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名词术语
逻辑学术语
![逻辑学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c7dfaeb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4.png)
逻辑学术语逻辑(logic)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该词最早被清末的严复翻译成汉语。
概述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从狭义来讲,逻辑就是指形式逻辑或抽象逻辑,是指人的抽象思维的逻辑;广义来讲,逻辑还包括具象逻辑,即人的整体思维的逻辑。
随着对称逻辑学的建立,人的整体思维规律被发现,狭义的逻辑将被扬弃,逻辑将单指广义的逻辑;人类逻辑史也将不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而是从中国《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和思维方式开始。
在对称逻辑学的范式中,中国古代文化不是缺乏逻辑,而是人类逻辑学的真正源头。
整体上,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
有时逻辑和逻辑学两个概念通用。
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三大阶段。
对称逻辑是逻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是辩证逻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逻辑学发展的最高阶段。
对称逻辑学就是对称逻辑的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
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对称的逻辑。
对称逻辑就是对称的思维方式,对称的思维方式就是和谐的思维方式,和谐的思维方式是与和谐社会对称的思维方式。
对称逻辑学的产生,既是人类思维、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悖论”“逼”出来的产物。
“悖论”,是对称逻辑学产生的催化剂。
“悖论”的出现说明原有的逻辑和逻辑学的不完善,说明对称逻辑学的产生是逻辑与逻辑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以上内容摘自:《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陈世清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1)从形式逻辑到对称逻辑形式逻辑蕴涵了线性思维方式。
把“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看成唯一的思维方式,把“形式”逻辑运用范围扩大到所有对象,特别是需要复杂性思维的经济领域,就会出现悖论。
(完整版)逻辑学重点整理
![(完整版)逻辑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ba7f6b3af45b307e9719767.png)
逻辑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逻辑学答: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自身规律的学说。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什么是概念答: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
3、什么是命题答:命题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思维形态。
4、什么是推理答:推理是依据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的思维形态。
5、什么是定义答: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6、什么是划分答:划分是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划分的三要素:母项、子项、划分的根据7、什么是直言命题答:直言命题是直接地无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8、什么是直言三段论答:直言三段论也叫三段论,它是借助于一个共同的词项(概念)把两个直言命题联结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间接推理。
9、什么是同一律答:同一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10、什么是不矛盾律答:不矛盾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庇必有一假。
11、什么是排中律答:排中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12、什么是充足理由律答:充足理由律是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任何一个被确定为真的思想总有它的充足理由。
二、用图解法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A 船B 轮船C 货船答: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为:2.A 泰山B 山东C 中国D 联合国答:可用图表示为:3.A 词B 褒义词C 贬义词D 合成词4.A 现代化B 社会主义现代化C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答:可用图表示为:5.A 石拱桥B 卢沟桥C 拱形桥洞6.A 小说家B 戏剧家C 诗人D 文学家答:可以用图表示为:三、将具有下图所示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入图中3.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1、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商品。
(完整版)逻辑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逻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fa52cc377232f60dccca15a.png)
逻辑学名词解释1、概念: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单独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普遍概念:是指由若干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概念。
它的外延包括许多的对象。
集合概念: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不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放映的概念。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只有带否定词并使用其含义的,才是负概念。
论域:指一个正概念与其相对的负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组成的类。
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方法。
划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就是将外延较大的属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从而明确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限制: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即概念的限制就是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不研究具体命题内容上真假,只研究命题形式真假性质和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
