会加剧工程施工的危险性。
二、探究铁路隧道主要施工技术铁路隧道建设作为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其建设的综合质量不仅仅会影响到铁路行业的发展,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施工技术对于质量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就是笔者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出的几点施工技术。
1铁路隧道洞口和明洞工程施工技术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详尽的资料搜集,以确保对工程施工环节的全面把控。
首先,需要对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情况实施详细的勘测,主要通过对土壤成分、道路坡度、土壤稳定程度和地下水分布情况等进行妥善的分析,避免勘测的疏漏造成石块滑落等现象,以此保障施工环节的安全性。
盾构隧道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及技术创新研究
![盾构隧道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及技术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5bc0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b.png)
盾构隧道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及技术创新研究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而盾构隧道作为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盾构隧道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及技术创新。
首先,盾构隧道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盾构隧道是一种快速施工、低扰动、高质量的隧道掘进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开挖法,盾构隧道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地下水位、土质及地表建筑物的破坏。
在高速铁路建设中,特别是通过山区等复杂地质条件时,盾构隧道能够帮助克服困难,实现快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盾构隧道在高速铁路中的技术创新也是不可忽视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盾构隧道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例如,采用智能化系统控制盾构机的行进速度、姿态调整等,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此外,新材料的应用也是盾构隧道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采用新材料可以提高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进一步保证盾构隧道的安全稳定性。
再者,盾构隧道技术在高速铁路建设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因此需要针对具体地质环境进行技术调整和改进。
其次是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质量,确保隧道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也是盾构隧道技术创新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首先是加强地质勘察和分析,利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和模拟分析方法,提高对地质条件的预测和评估能力。
其次是研发和应用新材料,通过使用高强度、高韧性的新材料,提高盾构隧道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
第三是加强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标准,确保盾构隧道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另外,为了推动盾构隧道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鼓励盾构隧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关于铁路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铁路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92653b31126edb6f1a10a6.png)
民营 科技2 1 年第1 02 期
建筑 ・ 划 ・ 计 规 设Fra bibliotek关于铁路 的隧道施工 技术研究
赵 宇
( 中铁 十九局集 团第七工程有 限公 司, 东 珠 海 5 9 2 ) 广 10 0 摘 要: 正通过 不断的开拓创新 , 国的相 关企业和科研 院所 已在 高铁 隧道技术领域形成 了一 系列 自主知识产权 , 我 为我 国高铁隧
4 明洞施 工及洞 门施 工
洞 口边 、 仰坡和明洞开挖与支护应 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 而且要洞 外永 、 、 临防 排水要先行, 使地表水通畅, 避免地表水冲刷坡面。 必要是 采取人工修坡 , 防止超挖 , 减少对洞 口相邻地段的扰动; 开挖暴露 的边 坡及时施作设计的防护 , 降低围岩暴露而风化, 支护要紧跟, 辖区内都 为高边 、 仰坡 , 如果不及 时安全无法保证 , 况且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 力, 明洞衬砌必须检查、 复核明洞边墙基础的地质状态和地基承载力 ,
合附着式振捣器捣固密实。
5 洞 口 V级 围岩 浅埋 、 碎段 的开挖 与支护 破 51 进洞方式。洞口段覆盖层薄、 . 地质条件差, 当开挖深度至起拱线
