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一个牛蛙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解剖牛蛙实习报告

解剖牛蛙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加深对动物解剖学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我于2023年在XX大学动物实验室进行了牛蛙解剖实习。

牛蛙作为两栖动物的代表,其解剖结构具有典型性和研究价值,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牛蛙的内部构造,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牛蛙的解剖结构,掌握动物解剖的基本技能。

2.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两栖动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

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牛蛙解剖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牛蛙进行了麻醉,以确保在解剖过程中不会造成其痛苦。

接着,将牛蛙置于解剖盘中,准备好解剖工具,包括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盘等。

2. 牛蛙解剖过程(1)皮肤解剖:首先,用解剖剪沿着牛蛙背部剪开皮肤,暴露肌肉层。

然后用解剖镊子将皮肤和肌肉分离,观察肌肉分布情况。

(2)肌肉解剖:在肌肉层下,可以看到牛蛙的骨骼结构。

用解剖剪剪开肌肉,暴露骨骼。

观察骨骼的形态和连接方式。

(3)内脏解剖:继续用解剖剪剪开腹部肌肉,暴露内脏器官。

观察牛蛙的心脏、肝脏、脾脏、胃、肠道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4)神经系统解剖:用解剖针轻轻剥离头部皮肤,暴露脑和脊髓。

观察脑的形态和位置,以及脊髓的走向。

3.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解剖过程中,我们对牛蛙的各项器官进行了测量和记录,包括心脏大小、肝脏重量、脾脏重量等。

同时,对解剖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为后续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四、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牛蛙的解剖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动物解剖的基本技能。

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解剖工具,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3.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通过对牛蛙内脏器官的观察,我对两栖动物的生理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实习体会本次牛蛙解剖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动物解剖学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5 牛蛙外形和内部解剖(两栖纲)

实验5 牛蛙外形和内部解剖(两栖纲)

实验5 牛蛙外形和内部解剖(两栖纲)
牛蛙是蛙类的一种,也是现在家庭饲养的蛙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属于两栖类动物。

牛蛙的外形多少有点像牛,因此又被称作牛蛙,它的特征是有十二根根短粗的脊椎,有一
对大耳,脑袋略有方方正正的形状。

牛蛙的眼睛也比较明亮,眼睛上有着一条贯穿全身的
皱纹,以及一道白色的斑纹,花纹十分独特,很容易让人喜爱。

牛蛙的背部多数是灰色的,中间布满着绿色斑纹,特别是七八绿色斑斑、点点的斑纹,看起来特别地美观。

从牛蛙的内部解剖上来说,它们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头部、躯干和髋部,它的头部包括
一对大角蝰蟊状的耳朵,一对带有色素的大眼睛,鼻孔常常嵌在眼睛之间,一张可以把食
物抓住的嘴,以及连接到大脑的脊髓。

头部的背面还有一片细胞棘,被称为甲状腺,可以
调节饥饿和身体温度。

牛蛙的躯干部分由肋骨、胸骨、尾部和腹部四个部分构成,肋骨是
支撑牛蛙全身的骨骼架构,而胸骨是保护内脏的重要骨骼,尾部有着一条体表灵活的肌肉,可以推动牛蛙的前进,腹部则是牛蛙的消化、代谢和营养转移部分。

牛蛙的髋部和其他爬
行动物相似,两侧各有一对腿脚,腿跟十分灵活,能够适应大跳和短跳,两条腿四掌类似,有助于它攀爬和抓取小鱼,鱼虾等小动物。

生理牛蛙的实验报告(3篇)

生理牛蛙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牛蛙的生理特点,包括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等。

2. 掌握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3. 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牛蛙作为一种两栖动物,其生理结构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通过观察牛蛙的生理现象,可以了解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牛蛙一只2. 实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一套、解剖盘、解剖剪、眼科剪、镊子、探针、玻璃分针、蛙钉、培养皿、蛙板、滴管、棉线、任氏液、显微镜、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微机、肌槽、刺激电极、铁架台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牛蛙外观:观察牛蛙的整体形态、皮肤、四肢、眼睛等特征。

