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浅谈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保护措施
浅谈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保护措施1. 引言1.1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传统手工艺技艺、绘画、雕塑等形式,传承和展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发展,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民众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保护。
1.2 困境的现状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传承人和传承机构。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许多传统技艺已经失去了传承人,很多技艺和工艺面临断代的危险。
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空白期,需要寻找新的传承模式。
二是市场化导致传统技艺流失。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很多传统手工艺品被替代,传统工艺的生产方式也受到了挑战,传统文化在商业化的大潮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三是环境污染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许多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受到了破坏。
这些文化遗产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变得愈发稀缺,传统工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些困境使得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只有认清现状,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1.3 保护措施的必要性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在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保护措施的落实显得尤为紧迫。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持续性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批准决定。
特别是2011 年2 月25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以2001 年昆曲艺术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标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在近10 多年来,掀起了一个新高潮。
近年来,中国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学术团体及社会各方面在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国家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建设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进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护,是当前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 世纪90 年代,云南、贵州、福建、广西等省区颁布了关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条例,宁夏、江苏也制定了保护民间美术和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法规。
1997年5 月20日,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明确提出“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确定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标准,“是指百年以上,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
”国家制定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标准,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建立评定机构,评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是妥善保护已处于濒危失传状态的传统工艺美术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1998 年以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做了大量的立法调研工作,并于2003 年11 月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这部法律草案主要涉及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相关的精神权利、经济权利等方面问题,明确规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从而为处于濒危状态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从闽台民间美术的传衍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技艺美术类非遗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不仅可以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的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旅游这一平台,让更 多的人了解和技艺美术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2、闽台技艺美术类非遗的旅游 开发策略
(1)建立技艺美术类非遗旅游景点和博物馆:通过建立技艺美术类非遗的 旅游景点和博物馆,展示闽台地区的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 这些文化遗产的魅力。
一、闽台民间美术概况
闽台民间美术指的是福建和台湾地区民间流传的各种美术形式,其中包括剪 纸、年画、刺绣、雕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些美术形式在两岸民间广泛流传, 并成为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闽台民间美术的传衍历程
闽台民间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和宗教文化。在长期的 历史发展过程中,闽台民间美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其 中,剪纸、年画等传统美术形式随着福建和台湾民众的迁徙和交流,逐渐传播到 闽台地区,并在这里生根发芽。
闽台地区的技艺美术类非遗资源丰富,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传 统技艺正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代,面临失传的危险。例如,福州软木画是一种传 统的木雕技艺,历史悠久,但如今由于传承人的稀缺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忽 视,其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三、闽台技艺美术类非遗的旅游 开发研究
1、技艺美术类非遗的旅游价值
从闽台民间美术的传衍看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目录
01 一、闽台民间美术概 况
02
二、闽台民间美术的 传衍历程
03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生产性保护现状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04 生产性保护的意义和 方法
05 参考内容
闽台民间美术的传衍与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试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史的见证者。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和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几乎所有的地区和所有民族中都有人在自发地根据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按照各自不同的审美情趣进行着工艺美术的创作。
重视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够最大限度展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1.1 文化价值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既相互融合又保持了自身发展的特色,不同的民族都具备其各自的特征,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苗族的银饰制品具有较高的工艺与审美价值,充分展示出中华人民的智慧、勤劳与美丽。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为传统艺术提供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2 政治价值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在视觉审美形态上具有直接的冲击力,是展示中国形象,向世界介绍中华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最直接手段。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政治社交的名片,是凝聚中华力量的文化导向,对于推动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突出的贡献,是中华民族运用文化体现自信、强大的外在表现。
1.3 经济价值新时期第三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保护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可以与商业行为进行紧密的结合。
