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3)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fe93e7f705cc1755270942.png)
跟随世界课程计划的趋势【教学目的】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和掌握林泽旭,学习西方,学习古老的技术,帮助外国人,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改革家和民主革命思想观念,基本活动和成果的思想;(2)通过有问题的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和语言技能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关注每个时期描述的方法代表的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的地方超越自己的时代,指导学生准确地评估历史人物。
(2)情境 - 经验 - 探索 - 感知教学模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创造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学习现代中国人敢面对现实,突破障碍,看世界,探索道路的开拓精神和勇于创新,为振兴中国而努力,努力学习,敢于现代意识的世界。
(2 )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不论任何个人,任何国家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自我孤立的表现中实现,进一步发展开放的学习态度和世界意识。
【教学要点】:林泽u,魏元的主要思想和资产阶级改革思想的主要思想林泽旭教学的难点,魏元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思想和资产阶级改革思想。
教学设计情况进入【教学内容】图片:两个文明的碰撞【教师和学生活动】师生在19世纪初感受到中西之间的差距。
上述材料解释了什么?【设计意图】介绍主题。
聚焦注意力,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情感【教学环节2】明确学习任务[教学内容]主体的解释。
世界的潮流,明确了这一课是让学生通过一群先进的中国人学习如何让中国跟随世界的潮流和探索的理解,感受他们的想法和爱国的感情。
教师和学生阅读主题的活动;学生明显学习任何商业。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
【教学链接3】第一行:眼睛向世界开放[教学内容]了解林泽学思想思想。
【教师和学生活动】1,中国的面貌,千年不奇怪如果你是清朝统治集团林泽旭或魏元的成员,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处理?2,什么措施他们的成就,有什么想法提出?3,为什么林泽旭被称为开放看世界上第一个人?4,老技术对野蛮人的划分是什么?如何理解【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掌握林泽旭,魏元在学习西方思想和影响的过程中。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39bb8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9.png)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运用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分析历史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实证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通过问题驱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原因、过程及影响。
(二)讲授新知
1.运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场景,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事件,如通过视频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2.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如介绍垄断组织出现背景下的企业家事迹。
3.通过时间轴或流程图,展示历史事件的进程,如以图解形式展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完善过程。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影响,如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主要内容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垄断组织的出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完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等。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认识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5. 教学内容与过程:本节课的讲授新知环节运用了多媒体展示、讲故事、时间轴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历史事件。同时,本节课还注重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种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时空观念和应用能力。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4b280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8.png)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第一章:了解世界潮流的概念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含义。
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潮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潮流的概念和起源。
讨论世界潮流对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含义。
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探索世界潮流的类型与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世界潮流。
让学生掌握世界潮流的特点和趋势。
2.2 教学内容介绍时尚、文化、科技等不同类型的世界潮流。
分析各类世界潮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不同类型的世界潮流。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的特点和趋势。
第三章:理解世界潮流的成因与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世界潮流形成的成因。
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潮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探讨世界潮流形成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
分析世界潮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世界潮流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第四章:掌握世界潮流的趋势与应对策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的趋势。
让学生掌握应对世界潮流变化的策略。
4.2 教学内容分析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探讨应对世界潮流变化的策略,包括个人应对和社会应对。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世界潮流的趋势和应对策略。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应对世界潮流变化的策略。
第五章:培养世界潮流的敏感性与适应能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培养对世界潮流的敏感性。
让学生提高适应世界潮流变化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探讨如何培养对世界潮流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讲解提高适应世界潮流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培养世界潮流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策略。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适应世界潮流变化的能力。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da8b126c85ec3a86c2c50f.png)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矿区中学王娜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2、学科:历史3、课时: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利用百度搜索查阅有关顺乎世界之潮流的内容。
二、教学课题《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课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派别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同一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的、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人物的开拓性和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时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三、教材分析《顺乎世界之潮流》是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第一课内容,本课在本专题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由本课开始本专题讲述鸦片战争后各个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情况。
此外,本课与专题一也有着时间上的联系。
本课讲述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救亡图存过程中所做出的探索和努力,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思想主张,都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1、教学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在中国进行变革的困难;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讲课之前要求学生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相关内容及他们的思想主张,从而有利于学生上课时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案(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案(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0b7a2eb33d4b14e8524687d.png)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1课时“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②通过对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过程内容的的理解和运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的分析,逐渐形成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价,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辨别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教师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②引导学生结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
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②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重点难点】重点: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是以一段一分钟左右的《圆明园》视频导入,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到近代中国被侵略的事实,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是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该往何处去,中国人又该何去何从,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以此导入本课所学。
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并且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2)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3)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4)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说明:A、“世界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实际情况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全面先进。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他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他](https://img.taocdn.com/s3/m/7191283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6.png)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演进过程,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2. 使学生认识到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时代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2. 历史发展潮流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4. 我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 面向未来,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民族复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我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历史发展潮流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联系与影响,面向未来,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民族复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国家和地区为例,分析它们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教材:《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
