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白细胞输血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去除白细胞输血及其临床意义

去除白细胞输血及其临床意义

技术分类
根据去除方法的不同,可 分为过滤法、离心法、吸 附法和混合法等。
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应用范围
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输血免疫抑 制患者、器官移植受者和新生儿等高危人群中。
技术改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白细胞去除率更高、操作更简便、 成本更低廉的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正在研发中。
临床效果
3
拓展到其他治疗领域
将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应用于其他治疗领域,如 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开拓新的治疗途径。
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和贡献
促进相关技术创新
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如分离技术、检测技术等,促进相关 产业的发展。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推广和应用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和输血安全性 ,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
为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被提出。
临床需求
随着临床用血量的增加,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满足了临床对安全输 血的需求。
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01
02
03
原理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 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异 体免疫反应和输血传播疾 病的风险。
流程
采集全血或成分血,经过 白细胞去除处理,再进行 储存和输注。
除过程,确保输血安全。
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
03
制定更加严格的白细胞去除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技
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临床应用前景和拓展领域
1 2
扩大适用人群
将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应用于更多适应症的患者 ,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去除 白细胞输血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去除白细胞输血

去除白细胞输血

溶血反应
在去除白细胞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 当,可能会导致红细胞损伤,引发溶 血反应。
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严格筛选血液来源
确保血液来源安全可靠,避免 使用不合格的血液制品。
加强设备维护
定期对过滤器等设备进行检查 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严密监测输血过程
在输血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 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
为是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法。
03
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减少输血反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去除白细胞可以降低因 白细胞引起的输血反应,
如发热、过敏等。
降低感染风险
去除白细胞可以降低输 血后感染的风险,特别 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
患者。
提高输血效果
去除白细胞可以去除不 适合患者的白细胞,使 输血更加个性化,提高
输血效果。
降低感染风险
去除白细胞可减少输血传播性疾病 (如HIV、肝炎等)的风险,降低感 染风险。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急性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多次输血治疗,由于免疫功能 低下,容易产生输血不良反应。采用去除白细胞输血后,患 者未出现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案例二
一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预防 免疫排斥反应,采用去除白细胞输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未出现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
应。
加强患者教育
告知患者在输血后注意事项, 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04
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范围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适用于特定患者群体
去除白细胞输血可降低因免疫反应引 起的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提高输 血安全性。

白细胞去除的原理及应用

白细胞去除的原理及应用

⽩细胞去除的原理及应⽤⼀、引⾔⽩细胞是⾎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重要的作⽤。

然⽽,在某些情况下,如输⾎、⾎液透析或某些特定的医疗过程中,去除⽩细胞可能是必要的。

本⽂将详细探讨⽩细胞去除的原理、⽅法以及其在医疗实践中的应⽤。

⼆、⽩细胞去除的原理⽩细胞去除的原理主要基于⾎液成分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常⽤的⽩细胞去除⽅法包括离⼼法、过滤法和免疫吸附法等。

1.离⼼法:离⼼法是⼀种基于⾎液成分密度差异的原理进⾏⽩细胞去除的⽅法。

通过调整离⼼机的转速和时间,可以将⽩细胞与其他⾎液成分分离,从⽽达到去除⽩细胞的⽬的。

2.过滤法:过滤法是通过特定的过滤材料来去除⽩细胞。

这些过滤材料通常具有特殊的孔径和表⾯性质,能够捕获并去除⽩细胞,⽽允许红细胞和⾎浆等成分通过。

3.免疫吸附法:免疫吸附法利⽤特定的抗体与⽩细胞表⾯的抗原结合,从⽽实现⽩细胞的去除。

这种⽅法具有较⾼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可以精确地去除⽬标⽩细胞。

三、⽩细胞去除在医疗实践中的应⽤1.输⾎:在输⾎过程中,去除⽩细胞可以降低输⾎反应的⻛险,如输⾎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等。

通过去除⽩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原性物质的输⼊,从⽽降低免疫反应的发⽣。

2.⾎液透析:在⾎液透析过程中,去除⽩细胞有助于减少透析器内的炎症反应和凝⾎反应。

这有助于提⾼透析效果,延⻓透析器的使⽤寿命。

3.癌症治疗:在某些癌症治疗过程中,如⻣髓移植或化疗等,去除⽩细胞可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副作⽤和并发症。

通过去除⽩细胞,可以减少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和炎症反应,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治疗效果。

四、结论⽩细胞去除技术在医疗实践中具有⼴泛的应⽤价值。

通过了解⽩细胞去除的原理和⽅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这⼀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然⽽,也需要注意到,⽩细胞去除并⾮适⽤于所有情况,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疗需求进⾏决策。

五、展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去除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去白细胞血临床技术应用

