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采用绿色方法预防和控制蔬菜病虫害的一组技术措施。
其主要包括:蔬菜病虫害精细管理、防治技术、农用药物使用管理、农事技术改良、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等。
(一)蔬菜病虫害精细管理通过对害虫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精心安排蔬菜生产活动,有效控制病虫害,减少产品损失.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1.多种植增殖,利用多种组合安排栽培,减少单种播种,分散病虫害压力;2.观察调查和分析植物生长遭受病虫害发生及发展趋势;3.调整播种区域、改变栽种密度;4.实施合理的施肥结构;5.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6.采取植物保护措施,改善抗病抗虫性;7.加强蔬菜品种的科学管理和遴选,选育快熟定植品种等。
(二)防治技术A) 目标害虫专门害虫应用有针对性的杀虫剂,可以根据害虫发生发展曲线,对害虫种类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杀虫剂有效防治,比如合成菊酯、氯代氰菊酯、双氯芬酸酯等。
B) 普通措施可采用可种或地面撒施的害虫或草害的植物油饮、植物提取液、硫酸钠等无机制剂。
(三)农用药物使用管理1.使用合格药品:对于频繁使用的药品,应该认真学习相关法规及国家质量标准,以便判断它是否合格。
另外,还应该按照有效期使用,以免损失蔬菜品质。
2.施药方式:应根据害虫的繁殖生态特性,分别采用噴施、浇水等方式进行作业,不同部位、不同害虫对杀虫剂具有不同的效果,要认真检查,制定相应的施药方案,坚持早施、前施为主,注意施药剂量。
(四)农事技术改良1.优化栽培模式:坚持合理种植区结构,量体面积,力求精准栽培。
2.优化灌溉管理:实行分级灌溉,或带肥水肥灌溉,使水肥符合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改善作物生长状态。
3.建立质量检验体系: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避免不合格农产品上市流通。
(五)有机农业技术1.采用植物提取液:利用植物可分离出的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和植物提取液,加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可以显著降低农药残留,从而有效保护有机蔬菜的收获量和品质。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设施蔬菜种植技术能够为蔬菜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地满足蔬菜生长发育需求,保证蔬菜一年四季均可上市销售,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从绿色生态安全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农业防治等技术对设施蔬菜病虫害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控制,降低多种病虫害对蔬菜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文分析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有效防治蔬菜病虫害。
1农业防治措施1.1科学轮作,合理施肥在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应避免连续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种类的蔬菜,应对种植地实行2~3年的轮作制度,这样能够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流行及田间病虫数量。
在播种设施蔬菜前,应进行全面的翻耕处理,利用翻耕处理杀灭土壤中的致病原,同时清除田间的患病植株、患病残体及杂草,消灭致病原,阻断虫害传播途径,减少或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
整地时还需做好基肥施加工作,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根据蔬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做到科学施肥、科学搭配,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量,增施磷肥和钾肥,注重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营养状况,促进蔬菜健康生长,提高蔬菜抗病性能。
1.2科学选择蔬菜品种不同蔬菜品种的抗病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要结合种植地情况,选择高产稳产、生产潜力较大、抗病能力优良的优质蔬菜品种,显著提高蔬菜生长发育阶段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
另外,还应结合蔬菜生产周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确保蔬菜幼苗阶段和抗性较差的生长阶段可错过病虫害高发期,降低田间病虫害发生率。
针对某些土传病害较为严重的大棚,应采用高抗或免疫砧木进行嫁接处理,提高蔬菜幼苗的抗病能力,有效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
嫁接技术在预防某些瓜果类枯萎病及黄萎病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1.3合理密植,深耕晒田合理密植能够确保农作物具备适当的单株营养面积和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确保植物在良好的环境当中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病虫害抵御能力,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1、全园清洁种植前对整个园区进行全面清洁,即清除杂草、植株残体,集中回收废弃物等;生产期随时清除棚内摘除的病叶病果,集中妥善处理。
2、无病虫育苗通过选择抗耐病品种、种子消毒、嫁接、育苗基质消毒、苗棚表面消毒、防虫网隔离防虫、色板诱杀害虫、出棚前药剂防治等措施培育无病虫苗。
3、定植前棚室表面和土壤消毒在种植下茬作物前,特别是连茬种植,定植前进行棚室表面和土壤消毒可以显著降低气传病害、小型害虫和土传病害的发生危害程度,推迟病虫发生,减少生长期防治次数,降低农药用量。
3.1棚室表面消毒清除棚室内杂草和植株残体。
20%辣根素水乳剂1L/667㎡,每升制剂兑水3~5升,采用常温烟雾施药机在苗棚内均匀喷施,施药后密闭苗棚熏蒸12h,杀灭苗棚内的病菌和小型害虫。
夏季还可使用日光高温闷棚消毒。
3.2土壤消毒在土传病害发生区,采用辣根素、棉隆等药剂防治根结线虫、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
辣根素土壤消毒应在定植前1周,在整好地的土壤表面铺滴灌管,密闭覆盖地膜,施药前用水充分湿润土壤,然后用20%辣根素水乳剂4~6L/667㎡,通过滴灌系统随水滴灌,密闭熏蒸3d,揭膜后放风3d。
4、产中综合防控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应用多项技术措施预防或控制其发生危害,主要包括遮阳网、防虫网、色板,硫磺熏蒸,投入品控制,消毒池,节水灌溉,熊(蜜)蜂授粉,生物农药,常温烟雾施药和精准施药等10多项核心技术。
4.1遮阳网防病高温季节采用遮阳网、遮阳涂料等措施遮阳降温,预防病毒病和生理性病害。
4.2防虫网阻隔防虫在棚室入口处和通风口覆盖防虫网,有效阻止各类害虫进入棚室内部。
蝶类、蛾类害虫选择20~30目;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等害虫选择40~50目;烟粉虱选择50~60目。
设置防虫网应将风口、出入口完全覆盖,最好在棚室消毒和育苗前或定植前,不能等害虫进入后再设置。
4.3色板诱杀害虫定植后悬挂黄板监测害虫发生动态,每667㎡挂设3块。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技术应用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防治效果显著
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提高,有 效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经济效益显著
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蔬菜品质和产量,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学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和对天敌的杀伤,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有效的
通过综合应用生物、物理和农业防治措施,设施蔬菜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化学 农药的使用,提高了蔬菜品质和产量。