2. 解剖牛蛙:将牛蛙置于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开皮肤,暴露肌肉、骨骼、内脏等器官。

3. 观察呼吸系统:观察牛蛙的鳃、口腔、咽、食道等部位,了解其呼吸过程。

4. 观察循环系统:观察牛蛙的心脏、血管等部位,了解其血液循环过程。

5. 观察神经系统:观察牛蛙的大脑、脊髓、神经等部位,了解其神经传导和调节功能。

6. 进行生理实验:包括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等实验。

7. 观察肌肉收缩:观察肌肉在刺激下的收缩现象,记录收缩幅度、频率等数据。

8.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牛蛙外观:牛蛙呈灰绿色,皮肤光滑,四肢发达,眼睛突出。

2. 解剖牛蛙:牛蛙内脏器官包括心脏、肺、胃、肠、肝脏、肾脏等。

3. 观察呼吸系统:牛蛙的呼吸通过鳃和肺进行。

鳃位于头部两侧,肺位于胸腔内。

4. 观察循环系统:牛蛙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5. 观察神经系统:牛蛙的大脑位于头部,脊髓位于脊柱内,神经遍布全身。

6. 进行生理实验: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7. 观察肌肉收缩:肌肉在刺激下产生收缩,收缩幅度和频率与刺激强度和频率有关。

六、实验结论1. 牛蛙的生理结构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用于生理学实验研究。

生理实验课实验报告牛蛙

生理实验课实验报告牛蛙

实验名称:牛蛙生理实验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生理实验室实验目的:1. 学习牛蛙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 了解牛蛙心脏、神经和肌肉等器官的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原理:牛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其生理结构与哺乳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

本实验通过观察牛蛙心脏、神经和肌肉等器官的生理活动,了解其生理功能。

实验材料:1. 牛蛙1只2. 刀片、镊子、解剖针、生理盐水、剪刀、放大镜等3. 生理实验台、显微镜、投影仪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牛蛙放在生理盐水中浸泡片刻,使其适应环境。

2. 解剖牛蛙,观察其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

3. 观察牛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用刀片沿心脏纵轴切开,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和瓣膜。

4. 观察牛蛙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用解剖针挑开大脑皮层,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

5. 观察牛蛙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用刀片切开肌肉,观察肌纤维的排列和收缩。

6. 通过显微镜观察神经纤维的传导过程。

实验结果:1. 牛蛙心脏有四个腔室,分别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2. 牛蛙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神经元形态各异,分布广泛。

3. 牛蛙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排列紧密,收缩有力。

4. 通过显微镜观察,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快,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走向一致。

实验分析:1. 牛蛙心脏具有四个腔室,保证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的有效输送。

2. 牛蛙神经系统结构复杂,神经元形态各异,适应其复杂的生活环境。

3. 牛蛙肌肉结构紧凑,收缩有力,适应其捕食和逃避天敌的需求。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牛蛙心脏、神经和肌肉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牛蛙的生理结构与哺乳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为我们研究哺乳动物的生理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操作要轻柔,避免对牛蛙造成伤害。

3. 观察时要保持耐心,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青蛙复习资料

青蛙复习资料

青蛙复习资料青蛙复习资料青蛙是一种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的两栖动物,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都非常独特。

作为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青蛙的复习资料也是学生们备考生物学考试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青蛙的复习资料,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有趣的动物。

一、青蛙的基本特征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青蛙的基本特征。

青蛙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四肢,前肢适应于抓握和跳跃,后肢则适应于跳跃和游泳。

青蛙的皮肤光滑而湿润,可以帮助它们在水中更好地移动。

另外,青蛙的眼睛非常特别,它们具有水平瞳孔,可以自由转动,帮助它们观察周围的环境。

二、青蛙的生活习性青蛙是两栖动物,它们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

青蛙的繁殖方式也非常独特,它们通过产卵和蝌蚪阶段来完成生命周期。

青蛙的产卵通常发生在水中,它们会选择适合的环境,如池塘或河流。

蝌蚪孵化后,会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然后逐渐发育成青蛙。

青蛙的食物主要包括昆虫、小鱼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三、青蛙的进化历程青蛙作为一种古老的生物,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根据化石记录和遗传研究,科学家们认为青蛙起源于约2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