模态命题:就是包含“必然”等模态词的命题。
复合命题:就是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包括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简单命题:就是没有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主要包括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
推理:就是由一或若干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态。
直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性质命题)肯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联项一般用“是”表示。
单称命题:就是陈述一个特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专有名词,不需量词。
全称命题:陈述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省。
特称命题:就是陈述一类事物中至少存在着一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项不可省为“有的、有些”(其逻辑含义就是“有”即至少有一个,不排斥全部)周延性:是直言命题主项与谓项在量的方面的逻辑特征,是直言命题形式中对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的陈述情况。
逻辑学名词)
![逻辑学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c8b3e41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b.png)
逻辑学名词)逻辑学,又称逻辑或论证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人们进行思考和分析的基础。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和推理,以正确的方式构成真正的结论,从而决定事物的知识可靠性。
逻辑学的基本原则是帮助人们以一种系统而可靠的方式构造出有条理的结论,从而使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逻辑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可用来描述促使正确推理方法的概念。
以下是逻辑学中常用的几个名词:1、综合:综合也称为逻辑判断,是思考和推理的基本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多个小部分的观点和证据结合起来,以得出一个总的结论。
2、反论:反论也称为反证法。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以某一论点为前提,然后把它的反面论点证明。
3、推理:推理是基于一些事实或前提,以某种逻辑推论而推断出新的结论的过程。
4、分辩:分辩是在从事推理过程中,对事实和论点之间关系的分析。
这样可以对推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偏见或漏洞予以剖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可证明的:可证明的是指那些观点和结论,其依据是可以被正确推理得到的。
6、不可证明的:不可证明的是指那些观点和结论,其依据不能够被正确推理得到,必须要有其他的方法来支持它们。
逻辑学一直被用来研究理性思考,也就是思考的过程,以及思考过程如何影响推理出正确答案。
它是哲学中最有用的理论,它可以帮助人们通过推理出最终的结论,以决定事物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逻辑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通过推理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现实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和现象。
逻辑学中的名词可以被任何人用来描述推理的过程,以正确地把握社会发生的现象。
因此,逻辑学提供的正确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我们身处的环境,从而更好地领会社会发生的事物,实现社会的发展。
逻辑学名词)
![逻辑学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56a87c3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e.png)
逻辑学名词)“逻辑学”是一门研究传统智力活动,如思考、推理和证明的研究学科。
它用来探讨知识和信念的合理性,以及其他部分在思维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
它涵盖了推理的范围,从基础的概念,如合法的证明和论证,到以计算机语言表示的合理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实例。
逻辑学研究的发展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最初的名字叫作“证明法”。
人们发现,用适当的概念和方法来证明某种命题,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和方法,也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技能。
后来,随着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在古希腊《瑞特罗斯派论》(Rhetorica)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这些概念建立在证明法的基础之上,其中包括演讲和证明的技巧。
自此以后,逻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当时广受欢迎。
公元前二世纪,埃及智者“艾波斯泰德”(Eubulides)创建了《原始逻辑学》,将其定义为“发现真理和虚假的科学”。
艾波斯泰德还提出了一种证明方法叫做“十三规则”,该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判断有一个情报是否可信,要根据它的权威和可信赖性。
”在当时,这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推理原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逻辑学的研究不断发展,结果产生了一种完整的推理系统,这种系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
17世纪,数学家法兰西斯笛卡尔(Descartes)和形而上学家培根(Bacon),用新技术象征和逻辑表达语言(Symbolic and Logic Expression Language)革新了逻辑学研究。
十九世纪,则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哥尔夫曼逻辑(Gdel Logic),证明了逻辑学学科的完整性,使得它可以与分析学等学科相结合,从而发展出完整的推理体系。
当今,逻辑学仍然是一门广受赞赏的学科,它的贡献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如计算机科学、哲学、心理学、商业、教育、社会科学等。
它的范围正在以日益扩大的步伐进一步推进,从理论上提高了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并发展出许多新的概念,以实现更迅速更准确的推理,实现更多的理论应用。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bf1d33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6.png)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正确推理的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名词。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逻辑学名词的解释:
