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及应用介绍
wifibroadcast原理
![wifibroadcast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c5f5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4.png)
wifibroadcast原理随着无人机及其他无线图传设备的普及,无线图像传输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wifibroadcast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图像传输方案,其原理和工作机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wifibroadcast的原理,并探讨其在无线图传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wifibroadcast的基本原理wifibroadcast是一种基于WiFi技术的图像传输方案,其核心原理是将图像数据通过WiFi信号进行传输。
相比传统的TCP/IP协议,wifibroadcast采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以提高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wifibroadcast的传输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图像采集、编码、传输和解码。
首先,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会经过编码处理,将图像数据转换为压缩格式,以减小数据量。
然后,编码后的数据通过UDP协议进行传输,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解码处理,将压缩的图像数据还原为原始图像。
最后,解码后的图像数据通过显示设备进行展示。
二、wifibroadcast的特点和优势1. 实时性高:wifibroadcast采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相比TCP/IP协议,具有更低的延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传输图像数据,实现实时显示。
2. 抗干扰能力强:wifibroadcast采用WiFi信号进行传输,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即使在环境复杂、信号干扰较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好的传输质量。
3. 传输距离远:wifibroadcast的传输距离主要受限于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
在理想环境下,可以达到几百米甚至更远的传输距离。
4. 高清图像传输:wifibroadcast支持高清图像传输,能够满足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三、wifibroadcast的应用前景wifibroadcast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图像传输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无人机图传:wifibroadcast可以应用于无人机图传领域,实现无人机航拍图像的实时传输和显示。
图传 方案介绍
![图传 方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fa610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4.png)
图传方案1. 引言图传(Image Transmission)是指将实时图像或媒体内容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图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图传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常用的图传方案。
2. 基本原理图传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传输媒介将图像或媒体内容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
传输媒介可以是无线电波、光纤、以太网等。
在无人机图传系统中,常用的传输媒介是无线电波。
图传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设备、传输设备和接收设备组成。
图像采集设备负责采集实时图像,传输设备将采集到的图像转换成数据流,并通过传输媒介发送到接收设备,接收设备负责接收和解码传输的数据流,并显示图像。
3. 应用领域图传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举例:3.1 无人机无人机是当前图传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通过图传系统,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可以实时传输图像到地面站,使操作员可以远程监控无人机拍摄的实时画面。
这在军事侦察、民用航空、地质勘探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2 机器人图传技术在机器人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图传系统,远程操作员可以通过机器人实时获取环境中的图像信息,从而进行智能导航、目标追踪等任务。
此外,在医疗领域中,可通过图传技术将手术室内的实时图像传输给远程医生,实现远程手术指导。
3.3 安防监控图传技术在安防监控系统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图传系统,监控摄像头的实时图像可以传输到监控中心并保存,实现对监控区域的实时监控和录制。
这在公共场所、公司企业、住宅小区等地方应用广泛。
4. 常用的图传方案4.1 数字图传数字图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图传方案之一。
它通过将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图像传输和较远距离的传输。
数字图传系统的优点是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但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
4.2 模拟图传模拟图传是较早期的图传方案,它将图像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无线图传技术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无线图传技术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6810054a7302768e9939a2.png)
Ke wo d : rls g r a s sinFr g t gadrsu ;rcia p l ainAn y i y r sWi esf uet m so ;i fh i c eP at l pi t ; a s e i r i n ei n n e c a c o l s
随着科 学 技术 的发展 ,无线 图传 技术 也 在实 际运用 中得到 了 更新 发展 。灭 火救援 引进 无 线 图传技 术 能帮助 消 防人 员尽快 掌握 火灾信 息 ,及 时判 断火 灾状 况 以制 定有效 地 处理 方案 。消 防救 援 中运 用最 多 的则是 3 G图传 、 波传 输 , 微 两种 技 术在性 能 上 的优 势 促进 了灭 火救 援工 作 的顺利 开展 。因而 ,消 防部 门对 无线 图传 技 术 的深入 研究 能 为今后 的救 援工 作积 累丰 富 的条件 。 固定 点 的图像 监控 传输 系统 从本 质上 看 ,无 线 图传 就 是无线 图像 的传输 过程 ,这 种 新技 术发 挥 出来 的功 能体现 在 : 拟传 输 、 模 数传 / 网络 电台 、 S /P S GM G R 、 cM 、数 字微 波 、无 线 网、正 交频 分复 用等 方面 ,其 原理 见 图一 。 DA 随着无线 图传功能体系的完善, 很多先进的技术组成得到了推广。 无 线 图像 传输 系 统是 无线 图传 技术 使用 的前 提 , 固定点 的 图像监 控传 输系 统 是尤 为重 要 的组成 ,其 主要 运用 于监 控难 度较 大 的 的
