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汇总讲解学习
人教版2021-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声学》计算题培优专题复习(带答案)
![人教版2021-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声学》计算题培优专题复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237f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2.png)
人教版2021-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声学》计算题专题复习计算题专辑一、计算题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正对山崖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在离山崖700m的A处鸣笛,当汽车开到离山崖660m的B处时刚好听到山崖对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取340m/s)。
2.一列动车长200m,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在进入七扇岩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 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动车行驶了多少米?(2)该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3)若该列动车以这个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820m的隧道,则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3.如图,超声波测速仪A,向远离自己而去的汽车B发出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第一个脉冲1.4s后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3.0s后收到反射信号.(1)汽车接受到第一次脉冲时,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多少.(写出你依据的公式)__________.(未知的量用规定的字母写在“ ”的左边,并在右边代入已知的量的数据与单位)(求出结果__________)(2)汽车接收到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是多长.__________(写出数字与单位)(3)汽车接收到两次脉冲波的这段时间汽车B行驶多长距离.__________4.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s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10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是多远?5.一辆汽车正以10 m/s 的速度向着一峭壁开去.某一时刻,司机鸣笛,他在3s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计算:(1)这段时间内汽车向前行驶了多远?(2)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3)司机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d是多少?(4)从司机鸣笛处再向前行驶多长时间后,司机鸣笛就听不清回声了? (环境温度为15°C,人耳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6.一个人站立用手枪打靶时,靶子到打靶人之间的距离是340m,从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打靶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若人的手臂长不计,求子弹从离开枪口到达靶子的平均速度.(当时温度为15℃)7.如图所示,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当火车车头距离桥头150m时鸣笛,鸣笛5s后火车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3声的利用(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3声的利用(知识点+例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f643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a.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声与信息: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人们根据声音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2.回声定位:(1)超声导盲仪;(2)倒车雷达;(3)声呐:探测海底、绘制海底地形图、探测鱼群等;3.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1)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2)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3)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等;4.检测方面:(1)B超;(2)超声探伤仪:检测仪器或者构件是否有裂缝。
【例题1】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答案】B【解析】解: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D、用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1】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是否正常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脏工作情况C.牙医用超声波清洁牙齿D.雾中航行的船员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距离【答案】C【解析】解: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合题意;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合题意;C、牙医用超声波清洁牙齿,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D、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例题2】下列事例中,不是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走出教室B.铁路工人敲击铁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答案】D【解析】解:A、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走出教室,声音传递下课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铁路工人敲击铁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和总结 (知识点梳理与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和总结 (知识点梳理与同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92de374028915f814dc29b.png)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和总结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知道人耳的结构和骨传导,知道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4.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5.知道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6.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方法1.运用比较法:区别音调、音色和响度,区别乐音和噪声;区别超声波和次声波.2.运用归纳法:归纳控制噪声的途径、归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3.运用转换法:探究声的产生时,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扩大实验现象.4.分组讨论交流等.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解析: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纸盆上的小纸片不断地跳动,说明发声时纸盆在振动,间接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选项A正确.答案:A【例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两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解析:敲击长钢管时,能听到两次声音,这是由于声音在钢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先听到的声音是由钢管传过去的,C错,A,B,D的说法均正确.答案:C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时物体振动,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2)声源与人耳答案:反射425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例4】如下图,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解析: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振动波形越密集说明其振动频率越大,所以本题应选B.答案:B【例5】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向瓶子内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吹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两个方面:一是传递信息,如利用音色鉴别物质、利用声速测量距离(回声测距)等;二是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声的利【例6】下列现象A.利用B超B.渔民利用声C.蝙蝠利用超D.人突然暴露解析:重点分析能中,要判断哪一个事例了能量.显然,D项中要声波.其余的三项均只答案:D【例7】很多同学有过疑问是有关呢?”某同学对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为保证每次实验声解析:在探究声音焰发生摆动,则说明声声音的频率不变、声源是否改变,若发生改变答案: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备课笔记噪声的危【例8】夏天,教室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小,这是在声音解析:声音是由物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中减弱噪声.答案:振动传【例9】贵阳市政府了城市绿化面积;为减少汽车在城区内鸣笛.解析:禁止鸣笛是答案:减弱噪声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噪声已成为现代社会四大污染之一,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三个方面控制噪声.。