在进化的过程中,青蛙逐渐适应了不同的环境,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物种。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青蛙物种超过6000种,分布在各大洲的不同地区。

四、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青蛙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青蛙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它们以昆虫为食,帮助控制了昆虫的数量。

此外,青蛙也是生态系统中的指示生物,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使得它们成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器。

因此,保护青蛙的生存环境也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青蛙与人类的关系青蛙与人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青蛙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中国文化中,青蛙被视为财富和好运的象征。

此外,青蛙的皮肤分泌物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被用于制作药物,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原因,青蛙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保护青蛙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

观察牛蛙实验报告高中

观察牛蛙实验报告高中

实验名称:观察牛蛙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目的:1. 观察牛蛙的外部形态结构。

2. 了解牛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3. 掌握牛蛙的生理特性。

实验原理:牛蛙(Rana catesbeiana)是两栖动物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生命周期经历了从蝌蚪到成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通过观察牛蛙的外部形态结构、生殖发育过程和生理特性,可以了解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知识。

实验材料:1. 牛蛙一只2. 剪刀、镊子、解剖盘、解剖针3. 双面胶、解剖显微镜4. 水盆、水、细沙实验步骤:1. 外部形态观察:- 将牛蛙放置在解剖盘上,用双面胶固定。

- 观察牛蛙的体形、皮肤、四肢、眼、耳等外部特征。

- 记录观察结果。

2. 生殖发育观察:- 将牛蛙放入水盆中,观察其生殖腺。

- 观察并记录生殖腺的颜色、大小和形态。

- 若条件允许,将牛蛙放入细沙中,观察其变态发育过程。

3. 生理特性观察:- 观察牛蛙的呼吸方式,注意其口腔、鼻腔和皮肤上的呼吸孔。

- 观察牛蛙的心脏结构,注意其心房和心室的区分。

- 通过解剖显微镜观察牛蛙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实验结果:1. 外部形态:- 牛蛙的体形呈卵圆形,四肢强壮。

- 皮肤湿润,有大量皮肤褶皱。

- 眼大而有光泽,耳孔明显。

- 生殖腺位于肾脏两侧,呈红色,有卵或精液。

2. 生殖发育:- 生殖腺发育良好,卵或精液清晰可见。

- 变态发育过程中,蝌蚪逐渐长出四肢,尾巴逐渐消失,最终发育成成蛙。

3. 生理特性:- 牛蛙主要通过皮肤和口腔呼吸,皮肤上有大量微细的呼吸孔。

- 心脏分为心房和心室,血液循环系统较为复杂。

-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 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神经节。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了牛蛙的外部形态结构、生殖发育过程和生理特性。

牛蛙作为两栖动物的代表,具有较为典型的变态发育过程和独特的生理特性。

通过观察牛蛙,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知识。

牛蛙实验报告步骤

牛蛙实验报告步骤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牛蛙的生物学特性。

2. 学习牛蛙的解剖结构。

3. 掌握牛蛙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1. 牛蛙一只(已死亡,且无传染病)。

2. 解剖剪、解剖刀、镊子、解剖盘、解剖镜、解剖针、生理盐水、酒精、碘酒、棉签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牛蛙解剖盘洗净、消毒,放在实验台上。

(2)将牛蛙放入解剖盘中,用生理盐水湿润皮肤,便于解剖操作。

(3)检查牛蛙的解剖结构,如眼睛、口腔、四肢、内脏等。

2. 解剖牛蛙(1)观察牛蛙的头部结构,包括眼睛、鼻腔、口腔、舌、颚骨等。

(2)用解剖剪沿牛蛙的腹部中线剪开皮肤,暴露内脏。

(3)用镊子将皮肤向两侧拉开,露出内脏。

(4)观察牛蛙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5)观察牛蛙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肺等。