时, 先施作进洞导向墙及大管棚 , 待明洞衬砌完成后 , 接长管棚尾端 ,
是指预裂孑所形成之预裂面的凹凸程度, L 它是衡量钻孔和爆破参数合 搭接于明洞上, 使管棚尾端形成一个 固定支撑, 在大管棚的保护下开 理 性的重要指标, 可依此验证、 调整设计数据。 口进内侧壁 , 两内侧壁导坑的进尺也要错开前后(~O ) 5 lr 。如果是小 e 2 预裂面上的炮孔痕迹保留率应不低于 8 %,且炮孔附近岩石不 间距还必 须设 置预应 力对拉 锚杆 。 . 3 0 . 2 出现严重的爆破裂隙。根据预裂爆破的特 陛、 要求经过试验和反复研 5 V级围岩破碎带开挖与支护 。上断面内侧壁导坑先进 ,进尺
铁路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
![铁路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dcbc56b48d7c1c708a145b9.png)
铁路 隧道浅埋段 的施工技术
摘要 : 对于新建的客运专线而言, 铁路隧道 占据 了较大 的比例 , 也就是说隧道在铁路建设 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 用。因此 , 如何才能够实现高效 、 安全 的施工, 在现今 的铁路隧道建设工程 中, 这是一个 关键性 的问题, 需要得到很好的解决和关注。基于 此, 本 文主要对铁路隧道 浅埋段 的施工技 术进行 了探讨。
2 施 工技 术
2 1双侧 壁 导 坑 施 工技 术
2 . 2初 期 支护
( 1 ) 初 喷 。 开挖 隧 道 至 断 面 尺寸 , 需 要 初 喷 开挖 面 , 尽 量 的 将 开挖 面 与
空气之间的接触 时间予 以缩短 , 固结开挖表面呈整体状的硬壳 , 对初期的 由于隧道进出 口段发育少量基 岩裂隙水 , 接受大气降水补 给, 洞顶 上 变形予以抵抗 , 避免发 生围岩下掉 的现象 , 对于后期打设锚杆以及支设拱 方 为乡村公 路兼施工便道 , 由于该 隧道 跨度大 、 基岩 风化严重 , 受构造 影 架做好铺垫 , 打好基础 , 帮助施工能够顺利快速 、 高效的前行 。 响, 岩层裂隙水较发育 , 围岩 自身承载能力差 , 极易坍塌 变形 , 围岩稳定 性 f 2 ) 拱架的架设。加工钢拱架 , 准确度一定要高 , 按照设计的尺寸 向外
变形 为主的开挖方式 , 采用上半断面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能最大 限度地 减 严禁通过气焊予以切割。加工好所有 的拱架之后 , 试拼装 , 对 尺寸和质量 少对 围岩的扰动 , 减少地面沉降 , 有效地控制围岩 变形 和保护 围岩 的天然 进行很好的检验 , 避免 出现错位 , 连接不紧密 , 在这些都做好 后 , 开始架设 承载力 。 拱架。假设的时候 , 对于高程一定要进行精细化 的测量 , 对于拱脚点 , 也一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210d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4.png)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12-21T01:42:41.78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16期作者:宋文学[导读] 本文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浅埋偏压、膨胀性、岩溶等不同地址条件的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分别进行了论述。
宋文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24 摘要:本文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浅埋偏压、膨胀性、岩溶等不同地址条件的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分别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复杂地下;铁路隧道;施工1 引言我国拥有十分多样的地形类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显著的多元性与差异性,极易对铁路隧道施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脆弱性(岩石硬度过低、地质运动频繁且活跃等)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存在暗河、地下洞穴等地质结构)[1]。
基于此,为能够有效降低复杂地质条件对铁路隧道施工的负面影响,相关参建各方必须充分明确铁路隧道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采取对应的施工技术,并加强相关的施工管理,从而确保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2]。
2 浅埋偏压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在实际的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浅埋偏压地质是导致工程施工困难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遇到浅埋偏压地质情况时,为了可以更好地改善铁路隧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极大程度上消除由于掩埋而产生的潜在安全风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3]:(1)全面掌握浅埋偏压地质条件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铁路隧道施工方案;(2)科学整合特定的结构系统与施工过程,对浅埋偏压地质结构的变形进行有效监测,且对地质变形程度与速度进行充分评估,从而尽最大可能降低安全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3];(3)由于浅埋偏压隧道施工中存在较为浅薄的覆盖层,这就很难独立成拱,也会出现地表沉陷、滑坡、地表失稳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总体铁路隧道工程的质量,影响周围环境,故而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浅埋变形隧道的具体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与技术控制机制,并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来编制出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还应结合施工现场土壤含水率建设完整性的排水工程,保证岩层的可靠性,对发生的裂缝与塌陷区进行及时填补,从而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4c48b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5.png)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是在地下挖掘隧道并加固支护结构,以确保铁路交通的顺利运行。