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填空题

合集下载

石油地质试题

石油地质试题

现河采油厂“金钥匙”技术竞赛理论考试试题(石油地质专业)单位姓名成绩 _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专用纸上,并注明题号。

答案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油藏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和。

2.开发调整的主要类型有、、、和。

3.油气藏储量分为、和三级。

5.注水方式分为、和。

6.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和三个阶段。

7.圈闭是指,它由、、和三部分组成。

8.有利于生油岩发育的沉积相带主要有、、和等三类。

9.按储集层的形态和特点,构造圈闭可分为、、及等四大类。

10.常规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分、、三大阶段。

11.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和产出油气,其原因在于具备和两个基本特性。

12.油层敏感性评价包括、、、、等五种基本评价,目的在于找出油气层发生敏感的条件和由敏感引起的油气层伤害程度。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注水方式:2.储集单元:3.井网密度:4.递减率:5.基础井网: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答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2.简答弹性驱动方式油藏的形成条件及开采特征。

3.简答剩余油饱和度与毛管数的关系,并简要说明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4.用文字和图说明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刚性水驱油田开采特征。

5.何谓油气藏?简答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40分)1若规定采油井为中心注采单元为“正”,试绘出五点法和反九点法面积井网示意图,写出这两种井网的注采井数比、井网单元面积。

2、应用水驱特征曲线示意图评价油田开发调整后措施有效、无效、变差。

3、某井区地质储量15X104t ,到2004年末累计产油2.0X104t,2004年12月含水18.1%,2005年12月含水上升到25.3%,2005年平均综合含水24%,2005年采油速度2.1%,地层压力10.5兆帕,流压2.1兆帕。

求2005年:①:平均日产油水平;②:平均采油指数;③:含水上升率;④:采出程度;⑤:水油比。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试题一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岩石:2、矿物:3、沉积岩:4、地质作用:5、构造运动:6、沉积相:7、油气的运移:8、石油:9、油气藏:10、圈闭: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地球的形状为的椭球体。

2、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以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3、成岩作用的方式主要有:、、。

4、矿物在形成过程中有趋向于的习惯,晶体的这种习惯称结晶习性或简称晶习。

5、深成侵入作用形成的岩体主要呈、产出。

6、促使岩石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及。

7、层理由、、等要素组成。

8、生物演化的特点是:、、。

9、年代地层单位包括、、、、时间带六级。

10、通常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将构造运动划分为运动和运动两类。

11、断层的要素有:、、、。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岩石是否发生变质的标志是要看其有无重结晶现象或有无形状的改变。

()2、在碳酸盐岩中,方解石含量大于50%的为石灰岩类,白云石含量大于50%的为白云岩类。

()3、湖成三角洲亚相属于碎屑湖泊相。

()4、地层接触关系通常指上下地层的产状变化关系。

()5、采收率是可采储量与剩余可采储量的比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碎屑岩的结构与储油物性的关系如何?2、粘土岩的研究意义是什么?3、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是什么?4、简述断层的分类。

5、油气藏有哪些类型?五、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绘图示意断层的产状要素2、绘图示意褶曲根据形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论述油气生成的外在条件有哪些?2、试论述油气藏富集的条件有哪些?《石油地质基础》试卷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岩石:所谓岩石,就是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2、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产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是岩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010-6)

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010-6)
三、回答题(每题 8 分,40 分)
1、什么叫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
相互关系。(2 分) 评价参数:
①排驱压力(Pd):是指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表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试 卷 第3页共6页
线 变为纯油藏→油气藏→纯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2 分)
3、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①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致密程度增
大的地质现象,在压实作用过程中,沉积物通过不断排出孔隙流体,孔 隙度不断减少。在正常压实过程中,当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溶解在孔隙 水中,就能够随着孔隙水一起被压实排出,实现油气的初次运移。如果 排水不畅,造成欠压实,可以延缓孔隙流体的排出,如果流体的排出正 好被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积极作用。还有利 于有机质的热成熟,也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2 分)
提高,使异常高压进一步增强,这种压力的增加将导致微裂缝的产生
(Hedberg,1980),使石油进入渗透性的载岩和储集层。(2 分)
④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泥岩在埋藏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粘
土矿物要发生成岩作用,放出大量的层间水,在没有增大的孔隙体积中
造成异常高压,也是油气运移的一个动力。(2 分)
(3 分)
hd=-1000-(-1300)=300 米 (4 分)
第6页共6页
(3 分)
在图中标出每个圈闭溢出点的位置(用 Ca、Cb、Cd 表示),圈出闭合面 积(用斜线表示),计算每个圈闭的闭合高度(用 ha、hb、hd 表示)。
A:构造—岩性圈闭