(6)观察牛蛙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等。

(7)观察牛蛙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8)观察牛蛙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睾丸、输卵管、输精管等。

3. 观察牛蛙的生理现象(1)观察牛蛙的心脏跳动情况,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观察牛蛙的呼吸情况,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观察牛蛙的血液循环情况,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观察牛蛙的肾脏排泄情况,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记录实验数据(1)详细记录牛蛙的解剖结构、生理现象和实验数据。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 实验结束(1)将牛蛙内脏放回原位,用生理盐水清洗解剖盘。

(2)整理实验器材,归还实验室。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2. 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牛蛙的解剖结构。

3. 注意实验室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4.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场地,保持实验室卫生。

五、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牛蛙解剖与生理实验2. 实验日期:3. 实验者:4. 实验目的:5. 实验材料:6. 实验步骤:7. 实验结果:8. 实验分析:9. 结论:10. 实验心得:以上为牛蛙实验报告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牛蛙知识点

高二生物牛蛙知识点

高二生物牛蛙知识点牛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在高二生物学习中,了解牛蛙的相关知识点对于理解进化、生物形态和生态学等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高二生物牛蛙的相关知识点。

一、牛蛙的分类与特征牛蛙(学名:Rana catesbeiana)属于两栖纲,蛙科。

牛蛙是大型蛙类,雄性个体的体长可达20厘米以上,拥有特殊的呼吸系统和适应水生与陆生环境的能力。

其特征包括:1. 外形特征:牛蛙的身体通常呈卵圆形,头部较大,口鼻部明显突出。

皮肤光滑,体色多为绿褐色,有助于伪装。

2. 呼吸系统:牛蛙具有肺呼吸和皮肤呼吸两种方式。

在水中,牛蛙通过皮肤呼吸,而在陆地上,主要通过肺呼吸。

3. 消化系统:牛蛙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和肠道等器官,具有捕食和消化各类昆虫、小鱼等的能力。

二、牛蛙的生殖和发育牛蛙的生殖方式是典型的无脊椎动物的外肥虫生殖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 雄性个体:雄性牛蛙具有独特的声音器官——鼓膜,通过振动发出鸣叫声吸引雌性求偶。

2. 雌性个体:雌性牛蛙在繁殖季节会产卵,卵的数量可达几千个,具有高的繁殖能力。

3. 交配和产卵:雄性牛蛙通过紧贴雌性个体背部的姿势进行交配。

交配后,雌性牛蛙将卵产在水边的植物或物体上,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孵化为蝌蚪。

4. 发育过程:牛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蝌蚪期和变态期。

蝌蚪期中,蝌蚪用嘴部附着在水生植物上进行呼吸和进食,通过蝌蚪鳃呼吸。

在变态期中,蝌蚪会经历变态,逐渐发育为成年牛蛙。

三、牛蛙的生态适应和生活习性牛蛙的生态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境和环境条件。

其生活习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 活动范围:牛蛙可以在陆地和水中自由活动,具有高的适应性。

2. 捕食习性:牛蛙是肉食性动物,以昆虫、小鱼等为食,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

3. 伪装能力:牛蛙的皮肤颜色和纹理有助于其在环境中伪装,提高自身的求生能力。

4. 季节性迁徙:在洪水期,牛蛙会从溪流迁移到湖泊或河流中繁殖。

牛蛙实验报告

牛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牛蛙的外部形态结构,了解其解剖学特点。

2. 学习牛蛙的生理学特性,包括其神经、循环、消化、呼吸和生殖系统。

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生物学实验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牛蛙1只(已处死并解剖)2. 实验工具: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镊子、放大镜、解剖显微镜、解剖针、解剖针筒、生理盐水、滴管、酒精、碘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镜头等。

三、实验步骤1. 牛蛙外部形态观察(1)观察牛蛙的整体形态,包括头部、躯干、四肢、尾部等部位。

(2)用解剖剪沿背部中线剪开皮肤,观察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

(3)观察牛蛙的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的分布和特点。

2. 牛蛙神经系统观察(1)用解剖剪剪开头部,暴露出脑和脊髓。

(2)观察脑和脊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3)观察神经系统的分布和功能。

3. 牛蛙循环系统观察(1)用解剖剪剪开胸腔和腹腔,暴露出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