绿色防控技术具有可持续性
与传统的化学防治相比,绿色防控技术具有环保、经济、可持续等优点,有利于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需要进一步推广
VS
生物农药的应用
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病虫害进行 防治,具有环保、低毒、持效期长等优点 。
物理防治原理
温度调控
通过调节设施内的温度,创造不利于 病虫害生存的环境条件,抑制病虫害 的发生。
光照调控
利用光的作用,如紫外线、红外线等 ,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具有无污染、 无残留等优点。
农业防治原理
抗病品种的选育
02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原理
生态调控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维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生态平衡的调节
合理利用天敌、寄生植物等生物资源,调节生态系统内的种群数量和结构,控制病虫害的种群密度。
生物防治原理
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通过天敌对病虫 害的捕食和寄生作用,减少病虫害的数 量。
技术推广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设施蔬菜的绿色防控技术

2017年第2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04科研◎技术推广蔬菜是人们天天离不开的必须品,农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但随着化肥、农药等物质的长期大量使用,造成了污染严重、地力失调、药物残留,这样一来,蔬菜产品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多种疾病的发病率,而且食用蔬菜中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食用安全蔬菜成为消费的时尚。
经过多年的试验,我们在番茄、豆角、甜瓜、葡萄等作物上应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70%,防治病虫害的成本减少了、产量增加了、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使农民切实感受到了现代物理、生物农业带来的效益,同时也真正实现了蔬菜的无毒生产。
随着农民认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此项技术必然会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1 绿色防控技术方案1.1 土壤修复根据土壤的检测结果,分析土壤的有机质、含盐量、酸碱度、氮、磷、钾的有效含量,判断土壤的丰缺指标,针对不同的作物,利用生物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土壤调控,合理施用优质有机肥、配比施用氮磷钾、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增施有益生物菌群,培肥地力、创造一个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1.2 土传病害的控制使用生物制剂,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调节土壤环境,增强有益微生物的竞争能力,是控制植物根病的一项成功措施,向土壤中添加有机质和有益生物菌群,有利于拮抗菌发育,在植物根部形成有益菌群保护膜,使致病菌不能侵入,能显著减轻多种根病。
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能产生促进作物生长的多种内源激素和几丁质酶,可有效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和防治根结线虫。
1.3 气传病害的控制利用防病除雾促长空间电场系统,净化空气,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使空气中的有害菌孢子固着于植物和土壤表面,不能随空气的流动而传播。
同时电场的应用会消除大棚雾气,降低空气湿度,形成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已成为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施蔬菜因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无季节限制等优势,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设施蔬菜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给设施蔬菜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了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一、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危害设施蔬菜生长环境稳定,对温湿度要求较高,这种环境也为病虫害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旦病虫害大面积爆发,将给设施蔬菜生产带来巨大危害。
常见的设施蔬菜病虫害包括:番茄植株普遍感染的叶斑病、软腐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黄瓜感染的霜霉病、灰霉病等;甜椒感染的疫病、轮斑病等;叶菜类蔬菜感染的软腐病、刺菌病、立枯病等;还有各种蔬菜害虫,如粉虱、蚜虫、飞虱等。
这些病虫害如果不及时有效的防治,将导致设施蔬菜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这些农药虽然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容易导致害虫抗药性的提高,从而使农药的防治效果逐渐减弱;化学农药使用不当还会对农作物产生残留,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利用天敌、病虫害防治剂和生物技术等环保的技术手段,保持生态平衡,达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中,绿色防控技术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有效保护农作物和人体健康。
1. 合理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选用抗病虫品种是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第一步。
目前,育种单位已经选育出多种抗病虫品种,如抗病毒番茄、抗霜霉病黄瓜、抗疫病甜椒等。
选择这些抗病虫品种,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设施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2.长春农业博览园吉林长春130117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设施蔬菜种植产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民群众对多样化蔬菜需求的关键举措。
设施蔬菜种植管理过程中,由于采用人工手段营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种植的环境,再加上蔬菜的种植密度相对较大,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调控工作,容易造成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威胁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甚至会造成蔬菜绝产绝收。
现阶段很多种植户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一直沿用化学防治手段,学药物不科学使用,对蔬菜产量和品质造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还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一定威胁,病原的耐药性显著增强。
所以在今后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就需要加快推广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构建综合性的防控方案,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证防治的针对性合理性。