W iee s g r a s iso r ls u eTr n m si n Fi Te h o o y Ap l a i n i ieFih i ga d Re c e c n l g p i t F r g tn n s u c o n
wifi图传方案
![wifi图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66e52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e.png)
WiFi图传方案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图传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WiFi图传方案成为了一种常见且便捷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WiFi图传方案的基本原理、优势和应用场景,并提供一种常见的实现方案作为示例。
1. 基本原理WiFi图传方案是通过使用WiFi无线网络将图像从源端传输到目标端的一种方案。
它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利用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一般情况下,WiFi图传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1.图像源端:通常是指摄像头或其他承载图像获取功能的设备。
它负责采集现场的图像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2.WiFi传输模块:该模块负责将源端采集到的数字信号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到目标端。
传输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某种协议进行数据的封装、压缩和解压缩等处理。
3.WiFi接收模块:该模块负责接收从源端传输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解码成原始的图像数据。
4.目标端设备:通常是指显示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等。
它负责接收并显示从源端传输过来的图像数据。
以上组成部分协同工作,完成WiFi图传方案中的数据传输和显示功能。
2. 优势WiFi图传方案相较于传统有线图传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无线化:利用WiFi无线网络传输数据,无需使用传统的有线连接,使得图传设备更加灵活和便携。
•高速传输:WiFi图传方案使用现代高速WiFi网络,能够实现较快的图像数据传输速度,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方便易用:WiFi图传方案使用普及的无线网络,无需复杂的设置和连接过程,用户只需连接到相应的WiFi网络即可实现图像接收。
•远距离传输:通过使用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WiFi图传方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图像的远距离传输,方便用户在不同位置接收图像数据。
3. 应用场景WiFi图传方案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3.1 无人机领域在无人机领域,WiFi图传方案可以实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实时图像传输,供操控人员或地面站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5g+4k超高清图像传输系统原理与应用
![5g+4k超高清图像传输系统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9629fb844769eae109ed39.png)
1 引言随着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4K超高清电视正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高分辨率、大动态、宽色域、高对比度带来了超乎想象的视听体验,同时也为图像传输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高清图像传输相比,4K图像传输要求更高的传输带宽、更低的传输时延。
传统的卫星传输、微波传输、4G传输等技术都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5G作为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的特点,是4K图像传输理想的方式。
本文通过对比传统广播电视传输方式,针对基于5G通信技术的4K超高清图像传输系统的技术特止信息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2)传输能力强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能有效降低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对信息传输过程中带来的干扰,使信息传输更高效、更稳定。
(3)传输距离远根据天线架设高度和发射功率的不同,最大传输范围可以轻松达到数公里。
常见的微波图传系统通常使用DVB-T地面电视广播技术,将压缩以视频为核心的系统设计。
该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传输的视频不需要经过压缩编码而直接传输,因此端到端传输时延极低,可以低于1ms,是所有图传系统中时延最低的。
WHDI系统主要应用于近距离传输,最大有效传输范围通常小于数百米,在影视拍摄、视频监看等领域应用广泛。
由于采用无压缩直传方案,目前WHDI系统还支持4K视频的实时传输。
2.3 卫星图传系统卫星图传系统是利用卫星通信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媒体工作实践经验,从视频编解码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系统组成原理,多种图传系统优劣对比等多个角度,对5G+4K超高清图传系统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5G 4K 图像传输 编解码 信道纠错 带宽汇聚44 . 45. 链路,实现视频图像实时传输的系统。
通常由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发射模块、视频服务器、卫星发射小站、卫星通信车、图像接收模块、图像显示终端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优点是覆盖面积(区域)大,通信传输距离远,通信频带宽、容量大,但是整个系统较微波图传和WHDI 无线图传系统更为复杂,架设困难,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应用不够方便,而且卫星通信链路的租借费用非常昂贵,所以卫星图传系统通常仅在应急通信或者重大活动等少数特殊应用场景中使用。
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
![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251b9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a.png)