去白细胞血临床技术应用
(二)过敏性结肠炎 个案报道滤除白细胞输血可引起结肠炎,机理不明。
输注去WBC的RBC适应症
爱丁堡皇家医师学会专题讨论会:93-3 推荐的适应症
★ 防止延迟NHFTR<5×106WBC/U.RBC
重β地中海贫血
其他有选择地 ▲ 慢性再障? ▲ 脊髓发良不良
可能的适应症
★ 防PC输血的NHFTR ◆ NHFTR与HLA关系不太明确 ◆ 改善PC输血效果不明确 ★ 癌、手术、HIV病人中防同种WBC免疫抑制

10%-20%
额外操作程序

需过滤到另一袋
收集时间
பைடு நூலகம்


过滤器阻塞

有可能
细胞因子释放


血小板活化


Amicus、Trima 及 COBE LRS分离机可使白细胞污染率 降至1×106以下
※表8 不同分离机机采血小板之白细胞残留量比较
分离机类型
白细胞残留量 白细胞<5x106的比例(%)
CS3000Plus
筛滤技术 微聚滤器,滤除白细胞70%-90%
三代

粘附技术 吸附滤器,滤除白细胞>99.9%
※ 表10 两种国产过滤器过滤流速及WBC去除率比较
甲组
乙组
t
p
过滤时间(x±s,min) 5±1
过滤流速(ml/min)
34
WBC去除率(%)
99.86
RBC回收率(%)
92.3
Plt去除率(%)
82.88
(六)预防输血相关性肺微血管栓塞
1、库血中的白细胞碎片、血小板碎片、变性蛋 白、纤维蛋白共同形成微聚物(微栓);

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
死率也就越 高。一般认为输 注血液中残 留的白细胞数 <1 可 0, 使发生 P G H A— V D的危害 大为降低 【 。但也 有学者报 道 , 8 J J6
细胞 , 视为是一种 污染物 , 被 其在输 血 中 的不 良作 用 逐渐 为 临 床所重视 , 如同种异 体输 注会 产生 白细 胞抗 体 , 白细胞 抗 体 而 会引起一系列副作 用 , 如非溶 血性 发热性 输血 反应 、 A同种 HL 异体免疫反应 、 血小 板输 注无 效等 , 同时 白细胞 还是 一些 嗜 白 细胞病毒如 巨细胞病毒 等的载体 , 含 白细胞 的血 液制剂将 输注 具有传染这些病毒 的危 险。 因此 , 血液 及其成分 去除 白细胞 对 输血安全 和临 床治疗 具 有重要 作用 。去 白细胞 输 血 已成 为 现 代输血 的发展 趋势 。现 对去 白细胞输 血 的临床 应用 作 简要 论
安全 、 时、 效是 临床 输血 的原则 。随着科 学 技术 的进 及 有 步和人 民生活水平 的提 高 , 人们 更 重视血 液质 量 、 血疗 效 和 输 输血安全 。近代 医学 研 究表 明… , 血液 中非治 疗性 成 分 , 白 如
切关系。输入的正常供血者淋 巴数量越多, 其病情越严重, 病
细胞过滤器过滤 去除血 液 制品 中 的 白细 胞输 血能 显著 降 F — N H R的 发 生率 。美 国血 库 协会 ( T B) 血 液 质 量 标 准 指 的 出【 : 一次输入血液或血 液成 分中 的白细胞含量 <5 0 , J ×1 即去
除 9 %的白细胞 , 能有 效 地 防止 F T 的发 生。因此 , 0 就 NH R 去
Vo . 9 No. 12 1 F b20 e .0 7
去 白细 胞 输血 的临床 应 用

去除白细胞在我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现状

去除白细胞在我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现状
安全性 ;
1 诊断标准 - 3
参 照文献p 下列症状之一 : 温升高 l , 唷 体  ̄ 明显畏寒 , C 肉眼可见 皮疹 , 血压下降 , 闷和呼吸 困难 、 胸 呕吐 、 过敏性休克 等症状则认 为
输血反应 。 1 血液检测 . 4
摘 要 : 的 探 讨 应 用 白 细 胞 过 滤 器 对 全 血 或 S GN ( 化 钠 一 嘌 呤 一葡 萄 糖一甘 露 醇 ) 目 A [氯 腺 悬浮 红 细 胞 进 行 白细 胞 去 除 , 比较 白 细 胞 去 除 前 后 血
液 的质 量 及 临床 应 用现 状 . 防非 溶 血 性 输 血反 应 。方 法 将 全 血或 悬 浮红 细 胞使 用 白 细胞 过 滤 器去 除 白细 胞 , 预 比较 去 除 白细 胞 组 与 未去 除 白 细 胞 组 发 生的 临床 非 溶 血 性 输 血 反 应 率 。 结 果 在 4 0 全 血 或 悬 浮 红 细 胞 中 白 细 胞 去 除 率 > (92 % ̄ 94%) 红 细 胞 回 收 率 > O 0 ml 9 9 .6 9 .1 , 9% (09%-23%)血 红 蛋 白回 收 率> 9 9 . %- 98%) 血 小板 去 除 率> 8 3 .1 -98%) 9 . ' .2 , 7 - 9 9 %(96 , . 2 . 4 ” 9 3 %(81%' .9 ~非 溶 血 性 输 血 反 应 发 生 率 为 03 %, 未 去 3 .5 较 白 细胞 组 发 生 的 非溶 血 性 输 血 反 应 发 生 率 41 .%明 显 降低 . 两者 比较 差 异 有 显 著, (< .1。 论 经 过 去 除 白 细胞 的血 液 成 分 制 品 能 显著 降 低 P P 001 结 z k
液。 1 方法 . 2