石油地质学试题

石油地质学试题

石油地质学试题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4、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5、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6、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7、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8、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9、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10、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上以液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

二、论述题(70分):(答题要点)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1)气藏气中常见的烃类组成有甲烷(C1H4)、乙烷(C2H6)、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正丁烷(nC4H10);(2)气藏气中常见的非烃气有氮气(N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氢气(H2)、一氧化碳(CO)、汞(Hg)蒸气及惰性气体(氦、氖、氪、氩、氙、氡)。

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1)圈闭的概念;(2)圈闭形成时期-早;(3)圈闭的位置-近;(4)圈闭的容积-闭合高度高;(5)闭合面积大;(6)圈闭的保存条件-保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1)圈闭度量的实质是评价一个圈闭有效容积的大小。

石油地质学复习试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试题

石油地质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

(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5)石油地质学试卷(二)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2、干酪根3、生油门限4、相渗透率5、固态气体水合物二、简答题(7×5=35)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

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习题与答案习题一、名词解释:常温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牛轭湖二、填空题:1.在常温层以下,温度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用m表示。

2.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用℃表示。

3.地壳是指地表至____________ 之间的固体地球部分,是固体地球最外一个圈层。

由各类岩石组成,其厚度各处不一,介于5~75km之间,平均约_________。

4.地壳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前者由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后者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

5.地幔是指_________ 和_________之间的中间层。

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

1914 年B. 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千米。

因此,地核-地幔边界又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壳|地核|古登堡不连续面6.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情况,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7.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三个一级圈层。

8.地球的重要物理性质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

9.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由地表向地心可划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三个层。

10.沉积岩和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的物质密度小,常常表现为______;金属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矿产的物质密度大,表现为_________ 。

1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其中最外层又分为______ 、______ 两种基本类型。

《石油地质基础〉练习题1

《石油地质基础〉练习题1

《石油地质基础》复习题绪论一、简述题1.石油的用途。

2.石油工业的“上游”和“下游”。

3.石油的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选择题1.地质学主要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1.地壳;(2)地幔;(3)地核;(4)岩石圈2.大陆第一口油井是1907年清政府从日本雇来技师在()钻成。

(1)陕西延长油矿;(2)新疆独山子油田;(3)四川油田;(4)玉门油矿3.我国原油年产量突破1*108t,进入世界产油大国。

(1)1976年;(2)1978年;(3)1985年;(4)2000年4.中国第一个年加工能力100*104t的大型炼油厂是()。

(1)兰州炼油厂;(2)东方红炼油厂;(3)锦州炼油厂;(4)抚顺炼油厂5.在世界十大消费国(美国、日本、中国、德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加拿大、法国、墨西哥)中,我国石油消费量位居世界()。

(1)第一;(2)第二;(3)第三;(4)第四6.胜利油田隶属于()。

(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2)中国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叙述我国石油工业的管理体制第一章地球一、填空题1.地球是一个北极略微,南极略微的椭球体。