关键词: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引言设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主要是基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现代工程技术,力求创设有助于农作物生长的适宜生长环境,挖掘气候、土壤潜能,在可利用土地资源上以较少的人力资源投入,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相较于传统农业形式,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高,具有投入高、产量高和品质高的特点,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朝着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型发展。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设施农业发展水平还有所不足,未能实现大型工厂化设施全方位控制,因此新时期应该大力推动设施农业发展,为蔬菜病虫害防治提供支持,更好地应对目前蔬菜病虫害类型多样化带来的挑战,在提升防治效果的同时,赋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
1蔬菜病虫害现状大白菜黑腐病、菠菜菌核病、芹菜叶斑病等病虫害较易发生,导致蔬菜减产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蔬菜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化学药剂效果明显、见效快,但农药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极大的污染,例如杀虫剂的大量应用会造成土壤及水资源污染,并且农药会在植物叶片或根茎等存在大量残留,加之农药残留清洗困难,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河南农业2019年第7期(上)ZHI WU BAO HU植物保护或与豆科作物轮作倒茬。
4.改良菜田土壤。
打破犁底层,增加熟土层厚度,提倡垄作、高畦轮作等精耕细作技术。
以重施腐熟无公害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种植豆类绿肥,改良菜田土壤,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尽量少施和不施化肥。
5.推广应用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换根的育苗技术能有效预防蔬菜土传病害。
6.推广科学灌溉、合理密植等栽培技术。
根据植株表现、生育阶科技产(二)选好诱芯,及时更换诱芯是性诱剂的载体,必须选择好的诱芯才能使性诱剂分布均匀、释放稳定、时间长。
使用时要根据诱芯的产品性能及天气状况及时更换,以保证诱杀的效果。
每根诱芯一般可使用30~40 d。
(三)诱捕器设置高度、位置和密度诱捕器可挂在竹竿或木棍上,固定牢,悬挂高度应根据防治对象和栽培作物进行适当调整,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诱杀效果。
一般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体型较大的害虫专用诱捕器底部距离作物(露地甘蓝、花菜等)顶部为 20~30 cm,小菜蛾诱捕器底部应距离作物顶部10 cm 左右,同时挂置地点以上风口处为宜。
诱捕器的设置密度要根据害虫种类、虫口基数、使用成本和使用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针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0.13~0.2 hm 2设置1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1个诱芯。
针对小菜蛾0.07~0.13hm 2设置1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1个诱芯。
(四)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性诱剂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科学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性诱剂防治效果。
管理方法主要是及时清理诱捕器中的死虫,并进行深埋;适时更换诱芯,既能确保诱杀效果,又能保证诱芯发挥最大效能。
使用完毕后,要对诱捕器进行清洗,晾干后妥善保管。
性诱剂使用应集中连片,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性诱剂的作用。
(五)性诱剂防治的应用时间根据诱杀害虫在发生的时间确定和调整性诱剂的应用时间。
总的原则是在害虫发生早期、虫口密度较低时开始使用效果好,可以真正起到控前压后的作用,而且应该连续使用。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是指在温室、大棚等封闭环境中种植的蔬菜,由于环境相对封闭、温度、湿度等因素容易受到控制,因此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封闭环境也容易造成病虫害的滋生,对蔬菜的生长产生影响。
为了保障设施蔬菜的健康生长和安全生产,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突显其重要性。
本文将从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特点出发,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特点1. 病菌和虫害易于传播设施蔬菜生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病菌和虫害易于在温室或大棚内迅速传播。
一旦发生病虫害,很容易造成规模性的感染,给蔬菜生长带来严重的威胁。
2. 生长周期较长相对于露天种植的蔬菜,设施蔬菜生长周期通常较长。
一旦发生病虫害,修复的周期也更长,对蔬菜的生长产生更大的影响。
3. 病虫害防控受限由于设施环境的封闭性,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在温室或大棚内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过多的化学农药使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蔬菜产生残留,影响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1. 合理择地选址在设施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择地选址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点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合理择地选址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昆虫、微生物等天敌,对蔬菜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技术。
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防控的要求。
3. 保持温室卫生在设施蔬菜的生产过程中,保持温室的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清理温室内的垃圾、残体、杂草等杂物,可以降低病虫害的滋生。
定期对温室进行通风和消毒,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数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4. 合理施肥在设施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施肥可以使蔬菜生长健康,提高其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还可以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防控的要求。
小“飞碟”有大功用——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

小“飞碟”有大功用——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研制与初步应用中国是设施农业大国,温室大棚为园艺作物创造良好生长条件的同时也为病菌和害虫的存活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容易导致病菌和害虫产生抗性,农药用量越来越大,又易造成农药残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针对设施农业病虫害严重、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农产品安全不能保证的现状,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该系统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思想,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在充分了解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探索采用物理方法,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达到有效控制设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图1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样机系统工作原理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多功能ZHI保机,图1)产生臭氧,通过高速大流量风机及特殊风道能快速均匀地扩散到温室大棚的整个空间。