滤白红细胞悬液的临床应用

滤白红细胞悬液的临床应用

滤白红细胞悬液的临床应用滤白红细胞悬液(Filter Leukoreduced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简称LRBCs)是一种应用于输血过程中的血液制品,通过去除悬浮其中的白细胞,提供更纯净的红细胞悬液用于输血。

LRBCs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LRBCs的制备、适应症和临床效果几个方面来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LRBCs的制备LRBCs制备的关键在于去除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

目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使用滤波器或离心技术来实现。

滤波器可以选择微孔滤膜,如陶瓷滤膜或聚酯纤维滤膜等,具体选择取决于所需去除的细胞类型和大小。

离心技术则是通过离心机的离心力来分离白细胞和红细胞。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去除白细胞,从而获得LRBCs。

二、LRBCs的适应症1. 减少输血相关反应风险:白细胞富集的红细胞悬液与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风险增加有关。

去除白细胞可以降低输血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从而减少过敏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安全性。

2. 减少感染风险:白细胞富集的红细胞悬液可能存在传染病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

使用LRBCs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长期血液供应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3. 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的白细胞可能攻击受体的组织,导致GvHD。

LRBCs的使用可以降低GvHD的发生风险,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三、LRBCs的临床效果1. 提高患者生存率:研究表明,使用LRBCs输血可以显著减少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围手术期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相关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的降低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 提高手术成功率:手术患者输血是常见的临床操作,使用LRBCs 可以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保护术后器官功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3. 减少输血需求:由于LRBCs经过去除白细胞处理,其红细胞因子含量更高,可以提供更高的有效红细胞计数,因此使用LRBCs输血可以减少输血需求,降低患者对外源性血液的依赖。

少(去)白细胞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

少(去)白细胞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

表1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即发反应
迟发反应
免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
疫 过敏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性 溶血反应
输血后紫癜
反 输血相关的
血细胞或血浆蛋白
应 急性肺损伤
同种异体免疫 血小板输注无效
细菌污染反应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或血色病
非 循环超负荷
血栓性静脉炎
免 空气栓塞
疫 出血倾向
输血传播的疾病(输血传染病)
性 枸橼酸中毒
• *450ml为1U
• 二、去除白细胞的优点与临床应用
可有效降低或防止上述输血反应的发生 • 输注未去白细胞的红细胞FNHTR约0.5%~6% • 血小板FNHTR约20%~30%(Heddle 2011年) • 长期反复输注者,血小板输注无效81%~100%。
• 表 4 少白细胞血液成分的临床适应证

--可引起许多输血不良反应:
• * 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

占所有输血反应50%+
• * HLA 同种免疫,包括血小板输注无效
• *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
• * 输血相关免疫抑制等
• * 亲白细胞性病毒传播及潜伏病毒的激活
少(去)白细胞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
——优点、制备、应用与必要性
广州血液中心 汪传喜
• 内容提要
•成分中白细胞的害处

去白细胞输血的优点与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输血的国内外现状

去白细胞的方法和质量标准

去白细胞的成本

过滤去白细胞的时机

去白细胞输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程 中应该进 行进一步的MR I 检查 ,以此为确诊提供 足够的依据。
对于 上腰 椎椎 间盘 突 出的 手术治疗 ,很多 学者 建议 使用 前路 手
术 ,术 中切 除突 出的椎间盘 ,植 骨 ,融合 并 固定 突出节段 ] 。但 是 ,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 J ] . 中医 正骨 , 2 0 1 1 , 2 3 ( 3 ) : 7 2 — 7 3 . [ 3 ] 魏 振厦 青 , 江 海 良 改 良经 椎 间 孔椎 体 间融 合 术 治疗 高 位 腰椎 间盘 突出症 [ J 】 . 中国骨伤 , 2 0 1 0 , 2 3 ( 4 ) : 3 0 8 . 【 4 ] 项 良碧, 刘军 , 陈语 , 等. 后方 经 关节 突 入路 治 疗高 位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 J ] . 中国骨 科临 床与基 础研 究杂 志 , 2 0 5 0 , 2 ( 3 ) : 2 0 4 .
把接受临 床输血的患者分 成2 4 1 例 的观察组和2 1 0 例的对 照组。观 察组 患者输注 的是去 白细胞 的血 液制品 ,对 照组患者输注 非去 白细胞 的血 液制 品。护士要将 输血前 后 1 5 mi n 以及输血 后 1 h 和2 h 的体 温变化 进行 详细记 录 ,看看有 没有发 生皮疹 、畏 寒的症状 。依据参 照文献… 来诊 断 非溶 血性 输血 反应 ,排 除溶血性 输 血反 应 ,如 果下 面有 任何
例其他 。
察组 和对照组的发 生率 没有 明显 的差 异性 ( P > 0 . 0 5 ),输血之后 的观 察组 是6 . 6 %,对 照组是 1 4 . 8 %,可见观 察组要 明显的 比对 照组要 低 ,
二者 有显著 性的差异 ( P < 0 . 0 5 ) ,见表 1 。

