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09•【字号】吕政办发[2013]107号•【施行日期】2013.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吕政办发〔2013〕107号)市直有关单位:《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0月9日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根据《吕梁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要求,今年我市将在吕梁新城规划区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统一协调机制(以下简称“五规合一”)。
为了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我市创新“五规合一”规划统筹协调机制试点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五规合一”是确保吕梁新城建设达到经济、社会、环境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作,我市率先在吕梁新城规划区创新“五规合一”统筹协调机制,就是要解决以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各自为政、目标抵触、内容重叠、重复建设以及管理分割、指导混乱等系列问题,通过探索创新“五规合一”统筹协调机制,在吕梁新城建设中实现规划对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和布局,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工作机构成立吕梁新城“五规合一”工作领导组。
组长:李润林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刘惠民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新城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权威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成员:张志刚市经信委主任刘中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小明市住建局局长刘玉云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指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
办公室主任:王宇峰市发展改革委纪检组长成员:李乐寅市经信委副调研员冯千里市国土局副局长郭明水市新城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牛建平市环保局副局长主要职责: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负责指导、跟踪、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吕梁市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吕梁市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班级:XX级城乡规划本科1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时间:20XX年X月目录第一部分分析第一章自然环境分析1.1 气候1.2 水文地质1.3 自然资源1.4 历史文化第二章社会文化2.1 人口组成2.2 中小学现状2.3 文化设施现状第三章区域建设状况3.1 各类建筑分布状况3.2 在建的重要项目第二部分规划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第五章城市性质5.1 规划原则5.2 编制依据5.3 规划管理技术要点第六章城市规模第七章城市用地7.1 规划的用地分类 7.2 功能空间引导7.3 空间环境引导第八章规划城市结构第九章规划城市道路系统第十章规划景观系统10.1 广场空间吕梁市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10.2 绿地系统第十一章近远期规划11.1 近期建设项目11.2 远期建设目标吕梁市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第一部分分析第一章自然环境分析1.1气候某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为450-700毫米,平均降雨量457mm,平均日照时间2252小时,平均日照率58%,气温界于4-11℃之间,平均气温10.1摄氏度,平均地面温度12.4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63%,平均水气压9.6百帕,平均气压929.2百帕,无霜冻期为183天,平均无霜期160——175天,平均风速2.0米/秒,最多风向南风和北风,最大风速35米/秒,大风日数8次/年,气象条件适中。
1.2 水文地质汾河、文峪河、磁窑河三大河流横贯某县全境。
某县有瓦窑河、白石河、饮马河三条过境河,流程较短,多为流域窄、流量小的季节性河流。
西部山区有头道川河、二道川河、三道川河3条支流。
汾河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汾河从清徐韩武村进入某县,流经西社、杨乐堡、高车、贯家堡、刑家堡、云周村、南胡、王家堡、水寨、上段、炮手堡、新堡、门世、北齐、南齐、石家堡、徐家镇,流程37公里,流域面积293.3平方公里。
文峪河为汾河支流,古称文水,又名文谷水,浑谷水,发源于交城县关帝山,在孝义市境内入汾河。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1.19•【字号】吕政办发[2010]152号•【施行日期】2010.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吕政办发[2010]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市直事业单位:《吕梁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O一O年十一月十九日吕梁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吕发[2009]32号),设立吕梁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正处级建制,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已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划入的职责。
1、将原市建设局承担的除城市客运及出租车行业管理以外的职责划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2、将市房地产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责划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3、将市城市管理服务中心承担的行政职责划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三)将原市建设局承担的城市客运及出租车行业管理的职责划转市交通运输局。
(四)加强的职责。
l、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2、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推进建筑节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3、加强对市直重点市政工程建设的融资、协调、服务、监督、管理。
(五)将高速东出口以东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职责交给离石区人民政府,并由离石区人民政府确定市政公用事业、绿化、排水、污水处理、市政设施、园林、市容、环卫和建设档案等方面的管理体制。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市直机关房屋和自用土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市直机关房屋和自用土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09•【字号】吕政发[2008]25号•【施行日期】2008.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市直机关房屋和自用土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吕政发〔2008〕25号)市直各委、办、局,各直属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现将《吕梁市市直机关房屋和自用土地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八年七月九日吕梁市市直机关房屋和自用土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市直机关房屋和自用土地的管理,搞好市直机关用房规划、建设和维修,便于协调、解决市直机关内部房屋和自用土地使用矛盾,保证市直机关房屋和自用土地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市直机关房屋和自用土地管理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直机关,是指本市市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以及有行政职能的其它机构和组织的统称。
