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之唐诗孤兰赏析李白
以兰花意象为主题的古诗(1)
![以兰花意象为主题的古诗(1)](https://img.taocdn.com/s3/m/9b333d7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2.png)
和兰花有关的古诗1. 《古风·孤兰生幽园》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2.《兰》唐彦谦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3.《题画兰》郑燮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4.《咏兰》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5.《着色兰》张羽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6.《兰花》刘伯温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7.《高山幽兰》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8.《广群芳谱》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9.《兰花二首》李日华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10.《写兰》景翩翩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11.《折枝兰》郑板桥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12.《山顶妙香》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13.《兰花》秋瑾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14.《咏同心兰四绝句》钱谦益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15.《题兰》汪士慎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6.《空谷清音图册页》汪士慎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17.《盆兰》郑燮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兰的经典诗句
![兰的经典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bb7695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e.png)
兰的经典诗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兰的经典诗句及其意思和出处:
1.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出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幽兰生
前庭》。
这句诗的意思是:幽兰生长在前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等
待着清风的吹拂。
这句诗通过描绘幽兰的姿态和香气,表达了诗人对
兰花高洁品性的赞美。
2.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兰
溪棹歌》。
这句诗的意思是:兰溪连续下了三天的桃花雨,溪水猛
涨,夜半时分鲤鱼竟然跃上了溪头的浅滩。
这句诗用兰溪的桃花雨和
鲤鱼上滩的景象,描绘了兰溪春景的美好,充满生机和活力。
3.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出自
唐代李白的《古风·孤兰生幽园》。
这句诗的意思是:孤兰生长在幽静
的园子里,被众多的杂草所淹没。
虽然也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但也时
常悲伤于秋月的清冷。
这句诗通过描绘孤兰的生长环境和感受,表达
了诗人对孤兰高洁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这些诗句都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展现了兰花的高洁品性和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兰花诗词名句解析兰花的诗句千古名句
![兰花诗词名句解析兰花的诗句千古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4ad4bdc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e.png)
兰花诗词名句解析兰花的诗句千古名句1、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3、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4、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描写兰花的优美古诗句。
5、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6、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7、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8、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
描写兰花的优美古诗句。
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9、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
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10、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11、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2、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13、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14、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
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15、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
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16、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17、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18、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19、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20、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21、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22、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23、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24、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