(2)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观察血管的分布和功能。

4. 牛蛙消化系统观察(1)观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

(2)观察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5. 牛蛙呼吸系统观察(1)观察鳃和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比较鳃和肺的异同点。

6. 牛蛙生殖系统观察(1)观察雄蛙和雌蛙的生殖器官。

(2)比较雄蛙和雌蛙生殖器官的异同点。

7. 显微镜观察(1)取牛蛙的组织或器官,制成切片。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牛蛙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牛蛙的皮肤裸露,肌肉发达,骨骼粗壮,内脏器官分布合理。

2. 牛蛙的神经系统特点:脑和脊髓发达,神经分布广泛,有利于牛蛙的快速反应。

3. 牛蛙的循环系统特点:心脏四腔,血管分布合理,有利于血液循环。

4. 牛蛙的消化系统特点:消化器官齐全,功能完善,有利于牛蛙的消化吸收。

5. 牛蛙的呼吸系统特点:既有鳃又有肺,适应了牛蛙的两种生活环境。

大学生理学实验报告牛蛙

大学生理学实验报告牛蛙

一、实验目的1. 观察牛蛙的呼吸运动。

2. 探究牛蛙心脏的跳动规律。

3. 学习牛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牛蛙、解剖器械、显微镜、生理盐水、剪刀、镊子、解剖盘等。

2. 实验仪器:生物显微镜、计时器、秒表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牛蛙的呼吸运动(1)将牛蛙放在解剖盘上,用镊子轻轻夹住牛蛙的颈部,使其头部朝上。

(2)观察牛蛙的口鼻部,可见其不断地张合,说明牛蛙正在进行呼吸运动。

(3)用显微镜观察牛蛙的鳃丝,可见鳃丝在不断地摆动,说明牛蛙的呼吸运动是通过鳃丝进行的。

2. 探究牛蛙心脏的跳动规律(1)将牛蛙放在解剖盘上,用剪刀剪开其腹部皮肤,暴露出心脏。

(2)观察心脏的跳动规律,可见心脏跳动迅速而有规律,每次跳动都有心房和心室的交替收缩。

(3)用计时器记录心脏跳动的次数,计算每分钟心跳次数。

3. 学习牛蛙的生殖发育过程(1)观察牛蛙的生殖器官,可见雄蛙的生殖器官为精巢,雌蛙的生殖器官为卵巢。

(2)观察牛蛙的受精过程,可见雄蛙将精子排放到雌蛙的产卵孔中,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3)观察牛蛙的发育过程,可见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蝌蚪,蝌蚪逐渐长成成蛙。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牛蛙的呼吸运动牛蛙的呼吸运动是通过鳃丝进行的,鳃丝在不断地摆动,使水中的氧气进入牛蛙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探究牛蛙心脏的跳动规律牛蛙的心脏跳动迅速而有规律,每分钟心跳次数约为60-80次。

心脏的跳动是通过心房和心室的交替收缩实现的,心房收缩时,血液进入心室,心室收缩时,血液被泵出体外。

3. 学习牛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牛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发育、变态等阶段。

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蝌蚪,蝌蚪逐渐长成成蛙。

在发育过程中,蝌蚪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牛蛙的呼吸运动、心脏跳动规律以及生殖发育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牛蛙的呼吸运动是通过鳃丝进行的,心脏跳动迅速而有规律,生殖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发育、变态等阶段。

初二湖南生地会考牛蛙

初二湖南生地会考牛蛙

初二湖南生地会考牛蛙
初二湖南生物会考牛蛙
在湖南省的初二生物课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牛蛙。

