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18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精典教案(11页)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
⑵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⑵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
教材重难点研习点1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知识·梳理】1.背景: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基本完成,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路线方针(1)总路线: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要求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根据总路线的要求,中国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制定了“一五”计划。
即从1953年到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处理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3.初步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表现如下:一是全国工业总产值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5%,超过原计划的21%。
二是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深化·拓展】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什么特点?【提示】:总路线规定了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工业化,即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二是三大改造,即变革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一体两翼”,这是总路线的突出特点。
⒉“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提示】: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优秀教案(7页)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教材分析:㈠、地位和作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是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延伸,是后继内容中国改革开放的知识基础,对于探索中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时主要探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与失误,总结经验教训。
㈡、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能力目标:(1)以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为主线,从过渡时期的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三个时期的历史知识进行再认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绘图并描述现代中学生眼中的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以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为主线,总结经验教训,并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㈢、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难点:总结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方法:2、教具:多媒体投影系统。
三、学情分析及对策;学情分析:我参赛所面对的是青岛十六中的高一学生,他们的知识和能储备比一般普通高中学生要差一些,自信心不足,课堂反应较慢,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对困难,但是这些学生也有很强的求知欲,学习很认真。
教学过程:1.课题引入:“名字背后的历史“为切入点,虽然视觉冲击力不强,但角度新,能够很好地反映历史新课该的现实化、生活化要求,学生容易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1)展示图片并提问:请学生说出“李建国、令计划、刘跃进、马文革”这一组名字分别反映哪一历史事件?(很显然,学生对有些名字虽不熟悉如“令计划“但根据初中知识能够说出这些名字背后的历史事件。
岳麓版高中必修二历史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
第 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阅读与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 势?因此,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它 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什么关系?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实行“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
3、实施础: “一五计划”---工业化的开端(1953—1957年)
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与总路线是啥关系? 其任务是什么?
4、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强调农轻重比例关系
返回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953-1956年)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至今)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 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 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 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 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历史岳麓版必修2 第四单元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件
我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行。从经济特区到沿 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发区和内地,我国的对外开放已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2019年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 的经济发展又增添了新的强大动力。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 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GDP的大幅度增长,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都是改 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体现。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情景导入 “锅要拿去炼钢!”“秤砣也不可放过!”“我们不能比别 人少!这些全部拿去炼钢!”所有铁东西统统拿去炼钢。可 是“我拿什么来做菜?看来要向原始人学习了”。只能生吃 东西或放在火上烤着吃了。
(2)三者均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的表现。虽然它体 现了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的良好 愿望,但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给社会主义建设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是造成国民经济三年严重困难的直接和 主要原因。 (3)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失误 的原因及教训 1.原因 (1)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了偏差,把 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2)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 充分发扬,党的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 (3)毛泽东晚年,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 (4)没有正确处理“左”倾、右倾错误的关系。长期以来,注意 了反对右倾错误,但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 (5)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
↓ 28.3%
72.6亿 千瓦时
↑68.1%
↑21.9%
开国大典 鞍钢工人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斯大林经济模式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政治; 经济; 外部条件等 2.方针: 过渡时期总路线 3.措施:
概念解析一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 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鞍山钢铁厂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宝成铁路
武汉长江 大桥
西安第二 发电厂
武汉国棉 一厂
体系: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布局: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长春一汽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
北京市手工业者登记入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 合营
历史回顾
时期
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注释本》
合作探究二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哪些危害?
危害: 1)“左倾”错误泛滥; 2)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4)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是造成1959到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 期,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是彻底摧毁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 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迅速恢复国 民经济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 条件和根本保证。
——新华网
1950年初,物价稳定以后,由于因通货膨胀而形成的虚假购
买力消失等原因,发生了商品滞销、工厂关门、商店歇业、职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 (共38张PPT)
下
退
推进新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问 题 情 境
形势: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建国初,国民经济面临怎样的形势?造成这种情况 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的原因有哪些? 多年战争的破坏。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针对这种形势,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土地改革和 教 师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仅用三年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 点 并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后来开展大规 拨 模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业
社
社会主义改造
转变为社会 于简单划一
主义公有制, 等缺点,给
资本 利用、限制和改 主义 造,纳入国家资
1956年实行全行 社 会 主 义 制 社 会 经 济 发
工商 本主义轨道,实
业 行公私合营
业公私合营
度在中国基 展遗留下了
本建立起来。 许多问题。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论十大关系》中的十大关系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没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问 请同学们结合当时同内外形势,思考:毛泽东的 题 情 《论十大关系》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 境 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意义?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共31张PPT)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走向社会主义(1949—1956)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一五计划 3、三大改造
二、建设社会主义(1956—1976)
1、中共八大(1956)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1960年八字方针 4、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走向社会主义(1949—1956)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解决矛盾,发展生产力
1957年11月6日,赫鲁晓夫的报告中提 出15年内赶超美国的口号。同时还宣 称:“我们有一切根据宣布共产主义已经 不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情了。”正在苏 联进行国事访问的毛泽东,也不甘落 后,提出中国在15年内赶上英国的宏 伟目标。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 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等口号。一场 “大跃进”运动在中国 开展起来。中苏两党在社会主义建设 方面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左倾竞争” 的局面。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 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 也是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 公私合营 的平衡发展和社会稳定。 工商业
影响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计划经济确立 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1956—1976)
1、中共八大(1956) 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是如何论断的?依据是什么? 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 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的矛盾。 依据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这一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共38张PPT)
2、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 3、为了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全行业公私合营 方式: 和平赎买
改 造 前 性 质
农业 个体农民 私有制
社会主义集 体公有制
手工业 个体手工 业私有制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 私有制
可能性
1952年底, 国民经济形 势基本好转
粮 棉 钢 原 油 思考:
1.639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44万吨
同1949年比,1952年国民经济发生什么变化?