滤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滤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行输 血治 疗 的 6 8例患 者 ,男 4 6 例 ,女 2 2 例 ,年龄 1 8 ~ 6 7岁。 其 中, 外科手术 2 7 例, 血液病 l 2例 , 产后 出血 3 例, 肿瘤 2 2 例,
尿 毒 症 4例 。 1 . 2 方法
输注的速度 ,并时刻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值。
本组患者 中只 出现 了 1 例输 血不 良反应 ,表现 出畏寒 、皮 疹过敏症 状。可能 的原 因分析如下 :首 先患者有过输 血史 ,正
是因为多次输血可能使患者产生 同种类型抗 ~ I g A抗体 ,当再次
现过敏症 状。其次 ,各种血 液成分尤其是新 鲜冰冻血浆 在制备 及储存过 程 中,白细胞 活化会产生一些 生物活性 物质 ,而活性
物质 的释放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 。再次 ,患者若曾有过 过敏史 ,
同时在输 血史上 出现过过敏 反应 ,可能是 由于 I g A抗原 特异性 变应原所 引发 的。故在 患者给予输 血治疗前 ,医务人 员应该详 细询问了解患者的过敏史 ,以便采取相应的预 防措施 。 此外 ,滤除 白细胞 的时机对输 血效果也是 至关重要 的。凶 为血 液在保存 的过 程中 由于血液 内各 成分之 间的作 用与 白细胞 裂解 而生 成 的活性物 质 ,会导 致无法 将这 些活性 物质滤 除掉 。
热合去除自细胞血袋导管 。交叉配血后即可进行输注治疗 。
2 结果
血液过滤 前后血细 胞的测定结果 如表 1 所示 。全 血通过 白 细胞滤 除处理后 ,白细胞与血小板 的去除率很 高。本组患者 中 仅出现 1 例不 良输 血反应 ,且该 患者有过输血史与不 良反应史 , 症状主要表现为畏寒 、皮疹 。
【 关键词 】 滤除 白细胞 ; 成分输血 ; 不 良反应 ; 临床观察

去白细胞技术在某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去白细胞技术在某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数是 最高为8 . 1 ×1 0 / L,最低为4 . 7 ×1 0 / L,平 均为5 . 9 8 ×1 0 / L,去
间,率先开展了去白细胞输血新技术 ,通过去白细胞前后血液 白细
胞 含量 的改 变情 况 以及输 血反应 的 发生情 况 ,结合 本 院临床 反应 , 总 结报道 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白细胞后最高为0 . 3 ×l o 9 / L,最低 为0 ,平均为0 . 0 2 1 ×] 0 9 / L l血 红蛋
白和 红细胞计数在 过滤之后有所 下降 ( 输注时建议加大 点量 ),但 回 收率 都在9 2 %以上 。血浆标本 没检测 ,但 外观明显清亮 ,混浊血浆浊
1材料 与方 法
【 关 键词 】去 白细胞 ;输血 ;非溶血 性输 血 反应 ;效 益
中图分 类号 :R 4 5 7 . 1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i 一 8 1 9 4( 2 0 1 3 )1 2 - 0 2 5 9 - 0 1
输血 是 临床治 疗 的重要 组 成部分 ,是抢救 和 防治疾 病 的主 要手 段 之一 ,但 输血 反应 又是 困扰 临床 输血 的一个 不 良现象 ,而 由 白细 胞 引起 的 非溶血 性 发热 输血反 应最 为常见 ,血 液成 分 中白细胞 数量
和血 袋 ,摇 匀袋 内血液 ,通过控制截 止夹 ,在 自身重力作用下 ,血液 会 自动流人 白细胞滤器及 其血 袋 中,血 袋内血液流 完后 ,排 出空气 ,
输血的需求,提供更科学安全的用血条件。为输血患者有效避免非
溶 血 性 输血 发 热反 应 ,有 效 防 止HL A不 合引 起 的 同种 免疫 ,预 防 HL A同种 异体 免疫 反 应 的 发生 ,预 防嗜 白细 胞病 毒 ( 如 巨细 胞病 毒、人类 嗜T 淋 巴细 胞性 白血病 I 型病 毒、克雅病 病毒等 )的输血感 染 】 ,预防输血相 关性移植 物抗宿主病 的发生 ,H L A同种免疫移植 物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在输血过程中,为了避免输血受者出现不良反应,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是一种在输血过程中去除或减少供血者白细胞数量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输血反应、感染和免疫抑制。

