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知识点总结

烷烃知识点总结
烷烃知识点总结

烷烃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 烷烃 甲烷

一、甲烷的存在和能源

(1)甲烷是由C 、H 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烃,是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是天然气、

沼气、油田气、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俗名又叫沼气、坑气,由腐烂物质发酵而

成。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2)世界上20%的能源需求是由天然气供给的,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西部

(西气东输)

二、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天然气为臭味是因为掺杂了H 2S 等气

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是L (可求出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极难溶于水(两

个相似相溶原理都可解释)。

三、甲烷分子的组成及结构:

1、组成:如何确定甲烷属于烃,即如何确定有机物有哪些元素组成通常采用燃烧法。

CH 4+ 2O 2

??→?点燃CO 2 + 2H 2O 那么可以肯定甲烷中一定有C 、H 两元素,而不能确定是否有O 元素,于是需要实验

数据:如甲烷气体点燃后产物使浓硫酸增重,使碱石灰增重。

计算:甲烷中C 元素为,,H 元素为 mol , g ,;两者加起来刚好等于甲烷的质量,

故甲烷中只含C 、H 两元素。且两者比例为1:4,但1:4的物质有很多如CH 4、

C 2H 8、C 3H 12等,如何确定究竟为哪个,则设甲烷化学式为C x H 4x (CH 4为最简式),

要求出x 值还需知道其相对分子质量。由标准状况下密度是L ,可求出甲烷的摩尔质

量为16g/moL ,故得到x=1。于是甲烷的化学式为CH 4。

2、结构

知道了甲烷的组成,究竟甲烷的空间构型如何到底是平面正四边形还是立体正四面体,科学家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分析了甲烷的二氯代物CH 2Cl 2的种类。如果甲烷是正四边形,那么CH 2Cl 2应该有两种产物(邻位和对位)必有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不同,但如果是立体正四面体,其二氯代物就只有一种。事实上科学家发现CH 2Cl 2确实只有一种,所以确定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在甲烷分子中一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形成的正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结构

CH 4

CH 4

结构简式(在结构式的基础上省略C —H 单键):CH 4

最简式(各元素原子个数的最简单的比值):CH 4

[展示] 甲烷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四、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本部份内容教材已经删去,仅作介绍)

(1)原料:无水醋酸钠、碱石灰(NaOH 、CaO 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

Na 2CO 3 + CH 4↑ CH 3COONa + NaOH

CaO H C H

H H

(3)装置原理:固体+固体 气体(类似制氧气、氨气)

(4)气体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注:①原料醋酸钠必须是无水的,否则NaOH 易电离:Na —O —H==Na + + OH —上述反应不能发生。

②碱石灰中CaO 的作用:

吸水剂——保持原料干燥、无水

稀释剂——稀释NaOH ,减少NaOH 与试管接触而使试管受热腐蚀

疏松剂——防止NaOH 结块,有利于气体逸出

五、化学性质:

[实验] CH 4 酸性高锰酸钾(不褪色) 溴水(不褪色) 点燃

1、通常状况下,甲烷很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溴水、浓硫酸等强氧化剂氧化,也不能与酸、碱

反应。所以甲烷可用浓硫酸干燥。

2、氧化反应——可燃性:

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点燃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 和H 2O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还伴有淡蓝色火焰

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光照的条件下甲烷与空气或氧气不反应 甲烷燃烧注意事项:

(1) 甲烷具有可燃性,甲烷在空气中或氧气中达到一定值时,与火花就发生爆炸,

故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其他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也应该检验其纯度。

(2) 验纯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甲烷气体,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

拇指点火,听到尖叫爆鸣声,证明气体不纯,如听到“噗”的声响,证明气体

纯净。

(3)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的物质有CH 4、H 2、H 2S 等气体,还有固态硫、液态酒精

等。CO 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例题]

1、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5%—16%,爆炸最剧烈时空气中含甲烷的体积分数(%)

2、一定量的甲烷燃烧之后得到的产物为CO 、CO 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重,当其缓

缓通过足量无水氯化钙时,氯化钙固体增重,原混合气体中CO 2的质量为()

3、等质量的下列烷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多的是( B )