第三条编制市直机关自用土地利用计划和房屋建设规划,进行房屋建设、改造、维修、分配、使用和管理,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市直机关使用国家划拨、出让的土地和财政性资金以及以市直单位名义自筹资金投资兴建、购置的房屋并在法律上可以确认属于市直机关资产的房屋及土地,均属市直机关公有财产,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侵占、毁损、改变权属和利用其获得非法利益。
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五条市直机关房屋所有权和自用土地使用权均属吕梁市人民政府所有。
吕梁市人民政府授权吕梁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管理局)为市直机关房屋所有权人和自用土地使用权人,统一对市直机关房屋和自用土地的调配、使用进行管理。
市直机关各单位负责对所占用的房屋和土地实行日常使用管理。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区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吕政发[2006]51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区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吕政发[2006]51号](https://img.taocdn.com/s3/m/0276a53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8.png)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区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区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吕政发[2006]51号)离石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现将《吕梁市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六年十月二十日吕梁市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吕梁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吕梁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根据市政府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全省卫生文明城市为目标,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依法行政,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步发展,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文明城市。
二、工作目标和整治任务(一)工作目标按照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在今年内基本完成历史遗留违法建设的清理任务,建立健全控制违法建设机制,形成高效巡查监控网络,较好地杜绝新的违法建设。
(二)整治任务1、抓好2005年7月份以来发生的违法建设的调查和清理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清理历史遗留问题。
2、对严重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必须予以拆除,要制定清拆整治计划,在2006年12月31日前完成违法建设的清拆整治任务。
3、按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巡查监控,对新的违法建设做到“发现一宗,处理一宗”,严格制止在萌芽状态。
三、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为确保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政府决定成立吕梁市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领导组,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李秀峰市政府副市长常务副组长:靳东征市政府副秘书长副组长:薛平市纪委副书记、监委主任XXX市公安局局长王若东市建设局局长何玉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郭卫民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广龙离石区区长成员:杜平原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郭明水市建设局副局长田云清市建设局副局长刘中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任一雄市公安局副局长王秋云市公安局副局长兼离石区公安局局长李小明离石区副区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办公室主任由王若东兼任,副主任由田云清、刘中平担任。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补充通知-吕政办发[2013]134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补充通知-吕政办发[2013]134号](https://img.taocdn.com/s3/m/4bb3b73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8.png)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补充通知正文:----------------------------------------------------------------------------------------------------------------------------------------------------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补充通知(吕政办发〔2013〕1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城区、吕梁新城新建项目周边道路、绿化带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保障机制,全面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根据《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吕政办发〔2004〕94号)补充通知如下:一、范围市中心城区规模控制界线(山脚线)范围为:依据《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划定的中心城区规模控制界限(山脚线),南至中阳县界,北至方山县界,西至柳林县界,东至东川河以南青银高速公路东出口以西、东川河以北高崖湾行政村以西(不含高崖湾村),总面积31.68平方公里。
吕梁新城方山范围以省政府批准的《吕梁新城总体规划》方山界限为准。
二、对象本通知所指的管理对象是临城市道路、绿化带的新建项目。
三、土地规划手续办理1、土地供应,规划部门对国土部门提供的拟供地面积进行规划,出具《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所涉道路、绿化带用地按新建项目临城市规划道路、绿化带边界同等长度、一半宽度的面积,由规划部门另行规划,出具《道路、绿化带规划位置、面积通知书》。
2、道路、绿化带用地,根据城市建设需要由规划部门作出规划,国土部门按程序上报批准后,道路用地划拨给建设部门并由其组织实施、管理,绿化带用地划拨给园林部门并由其组织实施、管理。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03•【字号】吕政发[2011]25号•【施行日期】2011.08.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吕政发[2011]2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我市指导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的重要依据。
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系我市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各县(市、区)、各部门编制相关规划必须符合《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