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就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1. 地质条件复杂铁路隧道的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例如岩溶地质、软弱地层等,会给隧道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
解决措施:(1)地质勘察和预报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预报,了解地下岩体的构造、岩性、岩层倾向、倾角、节理发育情况等,以便合理确定隧道的位置和设计方案。
(2)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区域,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盾构法、钻爆法、硐室法等,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支护措施,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加强支护措施对于易塌方、易涌水等地质条件差的区域,需要加强支护措施,采用钢架、喷锚、注浆等方式来加固隧道围岩,确保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
2. 施工难度大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一些山区、水域等地区的隧道工程施工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这些地区的隧道工程施工难度较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问题。
解决措施:(1)技术创新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施工方法和装备的水平,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采用先进的掘进设备、自动化施工技术等,来提高隧道工程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2)合理规划施工进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气候等因素,避免在不利条件下进行施工,以确保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加强监督和管理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监督和管理,严格遵守施工规程和标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 环境保护问题隧道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土石方、渣土等废弃物,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5篇)-隧道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5篇)-隧道工程论文-工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8ca8dd844769eae109ed34.png)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5篇)-隧道工程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隧道工程中坍方处理及施工技术分析摘要:将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坍方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致的分析工程及地质概况、施工工艺、坍方基本情况以及坍方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综合处理办法管棚法融合坍腔注浆,通过一系列的施工处理,该路段坍方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可以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推广,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隧道施工;坍方;管棚法;坍腔注浆1综合处理隧道坍方施工方案(1)坍腔回填。
充分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渣对坍腔进行回填,回填的高度需控制在地表一下1m处,留有1m空隙的目的在于为植物生长留有一定空间,从而利用腐殖土进行全部回填。
(2)腔内注浆。
在完成回填3m之后,就需要对腔内的回填土进行注浆,保证完成回填以后的土渣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足够的强度与承载力。
(3)拆除顶端设施。
将建在隧道顶端的蓄水池和空压机房进行拆除,从根本上消除发坍方的间接原因,也就是来源于机械和设备的持续振动。
(4)引排水。
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设置截水沟渠等方法,对地表上的积水进行引排,防止其深入地层。
(5)超前支护。