综合来看,少数民族聚集地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进行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销售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还可以提升少数民族人民的整体收入,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综合来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旅游业并销售工艺作品已经成为提升少数民族收入水平的主要方式。
试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试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民间美术是指在民间传统文化中产生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特定时代和地域的文化信息,对于维护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社会变迁,民间美术面临着传承和保护的挑战。
本文试论如何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以期更好地发扬民间美术的特点和魅力。
一、传承民间美术需要重视文化教育民间美术的传承首先需要通过文化教育的手段来加以推进。
在各级教育机构中,应当加强对民间美术的普及和传授,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风格特色和艺术价值。
政府和社会应当共同出台政策和措施,鼓励开展民间美术的教学和研究,培养更多的民间美术传承者和研究者,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人才支持和理论支撑。
二、加强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保护民间美术中的许多艺术形式和作品都依托于传统手工艺技艺,这些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对于民间美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保护传统手工艺技艺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技艺传承者的培养和扶持,保护技艺传承者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为传统手工艺技艺做出的贡献。
应当开展技艺传承的培训和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技艺传承的队伍中,使传统手工艺技艺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三、鼓励创新,拓展传统艺术形式传承民间美术不仅需要保护传统艺术形式,更需要鼓励创新,拓展传统艺术形式。
在传统艺术形式中注入现代元素,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群众基础的作品,可以使传统艺术形式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对于有创造才华的人才,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使他们的创新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四、加强民间美术作品的保护和保存民间美术作品的保护和保存是民间美术传承的基础保障。
对于已经形成的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应当加强对其的保护和保存,防止因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而造成的破坏和流失。
应当建立完善的民间美术作品档案和数据库,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归档,为研究和传承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
五、弘扬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民间美术非遗之再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2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Feb.2024 收稿日期:2023-10-12 作者简介:杨旭东(1978-),男,讲师,主要从事美术学与艺术设计研究㊂民间美术非遗之再生:与本土艺术设计的融合与数字化杨旭东(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园林学院,安徽宣城242099)摘 要: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CH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㊂将民间美术的元素融入本土艺术设计中,发挥数字化技术保存㊁传播和创新ICH 的显著优势,可以实现我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㊂为此,本文首先在分析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㊁民间美术与本土艺术设计融合的重要性㊁非遗保护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基础上,阐述了民间美术非遗保护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意义,明晰了本土艺术设计具有巨大潜力与价值㊁民间美术与视觉艺术能实现有效融合㊁数字化技术在民间艺术非遗保护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㊂最后,探讨了本土艺术设计的推动策略,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方案,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实施路径㊂关键词:民间美术;非遗保护;艺术设计;数字化中图分类号:J528;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24)02-0148-04The Regene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olk Art :Integration and Digitization with Local Art DesignYANG Xu -dong(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Xuanche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uancheng Anhui 242099,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folk ar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ultural history.Integrating the elements of folk art into local art design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digital technology preserva⁃tion,dissemination and innovation can realize the regene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ese folk art.Therefore,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existing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folkart and local art design,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t clarifies that local art design has great potential and value,and folk art and visual art can achieve effective integration.Digital technolo⁃gy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folk art.Finally,it discusses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calart design,the integration plan of visual art design and folk art,an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intangible heritagefolk art protection. Key words :folk ar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art design;digitization 习近平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的重要性㊂[1]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以下简称ICH)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㊂在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大环境下,平庸化和粗鄙化问题日益严重,文化异化和商品经济不断冲击,使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㊂不过,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其可视化表达㊁可长期保存等优势,给ICH 保护带来了新的可能性㊂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CH)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㊂将民间美术的元素融入本土艺术设计中,是一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㊂数字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3D打印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㊁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以及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㊁图像识别(Image