2.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论文、报道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历史网站、在线视频等。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演进过程,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2. 使学生认识到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时代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2. 历史发展潮流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4. 我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 面向未来,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民族复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我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历史《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3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3 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48de460a8956bec0975e392.png)
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
指导意见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
三维目标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课前准备
提早一周左右,请学生收集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以及当时反对派的史料,重点收集其代表言论,史学界对他们的评论。
课堂教学设计。
顺乎世界之潮流 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cdf0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1.png)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教案标题: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潮流。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案内容:1. 引入:-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潮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世界各地文化和潮流的了解程度,引导他们思考和分享观点。
2. 学习:- 分组或个人阅读材料,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潮流,例如时尚、音乐、电影等方面。
-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深入研究其文化和潮流,并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
-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 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化对文化和潮流的影响,并讨论其正面和负面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并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技巧。
4. 总结:- 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成果,让学生总结自己对不同文化和潮流的认识和体验。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跨文化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报告展示和交流环节的积极程度和质量。
2. 学生的报告和写作:评估学生对所选择国家或地区文化和潮流的研究报告和写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学生的思考和反思:观察学生对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教案建议:1.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文化和潮流资源,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研究和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和包容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4.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cef9c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3.png)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第一章:了解世界潮流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1.2 教学内容:解释世界潮流的概念和定义。
探讨世界潮流的来源和形成原因。
分析世界潮流对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世界潮流。
讲授:讲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世界潮流的来源和形成原因。
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分享和课堂提问来评估学生对世界潮流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探索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2.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了解并分析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对世界潮流发展变化的敏感度。
2.2 教学内容:分析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
探讨世界潮流发展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潮流的最新动态。
2.3 教学活动:复习: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
讲授:讲解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和原因。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世界潮流的最新动态。
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分享和课堂提问来评估学生对世界潮流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把握世界潮流的机遇与挑战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培养学生对世界潮流的应对策略。
3.2 教学内容:分析世界潮流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探讨应对世界潮流的策略和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世界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3.3 教学活动:复习: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潮流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讲授:讲解世界潮流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把握世界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
《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3)
![《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b47eccf4c1c708a1284a443e.png)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顺乎世界之潮流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是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思想历程,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必修二中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内容顺乎世界之潮流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政治学科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有拓宽视野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用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引导学生结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目标解析:(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就是要理解掌握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掌握早期维新思想的提出、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掌握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宣传、发展以及初步实现。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要掌握维新变法思想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1)难以理解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既为他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能从历史大背景以及康有为的阶级立场,本人生活经历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可以(2)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势力,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历史地辩证思维。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他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他](https://img.taocdn.com/s3/m/eb5448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c.png)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一]章节名称:第一章世界的联系与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2. 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变化是世界的本质特征。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世界变化的态度,学会适应和应对变化。
教学重点:1. 世界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2. 世界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面对世界变化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顺乎世界之潮流》。
2. PPT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
2. 提问:你们认为世界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世界中有哪些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世界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引用实例进行分析。
2. 讲解世界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引用实例进行分析。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世界的联系与变化。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世界变化的主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2. 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进行分享。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面对世界的变化?如何适应和应对变化?3. 总结回答,强调积极面对世界变化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世界变化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写一篇短文。
2. 推荐阅读:提供一些与世界联系与变化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供学生自主阅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讲解实例、案例分析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世界的联系与变化。