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图像传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往往会受到距离、线缆质量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速、无线、高质量图像传输的需求。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利用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高效、稳定的图像传输。
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基于微波射频技术,通过将能量转换为电磁波进行传输,实现对被传输图像的无线供电和传输。
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需要使用电缆连接传输设备和显示设备,限制了图像传输的范围和灵活性。
而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则可以通过射频信号无线传输能量,并实现对远距离的图像传输,大大提高了图像传输的自由度。
在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中,主要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
发射端利用微波射频技术将电能转换为电磁波能量,通过天线将电磁波能量无线传输到接收端。
接收端通过天线接收到无线传输的电磁波,再将其转换为电能供电给显示设备,并将图像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
整个过程实现了对图像信号的无线传输和供电,大大提高了图像传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实现无线传输和供电,解除了传统有线传输所面临的距离、线缆质量等限制。
其次,由于电磁波可以穿透墙壁等障碍物,因此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对远距离的传输,适用于各种不同场景和需求。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速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对高质量、实时传输的要求。
然而,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电磁波能量的传输距离较远,会受到能量衰减和干扰的影响,可能导致传输效果下降。
其次,射频技术需要有较高的功率,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辐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此外,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还面临着传输速度、带宽、成本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和改进。
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在电力指挥应急业务中的应用
![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在电力指挥应急业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3391a7d1f34693daef3eef.png)
Appl i c a t i o n o f t he W i r e l e s s i ma g e t r a ns mi s s i o n s y s t e m i n El e c t r i c po we r c o m ma nd
图像处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图像处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46f8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1.png)
图像处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图像处理技术作为其重要的一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图像处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图像处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之一是图像压缩。
在无线通信中,由于信道资源有限,需要将大量的数据有效地传输。
而图像压缩技术可以将图像数据进行有效的压缩,以减小数据量,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通过使用图像压缩技术,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更快地传输大量图片,如照片、视频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图像处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之二是图像增强。
在图像传输的过程中,由于信道的干扰、噪声等原因,图像可能会受到损坏或变得模糊不清。
而通过图像增强技术,可以对损坏的图像进行修复和优化,使其更加清晰和可辨识。
这可以使用户在接收到图像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图像信息,提高用户对无线通信服务的满意度。
图像处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之三是图像识别和物体追踪。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采集到大量的图像数据。
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这些图像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实现物体的追踪和定位。
例如,在安防领域,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异常行为的识别和报警。
在智能驾驶和无人机等领域,图像处理技术也可以用于实现对路况和目标的识别和跟踪。
图像处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之四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娱乐、军事训练等领域。
在无线通信中,图像处理技术可以用来处理和呈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所需的图像信息。
通过将虚拟对象或信息与真实场景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加逼真和沉浸式的无线通信体验,为用户创造全新的交互方式。
综上所述,图像处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图像压缩、增强、识别和虚拟现实等应用,图像处理技术为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更高效、更清晰和更丰富的图像传输和呈现方式。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将进一步创造更多的应用和机会,为我们带来更加便捷、智能和丰富的无线通信体验。
工业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应用
![工业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a7b8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3.png)
工业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应用工业通信是指在工业领域中,通过数据传输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而无线传输技术是工业通信中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它的应用广泛且具有丰富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工业通信中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并以工业联网、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为主要切入点进行讨论。