2.陆地上最高点是,海拔高程米;海洋中最低点是,深度米。

3.大陆边缘包括。

4.地球外部包括三大圈层构造。

5.地球内部被界面和界面分为、、三大圈层构造。

二、选择题1.海拔高程小于500m或相对高差在200m以下的顶部浑圆、坡度平缓、坡脚不明显的低矮山丘群是()。

(1)山地;(2)丘陵;(3)高原;(4)盆地2. 海洋地形中与油气关系重大是()。

(1)大陆边缘;(2)大洋盆地;(3)大洋中脊3.我国可能存在水合气藏的地方是()。

(1)大陆架;(2)大陆坡;(3)大洋盆地;(4)青藏高原的冻土带。

4.地球的重力与()有关。

(1)纬度;(2)海拔高程;(3)地下物质密度;(4)地内温度5.某地区的年平均温度是24℃,地温梯度是3℃/100m。

若该地区油田需钻一口4000m井,请问用于该井的钻井液处理剂耐温性至少应达到。

石油地质学答案

石油地质学答案
度封闭,但以物性封闭最为常见。
四、综述
1、试述碳酸盐岩储集层或碎屑岩储集层的特点(从 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影响储集物性的主 要因素、成因类型等方面论述)
1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
2储集空间类型:a、孔隙:以次生孔隙为主,原生孔隙为辅。
b、溶洞:由于碳酸岩盐易溶解,故易形成溶蚀孔洞,同时由 于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易形成较多的次生孔隙。c、
,石油进一步裂解成烃类气体。液态烃类--石油存在的这个 温度范围叫做“液态窗口” 。或石油的生成和保存所处的温 度范围。
二、填空题
7、石油中的生物标记化合物主要有
、 甾类 、 萜类 。
异戊二烯类
三、简答题
1、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海陆相石油的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石油类型
、含蜡量、含硫量、钒、镍的含量与比值及碳稳定同位素的
分布等五个方面(表1):。
表1 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内容 石油类型
海相石油 芳香—中间型、石蜡—环烷 型为主
陆相石油 以石蜡型为主,部分为石蜡— 环烷型
石蜡含量
硫含量 微量元素 碳同位素(第三系原油)
低(<5%)
高 V、Ni含量高,且V/Ni>1 δ
13C>-27‰
高(普遍>5%)
低 V、Ni含量低,且V/Ni<1 δ
将裂解成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甲烷。有机质释放出甲烷之后其
本身进一步聚缩,最终将成为石墨。
2).深成作用阶段--成熟阶段 随着埋藏加深,地温逐步升高。有机质将进入热催化转化阶 段。这一阶段温度的作用显著,通常伴有粘土催化作用;对 于埋藏较浅或地温梯度较低地区时代较老的地层中的有机质 来说,可有较明显的时间因素的补偿作用。先期为地质聚合 物的干酪根继续向较低分子的地质单体物质转化。在增高的 温度作用下,干酪根的演化主要是其中的各种键依次断裂。 先断开的是杂原子键,如C-O、C-S等,接着是C-C键。这些 键断开的结果,生成H2O、CO2、CH4、N2、NH3和H2S等挥发 性物质,以及分子量比干酪根小的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有物质 (包括烃类),简称可溶有机质。深成阶段是主要的生油阶 段。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石油成因现代概念的核心。据估计, 石油中大约80-95%的烃是在此阶段生成的。该阶段的中期是 干酪根生油的高峰期;此阶段的晚期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 热催化优势逐渐转变为热裂解优势,主要形成凝析油和湿气。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素材)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素材)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素材)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素材)
一、名词解释题:
二、填空题:
1.“油气水”部分
2.“生油”部分
3.“储盖层”部分
4.“运移”部分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是;主要运移通道
是;主要运移方向是由向作运移。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
阻力是;主要时期是;主要运移通道是;主要运移方向是。

2.聚集型天然气的类型有、,。

5.在干酪根类型划分中,依据不同生物来源划分为和两类;按H/C、O/C原子比则划分为
三种类型干酪根。

9.影响碳酸岩盐储层裂缝发育的因素有、、
等。

11.形成刺穿接触圈闭的岩体常常是,、。

7.评价生油岩的丰度指标有、、等,成熟度指标有、、等。

5.“成藏”部分
6.“油气藏分述”部分
7.“油气聚集油气分布”部分
8.“油气资源评价”部分
三、问答题:
四、简述题:
五、论述题:
1.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其特征(10分)。

2.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10分)。

3.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的异同对比分析(10分)。

4.碎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影响其储集物性的因素(10分)。

5.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及其作用机理(10分)。

6.含油气盆地中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10分)。

7.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10)。

8.断层型圈闭的形成条件及主要类型;断层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要特点(10分)。

9.盖层的特点及封闭机理(10分)。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 : 用氯仿直接从岩石中抽提出的可溶有机质。

2.油气藏: 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

3.输导体系: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组合。

4.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的压力明显低于对应深度处的静水压力。

5.有效孔隙度:岩样中互相连通的、流体能够通过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体积的比值。