要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制订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预审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农用地转用和建设项目用地、审核城乡和村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编制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执法检查等,都必须严格依据《规划》。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组织力量,抓紧完成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并按照法定程序报批后实施。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不得突破。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主要任务和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严格落实保护耕地目标责任制,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二O一一年八月三日。
多视角反观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1 . 1 吕粱市发 展条 件
1 ) “ 交通便 捷” : 现 已形 成 比较完善 的铁 路 、 公 路 网络 。尤 其
1 . 3 总体 规 划 ( 2 0 1 3版 ) 简要 介 绍
1 ) 总体规划层 次 。市 域 : 包括 离石 区 、 汾 阳市 、 孝 义市 、 交 城 县、 文水县 、 中阳县 、 柳林县、 交 口县 、 兴县 、 岚县、 临县 、 方 山县 和
道 。将加速推 动 吕梁成为省际 区域合作 的“ 门户 ” 和 战略性节 点。 2 ) “ 排名靠前 ” : 2 0 1 2年 吕梁市 G D P在 山西 省域 内居 第 4位 , 为 吕梁市发展城 市建设 奠定 了丰厚 的经济 基 础。3 ) “ 区位 优 越 ” :
镇, 西至 自然 山体边缘 , 面积约为 1 8 6 . 1 k m 。2 ) 城市性 质。晋西 《 太原 都市圈总体规划》 空间结构为 “ 一区两轴 四组群 ” 。“ 两轴 ” 中部区域 中心城市 , 以煤 电能源产业服务 为主 的黄 土高原文化 生 中省际太 中银发展轴横贯 吕梁 市 ; 四组 群之介 孝汾离柳 中城 镇组 态城市 。3 ) 城 市规模 。2 0 1 2年城 区人 口 2 6 . 8万人 , 城 市建设 用 群中除介休市属晋中外, 其余五城均属吕梁市。 地2 6 . 3 k m , 人均 9 8 . 3 m ; 规划 2 0 3 0年城区人 口5 O万人 , 城市建 设 用地 5 1 . 5 k m , 人均 1 0 2 . 5 m 。4 ) 发 展方向。 吕梁城市 未来 的 2 0 0 4年 吕梁市 撤地 设市 后 , 编 制 了两 版总 体规 划 , 分别为: 发展方 向为“ 北进 、 东拓 、 南优、 西控” 。主要 向北 , 即近 期正在 实 2 0 0 4版《吕梁 市城市总体规 划 ( 2 0 0 4 - 2 0 2 0 ) 》 , 2 0 0 6年省 人 民政府 施 的北部新城 , 距 现状城 区约 1 2 . 5 k m 。5 ) 空间结 构。总体规 划
浅谈吕梁城市建设规划

浅谈吕梁城市建设规划作者:杨立生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9期摘要: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是基础的基础。
吕梁市提出了规划先于建设、重于建设的理念,已经绘就了一幅“城在林中,园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四面环林三面水,一城绿色半城河”的新吕梁的美丽画卷。
关键词:吕梁;城市建设;规划吕梁市组建于2004年,辖一区十县,代管二市,总面积21095平方公里,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介于北纬36°43'—38°43'和东经110°22'—112°19'之间,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邻。
现在我们不论是在市区还是县城,身处其中的我们都会感到,街道更宽了、天空更蓝了、城市更美了,而且,伴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是花丛草地、公园广场、城市雕塑这些更具城市化的元素,它们不仅扮靓了城市环境,平添了城市魅力,同时体现出吕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是基础的基础。
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
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
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吕梁市区龙、凤、虎“三山”环抱,东、南、北“三川”萦绕。
吕梁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管理办法(试行)

吕梁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后的监督管理,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依法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应按照本办法实施竣工规划验收。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以下简称规划验收)是指市城乡规划局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和相关政策、规范为依据,对已竣工、待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进行规划复核和确认的行政行为。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局负责城市规划区规划验收工作。
第五条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竣工测绘,出具《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报告书》、《房屋土地测绘技术报告书》。
建设工程具备下列条件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持《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申请表》和市城乡规划局要求提供的其它有关材料,向市城乡规划局申请规划验收:(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的各项工程内容已全部竣工;(二)规划许可确定应当予以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临时建筑及设施均按要求拆除,施工场地(包括临时用地)清理完毕;(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载明的其他事项已全部完成。
第六条规划验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市城乡规划局收到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的规划验收申请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发出是否受理的通知,对报送资料齐全的,发出竣工规划验收通知单;对报送资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补充的有关资料;对不符合申请要求的,书面告知理由。
(二)经确认符合规划许可内容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图件核验、现场勘查等方式进行审核后,上技术审查会研究,对符合规划许可内容的,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技术审查单》;对不符合规划许可内容的,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结论通知单》或转入违法建设查处程序。
第七条《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并同时提供电子文档盘片:(一)属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应当包括地形图、总平面图、建设工程单体图和测绘成果表。
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市四区”方案
• “一市四区”,包括离石区、柳林县、中 阳县、方山县四区(县),国土面积5475 平方公里。2003年总人口约80万,规划 2020年105万;核心城区现状人口27万人, 规划2020年52万人。由于市区的规划范围 已突破原市区即离石区的行政区划区范围, 部分用地已归属柳林县李家湾、中阳县金 罗、方山县大武,因此规划还需要调整完 善。
(八)文化广场建设项目
•
吕梁市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位于吕梁市
离石区市民广场的西侧、丽景路北侧,学
校路东侧。项目主要包括图书馆、群众艺
术馆、配套服务设施与地下停车场,同时
作为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40510m2,其中:
图书馆17440m2,群众艺术馆15585m2,四
季厅、地下设备用房及车库面积7485m2
(含人防工程);
谢谢观看!
