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2.下列自然灾害与印度的西南季风有关的是()
A.洪涝与干旱B.台风和寒潮C.冰雹和大风D.沙尘暴和寒潮3.我国陆地面积的大小和在世界的位次分别是()
A.约960万km2一B.约960万km2三
C.约998万km2一D.约937万km2三
4.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南北跨纬度大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D.冬季风活动强烈5.下列气候图中,表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6.下图漫画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水土流失严重B.图乙表示草场资源超载
C.图丙表示森林资源日益减少D.图丁表示沙漠化面积扩大
7.下列自然文化遗产与所在省区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九寨沟——四川省B.秦始皇陵兵马俑——山西省
C.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D.平遥古城——山西省
8.“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跨南北半球
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最东端在漠河
9.关于下图中我国铁路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线和③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B.②线和④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C.②线和⑥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D.①线和⑤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10.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征匹配,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11.我们学校所在的温度带是()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
12.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用水B.修建水库C.跨流域调水D.植树造林
13.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和华北B.东北和西北C.华北和西北D.西南和西北14.人类的生产、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表现在()。

A.干旱地区适宜种水稻
B.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C.乳产品加工厂要靠近肉牛场
D.服装厂要选择在农村
15.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它们名称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
B.回族藏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
C.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
D.回族白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
16.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B.②是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C.③省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D.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2、图中四省省会城市的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17.下列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A.B.
C.D.
18.下列轮廓图序号与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甘一西宁B.②一桂一呼和浩特
C.③一蜀一成都D.④一滇一贵阳
19.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最能反映乌鲁木齐气候特征的是A.B.
C.D.
20.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B.非季风区的盆地边缘
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21.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

A.人口稠密,矿产资源丰富B.有稳定的工业原料来源和销售区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全面D.气候条件适宜,环境优美
22.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受地势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多
A.自东向西流B.自南向北流
C.中部流向四周D.自西向东流
2、大型水电站在图示地区集中分布的原因是
A.降水多,河流水量大B.河流落差大,水流急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D.地形平坦,利于建水电站
23.
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林地
C.草地D.建设用地
2、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石漠化B.耕地面积减少
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
24.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
A.①——甘B.②——琼C.③——滇D.④——贵
2、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
A.①B.②C.③D.④
3、图中④是蒙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

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

蒙自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反映出我国( )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B.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D.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5.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P和Q两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
C.地形差异的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平原地形B.高原和盆地
C.人口稀少D.经济落后
26.
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从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递减C.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2、造成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人口分布不均
C.季风气候显著
D.水污染严重
3、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A.大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防止水污染D.节约用水
27.
下图为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B.山地C.盆地D.平原
2、从图中可以得出的地形特征是()
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高原、丘陵主要在东部地区C.山地和盆地主要在西部地区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关于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河从中游开始含沙量逐渐增多
B.桃花峪含沙量达到最高峰是由于这里地势低平泥沙淤积
C.黄河下游含沙量逐渐增多
D.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2、图中景观一般出现在黄河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源头
29.
中国餐饮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A.①—甘B.②—港C.③—粤D.④—黔2、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闷热潮湿气候适应性的美食是
A.①B.②C.③D.④
30.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筑用地二、解答题
31.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风称为___。

(2)夏季,我国盛行______风和________风,分别来自于___洋和___洋,夏季风的特点是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3)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称为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降水____。

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

(4)冬季,我国盛行_____风和_____风,冬季风的特点是_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灾害性天气)。

3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图中区域气候高寒同时太阳辐射强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2)图中C区域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从干湿度划分,D区域属于_______地区。

(3)甲、乙、丙三地,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是_______地;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下列文化活动属于A区域及D区域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①赛龙舟②赏冰灯③献哈达④那达慕大会
33.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

(2)两地区的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接两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____。

图中两城市,既是河港也是海港的是_____。

(4)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________。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②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③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料产地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⑤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把600吨钢材用火车从上海运往昆明,经过的铁路线是________。

(6)长江流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长江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①_____②______(至少答两点)
34.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众多国家机关所在地,说明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___中心。

(2)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
A.科技力量雄厚 B.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C.水资源丰富 D.畜牧业发达
(3)连接两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________。