()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25、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26、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
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27、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
描写兰花的古诗大全
![描写兰花的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e56490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9.png)
描写兰花的古诗大全
以下是一些描写兰花的古诗:
《兰花》明·孙克弘: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幽兰操》又名《猗兰操》韩愈: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兰花诗》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春庄》唐·王勃: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玉兰古诗句
![玉兰古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0e93a5b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6.png)
玉兰古诗句1.描写玉兰花的诗句1、《雪中玉兰花盛开》清·查慎行阆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
羽衣仙女纷纷下,齐戴华阳玉道冠。
2、《满庭芳·玉兰》清·朱廷钟刻玉玲珑,吹兰芬馥,搓酥滴份丰姿。
缟衣霜袂,赛过紫辛夷。
自爱临风皎皎,笑溱洧、芍药纷遗。
藐姑射,肌肤凝雪,烟雨画楼西。
开齐,还也未,绵苞乍褪,鹤翅初披。
称水晶帘映。
云母屏依。
绰约露含日,冰轮转、环参差。
问琼英。
返魂何处?清梦绕瑶池。
3、《玉兰》明·睦石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4、《幽兰操》唐·韩愈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5、《孤兰》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2.关于玉兰花的诗句以下为一些关于玉兰花的诗句:1、倦倚玉兰看月晕 [清] 纳兰性德《清平乐·风鬟雨鬓》2、玉兰万朵牡丹开[宋] 王仲修《宫词》3、阶庭一笑玉兰新[宋] 卢祖皋《鹊桥仙·槐阴閟暑》4、灵椿树下玉兰芽[元] 刘敏中《鹧鸪天寿潘君美》5、玉兰奇节[元] 张弘范《木兰花慢征南》6、弄玉兰香时会同[隋] 江总《东飞伯劳歌》7、人渡玉兰桥[元] 王恽《三奠子辛卯七月,时久雨未霁,中以感寓为》8、归来竞斗玉兰边[宋] 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夫人阁》9、玉兰千载流芳馨[宋] 陈宗道《题谢氏西谷》10、玉兰能赋[宋] 赵文《扫花游/扫地游》11、曾入瑶宫白玉兰[宋] 陈著《次龙东平赵益三首·凤花》12、清风时洒玉兰堂[明] 文徵明《夏日闲居》13、玉兰酒熟金醅溢[宋] 王琪《吴中晓寒曲》14、玉兰无限碧琅玕[宋] 郑玠《初至罗浮》15、玉兰干护修筠绿[宋] 高似孙《纪梦》。
与山和兰花有关的诗词
![与山和兰花有关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92469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2.png)
与山和兰花有关的诗词
以下是一些与山和兰花有关的诗词:
1. 《古风·孤兰生幽园》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意思: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
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来临,它又将在秋霜中倍受摧残。
如果没有清风将它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
2. 《种兰》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意思: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
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
风霜。
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就开花了,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
有中午的阴凉。
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
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3. 《题画兰》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意思: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最出名的兰花古诗词
![最出名的兰花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474e767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2.png)
最出名的兰花古诗词
1、《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2、《兰花诗》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3、《春庄》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4、《兰》宋·陆游
兰叶青青不厌长,宜阴一半又宜阳。
花开多在微风外,夜静无人始有香。
5、《饮酒·幽兰生前庭》晋·陶渊明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关于兰花的古诗 (1)
![关于兰花的古诗 (1)](https://img.taocdn.com/s3/m/63182c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f.png)
关于兰花的古诗1. 郑板桥的《高山幽兰》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郑板桥在这首诗中赞美了兰花的高洁与幽贞,它不求闻达于世间,只愿与烟霞为伴,甚至担心采樵之人会找到它的来路,因此还要再取一片高山来遮挡。
这种超凡脱俗的品格,正是兰花所独有的。
2. 陆游的《兰》陆游对兰花的赞美也颇为深情,他的《兰》诗中有云:“南岩路最近,饭已煮石苔。
移来此种香,定自供如来。
”虽然此诗并非全篇,但从中可以感受到陆游对兰花清香的喜爱,以及将其与佛教中的如来相联系,赋予了兰花更深的文化内涵。
3. 朱熹的《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解猱升木,未得春心未肯晴。
朱熹的这首诗则以秋兰为题材,通过描写种植秋兰的情景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表达了兰花虽未得春心却依然坚韧不拔的品格。
4. 《古风·孤兰生幽园》(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这首诗描绘了孤兰在幽园中生长,虽被众草掩盖,但仍能在春风和秋月的照耀下展现其独特之美,强调了兰花的高洁与不屈。
5. 《兰》(宋·苏轼)虽然苏轼直接以《兰》为题的诗作可能不是广为人知的经典,但苏轼对兰花的赞美常体现在其诗词中,如他通过兰花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操。