1. 命题:在逻辑学中,命题是指能够用真或假来描述的陈述。
例如,“太阳是圆的”是一个命题,因为它可以被证明是真或假。
2. 范畴:范畴是指逻辑中的一种基本概念,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范畴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人、动物、植物等。
3. 推理:推理是指从已知的命题中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
逻辑学的
主要目的就是研究推理的正确性。
4. 谬误: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合理的想法。
逻辑
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研究谬误,以避免在推理中出现错误。
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的逻辑学名词,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概念和术语,如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推理规则等等。
逻辑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性思考和正确决策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逻辑学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逻辑学的名词解释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2f9d7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5.png)
逻辑学的名词解释有哪些逻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论证方法的学科,它以严密的推理和论证为基础,通过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论点和观点,以达到正确和合理的结论。
在逻辑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逻辑学名词进行解释。
1. 出发点:在逻辑学中,出发点是指思考和推理的起点。
它可以是一个观点、论点或问题,作为推理和思考的基础。
2. 前提:前提是推理和论证过程中的一部分,它是用来支持或证实一个论断或结论的基础性假设或事实。
在逻辑学中,前提是推理和论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推理方式:推理方式是推理和论证过程中用来得出结论的方法。
最常见的推理方式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是通过从一般性的前提中得出特殊的结论,而归纳推理是通过从特殊的观察或事例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4. 逻辑漏洞:逻辑漏洞指的是在推理和论证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
逻辑漏洞可能导致论证的无效性或结论的不合理性。
逻辑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人们识别和改正逻辑漏洞,以确保论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 矛盾:矛盾是指两个或多个陈述或论断之间的不一致性。
在逻辑学中,矛盾是一个关键概念,因为它可以揭示不可接受的推理或论证过程。
逻辑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找出并解决矛盾,以确保推理和论证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6. 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一组逻辑上有效的规则,用于指导推理和论证过程。
这些规则提供了一种确定推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的标准。
常见的推理规则包括充足性、等价性、取反、假言推理等。
7. 谬误:谬误是推理和论证过程中的错误或误导性的论断。
谬误可以是形式上的错误或实质上的错误,它们可能导致论证的无效性或结论的不合理性。
逻辑学的任务之一是识别和纠正谬误,使推理和论证更加准确和合理。
8. 有效性:在逻辑学中,有效性是指推理和论证过程符合逻辑规则,结论能够根据相应的前提推导得出的性质。
一个有效的推理是指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为真。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774b1f359eef8c75ebfb302.png)
逻辑教名词汇阐明之阳早格格创做单独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付象的观念,它的中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真物.普遍观念:是指由若搞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观念.它的中延包罗许多的对付象.集中观念:把一类对付象动做一个集中体去反映的观念.非集中观念:不把一类对付象动做一个集中体去搁映的观念.正观念:反映对付象具备某种属性的观念.背观念:反映对付象不具备某种属性的观念.惟有戴可定词汇并使用其含意的,才是背观念.论域:指一个正观念与其相对付的背观念所反映的对付象组成的类.定义:便是掀穿观念内涵的逻辑要收.掀穿观念所反映的真物的特有属性的要收.区分:掀穿观念中延的逻辑要收.便是将中延较大的属观念根据一定的尺度,区分出若搞个中延较小的观念,从而精确观念局部中延的逻辑要收.观念的节制:通过减少观念的内涵,以缩小观念的中延的逻辑要收.即观念的节制便是从属观念过度到种观念的逻辑要收.观念的综合:通过缩小观念的内涵,以夸大其中延的逻辑要收.有简曲真量战逻辑形式,逻辑教不钻研简曲命题真量上真假,只钻研命题形式真假本量战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闭系.模态命题:便是包罗“必定”等模态词汇的命题.复合命题:便是包罗其余命题的命题,包罗联止命题、选止命题、假止命题战背命题.简朴命题:便是不包罗其余命题的命题,主要包罗曲止命题战闭系命题.推理:便是由一大概若搞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态.曲止命题:便是报告真物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本量命题)肯定命题:便是报告真物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联项普遍用“是”表示.单称命题:便是报告一个特定真物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主项博有名词汇,不需量词汇.齐称命题:报告一类真物的局部分子皆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主项普遍观念,量省.特称命题:便是报告一类真物中起码存留着一真物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主项普遍观念,量项不可省为“有的、有些”(其逻辑含意便是“有”即起码有一个,不排斥局部)周延性:是曲止命题主项与谓项正在量的圆里的逻辑特性,是曲止命题形式中对付主项大概谓项的局部中延的报告情况.正在一个曲止命题形式中,如果报告了它的主项大概谓项的局部中延,那么其主项大概谓项便是周延的.曲止间接推理:便是前提惟有一个命题的曲止推理.A:齐称肯定E:齐称可定I:特称坑定O:特称可定阻挡付闭系:A与E之间的闭系是:不克不迭共真,得以共假.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必假;当一个假时,另一个真假大概.