一、过渡时期的探索:(1949.10—1956年)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前提条件
2、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必要性
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依据材料思考分析:我国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历史原因: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 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 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 东 外部原因:苏联的援助 材料二:我国在人口多、底子薄、可利用外资
社会主义集 社会主义公有制 改 体公有制 造 后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性 质意义:标志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实质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共28张PPT)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材料导入
“披星戴月奔跑忙,滴滴汗珠变钢水。”“冲天干劲就是诗,快马加 鞭就是画。”
——中国民歌(20世纪50年代) 互动探究(1)材料中的歌谣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民众心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心态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提示:(1)乐观自信,急于求成。 (2)这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领导人的决策和普通民众的情 绪,它与当时的“左”倾错误都是推动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运动出 现的因素。
-8-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首页
课课前前篇篇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一
二
三
图说历史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中国好比巨龙,英 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这幅图片反映了当 时的哪一历史事件?从中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提示:“大跃进”运动。经济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11-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名师精讲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与教训 (1)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 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 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 发展的实际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 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 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18-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精品课件
克拉玛依 油田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1953——1957)
长春一汽
飞机制造
兰州黄河大桥
西安第二 发电厂
一 桥 飞 架 南 北 , 天 堑 变 通 途
鞍钢
武汉长 江大桥
武汉国棉 一厂
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家底
火红的年代,离不开伟大的人民
4、成就:
①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②政治: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国内外环境相对稳定。 ③理论:1953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
主义工业化的主张。 ④国际: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
2.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轻、
农之间的关系。
3.开端: “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方针 ——过渡时期总路线
概念解析
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
段。
(1949---1956年)
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主要任务: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 条件
• 方针 ——过渡时期总路线(两大任务)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主张,要求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1)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
1.中共“八大”:1956年 (2)内容: A.主要矛盾:(基本依据是什么?) 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 把中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共31张PPT)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
度都比较快。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 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
主题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2013· 福建高考,节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
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 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
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
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 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பைடு நூலகம் 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图解识记 “一五”计划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目的: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1)农业:1953年,试办以土地入股、 统一经营 为特征 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 问题的决议》,掀起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2)手工业:1953年,中央决定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 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后来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 (3)资本主义工商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利用、限 制和改造的策略,将其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1953年底,党中央调整政策,实行个别企业的 公私合营 。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共27张PPT)
(三)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
1.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 ①重工业基础薄弱; ②国际环境恶劣,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③借鉴苏联的经验; 2.成就: ④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 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 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 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 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一)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年底
1.农村:土地改革(1950——1952底) 内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影响: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城市:稳定物价 打击投机倒把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1.条件:① 经济: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② 政治: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 ③外交:一边倒向苏联,得到苏联支持。 2.内容: 一化三改 ——中心(主体):社会主义工业化 3.特点: 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与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革命) 同时并举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特点)、结果(影响) (在以上经济调整的措施中,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是?属于企 业自我调整的是?) 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特点)、评价 2、福利国家建立的特点、实质、评价 二、1973年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措施 三、对各国经济体制创新与调整的认识
1.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 市场都是手段。”二战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的主要表现有: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普遍推行“人民资本主义” ③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④实行“经营者革命”,扩大“新中间阶层”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件
男女争登点将台, 万千炉子一齐开。
火花日夜无停息, 赢得铁流滚滚来。
历史再现:“高举三面红旗”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大跃进”中,农民大翻“卫星田”
• 解放前是个臭乞丐 • 新中国成立后,进了国营企业,生活好了,不忘
说说就真的能“跃进”吗?