牛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生活在水域和陆地之间。

它们的身体长而肥大,前后腿强壮有力,适应了水陆两栖的生活方式。

牛蛙的生长环境可以是淡水湖泊、河流、池塘等。

它们常常选择浅水区域,在水下通过肺呼吸,而在陆地上则通过皮肤呼吸。

长躯体和强有力的后腿使得牛蛙在水中游动非常迅速,同时也便于它们在陆地上跳跃前行。

除了形态特征外,牛蛙的生活习性也非常有意思。

它们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大部分时间都躲藏在水下或者湿地边缘的草丛中;而到了晚上,它们才会活跃起来,进行觅食和交配等活动。

牛蛙以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通常用舌头迅速捕捉猎物,并通过吞咽的方式进食。

牛蛙的繁殖也非常有趣。

雄性牛蛙有特殊的叫声,用于吸引雌性牛蛙的注意。

雌性牛蛙一般会在水中产卵,然后雄性牛蛙会洒精液受精,形成受精卵。

由于受精卵表面有一层保护膜,可以避免水中的污染物对胚胎的影响。

几天后,受精卵会孵化出蝌蚪,蝌蚪经过漫长的变态过程后,最终会成长为牛蛙。

牛蛙在生物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调节种群数量的作用,同时也作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

对于人类来说,牛蛙不仅可以作为食物来源,还可以作为科学实验的对象,用于研究生物学、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

总而言之,牛蛙是湖南省初二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牛蛙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

相信通过对牛蛙的学习,同学们对生物学科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牛蛙解剖实验报告心得

牛蛙解剖实验报告心得

牛蛙解剖实验报告心得1. 引言牛蛙解剖实验是生物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蛙类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对深入理解动物解剖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实验中,我通过对牛蛙进行解剖,对其各个器官进行观察和研究,深刻领悟到生命的奇妙和复杂性。

以下是我在实验中的心得和体会。

2. 实验步骤实验开始前,我们先进行了实验准备工作,包括观察牛蛙外部形态、了解牛蛙的解剖结构以及掌握解剖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然后,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逐步进行牛蛙的解剖。

首先,我们用手术刀从蛙的嘴巴处切开,打开腹部,依次观察心脏、肺、肝脏等内部器官,并记录它们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接着,我们打开腹腔,继续观察和记录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内部器官的结构。

最后,我们进行了肌肉和骨骼的解剖和观察。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对牛蛙的内部器官结构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首先是心脏,我发现牛蛙的心脏位于胸腔上部,呈椭圆形,由三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将血液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其次是肺和肺制片,牛蛙的肺位于胸腔下部,是呼吸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肺制片则是用来扩大牛蛙呼吸表面积的特殊组织。

在消化系统方面,牛蛙的消化器官包括胃、肠和肝脏等,它们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泌尿系统由肾脏、泌尿管和膀胱等组成,主要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最后是生殖系统,牛蛙的生殖器官分为雄性和雌性两种,它们负责繁殖后代。

4. 心得体会通过参与牛蛙解剖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动物解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项实验让我亲身感受到了生物学的奇妙之处。

通过自己亲自动手解剖牛蛙,我不仅对牛蛙的内部结构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也提高了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中,我注意到解剖工具的使用非常关键,必须正确使用手术刀、镊子等工具,小心细致地操作,以免对牛蛙的内部器官造成损坏。

同时,解剖实验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同组的同学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解剖过程,并及时帮助彼此解决遇到的问题。

大班科学《认识青蛙》教案

大班科学《认识青蛙》教案

大班科学《认识青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探索大自然》。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动物世界”,第三节“两栖动物的奥秘”中的“认识青蛙”部分。

详细内容涉及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爱护青蛙、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生活习性的理解。

重点:青蛙的外形特征、保护青蛙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蛙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青蛙模型、PPT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青蛙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青蛙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

(2)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保护青蛙。

4. 课堂小结(5分钟)5. 互动环节(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学习心得。

(2)学生表演青蛙的成长故事,增强对青蛙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青蛙2. 内容:(1)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2)青蛙的外形特征(3)青蛙的生活习性(4)保护青蛙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青蛙,画一幅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图。