冲突闭系:AO、EI之间的闭系是:既不克不迭共真也不克不迭共假.即,一个为真时,另一个必假;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必真.等好闭系:AI/EO之间的真假闭系:齐称真,特称必真;齐称假,特称真假大概;特称假,齐称必假;特称真,齐称真假大概.下阻挡付闭系:IO之间的真假闭系:不克不迭共假,不妨共真.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当一个真时,另一个真假大概.换量法:改变前命题的量(把肯定改为可定,大概把可定改为肯定).换位法:改变前命题的主项战谓项的位子(把前提的主项改为谓项,把谓项改为主项).曲止间接推理:又称曲止三段论,也可简称为三段论.三段论:便是由包罗一个共共项的二个曲止命题为前提,推出一个曲止命题为论断的推理.三段论的格:便是由于中项所处的位子的分歧而形成的分歧三段论形式.正在三段论的大小前提中,中项不妨分别是主项大概谓项,那样,中项正在二个前提中的位子,公有四种分歧的情况,相映的有四个格.三段论的简略式:又称简略三段论.三由大小前提战论断组成,从逻辑结构上道,那三部分缺一不可.然而是人们正在使用三时,谈话表白上的简净,常常采与简略其中一个命题的形式.简略三段论便是简略大前提大概小前提大概论断的三段论.闭系命题:便是报告真物之间具备某种闭系的命题.结词汇二部分形成.真值:“真”战“假”称为命题的逻辑值,简称真值.真值表:推断复合命题的真值情况的博门的图表.联止命题:报告几种真物情况皆存留的命题.联止推理:便是前提大概论断是联止命题,并根据联止命题的逻辑本量去举止的推理.联止推理收会式:是以一个连止命题为前提,而推出其中某个联止肢动做论断的推理形式.联止推理合成式:是以几个命题为前提,推出仅以那几个命题为联止肢的联止命题动做论断的推理形式.选止命题:报告几种真物情况之中起码有一种真物情况存留的命题.肢命题为选止肢,联结词汇主假如“大概者”一词汇.相容选止命题:便是其选止肢不妨共果然选止命题.链接词汇是“大概者”.V析与式.不相容选止命题:报告其选止肢中有而且惟有一个选止肢为果然选止命题.“要么,要么”V`庄重析与式相容选止推理:前提中有一个是相容选止命题,并根据相容选止命题的逻辑本量举止的推理.假止命题:又称条件命题,它是报告某一种真物情况是另一种真物情况的某种条件的命题.假止联结词汇“如果(前件),那么(后件)”大概“惟有,才”.充分条件假止命题:其假止联结词汇为“如果……,那么……”的假止命题,报告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P→q蕴含式.充分条件:皆有二个分别为p,q的真物情况,如果有p,便必定有q,而不p是可有q不决定,那样P便是q的充分条件.需要条件假止命题:其假止联结词汇为“惟有,才”的假止命题.报告前件是后件的需要条件.P←q顺蕴含式需要条件:皆有二个分别为p,q的真物情况,如果不p,便必定出q,而有p却一定有q,那样P便是q的需要条件.充分需要条件假止命题:假止联结词汇为“当且仅当”的假止命题.报告前件是后件的充分需要条件.P↔q等值式假止易位推理:其前件为一个假止命题,而论断是将前提的前、后件既互换位子又共与可定的共种的假止命题那样一种必定性推理.假止连锁推理:便是以二个一上的假止命题为前提,而且根据条件闭系的传播性而推出一个假止命题为论断的推理.充分条件假止连锁推理式:P→q,q→r所以p→r需要条件假止连锁推理式:p←q,q←r,所以p←r 二易推理:假止选止推理中的一种.假止选止推理便是由假止命题战选止命题动做前提所形成的推理.其中,有二个充分条件假止命题战一个二肢的选止命题动做前提,而且根据充分条件假止命题战选止命题的逻辑本量举止的推理,正在保守逻辑中称为女易推理.驳斥:便是掀收其中隐躲的过失.“构制一个好同的二易推理”的要收:通过构制出一个与本二易推理好同的二易推理,并从其中推出好同的论断,去达到驳斥本二易推理的手段.背命题:便是可定某个命题的命题,它是有命题联结词汇“并不是”联结一个肢命题而成的.础特性便是正在命题中包罗有“必定”“大概”一类模态词汇.(也是狭义的模态命题,又称真值模态命题)大概天下:指人们不妨合乎逻辑的设念出去的百般各咋样的情况大概场合,他们正在现真核心纷歧定存留,然而正在逻辑上却是大概的.现真天下不过许许多多大概天下中的一个大概天下.非现真的大概天下却本去不料味着其余某个星球大概正在其余某个物理空间中的天下,它是人们设念的天下,存留于群寡的设念之中.典型模态命题:简称典型命题,他报告的是拘束人们止为的某种下令大概确定.基础特性是正在命题中含有“必须”“允许”“克制”一类的典型模态词汇(简称典型词汇).由于克制=必须不,所以典型词汇不妨归纳为:必须战允许.理.回溯推理:又称溯本推理,便是正在已知二个真物大概局里之间具备果果通联的前提上,由截止推测本果的推理.不真足归纳推理:也称简朴罗列归纳推理.便是根据一类对付象中部分对付象具备某属性,而且不逢到反例,从而推出该类对付象皆具备该属性的推理.穆勒五法:探供果果通联的要收有供共法、供同法、供共供同并用法、共变法战结余法.供共法:又称符合法.如果被钻研的局里出现的若搞场合中,其余先止情况皆分歧,惟有一个情况相共,那么,那个唯一相共的情况与被钻研的局里之间便有果果通联.特性是“同中供共”.供同法:又称好别法.如果被钻研的局里出念喝不出现的二个场合中其余现止情况皆相共,惟有一个情况分歧,那么那个唯一分歧的情况与被钻研的局里之间便有果果通联.特性是“共中供同”.供共供同并用法:又称并用法.如果正在被钻研的局里出现的一组正里场合中,皆存留一个大寡的先止情况,而正在被钻研的局里不出现的另一组反里场合中,皆不存留那个共共的先止情况,那么,那个共共的先止情况与被钻研的局里之间便有果果通联.特性“二次供共,一次供同”.共变法:如果正在被钻研的局里爆收变更的各个场合中,其余先止情况皆稳定,惟有一个先止情况爆收变更,那么那个唯一爆收变更的先止情况与被钻研局里之间便有果果通联.特性“共中供变”.结余法:如果已知某一复合局里是另一复合局里的本果,共时又知前一复合局里中的某一部分是后一复合局里中某一部分的本果,那么前一复合局里中的结余部分与后一复合局里中的结余部分之间便有果果通联.特性“从余果供余果”.类比推理:由二个(大概二类)对付象正在某些属性上相共大概相似,从而推出它们正在另一个属性上也相共的推理.真物局里及其顺序性做出假定性阐明的思维形式.共一律:正在共一思维的历程中,任一思维皆必须脆持自己的共一,不克不迭任性改变.公式是:A是A,大概A→A.(思维的决定性央供观念战命题必须脆持自己的共一.)冲突律:正在共一思维的历程中,二个互相冲突的思维不克不迭共真,即对付共一真物不克不迭既肯定它是什么,又可定它是什么,其中必有一假.公式:A不利害A(思维的决定性央供使用命题时前后不克不迭自相冲突).排中律:正在共一思维历程中,二个互相冲突的思维不克不迭共假,其中必有一真.公式:A大概者非A,大概者表示排斥.(思维的决定性央供正在二种互相冲突的思维中,不克不迭“二不可”).(又称逻辑道明).究竟道明:便是正在试验活动的前提上根据确凿的究竟间接决定某命题的究竟性的道明.表里道明:便是用一个大概若搞个已知为果然命题,通过推理去决定另一个命题真正在性的思维历程.间接道明:便是从真正在论据间接推出论题的道明.特性是从论题出收,为论题的真正在性提供正里的缘由.间接道明:便是通过道明与本论题相闭的其余论题为假,从而推出本论题为果然道明.特性是论题的真正在性不是从论据的真间接推出的,而是从其余的假间接推出的.反证法:通过道明反论题(与本论题具备冲突闭系大概下收对付闭系的命题)为假,从而根据排中律,推出本论题为果然道明要收.↑P250↓P252选止证法:便是通过道明与本命题相闭的其余命题为假,从而推出本命题为果然道明要收.反驳:一种特殊的道明,即用一个大概若搞个已知为果然命题去决定另一个命题为假大概其道明不克不迭创制的思维历程.间接反驳:便是根据一个大概一些命题的真正在性,间接推出对付圆命题的真假性的反驳要收.独力道明法:便是通过道明与对付圆的命题具备冲突闭系大概阻挡付闭系的命题的真正在性,从而根据冲突律,决定对付圆的命题的真假性的反驳要收.归谬法:便是从被反驳命题出收,推出与事理相冲突的论断,大概推出逻辑冲突,从而道明被反驳命题真假的反驳要收.谬误:便是指人们正在思维活动中,自愿大概不自愿的违犯思维顺序大概准则而爆收的逻辑过失.人们常常把不是蓄意犯的逻辑过失称为谬误,而把蓄意反逻辑顺序大概准则举止似是而非的论证称为诡辩.成的演绎推理.特性正在于,钻研战观察逻辑形式时,把一个复合命题只收会到其中所含的简朴命题为止,而不是把一个简朴命题再收会为其主项、谓项及量项等百般身分.真值函应:一个函数如果其自变元所与之值为“真值”,而该函数自己由此与值为“真值”,则该函数称为真值函应.函应:动做数教中函数闭系正在逻辑范畴中的推广战简曲使用,函数称为函应(函项),变量称为变项,而变项所与的值并不是是数值而是真值大概假值.真值蕴含涵:相称于假止命题中前件与后件间之内正在闭联的真值函应,称为真值蕴涵.沉止式:对付于一个真值函应,如不管其中的自变项与值真假,而该函应之真值为“真”,则该函应为沉止式,果沉止式其值常真,果此亦称为永真式.