A 、2molCH 4

B 、1、5mol

C 2H 6 C 、1molC 3H 8

D 、0、5molC 4H 10

3、取代反应:光照下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a.实验装置

b.实验现象量筒内壁有疣状液滴出现,并伴有少量白雾;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最

后无色(氯气淡黄色);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说明反应总气体在减小。

c.反应

化学式

C

CH3Cl

C

CH2Cl2CHCl3CCl4

名称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

(氯

仿)四氯甲烷(四氯化碳)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

溶剂

不溶于水,是重要的有机溶剂

常温状

气液液液

重点把握:取代反应

①取代反应:有机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概

括为:一进一出,取而代之)

取代反应置换反应生成物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一般为两种化合

物)

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反应条件反应受温度、光照、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影响

在水溶液中进行,遵循金属或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反应物化合物与单质或化合物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方向反应逐步进行,很多反应是可逆的反应一般为单方向进行

电子得

不一定有一定有电子的得失或移动

②取代反应条件:纯净的卤素单质且光照,在室温暗处不反应,但也不能用强光直接照射否则会爆炸。氯水、溴水不能反应但液氯、液溴可以反应。

③此反应一旦进行,将连续发生下去,共生成五种取代产物;其中HCl、CH3Cl为气体,

CH2Cl2、CHCl3、CCl4为液体。CHCl3、CCl4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其中最多的为HCl。

④实验现象:黄绿色气体颜色变浅、倒置的量筒内液面上升、量筒内壁出现油状液滴、量

筒内有白雾、水槽中有白色晶体析出(NaCl)。

⑤每一摩氯气反应只有一个氯原子进入有机物,另一个形成氯化氢。

⑥1mol有机物C x H y与Cl2发生完全取代反应时,消耗Cl2的最大的物质的量为ymol

[例题] 1mol CH4和1mol Cl2光照下反应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有机取代物,则消耗的Cl2的物质的量为( mol),生成H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4、受热分解:在隔绝空气加热至1000摄氏度的条件下,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CH 4 ??

→?高温

C + 2H 2 生成的碳黑用于制颜料、油漆。氢气是合成氨的原料。

练习:

1、 某烃分子中有40个电子,它燃烧只生成等体积的CO 2和H 2O 蒸汽,则该烃化学式为(C 5H 10),若没指明为烃,可能还是哪些有机物(C 4H 8O 、C 3H 6O

2、C 2H 4O 3)

2、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则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 2H 6O )

第二节 烷烃

●教学目的:

1、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

2、使学生了解烷烃的性质的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烷基、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4、使学生了解烷烃的命名方法。

5、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概括、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写法、烷烃的命名。

教学过程:

一、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复习引入] 回忆甲烷的结构和组成。在黑板上画出乙烷、丙烷、丁烷、异戊烷的结构

式 ,并展示乙烷、丙烷、异戊烷的球棍模型。

[学生] 请对比模型归纳它们结构的共同特点,并找出分子中C 和H 个数之间的关系。

[总结] 定义:烃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这样的烃叫做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対烷烃的理解:

① 碳碳结合成链状(不是直线状,是锯齿型) 链上还可分出支链。

② 形成C —C C---H 单键 ,即每一个碳周围有四个单键

③ C 其余价键全被H 饱和。(烷.

:即饱和、完全的意思) ④烷烃是饱和烃,在具有相同碳原子的有机物分子里,烷烃含氢量最大

2、通式:C n H 2n+2 (n ≥1的正整数)符合其通式的烃一定是烷烃。

3、书写:为了书写方便,常采用结构简式。写出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式:

CH 3CH 3 、 CH 3CH 2CH 3 、 CH 3CH 2CH 2CH 3 [或CH 3(CH 2)2CH 3]

CH 3CH (CH 3)CH 2CH 3 或

总之,C —H 单键省略,C —C 在横的方向上可省可不省,而在纵方向不省略。

4、性质

物理性质:随C 数增加,即随分子量增加,烷烃的密度、熔沸点升高。四个碳以下(和

新戊烷)一般为气体,十六个碳以下一般为液体。当分子式相同即含C 数一

样多的烷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熔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化学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典型代表物——甲烷。在此不多说。