一、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1. 适应症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1)反复输血的患者:由于反复输血容易导致体内免疫抑制和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导致输血反应的发生和感染的发生。

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某些疾病或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下降,对于外源性抗原的排斥反应也会减少,因此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3)手术患者:手术患者由于手术和麻醉等原因容易出现免疫抑制状态,因此在手术前后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也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技术原理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主要是通过减少供血者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从而降低供血血液中的免疫原性。

常见的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包括预过滤法、红细胞复合法、离心去白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1. 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血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由于输血受者对供血者的血液产生免疫反应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寒战、过敏反应等。

通过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以减少供血者血液中的免疫原性,降低输血受者对供血者的免疫反应,从而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2. 降低感染的发生在输血过程中,由于输血受者免疫功能的下降或者供血者血液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

通过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以减少供血者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降低感染的发生。

3.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输血反应和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去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
药 不 能充 分 有效 杀 死根 管 内 的所 有细 菌 , 术后 疼 与 痛 有 关 ; 外 疼 痛 也 可 能 与 术 后 封 药 有 关 , 酚醛 另 甲 类 化学 消 毒 药物 对 根尖 周组 织 引起 免 疫 反应 , 生 产 局 部疼 痛 。综 上 所 述 , 感染 是 造成 并 发症 的重要 原
维普资讯
云南医药 2 0 0 8年第 2 9卷第 2期
生 物 与被 感 染 物 之 间 多 重 应 答 相 互 作 用 的 结 果 。
应 尽 量 避 免 术 后 反应 ,经研 究 显 示 ,为 预 防和 减 少 并 发症 ,应 注 意 以下 几点 : ()严 格 按 照根 管 1 治 疗 常规 操作 ,并遵循 无 菌原 则 。 () 术前 、术 2 中 、 术 后 进 行 3次 摄 片 , 仔 细 确 定 工 作 长 度 。
来 自昆 明市 血 液 中心 ,一 次 性 使 用 白细胞 输 血器
白细胞血液成分 ,其它大部分 国家 的临床使用率
也 超 过 3 %,并 以每 年 5 0 %比例递 增 。 为 了保证 安 全 输 血 ,血液 各 种成 分 均 应去 除 WB C后 输 注 。各 成 分 中 的 白细胞 含量 见 附表 。
在根管预备时 ,由于机 械和药物 的作用 ,改变 了
根 管 内多 种 细 菌 间 的静 态平 衡 ,细菌 被 激 活 ,直
接或 间接损伤组织 ,使 症状 加重 ,反之 ,急性期 的尖周炎患牙经过引流开放 ,炎症渗 出物得 以引 流 ,髓腔 、根管 内的压 力下降 ,局部疼痛 、肿胀 现象得到缓解 。但 有学者认 为髓腔开放 可使 菌群 复杂化 ,使治疗复杂 , 应慎重进行髓腔开放 。消毒
附 表
血 液 及 血 液 成 分 中 的 白细胞 含量 [ 1 】

去白细胞血液在临床中的应用

去白细胞血液在临床中的应用

去白细胞血液在临床中的应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哈尔滨 150001)【摘要】目的:应用各种去除白细胞的方法去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从而预防和减轻输血不良反应,是现代输血的发展趋势。

方法:随机抽取100例使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的不同疾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样例次、相同疾病使用未去白细胞血液制品的病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发生输血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100例发生输血反应1例,反应率1% ,对照组100例发生输血反应11例,反应率1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99. 99% ,红细胞回收率> 93. 4% ,完全去除血液中的微小凝块和微聚物体。

另外,利用血液辐照仪对血液制品进行γ射线辐照,灭活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也可减轻受血者的输血反应,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1.3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判断:在输入血液或血液某种成分的过程,或输血结束1~2 h内,体温升高1℃以上,以发热、寒战为主,重度反应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荨麻疹等症状。

1.4统计方法所得数据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发生输血反应1例,反应率1% ;对照组100例发生输血反应11例,反应率11%,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 01)见附表3 讨论输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必要手段之一,但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制品常常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主要原因是受血者机体产生的白细胞抗体,再次遭遇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时,受者抗体与供者的白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刺激内源性致热源从供者白细胞中释放,引起发热反应。

据统计临床发生率在10.2%~41%,发生率的高低与输入的白细胞含量相关[2]。

有研究证明,若一次输入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中白细胞含量低于5×109 /l,就能有效地防止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因此,输血前去除供血者血液中的白细胞,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行之有效的方法[4]。

本研究中对照组输血时未应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其输血后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1%,远高于观察组。