一、工业联网中的无线传输技术应用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兴起,工业联网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追求高效生产和智能制造的重要手段。
而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联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多个具有感知、处理和无线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它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节点与监测中心连接起来,实现对工业设备和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在工业联网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应用于设备健康监测、环境监测以及生产过程数据采集等方面,有效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
2. 无线局域网(WLAN)的应用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局域网技术,它可以提供高速、稳定的无线数据传输服务。
在工业联网中,无线局域网可以应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
同时,无线局域网也可以实现现场工作人员的移动办公和远程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灵活性。
二、远程监控中的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远程监控是指通过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技术,实时监测和控制位于远离操作者的设备或系统。
无线传输技术在远程监控中的应用使得工业现场的监控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1.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现场摄像头的图像和视频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时展示现场的情况。
在工业远程监控中,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应用于设备故障诊断、生产过程监测以及安全监控等方面。
通过实时观察现场图像和视频,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 无线传输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无线传输设备状态监测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时监测和传输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包括温度、振动、电流等参数。
几种无线图传技术对比
![几种无线图传技术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ce6b1a79e314332396893ec.png)
目前,无线图像传输的技术体制可大致分为:模拟传输、数字/网络电台、GSM/GPRS、CDMA、数字微波、扩频微波、无线网、COFDM(正交频分复用)等。各个技术的优势:
模拟传输为淘汰的技术,其优势是价格低廉,但其为单载波技术,仅仅在通视环境下应用,不能在阻挡环境中和移动中使用。
数字/网络电台价格低,很多采用跳频技术,但本质上为单载波调制;有效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速率有限,一般在100-300Kbps,无法传输高质量图像(大于2Mbps)。
无线网技术发展很快。802.11FHSS(跳频调制)、802.11(b)DSSS(直序扩频)可以提供约1-5Mbps净速率,但因它们的单载波调制体制,仅仅在通视环境下应用,不能在阻挡环境中和移动中使用。802.11a(52载波)、802.11g在物理层采用了OFDM多载波调制,但载波数量较少,如802.11a为52个子载波,实际应用中对比802.11FHSS表现出少量的“绕射”能力;它们一般应用于办公室内无线局域网,用于室外需配置定向天线。
GSM/GPRS、CDMA为移动通信公网技术,很成熟,但传输速率有限,一般在100Kbps级,无法传输高质量图像(大于2Mbps);保密机制不健全,如建设专用网,其小区制覆盖将意味着天价建设成本。
数字微波、扩频微波可以提供高速率链路,但均为单载波调制技术体制,仅仅在通视环境下应用,不能在阻挡环境中和移动中使用。
火灾现场的无线通讯技术应用
![火灾现场的无线通讯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9758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2.png)
火灾现场的无线通讯技术应用无线通讯技术在火灾现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火灾事故发生后,火场通常存在着瞬息万变的情况,所以及时准确的通讯对于救援人员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无线通讯技术在火灾现场中的应用。
一、无线通讯技术概述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技术。
它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远程通信,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
在火灾现场,由于火势猛烈,地面情况复杂,常规有线通信设备不能进入,因此需要无线通讯技术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二、无线通讯技术在火灾现场的应用1. 无线对讲机无线对讲机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无线通讯设备。
它使用简单,通信距离较远,具有实时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在火灾现场使用。
救援人员可以通过无线对讲机与指挥中心、其他队员进行交流,及时传递信息,调度救援力量。
2. 无线监控系统在火灾现场布置无线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火场内部的情况,帮助救援人员迅速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做出科学、及时的决策。
无线监控系统通常由摄像头和传输设备组成,通过无线信号将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传输到控制中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监测火势、烟雾等异常情况。
3. 无线图像传输技术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可以实现火灾现场的图像信息传输。
救援人员可以携带便携式摄像设备,通过无线信号将火场的图像信息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判断。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和准确性。
4. 无线位置定位系统无线位置定位系统可以帮助救援人员迅速了解自身位置和周围环境的情况。
该系统常用的技术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蓝牙定位等。