6、环烷烃

C、C之间也以单键连接,其余的也与H原子配对,也属于饱和烃,但它不是链状而是环状,如

,命名为环己烷,其通式为通式:C n H2n(n≥3),其性质类似烷烃。

二、同系物

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强调:①结构相似指C与C的连接方式一样,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②同系物属于同一类物质,具有相同的通式。分子组成上n个CH2原子团。

③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如:最后一组正确。

三、烃基

烃基: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原子团。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 一、杠杆: (一)、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二)、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 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 离。用字母L 2 表示。 (三)、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四)、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 (2)、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 1L 1 =F 2 L 2 也可写成:F 1 /F 2 =L 2 /L 1 。 注意: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五、应用: 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 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 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

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六、滑轮: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21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2 1 (G 物 +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n 1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n 1 (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 物+G 动)/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 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七、机械效率: 1、有用功: (1)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 斜面:W 有用= Gh 2、额外功: (1)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必修2烷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 甲烷的性质 知识概括: 一、甲烷的存在与结构 1.甲烷的存在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中甲烷所占的体积分数一般为80%~97%。 思考题1 一般引起煤矿中瓦斯爆炸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答案 甲烷。 2.甲烷的组成与结构 甲烷的分子式为CH 4。甲烷分子是一种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其中,碳原子位于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四面体的顶点。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个完全相同的共价键(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 思考题2 甲烷分子中所含的共价键有几种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 答案 一种(C —H 键);极性键。 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1)稳定性: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KMnO 4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2)可燃性: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通常状况下,1 mol 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生成CO 2和液态水,放出890 kJ 热量。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点燃 CO 2+2H 2O 。 (3)取代反应 甲烷与Cl 2等物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无光照时,不发生反应;但光照时,混合物的颜色逐渐变浅,瓶壁出现油状液滴,瓶中有少量白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Cl 2――→光照 CH 3Cl +HCl 、CH 3Cl +Cl 2――→光照 CH 2Cl 2+HCl 、CH 2Cl 2+Cl 2――→光照CHCl 3+HCl 、CHCl 3+Cl 2――→光照 CCl 4+HCl 。 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的四种有机产物都不溶于水。在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他三种都是油状液体。 思考题3 下列关于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是有机物 B .都不溶于水 C .有一种是气态物质,其余都是液体 D .有一种是无机物,其余都是有机物 解惑 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甲烷分子式的推导 若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 g·L -1 ,含碳75%,含氢25%,请确定它的分子式。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注意:铝、锌虽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因此,铝、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放出氢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越左边的金属与酸反应速率越快,铜和以后的金属不 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金属+酸盐+H2↑(注意化合价和配平)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氢气) Fe+2HClFeCl2+H2↑(铁锅有利身体健康)(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 Fe+H2SO4FeSO4+H2↑(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 注意: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回答这几点:金属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Fe+CuSO4Cu+FeSO4(铁表面被红色物质覆盖,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不能用铁制器皿盛放波尔多液,湿法炼铜的原理 Cu+2AgNO32Ag+Cu(NO3)2 (铜表面被银白色物质覆盖,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Fe+2AgNO32Ag+Fe(NO3)2 (铁粉除去硝酸银的污染,同时回收银)(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现象的分析:固体有什么变化,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四、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A + BCB + AC 初中常见的置换反应:(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如 Zn+H2SO4ZnSO4+H2↑ (2)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如 Fe+CuSO4Cu+FeSO4 (3)氢气、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如 H2+CuOCu+H2O C+2CuO2Cu+CO2↑ 五、金属活动顺序表 应用: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即左边),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即越靠近左 边,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阳离子越稳定;越靠近右边,金属单质越稳定,对应阳离子越活泼。) 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氢以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注意:(1)浓硫酸、硝酸除外,因为它们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 (2)铁和酸反应化合价变化:由0价→+2价。 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理 解为弱肉强食,弱的占位置(离子或化合物的位置)占不稳,被强的赶走;强的占位置占 得稳,弱的不能将它赶走!】 注意:(1)K、Ca、Na除外,因为它们太活泼,先和水反应。如2Na+2H2O2NaOH+H2↑ (2)变价金属Fe、Cu、Hg发生这种置换反应,化合价变化:由0价→+2价。 金属化学性质的中考考点知识: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方法:弱肉强食,能反应的是强的把弱的赶走,与酸反应越剧 烈,说明活动性越强;不能反应的是弱的赶不走强的。 例: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Y、 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 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 Z> Y C、Z> X>Y D、Y>Z >X