冲突式:对付于一个真值函应,如不管其中自变项与值真大概假,而所有函应式之真值为“假”,则该函应式为逻辑冲突式.与沉止式好同,逻辑冲突式的值常假.公理系统:借公理要收,即依据一些最基础的初初命题(不证自明的公理)依照演绎推理的准则而推导一系列定理、命题所修构的完备的演绎体系,如欧几里得几许教.任一公理系统所需谦脚的条件:相容性(无冲突普遍性)、完备性(真足性)、独力性(不可推演性).公理:多是鉴于人类少久反复试验的考证寡所公认本去正在性,无需其余命题道明而不证自明的命题.为“1”.式化的公理系统即所谓谓词汇演算.谓词汇逻辑:便是把简朴命题从而收会为其主项、谓项战量项并借以钻研命题的形式结构及其推理的顺序与准则的逻辑演算表里.主项:命题中表示思维对付象的词汇项称为主项(主词汇).谓项:而将表示对付象本量大概闭系的词汇项称为谓项(谓词汇).变项:表示某类特定真物中任一个体的项称为变项.变项的变程:如果一个变项反映某类真物中的任一个,则该类真物便是那个变项的变程.量项:命题中表示数量本量的词汇项,新颖形式逻辑有二个量项,即齐称量项与存留量项.齐称量项相称于自然谈话中的“十足”“所有的”“凡是”等等;存留量项相称于自然谈话中的“有的”“有”“起码有一”等等.量词汇的辖域:是量词汇所拘束的范畴.沉叠量项:有先后序次的量项序列.普遍灵验的公式:不管其中变项与什么值,其截止经常果然公式.简称普效式.补充篇:1.非对付称闭系:正在特定范畴里,如果aRb真,那么bRa 大概真也大概假,正在那种情况下,闭系R便是.2.反变闭系:观念的内强越多,则中延小;内涵越少,则中延大.3.属种闭系:真包罗闭系与真包罗于闭系是相对付互顺的,合称为属种闭系.“四观念”过失:便是指正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分歧的观念.5.循环定义:定义项依好于被定义项去阐明.即是用A定义B,再用B定义A 大概者用A 定义B,用B定义C,用C定义A6.观念间的接叉闭系:指一个观念的部分中延与另一个观念的部分中延沉合的闭系.7.真包罗闭系:一个观念的部分中延与另一个观念的局部中延沉合的闭系.(A真包罗B):B皆是A,然而有的A不皆是B.8.真包罗于闭系:(A真包罗于B):A皆是B,然而有的B不皆是A.9.定义过宽:定义项的中项大于被定义项的中延.:是一类对付象共共具备,且仅为该类对付象所具备的属性.11.中项:不正在论断中出现,正在前提中出现二次,那个词汇项称为中项.:是从普遍性命题引出各别性命题.:观念的内涵,是观念所反映的对付象的真量属性.14.定义:正在适合的观念报告中,如坚决定了相闭观念的真量属性,则称为定义.:观念的中延,是观念所反映的对付象类.16.推断:推断是对付对付象所有断定的思维形式.。
逻辑 重要名词
![逻辑 重要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d51c7d3a10661ed9ad51f33a.png)
逻辑学·概念1.逻辑:“逻辑”一词来自英文“logic”的音译。
在西方文化中,“逻辑”一词源于希腊文“λόγος”(逻格斯),其语义十分丰富,既指“规律”、“思想”、“理性”又有“言辞”、“语句”等含义。
中国的“逻辑”。
主要是以墨家和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学”、“辩学”思想。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的主要涵义有四种: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我们是在第③种意义上使用“逻辑”一词的。
2.逻辑形式: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它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
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3.对象语言与元语言:对于逻辑而言,人工语言是用来表示或显示逻辑形式的,我们把这个人工语言叫做对象语言。
用来表述能够显示或表示逻辑思想的人工语言的语言就是元语言。
一般的说(不是仅仅在逻辑学的范围内),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元语言是用来表述对象语言的语言;因此,换一个角度说,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
例如:①,雪是白的②,雪是白的陈述的是一种属性语句①陈述的是客观对象及其颜色属性,因此它是对象语言。
语句②是对语句①的陈述,不是对雪和白的属性的陈述,因此它是元语言。
4. 命题是对思维对象的反映,但是它对所反映的内容不作任何断定。
命题尽管没有“断定”的成分,但是它有真假,它是真假的载体。
命题具有真值的含义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命题要么陈述了事实,要么没有陈述事实”。
如:火星上有生命A.简单命题(原子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命题。
它自身不再含有其它命题了。
“他是一名大学生”简单命题的形式:⑴,基本结构是“主项+谓项” “S(不是)是P”⑵,按照量词划分,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55df8ad1a37f111f1855b43.png)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就一定有事物情况A,A就是B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简称充分条件推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选言推理:是根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推理,分为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必然推理: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关系推理:前提至少有一个是关系判断,并按其关系的逻辑性质而进行推演的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归纳推理: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重言式:给定一命题公式,若无论对分量作怎样的指派,其对应的真值永为T(True),则称该命题公式为重言式或永真公式矛盾式:设A为任一命题公式,若A在它的各种指派情况下,其取值均为假,则称A是矛盾式或永假式可满足式:设A为任一命题公式,若A在各种真值指派下至少存在一组成真指派,则A 是可满足式逻辑常项:是在命题逻辑中的逻辑形式的联结词,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可以变化的部分大项:在三段论的结论中做谓项的概念中项:在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中都出现的共同概念小项:在三段论的结论中做主项的概念论据:逻辑学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判断不相容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中有且只有一种情况存在的选言命题全称否定命题: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关系命题:陈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简单命题负命题:由否定一个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换位法:改换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以推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共变法:探求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
在被研究的现象发生变化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种发生变化的先行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该现象的原因求同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确定在各个场合先行情况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是共同的,如果是,那么这个共同情况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逻辑学名词释义