6.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的某一相相流体的渗透率。

7.深盆气藏:是储集在低孔低渗储层下倾方向的气水倒置的气藏。

8.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流体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体有关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需的所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9.克拉通盆地:在克拉通基础上形成的面积广泛、形状不规则、沉降速率相对较慢并以坳陷为主要特征的沉积层序。

10. 裂谷盆地:是岩石圈板块在拉张作用下减薄下沉形成的沉积盆地。

1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由甲烷气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

12. 干酪根: 沉积岩中所有不容易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3. 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4. 物性封闭:由于毛细管压力差而造成的封闭被称为物性封闭。

15. 岩石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6. 超压封闭:由于超压的存在形成的对油气的封闭作用。

17. 圈闭的闭合高度:指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

18. 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储集层底面的交线称为内含油边界。

19. 流体势:地下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流体相对于基准面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定义为流体势。

20. 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包括储盖层及侧向遮挡层。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二(含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二(含答案)

试题二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质营力:2、风化作用:3、解理:4、岩浆作用:5、变质岩:6、层理:7、储油物性:8、古生物:9、地质构造:10、褶皱: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1、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可分为和两大地形单元。

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在进行,包括作用、作用、作用、作用和作用。

3、搬运作用的方式可分为的、的及的三种方式。

4、自然界中,矿物有三种存在状态,即、和。

5、岩浆是指地壳下具有、、的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物质。

6、化石是指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的或7、能够容纳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深成侵入作用形成的岩体主要包括岩盘、岩盆、岩床、岩墙和岩脉。

()2、由沉积岩变质而成的岩石称为正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而成的岩石称为副变质岩。

()3、层理:是由岩石的成分、颜色、结构等在垂直于沉积层方向上的变化所形成的一种构造现象。

()4、含水边界内无边水或底水存在,其内为纯含油区。

()5、现行油气勘探程序是区域勘探、圈闭预探、油气藏评价勘探三个阶段。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油气田勘探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2、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性能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哪些?3、研究河流相有何意义?4、简述沉积岩与油气的关系5、碎屑岩的结构与储油物性的关系如何?五、论述题:(10分)论述油气藏富集的条件有哪些?六、作图题:(10分)图示断层的要素《石油地质试卷2答案一、名词解释:1、地质营力:把引起地质作用的各种自然动力。

2、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下,由于气温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3、解理:矿物被打击后,总是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4、岩浆作用:指岩浆的形成、活动直到冷凝的全部地质作用。

试题A-石油地质学-答案

试题A-石油地质学-答案

长安大学2008级本科勘查技术与工程结业考试试题(A)一、名词解释(4 X 5=20)1. 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2. 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3. 烃源岩富含有机质,生成过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细粒沉积岩;4. 油气聚集带是指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包括地层岩相变化带),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5. 油气系统是在任一含油气盆地(凹陷)内,与一个或一系列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相关,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相似的演化史,包含油气成藏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的物理化学系统。

二、填空题(1 X 20=20)1、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即—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______ > 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_。

2、根据油田水中无机离子的类型,可将油田水分为四种类型(苏林分类法),其中,氯化钙型类型代表地层保存条件完好。

3、组成圈闭的三要素是指:_储集层_ 一、—盖丄__、一和遮挡物。

4、盖层的封闭机理有三种类型:_物性封闭. 超压圭寸闭高烃浓度封闭5、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__高__ 势区向流体势的____低_势区运移。

6在不考虑氧化作用的情况下,随着油气运移距离增加,石油的密度和粘度变—小,含氮化合物含量变___高。

7、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浮力 ____ 、水动力___、构造运动力—等。

8、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 岩性_____ 、 ___ 孔隙___。

三、论述题(10 X 6=60):1. 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深度:0~1500m,温度:10~60C与沉积物成岩作用阶段相符,相当于碳化作用的泥炭一褐煤阶段。

主要能量以细菌活动为主。

采油班石油地质学试题

采油班石油地质学试题

采油地质技术员培训班《石油地质学》试题姓名考试日期 2000年7月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油气聚集带2.含油气盆地3.生油门限温度4.二次生油5.石油的荧光性6.有效渗透率7.油型气8.生油岩有效排烃厚度9.干酪根10.油气藏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石油的颜色和比重变化取决于的含量;粘度的变化则受影响。