Recognition)㊁音频和视频分析等,都有着显著的保存㊁传播和创新ICH的优势㊂这些技术的发展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逐渐成为为非遗保护的新方法㊂所以,深化对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融合关系的理解,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分类体系和发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成功经验,探讨以数字化技术助力民间美术保护与艺术设计融合的具体可行方法和方案,可以实现我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㊂一、民间美术非遗保护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意义(一)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2023年中国非遗民间美术数字化报告“揭示了非遗民间美术所面临的挑战㊂主要问题集中在非遗保护的平庸化㊁粗鄙化㊁文化异化以及商品经济的影响等方面㊂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腾飞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诉求,传统非遗难以满足当下人们产生的新的审美需求;非遗在商业化运作中常面临元素的变形和失真;非遗项目命名以地域㊁民族㊁人名为标准的现状,也暴露出现有分类体系的局限性㊂[2]首先,平庸化与粗鄙化问题的表现㊂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保护过程中,部分非遗项目的核心精神和艺术价值被忽略,导致其内在价值丧失㊂[3]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导致在传承过程中形式化㊁简化的 平庸化”现象;在商业化运作中,娱乐性强于文化价值的 粗鄙化”问题更为明显㊂部分设计将非遗元素进行商业化改编,忽视其文化内涵,导致其平庸化和粗鄙化,失去原有的文化价值㊂其次,文化异化与商品经济的影响㊂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非遗项目被过度开发利用,其原有的文化内涵被忽略或曲解,造成文化异化㊂[3]全球化㊁市场经济导致原有的非遗文化异化,如同质化㊁过度商业化等,非遗偏离其原本的文化蕴涵㊂解决这些问题,保护非遗的独特性和传统性,重构国家级非遗分类体系很重要,需要遵循科学性㊁本真性㊁实用性和全面性的原则㊂在非遗分类中,应采取灵活的方法允许非遗项目如剪纸和龙舞等同时归属多个类别㊂这不仅可以充分挖掘非遗项目的多元价值,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以达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效果㊂(二)民间美术与本土艺术设计融合的重要性习近平强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㊂[4]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在文化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与视觉艺术设计的融合则更具有价值和重要性㊂‘2023年中国非遗民间美术应用报告“的数据表明,非遗民间美术在各设计领域的广泛运用充分证明了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体现了它的多重特征与独特价值㊂例如,设计师利用水墨书法艺术进行字体设计,将水墨与书法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通过强化㊁放大㊁着重标识的方式,营造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和文化氛围,加深人们对文创产品的审美价值认知;剪纸作为民间美术构成元素,在视觉艺术设计产品中被广泛应用㊂例如,山东美术馆衍生品商店中的生肖剪纸书立和鼠标垫等㊂这些实践证明,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艺术设计中,是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有效路径㊂首先,民间美术在文化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㊂民间美术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文化历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㊂它们记录了人民的生活方式㊁思想观念㊁审美趣味等,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㊂民间美术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历史记忆,是国家和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㊂民间美术做为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且富有独特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美术形式,是特定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保护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㊂其次,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元素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㊂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元素的融合可以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增加设计的独特性和原创性㊂视觉艺术设计能够将民间美术元素现代化,为其赋予新的生命力,增强其文化传播力㊂视觉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将创新与传统融为一体的设计领域,能有效利用和保护民间美术元素,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㊂[5](三)非遗保护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习近平曾强调: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㊁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㊁勇于创新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注入新的动力,实现文化的薪火相传和创新发展㊂首先,数字化技术是应对与非遗保护挑战的有效手段㊂面对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困境,数字化技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非遗文化的长期保存和广泛传播㊂例如,通过3D扫描㊁数字成像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等技术,可以更精细地记录和复原非遗文化,有效解决传统保护手段面临的一些问题㊂面对艺术家作品数量有限㊁艺术风格的分类问题㊁材料分类的多标签问题等许多非遗保护的挑战,,数字化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㊂例如,我们可以尝试进行数据扩增(Data Augmentation),通过旋转㊁翻转㊁剪裁或者添加噪声等方式来增加少量作品艺术家的样本数量㊂其次,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具有广阔的的应用前景㊂国际非遗保护联盟(ICHUA)的报告指出,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㊂[6]具体而言,这些技术可以实现非遗的数字存档㊁数字展示㊁数字传播等,使非遗保护工作更加高效和科学㊂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NLP),图像识别,图像生成,自动剪辑,语音识别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保护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㊂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数字化技术将在非遗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数字化再造及其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展现出重要的价值㊂结合非遗特性及需求,科学应用各种数字化技术,能实现非遗的有效保护与传承㊂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㊁保护以及传承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㊂未来,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技术将在非遗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将会更深入,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㊂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941 第2期民间美术非遗之再生:与本土艺术设计的融合与数字化护中的应用将更深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㊁传承和传播,同时也将推动本土艺术设计和视觉艺术的创新与发展㊂二㊁民间美术与本土艺术设计的融合与数字化(一)本土艺术设计具有巨大潜力与价值本土艺术设计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特性,能够在非遗保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㊂[7]它通过将民间艺术元素融入视觉艺术设计中,打造出与现代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更为匹配的文创产品㊂这些产品既具有实用性,又保持了共通性和辨识度,同时展示了浓厚的民俗气息㊂例如,民间美术构成元素的继承和运用,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形成新的组合,能推动中国设计元素走向国际㊂首先,本土艺术设计的内涵与特性㊂本土艺术设计是根植于本地文化的艺术创新,其特性积淀了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㊂本土艺术设计充分吸纳了当地的历史㊁文化㊁艺术等元素,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㊂它积淀了本土文化㊁历史㊁环境等各种因素,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和文化性㊂例如,本土艺术设计从民间美术图形元素中汲取灵感,同时维护民间美术的民俗精神与吉祥意象,这对于全民 