(4)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_________。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上海支援云南经济发展可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
帮助。

(6)上海是我国的________中心。

35.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①____②____。

(2)③是我国最大的平原____,④是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

(3)陆上邻国:A____;B____。

(4)隔海相望的国家:C____。

(5)D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隔____(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6)海域E是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适合扩大耕地面积;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可以从南方地区调水;南水北调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节水与区外引水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故选D。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印度的降水主要是由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而西南季风具有不稳定性,使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印度的气候,分析解答即可。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的陆地面积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是世界是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强的时候降雨多,易发生水灾,而遇到夏季风弱的时候,就易发生干旱,故选C。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哈尔滨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读图可知:C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故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气候相关知识,需要识记的是我国北方的气候及其特点等相关知识。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甲表达的是草地在利用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过度放牧现象;图乙反映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重;图丙反映的是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图丁反映的是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水污染现象。

所以选择C选项。

【点睛】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丰富,秦始皇陵兵马俑在陕西省,故B符合题意。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故A错误。

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故B错误。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故C正确。

中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地理位置,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9.C
解析:C
【解析】
读图可知:①线和⑤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京广线,②线、③线、④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陇海线,⑥线是浙赣——湘黔线,故②线和⑥线不是同一条铁路干线,故选C。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地形特征,青藏高原的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是黄土深厚,千沟万壑;云贵高原是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而内蒙古高原是地势坦荡,草原广布,一望无际;故选A。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我们学校(黑龙江绥滨)所在地位于中温带;D符合题意。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跨流域调水中著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植树造林是保持水土的措施,C对,ABD错。

故选C。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四大地区中,西北地区降水十分稀少,突出特征是干旱,人口也较少,华北平原虽然降水更多些,但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十分紧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故选C。

14.B
解析: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类生产活动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干旱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乳产品加工要靠近奶牛养殖地,而非肉牛场。

服装厂不一定要选在农村。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它们名称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和壮族,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16.B
解析:1、B
2、C
【解析】
【分析】
1、
关于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①是云南省,我国海拔最高的省是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②是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广东省;③省是湖北省,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④是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故选B。

图中四省区中,④是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是纬度最高的;③是湖北省,省会是武汉,四省会中纬度排名第二;①省区是云南省,省会昆明的纬度排第三;②是广东省,省会广州的纬度最低,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识记即可。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图中符合我国地势特点的是D。

故选D。

【点睛】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是甘肃省,简称“甘”或“陇”,省会是兰州;②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省级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③是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级行政中心是成都;④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省级行政中心是昆明,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省区轮廓有关知识,要注意学会几个常见的省区轮廓图。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乌鲁木齐位于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这里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使这里形成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与C图表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致,故选C。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广阔,类型多样的国家,耕地和林地面积小,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大,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故选A。

解析:C
【解析】
【分析】
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使上海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它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详解】
上海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大,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全面,使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

故选C。

【点睛】
考查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

22.D
解析:1、D
2、B
【解析】
【分析】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受西高东低地势的影响, 我国的大江大河多自西向东流,D符合题意,选D。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图中可知,大型水电站在图示地区集中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其原因是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故B符合题意,选B。

23.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1、如图中阴影区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故选C。

2、图示阴影区为草地的主要分布区,由于所在区域降水稀少,水分蒸发快,加上人为过度放牧等,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故选D。

24.A
解析:1、A
2、C
3、C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知,①是甘肃省——甘 B. ②是台湾省——台 C. ③是重庆市——渝 D. ④是云南省——云;故A符合题意。

2、四川盆地天气比较湿润,当地居民喜欢吃火锅,无辣不欢,故③重庆火锅体现了人们对
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

3、过桥米线是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这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吃的文化)融合,故C 符合题意。

25.A
解析:1、A
2、A
【解析】
【分析】
根据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夏季风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我国东部地区水旱灾害的发生,是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造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1、一般的来说雨季开始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但是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进退异常,导致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前进速度快,到达北方时间较早、徘徊时间长,就会导致北方地区降水偏多,出现北涝南旱;如果夏季风弱时,则前进速度慢,在南方徘徊时间较长,导致南方降水偏多,出现南涝北旱;因此图中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夏季风进退;结合题意。