救援人员通过携带定位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和其他队员的准确位置,并将其传输到指挥中心,方便指挥中心及时做出决策。
5. 无线传感技术无线传感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火灾现场的温度、烟雾等参数。
通过无线传感器的部署,可以实时监测火势的发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火势蔓延。
同时,无线传感技术也可以用于监测人员的健康状况,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图像传输原理
![图像传输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4f88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8.png)
图像传输原理图像传输是指将图像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通常涉及到数字图像的采集、压缩、传输和解压缩等环节。
在现代社会,图像传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到电视、视频会议、远程医疗、监控系统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图像传输的基本原理、常见的传输方式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图像传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信号传输技术将图像信息从源端传输到目标端。
首先,图像需要经过采集设备进行采集,比如摄像头或者扫描仪,将现实世界中的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然后,经过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这个过程通常需要经过模数转换器。
接着,对图像进行压缩处理,以减小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最后,利用各种传输介质,比如有线传输、无线传输、互联网等,将数字图像信号传输到目标端。
在目标端,需要进行解压缩处理,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再经过显示设备将其显示出来。
常见的图像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通常指的是利用电缆或者光纤等传输介质进行信号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稳定可靠,传输质量较高,适用于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而无线传输则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灵活便捷,适用于移动设备、无线监控等场合。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图像传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G技术将大大提高无线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为图像传输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同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将为图像传输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可能性。
比如,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在监控系统中实现智能识别和分析,提高监控系统的效率和精度;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领域带来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体验。
总之,图像传输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图像传输的基本原理、常见的传输方式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图像传输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在紧急救援中的应用
![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在紧急救援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fb3d10a8114431b80dd807.png)
・
决此 问题 ,而且 不依 赖现有高速公路 的通信 传输专网 ,适应
、
性非常强。
_/ j }
无线传输 系统的功 能需求
、l \ : I 、 l ■
_’ 一 _ 图像采 集
无 线发 送端
无 线 图 像 传 输 系 统 构 成 图
传 输 方 式
能 将 从 所 采 集 的 图像 、现 场
图像 。
般 事故 发 生 地 环 境 复 杂 ,从 拍 摄 现 场 到 通 讯 车 的无 线
图像及音频传 输系统必须具备 “ 绕射 ” “ 透”能力 ,以实 穿
现 全 向 发 、 全 向 收 的 效 果 , 以满 足 应 急 通 讯 的 灵 活 、机 动 、 便 捷 、快 速 的 应 用 要 求 。
心 或 省 中心 的软 件 配 合 使 用 。
2 b s M p 。
卫 星 通 讯
卫 星通 讯是近几 年兴起的一种无 线宽带通讯方 式,作为 通讯通道 ,它可 以传输 图像 、语音 、数据 。具有机动灵活 ,
基 本 无 覆盖 范 围 限制 等 优 点 。 但 同 时 , 卫 星 通 讯 设 备 昂 贵 , 因 为 租 用 卫 星 通 道 ,在 使 用 过 程 中 ,还 需 事 先 预 约 ,并 产 生 大 量 的 费 用 。速 率 可 达 4 2 p ( 向 ) 。 3 Kb s 双
COFDM
分 中 心 或 省 中 心 通 过 无 线 网 接 收 应 急 救 援 车 发 送 的 视 音 频 信 息 , 并将 视 音 频 信 息 发 送 到 分 中心 或 省 中心 的 指 挥 大 厅 、 办 公 网络 甚 至 公 网 ;在 分 中心 或 省 中 心 设 置 管 理 服 务 器 及 管理 终端 设 备 。
无线图像传输在微小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图像传输在微小系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5a272baf45b307e8719739.png)
关键词 : M U芯片; D C 无线图像传输 ; 微小系统;M S图像传感器 CO 中图分 类号 : N 1 .2 T 99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2— 2 9 2 0 ) 5— 0 5— 3 10 2 7 ( 0 7 0 0 9 0
T e Ap l a in o i ls ma e Tr n miso n Mir y t m h p i t f r e s I g a s s in i c o W e co S se
S HEN C o g C N Ja—pn, IZ e h n , HE i i L h n—b o
( aoa KyLbro N  ̄/ c F bc i e nl yKyao o frh fmadmcfbctno N tnl e oa r o a Mi ara nTc o g ,e l r r o tn l n o ra f i a ty f w it o h o ba y t ii ra i i o
Ab ta t A meh d o iee s i g r n miso a e i DMC n mi r y tm S p p s d i sr c : t o fw r ls ma e t s s in b s d Ol a U i c o s se i r o e n o ti p p r ti o t l d b I s a e .I S c n o e y DMCU.a d c mp s d o a r l r l n o o e f a c me a.a L D a d a wi l s d l. I C n r e s mo u e t e s