文化自觉”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㊂其次,本土艺术设计在民间美术非遗保护中的可能性㊂本土艺术设计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实践,为民间美术非遗保护带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㊂通过将民间美术非遗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我们可以创新地进行民间美术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㊂本土艺术设计的应用能够帮助民间美术非遗文化更好地与现代社会接轨,提升其生存活力㊂同时,通过本土化的艺术设计,我们可以将民间审美认同与民族传统核心的文化价值不断传播,形成对民间美术非遗保护的有力支持㊂本土艺术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巨大潜力,为非遗的数字化再生和传承提供创新路径㊂通过融合本土艺术设计和数字化技术,可以保留民间美术非遗的独特特征,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㊂(二)民间美术与视觉艺术能实现有效融合民间美术元素在视觉艺术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能性,可以与视觉艺术进行交融㊂非遗分类应采取灵活的方法,允许非遗同时归属多个类别,以更好地体现非遗的多样性㊂设计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民间美术元素,将其融入视觉艺术设计中㊂[8]例如,传统纹样与图案应用于平面设计中,不仅丰富了艺术创作的视觉艺术资源库,还为现代艺术设计学习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㊂这种借鉴民间美术元素的视觉艺术设计,可以在保护和传播非遗文化的同时提升设计的艺术性和创新性㊂中国联通标志 中国结”的设计,便是通过商业流通中对民间美术核心图形的保留和传播,得到了大众广泛的认同㊂通过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性和文化内涵,积极探索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民间美术与视觉艺术的有效融合㊂(三)数字化技术在民间美术非遗保护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应用,如数字化存档㊁虚拟展示㊁在线传播等,有助于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㊂艺术设计机构 Aesthetic Resonance”的案例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非遗民间美术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得以向更广泛的观众展示其独特魅力㊂数字化技术可以用于非遗的记录㊁展示㊁传播㊁教育等各个环节㊂[3]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频和视频资料进行识别和整理,能挖掘更多有用的信息,也能建立数字资源库,为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提供有效与优质的信息㊂此外,人工智能在民间美术遗产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也展现了其在非遗保护中的价值㊂同时,通过政策扶持㊁教育培训㊁市场推广等方式,也能够推动民间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和应用㊂借助AR/ VR㊁AI等技术,可以实现民间美术非遗的虚拟展示㊁互动体验㊁智能传承和学习㊂此类技术的运用,将传统的民间美术非遗元素进行数字化改造,使其在新的媒介上有更好的表现力㊂三㊁民间美术与本土艺术设计融合与数字化的路径(一)本土艺术设计的推动策略首先,明确本土艺术设计的发展理念㊂设计师要深入理解和学习本土文化,挖掘其艺术元素,并融入到设计中,以赋予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㊂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寻求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㊂同时,也需要借助政策支持,加强教育和培训,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以推动本土艺术设计的发展㊂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积极创新,将非遗元素与现代审美需求有机地结合,为本土艺术设计铺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㊂[10]其次,制定本土艺术设计的保障措施㊂推动本土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策略,包括教育㊁政策支持和平台建设等㊂通过政策扶持和教育推广,提升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㊂此外,通过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政策支持㊁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加强民间美术艺人与艺术设计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非遗元素在艺术设计中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地推动本土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推广㊂(二)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方案首先,明确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路径㊂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需要通过深入理解和提炼民间美术元素,并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和现代美感的设计作品㊂此过程中,创新设计思维和技术手段是关键,可以推动这两者的有效融合㊂其次,制定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策略㊂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策略应始于对民间美术元素的深入研究,以吸收其精髓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㊂探索与民间美术的深度融合路径,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是必要的㊂[11]进一步,通过研究民间美术的构成要素㊁艺术特征和表现形式,以及研究成功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总结出融合策略和方法㊂此外,鼓励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与合作,从他们那里借鉴和学习非遗的技艺和美学,并将其融入设计中㊂理解民间美术元素的内涵和形式,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适当的提炼与变化,赋予传统元素新的生命力,是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元素融合的关键㊂(三)数字化技术为民间美术非遗保护提供支撑实施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路径需以重构符合国051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家非遗申报评审程序和数字化技术标准的分类体系为基础,以解决我国分类体系建设与数字化传承的失衡问题首先,确定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的应用框架㊂本土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其内涵与特性,结合当代消费心理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特征,以推动其创新㊂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应建立全面的应用框架,明确各个环节和流程的实施路径,从而实现非遗的全方位数字化保护㊂具体来说,对于多标签的分类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些适用于多标签问题的算法,比如:二元关系转化(Binary Relevance)㊁分类器链(Classifier Chains)㊁标签功率集(Label Powerset)等方法㊂对于标签空间指数级增长的问题,可以尝试使用嵌入方法(Embedding methods)将高维的标签空间嵌入到低维的空间中,例如:二次采样(Quadratic Sampling)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㊂制定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标准㊁规范和指南,推动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三维扫描㊁VR /AR 等技术,实现民间美术非遗元素的数字化再现㊂其次,制定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的实施方案㊂在实施方案上,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通过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对文化遗产进行分类,甚至可以通过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实现不同领域文化遗产的快速识别和分析㊂设计师可以通过融合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元素的路径,将民间美术元素应用于设计产品中,如字体设计㊁剪纸元素等创作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文创产品㊂在项目实施方面,以项目化方式将非遗元素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字化的非遗库,实现非遗元素的长期保存㊁方便传播及再创新㊂实施方案应涵盖具体的应用框架和实施路径,包括数据采集㊁数字化存档㊁虚拟展示等环节㊂同时,通过研究数字化技术在民间美术非遗保护中的最佳实践和案例,可以制定出针对不同项目的实施方案㊂通过这种实施路径,数字化技术能够与民间美术非遗保护的挑战相对应,通过数字化再造实现民间美术非遗的保护㊁传承和传播㊂综上所述,习近平指出: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㊁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㊂”[12]本研究探索并研究了非遗保护的新路径与新方式,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参考㊂这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非遗保护的方法论,同时也为非遗文化的实践保护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㊂ 参考文献:[1][4][12]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的重要性讲话[N ].