![逻辑学名词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092eacff3186bceb18e8bb11.png)
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
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对逻辑而言,人工语言是用来表示或显示逻辑形式的,我们把这个人工语言叫做对象语言。
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
言,元语言是陈述语言的语言。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命题。
它自身不再含有其它命题了。
复合命题是由命题构成的命题。
也就是说,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命题和逻辑联词。
(基本的复合命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负的复合命题,它们是复合命题与推理讨论的基本对象。
)复合命题基本结构是“主项+谓项”,按照量词划分,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联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同时具有某些属性的复合命题。
(显然,,联言命题就是几个命题的“联合”,他陈述的是几个同时存在的事实。
)联言判断:就是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选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假言命题陈述的是两个思维对象之间的条件关系。
因此又叫条件命题、蕴涵命题。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有P就有Q,无P不一定无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没有P就没有Q,有P不一定有Q,则P是Q的必要条件。
逻辑学名词释义
![逻辑学名词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778eac5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4.png)
逻辑学名词释义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思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抽象性和间接性。
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
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人工语言是为了特别的目的“构造”的语言。
它的突出特点是符号特征对逻辑而言,人工语言是用来表示或显示逻辑形式的,我们把这个人工语言叫做对象语言。
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
言,元语言是陈述语言的语言。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命题。
它自身不再含有其它命题了。
复合命题是由命题构成的命题。
也就是说,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命题和逻辑联词。
(基本的复合命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负的复合命题,它们是复合命题与推理讨论的基本对象。
)复合命题基本结构是“主项+谓项”,按照量词划分,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联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同时具有某些属性的复合命题。
(显然,,联言命题就是几个命题的“联合”,他陈述的是几个同时存在的事实。
)联言判断:就是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选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假言命题陈述的是两个思维对象之间的条件关系。
因此又叫条件命题、蕴涵命题。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有P就有Q,无P不一定无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详细
![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bb114f3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7.png)
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详细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方法和规律的学科,逻辑用语是指在逻辑学中常用的一些术语、概念和规则。
逻辑用语是逻辑学习者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它们对于理解和运用逻辑学原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逻辑用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一、命题逻辑用语1. 命题:命题是对某个事实或者概念作出真假判断的陈述句。
命题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
2. 真值:命题的真假状态称为真值,真命题的真值为真,假命题的真值为假。
3. 联结词:联结词是用来表示命题之间逻辑关系的词语,例如“与”、“或”、“非”、“如果...那么”等。
4. 合取命题:由多个简单命题用“且”联结而成的复合命题。
5. 析取命题:由多个简单命题用“或”联结而成的复合命题。
6. 蕴含命题:由前提命题和结论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用“如果...那么”联结。
7. 反命题:将原命题的真值取反得到的命题。
8. 逆命题:将原命题中的前提和结论位置互换得到的命题。
9. 逻辑等值式: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值。
10. 矛盾命题:两个命题在真值上互为反义。
11. 背反命题:两个命题只能有一个为真。
二、谬误逻辑用语1. 常见谬误:指在推理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错误逻辑。
2. 漏洞谬误:推理中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者条件。
3. 意义不明谬误:命题的表述不清晰或者含糊不清。
4. 假设不当谬误:推理过程中使用了不成立的假设。
5. 伪命题:看似是命题实际上并不是命题。
6. 偷换概念谬误:在推理过程中将概念混淆或者曲解。
7. 弱势推理谬误:推理的结论过于绝对,没有考虑例外情况。
8. 诱导推理谬误:推理的结论只是一种可能性,并非必然性。
三、谓词逻辑用语1. 主体:命题中被描述的对象或者概念。
2. 谓语:对主体进行描述或者陈述的部分。
3. 量词:用来表示主体范围的词语,例如“所有”、“存在”等。
4. 谓词逻辑:一种更为复杂的逻辑系统,它允许我们在命题中引入量词,进而使得我们可以对全称命题(一般化陈述)和存在命题(实例化陈述)进行讨论。
逻辑学考点
![逻辑学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d5395777232f60ddcca1c6.png)
一 、名词解释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命题: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思维形态。