通过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世界变化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二章全球化与多样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和特点,认识到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4d30d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9.png)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第一章:走进世界潮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了解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世界潮流的兴趣和关注1.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解释为什么了解世界潮流很重要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潮流的渠道和方式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展示法:展示世界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世界潮流的书面报告第二章:探索科技潮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潮流的发展和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潮流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学生对科技潮流的关注和探索精神2.2 教学内容介绍科技潮流的发展和影响解释科技潮流对生活的改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潮流的渠道和方式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技潮流的发展和影响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科技潮流对生活的改变展示法:展示科技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科技潮流的书面报告第三章:追踪时尚潮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尚潮流的特点和趋势让学生认识到时尚潮流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时尚潮流的关注和审美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时尚潮流的特点和趋势解释时尚潮流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时尚潮流的渠道和方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时尚潮流的特点和趋势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时尚潮流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展示法:展示时尚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时尚潮流的书面报告第四章:品味文化潮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潮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文化潮流的关注和理解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文化潮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解释文化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文化潮流的渠道和方式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潮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文化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展示法:展示文化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文化潮流的书面报告第五章:拥抱潮流,成就自我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拥抱潮流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追求和应用潮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5.2 教学内容讲解拥抱潮流的重要性介绍如何正确地追求和应用潮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个人特点和潮流进行创新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拥抱潮流的重要性和正确追求潮流的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结合个人特点和潮流进行创新实践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尝试应用潮流进行创新实践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的表现和成果第六章:理解经济潮流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潮流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经济潮流对国家及个人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经济潮流的关注和理解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经济潮流的基本概念解释经济潮流对国家及个人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经济潮流的渠道和方式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经济潮流的基本概念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经济潮流对国家及个人生活的影响展示法:展示经济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经济潮流的书面报告第七章:洞察艺术潮流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潮流的多样性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潮流对个人审美修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艺术潮流的关注和欣赏能力7.2 教学内容介绍艺术潮流的多样性解释艺术潮流对个人审美修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艺术潮流的渠道和方式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潮流的多样性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艺术潮流对个人审美修养的影响展示法:展示艺术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艺术潮流的书面报告第八章:关注健康潮流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潮流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健康潮流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健康潮流的关注和应用能力8.2 教学内容介绍健康潮流的基本概念解释健康潮流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健康潮流的渠道和方式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潮流的基本概念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健康潮流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展示法:展示健康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健康潮流的书面报告第九章:把握教育潮流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教育潮流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教育潮流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教育潮流的关注和理解能力9.2 教学内容介绍教育潮流的基本概念解释教育潮流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潮流的渠道和方式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育潮流的基本概念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教育潮流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展示法:展示教育潮流的相关渠道和方式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关注教育潮流的书面报告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所学到的世界潮流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持续关注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未来世界潮流的展望和创新能力10.2 教学内容回顾并总结所学到的世界潮流知识讨论持续关注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展望未来世界潮流并思考创新方向讨论法: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并讨论持续关注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实践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尝试展望未来世界潮流的创新方向展示法:学生展示对未来的世界潮流的展望和创新想法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在展望未来世界潮流和创新实践中的表现和成果第十一章:潮流与个人发展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潮流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跟随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潮流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11.2 教学内容讲解潮流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跟随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潮流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潮流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跟随潮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实践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潮流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潮流的书面报告第十二章:潮流与社交互动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潮流在社交互动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跟随潮流对社交关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潮流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12.2 教学内容讲解潮流在社交互动中的作用讨论跟随潮流对社交关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潮流提升社交互动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潮流在社交互动中的作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跟随潮流对社交关系的影响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练习运用潮流进行社交互动1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在社交互动中的表现和成果第十三章:潮流与创新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潮流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跟随潮流对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潮流的创新思维和能力13.2 教学内容讲解潮流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讨论跟随潮流对创新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潮流中获取创新灵感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潮流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跟随潮流对创新的重要性实践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尝试从潮流中获取创新灵感1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学生提交关于从潮流中获取创新灵感的书面报告第十四章:潮流与可持续发展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潮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跟随潮流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潮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责任感14.2 教学内容讲解潮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跟随潮流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潮流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潮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跟随潮流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提出实现潮流与可持续发展平衡的方案1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在实现潮流与可持续发展平衡方面的表现和成果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跟随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世界潮流的持续关注和创新能力1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讨论跟随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持续关注和创新世界潮流15.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课程内容,讨论跟随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实践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尝试提出持续关注和创新世界潮流的方案展示法:学生展示对世界潮流的持续关注和创新想法1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在回顾总结课程内容和提出创新方案方面的表现和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包括走进世界潮流、探索科技潮流、追踪时尚潮流、品味文化潮流、拥抱潮流,成就自我等十五个章节。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ae29f9b84ae45c3a358c55.png)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矿区中学王娜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学科:历史课时:一课时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利用百度搜索查阅有关顺乎世界之潮流的内容。