故选A。

2、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如果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的发生;结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考查了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强弱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26.A
解析:1、A
2、C
3、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可以从图中获取信息,结合我国的气候分布来解答。

1、我国的降水深受太平洋的影响,从图中可知,我国的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A符合题意。

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造成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C符合题意。

3、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实施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防止水污染和节约用水是利于节水;修建水库改善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B符合题意。

【点睛】
了解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27.B
解析:1、B
2、A
【解析】
【分析】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从图中可知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山地,B符合题意。

2、我国山地河高原多;盆地,平原,丘陵少;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高原和山地统称为山区);故A符合题意。

【点睛】
识记我国的地形特点。

28.C
解析:1、C
2、C
【解析】
【分析】
1、A.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开始逐渐增多,故A正确;
B. 桃花峪含沙量达到最高峰是由于这里地势低平泥沙淤积,故B正确;
C. 读图可知,黄河下游含沙量逐渐减少,故C错误;
D.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故D正确。

故选C
2、由于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水土大量流失,注入黄河,是黄河河水含沙量极大,至下游地区,由于河道变宽,水流变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积,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理解记忆即可。

29.A
解析:1、A
2、C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知,①甘肃—甘②台湾—台 C. ③重庆市—渝 D. ④云南—云,故A符合题意。

2、四川盆地,气候湿热,当地人喜欢吃火锅,从图中可知,③符合题意。

3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齐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草地,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所占的比重小,C正确。

故选C。

二、解答题
31.相反季风东南西南太平印度温暖湿润季风区多(丰富)干旱洪涝西北东北寒冷干燥寒潮解析:相反季风东南西南太平印度温暖湿润季风区多(丰富)干旱洪涝西北东北寒冷干燥寒潮
【解析】
【分析】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详解】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冬、夏季节时盛行的风向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发生变化的称为季风。

(2)夏季时,我国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夏季风的特点是温暖湿润。

(3)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降水较丰富,如果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导致洪涝和干旱灾害。

(4)冬季时,我国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冬季风来自亚欧大陆内部,气流特点是寒冷干燥,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出现寒潮天气。

32.A 旱地湿润乙海陆位置③ ①
【解析】
【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差异很大,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异
解析:A旱地湿润乙海陆位置③①
【解析】
【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差异很大,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详解】
(1)由图可知,四大区域中,气候高寒同时太阳辐射最强的是A表示的青藏地区。

(2)图中C是北方地区,该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为主,从干湿度划分,D表示的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3)甲、乙、丙三地中,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是位于南方地区的乙地,甲、丙两地纬度相当,但两地降水差异大,这是由于两地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

(4)以上四个活动中,属于A表示的青藏地区的是献哈达,这是藏族最高的礼节;属于D 表示的南方地区的活动是赛龙舟,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湖密布。

33.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
工业基地京沪线上海 D 沪昆线或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便利的航运充足的水源
解析: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京
沪线上海D沪昆线或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便利的航运充足的水源
【解析】
【分析】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
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
的工业基地,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沿海地区。

【详解】
(1)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2)图中两地区的工业基地分别是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其中沪宁杭工业基
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连接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名称是京沪线。

图中两城市,既是
河港也是海港的是上海。

(4)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
路的便利交通,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5)把600吨钢材用火车从上海运往昆明,经过的铁路线是沪昆线。

(6)长江流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长江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是便利的航运,
充足的水源。

34.政治 A 京沪线 D 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人才(任意2
点)经济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北京是中共中央和国和国务院所在地,是最高权力机关所
解析:政治A京沪线D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人才(任意2点)经济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北京是中共中央和国和国务院所在地,是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
治中心。

(2)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拥有许多一流高等院校,发展高新技术的优
势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故选A。

(3)连接两个工业基地的铁路是京沪线,该铁路线连接北京和上海。

(4)图中所示两个工业基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两地区的城市、人口都很密
集,消费市场大;两地区都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可以提供大量的农产品,沪宁杭工业
基地的煤炭资源缺乏,没有靠近原料产地,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