推理:是依据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的思维形态。
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用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时必须遵守的一般准则。
集合体: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逻辑常项:是指直言命题的联项、量项。
逻辑变项:是指直言命题的主、谓项。
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即通常所说的概念的使用范围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
负命题:就是否定某个命题的命题。
联言命题: 是反映若干对象情况共同存在的命题选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对象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只能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
假言命题:是反映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命题。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不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者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二、概念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例如:商品。
内涵: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外延:衣服、铅笔、电脑……2.概念的关系(注:一、真包含于关系又称种属关系,真包含关系又称属种关系。
这两种关系合称从属关系(包含关系)。
二、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属于全异关系。
)3概念的限制与概括例如:限制“桥”: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的石拱桥概括“小说”:小说→文学→艺术→社会意识形态4概念的定义:属加种差法例如:商 品 是 用于交换的 劳动产品。
被定义项 联项 种差 属概念5.概念的划分单独概念:专有名词。
例如:北京、长江。
普遍概念:除专有名词之外。
例如:汽车、歌曲。
集合概念:以事物的群体反应对象。
逻辑学名词解释之欧阳法创编
![逻辑学名词解释之欧阳法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229b59bb9b6648d7c0c7462f.png)
逻辑学名词解释单独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普遍概念:是指由若干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概念。
它的外延包括许多的对象。
集合概念: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不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放映的概念。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只有带否定词并使用其含义的,才是负概念。
论域:指一个正概念与其相对的负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组成的类。
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方法。
划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就是将外延较大的属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从而明确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限制: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即概念的限制就是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概括: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其外延的逻辑方法。
性。
命题有具体内容和逻辑形式,逻辑学不研究具体命题内容上真假,只研究命题形式真假性质和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
模态命题:就是包含“必然”等模态词的命题。
复合命题:就是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包括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简单命题:就是没有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主要包括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
推理:就是由一或若干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态。
直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性质命题)肯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联项一般用“是”表示。
单称命题:就是陈述一个特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专有名词,不需量词。
全称命题:陈述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省。
特称命题:就是陈述一类事物中至少存在着一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项不可省为“有的、有些”(其逻辑含义就是“有”即至少有一个,不排斥全部)周延性:是直言命题主项与谓项在量的方面的逻辑特征,是直言命题形式中对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的陈述情况。
00逻辑学术语的整理
![00逻辑学术语的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0e46b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a.png)
00逻辑学术语的整理【概念】概念包括: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个别概念和普遍概念。
该命题的符号形式是:{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个别概念、普遍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概念或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集合概念甲}=集合概念乙。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子集或母集。
非集合概念:元素。
别相(标相):元素或子集。
总相(合相):子集或母集。
值得注意的是,符号“∅”,既可以指示一种元素,也可以指示一种集合——空集。
某一群事物的不确定集合之母集=【{阴之否定属性之内因}∪{阳之肯定属性之内因}】=(空集之子集∪某一群事物的肯定集合之子集)。
并且,广义的肯定之属性=否定之属性。
空集=某一群事物的否定集合。
因此,空集之母集=(空集之子集∪空集之子集)=空集之子集。
个别概念和普遍概念个别概念:分子。
普遍概念:种概念或属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种概念可以是个别概念,也可以是普遍概念,属概念只能是普遍概念。
符号“∅”,也可以代表个别概念。
个别概念和普遍概念,皆属于非集合概念。