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分解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破坏它们的DNA,使其代谢和繁殖遭到破坏,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从而防治作物病害的发生。
根据害虫发育不同时期的特点,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灭虫。
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其强氧化性会氧化害虫的细胞膜,导致细胞死亡,从而有效杀灭害虫的卵和幼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植保机下部设有黄、蓝色的引虫灯,吸引害虫飞近后,高速旋转的风机产生的吸力把害虫吸入设备内,害虫在较高浓度臭氧及极高压强的环境内被杀死,再定期由虫尸仓口排出。
同时配有1000W的加热管(可选配不同功率的加热管,满足不同地区的需要),遇极端低温天气,可临时加温防治冻害,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
系统设计构造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控系统能够通过电脑自动控制收集温室环境数据,根据臭氧消毒浓度与温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关系模型及与释放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自动调整温室内臭氧浓度;通过红外传感器控制风机,利用黄蓝色诱灯进行灭虫。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集成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集成防控技术摘要:设施蔬菜已经成为农民群众新的增产项目,但在种植规模扩大的同时,蔬菜病虫害也呈现出高发态势。
对此,应充分重视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科学引入物理、生物等技术,在掌握设施蔬菜种植条件的基础上,合理调控各种生长因素,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设施蔬菜;绿色防控;病虫害引言农业生产是国家最基础的产业形式,其规模化生产始终是社会进入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
设施农业凭借机械化、工程化等工业手段,在发展中不断取代人力劳作,有效弥补了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促进了蔬菜产量的提高。
1设施蔬菜栽培的特点设施蔬菜生产是指在蔬菜生长发育困难的季节,采取防寒增温增湿或遮光降温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设备,打造一个蔬菜生长发育最佳的小气候环境,进一步保证农产品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性生产技术。
与露地蔬菜栽培对比,设施蔬菜栽培对区域面积内的气候条件实现改善,提高蔬菜的生长发育水平。
一般情况下,因蔬菜主要采取大棚种植方式,采光材料的不同,决定了其通风透光率不同,加之大棚棚膜容易被灰尘水滴污染,降低了大棚内部的光线和光照量。
蔬菜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室内外形成了较大的温度差异,如果昼夜温差失控则直接影响蔬菜生产质量。
此外,在密闭环境内,通风透光较弱,湿度偏大,加快各种病虫害的传播速度。
2绿色集成防控意义首先,对设施蔬菜采用绿色集成防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蔬菜种植产量与质量水平,降低农业损失,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其次,采用绿色集成防控技术,可以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优化升级蔬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采用绿色集成防控技术,可以提升我国整体农业发展水平。
3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引入全新设施农业发展模式,推动我国农业发展走进了全新的时代。
设施农业的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指导,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使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当前,在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于农业蔬菜种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已成为蔬菜生产的主流模式。
设施蔬菜生产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且能够在非传统的季节生产蔬菜。
随着设施蔬菜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传统农药防治已无法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了设施蔬菜生产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病毒、细菌等天然杀虫、杀菌剂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产品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引入天敌、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物等。
1. 引入天敌:引入天敌是指将可食害虫或寄生害虫的天敌引入设施内,通过建立生态平衡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可以引入捕食性昆虫如瓢虫、食蚜虫等,利用它们对害虫的捕食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可以在设施蔬菜种植中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利用一些具有杀菌活性的细菌、真菌或病毒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这些有益微生物还能够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农药,可以有效控制设施蔬菜病虫害。
茶树精油和辣椒素等提取物都被广泛应用于设施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中。
这些提取物不仅具有杀菌杀虫的作用,而且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残留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是一种健康、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农业合理化施肥技术合理化施肥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使植物得到足够的养分,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避免因施肥不当而导致的营养紊乱和病害发生。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设施蔬菜植物的养分供应,增强植物的抗性,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 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蔬菜的生长特性,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使植物充分吸收养分,维持植物的生长发育。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淄博市蔬菜办公室蔬菜是人们每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其产品质量直接阻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设施蔬菜由于常年连作,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严峻障碍。