上海 交通 大学微 纳科 学技术 研 究院 , 海 20 3 ) 上 00 0 摘 要 : 出 了在 一个 微 小 系统 中基 于 D U进行 无 线 图像传 输 的方 法。 以 D C 芯片作 为 给 MC MU 控制单 元 , 由摄 像 头 、C L D和无 线 收发模 块 三部 分 组 成 的无 线 图像 传 输 系 统 。主 要 功 能为摄 像 头 采 集 图像 , 并通过 无 线模 块传 送 到 L D上 显 示。着 重对 图像 的传 输 进 行 了研 究 , C 设计 了有效合理 的编码方 式 , 得在传 送 大量 数据 时 的误 码率达 到最小 。给 出了发 送端 和接 收端 的软件 流程 , 使 实现 了图像数据 格 式和无 线传 输数据 格 式之 间的转换 。
COFDM 技术及应用模式
![COFDM 技术及应用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77d459158fafab068dc0267.png)
COFDM 技术及应用模式作者:王行建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6期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无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人机空地高清图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无线图像传输与普通信号传输不同,具有鲜明的特点:1)数据量大,文本或者语音是Kbps 级别,而图像达到几Mbps 级别;2)实时画面要求时延低;3)加装到无人机设备上,功率受限,要求发射功率低;4)传输距离远;5)无人机经常要在人群密集或者有电磁干扰等环境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要求抗干扰能力强;6)无人机信道复杂,是多径信道且具有多普勒频偏。
目前无人机图传主流的技术有3G/4G 技术、WiFi 等。
3G/4G价格高昂、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流量费,并且该技术不能在离开公众移动通信网的地方使用。
WIFI传输协议在技术上有很多限定,且不可修改,无法支持多对一,并且传输时延较大,频谱效率低,没有专门针对抗干扰的协议处理机制,抗干扰性能差。
鉴于无人机空地信道是一种具有较大多普勒频移的时变多径衰落信道,而编码正交频分复用能很好的满足复杂场景下的这一要求,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阐述了COFDM 技术的基本原理,说明了COFDM技术优点和缺点,介绍了COFDM 技术在无线宽带传输中的应用现状,并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应用模式。
二、COFDM 技术应用COFDM 技术在高速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比如数字广播电视系统和高清图传系统。
2.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 DVB-T),是欧洲通用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DVB-T 标准用于地面广播频道。
地面广播信道由于复杂的地形,存在时变衰落和多径干扰,信噪比低。
DVB-T采用内码交织和卷积编码以及外码交织和RS 编码的前向纠错技术,同时使用COFDM 和格雷码映射4/16/64QAM 调制用于通道处理。
无线图传方案
![无线图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85ce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2.png)
无线图传方案无线图传方案是指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图像信号从摄像头或其他图像采集设备传输到接收设备的方案。
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无线图传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监控系统、工业自动化、医疗诊断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线图传方案,并探讨其优劣势。
一、WLAN(无线局域网)方案WLAN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局域网方案。
通过无线路由器或无线接入点,摄像头可以将图像信号通过Wi-Fi信号传输到接收设备,如电脑、手机等。
WLAN方案具有安装方便、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较远等优点,因此在家庭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LTE(长期演进技术)方案LTE是一种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
通过将摄像头连接到支持LTE网络的设备上,可以实现图像信号的无线传输。
相较于WLAN方案,LTE方案具有传输速度更快、网络覆盖更广等优势,适用于需要高速、远距离传输的场景,如城市监控系统。
三、蓝牙方案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在小范围内进行图像传输。
通过将摄像头和接收设备连接到相同的蓝牙网络中,可以实现图像信号的传输。
蓝牙方案具有低功耗、成本较低等特点,适用于一些对传输距离和速度要求不高的场景,如家庭视频监控。
四、红外方案红外图传方案利用红外线来传输图像信号。
摄像头将图像信号转换为红外信号,接收设备通过红外接收器接收、解码并显示图像。
红外方案适用于夜视图像传输,具有不受环境光影响、安全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夜视摄影等领域。
综上所述,无线图传方案有多种选择,每种方案有各自的优劣势。
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考虑传输距离、传输速度、安装难易度、成本等因素。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无线图传方案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便利。
图传方案叫wifi
![图传方案叫wifi](https://img.taocdn.com/s3/m/d1a761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3.png)
图传方案叫wifi引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无线通信的发展,图传技术(即图像传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图传方案“wifi”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无线图传方案,它通过WiFi无线网络实现图像传输。
本文将介绍图传方案“wifi”的原理、特点、应用场景以及常见的实现方式。
原理图传方案“wifi”通过利用无线局域网(WiFi)网络,将图像数据从资源端传输到目的端。
其原理如下:1.配置网络连接:资源端和目的端通过连接到同一个WiFi网络实现网络连接。
资源端一般是采集图像数据的设备,例如摄像头或传感器;而目的端一般是接收和显示图像数据的设备,例如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
2.图像数据传输:资源端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通过WiFi网络传输到目的端。
传输可以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协议,例如TCP/IP协议。
资源端将图像数据分割成一定大小的数据包,并通过WiFi网络逐个发送到目的端。
目的端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重组,恢复原始的图像数据。
3.图像显示:目的端接收和恢复完整的图像数据后,可以通过显示设备将图像展示给用户。
根据应用的需求,可以使用各种设备进行图像显示,例如显示器、手机屏幕或平板电脑屏幕。