中国政府网,202-06-02.网址:https :// /yaowen /liebiao /202306/content_6884430.htm.[2]牛力,黄赖华,贾君枝等.本体驱动的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苏州丝绸档案为例[J /OL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3:1-17.[2023-09-27].[3]恽彩锋,熊忠辉.形态再造:媒介转型驱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生产[J ].传媒观察,2023(08):36-42.[5][10]姜坤鹏.‘美术“杂志与新中国民间美术发展[J ].2021(03):107-112+114.[6]吉国秀,郭晓宇.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能性与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一项基于辽宁省非遗研究(2007-2020)的可视化探索[J ].民俗研究,2021(06):144-153.[7]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 ].东南文化,2021(03):6-11.[8]乔晓光.田野研究与学科建设:以民间剪纸为个案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实践[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101-108.[9]李雨蒙.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组织建构 以传统美术类为例[J ].图书馆杂志,2022(07):58-67.[11]周梅,刘兴全.近十年西部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的发展态势与思考 基于2010-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统计分析[J ].民族学刊,2021(09):93-100,124.(责任编辑 董翔薇)重 要 声 明 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CNKI 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㊁汇编㊁发行㊁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㊂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用作为作者文章发表㊁出版㊁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即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㊂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㊂151 第2期民间美术非遗之再生:与本土艺术设计的融合与数字化。
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单色剪纸 折剪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单色剪纸 迭剪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复 色 剪 纸 套 色 、 拼 色
中国民间பைடு நூலகம்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复复色色剪剪纸纸 衬色 衬色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复 色 剪 纸 染 色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复色剪纸 填色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拼 色 剪 纸
染色剪纸
折 剪
拼色剪纸、套色剪纸
填色剪纸
衬色剪纸
练习:请说出以上属于哪种剪纸?(折剪、拼色、套色、填色、染色、衬色)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特色和价值:喜尚青,重
素雅,朴素之中追求华丽重彩。 以刺绣、挑花、蜡染为主要工 艺。佩带贵重银饰后显得富丽 堂皇。这些斑斓的色彩、优美 的图案、精湛的技艺就是我国 民间艺术的宝藏。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深远意义: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之国,三千年的文明绵延不 断,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全球化背景下,我 们的传统文化正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同时,我们 很多传统文化也处在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2005年11月 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 “人类口传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更是给我们敲响了 警钟。因此保护我们的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挽救它 们即将失传的命运,不仅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 的基础,也是对繁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了解和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是我们各民族的共同责任﹗
物 质
“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 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 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
从中国民间艺术的消逝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从中国民间艺术的消逝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
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民间美术等多种形式。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中国民
间艺术已面临消逝和失传的危险。
一方面,由于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很多传统手工艺品已经
无法与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竞争,导致手工艺品生产的萎缩。
另一
方面,人们对传统艺术的需求和欣赏能力逐渐降低,导致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边缘化。
此外,由于传承人口的减少和传统家庭文化的衰落,许多传统的民俗与文化的传承也受到了影响。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201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设立了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
此外,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通过举
办展览、考察、培训和发布文献等方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保护和传承。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当共同发挥作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承。
家庭、教育机构、民间组织等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和文
化活动,唤起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科技也
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支持,例如通过网络和数字技术,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任务。
只有
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加强合作,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传承。
如何对民间美术进行保护与传承
如何对民间美术进行保护与传承(一)以协调和创新精神推动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文化随着经济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的推进,各个文化领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进程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一定要适应当前发展局势,进而实现民间美术同其它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创新。
对于偏远地区而言,要借助国家政府机关的力量进行民间美术工作的传承与保护,改善和调整固化思想,加强传承区域同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民间美术科学合理的推进与发展。
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力量扶持,尽最大程度的为民间美术争取资金补助及依附背景,进而为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
同时还要将民间美术同当地相关机构有效结合,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二)为民间美术拓展新市场获取新的生存空间。
民间美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市场的认可,只有帮助民间美术在经济市场中获得相应的地位,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比如说一些民间手工艺人,政府机构应发挥其自身优势力量将民间艺人推到市场中去,将优秀民间美术魅力展现给众人,进而得到更多商家的青睐。
与此同时可以将美术作品作为商品到市场中去推广和营销,鼓励和提倡市场对民间美术进行消费,将民间美术融入到现今生活中去,同人们的生活节奏共同进退。