热总能力898万平方米,换热站76座。纳入
集中供热面积约7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
及率达87.5%。
(六)三山绿化项目
•
三山绿化工程是指吕梁市区龙、凤、虎
“三山”迎街面第一山脊线可视范围内的山
体绿化覆盖工程。这是吕梁市委、市政府从
建设宜居、生态新吕梁目标出发,着力改善
市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根本性举措,是吕梁市
《吕梁市城市2004—2020年总体 规划》包括四大部分
• 一是规划期限,近期2004—2010年,远期 2011—2020年。
• 二是规划目标。规划本着前瞻性、适应性、 可操作性的原则,为吕梁经济发展及人民 生活构筑合理的城乡空间而已布局和设施 保障,促进吕梁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 发展。
• 三是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布局概括为“两心、两轴、三片区”。“两 心”。即离柳经济中心和汾孝经济中心。“两 轴”即东西间的太中铁路、307国道、太军高 速公路为发展为主轴,以南北向的209国道、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十四五”市域中心城市及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十四五”市域中心城市及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29•【字号】吕政办发〔2022〕21号•【施行日期】2022.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十四五”市域中心城市及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吕梁市“十四五”大数据发展应用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新技术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市域中心城市及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吕梁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等10个“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4月29日吕梁市“十四五”市域中心城市及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吕梁市全面推进市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城乡人居环境的关键时期。
吕梁市市域中心城市及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一群两区三圈”的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按照吕梁市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宜居、城乡靓丽、人文和美、富裕安康、气正风清的美丽幸福吕梁的奋斗目标,同城化推进离柳中方城镇组群建设,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市域中心城市。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中心城区土地和规划综合执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中心城区土地和规划综合执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17•【字号】吕政办发〔2021〕41号•【施行日期】2021.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中心城区土地和规划综合执法实施方案的通知离石区、方山县人民政府,市直相关单位:《吕梁市中心城区土地和规划综合执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7月17日吕梁市中心城区土地和规划综合执法实施方案为加强吕梁市中心城区土地、规划执法管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用地、建设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四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加强中心城区土地、规划执法,构建职责明确的联合执法模式,建立巡查、制止、报告、查处一体化的长效执法监管机制,切实提高执法成效、提升治理能力,维护良好的土地、规划管理秩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执法范围中心城区土地和规划综合执法面积约82.54平方公里,大致四至范围:东至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办五里铺村(规划五里铺东路)和新区东侧山体可视范围内,南至离石区交口街道办王家塔村(规划架盘沟路),西至太中银铁路周边和新区西侧山体可视范围内,北至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新区北部教育组团规划军纬一路)。
三、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市政府建立“吕梁市中心城区土地和规划综合执法联席会议”机制, 全面领导中心城区土地和规划综合执法工作。
联席会议由分管副市长或委托副秘书长担任召集人,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各成员单位确定1名分管领导和1名业务科室负责人作为联络员,有关联络、汇总、报告、文书传递等工作由联络员负责互相对接,联络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及时做出调整并报联席会议办公室。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吕梁市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吕梁市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01•【字号】吕政办发〔2021〕63号•【施行日期】2021.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吕梁市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关于推进吕梁市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1月1日关于推进吕梁市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试行)为推进吕梁市区城中村改造步伐,确保城中村改造依法、快速、有序推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结合市区城中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城市更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城市功能,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注重规划引导和政府主导,坚持把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相统一,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城市扩容提质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使城中村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城中村改造政策性强、公益性强,既要发挥政府在征收、补偿安置、规划编制、投融资、土地运作等方面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积极性。
(二)坚持村域改造与片区更新相结合。
城中村改造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思路,结合中心城区发展规划,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同时,要以城市路网、街区为界连片规划,整体设计,推进片区化、单元化改造,原则上避免碎片化改造和零星开发。
(三)坚持居民自愿和依法改造相结合。
城中村改造涉及利益错综复杂,必须充分尊重村(社区)和村民(居民)意愿。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城市紫线管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城市紫线管制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6.18•【字号】吕政办发[2013]67号•【施行日期】2013.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城市紫线管制实施办法的通知(吕政办发[2013]6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市直企、事业单位:现将《吕梁市城市紫线管制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6月18日吕梁市城市紫线管制实施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紫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及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限。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划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城市紫线,并与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城市紫线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划定城市紫线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风貌协调区。