特点图传方案“wifi”具有以下特点:1.无线传输:采用WiFi网络传输图像数据,无需通过有线连接,方便灵活。
2.实时性:图传方案“wifi”通过无线传输,可以实现实时图像传输。
这对于监控系统、机器人等需要实时反馈的应用非常重要。
3.高带宽:WiFi网络通常具有较高的带宽,可以支持大量图像数据的传输。
这使得图传方案“wifi”适用于高分辨率图像或视频的传输。
4.便携性:由于无线传输,图传方案“wifi”可以实现设备的便携性。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接收和查看图像数据。
应用场景图传方案“wifi”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无人机在无人机领域,图传方案“wifi”被广泛应用于飞行控制系统。
通过将摄像头安装在无人机上,可以实时传输无人机的视角图像到地面站,使得无人机的操控和监测更加方便。
JoMobile HD系列无线图像传输系统采用了多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JoMobile HD系列无线图像传输系统采用了多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fa49a6b561252d380eb6e4b.png)
JoMobile HD系列无线图像传输系统采用了多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包括频域均衡技术(SC-FDE)、乘积码编译技术(TPC)以及多种空间及时间分集技术,使JoMobile HD系统具有接收能力强、频谱效率高、覆盖范围广、抗衰落能力强、绕射能力强等优点。
JoMobile HD系统能够在高速移动中、在有遮挡条件下、实现D1画质高清晰度的实时图像传输,在一般城市条件下,车载发射机可以传输10~30公里,单兵发射机可以传输2~5公里。
JoMobile HD系统具有以下的特点:λ--超高频谱效率: 2.67MHz/2MHz/1.2MHz带宽可选,可实现3.5Mbps/2.6Mbps/1.5Mbps传输速率;λ--支持多路接收模式:一台接收机可支持2路独立视频传输;--HD的软件无线电工作系统可支持频谱扫描,系统可实现低成本扩展;λ--兼容多种视频格式:MPEG2支持数字输出,利于网络传输;λ--传输加密:128位AES扰码加密,避免非法接收;λ--支持高速移动传输;支持非视距传输。
JoMobile HD系统通常由发射机、接收机(基站组成)。
如下图可有多种工作模式。
(指挥车~指挥中心通信模式)(单兵~指挥车通信模式)(多中心接收模式)(中继接力传输模式)重大活动安保解决方案我们根据国内重大活动的通信保障实际需求,提出采用JoMobile HD系统,多基站、多点覆盖重大活动全程的解决方案。
整个系统采取设置沿途基站、以装备多频点车载发射机为主、装备应急单兵发射机为辅的方式,实现对重大活动全过程、全角度覆盖。
省际覆盖应用案例久华信成功实施了国内两个全省无线图像传输覆盖项目。
这两个项目也是截至目前仅有的两个全省覆盖项目——JoMobile HD系统一直配备到县属公安通信部门,并通过公安三级网汇接到省级指挥中心。
某省无线图传系统,需要在移动、非视距的条件下,将各县市、地州车辆现场采集的语音、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指挥中心,实现高清图像播放、录制等功能,为突发应急事件的指挥提供帮助。
如何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实时视频传输(四)
![如何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实时视频传输(四)](https://img.taocdn.com/s3/m/163a071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9.png)
实时视频传输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应用之一,而无线传输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为实现实时视频传输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技术、应用、前景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实时视频传输。
一、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与挑战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的无线传输技术不仅能够满足音频和图像传输的需求,而且能够实现高清晰度的实时视频传输。
然而,实时视频传输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
首先,无线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是实现实时视频传输的关键。
由于无线电波受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信号传输往往不稳定,导致视频画面出现卡顿、画质模糊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信号稳定性是无线传输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无线传输技术还需要克服传输延迟的问题。
传输延迟会导致接收端在收到视频信号后有一段时间的延迟,严重影响实时视频传输的效果。
如何在无线传输中降低延迟,保证实时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无线频谱资源的有限性也是无线传输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频谱资源有限,无线传输技术需要更加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实时视频传输需求。
二、无线传输技术在实时视频传输中的应用探索无线传输技术在实时视频传输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监控、视频会议、无人机航拍等。
以下将以监控领域为例,探讨无线传输技术在实时视频传输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有线监控系统中,传输线路需要布设,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
而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实时视频监控,不仅省去了线路布设的麻烦,也提高了监控系统的灵活性和覆盖范围。
通过无线传输技术,监控中心可以实时接收到各个监控点的视频画面,并且可以随时进行控制和调整。
这大大提高了监控的效果和便利性。
为了解决无线传输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方案和解决方案。
例如,利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和编码技术,可以提高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和画质;通过优化网络协议和传输机制,可以降低传输延迟,实现实时视频传输;同时,采用了自适应调制和增强频谱利用率的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满足实时视频传输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输速率 。 目前 市场 上有2 个 网卡 捆绑 方式 的路 由器, ~3 1 6GH . 2 z频段 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 系统 4
L S系统是典 型的 2 Hz MD 6 G 无线接 入系统 ,采用
6 QA 、1QA 和 Q S 4 M 6 M P K三种调 制方式 。L MD S具有 增加 网卡的 代价是增 加设备 成本和使 用成本 。随着视频 压缩技术的 不断 发展 ,单 个网卡上 3 帧 /秒图像传输 ~4
图像 的传输而言 ,基本 上解决 了 “ 高清晰 度数字 图像在
无线 网络 中的传输 ”问题 , 使得大 范 围采 用 5 8 GHz . 频 段 传输 数字 化 图像成 为现 实 , 尤其 适用 于城市安 全监控
系统 。