(三)构建多元化的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体系。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首先,在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指导下,对民间美术文化进行整理、记录及文档保存,将民间美术文化的基本信息存档。
其次,对于具有发展性和传承性的民间美术,政府要构建相应的传承机制。
可以设立专项相关法律文件,制定有效的制度进行保障,构建当地民间美术人才培养机制。
(2)发挥民间力量。
首先,通过大力倡导地方民间文化,提升传承及保护意识,进而督促和带动公众积极参与到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中去,为民间美术提供群众力量。
其次,借助新闻媒介力量,对民间美术积极关注和推广,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有效措施。
比如,以信阳民间美术文化遗产为例,可以成立相关活动团体,以信阳民间剪纸团、信阳民间舞狮团等形式,定期组织去学校、广场及其他活动进行表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民间美术活动中,让各个年龄层的人都能够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并传承下去,形成积极的认识观,为民间美术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
传统民间美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宝库
传统民间美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宝库传统民间美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宝库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类型和特点,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一、剪纸艺术剪纸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
它通过剪折纸张,形成各种生动形象,如花草鸟兽、人物形象等。
剪纸艺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
如今,剪纸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春节、婚庆等场合。
二、泥塑艺术泥塑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
它通过捏塑、雕刻等手法,以泥土为主要材料,创作出各种有趣的形象。
泥塑作品形态各异,既有寓意深远的神话传说角色,也有生动活泼的民间故事人物。
泥塑艺术通过塑造形象,传递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成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刺绣艺术刺绣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它以丝线穿插于织物之间,通过刺、绣的方式,创作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花纹。
中国的刺绣艺术发展历史悠久,技法精湛。
刺绣作品色彩鲜艳,构图精美,富有东方美感。
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更是传递着中国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的载体。
四、剪纸艺术剪纸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
它通过剪折纸张,形成各种生动形象,如花草鸟兽、人物形象等。
剪纸艺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
如今,剪纸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春节、婚庆等场合。
五、木雕艺术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重要一环,它以木材为原材料,通过雕刻、涂漆等工艺,创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木制物品。
中国的木雕艺术在构图、刻画和色彩运用上都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木雕作品主题广泛,既有武侠、神话传说人物,也有花鸟、山水等自然景观。
木雕艺术通过对材质和形象的处理,传递着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以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美术等形式体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不容乐观。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衰退甚至消失的危险,传统技艺传承人口老化、缺乏传承机制、市场化导向等问题愈发凸显。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传承文化的责任和使命落在每一个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身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对策,加强政府角色和社会参与,共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00字】1.2 问题意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
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但该法律并不完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监督机制,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破坏和侵权的风险。
2. 缺乏专业人才和机构支持。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和机构相对匮乏,导致保护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3. 社会认知度不足。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由于社会对其认知度不足,导致保护工作的难度增加,易受到外界的忽视和破坏。
4. 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但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城市化进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困难,很多传统技艺和文化习俗面临失传的危险。
2. 正文2.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可以说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在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下,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包括传统技艺、民间艺术、传统节庆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失传和被遗忘的危机。
因此,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
以民间文学为例,那些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故事等,是我们了解先辈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窗口。
它们传递着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传统音乐如古琴曲、民歌等,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奏方式,展现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特色与风情。
传统舞蹈如傣族的孔雀舞、蒙古族的安代舞,通过舞者的身姿和动作,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使得许多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消失。
年轻人纷纷涌入城市,乡村空心化严重,传统的民俗活动和技艺失去了传承的主体。
其次,全球化的影响下,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缺乏兴趣和认同,更倾向于追求时尚和流行的文化形式。
此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较为单一,往往依靠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显得脆弱且不稳定。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系,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从小就了解和接触本土文化的魅力。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传承和保护的意识。
同时,还可以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业的传承人才。
试论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与保护策略
试论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与保护策略民间美术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传统的智慧和艺术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民间美术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入手,探讨了保护民间美术的策略和措施。
一、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民间美术是中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中国传统绘画、雕塑、剪纸、刺绣、瓷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并不容乐观。
一方面,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正在逐渐丧失,很多技艺已经失传;受到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很多传统技艺已经没有市场需求,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民间美术传承存在以下问题:1. 传承困难。
