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姓名: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D .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 .位移是5mB .路程是5mC .位移大小是3mD .以上均不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D .位移变化量相等14.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1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 .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 .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 为第 Ⅰ段,第 3、4s 为第 Ⅱ段,第5s 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s 与第5s 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s 的加速度大于第5s 的加速度C .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 .第Ⅰ段和第Ⅲl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二、填空题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基础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基础题(含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 分)1.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汽车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D.计算汽车从北京开往大连的时间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5秒末是时间的概念,已经历了5s;B、第4秒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4s;C、最后2秒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2s;D、3秒末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3s。

4. 从高为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5.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6.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7.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平均速率A、只有①③④⑥B、只有①③⑥C、只有①⑥⑦D、只有①⑥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9.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达到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不同10.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检测题(人教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检测题(人教版-含答案)

运动的描绘一、选择题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C.研究火车从北京运转到上海D.研究悬挂的轻绳下系着的小钢球的摇动2.对于参照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参照系一定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任何物体都能够被选作参照系C.参照系就是不动的物体D.参照系一定是和地面连在一同的物体3.以下说法中哪些表示的是时辰()A. 2008 年 8 月 8 日晚 20∶ 00,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B.校运动会100 m 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8 sC.学校早8∶ 00 开始上课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转的最小周期是86 min4.以下对于行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位移为零时,行程必定为零B.行程为零时,位移不必定为零C.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能够等于行程D.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能够等于行程5.一个质点在x 轴上运动,各个时辰的地点坐标以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在t ( s) 末0 1 2 3 4 5x( m) 0 5 - 4 - 1 - 7 1前几秒内位移的大小最大的是 ( )A. 1 s B . 2 s C. 3 s D. 4 s 6.图示为高速摄像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时的照片。

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剖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 1% ~ 2%。

已知子弹飞翔速度约为 500 m/s ,所以可估量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靠近()-3s- 6A . 10B .10 s -9sD . 10- 12C . 10 s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 .均匀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均匀值C .刹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辰或在某一地点时的速度D .刹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量小时的均匀速度8.下诸位移图象中,表示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xxxxOtOtOtOtABCD9.以下对于速度、加快度的描绘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加快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快度也为零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快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快度越大10.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 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该是 ()A .先接通电源,后开释纸带B .先开释纸带,后接通电源C .开释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先开释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能够 11.如图为某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物体以某初速开始运动, 在 0~ 2 s 内加快运动,- 1v/(m · s )2~ 4 s 内匀速运动, 4~ 6 s 内减速运动10B .物体在 0~ 2 s 内的加快度是 2.5 m/s 2,2~ 4 s 内加快度为零, 4~ 6 s 内加快度是- 10 m/s251 2 3 4 5 6 t/sC.物体在 4.5 s 时的速度为 5 m/sD.物体在0~ 5 s 内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二、填空题12.一个皮球从 5 m 高的地方落下,碰撞地面后又反弹起 1 m,经过的行程是_____m,该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后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_____m 。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车轮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 研究自转的地球3.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速率4.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速度改变越大则加速度越大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关7.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间”后者表示“时刻”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8.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是矢量,位移是标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答案】A【解析】“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是静止的。

以水为参照物,则水就是静止的,而桥和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 正确;以牛为参照物,牛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水与牛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B 错误;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 错误;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D 错误。

3.【答案】C【解析】火车11:47 到达郴州西站,11:47 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是时刻,故A 错误;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这时的参考系是火车,故B 错误;由平均速率的公式可得,s 728v = = km/h = 214 km/ht 3.4,故C 正确;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够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 错误。

4.【答案】B【解析】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比较大小要看其绝对值,| 7 m | > 4 m ,故从C 到 B 的位移小于从A 到 C 的位移,故A 错误,B 正确。

质点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质点由A 到 B 的合位移,即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x = 1 m 4 m = 3 m ,故C 错误;路程是运动的轨迹长度,则路程s = | x | + x = | 7 m | + 4 m = 11 m ,故D 错误。