以下是一首风格相近的假设性示例(非苏轼原作,但体现其风格):幽兰生空谷,无人自芬芳。
清风拂其叶,香气满庭堂。
不与众草争,独守此高岗。
君子如兰蕙,心远地自偏。
6. 《兰溪》(宋·杨万里)虽然直接以《兰溪》为题的诗作可能并非专门咏兰,但杨万里等宋代诗人常以自然景物入诗,其中不乏对兰花的描绘。
以下是一首虚构的、体现宋代诗人风格的《兰溪》示例:兰溪春水流,两岸芳草幽。
兰花映日开,香气袭人袖。
清风拂面过,心境自悠悠。
愿得长伴此,不羡繁华秋。
7. 《题兰》(明·文徵明)文徵明作为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其题兰诗也颇受赞誉。
唐诗《孤兰》赏析
![唐诗《孤兰》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53754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d.png)
唐诗《孤兰》赏析
唐诗《孤兰》赏析
孤兰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淅,绿艳恐林歇。
若无清吹,香气为谁发。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表明作者心境凄凉同时担忧自己年华老去却无法实现理想。“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比喻自己的才能抱负无人能懂,深深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与寂寞。“清风”借指引荐者,“香气”比喻自己的才能抱负,就行文讲,是由悲怆转如怨悱,表达了诗人感慨知音难觅的寂寞心情。
咏兰古诗绝句
![咏兰古诗绝句](https://img.taocdn.com/s3/m/f1b9a9f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b.png)
咏兰古诗绝句1.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出自苏辙《种兰》)意思是兰花生长在幽静的山谷中不被人知晓,客人种在东轩却留给我阵阵香气。
例子:就像那默默努力的人,虽然一开始不被注意,但终有一天会绽放光芒,惊艳众人,难道不是吗?2.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出自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说的是孤独的兰花生在幽静的园子,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
例子:这多像在人群中坚守独特的你呀,不被理解,却依然独特,不是吗?3.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这是朱德写的。
意思是在越秀公园的花木林中,各种花都绽放争春,只有兰花的香气正正好,一时在五羊城很名贵。
例子:就像在众多事物中,那最独特最美好的存在,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心,多厉害呀!4.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出自郑燮《题画兰》)是说兰花在高高的山顶上,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的裂缝中,散发着奇妙浓郁的香气。
例子:这是不是和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优秀的人很像呀,令人敬佩!5.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出自薛网《兰花》)意思是我喜爱幽兰不同于其他的花,不凭借颜色来取悦春日阳光。
例子:多像那些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太酷了!6.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出自程樊《咏怀》)就是说兰花有王者的香气,在清风里散发着芬芳。
例子:哇,就如同那有魅力的人,走到哪里都吸引人,是不是呀?7. “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出自郭震《米囊花》)形容兰花像玉指涂了朱粉一样细腻,光芒像金刀剪下紫霞一样。
例子:哇,这画面感,多像那精美的艺术品呀,让人惊叹!8.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出自唐寅《咏怀·其一》)讲的是清风摇动着翠绿色的环佩,凉露滴在苍绿色的玉石上。
例子:这场景,多美呀,就像一幅画一样,你能想象出来吗?9.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出自玄烨《咏幽兰》)说是在深林里种植的,却又怜惜它在山谷外散发的香气。
杨万里《兰诗》咏兰花诗赏析
![杨万里《兰诗》咏兰花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d227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3.png)
杨万里《兰诗》咏兰花诗赏析摘要:一、引言:介绍杨万里及其《兰诗》二、杨万里的《兰诗》内容概述三、兰花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四、《兰诗》的艺术特点五、结论:总结《兰诗》的价值和影响正文:一、引言:杨万里,南宋著名文学家,与陆游、范仲淹并称“南宋三大诗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富有想象力著称,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兰诗》是他的一首咏兰花的诗作,以兰花为主题,歌颂了兰花的清雅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二、杨万里的《兰诗》内容概述:《兰诗》全文如下:“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着遍山隅。
”诗中描绘了兰花生长在幽静的山谷之中,虽然默默无闻,却因为其馥郁的香气而备受人们喜爱。
诗人以兰花为喻,抒发了自己不追求名利,只追求内心真实的情感和追求的人生态度。
三、兰花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兰花在诗中,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象征。
它象征着清雅高洁的品质,不媚俗世的风骨,以及内心深处的馨香。
这些都是诗人所追求和崇尚的,也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强调和歌颂的。
四、《兰诗》的艺术特点:《兰诗》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情感真挚等方面。
诗人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和追求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产生共鸣。
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结论:《兰诗》是杨万里的一首重要诗作,它以兰花为题材,歌颂了兰花的清雅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诗中的兰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清雅高洁的品质,不媚俗世的风骨,以及内心深处的馨香。
这些,都是诗人所追求和崇尚的,也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强调和歌颂的。
杨万里《兰诗》咏兰花诗赏析
![杨万里《兰诗》咏兰花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c07d3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3.png)