声学计算题专项讲解
![声学计算题专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b236a8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e.png)
声学计算题专项讲解一、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关计算1. 题目-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某人看到闪电后3s听到雷声,求闪电发生处距离此人多远?- 解析:- 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的公式,这里声音传播的速度v = 340m/s,传播时间t=3s。
- 那么闪电发生处距离此人的距离s = vt=340m/s×3s = 1020m。
2. 题目-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器接收到。
求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
- 解析:- 声音从探测船到海底障碍物再返回探测船所经过的路程s = vt,其中v = 1500m/s,t = 0.6s。
- 所以s=1500m/s×0.6s = 900m。
但这是往返的路程,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d=(s)/(2)=(900m)/(2)=450m。
二、频率、波长和波速关系的计算(v = fλ,其中v是波速,f是频率,λ是波长)1. 题目- 某种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2m,波速为340m/s,求这种声波的频率。
- 解析:- 已知v = 340m/s,λ=2m,根据v = fλ,可得f=(v)/(λ)。
- 把数值代入公式f=(340m/s)/(2m)=170Hz。
2. 题目- 某声波的频率为500Hz,在某介质中的波速为1500m/s,求该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波长。
- 解析:- 由v = fλ可得λ=(v)/(f)。
- 已知f = 500Hz,v = 1500m/s,代入可得λ=(1500m/s)/(500Hz)=3m。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6ca1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3.png)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2声音的特性 (11)2.3声的利用 (24)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35)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振动: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振动,往返一次即振动一次。
(2)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人说话靠声带振动,弦乐是靠弦的振动,管乐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靠鸣膜振动,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错误的表述: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的介质: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知识点三:声速(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2)声速还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人类的听觉范围:一般在20--20000Hz范围内。
重点难点解析重点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 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2(声传播现象)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2(声传播现象)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74982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1.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2(声传播现象)(解析版)注意:1、训练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2、训练内容:回声测距(船或车静止)问题、回声测距(车向前运动)问题、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问题、跑步鸣枪问题。
3、解题思路及技巧:s—路程,国际单位米,符号m;t—时间,国际单位秒,符号s;v—路程,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常见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2)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3)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最少需要0.1s,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4)回声测距方法: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1.(2022秋•沭阳县期中)我国南极科考队的一艘测量船上科考人员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如图所示),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发射回波所用时间是4s,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求:(1)所测的海水深度。
(2)利用此法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试简述理由。
【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处传到海底的时间t′=×6s=3s,所测的海水深度h=s′=v′t=1500m/s×3s=4500m;(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所以无法测量距离。
答:(1)所测的海水深度为4500m;(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所以无法测量距离。
2.(2021秋•黄冈期末)海岭又称海底山脉,一般在海面以下,如图,为对某海岭进行勘测,某勘探船停在该海岭底部的A处正上方向海底发出声呐,5.24s后收到回波信号。
之后勘探船以1节的平均速度沿直线行驶到达海岭最高点B处正上方,用时2h。
到达B处正上方停下后,该船再次向海底发出声呐,经3s后收到回波信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4e82d0a0116c175f0e48f4.png)
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3)该桥头离山崖多远2.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求:(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2)汽车的速度v。
3.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1)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2)人发声时船离悬崖多远;(3)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4.蛟龙号潜水器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深海探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m。
蛟龙号下潜到某一深度,用声呐垂直向海底发射一束频率为30KHz声波,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经后接收到反射波。
计算蛟龙号距离海底的深度是多少(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4个车站,每个次停车30min,最终经过9h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要经过一个隧道,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火车驾驶员鸣笛,他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的山崖的回声,若火车从鸣笛开始直至通过隧道,速度恒为144km/h。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多少米6.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
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接到回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少7.人们利用回声来测定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352de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d.png)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答案:DA.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能观察到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振幅就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音调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有关,与声音的振幅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钢琴琴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钢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B.手指弹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C.使用不同的力量弹同一个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音调高答案:B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钢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手指弹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琴弦的振动快慢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C.使用不同的力量弹同一个琴键是为了通过改变琴弦振动的幅度,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说明D调“1(do)”的频率高于中音C 调“1(do)”的频率,因此D调“1”比C调“1”的音调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音量不会变化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答案:BA.古筝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B.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时,因为罩内空气稀薄,所以闹钟铃声的音量会越来越小,故C错误;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2.3 声的利用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2.3 声的利用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beb39a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2.png)