1 25.【答案】A【解析】52 m/s 是指台风中心的最大速度,故为瞬时速度;而以每小时25 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指的是一个过程中的速度,故为平均速度。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6.【答案】C0 v 0 10【解析】刹车的加速度最小时,刹车时间最长,故t = 0 = s = 2.5 sa 4,C 正确。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物理教学资料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1.下列正确说法是:()A.速度越大,发生的位移越大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可能越来越大C.运动越快,速度越大D.位移越大,速度越大2.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t看出:()A.位移的数值总是大于速度的数值B.位移的数值可以比速度的数值小C.速度就是每秒内发生的位移D.速度不变位移与时间成正比3.测得百米运动员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 B.9.6m/s C.10m/s D.10.2m/s 4.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5.作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 1,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6.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31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m/s ,在余下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3.5m/s ,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若前1/3的位移内平均速度2m/s ,余下的位移内平均速度为 3.5m/s ,则全程平均速度 m/s 。

7.为使火药立即爆炸,应对其点燃。

为安全往往是先点燃导火索,在导火索慢慢燃烧时点火员可跑到安全地带,导火索燃尽而点燃火药爆炸。

设导火索长度为L,安全距离为S,则点火员的平均速度与导火索燃烧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8.对于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概念正确的说法是:()A.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不变的B.直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变化的C.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不变的9.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中,甲在车厢头,乙在车厢尾同时开始向对方运动,经相同时间甲走到车厢尾,乙走到车厢头。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路程B .速率C .加速度D .时刻2.“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为()A .水B .牛C .桥D .人3.某同学要从长沙乘高铁到深圳,网上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通过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火车1147:到达郴州西站,这里的1147:是指时间间隔B .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是因为选择了树为参考系C .从长沙到深圳所用时间为3 h 24 min ,若全程为728 km ,则此行程的平均速率大小约为214 km/hD .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能看成质点4.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

某质点先从A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1x = 3 m 4 m = 7 m ---;然后该质点再从C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2x = 3 m ( 4 m) = 4 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1x 大于2x B .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故1x 大于2x C .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 D .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5.浙江在线2016年10月3日讯:台风“鲇鱼”前脚刚走,“暹芭”紧跟而来。

据气象部门报告,第18号台风“暹芭”10月3日8时中心位于温州东南方向约14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6级(52 m/s ),中心气压935百帕。

预计“暹芭”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A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B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6.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 Hz 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物理精品资料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1.下列正确说法是:()A.速度越大,发生的位移越大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可能越来越大C.运动越快,速度越大D.位移越大,速度越大2.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t看出:()A.位移的数值总是大于速度的数值B.位移的数值可以比速度的数值小C.速度就是每秒内发生的位移D.速度不变位移与时间成正比3.测得百米运动员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 B.9.6m/s C.10m/s D.10.2m/s 4.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5.作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 1,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6.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31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m/s ,在余下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3.5m/s ,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若前1/3的位移内平均速度2m/s ,余下的位移内平均速度为 3.5m/s ,则全程平均速度 m/s 。