高二化学-烷烃和烯烃知识点总结复习及习题操练

学员编号:年级:高二课时数: 2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 C烷烃和烯烃T 分析推理能力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引导回顾 知识点解题方法 1.烷烃和烯烃 1. 熟悉并掌握简单脂肪烃 2.烯烃的顺反异构 2. 简单同分异构体 同步讲解 1.了解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熔、沸点的变化规律。 2.掌握烷烃取代、烯烃加成及加聚等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3.进一步理解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等概念,并能书写简单烯烃的顺、反异构体,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体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 1.根据教材中列举的部分烷烃与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的数据,以分子中碳原子数为横坐标,以沸点或相对密度为纵坐标,制作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的曲线图。通过所绘制的曲线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提示:如图1和图2所示。

通过曲线图可知,随着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沸点依次升高,相对密度依次增大,烯烃的曲线图同烷烃的类似。 2.由于烷烃和烯烃的结构不同,使其化学性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请完成下表的空白,并加以对比总结。提示:如下表所示。 烃的类别分子结构特点代表物质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①都是单键 ②链状结构 ③锯齿状排列 丙烷 ①性质较稳定 ②氧化反应 ③取代反应 ④分解反应 烯烃 ①含C=C键 ②其余键为单键 乙烯 ①氧化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加聚反应 1.物理性质 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熔沸点逐渐增大,相对密

度逐渐增大,但不超过水的密度。 注意:烷烃、烯烃、炔烃的同系物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①状态:常温下,碳原子数小于5个的烃呈气态,含5~16个碳原子的烃呈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的烃呈固态。 ②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相同碳原子数的同类烃的熔沸点随着支链的增多而降低。 ③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烃的密度逐渐增大,但是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均比水的密度小。 ④溶解性: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②特点:“有上有下,取而代之”。 ③常见的取代反应。 a .烷烃、芳香烃中的氢原子可以 被—X 、—NO 2、—SO 3H 取代。 CH 4+Cl 2――→光照 CH 3Cl +HCl(卤 代)