2.3 声的利用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一、声与信息1.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________,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_______,人耳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两种声音。
雷声隆隆,预示着大雨就要来临了,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
【答案】次声波;超声波;不能;信息。
【详解】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
人耳听不到超声和次声。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例子有: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利用超声波探测鱼群、B超探病、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例子有:利用超声波击碎体内结石、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清洗精细的机械、爆竹声震耳发痛等。
2.如图所示,蝙蝠发出的______碰到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就可以确定昆虫的位置和距离,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
【答案】超声波;信息;回声定位。
【详解】蝙蝠发出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进行定位,这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3.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车门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答案】信息音色响度【详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车门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属于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4. 2023年12月甘肃发生6.2级地震,救援正在进行,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说明声音能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4d272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a.png)
(每日一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答案:C解析:A.用力敲鼓,改变的是敲击的力度,影响了振动的幅度,则可使响度变大,故A错误;B.振动产生声音,故B错误;C.如图丙,笛子振动的幅度比二胡大,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笛子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于二胡,故笛子比二胡的音调高,故C正确;D.敲击水杯时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D错误。
故选C。
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3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C.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距离68mD.汽车的速度是28.33m/s答案:D解析:A、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v=st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误; B、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15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故B 错误;CD、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这34m共用了:t′=△t﹣t1+t2=1.3s﹣0.25s+0.15s=1.2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s′t′=34m1.2s=28.33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D.3、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弦上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答案:D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题目给出的情景判定其物理原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解附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解附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a99a57b83d049649a665883.png)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4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3,知道声速及其应用.4,了解回声及回声测距的原理.自主探究知识点一: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学生用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说话.(2)完成“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学生讨论、交流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反馈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是()A,敲鼓时发现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B.扬声器发声时也发现小纸屑在喇叭面上跳动C,将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激起水花D.金鱼缸中的金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中变大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A.向暖瓶灌水发声B.敲钟发声C.吹箫发声D.吹笛子发声知识点二: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1)让学生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请另一位同学敲击桌面的另一端.(2)阅读:教材P28演示实验,获取相关信息.(3)思考:为什么钓鱼的人不允许周围的人大声说话?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反馈练习】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A.我们可以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5.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左边的泡沫小球被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将声波传给了左边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响,小球被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6.阅读教材P3。
“小资料”获取以下信息:(1)将表中的介质分类,发现可分为、、三类.(2)观察不同介质中声速对应数据,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气体中最•(3)当空气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也不同.(4)声音在15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_声现象_计算题训练(二)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_声现象_计算题训练(二)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2de417dd3383c4ba4cd20c.png)
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二)1.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A处鸣笛后,经过4s后在B处听到对面高山传来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求:(1)A处到B处间的距离?(2)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走的路程?(3)A处离高山有多远?2.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假设此时空气中的温度为15℃.求:鸣笛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3.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360m,两次响声相隔3.5s。
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声音在该金属中传播的声速是多少?4.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汽车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前进了3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笛声2s通过的路程;(3)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4)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
5.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山崖匀速行驶,在某处鸣笛后,经2s听到回声。
求鸣笛处据山崖有多远?(已知声音的速度是340m/s)6.科考船“雪龙号”在南极考察时,静止在一座冰山前鸣笛后4秒听到回声,空气中声速为340m/s,)保留一位小数)。
求:(1)冰山离船有多远?(2)若在鸣笛后它以2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这座冰山,坐在行驶的船上的人多久能听到回声?7.在许多公路两旁安装的测速装置,用以预防和降低因超速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辆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驶入雷达测速区域,如图1所示。