支护结构围为长管棚,按照I类围岩的相关要求架设钢结构支撑,从而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工艺及施工要点2.1腔内回填体注浆腔内回填体注浆导管型号为φ423.5mm,注浆浆液选用双浆液,注浆过程详细参数如表1所示。
2.2地表注浆由于坍方段位于F3断裂带,周围围岩极其破碎,由多种碎石结构和松软岩土构成,所以该断裂带几乎不具备任何承载力,受压就会发生形变。
此外,地面覆盖黄土,偏压程度严重,为有效避免开挖过程中出现滑坡等事故,需对地表进行加固,加固方法为注浆。
地表注浆导管为φ423.5mm无缝有孔型钢管,按照梅花型进行布置,必将选用双液浆,具体的注浆参数与上述腔内回填体注浆基本相同,具体内容见表1。
2.3管棚超前支护在对该隧道进行二次开挖之前,需使用两种类型的钢管进行交错布局,钢管的类型为无缝和无缝有孔,从而完成长管棚超前支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铁路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目前,铁路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交通命脉,是疏通经济的纽带,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铁路线路一般比较长,而且可谓是条条互通,我国幅员辽阔,多山岭和丘陵,所以在铁路建设施工中,经常会穿越隧道,这给施工带来可一定的难度,铁路的隧道施工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针对目前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作简单的介绍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问题措施
铁路隧道主要是指在地下或者水下修建铺设铁路以备车辆通行的一种建筑物。
铁路隧道根据所在的位置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水下隧道:为了穿越海峡或者河流从海底或者河底穿过的隧道;山岭隧道:在修建铁路的时候为了缩短距离,同时避免出现比较大的坡道从丘陵或者山岭中穿越的隧道;城市隧道:有些铁路的修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些大城市,为了不影响城市整体建设并节省空间,而从城市的地下穿越的隧道。
以上三类隧道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山岭隧道,本文也主要针对山岭隧道展开分析。
铁路隧道在穿越山岭的时候施工难度相对比较大,所以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笔者就针对一些常见问题作简单说明。
1 铁路隧道施工常见问题
近些年,我国在铁路隧道建设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铁路隧道工程具有开挖面积大,施工难度高,技术复杂等特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或者在建成之后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铁路的通行能力。
1.1 隧道渗漏水问题
隧道渗漏水是铁路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它会使隧道衬砌混凝土加快碳化,大大缩短了隧道的使用期限。
隧道渗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水材料不合格。
由于铁路建设工程数量的急剧增加,对于隧道防水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于是很多防水材料的生产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个庞大的市场当中,难免会有一些单位的产品质量不合乎要求,很多厂家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将一些废弃的材料再生制造,铁路施工单位采购人员由于疏忽购进了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直接导致隧道渗漏水问题。
(2)排水处理不当。
①基岩和围岩基面不平整,局部位置出现凹陷现象;表面渗水点没有处理,渗水随意蔓延;基面上的一些尖锐物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把防水板和无纺布挂上去,导致防水板破裂。
②防水板铺设不够规范。
③没有对变形缝和施工缝做仔细的处理,使缝隙出现渗漏。
④隧道的基线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留下渗水隐患。
1.2 衬砌开裂破损
隧道衬砌是隧道的主体建筑物,也是受力的关键,不仅承受地层的压力,还能够防止围岩出现变形以及塌落。
一旦隧道衬砌出现开裂破损,就会直接破坏隧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衬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影响隧道的使用,严重的还会危害到行车的安全。
衬砌开裂破损的主要危害如以下几点。
(1)降低了衬砌结构的受力能力,容易出现变形。
(2)在外力的作用下,衬砌会出现变形以及轻微的塌陷,减少了隧道的净空空间,使衬砌结构向隧道内倾斜,影响车辆通行。
(3)拱形衬砌可能会出现掉块现象,影响火车通行。
(4)由于衬砌破损,导致裂缝漏水,腐蚀隧道内设施。
1.3 隧道结构被腐蚀
隧道结构腐蚀主要体现为衬砌腐蚀,因为衬砌结构直接接触土壤,土壤中含有大量水分,尤其是一些特殊地质还会含有腐蚀性环境水,这些水会通过衬砌的工作缝、毛细孔或者变形缝渗透到衬砌的内部,腐蚀构件。
被腐蚀的衬砌在受力性能方面会大大降低,还会出现变形,这
样不仅缩短了使用寿命,对行车安全也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隧道结构被腐蚀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存在一些腐蚀介质。
(2)存在比较容易腐蚀的物质。
(3)土质中含有大量地下水并且具有流动性。
(4)结构的缝隙没有处理好。
1.4 隧道中有瓦斯或者其他可燃性气体
我们都知道瓦斯爆炸的后果是多么严重,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遇到瓦斯或者其他可燃性气体属于最为严重的一种问题。