HTML静态网页知识点

文中的XXX“黄色”标记为易错的,重要的 第一章网页编程基础 1、互联网? 2、分别解释tcp/ip;http;ftp;html;bbs;;url;php;css 3、url的5种形式? 4、服务器、服务端?客户端? 5、超文本?超? 6、网页的3种基本类型? 7、一个完整的hml文件结构有多少个标记?分别是? 8、文字的属性代码? 9、注释标记?标题标记?换行?空格?段落?加粗?加斜? 10、meta标记常用的刷新/语言编码代码? 增加的:关键字、主题容、强行的调用网上最新版本、文档作者 11、link标记?() 12、base标记?(文档原始地址) 13、常见的html编辑器? 答案: 1、Internet 2、tcp/ip:传输控制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bbs:电子公告板服务 :(world wide web)网维网或全球围网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php:一种用来制作动态网页的服务器端的脚本语言 css:层叠样式表(样式表)一种设计网页样式的标准 3、①file://文件地址(最后以单个文件结尾) ②https://www.360docs.net/doc/166009812.html,/default.html[default:缺省的意思] ③ftp://192.168.0.123 ④news://地址 ⑤telnet://地址 4、server;client【B-B;C-C;B-C;模式B代表企业;C 5、HT(hyper txet) , HL( hyper link) 6、①静态网页html;css ②动态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166009812.html, *.jsp, *.php *.asp(以do?开始的是Java平台编写的) ③交互式网页JavaScript 7、4个;分别是<head><body> 8、<font color=””face=”” size=””>文字</font> 9、注释;标题:<hx>x为1~6,其中h1最大</hx>;换行:<br/>或</br>空格:  段落 ; <b>加粗</b >; <i>加斜</i> 10、刷新:<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时间;网页地址”> 文字编码:(简体中文:gb2312,utf-8是英语编码,繁体字编码:BIG5)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gb2312”></p><h2>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知识点全面总结</h2><p>12简单机械 杠杆 知识点一、杠杆 1、什么是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说明:①“硬棒”不一定是直棒,只要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 ①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力的作用;二是能绕固定点转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撬棒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成为杠杆。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固定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 2、杠杆的五要素: 五要素物理含义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用“O”表示 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①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它位置。同一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也不可能不同。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①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 ①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①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①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 的作用点的距离。某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p><p>l l l 力的方向改变,力臂一般要改变。 ①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①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①力臂的三种表 示方式:选择哪种 方式,根 据个人习惯而定。 4、力臂的画法: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目的是将石头撬起,则人应向下用力,此力即为动力,用“F 1” 表示。这个力F 1的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的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的作用效果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的压力,用“F 2”表示。 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并标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符号“l 1”“l 2”。 知识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我们就可以认为杠杆是平衡了。 2、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实验步骤:①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在调节时,如果杠杆的左边下沉,则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杠杆的右边下沉,则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简称“左沉右调,右沉左调”。 ②如图所示,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杠杆两边收到钩码的作用力的大小都等于钩码重力的大小。</p><h2>[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第一课时)人教版</h2><p>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学案 (南京市西善桥中学何乐群) 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2).初步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Mg Fe Zn Cu ) (3).置换反应的定义 一、课前预习 1.完成家庭小实验 学生准备:把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先用砂纸除去表面氧化膜)和黄金饰品(自 备)挂在家中(干燥的空气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提示:重点观察各金属表面的金属光泽是否有变化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Mg Al Fe Cu Au 2. 铝的抗腐性能良好。为什么呢? 3.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写出铁、镁、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置换反应:。 二、自主体验 活动: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 1.在一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条,加入5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 察现象,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少量锌粒、铁丝和铜丝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 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并记录在下表中。 3.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并记录在下表中。 稀盐酸稀硫酸 情况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情况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p><p>想想四支试管控制的条件有什么异同比一比,盐酸与稀硫酸的现象一样吗? 小结与交流 1.