随着社会的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蔬菜的卫生、营养、平安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生产优质平安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已成为蔬菜生产的大体要求。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纳生物防治,和谐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制造有利于蔬菜生产,无益于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把蔬菜病虫危害损失操纵在许诺的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操纵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害的目的。
一、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无公害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
采纳合理的农业技术方法,制造有利于蔬菜生长,无益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条件,增强蔬菜植株的抗逆性,减轻病虫为害。
一、选用抗(耐)病虫品种。
选用抗(耐)病虫品种是防治蔬菜病虫害最全然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各地能够结合本地种植的蔬菜种类和病虫发生情形,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减轻病虫为害。
二、种子消毒。
无公害蔬菜生产应进行种子消毒,经常使用的方式有温汤浸种(如黄瓜,其种子可用55℃温水浸15分或50℃温水浸20~30分钟),或采纳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包衣等方式进行种子处置。
3、培育无病壮苗。
育苗场地应与生产地隔离,避免生产地病虫传入。
育苗前苗床要完全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
可采纳营养土营养钵、紧缩型基质营养钵、穴盘基质育苗。
增强育苗治理,及时防治病虫害,最后汰除病苗,选用无病虫壮苗移植。
有条件的最好多工厂化育苗基地购买。
4、清洁田园。
病虫多数在田园的残株、落叶、杂草或土壤中越冬、越夏或栖息。
定植前,结合整地整理病株残体,铲除田间及周围杂草,拆除病虫中间寄主。
在蔬菜生长进程中及时摘除病虫危害的叶片、果实或全株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绿色防控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采用无公害、低公害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保障人畜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介绍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拮抗菌等天然的生物因素来防治病虫害。
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可以使用一些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如对抗白粉虱的天敌瓢虫和对抗蚜虫的天敌蚜虫吮食虫。
还可以利用一些生物杀菌剂来控制病害,比如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来防治设施蔬菜病害。
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降低人畜摄入农药的风险,保障生态平衡。
二、植物保护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是指通过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改良种植密度、科学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轻病虫害对蔬菜的侵害程度。
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可以通过选择高抗病虫害的品种来减少病虫害对蔬菜的侵害,或者通过控制种植密度来降低病虫害的传播速度。
科学施肥也是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的关键,适当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作物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三、生物灭菌技术生物灭菌技术是指利用一些微生物来对抗土壤病原菌,减少蔬菜病害的发生。
在设施蔬菜种植中,可以利用一些对根腐病、疫霉病等病害有特异性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将其添加到种植基质中,通过竞争和拮抗作用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这种技术不但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还可以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如利用干燥、高温、低温等对抗病虫害。
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可以利用高温熏蒸、冷藏保鲜等技术来杀灭病原菌、卵期害虫,从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这种技术不但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还可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生产是一种以温室、大棚等设施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病虫害是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
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等方面。
物理防治是指通过机械手段或物理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利用屏网、纱布等材料来阻挡昆虫的入侵,利用黄板、粘虫球等粘性杀虫器来捕捉和杀死害虫,利用遮阳网和遮雨棚等控制设施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物理防治技术不仅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引入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利用拟除虫菊酯等微生物制剂来杀灭害虫。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选择性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生态防治是指通过调整生态环境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进行轮作、间作、轮作等措施来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保持作物的品种多样性,增加种植的抗病性和抗虫性作物,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具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在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从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采取综合措施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为设施蔬菜生产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蔬菜种植的需求日益增加。
由于设施蔬菜生产环境特殊,病虫害防控难度较大,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不仅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还会留下农残,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绿色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成为了设施蔬菜生产的重要内容。
一、病虫害防控技术的重要性设施蔬菜生产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病虫害,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同时也会影响蔬菜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天然生物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释放天敌,如蚜虫的天敌瓢虫和蚜虫夏季虫;使用寄生虫,如蚜虫寄生蜂和番茄黄萎病寄生真菌;使用病原微生物,如孢子杀线菌、绿僵菌等。