杨万里《兰诗》咏兰花诗赏析【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介绍杨万里及其《兰诗》二、兰花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三、杨万里《兰诗》的赏析四、结论:总结《兰诗》的艺术价值和兰花的象征意义正文一、引言:杨万里,南宋著名文学家,与陆游、范仲淹并称“南宋三大诗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著称。
其中,《兰诗》是他的一首以兰花为主题的诗歌,歌颂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寓意着诗人的志向和抱负。
二、兰花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兰花,作为一种高雅的植物,自古以来就在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兰花象征着高洁、坚贞、清雅、超凡脱俗,很多诗人都以兰花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名篇佳作。
在杨万里的《兰诗》中,兰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和品质的象征。
三、杨万里《兰诗》的赏析《兰诗》全文如下:“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着遍山隅。
”这首诗歌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展现了兰花高洁、清雅的品质,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抱负。
诗歌的前两句“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描绘了兰花生长在幽静的山谷之中,很少有人能识得它的价值。
这里,兰花象征着那些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的人才。
接着的两句“只为馨香重,求着遍山隅”,表达了兰花虽然生长在偏僻的山谷,但它的馨香却能传遍山隅,吸引众人前来寻觅。
这里,兰花又象征着那些虽然身处困境,但才华和品质却能感染他人的人才。
杨万里在《兰诗》中,通过对兰花的生动描绘,既展现了兰花高洁、清雅的品质,又抒发了自己对才华和品质的追求。
整首诗歌意境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四、结论:总结《兰诗》的艺术价值和兰花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发现,兰花在诗歌中既是一种植物,又是一种精神和品质的象征。
杨万里《兰诗》咏兰花诗赏析
![杨万里《兰诗》咏兰花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88a31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e.png)
杨万里《兰诗》咏兰花诗赏析(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介绍杨万里的《兰诗》二、兰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三、杨万里的《兰诗》对兰花的描绘四、《兰诗》中的艺术手法五、结论:总结《兰诗》的文学价值正文一、引言杨万里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杨万里的众多诗歌中,《兰诗》是一首以兰花为主题的咏物诗,歌颂了兰花的君子之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高洁情怀。
二、兰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兰花,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历来被视为高洁、坚贞、清雅的象征。
兰花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不以无人而不芳,其孤标一格的品格备受古人赞赏。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兰花常常被用来比喻君子的品质和气节。
三、杨万里的《兰诗》对兰花的描绘在《兰诗》中,杨万里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形象。
诗中写到:“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着遍山隅。
”诗人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述,突显了兰花的孤独与高洁。
同时,兰花的香气扑鼻,也让人陶醉。
诗人以兰花为喻,抒发了自己追求高洁品质的决心。
四、《兰诗》中的艺术手法在《兰诗》中,杨万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诗人将兰花比喻为“馨香的君子”,进一步强调了兰花高洁的品格。
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环境,表达了自己不畏艰辛、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结论总之,杨万里的《兰诗》以兰花为题材,歌颂了兰花的君子之风,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
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兰花 诗句
![兰花 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ed2a793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f.png)
兰花诗句《兰花》明·孙克弘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幽兰操》又名《猗兰操》韩愈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ps:这首诗王菲唱过同名歌曲,是电影《孔子》的主题曲,王菲灵动清幽的天籁之音和这首诗简直是浑然天成。
《兰花诗》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春庄》唐·王勃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题令狐家木兰花》白居易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ps:白居易还挺幽默。
《兰》陆游南岩路最近,饭时已散策。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莸。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明·董其昌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兰》徐渭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兰》明·董其昌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
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兰花》明·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着色兰》明·张羽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唐·唐彦谦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兰花》明·刘伯温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兰花的诗词赏析之欧阳与创编
![兰花的诗词赏析之欧阳与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8d1e4e5fe53a580216fcfee7.png)