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应发生的剧烈程度,将以上金属按活泼性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 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强,它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弱,它不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关于金属与酸溶液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上表中镁、锌、铁与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比较它们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由一种________与一种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与另一种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置换反应。 3.通过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我学会了控制变量,即: 三、自我检测 1、我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 A.金的熔点高 B.金的硬度大 C.金的密度大 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p><h2>TTML网页设计知识点个人总结</h2><p>TTML网页设计 网页的结构: <html> <head> //头部分// </head> <body> //正文部分// </body> </html> 常用标记: 1:<font> 基本语法:<font color=字体颜色(英文或十六进制)size=字大小face=字体类型>被修饰的内容</font> (输入代码)例: <html> <head> <body> <font color=red size=7 face=宋体>哈哈,大家好</font></p><p></body> </html> (输出结果): 2:段落标记.换行标记 基本语法:<p align=left左/center中/右right>被选定的内容 <br>内容 (输入代码)例: <html> <head> </head> <body> <p align=center>哈哈 <br>大家好 </body> </html> (输出结果):</p><p>3.插入图片:<img> 基本语法:<body bgc olor=背景颜色><img src=图片路径(相对) height=高度width=宽度alt=提示文本border=边框粗细align=top上/middle中/bottom下> </body> (输入代码):</p><p><html> <head> </head> <body bgcolor=pink> <img src=images\flower12.jpg height=200 width=300 alt=美丽的花border=1 align=center> </body> </html> (输出结果):</p><h2>《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h2><p>《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生字注音 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 逾(yú)矩(jǔ)罔(w?ng )殆(dài)哉(zāi)箪(dān)陋巷(xiàng) 堪(kān)肱(gōng)笃(dǔ)志 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 第一章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 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 第二章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省;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 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第三章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字词解释:有:通:“又”,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立: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 逾:越过、超过矩:规范、规范 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3.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字词解释: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以:凭借为:做,成为 2.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3.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第五章</p><h2>烷烃烯烃炔烃知识点汇总</h2><p>烷烃烯烃炔烃知识点汇总</p><p>————————————————————————————————作者:————————————————————————————————日期:</p><p>第一节 脂肪烃 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一、烷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 —C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若C —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 (n ≥1) 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 表2—1 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甲烷 CH 4 -164 0.466 乙烷 CH 3CH 3 -88.6 0.572 丁烷 CH 3(CH 2) 2CH 3 -0.5 0.578 (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 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 ≤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还有,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 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1)取代反应 如:CH 3CH 3 + Cl 2 →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 C n H 2n+2 + — O 2 → nCO 2 +(n+1)H 2O 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便于进一步学习烯烃。 二、烯烃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C n H 2n (n ≥2) 例: 乙烯 丙烯 1-丁烯 2-丁烯 师:请大家根据下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表2—1 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乙烯 CH 2=CH 2 -103.7 0.566 丙烯 CH 2=CHCH 3 -47.4 0.519 (根据上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 烯烃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烯烃的加成反应:(要求学生练习) ;1,2 一二溴丙烷 ;丙烷 2——卤丙烷 (简单介绍不对称加称规则) (2) (3)加聚反应: 光照 3n 点燃</p><h2>HTML初级知识点总结最详细的总结</h2><p>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一种规范 预定义,已经定义好的各种标记,只需要我们把对应的标记放到合适的位置 一. HTML基本语法与基本结构(重点) 标记的使用 1、标记一般成对出现,包含开始标记和结束标记 2、标记可以嵌套使用,但是不能交叉使用 3、标记不区分大小写 属性的使用(属性控制内容的格式,额外的格式) 1、书写位置在开始标记中 2、格式:属性名=“属性值”,多个属性之间使用空格分割 3、不同的标记属性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属性使用的标记中,只能对本标中的内容记产生影响 5、属性不冲突时,效果叠加,属性冲突时,就近原则 html的基本结构 <html>----声明网页 <head>----网页的头部信息 <title>标题----网页的标题 ----网页的主体,网页内容主要展示的部分 网页的主要内容 二. 文本格式的应用 1、标题标记,n的取值1-6,1级标题最大 效果:加粗显示,带有自动换行 属性:align控制标题的对齐方式,取值left(左对齐,默认值)|center(居中)|right(右对齐) 2、段落标记 效果:把内容分段展示,自动换行 属性:align,控制段落内容的对齐方式,取值left(左对齐,默认值)|center(居中)|right(右对齐) 3、换行符
,单标记,不需要结束标记,换行但不分段 空格符号: 表示一个空格 强制换行符:
4、水平线标记