当该车运动到距离测速仪370m处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声波,2s后收到从该车返回的信号。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试回答:(1)小明通过物理课的学习获知,雷达测速检测仪发射的因指向性强,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汽车倒车防撞、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也可用于速度的测量;(2)求这辆车在该测速区域的运动速度;(3)由图2可知该区域限速,并说明该车是否超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fa922efe4733687f21aa42.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1.某同学郊游时,遇到雷阵雨。
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听到的是连续的“轰隆隆”的雷声。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1)他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s后才听到雷声,试计算该同学距闪电处多远?(2)声速与传播介质、介质温度有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某探测船利用声呐从海面处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0.6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
估算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多少?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
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人对着高山喊一声吼,若3s听到回声,则人离山的距离是多少m?4.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5.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 s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的速度为340m/s):(1)汽车行驶的路程?(2)声音传播的距离?(3)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6.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7.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列火车向着远处的山崖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经过某处时鸣了一声汽笛,约1.5s后听到回声(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那么:(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2)该列车鸣笛时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8.一汽车行驶至某处时向前方的山崖鸣笛,问:(1)若汽车停在此处鸣笛,经过3s听到回声,求汽车与前方山崖的距离为多少?(2)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靠近山崖行驶,鸣笛后3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3)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远离山崖的方向行驶而去,经过4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9.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度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一辆汽车静止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共用时1.6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m;(2)一段时间后.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隔了一会,测速仪第二次发处信号,从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则汽车运动过程中,第一次接受到信号离测速仪多远;(3)在(2)问中,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7s,则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多少m/s.答案一、计算题1.(1)解:闪电发生处到该同学的距离:s=vt=340m/s×3s=1020m答:该同学距闪电处1020m(2)解:超声波传播的路程:s′=v′t′=1500m/s×0.6s=900m,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答: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450m2.解:该处海水的深度答:该处海水的深度是3000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c0972eaef8941ea66e0598.png)
经 第二章 声现象 计算题训练(一)1.一辆汽车以 20m/s 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 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则:(1)4s 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2)4s 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3)该桥头离山崖多远?2.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 355m 处鸣笛后 2s 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
求:(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2)汽车的速度 v 。
3.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 过 2s 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 5m/s ,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求:(1)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2)人发声时船离悬崖多远;(3)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4.蛟龙号潜水器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深海探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 7000m 。
蛟龙号下潜到某一深度,用声呐垂直向海底发射一束频率为 30KHz 声波,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1500m/s ,经 1.2s 后接收到反射波。
计算蛟龙号距离海底的深度是多少?(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4 个车站,每个次停车 30min ,最终经过 9h 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要经过一个隧道,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火车驾驶员鸣笛,他发现 2s 后听到隧道口的山崖的回声,若火车从鸣笛开始直至通过隧道,速度恒为144km/h 。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 )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多少米?6.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
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 1.2s 接到回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 1500m/s ,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少?7.人们利用回声来测定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fd1dea376baf1ffd4fad01.png)
声的利用知识点一:声可以传递信息。
【例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下课铃响后同学们走出教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A.调节手机音量是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响度。
故A正确;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故B正确;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但声音传播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C错误;D.铃声提醒同学们下课时间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D正确。
知识点二:声可以传递能量。
【例题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答案】C【解析】①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噪声;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不同介质对声音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在不同的温度时传播声音的能力也是不同的;③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④声音传播时,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这种特点可以应用在医学上。
A.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
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速度既和介质的种类有关又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故B正确;C.不同发声体可以发出相同的音调和响度,但由于材质和构造的区别,音色可能是不同的。
故C错误;D.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应用超声波清洗物体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
故D正确。
故选:C。
知识点三:声的利用实例。
1.回声的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所形成的声音现象。
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最短距离为17m),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