(2分)2.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四种水型。

3.生油岩层的特点是;储集层的特性是;盖层的特征是。

(3分)4.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

5.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

6.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有、、、、。

7.按槽台学说并结合盆地构造特征和沉积发育史,将含油气盆地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三、简述题(共35分)1.现代油气成因模式的主要内容(12分)。

2.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的异同对比分析(10分)。

3.断层在油气生成、储集、运移和聚集过程中的作用(13分)。

四、论述题(20分)阐述含油气盆地中油气富集的基本条件及控制油气分布的基本地质因素。

五、图件分析题(共10分)下图为某储集层顶界面构造图,储层厚80米,上覆有厚层盖层。

各井中水距该油层顶界面距离分别为1井50米,2井50米,3井25米,4井50米,5井未见水。

请在图中确定圈闭的溢出点,画出闭合范围,求出闭合高度;画出油藏范围,求出油藏最大含油高度,确定油藏类型。

请标明图例。

请将有关答案填入下表: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学年第二学期《石油地质学》期末考试试题(卷)专业年级地96姓名学号教研室石油地质考试日期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氯仿沥青“A”:岩样未经HCI处理,用氯仿抽提的产物。

2.油型气:与成油有关的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达到成熟、高成熟及过成熟阶段所生成的天然气。

3.凝析气藏: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反而凝结为液态,成为凝析油,这类气藏就是凝析气藏。

石油地质测试练习题

石油地质测试练习题

石油地质测试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石油、天然气在地下分布的范围是处于(B )之中。

A、地幔B、地壳C、地核D、大气层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D)元素。

A、硅B、铝C、铁D、氧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B )元素。

A、铁B、铝C、钠D、钾4、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天然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D)。

A、泥岩B、页岩C、砾岩D、矿物5、(C )矿物占地壳重量的75%,是主要的造岩矿物。

A、氧化物类B、硫化物类C、硅酸盐类D、碳酸盐类6、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A )。

A、岩石B、沉积岩C、岩浆岩D、变质岩7、当前世界上发现的油、气田中,99%以上油气是储集在(C )中。

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花岗岩8、下列地质作用中,(D)属于外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地震作用D、风化作用9、下列地质作用中,(A)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

A、地壳运动B、搬运作用C、沉积作用D、成岩作用10、胶结作用是(B )成岩的主要途径。

A、粘土岩B、碎屑岩C、化学岩D、碳酸盐岩11、下列成岩作用方式中,(C )发生在碳酸盐岩中。

A、压固脱水作用B、胶结作用C、交代作用D、重结晶作用12、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风化产物、生物来源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等原始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是(B)。

A、花岗岩B、沉积岩C、岩浆岩D、变质岩13、下列颜色成因类型中,(C )不能指示出沉积岩的生成环境。

A、原生色B、继承色C、次生色D、自生色14、组成沉积岩的颗粒大小、结晶程度、形状及颗粒间的结合方式称为(D)。

A、沉积岩的颜色B、沉积岩的成分C、沉积岩的构造D、沉积岩的结构15、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称为( C )A、沉积岩的颜色B、沉积岩的成分C、沉积岩的构造D、沉积岩的结构16、沉积岩中最常见的构造类型是(A)。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5×2=10分)1、干酪根:2、构造运动:3、沉积岩:4、盖层:5、石油:二、填空题(30×1=30分)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等。

2、年代地层单位:、界、、统。

地质年代单位:宙、、纪、。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和。

4、岩层产状三要素:、和。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石膏、、萤石、、、、、刚玉、。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寒武纪、、、二、泥盆纪、、、三叠纪、、、古近纪、、。

三、选择题(10×2=20分)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5、石油和天然气与( )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 )。

A.火成岩 B.变质岩 C.粘土岩 D.沉积岩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 )。

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 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 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9、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物发育 B.气候状况 C.地球化学条件 D.自然地理条件10、在沉积相的分类中,湖泊相属于()相。

石油地质学-课内测验-3-填空[1]

石油地质学-课内测验-3-填空[1]