共产风:人民公社化运动
空山吃坐
鼓
放
足
开
干
肚
劲
皮
加
吃
油
饱
干
饭
真实的生活——荒芜的土地
消极影响: 1、国民经济_比_例__严__重__失__调___。主要发展以炼钢为
主的重工业,影响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生态环境_严_重__破__坏_____。因为大量砍伐树木。 3、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_严__重_挫__伤____。
毅仁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被 称为“红色资本家”。1993年,
第八届全国人大上荣毅仁被选 为国家副主席。 2005年10月26 日夜里,荣毅仁走完了他89年 跌宕而传奇的一生, 因病在北京 逝世。
荣毅仁与杨鉴清
公私合营企业
名词解释---------公私合营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国家入股私营企业,并由国家派代表负责经营
初步形成__合__理__的__工__业_布__局_____。 ④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了吗?
中国社科院蓝皮书:2021年中国将实现工业化。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 喷气式飞机出厂
➢阅读上图,从区域和行业的分布来看,“一五”计划所取 得的成就有哪些特点?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8课19课课件
02 第18课重点知识点梳理
政治制度演变历程
古代政治制度
秦汉时期政治制度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政治制度经历了从 禅让制到世袭制、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演 变。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 和郡县制;汉朝则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 度,设立中朝和外朝,削弱相权。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
宋元明清政治制度
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进一步完善并 实行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背景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历史悠 久,文化底蕴深厚,对中国古代教育 和学术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岳麓书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理解其在古代 教育和学术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其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岳麓书院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理解其文化传统和学术思想, 能够分析和评价其在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 方向和重点,避免偏离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
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提供的材 料相结合,对材料进行深入分 析,挖掘其中的历史信息和内 涵。
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在答题时,要注意组织语言, 条理清晰,表达准确。同时, 要注意规范答题格式和字数要 求。
高分作文写作策略分享
审题立意,明确主题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8课19课课 件
目录
• 岳麓版必修二第18课概述 • 第18课重点知识点梳理 • 第19课重点知识点梳理 • 两课之间联系与对比分析 • 典型例题解析与答题技巧指导 • 学生自主复习规划与备考建议
01 岳麓版必修二第18课概述
课程内容与背景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26ppt)
②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地区分布)
被国民党炸毁的矿井、桥梁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做题方法:定时空、抓关键、找主旨、找准考点、善用排除法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小组接龙 落实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曲折发展
(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 经济好转:八字方针调整(1960-1962年) ④苏联的大力援助和支持;
考点: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近代以来遭受外来侵略,长期战争对农业生产严重破坏,人民贫困,工业落后。
请问艾奇逊这样预言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近代以来遭受外来侵略,长期战争对农业生产严重破 坏,人民贫困,工业落后。
主要任务: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一篇章 强国梦,工业!工业化! ——过渡时期(1949-1956)
【概念阐释】过渡时期 (1)时间范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 (2)社会性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能力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
D 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
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初步改变工业落后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开采矿产资源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做题方法:定时空、抓关键、找主旨、找准考点、善用排除法 考点: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8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 整
课程标准
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 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1)大危机的惨痛教训 (2)罗斯福新政的榜样 (3)凯恩斯主义的盛行Fra bibliotek2、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行业 邮政 国家 英国 加拿大 法国 联邦德 国 日本 100 100 100 100 100 电站 100 100 100 75 私有 煤炭工 业 100 私有 100 50 私有 铁路运输 100 75 100 100 75 航空运输 75 75 75 100 25
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
2、“经营者革命”——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1)原因 (2)含义 (3)影响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1、资金来源 2、特点 (1)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权利; (2)种类繁多,覆盖面广;
3、实质 4、作用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英国养老院 英国婴儿
课堂练习
1、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 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 A、推行国有化政策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制定经济计划 D、加大科技投入
课堂练习
4、下列关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B、缓解了社会矛盾 C、提高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 D、扩大了社会的消费
课堂练习
5、国家干预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A.总体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 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C.国有化企业往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 D.防止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四单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1
第 18 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曲折发展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2
[课标导航] 简述 20 世纪 50—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3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1)1952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 提上日程。 (2)1953 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 主义工业化主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3)中国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作出了优先 发展重工业的决定。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14
2.经济建设中的失误 (1)原因: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2)表现。 ①总路线:1958 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即合 作社的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6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 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过程 (1)农业: ①1953 年,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 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7
②1955 年,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 ,掀 起了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2)手工业: ①1953 年,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开始从供销方 面入手,逐步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 ②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了手工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15