去白细胞输血临床应用论文

去白细胞输血临床应用论文

去白细胞输血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研究使用滤器制备去白细胞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技术,临床观察降低非溶血液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方法用白细胞过滤器和无菌接口的方法制备出50袋(规格为200ml)去白全血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剂,并对此进行质量检测,临床调查输血人次36328,临床选择23例(占总输血人次的0.0633%)。

既往有多次输血史,并且发生过2次以上输血反应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所发生的输血反应情况。

结果 23例患者输注不去白血液制剂时出现输血反应率为5.43%;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输血反应率为0.047%。

结论白细胞滤器制备去白细胞血液制剂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白细胞抗体所致的同种免疫性非溶性输血反应。

[关键词] 白细胞滤器;去白细胞血液;输血反应[中图分类号] r45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93-01我站研究制备了去白细胞血液制剂,并反复进行了质量检测,观察分析了临床应用情况,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1 白细胞去除方法白细胞可采用多种方法去除,主要有离心去白膜法、洗涤法、冰冻去甘油法、过滤法、照射法,其中过滤法最为理想[1]。

本文具体介绍用第3代白细胞滤器和无菌接的方法,去除储存前全血、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技术。

1.1 材料 (1)血液来源:用cpda血袋采集的全血(规格为200、400ml/袋)或悬浮红细胞制剂(规格为1个单位/袋),采集后置2℃~6℃条件下保存4~24 h。

(2)耗材:一次性白细胞滤器,由成都双流双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

(3)设备:低温大容量离心机:由美国贝克曼(backman)公司提供;无菌接口机:由德国进口驳接机公司提供;热合机:由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韩国进口热合机提供。

1.2 制备方法 (1)全血过滤:用cpda血袋采集的200ml或400ml 全血(采集后1-5d),通过无菌导管连接器将采集的血液与白细胞过滤器相连,连接成功后,将血袋悬挂于支架上,依重力作用自然过滤,待完全过滤后(过滤时间大约6-10min)排除空气,对接配血管及打印标签,核对无误后,热合下过滤后的血袋,此即为制备的去白细胞全血。

去白细胞红细胞的质量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去白细胞红细胞的质量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20 S i eh E gg 08 c .T c . n r. l
医药 卫 生
去 白细胞红细胞 的质量分析及临床应用研 究
马春娅 葛 国峰 于 洋 孙桂 香 张 婷 冯 倩 吕 颖
( 放 军 总 医 院输 血 科 全 军 临 床 输 血 中心 , 京 10 5 ) 解 北 0 8 3




8卷
含量 : 分离 过 滤 前 后 样 本 的血 浆 , 用 色 原 反 应 法 采 测 定 。 12 4 结果计 算 .. 红细胞 回收率 =( 滤后 H b× 滤后体积 ) ( / 滤前
00 ) .5 。滤除 白细胞 前后 H ,H t 化见表 1 b c变 。
表 I 滤 除 白细 胞 前 后 H 。 o 变 化 b Ht
1 2 3 样本检 测 ..
1 材料 与方法
1 1 材 料 .
①称 取 过滤 前 后 血 液质 量 , 算 体 积 变化 ; 计 ②血 细胞 计数 : C lC N 70全 自动 血 细胞 计 数 用 e1 Y 30 .
白细胞过 滤 器 为 K . R B 0 FWF 4 o型 一 次 性 去 白
20 0 8年 7月 1 日收 到 8
仪分别测定过滤前后 R C H t b③ 白细胞计数 : B , c, ; H
过滤前 WB C用 C lC N 70全 自动血 细胞 计 数仪 e—Y 30 l
测定 , 过滤后 WB C用 N goe aet 细胞板计数 ; H t ④F b



悬 浮红细 胞 中 的 白细 胞 进 行 选 择 性 的过 滤 。笔 者
随机抽 取 6 0名 健 康 无 偿 献 血 者 , A D抗 凝 用 C 剂联 袋采 集全血 4 0m , 心后 移去 血浆 , 0 l离 加入 红细 胞保存 液 成为 2 U的悬 浮红 细胞 。

去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效果回顾性调查研究

去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效果回顾性调查研究

12 试验器械 .
一 次性使 用去 白细胞 塑料 采血 袋 ( 山东 威高
输 注去 白细胞血液后 F H R发生率 为 10 % (3 2 13 , N T . 8 2 / 3 ) 秦 皇 岛为 0 9 %( / 2 ) 张家 口为 1 1% (/ 7 ) 差异 无统计 .6 7 7 9 , .6 9 75 , 学 意义 ( 值分别为 0 0 30 0 6 0 14, > .5 。 x .7 ,.3 ,.4 P 0 0 )
可 医药 2 1 北 0 0年 2月 第 3 2卷 第 3期
H b i dcl ora, 1 V l 2F bN . e e Me i un 2 0, o 3 e o 3 aJ l 0