课内测验– 31、石油的元素组成主要包括:、、、、。

2、石油的烃类组成包括:、、;石油的非烃类组成包括:、、。

3、胶质和沥青质中以化合物为主。

4、石油的颜色取决于的含量;相对密度受的影响;影响粘度的因素有。

5、天然气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其中,以为主,按产状分为:、、、。

6、油田水的主要无机离子有、、、、。

按苏林分类常见的油田水可分为、、、等四种类型。

7、沉积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有、、、,沉积有机质主要由、、、等生物化学聚合物组织。

8、干酪根是指。

9、根据干酪根的、、元素组成,可将干酪根划分为I、II、III型干酪根。

10、I型干酪根的H/C为,化学结构中高,主要来源生物,原始生烃潜力。

11、III型干酪根的H/C为,化学结构中高,主要来源生物,原始生烃潜力。

12、干酪根热演化过程中,H/C、O/C先后,而C ,芳烃结构的,烷烃结构。

13、干酪根热演化程度是指干酪根的的变化程度,与、有关。

14、干酪根的热演化程度可分为、、、、等五种程度。

15、在石油的生成过程中,时间与温度互为的关系,有机质成熟度与温度因子呈关系,与时间因子呈关系,温度的不足可以用延长来补偿。

因此,老的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温度一般比年轻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温度。

16、有机质向油气转化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即、、、。

17、有机质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的主要是埋藏,对应的Ro值,主要的生烃动力是,形成的烃类以为主,生成气称。

18、生油门限是指。

19、在绘制地层埋藏史和地温史时,埋藏史图主要根据数据绘制,地温等值线为一系列的等间距线,温度间距一般取。

20、有机成因气依据有机质的类型可以分、、;按热演化程度可分为、、。

21、油型气是指形成的天然气,可以进一步分为、、。

22、煤型气是指形成的天然气。

煤型气的碳同位素值一般较油型气的碳同位素值。

23、未熟-低熟油是指。

24、干酪根生液态烃的数量和油气的总量I和II型均III型。

25、天然气和石油形成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石油的母质类型以和为主,天然气的母质类型是。

石油地质学3

石油地质学3

一、名词解释(5×5=25)1、干酪根干酪根为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2、相对渗透率:相渗透率(也称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3、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4、圈闭:有利于油气聚集并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5、深盆气:储集在低孔低渗储层下倾方向的气水倒置的气藏。

二、填空题(1×25=25)1、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高、氧含量低、富含结构,I型干酪根主要来源于藻类,生油潜力大。

2、在流体势等值线图上,油气运移方向是从高势区向低势区,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区是低势闭合区和汇聚流指向区。

3、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物性封闭、超压封闭、烃浓度封闭。

4、烃源岩异常高压的有欠压实作用、有机质生烃、渗析作用、蒙脱石脱水作用和流体热增压作用等原因。

5、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从空间配置上可以划分为顶生式、侧变式、自生自储式和正常式等主要类型。

6、世界上含油气丰富的三类盆地是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和裂谷盆地。

三、简答题(共20分)1、某盆地发育二个凹陷:A和B。

研究表明,凹陷A主要发育侏罗系煤系源岩,凹陷B主要发育白垩系湖相泥质烃源岩。

凹陷A侏罗系煤系源岩的R0为1.0%——1.5%,凹陷B白垩系泥质烃源岩R0为0.6%——1.0%,已发现5个油藏和3个气藏,特征见表1。

凹陷A侏罗系煤系源岩主要生油期为白垩纪末,主要生气期为早第三纪末,凹陷B白垩系泥质烃源岩生油期为晚第三纪末。

(15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油气藏5和11的压力分别为22MPa和25MPa,油气层分别为92℃和150℃,试根据图1判断地下两油气藏的相态类型。

(2)指出各油气藏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

(3)指出油藏7和9原油密度变高的原因。

(4)分析各油藏的主要成藏期。

(5)原油成熟度研究后发现,油气藏6的原油成熟度相当于R0为0.8%,而4、5、11号构造的轻质油的成熟度相当于R0为1.2%,与4、5和11号构造相比,为什么构造6为油藏?2、指出图2所示油气田的类型,并指出它由哪些类型的油气藏组成(油气藏的类型直接标在图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石油的族组成可以划分为、、和四种。