民间美术的传承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传统技艺大多依靠师徒传承,但传统的师徒制度已经逐渐式微,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年轻人对于传统技艺的兴趣不高,导致传承面临困难。
2. 市场需求减少。
受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传统的民间美术制品已经失去了市场需求,传统手工艺制品的市场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
3. 环境保护问题。
很多传统手工艺品的原材料大都来自自然资源,由于环境破坏等问题,原材料供应面临围绕,使很多传统手工艺品生产面临停滞。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民间美术的传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保护民间美术的策略和措施1. 加强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政府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加强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民间美术的发展和保护,鼓励民间美术的传承者积极投身于保护与传承之中,加强对民间美术的研究和挖掘,挖掘出更多珍贵的民间美术传统,全面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2. 提升民间美术的市场价值。
加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开拓和推广,提升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价值,增加宣传和推广力度,打造传统手工艺品的品牌文化,提高消费者对传统手工艺品的认可度和信赖度,提升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地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从民间美术的生存环境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从民间美术的生存环境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民间美术种类丰富、历史久远,是中国几千年祭奠的传统文化在大众百姓生活中的提炼、概括和具体表现形式。
它在民间有着厚实的群众基础,也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不仅是一种大众审美情趣的彰显,更是一种符号化、艺术化的民族象征。
民间美术的形式和载体多样,大到生活起居的建筑;小到日常生活用品锅、碗、瓢、盆、家具、箱柜等;有生产工具,年画,手工剪纸、撕纸等;商铺牌匾、幌子等;传统包装中的荷叶饭、竹筒饭等;戏曲表演中的面具、皮影、木偶、脸谱等;说唱、舞蹈、杂技等;游艺竞技中的道具、工具等;衣饰穿戴等。
众多门类的民间美术形式与载体,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创造力和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学思想基础。
中国的民间美术有其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它与原始美术一脉相承,始终与生活、普通百姓紧密联系,是一切美术的基础。
在造型、纹样、情感方面都有其独特性。
这源于其本质特征,因为它本身就是普通百姓的美术表现形式,也是传统文人美术。
它用美术的语言方式表达百姓、文人的审美要求、精神情感、思维方式、民俗信仰、活跃的城乡生活方式等。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原本属于人们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进程与巨大变革中;在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不断变化和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在民族大融合、城镇化等生活现实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形式和创作传统早已今非昔比。
民间美术的实用性、象征性、情感性、适应性,被不断削弱,以至于许多民间美术失去了适宜传承的土壤,而逐渐走向没落,濒临消亡,甚至已经消亡。
比如:在民间,不同民族、地域的衣饰穿戴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流动的文化”。
尤其是少数民族服饰中的纹样装饰多为代代相传、母女相传的手工织绣艺术。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机械工具的广泛应用;现代文明和流行文化的冲击,年轻人的审美追求朝向外来文化的流行领域改变,出现人口大量流动迁徙,且很少有人愿意承袭传统文化艺术。
非遗文化的生命力: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非遗文化的生命力: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那些以民俗、民间传统活动、民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等形式传承、发展下来的文化遗产。
非遗文化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而在其中,传统工艺美术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工艺美术是非遗文化中的瑰宝,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记忆和智慧,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保护、传承并创新传统工艺美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它延续了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技艺。
在传承过程中,师徒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师傅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技艺传承给学徒,使得技艺能够延续下去。
这种传承方式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传授,更是对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传承,是对历史、传统、民族精神的传承。
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传统工艺美术也需要创新。
创新是不断发展的动力,它让传统工艺美术与时俱进,走向现代化。
创新并非完全摒弃传统,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给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比如可以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注入新的元素,创造出富有现代气息的作品。
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不仅可以提升艺术形式,还可以满足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发展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在立法和政策制定上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大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扶持和宣传力度。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非遗文化的传统工艺美术课程设置,培养更多的文化传承者。
社会应该加强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参与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只有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美术,让其在当今社会中焕发生机,传承千年。
非遗文化是文化的瑰宝,传统工艺美术是其中珍贵的一环。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是保护和发展非遗文化的关键环节。
只有加强传承,持续创新,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传统工艺美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继续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以忻州剪纸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 ——以忻州剪纸为例文 马 佳[摘 要] 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
民间美术的传承人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为民间美术的发展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以女性传承为主体的民间美术,发展前途不容乐观。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传承人、企业家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是保护非遗,特别是民间美术最为有效的途径。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传承体系;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 J528[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15)04-0056-04近年来,我国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国家也从各个方面给予非遗政策性的保护,虽为非遗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却没能为非遗找到它自身的能量源头。
我们必须从非遗内部的传承体系,找到可以使非遗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源源不断的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非遗,改变越来越多的非遗濒临灭绝的现状。
王文章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提到:“总结其传承规律,寻求符合其内在发展规律的有效保护措施和方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出的一项急迫任务。
”传承是非遗的基本特点,珍贵的非遗正是通过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才得以流传至今。