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在于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产品留下农药残留,对土壤、水质和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而且,生物防治方法不易产生药害或产生的程度较小,因此对人体健康无害。
生物防治技术的防治效果持久,能够形成天敌和寄生虫的天然平衡,减少了病虫害再次发生的可能。
植物提取物是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杀虫、杀菌、驱虫和抑菌等作用的物质。
常见的植物提取物包括:辣椒素、苦参碱、马钱碱、菊酯和松脂等。
这些植物提取物可以通过喷洒或者添加到土壤中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植物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生态安全性,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
植物提取物还可以提高植物的自然抗性,增强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植物提取物防治技术成为了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控方法。
生物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抗病虫害基因的DNA导入蔬菜植物中,使其产生抗病虫害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出的转基因植物,可以在不喷洒农药的情况下,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害,保证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生物技术防治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设施蔬菜绿色防控技术PPT课件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我们编写本课件,旨
在指导种植户科学合理地防治病虫害,从而确保蔬菜 产品安全,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实现增产增收。
茄子病虫害防治 番茄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虫害防治 绿色防控技术
茄子病虫害防治
2. 黄萎病
药剂防治: 开花坐果期,结合其它病害的防治,喷 施杀菌剂进行预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 剂350倍液; 20%二氯异氰尿酸纳可溶性粉剂 400 倍液; 80% 乙蒜素乳油 1000-1500 倍液; 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 7-15天喷1次。 结果期,长势变弱,病害开始发生,视 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防治:50%苯菌灵可湿性 粉剂 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68%恶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0 -1000 倍液;80% 乙蒜素乳油 1000 倍液;对水 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 100ml ,视病情 5-7 天防治1次。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并撒 上石灰,以防止再侵染为害。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如田中福龙、爱丽舍-702等品种。 栽培管理。早播种、早定植,使茄子生育期提前,多施腐熟有机肥, 及时追肥,提高植株抗性;夏季高温干旱,适宜在傍晚浇水,以降低地 温;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以保护根系;适时采收,发现病叶、 病果及时摘除。
茄子病虫害防治
1. 褐纹病
[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一 份与干细土3份混匀后,用种子重量的0.1%拌种;或用1%高锰酸钾液浸 种30分钟,或3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15分钟,浸种后捞出,用清水反复 冲洗后催芽播种。也可用30%苯噻硫氰乳油2000倍液浸种6小时,带药催 芽或用 50-60℃温水浸种15分钟。
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通用12篇)

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通用12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通用12篇),欢迎大家分享。
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1按照全省植保工作重点任务要求,抓好不同栽培方式的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推广成熟的绿色实用技术,扩大示范效应,全面提升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
特制定本技术方案,请各地因地制宜抓好落实。
一、防控目标蔬菜主要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全生育期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蔬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产品质量有保障。
二、防控策略针对蔬菜害虫发生特点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取“实时监测,提前预防、压前控后,多措并举”,以及“节本增效、可持续防控”策略,以健康栽培、物理隔离和生态调控等减少病虫基数技术为基础,推广“病虫基数控制、部分害虫诱杀、植物免疫诱导、安全药剂防治、高效药械应用”五大综合技术全程防控,有效控制病虫为害。
三、主控对象以设施蔬菜为主,兼顾露地蔬菜。
病害: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疫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等;部分设施内黄瓜靶斑病。
豇豆锈病、炭疽病;芹菜斑枯病、叶斑病、软腐病等。
害虫:粉虱、蚜虫、斑潜蝇、叶蝉、蓟马、叶螨、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豆荚螟、韭蛆等。
四、主推技术针对不同栽培模式的蔬菜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重点推广以下绿色防控技术。
(一)病虫系统监测根据蔬菜病虫调查规范,出苗后或定植开始每5-7天调查一次病虫发生情况,明确主控及兼防对象。
根据调查结果和防治指标,确定防治最佳施药时间,选择用药品种。
(二)病虫基数控制技术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蔬菜品种。
彻底清洁田园,育苗及播种前采用种子、苗床土壤处理,降低种子、土壤带菌,减少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设施蔬菜休闲期,利用覆盖薄膜高温闷棚和石灰氮、灭线磷等药剂处理土壤或在植保部门指导下积极引进示范药剂土壤熏蒸技术,处理后增施有益菌肥。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植物保护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5期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李丽媛(迁安市农业农村局河北迁安064400)迁安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种类很多,常年发生的虫害主要有粉虱、蚜虫、害螨、蓟马等;常发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早晚疫病、黄瓜霜霉病、根结线虫病等。
若不采取防控措施可导致严重损失,甚至绝产。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对病虫进行全程防控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提高蔬菜品质。
1农业措施1.1选择抗病品种,培育壮苗。
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可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不同生产方式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