,单标记 效果:水平线,默认是一个粗细为2px(像素)的线条 属性:size 控制水平线的粗细,取值为整数,单位为像素(px)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O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2表示。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 ;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标力臂(大括号)。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 1L 1=F 2L 2也可写成:F 1/F 2=L 2/L 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 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习题】1.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杆秤 C. 台秤 D. 托盘天平 2.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 变小 B . 变大 C. 不变 D.无法确定 3.(1)人要顺时针翻转木箱,请画出用力最小时力臂的大小。 (2)如图人曲臂将重物端起, 前臂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在示意图上画出F 1和F 2的力臂。 4. 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 .F 1 B .F 2 C .F 3 D .F 4 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 。身 体可视为杠杆,O 点为支点.A 点为重心。每次俯卧撑他肩膀向上撑起40cm .( g 10N/ kg ) (1) 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 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 1 (3)若0B=,BC=,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4)若他一分钟可完成30个俯卧撑,其功率多大

烷烃知识点总结

烷烃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 烷烃 甲烷 一、甲烷的存在和能源 (1)甲烷是由C 、H 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烃,是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是天然气、 沼气、油田气、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俗名又叫沼气、坑气,由腐烂物质发酵而 成。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2)世界上20%的能源需求是由天然气供给的,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西部 (西气东输) 二、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天然气为臭味是因为掺杂了H 2S 等气 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是L (可求出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极难溶于水(两 个相似相溶原理都可解释)。 三、甲烷分子的组成及结构: 1、组成:如何确定甲烷属于烃,即如何确定有机物有哪些元素组成通常采用燃烧法。 CH 4+ 2O 2 ??→?点燃CO 2 + 2H 2O 那么可以肯定甲烷中一定有C 、H 两元素,而不能确定是否有O 元素,于是需要实验 数据:如甲烷气体点燃后产物使浓硫酸增重,使碱石灰增重。 计算:甲烷中C 元素为,,H 元素为 mol , g ,;两者加起来刚好等于甲烷的质量, 故甲烷中只含C 、H 两元素。且两者比例为1:4,但1:4的物质有很多如CH 4、 C 2H 8、C 3H 12等,如何确定究竟为哪个,则设甲烷化学式为C x H 4x (CH 4为最简式), 要求出x 值还需知道其相对分子质量。由标准状况下密度是L ,可求出甲烷的摩尔质 量为16g/moL ,故得到x=1。于是甲烷的化学式为CH 4。 2、结构 知道了甲烷的组成,究竟甲烷的空间构型如何到底是平面正四边形还是立体正四面体,科学家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分析了甲烷的二氯代物CH 2Cl 2的种类。如果甲烷是正四边形,那么CH 2Cl 2应该有两种产物(邻位和对位)必有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不同,但如果是立体正四面体,其二氯代物就只有一种。事实上科学家发现CH 2Cl 2确实只有一种,所以确定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在甲烷分子中一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形成的正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结构 CH 4 CH 4 结构简式(在结构式的基础上省略C —H 单键):CH 4 最简式(各元素原子个数的最简单的比值):CH 4 [展示] 甲烷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四、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本部份内容教材已经删去,仅作介绍) (1)原料:无水醋酸钠、碱石灰(NaOH 、CaO 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 Na 2CO 3 + CH 4↑ CH 3COONa + NaOH CaO H C H H H

网页制作课程知识点归纳

《网页制作》复习题) 第1章网页制作概况网页的概念 网页是用HTML(超文本编辑语言)语言编写,通过WWW传播,并被WEB浏览器翻译成为可以显示出来的集文本、超链接、图片、声音和动画、视频等信息元素为一体的页面文件。 网页HTML文件与web浏览器间的关系理参照P5 首页和主页的异同点 首页与主页的区别:浏览网站时最先访问的页为首页,一般为欢迎信息,通过链接再进入主页(例如:榕树下网站)。主页是整个网站的导航中心(例如:163网站)。有些网站首页即主页。 网页制作的常用工具软件有哪些 FrontPage、网页制作三剑客(Dreamweaver与Flash、Fireworks并称为Macromedia的网页制作三剑客)、Photoshop …… 网页正文区和文件头的位置关系,文件头内的唯一一个必须出现的标记是哪一个标记?Title标记HTML文件的基本框架:文件开始表头区开始….标题区表头结束 本文区开始(注:书上写本文区,本人认为应是文本区,待确认)本文区内容(注:书上写本文区,本人认为应是文本区,待确认)本文区结束(注:书上写本文区,本人认为应是文本区,待确认) 文件结束 单标记和双标记的概念,HTML标记中哪些是单标记,哪些是双标记?P5起 单标记指令(由<标记指令>构成),如:、


……双标记指令(由<起始标记>构成),如:< HEAD > …… 注释语句的含义,其正确书写格式 HTML标记的常用属性的含义,例如大小尺寸、对齐方式、颜色值属性的书写方式在HTML 文件中实现换段和强制换行的不同,及分别使用哪个标记段落标记(

)与换行标记(

是HTML格式中特有的段落元素。在原始文件中的

,指出在这儿告一段落,下面的文字另起一段。 另外一个类似的标记元素是

这个标记用来标识一个换行动作,相当于字处理文件中的按回车键的功能。在HTML文件中可以用它来调整行间距。在处理类似诗歌式的语句时常常用到。语法格式:

文本文本
HTML中的常用标记的对应名称 插入多媒体对象的HTML语句的正确格式P13-15 参考1.2.5图像与多媒体标记(个人认为)无序列表的相关知识P9 参考1.2.3列表显示1.无序列表(UI)有序列表的相关知识P9-P10 参考1.2.3列表显示2.有序列表(OI)表格标记的相关知识P11-P13 参考1.2.4表格标记超链接语句的相关知识P15 参考1.2.6超链接标记 第2章DW网页制作基础 如果想更改工作区,可以使用“编辑”菜单中的什么命令切换到一种不同的工作区? 首选参数(P22) Dreamweaver站点的概念和特点(P29起)