调 查 研 究
・预 防 医 学

去 白细 胞 血 液 临 床 应 用 效 果 回顾 性 调 查 研 究
秦皇 岛和张家 口3个 城市 部分 医院不 同病 例输 注未 去 白细胞
血 液 和 去 白细 胞 血 液 情 况 , 告 如 下 。 报
1 对 象 与 方 法
) 检验 , 0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P< .5
2 1 输 血 后 F H R及 红 细胞 输 注效 果 情况 比较 . N T 第 1组
陈莉 梁晓虎 刘晓 丽 李天君 张液 ; 血液成份 输血 ; 热 ; 发 数据收 集
【 中图分类号 】 R471 .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36 21)3 06 0 02 78 (000 — 35— 2
采用无 菌导管 连接法或 血袋和 去 白血液 血液符 合游离 血红蛋
滤 器 一 体 四联 袋 直 接 过 滤 法 , 滤 时 间在 4 过 8h内 。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输血已成为常见的医疗手段。

但是,由于血型不匹配、致病微生物的传播等原因,输血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为了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科学家研发出了少白细胞输血技术。

本文将介绍这一技术的应用,并分析其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是指在输血前对血液进行过滤,去除大部分白细胞,以减少输血后的过敏反应、免疫反应等不良反应。

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输血,特别是在手术中常用。

据统计,少白细胞输血可使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约40%。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过程中的输血:手术中需要大量输血,而大量白细胞的存在可能会对手术后恢复造成影响。

少白细胞输血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肝炎病人的输血:肝炎病人因为免疫力下降,可能对白细胞产生过敏反应,少白细胞输血可以减少此类反应的发生。

3.红细胞增殖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红细胞增殖障碍性疾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输注红细胞,而红细胞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多次输血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

少白细胞输血能够减少此类反应的发生。

与传统的输血相比,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能够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1.少白细胞输血过滤会减少血液中的白细胞,也会去除其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如细胞因子等。

因此,对于某些治疗需要这些成分的疾病,少白细胞输血可能不适用。

2.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存在一定的成本,需要购买专门的过滤设备,增加了医疗资源的负担。

综合来看,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应用时需要考虑其特定的使用情况。

同时,科学家还应继续研究,并改进这一技术,使其更加适用于更多的输血情况。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是一种改良的输血方式,用于减少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以减少输
血相关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分
析。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由于血液中含有丰富的白细胞,输血时如果
大量输入这些白细胞,容易引起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

而通
过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以将输血前的血液进行处理,去除部分白细胞,从而减少这些不
良反应的发生。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单纯输血、手术输血以及血液疾病治疗等各个领域都
有广泛的应用。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输血不良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发现,少白细胞输血可以有
效地减少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一项针对手术患者的研究显示,采用少白细胞输血
技术的患者发生发热的比例明显低于传统输血组。

与传统输血相比,少白细胞输血还可以
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降低术后死亡率。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手术等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少白细胞输血涉及到对血液的处理和操作,这
增加了输血过程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专业人员,此项技术在一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可能难以实施。

虽然少白细胞输血可以减少输血相关
的不良反应,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这些反应的发生,因为不良反应不仅与白细胞有关,还
与其他因素如输血血型不匹配、免疫反应等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白细胞输血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污染物”,白细胞在血液人体库存血液中是多余的部分,主要原因是白细胞离体24 h其功能就会完全消失,并且无任何功能的白细胞极易出现多种输血负面反应。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现在去白细胞输血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

去白细胞在临床治疗中可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有关传染疾病等众多输血后不良反应。

并且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去白细胞输血在临床上的运用也得到了明显进展,本文在对去白细胞输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标签:去白细胞输血;基础;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研究工作者对血液白细胞的研究逐渐深入,自上世纪70代指出使用离心法去白细胞可降低输血后的副作用以后,去白细胞输血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中,去白细胞后的血小板以及红细胞已经在发达国家临床上广泛使用。

近年来众多研究人员指出去白细胞输血可把非溶血性发热程度以及发生率明显降低,可减少传播白细胞内有关传染病原体携带的危险性,并且可预防和输血有关的免疫抑制综合疾病等,防止患者接受输血后出现众多输血负面反应,现综述如下。

1 去白细胞输血基础
经医学研究工作人员多年研究证明,同种异体输血会致使输血人员出现显著免疫抑制现象,这种综合疾病在医学中被称作输血相关免疫抑制。

人体输入同种异体白细胞产物以及白细胞均会在多数情况下和输血相关免疫抑制效应有显著联系,其中通过输入细胞因子,会使受体内的机体免疫出现明显反应。

虽然现在基础研究中无法确定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但是基本认为血液中的白细胞在接到输血相关免疫抑制中有重要角色。

因输注白细胞在输血者淋巴细胞和体内循环在同种异体的移植物中存在,所以有学者认为这有可能是在微嵌合状态下受血者出现输血相关免疫抑制现象[1]。

经研究发现,输血相关免疫抑制效应可通过去白细胞进行改善,并且保存后的去白细胞没有该种作用。

此外,同种异体输血会引起输血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出现改善,体内CD4+/CD8+的比值会不断降低,会导致术后出现明显感染性疾病。