1.2轮作换茬,增施腐熟有机肥。
每3~5年与非同科类作物轮作换茬1次,防治土传病害。
增施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1.3改传统大水漫灌方式为膜下滴灌或暗灌,降低棚室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1.4棚室土壤消毒技术。
夏季休闲期(7、8月份),先清除棚内作物残体及杂草,结合整地,施入农家肥,足水浇灌,使田间最大持水量达到60%。
用地膜覆盖,密闭温室顶膜,连续15~20d密闭闷棚,使土壤温度升至55C~70C,杀死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生物,同时还可改良土壤。
1.5棚室闷棚防治技术。
可在早春或晚秋夜温不低于15C时,白天关棚温度能达到35C以上时进行。
关闭棚室通风口,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8C以上的时间越长越好,当室内温度低于25C~28C时,开棚降温降湿,避开病虫适宜温度区,可有效延迟病害的发生期,减轻病害发生。
1.6种植诱集植物。
棚室内种植芝麻、苜蓿等有利于天敌昆虫生存的植物,或种植芹菜、茴香等对害虫有驱避作用的植物。
2生物防治技术2.1丽蚜小蜂、斯氏钝绥螨防治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等。
保护地栽培易发生烟粉虱为害作物。
作物定植后,对作物植株上的烟粉虱进行监测,田间平均每株在2头以下时悬挂丽蚜小蜂蜂卡或释放斯氏钝绥螨,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烟粉虱等危害。
设施蔬菜农药减量绿色防控综合技术

农药使用与残留现状
通常使用的农药中,有90%可以在土壤中形成残留,其残留量一 般占使用量的20%~70%,农药污染已成为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一种 有机污染,且具有持续性。含Hg、As的农药制剂几乎将永久残留土壤 中,有机氯的残留期也比较长,一般有数年至30年之久,其次是均三 氮苯类、取代脲类和苯氧乙酸类除草剂,残留期一般在数月和一年左 右。
2、 连作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其中氨化细菌和尖孢镰刀菌分别为 优势细菌和真菌生理群。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的变化也呈现倒“马鞍” 形。微量元素(Fe、Cu、Mn)、容重、速效N、有机质为日光温室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 及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3、 土壤中酚类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苯甲酸)明显积累,随酚类物质浓度 的增加,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以及氮素生理群呈先升后降趋势;土壤真菌数量 (包括尖孢镰刀菌、疫霉)最多;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蛋白酶活性 也同样呈先升后降趋势。
剪除密枝和虫口过多的枝叶,并及时带出田外处理 。
物理防控技术
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 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诱集:光、颜色等,如银色反光膜趋避蚜虫、紫色膜? •阻隔:地面覆盖,如有些害虫(蓟马)有土中化蛹习性; •网纱:通风口处用网纱封闭,但要注意实际网眼规格; •温度:高温闷棚等。
3、铜 在植物体内参与细胞的氧化过程,能增加植物呼吸强度,促进同 化作用,而使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由于作物有机体的正常生长需要 少量铜,缺铜时能引起植物强烈分蘖,叶尖枯萎,繁殖器管的形成停 止,而产生白穗。
4、锌 参与作物体内细胞的呼吸过程,是植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的催化 剂。它能促进蛋白质氧化并影响生长刺激的形成,还能促使土壤中氧、 磷、钾和腐殖质的转化和移动,并可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茄子病虫害防治
4. 菌核病
整个 生育期 均可 发病 。 苗期 发病始 于茎基,病部初呈浅褐色水渍状,湿度 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呈软腐状, 无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菌丝集结为 菌核,病部缢缩,茄苗枯死。 成株期 各 部位均可发病,先从主茎基部或侧枝 520 厘米处开始,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病斑, 稍凹陷,渐变灰白色,湿度大时也长出
根据姜堰区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结合生产 实际及相关栽培管理技术研究,从农业防控、物理防 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等绿色防控手段入手,集成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我们编写本课件,旨
在指导种植户科学合理地防治病虫害,从而确保蔬菜 产品安全,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实现增产增收。
茄子病虫害防治 番茄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虫害防治 绿色防控技术
[防治方法] 茄子进入结果期后发病较多,可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 45%噻菌灵悬浮剂 800-1000 倍液+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600 倍 液; 20% 甲基立枯磷乳油 600-1000 倍液+ 5% 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 300-500倍液;50% 多·菌核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50%敌菌灵可 湿性粉剂 500倍液;4% 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 500倍液; 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 10-15天喷1次,轮换或交替使用 。
茄子病虫害防治
1. 褐纹病
后期
初期 茎部发病症状 果实发病症状
[症
状]
果实表面产生椭圆形凹陷斑, 深褐色,并不断扩大,其上布满同 其上散生小黑点,后期表皮开裂, 心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天气潮湿 露出木质部,易折断。 时病果极易腐烂,病果脱落或干腐。 茎部产生水浸状梭形病斑,
茄子病虫害防治
1. 褐纹病
茄子病虫害防治
4. 菌核病
实行轮作,培育无病苗。覆盖地膜,覆盖地膜可阻止病菌的子囊盘 出土,减少菌源。注意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寒流侵袭时要注意加温防 寒以防植株受冻,诱发染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到棚外销毁。 大田处理。每亩用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3-5kg,与干土适量充 分混匀撒于睦面,然后耙入土中,可减少初侵染源。 苗床处理 。用 50% 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 25% 乙霉威可湿性粉剂 8g/m2 ,加10kg细土播种时下铺 1/3上盖2/3。
[防治方法]
茄子病虫害防治
3. 根腐病
根部发病症状
成株期发病初期
成株期发病后期
[症
状]
主要侵染茄子根部和茎基部。幼苗染病萎焉,根部变褐腐烂。白天 叶片萎蔫,早晚可恢复,反复多天后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最后整株枯黄 而死,维管束不变褐,可与枯、黄萎病相区别。此外,根、茎部表皮呈 褐色腐烂,容易剥开。此病由腐皮镰孢致病引起,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期 长,最长达 10 年。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借雨水灌溉传播蔓延,再侵 染,高温、高湿发病重,连作地、低洼地、粘土地发病重。
茄子病虫害防治
5. 绵疫病
田间发病后,在摘除病果、病
叶基础上进行防治:
66.8% 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 粉剂 600-800倍液;
72.2% 霜 霉 威 盐 酸 盐 水 剂