相对概念(别相)和绝对概念(总相)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子集和母集的关系或交集和并集的关系,就是说,两者的关系,是:能属于(被包含)和被属于(能包含)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之间的相绝关系,是相对的。
狭义概念(内涵)和广义概念(外延)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和结果的关系或交集和并集的关系。
就是说,两者的关系,是:被包含和能包含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之间的狭广关系,是相对(相比)的。
下位概念(别名、异名)和上位概念(通名、总名)下位概念:别相、自相或共相。
上位概念:总相。
下位概念和上位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是:交集和并集的关系、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子集和母集的关系、内因和结果的关系或外因和结果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下位概念和上位概念之间的下上关系,是相对(相较)的。
逻辑学名词释义
![逻辑学名词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092eacff3186bceb18e8bb11.png)
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
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对逻辑而言,人工语言是用来表示或显示逻辑形式的,我们把这个人工语言叫做对象语言。
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
言,元语言是陈述语言的语言。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命题。
它自身不再含有其它命题了。
复合命题是由命题构成的命题。
也就是说,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命题和逻辑联词。
(基本的复合命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负的复合命题,它们是复合命题与推理讨论的基本对象。
)复合命题基本结构是“主项+谓项”,按照量词划分,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联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同时具有某些属性的复合命题。
(显然,,联言命题就是几个命题的“联合”,他陈述的是几个同时存在的事实。
)联言判断:就是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选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假言命题陈述的是两个思维对象之间的条件关系。
因此又叫条件命题、蕴涵命题。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有P就有Q,无P不一定无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没有P就没有Q,有P不一定有Q,则P是Q的必要条件。
逻辑学名词释义
![逻辑学名词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092eacff3186bceb18e8bb11.png)
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
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对逻辑而言,人工语言是用来表示或显示逻辑形式的,我们把这个人工语言叫做对象语言。
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
言,元语言是陈述语言的语言。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命题。
它自身不再含有其它命题了。
复合命题是由命题构成的命题。
也就是说,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命题和逻辑联词。
(基本的复合命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负的复合命题,它们是复合命题与推理讨论的基本对象。
)复合命题基本结构是“主项+谓项”,按照量词划分,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联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同时具有某些属性的复合命题。
(显然,,联言命题就是几个命题的“联合”,他陈述的是几个同时存在的事实。
)联言判断:就是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选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假言命题陈述的是两个思维对象之间的条件关系。
因此又叫条件命题、蕴涵命题。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有P就有Q,无P不一定无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没有P就没有Q,有P不一定有Q,则P是Q的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逻辑 虚假理由 选言判断 循环论证 演绎推理 演绎证明 一次划分
已知判断 以偏概全 有限外延 预期理由 越级划分 直接推理 直接证明
主词周延
五字
宾词不周延 不相容关系 纯粹换位法 充足理由律 次对立关系 非本质属性
逻辑学名词术语
来源:谜材网 发表日期:2008-03-11 20:12:21
一字
格 量 式 质
二字
宾词 大词 定义 多难 二难 反驳 分类 否定 概括 概念 后件
划分 还原 假设 假说 检查 结论 肯定 论点 论据 论题 论证
矛盾 名词 模态 母项 内涵 判断 前件 前提 全称 三难 思维
联系词 逻辑学 矛盾律 O判断 排除法 排中律 契合法 求同法 求异法
三段论 三一律 省略式 剩余法 四名词 同一律 完整式 下定义 限制词
小前提 新判断 选言肢 原判断 真判断 种概念 周延性
四字
必然判断 并列关系 宾词周延 单称判断 单独概念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对立关系 二次划分 二难推理 反驳论点 反驳论据 反驳论证 否定判断
复合宾词 复合主词 概念模糊 归纳推理 归纳证明 换质位法 或言判断
假言判断 集合概念 假言推理 间接推理 间接证明 交叉关系 科学定义
肯定判断 类比推理 类比证明 类似划分 类种关系 联言判断 逻辑错误
矛盾关系 逆复合式 逆连锁式 普通概念 全称判断 上位概念 省略结论
实然判断 顺复合式 顺连锁式 思维形式 特称判断 同一关系 偷换概念
全称否定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完全归纳推理
相容而不穷尽 小词不当周延 以相对为绝对 直接反驳论点
七字
不相而不穷尽 纯粹的假言推理 混合的假言推理
相容的选言判断 虚假的二难推理 中词两次不周延
八字
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九字
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否定肯定式 复合主宾词 假说的提出 假说的验证 假言三段论 简单换位法
肯定否定式 邻近类概念 论据不相干 省略大前提 省略小前提 限量换位法
限制换位法 相容而穷尽 选言三段论 证据不充分 直言三段论 主词不周延
六字
不相容而穷尽 大词不当周延 复杂的构成式 复杂的破拆式 划分标准不一
假言选言推理 间接反驳论点 简单的构成式 简单的破拆式 科学归纳推理
四难 特称 推理 外延 限制 相容 小词 证明 中词 种差 周延
主词 子项
三字
A判断 不相容 不周延 差异法 大前提 带证式 第二格 第三格 第四格
第一格 典型格 对当法 E判断 二分法 反证法 否定词 复合式 还别格
换位法 换质法 格伦格 共变法 I判断 假判断 类概念 例证格 连锁式
复合宾词的联言判断 复合主词的系言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