2.石油中的主要元素有和,次要元素为、和。

3.石油的烃类组成包括、和。

4.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和三大类。

5.石油的荧光强度与其中所含的的含量有关。

6.油田水中的无机离子主要有、、、、、。

7.根据苏林分类,地层水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出现类型的地层水代表地层的封闭条件好,油田水主要类型通常是和。

8.主要的石油无机成因说有、、等。

9.在历史上,石油有机成因说主要有和。

10.可以生成石油的原始有机物质主要包括、、和;它们的主要化学组成包括、、、。

11.干酪根的主要元素包括、和,次要元素为和。

12.根据干酪根的元素组成,干酪根可以划分为、和三种类型;四分法将干酪根划分为、、和四种类型。

13.Ⅰ型干酪根原始H/C ,原始O/C ,在结构上以含有较多的为特征,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生油潜力。

14.Ⅲ型干酪根原始H/C ,原始O/C ,在结构上以含有较多的为特征,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生油潜力。

15.干酪根的显微组成主要包括、、、。

16.干酪根的生烃过程主要受和的控制,温度的影响呈,时间的;温度和时间具有。

因此,老的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温度一般比年轻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温度。

17.促使石油和天然气生成的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和。

18.根据有机质生油气机理和产物特征,有机质的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和四个阶段;根据有机质的成熟度可以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19.有机质的未成熟阶段,有机质(干酪根)的Ro值,有机质在作用下,主要生成,也可以形成少量,残余有机质聚合形成。

20.有机质在未成熟阶段形成的液态石油称为,其正烷烃分布特征上具有明显的,21.有机质的成熟阶段,干酪根的Ro值,干酪根在作用下,主要生成大量,也可以形成,该阶段形成的正烷烃。

22.有机质的高成熟阶段,干酪根的Ro值,该阶段主要是干酪根和上一阶段形成的液态烃经过作用,生成大量,其中液态石油裂解形成天然气量要远远干酪根裂解形成的天然气的量。

23.有机质的过成熟阶段,干酪根的Ro值,干酪根和湿气在作用下,主要生成大量,残余干酪根发生高温热变质,形成。

24.根据成气物质的来源,地壳上的天然气可以划分为、和三大类。

25.无机成因气主要包括、、、和等类型。

26.根据成气物质的来源,有机成因气可以划分为和两类。

按照成气机理,这两大类有机气又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和。

27.与石油的形成条件相比,天然气形成具有、、三个特点。

28.形成天然气的主要母质有、、、和。

29.天然气的形成机理有、、和。

30.无机成因气的特征,组成上,含量低,以为主。

富集碳同位素,δ13C。

131.生物成因气的特征,组成上,占绝对优势。

富集碳同位素,δ13C。

132.不论油型气,还是煤型气,随天然气源岩成熟度的增加,天然气的δ13C1值,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油型气的δ13C1比煤型气的δ13C1。

33.烃源岩的一般岩性特征是、和。

34.从岩性上划分,烃源岩主要有、和三大类。

35.有利于烃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

36.从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评价烃源岩,主要应从有机质、、三方面进行评价。

37.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指标主要有、、、。

38.烃源岩开始成熟的Ro、OEP、CPI的界限、、。

39.石油地质学的基本内容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

40.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三大核心课题是和。

41.表征储集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参数为和,其中决定着储集层储存油气的能力,控制储集层内油气流动的能力。

42.岩石的孔隙按孔径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和三种类型。

43.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只与有关,与无关。

44.按岩性,世界上最主要的两种储集层类型为和。

其它岩类的储集层主要包括、、。

45.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和三种类型,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是。

46.陆相储集层主要沉积相类型包括、、、、。

47.砂岩原生孔隙的发育主要受的影响。

破坏或消灭砂岩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导致砂岩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成岩作用为。

48.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和三种类型。

49.溶蚀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溶蚀孔洞发育带主要分布在之下。

50.盖层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和,少数为;按分布范围,盖层可划分和;按与油气藏位置的关系,盖层可划分和。