WL AN 传输 监控 图像 , 目前 比较成熟 的是采 用
2 1利用 C M . D A、G R PS公众移动网络传输图像 C MA D 无线 网络的移动传输技术具有很 多优点 : 保密
速率 是可以实现的 ,如果 每秒钟可 以传输 3 ~4帧 C F格 I 式的 图像 , 可以满 足一般移动公共交通设施的安全监控的
要 求。
更 大的带宽 以及双 向数据 传输能 力 ,可提供 多种宽带 交
互式数据以 及多媒体业 务 ,解决 了传统本地 环路的瓶 颈
田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间损耗小 , 传播雨衰性能好 , 接入 速率 足够高 , 且设备成
本相对较低 。 系统具 有相对 良好的 覆盖能 力 , 该 通常达到 5k m~1 m,适合地 县市级单位低价位 、较大面积覆 0k
盖的应用场合 ; 还可与 WL N、L S 为补充 , A MD 互 形成 覆 盖面积大小 配合 、 户密度稀 密配合的多层运行 的有机互 用
问题 ,能 够 满 足 高 速 宽 带 数 据 、 图像 通 信 以 及宽 带
itr e 业务的需 求 。L n en t MD S系统 覆盖范 围 3公里 ~5 公 里 ,适用于城 域 网。由于世 界各 国对 L MD S的工 作频段
规 划不 同, 所以其兼容性 较差 、 雨衰性能 差 , 成本也 较高 。 综 上所述 , 对于城市数字化监控 系统 , 采用 2 4 G . Hz 以上的WL N技术作 为固定点的图像传输 是完全可行的 , A
率时 ,压缩 后的 图像清晰度可以达到 1 I (5 C F 3 2×2 8 8 像 素) C F 在 2 Mbt s ~2 I 。 i 的速率情况下 , / 该技术可以传输 4 I (0 C F 7 2×5 6 7 像素 ,D VD清晰 度)清晰度 的图像 。采 用 MP G 压缩 以后的数 字化图像 , E 一4 经过无线信道传输 , 配合相应的软件 , 很容易实现网络 化、 智能化的数字化城
G RS P 是一种基于G M系统 的无线分组 交换技 术 , S 支
持特 定的 点对 点和 点对 多点服 务 , “ 以 分组”的形式传送 数据。G R 峰值速率超过 10k i s P S 0 bt ,网络容量只在所 /
需时分配 , 种发送 方式称 为统计 复用。G R 最主要的 这 P S
2 2 2无线网格 ( E H)技术 .. M S
无线 “ 网格 ( S ”技术 ,可以实现较近范 围内 ME H)
的 高速数据通信 。利用 2 4 GH 频 段,有效带宽 可以达 . z 到 6 Mbt s i ,这种技 术链路 设计 简单 、组 网灵活、维护 /
方便。
田
油 田、矿 山、水利 、 电力 、金融 、海 事 ,以 及其它的 紧
急 、应急指挥 系统 ,主要 作用是将 现场的 实时 图像传输 回指挥 中心 , 使指 挥 中心 的指挥决策 人 员如 身临 其境 , 提 高决 策的准确性 和及时性 ,提高 工作效率 。下面就移 动 视频 图像 传输采 用公网和专用技术两种情 况作相 关介绍。
也是发展的趋 势 。
补模式 。目前存在的 问题 是带宽不 足 ,只有上下行 各 3 0
MHz ,难 以大规模使 用。
1 . zWL . 58GH AN产品 3
5 8 GHz WL . 的 AN产品 采用正 交频分复 用技术 , 住
此频 段的 WL AN产 品基于 I E S 2 1a协议 ,传输 速 E E 0 .1
前我国对此尚未 专门规划频率 。可用 于移动视 频 图像 传 输 的技 术有以下几种 。
2. 1 Z. Wi AX M
Wi MAX是点对 多点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Wi X MA 采取 了动态 自适应调制 、 灵活的 系统资源参数及 多载波调 制 等一 系列新技 术 ,并兼 具较高 速率 传输 能 力( 可达 7 0 Mbt s 0 i s i ~10 Mbt ) / / 及较好的Qo 与安全控制 。 MAX S wi 8 2 1e 0 .6 覆盖范 围可以达到 l 英里 , ~3 主要 定位在移 动无 线城域网环境 。然而 8 2 1e 0 .6 获得足够的全球 统一频率存 在一定难度 ,且建设成本和设备价 格较高。
全问题 、相互兼容问题值 得进一步研究 。
11 . GH M频段 的多种 图像 传输 技术 . 24 zl S
2 4 G 的 图像传输设备采用扩频技术 , . Hz 有跳频和直 扩 两 种 工作 方 式 。跳频 方 式 速 率较 低 ,吞 吐 速 率 在 2 Mbt s i 左右 ,抗干 扰能力较强 ,还可采用不 同的 跳频序 /
除 了对 固定点的 图像监控的需 求外 ,移动 图像传输 的需 求也相 当旺 盛。移 动视频 图像传输 ,广泛 用 f公安 指挥车 、 交通事 故勘探车 、消防武警现场 指挥车 和海 关、
率可 以达到 5 i s 根据 WL 4 Mbt 。 / AN的传输协 议 , 点 在 对点应 用的时候 , 有效 速率为2 i s 点对 六点的情 0 Mbt ; / 况下 ,每 一路 图像的有效 传输速率 为 5 0 k i s 0 bt 左右 , / 也就是 说总 的传输数 据量 为 3 Mb t s i/ 左右 。对于 无线
对于 固定无线 图像 传输 ,我们 可以采用 成本较低的 WL AN技 术产 品 ; 对移 动视 频 图像传输可以 采用 公众移 动网络或 专用无线 图像传输 技术。我 们希望有更 多的同
优势在于 永远在线和按流量计 费, 不用 拨号 即可随时接 入
互 联网 ,随时 与网络 保持联 系 ,资源 利用率 高。
统。
速率为 l Mbts 去掉传输过程 中的开销 , l i , / 实际有效速 率为 3 8 Mbts . i 左右。后来制订的 I E 8 2 1g标准 , / E E 0 .l 速率上限达到 5 i s 4 Mbt ,该标 准互通性高 ,点对 点可传 /
输几路 MP G 4的压缩 图像 。 E - 应 用在 2 4 G 频段的还有蓝牙技 术、Ho RF技 . Hz me
关键词
无线 图像传输 压缩 方式
列实现 同址 复用来增加 容量 。直 扩方式 有较高 的吞 吐速
率 ,但抗干扰性能较 差 ,且 多套系统同址 使用受限制。
2 4 GHz . 图像传输 可基于 I E 8 2 1b协议 ,传输 E E 0 .l
无线图像传输 系统 从应用层面来说 分为两 大类 , 一是 固定点 的图像监控 传输系统 ,二是移动视 频 图像 传输 系
固定点的无线 图像监控传输系统 , 主要应用在有线 闭 路监控不便实现的场合 , 比如港 口码 头的监控系统、 河流
水利的视频和数据监控 、 森林防火监控 系统 、 市安全 监 城 控等 。 下面按 频段由低到高对不同的图像 传输技 术进行介
绍。
术、ME H、微蜂窝技 术等 。随 着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 , S 24 GHZ . 这个频段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 , 其速率 问题 、 安
性 好、 抗干扰能 力强、 多径衰落 、 抗 系统容量的配置 灵活 、 建 网成 本低等 。CDMA 采用 MPE G一4压缩方 式 ,用
MP G一 的 C F格式 压缩 图像 ,可以 达到每秒 2 左右 E 4 I 帧
MP G 4图像压缩技术 。这种压缩技术在 5 0 k i s E 一 0 bt 速 /
维普资讯
无线 图像 传输技术
及应 用介 绍
深圳市无线 电监测站 李雪梅
摘
要
目前无线 图像传输 尚未形成典型 的产业化 发展模式 .实现 的技 术方式也 多种 多样 。
分析 了可用于无线 图像传输的相关接入技术 ,并对实现方式作 了简要介绍 。
5 8 GHz 段的 WL . 频 AN产 品空 中接力不好 , 点对 点 连接很不 经济 ,不适 合小型设备 ,技术成 本过高 ,同时 5 8 GHz . 频段在部分地 区面临频谱 管制 。
提 高现场 图像的实 时传输速率 ,一 个简单的 方案是采用
多个 C MA网卡捆绑 使用的方 式 , D 用来提高 无线信道的
2 2用于应急突发事件的专用 图像传输技术 . 对于一 些应急指挥 中心的 图像传输 系统 ,往往要 求
将突发事 件现 的 图像传输 回指挥 中心 。例如遇到 重大 自然灾 害 ,水灾 、火 灾现场 ,群众的大 型集会和重要 安
全保卫 任务现场等 。这类应急 图像传输 系统不宜 使用 公 众 网络 传输 ,最 好采用专业 的移动 图像传输设 备。但 目
1235GH 频段 的无线接入 系统 _ . z
35 G 的无线接入系统是 一种 点对 多点微波通信技 . Hz 术, 采用 F D双 工方式 , 1QA D 用 6 M、6 QA 调制方式 , 4 M
基于 DO S S协议 。其 工作频 段相 对较低 ,电波 自由空 CO
田
还 有一种可以期待的选择是 3 G系统 ,目前全球 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