如使用滤器进行去白细胞输血,则不会对患者NK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形成影响。

有学者指出,输血治疗会把癌症患者术后的生存率降低,这可能和血液制品中含有的细胞外促使肿瘤生长的物质有关系[2]。

众多研究均证明输血相关免疫抑制效应和细菌感染率增加有密切联系。

虽然有部分研究没有发现去白细胞输血基础对预防感染的关键证据,但是在研究中都描述出了该种趋势。

所以大部分学者均认为去白细胞输血可减少输血相关免疫抑制效应以及其他作用。

2 去白细胞输血临床运用
2.1降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研究发现,临床输血反应中出现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机率在55%~75%[3]。

主要原因包以下内容:①反复输血已经使患者体内出现白细胞抗体,该因素会对献血人员血液中的白细胞造成破坏,导致血液释放热源物质并且引起发热现象。

②血液在运输、保存的过程中,血液内白细胞死亡后会释放出热源物质,从而引起发热现象。

输注血液的成分不同,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机率也存在差异。

经研究后发现,保存血液之前把白细胞去除会把血液保存时间增加,使制剂中细胞因子的浓度逐渐升高。

因此采集血液后把白细胞去除对减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有良好意义。

2.2降低传染性疾病发生机率因血液白细胞内存在大量没有被杀灭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比如艾滋病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人体内的缺陷病毒会和血液中的白细胞亲和性有效融合并且无法从感染患者中的血浆内有效分离,上述病毒通过输血途径对患者输血后就会导致传染性疾病明显增加。

巨细胞病毒是主要对人体免疫功能侵袭的因素,会导致输血患者出现胃肠炎、间质性肺炎、肝炎以及脏器疾病等,输入巨细胞病毒血液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受到感染。

研究发现,把血液中的白细胞取出会预防巨细胞病毒等病毒传染,如果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数量在5×106/L以下时可以排除通过输血途径传染疾病,因此使用白细胞滤器防止传染性疾病是医学治疗中的重点[4]。

2.3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高危人群中是存在先天性、后天性免疫缺陷的患者、放射治疗后免疫抑制患者、新生儿疾病等患者中。

是输血者血液中因淋巴细胞导致的致命性免疫反应。

经研究发现,现在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最有效、最可靠的方式就是对输注的血液去白细胞输血。

3 去白细胞输血研究进展
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去除血液中白细胞的主要方式包括离心法、洗涤法、滤过器过滤法、白细胞分离机制取法等。

研究发现,因滤过器滤过法成本低、效率高,是当前在国际上运用最广泛的方式。

现在随着滤过器的发展,已经可把白细胞清除6Log10以上,保证最大限度清除白细胞并且有比较理想的滤出效果[5]。

传统滤过器只使用滤膜机械过滤方式,主要原理是红细胞、血小板因易变形、体积小,容易通过滤过器中的孔径,因白细胞体积较大受到阻碍。

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滤过器对滤膜纤维使用了特殊的化学、物理处理,从而使得纤维表面镜面特性出现改善,滤膜临界表面的张力受到明显增加。

这些改善使得血液可顺利通过并且会增加对白细胞的吸附力,从而保证过滤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研究发现,临床上使用白细胞滤过器会出现一些无法避免的不良反应,比如对血小板激活反应、对血液中呼吸爆发、氧化等生化过程激发作用、红细胞回收率等。

现在滤过器对白细胞已经有了良好清除率,所以研究滤过器的性能要逐渐从增加白细胞清除率逐渐转变到降低输血后的不良反应、改善白细胞滤器功能的研究中,比如化学物质可修饰滤膜,从而把血液中抗氧化效果有效改善,改善滤
膜材质从而减少血小板激活效果等。

随着濾过器的更新与完善,去白细胞输血在保证安全输血中会有更加广泛的使用前景。

4 结论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制备方式、来源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完善,使得临床上可用的血液各成分、品种不断增加,即使是同一名称的血液制品性质也出现了明显变化,作为对同种异体输血优化的去白细胞在临床研究中的进展最为突出[6]。

因为白细胞滤器的性能逐渐改善,去白细胞在临床运用中的效率也在逐渐提高,虽然去白细胞输血范围逐渐扩大,但是仍然没有权威性去白细胞输血标准出现,因此临床上需要对去白细胞输血机制作用深入研究,从而保证去白细胞输血在临床上得到更加普遍、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聂慧芳,张玉春,梁世艳,等.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保存的相关质量考察[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5):483-484.
[2]潘晓红.去白细胞输血和常规输血患者大剂量输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118-119.
[3]李明,邓卫.去白细胞输血在大剂量输血患者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5):49-51.
[4]陈皞,鲁思文,詹晓燕,等.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3):2929-2930.
[5]李洪兵,陈周,冉柏林,等.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92-93.
[6]汤仁礼,丁丽,吴剑,等.2008~2010年上饶市滤除白细胞血液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2-83.编辑/肖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