仅供学习交流!!!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16
(3)标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为主要标志的“左”倾现象迅速发展。 (4)后果。 ①“大跃进”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 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点拨 新中国的“过渡时期”不是从1953年开始的,而是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止于三大改造的完成。新中国“过渡时 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2.特点 (1)方针:优先发展_重__工__业___,并强调要处理好__重__工__业__、 _轻__工__业___和农业的关系。 (2)布局:___东__北___地区相对发达。 3.开始标志:__1_9_5_7___年,国家开始实施“_一__五_____”计 划。 4.意义:1957年底,新建了一系列重工业部门,初步建立 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 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1)政治前提:_新__中__国___的成立及人民政权的巩固。 (2) 国 民 经 济 恢 复 : ___1_9_5_2__ 年 底 , 国 民 经 济 形 势 基 本 好 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3) 过 渡 时 期 总 路 线 的 提 出 : __1_9_5_3___ 年 , 为 建 立 _社__会__主__义__制__度_ 的 经 济 基 础 , 过 渡 时 期 总 路 线 提 出 社 会 主 义 _工__业__化___的主张。 (4)借鉴__苏__联____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内矛盾和当前主要 任务作出了正确分析,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 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 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中共八大(1956年) (1)内容 ①对国情的分析:__社__会__主__义__制__度___在中国已经基本建立。 ② 主 要 矛 盾 : 人 民 对 先 进 的 __工__业__国__ 的 要 求 同 落 后 的 __农__业__国__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 _农__业__国___变为先进的 __工__业__国__。 (2)意义:在“八大”的指引下,_社__会__主__义__经__济__建__设__蓬勃开 展起来。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你如何认识上述材料中反映的现象? 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 1.简述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的条件、特点、开始标志、意 义。 2.简述新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目的、改造的过 程、改造的意义。 3.简述“八大”的内容和意义。 4.指出1956~1976年国民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失误及其 影响;期间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有何效果?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2)工业布局: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原因:①出于国防建设和国防安全的需要。②东北地区资 源丰富。③临近苏联,便于接受苏联援助。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学法建议 1.注意认识清楚和把握好本单元的两个中心环节:一 是“探索”,二是“中国特色”。 2.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既要看到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其经验;又要正确对 待探索中的挫折,吸取其教训;更要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伟大历史意义,坚定前进的方向和信心。 3.注意把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生活 比较。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应尽可能就近做些社会调查或参 观访问,向老人等进行调查,增强感性认识,以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 . 目 的 : 为 了 适 应 国 家 __工__业__化__ 的 要 求 , 早 日 建 成 社__会__主__义__。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953年,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___初__级___ 农业生产合作社。 (2)1955年,掀起兴办高级农业_合__作__社___的高潮。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进手工业__合__作__社__运动, 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 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运 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 __国__家__资__本__主__义___轨道。 (2)1953年底,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_公__私__合__营_。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整体感知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本课的基本线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1949~ 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57~1966年是中国大 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十年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 从整体看,国民经济仍有较大发展。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 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 损失。
思考:“一五”计划在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上有何特点? 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1)工业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①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它能为社 会主义建设提供基本设备和设施。 ②当时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 业是加强国防军事力量的迫切需要。 ③当时中国工业化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 先发展重工业。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5.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 _计__划__经__济_ 在 中 国 基 本 确 立 , 为 社 会 主 义 工 业 化 发 展 开 辟 了 道 路。
点拨 (1)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 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 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 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不是新中国的成立, 而 是 1956 年 三 大 改 造 的 完 成 。 新 中 国 的 “ 过 渡 时 期 ” 不 是 从 195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 开 始 的 , 而 是 从 新 中 国 成 立 开 始 , 止 于 三 大 改 造 的 完 成。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第四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1 情境导入 2 整体感知 3 知识梳理
4 疑难探究 5 随堂演练 6 课时作业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点拨 (1)什么是“左”倾错误? “左”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实际,脱离社会现实条 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其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 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 采取盲动的冒险行动等。 (2)建国后的历史分期:①过渡时期:1949~1956年。②全 面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时 期 : 1957 ~ 1966 年 。 ③ “ 文 革 ” 十 年 : 1966~1976年。④在徘徊中前进:1976~1978年。⑤社会主义 现代化新时期:1978年至今。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情境导入
第四单元 第18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2
“大跃进”时代的经典宣传口号 “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 “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 “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 炊”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 也造火车头” “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 波化”
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状态,人民成为 国家主人。几十年间,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 由于人口多,国家底子薄,加之“左”的思想干扰,贫穷落 后的状态仍未彻底改变。改革开放后,全国各族人民用自己 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人民的衣食住行有 了根本改观。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给精神生活带来新的内 涵,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都在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