51.盖层的微观封闭机理包括、和。

52.影响盖层宏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为、、、。

53.盖层物性封闭强弱的评价参数为,超压封闭强弱的评价参数为,烃浓度封闭强弱的评价参数为。

54.圈闭的三要素是指、和。

55.圈闭的遮挡条件主要由、、或形成。

56.油气藏是指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所谓“单一”的涵义主要指、、和。

57.外含油边界指,内含油边界指,含油面积指。

58.油气柱的高度指。

59.油气藏分类的原则包括和。

60.油气藏按圈闭成因可分为、、、、。

61.构造油气藏主要包括、、、四类。

62.背斜圈闭按成因主要可划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同沉积背斜主要包括、。

63.岩性油气藏主要包括、、三类,地层油气藏主要包括、。

64.岩体刺穿油气藏主要包括、、三类。

65.地层不整合油气藏主要包括和。

66.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

67.断层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包括和。

68.碎屑岩中胶结作用的主要方式包括、、、。

69.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由酸的溶解作用产生,地下产生溶解作用的酸主要为和。

70.成岩阶段中为次生孔隙发育带。

71.影响碳酸盐岩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

72.碳酸盐岩孔隙型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的控制,有利于孔隙型储层发育的主要沉积相为、、。

73.据岩溶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可将碳酸盐岩地区的岩溶剖面分为四个带,分别为、、、。

74.古岩溶发育的基本控制因素为、、、。

1.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石油主要是呈相态运移的,而天然气既可以呈、相态运移,也可以呈相态运移,还可以呈运移。

2.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包括、和。

3.形成烃源岩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包括、、、等。

4.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主要为和。

5.烃源岩不同演化阶段排烃模式不同。

未熟-低熟阶段的排烃模式主要为,成熟-高成熟阶段的排烃模式主要为,过成熟阶段的排烃模式主要为。

6.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所受的力主要包括、、。

7.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微观上包括、,宏观上主要有、、。

8.不整合面的三层结构是指、、。

9.在油气充注储层时,油气首先进入孔隙,然后再慢慢进入孔隙,这是由于大小孔隙的毛细管力不同。

10.影响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主要地质因素包括、、。

11.影响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

12.储集层中水的流动方向总是从向的方向流动。

13.以层析作用为主时,随着油气运移距离增加,石油中的重组分含量,轻组分含量;石油的密度和粘度变______。

14.以氧化作用为主时,随着油气运移距离增加,石油中的重组分含量,轻组分含量;石油的密度和粘度变______。

15.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与、、有关。

我国陆相盆地油气运移的距离一般。

16.大规模的油气二次运移的时期是。

17.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包括、18.油水两相共存的孔隙系统中,如果水附着在岩石孔隙表面,称为润湿相,为非润湿相,这时称岩石为。

19.烃源岩层系的岩性组合影响排烃效率。

石油聚集的最佳砂岩百分比。

20.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和。

21.一个盆地的油源是否充足主要与、、有关。

22.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从空间上可以划分为、、和。

其中对油气聚集最为有利。

23.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

24.影响圈闭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

25.“源控论”的主要内涵为。

26.水动力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27.一个盆地的油气保存条件主要与、、等条件有关。

28.凝析气藏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

29.深盆气是由作用形成的气藏,它主要储集在的储层中。

30.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形成于温压条件下,主要出现在和两种环境中。

31.天然气在地下岩石中的扩散作用主要受、、等因素的影响。

32.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受主要受、、等因素的影响。

33.导致油气藏破坏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

34.世界上油气最富集的三种类型的盆地是、和。

35.我国东部裂谷盆地一般经历、、演化阶段。

36.我国东部裂谷带拉张型盆地主要包括、、、、,中部克拉通过渡型盆地主要包括、,西部造山带挤压型盆地主要包括、、、。

37.我国石油资源最丰富的5个盆地为、、、、。

38.我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3个盆地为、、。

39.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位于盆地。

40.地壳上石油最富集层系为、、。

41.油气勘探技术方法归纳起来可划分为四大类、、、。

42.录井方法主要有、、、、、。

43.钻井及井筒技术主要分为、、、。

44、将岩心沿轴线劈开,观察岩心截面含油面积的百分数。

将砂岩含油产状分为五级:、、、、。

45.按油气勘探阶段,探井主要分为、、、。

46.油气勘探工作可划分资源调查和工业勘探两个时期。

资源调查时期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其最终目标是查明区域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确定有利的勘探靶区,提交各种级别的油气资源量;工业勘探时期包括、两个阶段,其最终目标是发现油气田和探明油气田,提交各种级别的储量,储量由低级到高级可划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