7.为使火药立即爆炸,应对其点燃。

为安全往往是先点燃导火索,在导火索慢慢燃烧时点火员可跑到安全地带,导火索燃尽而点燃火药爆炸。

设导火索长度为L,安全距离为S,则点火员的平均速度与导火索燃烧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8.对于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概念正确的说法是:()A.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不变的B.直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变化的C.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不变的9.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中,甲在车厢头,乙在车厢尾同时开始向对方运动,经相同时间甲走到车厢尾,乙走到车厢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几个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A.上海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为400 km/h
B.乒乓球运动员陈玘扣出的乒乓球速度达23 m/s
C.子弹在枪膛内的速度为400 m/s
D.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300 m/s
2.在公路上常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如图2-3-8所示的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图2-3-8
A.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B.瞬时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3.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图2-3-9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4.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名将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改写了中国男子泳坛无金的历史,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终点的速度为3.90 m/s,则他在400米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约为()
图2-3-6
A.2.10 m/s B.3.90 m/s
C.1.67 m/s D.1.82 m/s
5.(2013·临高一中高一检测)晓宇和小芳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
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大炮水平发射炮弹轿车紧急刹车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13秒15!刘翔出人
意料完成复出之战
图2-3-10
A.当点燃火药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110 m栏比赛中任意时刻的速度
6.一物体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物体的()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7.一个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的速度大小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8.(2012·郑州高一检测)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大小是6 m/s,第3 s 末的速度大小是10 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2 m/s2B.4 m/s2
C.-4 m/s2D.-2 m/s2
9.(2013·福州三中高一检测)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2-3-11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图2-3-11
实验次数不同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1)
第一次Ⅰ0.230 440.347
第二次Ⅱ0.174 640.344
第三次Ⅲ0.116 620.343
第四次Ⅳ0.058 500.342 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10.如图2-3-12龟的加速度是________.
图2-3-12
11.2012年8月25日,在伦敦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中中国队以3∶2击败韩国队,夺得小组赛亚军.中国队与韩国队交锋时,假如从韩国队飞来的排球具有水平方向上的20 m/s 的速度,被击后球以原速率水平返回,球与王一梅的手接触时间为0.2 s,设0.2 s内排球的速度均匀变化,求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加速度.
图2-3-13
12.小型轿车的“百公里加速的时间”是指轿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所用的最少时间,它与发动机的功率、车体的质量、传动机构的匹配等因素有关,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某种型号的轿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3.2 s,则它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少?
1、【解析】 由于瞬时速度是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A 中对应行驶过程,不是瞬时速度;B 中对应于扣球时,则B 正确;C 对应于枪膛内的过程,C 错误;D 中对应于飞机起飞的时刻,故D 正确.
【答案】 BD
2、【解析】 限速标志上标明的是该路段所允许的最大速度,此时指的是瞬时速度,故B 项正确.
【答案】 B
3、【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知v =s t =10010 m/s =10 m/s ,故C 项正确.
【答案】 C
4、【解析】 平均速率v =路程时间
,即v =400
220.14 m/s
=1.82 m/s. 【答案】 D
5、【解析】 当点燃火药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速度为零,但炮弹的加速度不等于零,选项A 错误;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很快减小到零,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选项B 正确;磁悬浮列车高速行驶,但速度可能没有发生变化,速度变化量可能等于零.加速度就可能等于零,选项C 正确;图中数据是刘翔完成110 m 栏运动所用的时间,可得出刘翔在110 m 栏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并不能得到任意时刻的速度,选项D 错误.
【答案】 BC
6、【解析】 由于加速度减小到零的过程中,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物体向同一方向运动,位移越来越大.故C 项正确.
【答案】 C
7、【解析】 当两速度方向相同时,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有v 0=4 m/s ,v t =10 m/s ,则a =v t -v 0Δt =10-41 m/s 2=6 m/s 2;当两速度方向相反时,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有v 0=4 m/s ,
v t =-10 m/s ,则a =v t -v 0Δt =-10-41
m/s 2=-14 m/s 2.
【答案】 BD
8、【解析】 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虽然初、末速度的方向不知道,但方向一定是相同的.若v 0=6 m/s ,v t =10 m/s ,则a =v t -v 0
Δt
=2 m/s 2;若v 0=-6 m/s ,v t =-10 m/s ,则a =v t -v 0
Δt
=-2 m/s 2.故A 、D 项正确.
【答案】 AD
9、【解析】 由于小车从同一高度下滑,那么到达光电门处的速度相同,从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来看,挡光片Ⅳ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最短,则它的宽度最小,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也
就越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所以D 正确.
【答案】 D
10、【解析】 由a =Δv
Δt
知,
a =v 2-v 1t =2.5×10-
2-00.5 m/s 2=0.05 m/s 2.
【答案】 0.05 m/s 2
11、【解析】 轿车的初速度v 0=0,百公里加速测试的末速度v t =100 km/h =
250
9
m/s ,因此,该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Δv =v t -v 0=2509 m/s ,由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 得:a =250
9/13.2
m/s 2=2.1 m/s 2 【答案】 2.1 m/s 2
【答案】 200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解析】 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对排球有初速度v 0=20 m/s , 末速度v =-20 m/s ,时间t =0.2 s , 排球被击打过程的加速度 a =v -v 0t =-20-20
0.2 m/s 2
=-200 m/s 2.
即击球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200 m/s 2,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