二、教学课题《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课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派别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同一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的、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人物的开拓性和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时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三、教材分析《顺乎世界之潮流》是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第一课内容,本课在本专题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由本课开始本专题讲述鸦片战争后各个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情况。
此外,本课与专题一也有着时间上的联系。
本课讲述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救亡图存过程中所做出的探索和努力,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思想主张,都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在中国进行变革的困难;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讲课之前要求学生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相关内容及他们的思想主张,从而有利于学生上课时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人民版必修3
![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121dd884431b90d6c85c7d0.png)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人民版必修3教学目的要让学生明确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毫无认识。
他们对外紧闭国门,对内压制打击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
这段文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面对世界的发展大势,清帝国是一个睁眼瞎。
闭眼的结果是极其残酷的,近代中国一次次成为西方列强的鱼肉对象。
肉体之痛,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于是,开眼之人诞生了教学重点难点就是面对世界的发展大势,清帝国是一个睁眼瞎。
闭眼的结果是极其残酷的,近代中国一次次成为西方列强的鱼肉对象。
肉体之痛,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于是,开眼之人诞生了。
这就是“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背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开眼看世界题目中有“开眼”二字,那么,“开眼”之前当然是闭眼。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在历史必修二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中的第四目“近代前夜的危机”中提到的这样一段话: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毫无认识。
他们对外紧闭国门,对内压制打击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
这段文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面对世界的发展大势,清帝国是一个睁眼瞎。
闭眼的结果是极其残酷的,近代中国一次次成为西方列强的鱼肉对象。
肉体之痛,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于是,开眼之人诞生了。
这就是“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背景,那么,教材中是如何阐述“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背景的呢?板书:1.历史背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3本目内容的第一自然段: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
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批满怀爱国热忱和经世之志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那么,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都有谁呢?板书:2.代表人物:教材上介绍了两位人物:林则徐、魏源。
板书: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教材上对这两位人物的“开眼”看世界的活动做了一些介绍,你能否从教材的介绍中找到这两个人物相关活动的共同点?提示:其共同点是都曾翻译过西方的书籍,介绍了许多关于西方地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仅仅限于知识分子阶层个人行为的介绍性著作,带有政治指向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不太多。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2b80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a.png)
4.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我国在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世界格局中我国的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或我国在其中的地位进行讨论。
2.提供相关资料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如:“工业革命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两次世界大战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与世界历史发展相关的图片,如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背后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近代史知识,如:“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难点: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出发,关注国际事务,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采用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为“顺乎世界之潮流”,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我国在其中的角色和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开课教案——顺乎世界之潮流
![公开课教案——顺乎世界之潮流](https://img.taocdn.com/s3/m/c3b12e8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e.png)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学简案单元引言分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西学热,主X向西方学习。
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追求某某某某、提倡某某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研究思想解放,探求强国之路。
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
由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到学习社会政治学说。
五四运动后,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终于找到一条自己的路。
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内容。
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三个阶段:学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建立君主立宪制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等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X;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3、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学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教学难点: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原因;比较地主阶级抵抗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异同。
教学过程设计导课:鸦片战争前夕的对比(图片)一、“睁眼看世界”(1)引导学生回顾有关鸦片战争前后的内容,分析睁眼看世界的原因。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14dc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c.png)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第一章:认识世界潮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1.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潮流的概念和定义分析世界潮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探讨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世界潮流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世界潮流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二章:探索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位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地位和角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影响力和机遇2.2 教学内容:分析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地位和角色探讨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影响力和机遇介绍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地位和角色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影响力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三章: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一些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和方法3.2 教学内容:探讨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的重要性介绍一些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和方法分析具体的发展策略案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发展策略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3.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四章: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一些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探讨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的重要性介绍一些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具体的培养意识案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培养意识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方法4.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五章: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一些应对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探讨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的重要性介绍一些应对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具体的应对挑战案例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应对挑战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应对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5.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六章: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全球化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特点6.2 教学内容:分析全球化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特点和趋势介绍全球化背景下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特点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七章:科技创新与world trends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分析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介绍科技创新领域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技创新领域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7.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八章:文化多样性与world trends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分析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介绍文化多样性领域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化多样性领域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8.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九章:可持续发展与world trends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介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9.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十章: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与挑战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使学生认识到未来世界潮流的挑战10.2 教学内容:分析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探讨未来世界潮流的挑战介绍应对未来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和策略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和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应对未来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10.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和第七章中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和科技创新与世界潮流的内容,需要重点关注全球化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7bd8eb4693daef5ef73dec.png)