此种问题一般出现在隧道施工的沿线有很多煤矿的情况,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地层中含有大量的瓦斯以及其他可燃性气体,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这些气体和土壤分离,弥漫到空气中,不仅气体本身有毒,而且遇到明火立即爆炸,后果极为严重。
1.5 隧道出现冰冻
隧道的冰冻问题一般集中在比较寒冷的地区,由于气温比较低,隧道内部的水以及围岩中的积水就会结冰,导致衬砌冻裂或者剥落,使衬砌失去稳定性,降低受力能力,影响隧道的质量。
1.6 初期支护不稳定
隧道的初期支护是施工继续的基础,也是保证安全施工的关键,如果初期支护不稳定,就会使支护失去一定的稳定性,这样就可能导致衬砌变形,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产生。
1.7 塌方现象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一般出现塌方的隧道围岩的完整性比较差,特别是隧道进口的地方暴露围岩部分是完全风化或者强风化的强烈岩体,呈破碎状或者散体状结构,没有自稳能力,在施工中受到爆破震动的干扰,导致塌方。
2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措施
2.1 把好材料关
如上所述,防水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隧道工程的防水性能,所以在选择材料上一定要严格控制。
最好以招标的形式,对不同规格的材料进行比较,结合具体施工需要,选择最佳的材料,以保证隧道质量。
2.2 做好防水排水措施
首先,要铺设好防水板,铺设的时候遵循先拱后墙的顺序,下面的防水板要压住上面的,控制松紧程度,保证防水板的所有面积都能抵到围岩上,两个防水板之间的搭接宽度要大于150毫米。
其次,要处理好施工缝和变形缝等防水比较薄弱的地方。
2.3 做好衬砌工作
对于衬砌结构出现的裂缝要及时进行修正,在衬砌的背后如果有空洞可以采用注浆的方式增加其强度,加大底板的稳定性能,还可以采用二次衬砌的方式对衬砌进行加固。
二次衬砌在隧道施工中,可以有效的提高隧道的使用寿命以及外观质量,衬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二次衬砌和仰拱衬砌。
二次衬砌的时间要根据施工现场监控测量的结果确定,通常在初期支护已经基本稳定,整体的收敛值达到规范要求,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率都比较稳定的时候再进行二次衬砌。
2.4 防止腐蚀
(1)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最好采用耐腐蚀性的水泥。
(2)在混合料中加一些有效防止腐蚀的添加剂。
(3)提高衬砌结构的整体性和密实度,防止水及腐蚀性液体渗入。
(4)加强衬砌结构的排水能力。
(5)在衬砌的外层设置一层隔离层,防止和水接触。
(6)采用防腐蚀性能高的混凝土。
(7)使用和侵蚀性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石料做衬砌。
2.5 施工隧道保持通风,及时勘测
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做详细的勘察,如果施工所在地的土质中含有瓦斯或者其他可燃性气体,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通风,并且随时监测隧道内的空气含量,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施工,撤离施工人员,加大通风,禁止隧道内使用明火。
2.6 加大管理力度
首先,要从施工人员入手,强化他们的质量意识。
施工人员是决定施工质量的第一因素,所以要培养施工人员自我检查的习惯,不能单纯的靠监督来保证工程质量。
尤其是针对隐蔽工程等细微的操作,更需要施工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才能确保质量。
其次,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施工过程制定严密的管理体系,清楚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做定期检查的同时对一些关键环节要全程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勒令修改,不能留下质量隐患。
对施工进展做详细的记录,有规范的验收报告,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合格之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
3 结语
铁路是交通事业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所以铁路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而隧道施工在铁路建设中一直是一个难点、重点。
因为隧道施工存在很大的难度,施工空间小,工程量大,受到周围土质、天气、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铁路的隧道施工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保证铁路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一些常见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这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需要专业人士去研究,以保证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全富.对铁路隧道施工中问题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2).
[2] 梅志荣,张军伟,李传富.铁路长大隧道建设中地下水防治有关问题研究进展[J].铁道工程学报,2009(9).
[3] 徐晋蓉.浅析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8(12).
[4] 方乐.试析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
[5] 李热李.关于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中华民
居,2011(9).
[6] 陈光楼.对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