800-1000 倍液+ 10% 氰霜唑悬浮 [防治方法] 剂 2000-2500倍液; 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3000倍液; 50% 烯酰吗琳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 剂 600-800倍液; 52.5% 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 对水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 7天喷1次。
加强田间管理。茄子是喜温、耐热、喜肥又耐肥的蔬菜,故做好大
棚的保温工作,科学施肥,苗期足施磷肥和腐熟的有机肥,开花结果期 增施钾肥,同时在棚内人工增施二氧化碳气肥。门茄采摘后及时追肥, 并喷施1.8%爱多收水剂4000-5000倍液、绿芬威2号800-1000倍液等 叶面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茄子病虫害防治
茄子病虫害防治
5. 绵疫病
叶片发病初期
叶片发病后期
茎部发病症状
[症
状]
是茄三大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果实、叶、茎、花器等部位。 幼苗期叶片 发病同成株期叶片发病症状茎基部呈水浸状,发展很 快,常引发猝倒,致使幼苗枯死。 成株期叶片感病,产生水浸状不规 则形病斑,具有轮纹,褐色或 紫褐色,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少量白霉。 茎部受害呈水浸状溢缩, 有时折断,并长有白霉。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如田中福龙、爱丽舍-702等品种。 栽培管理。早播种、早定植,使茄子生育期提前,多施腐熟有机肥, 及时追肥,提高植株抗性;夏季高温干旱,适宜在傍晚浇水,以降低地 温;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以保护根系;适时采收,发现病叶、 病果及时摘除。
茄子病虫害防治
1. 褐纹病
[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 一份与干细土3份混匀后,用种子重量的0.1%拌种;或用1%高锰酸钾 液浸种30 分钟,或300 倍福尔马林液浸种 15 分钟,浸种后捞出,用清 水反复冲洗后催芽播种。也可用30%苯噻硫氰乳油2000倍液浸种6小时, 带药催芽或用 50-60℃温水浸种15分钟。
茄子病虫害防治
3. 根腐病
轮作 。与十字花科蔬菜、葱蒜类蔬菜实行 2-3 年轮作。实行高垄 (畦)栽培,高垄(畦)栽培可避 免雨后或灌溉后根系长期浸泡在水 里,并可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病力。降低土壤湿度,雨后 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避免土壤过湿。 种子处理。用3.5% 咯菌·精甲霜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 0.3% 拌 种,晾干后播种。定植时用 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70% 敌磺纳可溶 性粉剂与适量细土拌匀,撒入定植穴中。 [防治方法] 田间发现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并及时进行施药防治: 5%丙烯酸·恶霉·甲霜水剂800-1000倍液;54.5%恶霉·福可湿性粉 剂700倍液;5%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80%多·福·福锌可 湿性粉剂 500-700 倍液; 20% 二氯异氰尿酸纳可溶性粉剂 400-600 倍 液;灌根防治,每株灌药液0.2-0.3kg,视病情间隔7-10天灌1次。
茄子病虫害防治
4. 菌核病
田间发病后要适当加大剂量,可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 50% 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 600-800倍液+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 剂 600-800 倍液; 25% 咪鲜胺乳油油 800-11000 倍液+ 36% 三氯异氰 尿酸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 液+ 5% 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 300-500 倍液; 30% 嘧霉·多菌灵悬浮剂 1000-2000倍液; 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 7-10天喷1次,轮换或交 [防治方法] 替使用。病情严重时除正常喷雾外,还可把上述杀菌 剂对成 50 倍液,涂抹茎蔓病部,不仅可控制扩展,还有治疗作用。使 用腐霉利药剂时,应在采收前 5天停止用药。 棚室地面出现子囊盘时,采用 烟熏法 ,用 10% 腐霉利烟剂,或用 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g,熏一夜,视病情间隔 8-10天防治1 次,连续或与其他方法交替防治。粉尘法,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 亩每次1kg。
2. 黄萎病
药剂防治: 开花坐果期 ,结合其它病害的防治,喷 施杀菌剂进行预防: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 粉剂 350 倍液; 20% 二氯异氰尿酸纳可溶性 粉剂400倍液;80% 乙蒜素乳油1000-1500 倍液;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 7-15天喷1次。 结果期, 长势变弱,病害开始发生,视 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防治: 50%苯菌灵可湿 性粉剂 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 800-1000倍液+50% 福美双可湿性粉 剂 800-1000倍液;68%恶霉·福美双可湿性 粉剂 800-10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1000 倍液;对水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 100ml , 视病情5-7天防治1次。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 烧毁,并撒上石灰,以防止再侵染为害。
茄子病虫害防治
1. 褐纹病
[防治方法] 采用基质育苗。每袋基质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15g,拌匀,
装入营养钵或铺在育苗畦上,培育无病苗。
茄子病虫害防治
1. 褐纹病
药剂防治: 苗期 。加强预防,苗期或定植前可用: 25% 嘧菌酯悬浮剂 1500-2000 倍液; 30% 醚菌酯悬浮剂 1000-2000 倍液; 70% 丙森 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喷雾,视病 情间隔7-15天喷1次,交替喷施。 [防治方法] 结果期 。进入结果期在发病前或发病 初期可用: 7%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 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 % 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8 %甲霜 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或 64 %杀毒 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水喷雾,虫害防治
2. 黄萎病
叶片发病初期
叶片发病后期
维管束褐变症状
田间发病症状
[症
状]
苗期发病少,多在门茄开花坐果后发病最重。多自下而上或从一侧 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和叶脉间褪绿变黄,渐渐发展到全叶;
纵剖病茎维管束变成褐色,病株结果少,果实小或不结果。
茄子病虫害防治
2. 黄萎病
选用抗病品种。一般早熟、耐低温的品种抗黄萎病能力强。 轮作、嫁接。与葱、蒜等非茄科作物实行轮作,黄萎病发生很轻。 用托鲁巴姆、野茄2号等材料作砧木,防病效果较好。 高温闷棚灭菌。利用塑料大棚的夏季休闲期,选择连续高温天气, 每亩用多菌灵2-3公斤,撒在地上深翻15~20厘米后灌水,灌溉的水面 高于地面3-5厘米为宜,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时效果 最好。密闭大棚薄膜 30-50天,能有效杀灭黄萎病病 [防治方法] 菌,注意千万不能漏气。
[症
状]
白色絮状菌丝,皮层霉烂,在病茎表面及髓部形成黑色菌核,干燥后髓 空,病部表面易破裂,纤维呈麻状外露,致植株枯死;叶片受害也先呈 水浸状,后变为褐色圆斑,有时具轮纹,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干燥后斑 面易破;花蕾及花受害,现水渍状湿腐,终致脱落;果柄受害致果实脱 落;果实受害端部或向阳面初现水渍状斑,后变褐腐,稍凹陷,斑面长 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