最新 八年级物理 声学计算题 例题解析
![最新 八年级物理 声学计算题 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6be700f18583d049645968.png)
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例题解析1、气温为15℃时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1700 m。
2、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他测出的成绩比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少(填“多”或“少”)约0.29 s (设当时的气温为15℃)?3、有一山谷,两旁都是峭壁,有位猎人在山谷内放了一枪,0.5s后听到第一声回声,1.5s后听到第二声回声,求这个山谷的宽度。
(声速为340m/s)解:(340m/s×0.5s÷2)+(340m/s×1.5s÷2)=340m。
答:这个山谷的宽度为340m。
【分析:枪声分别到达两边峭壁后返回到猎人耳朵,山谷的宽度等于猎人到两边峭壁的距离之和】4、打靶时,靶子到打靶人之间的距离是340m,从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打靶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若空气阻力不计,求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飞行速度。
(声速为340m/s) 解: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从靶传回到打靶人耳朵所用的时间为:340m÷340m/s=1s子弹从离开枪口到击中靶所用的时间为:1.5s-1s=0.5s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飞行速度为:340m÷0.5s=680m/s答: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飞行速度为680m/s。
5、在一根长为102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了两次敲击声,两次响声相隔2.8s,此时空气的声速是340m/s,求金属管中的声速。
解:声音在空气中从金属管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为:1020m÷340m/s=3s声音在金属管中从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为:3s-2.8s=0.2s金属管中的声速为:1020m÷0.2s=5100m/s答:金属管中的声速为5100m/s。
6、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解:(340m/s×2+20m/s×2)/2-20m/s×2=320m答: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为320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考点分析及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考点分析及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b2a34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3.png)
B错误;往瓶中吹气时也会听到声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音,这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故C正确,D错误。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图1-1
物理
声音的品质
①发声体的 大 ,振幅越
大,响度越 远近 ;
②距发声体的 大 , 距离
越近,响度越 频率 。
发声体的材料、形状、
结构等
物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①女高音、男低音中的
“高”“低”;Biblioteka ②音乐课上所教的音符;生活
③声音越尖、越细,音调越高;
实例
④弦乐器的弦绷得越紧,音调
越高;
⑤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图1-3
物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
变式1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F
。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声音的音色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C.声控开关是通过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D.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解: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
t= =
6000m
1500m/s
=4 s,
则收到回声的时间为 t'=2t=2×4 s=8 s。
物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利用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利用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cc59550029bd64793e2c10.png)
声的利用知识梳理本节主要学习声音的利用,重点是对声音传达信息和传达能量的区分。
声音在介质中已波的形式向外传达能量,同时也传达着信息,特别是超声在生活生产中有好多应用,这也是中考时的重点观察内容。
中考常有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让学生鉴识实质事例属于哪方面的应用,同时也会观察超声与次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一、声音与信息我们时时辰刻都在利用声音传达信息,我们互相之间的发言,教师在课台上的讲课声,同学们课下的发言与交流声等都是在传达信息。
我们能够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携带的信息,如人类的发言、心脏跳动的声音等;另一种是靠反射回来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如蝙蝠回声定位、雷达、声呐、B超等。
二、声音与能量近似把石头扔进河里,石头的能量会水波经过水波向外传达。
物体振动发声时,也会将振动的能量经过声波向外传达,如扬声器前跳到的烛焰、声音震碎玻璃等现象。
三、次声的特点及应用次声是指频率小于20Hz的声音,这种声音人耳听不到,大象、鲸等大型动物能听到。
自然界中,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风暴都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火箭腾跃、奔驰车辆也能产生次声。
能量高的次声有很大的破坏力,对人体也有着极大的威化,它能使设备破碎、飞机解体、建筑物垮塌;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功能将碰到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受损,危及生命。
人们能够建立次声监测站来预告自然灾害的来临。
四、超声的特点及应用超声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这种声音人耳也听不到,蝙蝠、海豚等动物能听到。
超声拥有好多特点,在军事、医疗、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1.频率高,方向性好,反射力强。
常有应用有超声雷达、声呐,可用来探测目标、定位和通讯。
2.穿透力强。
常有应用有B超、超声金属探伤仪。
3.“破碎” 力强。
常有应用有超声波杀菌消毒、超声波冲刷仪。
重难点打破重难点01 声音传达信息和能量典例在线以下实例中,不能够说明声波能传达能量的是A.冲刷钟表的精巧器件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C.孕妇作“B超”D.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参照答案】C【详细分析】声波能够使钟表精巧器件中的灰尘振动,达到冲刷钟表的目的,说了然声音能够传达能【名师点睛】多数同学对声音传达的是信息还是能量差异不开,凡是声音能惹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达的是能量;而人们能够依照所听到的声音做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达的是信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章《 专题2.5《声现象》单元计算问题(精炼)》同步学讲练测大讲义及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章《 专题2.5《声现象》单元计算问题(精炼)》同步学讲练测大讲义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c71a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3.png)
1.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t=2s后听到回声,喊话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是()A. 680mB. 340mC. 170mD. 17m2.寄生蝇一旦听到蟋蟀发声,就能凭听觉确定其位置,将卵产于寄主体表,幼虫孵出后就钻入寄主体内吞食其身体.寄生蝇一旦听到捕食者蝙蝠发声,就立刻逃逸.蟋蟀发声频率是5.0×103Hz.蝙蝠发声频率是 1.25×105Hz.林区需要吸引寄生蝇杀灭害虫;养蚕中心需要驱赶寄生蝇以保护蚕宝宝.已知物体完成1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
林区和养蚕中心需要设置声源的振动周期分别为()A.5×10-3s 1.25×10-5s B.1.25×10-5s 5×10-3sC.2×10-4s 8×10-6s D.8×10-6s 2×10-4s3.蟋蟀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为5.0×103,我们说蟋蟀发声频率是5.0×103Hz.蝙蝠发声频率是1.25×105Hz,则蟋蟀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为________,蝙蝠发声体振动5.0×105次所需时间为________s。
4. 百米赛跑时,起跑点的枪声需要经_______s时间才能传给终点的计时员。
5. 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 m。
(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6. 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m/s,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7.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000m/s.请你再补充条件,提出一个求解时间间隔的问题,并通过计算做出解答.并发表自己对不同介质传声问题的合理化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学计算题专题
1、人们常利用回声来探知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
最常用的是用声纳探测海洋深度或鱼群所在。
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1500米/秒,若在海面某处声纳传送的声音4秒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此处海洋深度为多少米?