兰花的诗词赏析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兰花。
对于兰花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情愫。
可能在兰花的馨香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喜欢上它。
人们对于兰花的评价从古至今一直都很高,兰花一直被说为是空谷幽兰;因为兰花是喜阴的植物,常被说来是隐士来道出作者归隐的想法。
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
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
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
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
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
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
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
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
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
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
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所以兰花在古人眼中是很高贵的,也就有很多古诗词是描写兰花的,或借兰花抒发自己的归隐之志,或表现自己对兰花的喜爱,或借兰花蓝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下面是对我最喜欢的两首首写兰花的诗词的赏析:孔丘《猗兰操》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李白《为草当作兰》古诗赏析
![李白《为草当作兰》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b07a3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5.png)
李白《为草当作兰》古诗赏析
李白《为草当作兰》古诗赏析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为草当作兰》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译:
做花草的话,就要做兰草;
做木头的话,就要做松树。
兰草在秋天依旧香风远飘;
松树在冬天还是傲立雪霜。
其意思也就是说为人处事要坚定不移,有恒心,方能做大事.意志坚定才能成功。
寒松幽草,象征着矢志不渝,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能勇往直前,取得最终的`胜利.有道是真正的强者往往是那最有耐力的人——如那寒风中的松,草中的兰。
李白《为草当作兰》古诗赏析
![李白《为草当作兰》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de6a0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5.png)
李白《为草当作兰》古诗赏析
李白《为草当作兰》古诗赏析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为草当作兰》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译:
做花草的话,就要做兰草;
做木头的话,就要做松树。
兰草在秋天依旧香风远飘;
松树在冬天还是傲立雪霜。
其意思也就是说为人处事要坚定不移,有恒心,方能做大事.意志坚定才能成功。
寒松幽草,象征着矢志不渝,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能勇往直前,取得最终的`胜利.有道是真正的强者往往是那最有耐力的人——如那寒风中的松,草中的兰。
《兰》古诗唐-唐彦谦诗意
![《兰》古诗唐-唐彦谦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d07a8cf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4.png)
唐彦谦的《兰》诗词解析
“兰”这首古诗原题是《题兰》,作者是唐代诗人唐彦谦。
以下是《兰》的原文和诗意解析:
原文:
芳菲亭亭物,英秀色色兰。
吾欲远行客,怅望千里岸。
译文:
芳香郁郁的物品,英秀多彩的兰花。
我想要远行作客,怅然望着千里的岸边。
诗意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兰花的英秀和芳香,表达了诗人的向往和惆怅之情。
兰花象征高雅和清香,有着高洁、纯粹的品质。
诗人通过将兰花与自己的心情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之情。
“芳菲亭亭物”这句开篇,描绘了花草的美好。
“英秀色色兰”表达了兰花的多彩和优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吾欲远行客”表示诗人有出远门的意愿,想要作客于他处。
“怅望千里岸”则表现出他的怀念和忧虑,心情似乎被远方的风景所感染。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和美景相融合,表达了对远方的憧憬和思念之情,传达了一种愁思忧虑的情绪。
《胡兰颂》赏析
![《胡兰颂》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f03be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7.png)
《胡兰颂》赏析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
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
“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
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
“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屈平”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
“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己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
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
因此,俯仰宇宙,纵观古今,便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原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乃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
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
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反动的必然灭亡;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
结尾四句,紧接“屈平”一联尽情发挥。
“兴酣”二句承屈平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
“摇五岳”,是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是胸襟的高旷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