烷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烷烃甲烷 一、甲烷的存在和能源 (1)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烃,是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俗名又叫沼气、坑气,由腐烂物质发酵而成。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2)世界上20%的能源需求是由天然气供给的,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西部(西气东输) 二、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天然气为臭味是因为掺杂了H 2 S 等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是L(可求出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极难溶于水(两个相似相溶原理都可解释)。 三、甲烷分子的组成及结构: 1、组成:如何确定甲烷属于烃,即如何确定有机物有哪些元素组成?通常采用燃 烧法。 CH 4+ 2O 2? ?→ ?点燃CO2 + 2H2O 那么可以肯定甲烷中一定有C、H两元素,而不能确定是否有O元素,于是需要实验数据:如甲烷气体点燃后产物使浓硫酸增重,使碱石灰增重。 计算:甲烷中C元素为,,H元素为 mol, g,;两者加起来刚好等于甲烷的质量,故甲烷中只含C、H两元素。且两者比例为1:4,但1:4的物质有很 多如CH 4、C 2 H 8 、C 3 H 12 等,如何确定究竟为哪个,则设甲烷化学式为C x H 4x (CH 4 为最简式),要求出x值还需知道其相对分子质量。由标准状况下密度是L,可 求出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故得到x=1。于是甲烷的化学式为CH 4 。 2、结构 知道了甲烷的组成,究竟甲烷的空间构型如何?到底是平面正四边形还是立体正

四面体,科学家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分析了甲烷的二氯代物CH 2Cl 2的种类。如果甲烷是正四边形,那么CH 2Cl 2应该有两种产物(邻位和对位)必有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不同,但如果是立体正四面体,其二氯代物就只有一种。事实上科学家发现CH 2Cl 2确实只有一种,所以确定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在甲烷分子中一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形成的正四面体,键角为109°28’。 结构简式(在结构式的基础上省略C —H 单键):CH 4 最简式(各元素原子个数的最简单的比值):CH 4 [展示] 甲烷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四、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本部份内容教材已经删去,仅作介绍) (1)原料:无水醋酸钠、碱石灰(NaOH 、CaO 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 (3(4+ + OH —上述反应不能发 生。 ②碱石灰中CaO 的作用: 吸水剂——保持原料干燥、无水 稀释剂——稀释NaOH ,减少NaOH 与试管接触而使试管受热腐蚀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化学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绝大部分金属有金属光泽,请观察实验台上的镁条有没有金属光泽? 师:对,没有,拿砂纸对镁条进行打磨,会发现什么? 我们来试试。看,镁条也表现了金属光泽,那为什么打磨之前看不到呢?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本,有没有人试着来回答一下? 哦,我听到有的同学说, 是不是被氧化了啊? 对! 就是被氧化了,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氧化是金属的一种化学性质,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对比探究,讲授新课 师:首先我们通过短片来看一下,金属的第一个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即金属的氧化性。 师:视频播放完了,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实验现象呢? 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说吧! 师:哦,这位同学说,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有火星,最后生成了黑色的物质;铝在空气中加热,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过一会儿不再变化;铜在空气中加热,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回答得非常好,为什么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呢? 因为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我们得出结论:氧化是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的表现。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观看下一个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 师: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铁、铝能与酸反应,产生了一种能燃烧的气体———氢气,铜不能与酸反应。 师:请同学们试着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并和老师的板书进行对比自纠。 师:同学们方程式都对比完了吗? 有全对吗? 真是太棒了。 师:好,同学们仔细观察铁、铝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发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规律吗? 是不是发现,金属和酸的反应就好像金属把酸中的氢给挤走了一样? 对,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化学反应——置换反应。 师: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置换反应。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 识点总结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O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2表示。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 ;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标力臂(大括号)。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 1L 1=F 2L 2也可写成:F 1/F 2=L 2/L 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 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习题】1.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杆秤 C. 台秤 D. 托盘天平 2.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 变小 B . 变大 C. 不变 D.无法确定 3.(1)人要顺时针翻转木箱,请画出用力最小时力臂的大小。 (2)如图人曲臂将重物端起, 前臂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在示意图上画出F 1和F 2的力臂。 4. 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 .F 1 B .F 2 C .F 3 D .F 4 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 。身体可视为杠杆,O 点为支点.A 点为重心。每次俯卧撑他肩膀向上撑起40cm .( g 10N/ kg ) (1) 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 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