我国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分别批准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我们发现非遗的传承在男女性别上表现出不平衡现象。
其中,男性传承集中的项目多是技术性和运动性较强的项目,如医药、游艺等;而女性传承多集中于欣赏性或实用性较强的项目,如民间音乐、戏剧及美术等。
这一方面激励有关部门深入挖掘特定项目上传承人性别缺失的原因;另一方面,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女性传承特征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下文就女性传承最为集中的民间美术做具体分析,为女性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保护措施。
一、民间美术的传承体系山西省历史悠久,处于农耕区与游牧区的交界地带,长期与北部匈奴、蒙古族的交流融合,对三晋文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议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民间文化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美术和民间书法等,其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促进文化创造,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建设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做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迟不容缓,笔者认为,做好保护工作又以下一些做法:一、活化石保护方式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可以采用这一方式,活化石保护方式是以不变应万变,保持恒定的、原初的文化形态,这一方式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容易做到,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却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专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采录了阿炳的《二泉映月》,这无疑是现当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大成果,中国艺术研究院将阿炳的二胡保护起来是容易的,将录制阿炳音乐用的留声机保存完整也不难,但要将阿炳的《二泉映月》永久保存在当时录制的原始器具里,并能播放,则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可以分离保护,物质的文物用物质的保护方式,非物质的元素用另一方式保存,《二泉映月》有无尽的演绎表达,但古化石的保护方式只将当时阿炳的演奏做独特的保护,使其永不失真失传。
这里我们遇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一个问题:传承与再演绎的东西可不可以也称之为活化石保护方式?一些地方艺术家演奏地方古乐,表演古传舞蹈,如果一种艺术表现没有非常严格的师承关系,又没有准确的可考文献,只依据民间传说来认定它的文化价值,这是不可靠的,日本的狂言艺术几可被视同活化石的保护方式,从德川幕府时代开始,他们就是家族传承的方式,一成不变地表演几百年前的原始文本,这种方式不可能像录音录像那样精准地再现当时的艺术形式,但它传承的历史脉络清晰,传承规则严明,所以它较多地保存了它的原始风味与信息,通过狂言传人的表演仍能感受这一戏剧久远的古意。
中国一些地方动辄声称自己地方的民间艺术是活化石文化形态,或晋京演出满舞台的花枝招展或申报文化遗产用厚重的论证说明,多是为申报而申报,既无文化内涵又无严格的传承规则,其历史纪录与沿革也是模糊不清,谈何“活化石”价值?活化石保护方式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最高境界,也是针对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
《江格尔》、《格斯尔》等。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流传地区
艺术特色
主要流传于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 潍坊市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部分地区 。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以龙的形象为载体 ,融合了山东半岛地区独特的自然风 貌、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等元素,具 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文化气息。 传说中秃尾巴老李虽为龙种,但因出 生时断尾而被称为“秃尾巴老李”, 他善良勇敢、乐于助人,深受民众喜 爱。
代表作品
《萨里哈与萨曼》、《阿尔卡勒克》、《阔布兰德》等。
黄初平(黄大仙)传说
01
流传地区
主要流传于浙江省金华市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华
侨聚居地。
02 03
艺术特色
黄初平传说以道教神仙信仰为核心,融合了民间信仰、儒家思想等多种 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传说中黄大仙擅长医 术,常常治病救人,深受民众爱戴。
历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重 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社会的 历史变迁和文化多样性。
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 的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 传承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保护与传承
保护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名录、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加强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
通过教育、培训、宣传等途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同时 鼓励创新和创造性转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流派
在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这些流派和风格在技艺、题 材、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例如,剪纸艺术 中有山东剪纸、陕西剪纸、河北剪纸等不同的流派;年画艺术中有杨柳青年画、桃花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美术课程第18课《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我从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本课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我国在这方面具有的丰富资源
和分布状况。
通过本课的引导学习,引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学会欣赏并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
及深刻内涵。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在这方面的具体资源
2、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建立和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介绍我国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包括昆曲、面具、剪花娘子、服
饰和织绣、民间传说和故事等
三、教学难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的理解,理解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人类口
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四、教学策略:讲授法、比较法、讨论法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戏曲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昆曲《十五贯》部分选段。
提问:“请同学猜猜刚才播放的选段属于什么戏曲?”
2、讲授新课: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昆曲”。
问:昆曲是什么?什么是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看课本、找答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非文字的,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
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A、介绍昆曲《十五贯》,播放昆曲《牡丹亭》选段。
问:昆曲有什么特点?昆曲和京剧在艺术上有哪些不同
B、区别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示九寨沟、卧龙大熊猫栖息地和长城、故宫以及戏剧、舞蹈、唐卡等图片进行比较。
问:什么是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具体例子?
(自然遗产指的是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问:昆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对昆曲的复兴和保护起到了积极意义等
4、分类欣赏:A、面具,结合图片展示,问:面具出现在什么时候,什么民族?
B、剪花娘子:展示图片,对民间剪纸艺术之一及其剪纸特点做简单介绍
问:剪纸的工具和种类?
C、服饰和织绣:展示图片,问:民间服饰与织绣有什么特点?
D、民间传说和故事: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问:这是什么曲子?来自什么传
说故事
5、小结:观看纪录片《达比亚》,谈韩国注册端午节一事,来讨论非物质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困
惑以及该怎么做。
6、布置作业:你所在的地区有没有像“剪花娘子”那样的民间艺术家?如有,写一份采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