作者:丁晓平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
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的历史事实。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以前所学专题相关内容,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教师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教学重点】: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主张【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图表法谈话法【教具】多媒体,板书【板书设计】顺乎世界之潮流一、睁眼看世界:1、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2、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二、维新变法:1、背景2、康、梁、谭、严三、走向共和【教学过程】【导入】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问: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感想?答:与变革有关的回答问:那么当时的中国是个什么情况?我们今天来学习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导语部分,明确三个问题: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什么?2、这种潮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这股潮流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导语,划出重点及问题的答案并有个别同学回答该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顺乎世界之潮流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是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思想历程,理解它关键就
是要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必修二中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内容顺乎世界之潮流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政治学科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有拓宽视野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用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引导学生结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目标解析: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就是要理解掌握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掌握早期维新思想的提出、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掌握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宣传、发展以及初步实现。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要掌握维新变法思想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1)难以理解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既为他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能从历史大背景以及康有为的阶级立场,本人生活经历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可以
(2)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势力,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历史地辩证思维。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关键是将他们放入具体历史情境之中,从不同阶层立场进行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说一说“睁眼看世界”的背景?代表人物?概况?特点?
设计意图: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现象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下
1、背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林则徐、魏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看法。
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畬
3、概况:(1)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华事夷言》: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2)魏源:《海国图志》
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史地著作。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
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徐继畲:《瀛环志略》系统介绍各国史地、政治和风俗情况,介绍美国民主制度,赞扬华盛顿。
(4)姚莹:《康輶纪行》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
4、特点:只学“器物”,不变制度。
即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例题一:“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的主要原因是(C)
A. 民族危机开始出现
B. 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C. 西方的船坚炮利促使一些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
D. 林则徐、魏源等爱国知识分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例题二: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
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B)
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C.西方兵器制造技术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问题二: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思想?
设计意图:学会探究,理解康有为利用孔子宣扬维新变法思想的原因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下:
(1)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
(3)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例题三: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的是(C)
A. 魏源
B. 曾国藩
C.康有为
D. 张之洞
问题三:维新变法的背景,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维新思想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师生活动:引导分析如下:
背景: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级力量不断壮大。
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维新思想的影响
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例题四: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在探索政府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是(A)
A. 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B. 主张振兴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
C. 确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
D. 倡导民权、平等和“科学与人权并重”的思想
问题四:试比较地主阶级抵抗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异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相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
不同:学西方的根本目的;学西方的内容
两者性质不同:地主阶级爱国自救运动、资产阶级政治变革运动
问题五:试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的异同?
设计意图:培养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问题能力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例题五: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C)
A. 革命性质不同B. 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 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D. 革命的结局不同
五、目标检测题
1.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B)
A. 魏源
B. 林则徐
C.洪仁玕
D. 李鸿章
2. 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是(A)
A. 《海国图志》
B. 《四洲志》
C. 《华事夷言》
D. 《瀛寰志略》
3. 下列著作中,属于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一类的有(C)
A. 《劝学篇》《变法通议》
B. 《梦溪笔谈》《农政全书》
C. 《海国图志》《四洲志》
D. 《敬告青年》《论持久战》
4. .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①开阔了人们的视野②启迪了人们挣脱牢笼,“睁眼看世界”③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④阻止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程
A. 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要(C)
①废除君主制②发展民权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④实行暴力斗争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②④
6. 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二者共同点的归纳,不准确的是(C)
A. 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 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 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7.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图一康有为,图二谭嗣同)
请回答:
(1)这两个代表人物属于中国近代哪一思想派别?其主张是什么?
(2)这一思想早在19世纪60年代既已产生,但与19世纪末相比有哪些局限性?
(3)他们在宣传这一思想时,遇到了封建顽固派的反对,并引发了一场论战。
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这一思想后来演化成戊戌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
这一变法运动在历史上有何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与早期维新派的区别、与顽固派的论战以及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等知识点。
【答案】(1)资产阶级维新派。
设议会、立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其主要主张。
(2)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施。
(3)要不要变法维新,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4)这次变法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它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六、本课小结
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本节内容包括“睁眼看世界”、维新变法和走向共和三个子目。
本课的三个子目阐述了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从立宪到共和的发展历程。
西学东渐是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