2、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秒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小强用皮尺测出学校大礼堂的最大长度是50米,如果声速为340米/秒,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大为多少秒?
3、在百米赛跑中,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假如在听到枪声时才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有多大的误差?若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4、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峭壁。
有人在山峡内放一枪,他听到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求这个人离两峭壁的距离。
(空气中声速为340m/s)
5、有一山谷,两旁都是峭壁,有位猎人在山谷内放了一枪,0.5s听到第一声回声,1.5s 后听到第二声回声.求这个山谷的宽度?
6、某人站在行进的船上对远处的悬崖大喊一声,经过3秒后听到回声,船靠近悬崖的速度是5 m/s ,空气中声速是340m/s ,则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此时气温为15摄氏度) 7,甲乙两同学分别在一跟铁管2侧,铁管长153米,甲在其一端敲击了一下,乙同学听见了两次声音。
已知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为0.42秒。
求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
8,某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 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9、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若在45秒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撞击声30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注:第一次听到撞击声时开始计时)
10、一汽车以20 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秒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11,甲乙两人相距120m,两人距高大光滑的墙壁均为80m,现甲敲一下手中的鼓声,乙先后听到两声鼓声,求乙听到敌意声鼓声与乙听到第三声鼓声之间相隔多长时间?
12、有甲、乙二人测量河岸到峭壁的距离,乙站在岸边,甲离乙20m远,他们站在一条从河岸到峭壁的直线上,甲放了一枪,乙听到两次枪响,测得两次枪声的时间间隔为4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
(设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13、一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通过1.6km的山洞,求(1)整列火车驶出山洞要花多长时间?(2)火车在山洞内行驶的时间?
14、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向一座大山开去,在某处汽车鸣笛,经过2s后司机听到回声。
求汽车鸣笛处跟大山之间的距离。
15、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800米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5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则此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V声=340m/s)
16、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湖上进行的,两只船相距14 k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向水里放一口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如图所示,他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听到了水下的钟声.计算一下水中的声速是多大?
17、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元?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18、有一长为200米的列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开过一座铁桥的时间为72秒,求桥长多少米?
19、在平直双轨铁道上,甲乙两列车以大小相同的速度相向行驶。
甲车鸣笛后5s,乙车上的人听到,再过40S,两车恰好相遇。
求两车在鸣笛时的距离?
20、火车行到某桥附近时鸣笛,5s后在桥头的人听到火车的笛声,若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火车运行的速度是90km/h.问:再过多长时间火车可以到达桥头?若人听到笛声后立即沿与铁轨平行的公路以5m/s的速度向火车行驶的反方向跑去,则车与人相遇时车头距桥头多少米?
21、一辆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以43.2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正前方有座山,在汽车鸣笛后,又过了2s听到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还有多少m?
22,小明把耳朵贴在一根铁管的一端,小华在铁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铁管,小明听到了两次响声,且两次响声相隔0.2s,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求:(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多少秒?(2)铁管的长度为多少米?
23,某人打靶时,靶子离人340m,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人听到子弹击中靶子的声音,设空气阻力不计,则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是多少?(气温15摄氏度)
24,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铁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中传来的声音早2秒,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气温15摄氏度,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