(三)控制范围清晰,附有明确的地理坐标及相应的界址地形图。
第六条紫线的划定应当征求相关部门及市民意见,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
批准的城市紫线要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第七条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城市紫线的,应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规划进行审查,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遵守城市紫线管制的义务,有对违反城市紫线管制行为进行监督检举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吕政办发(2004)100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
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现将《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西省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
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吕梁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其它县(市)政府所在地规划区范围内应参照执
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按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各类专门性用地项目规划应符合已颁布的各类专业技术规范及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标准和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和基本原则,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应当按照城市
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分类和本规定表(一)确定的建设用
地适建范围执行。
凡表(一)未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可以由市建设局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意见,按法定审批程序批准后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建筑用地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实施;未编制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成片开发地区的详细规划,应先确定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在不超过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成片开发地区内各类建设用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参照本规定表(二)和表(三)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建筑用地面积小于或等于1万平方米的高、多层居住建筑用地和高、多层公共建筑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批准的详
细规划中已确定的,应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尚无批准详细
规划的,应当编制总平面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其建筑密度控
制指标应按表(二)的规定执行,其容积率控制指标应按表(三)
规定的指标折减。
第十条表(二)规定的指标均为上限,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用地。
对混合类型的建筑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用地按
使用性质分类规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
的建筑用地和综合楼用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
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第十一条对未列入表(二)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
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技术规定、规范执行。
第十二条建筑用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一)低层居住建筑为1000平方米;
(二)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为1500平方米;
(三)高层居住建筑为2500平方米;
(四)高层公共建筑为3000平方米;
建筑用地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实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规划部门可予核准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它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第十三条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或达到本规定要求的,不得在原有建筑用地范围内扩建、加层。
第十四条各类建设用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开放空间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表(四)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批准的总建筑面积的20%。
各类开放空间是指在建筑用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停车场(库)等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包括平地、下沉式广场和屋顶平台)。
开放空间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沿城市道路、广场留设;
(二)任一方向的净宽度在6米以上,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
(三)以净宽1.5米以上的开放性楼梯或坡道连接地面或道路,且与地面或道路的高差在+-5.0米以内(含+-5.0米);(四)向公众开放绿地、广场,应设置座椅等休息设施;(五)建设竣工后,应设置相应的标志,交交与有关部门管理或经批准由建设单位代管;
(六)常年开放,且不改变使用性质。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十五条根据对日照、采光、消防、管线埋设、减少视线干扰等要求的综合考虑和本市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多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按照下列规定执行的,被遮挡居住建筑不再考虑大寒日日照影响问题。
(一)多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1、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方向并包括南偏东东南偏西0-15O),其间距在旧区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1.4倍,新区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1.6倍(见示意图1)。
2、朝向为南偏东或南偏西方位角在150-----600的住宅正面间距,新区可按不同方位进行折减,旧区不得折减(见示意图2)。
3、朝向为东西向的(包括南偏东或南偏西在60度以上的),其间距新区不小于影响日照的建筑物高度的1.6倍,旧区不小于1.4倍(见示意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