2. 答案:(1)画出青蛙的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

(2)标注每个阶段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024年大班科学《认识青蛙》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认识青蛙》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认识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观察、探索和记录的科学素养。

3.增进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具:青蛙模型、图片、视频、生长过程图。

2.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颜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青蛙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个动物吗?它叫什么名字?”2.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教师展示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如颜色、身体结构等。

3.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教师通过视频介绍青蛙的生活环境、食物、生长过程等。

幼儿观看视频,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

4.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教师展示青蛙生长过程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青蛙是怎么从小蝌蚪变成大青蛙的吗?”5.实践活动:观察记录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自己观察到的青蛙特征和生长过程。

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并进行评价。

7.课堂延伸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观察身边的青蛙,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青蛙的认识程度。

检查幼儿的观察记录表,评价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教学改进措施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指导他们进行科学观察。

3.教学感悟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到青蛙的重要性和保护青蛙的必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互动情况,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2.观察记录表:检查幼儿的观察记录,评价他们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评价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环保意识。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认识青蛙》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认识青蛙》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认识青蛙》一、教学背景园所科学主题:认识动物课程名称:认识青蛙教学对象:大班(4-5岁)教学时间:1小时二、教学目标1. 听懂、能说出青蛙的名称,并简单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2. 能够通过观察,感性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

3. 能够通过亲自动手接触、观察青蛙,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任务一:开启情境教师带领孩子们回忆起最近去公园、水池玩的时候,看到的小动物,然后引导他们讲述一下这些动物的特点,猜猜这次将会认识什么新的动物?同时放一张青蛙图片,让孩子们询问、探究;再辅以适当的问答,让孩子们自主发现青蛙的特点。

任务二:感性认识教师组织孩子们一起观察青蛙的图片,通过观察,教师可引导他们感性认识青蛙的颜色、形状、皮肤质感等特点,并与大家讨论这些特征的作用和意义。

任务三:亲身体验教师将一些小青蛙放在玻璃罐中,呈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靠近、观察青蛙的真实样子和特点,再触摸其皮肤,体验青蛙的外质感,让孩子们靠亲身体验加深对青蛙的认知。

任务四:知识巩固教师向孩子们讲述青蛙叫的声音、爬的速度、食物等基本情况,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巩固青蛙的相关知识。

然后,将青蛙的图案画在白纸上,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由绘制一幅青蛙画。

四、教学过程1.开启情境,让孩子们猜猜这次要认识什么动物。

2.通过图片展示和观察,感性认识青蛙,并与孩子们讨论其特征。

3.让孩子们亲身触摸、接触青蛙,感受其外质感,加深认知。

4.通过问答的方式,加深对青蛙的相关认识。

5.自由绘制青蛙,并帮助孩子们表达出对青蛙的认知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自主发现青蛙的特点,加深认知。

2.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亲身接触、观察青蛙,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3.通过自由绘画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表达对青蛙的认知和感受,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亲和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教学重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感知动物的特点,从而在亲身接触中加深对青蛙的认知。

认识青蛙教案

认识青蛙教案

认识青蛙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青蛙世界 - 认识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青蛙的外部特征。

2. 青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3. 青蛙的食物和食物链。

三、教学准备:1. 青蛙模型或图片。

2. 有关青蛙的图书资料和网页链接。

3. 颜色鲜艳的画笔、颜料和画纸。

4. 记号笔、便签纸和贴纸。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青蛙模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 与学生讨论他们对青蛙的了解和想法。

2. 观察和描述青蛙的外部特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青蛙的模型或图片,并描述青蛙的外部特征,如四只腿、无尾巴、湿滑的皮肤等。

- 学生观察和描述的结果可记录在便签纸上。

3. 探索青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思考青蛙生活的地方,并展示有关青蛙自然栖息地的图片或视频。

- 学生分组展开小组讨论,探讨青蛙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特点。

-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4. 制作青蛙画作- 提供给学生颜料、画笔和画纸,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画一只青蛙。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来绘制青蛙的图画。

- 学生可以在画作旁边写下他们对青蛙的印象和描述。

5. 探索青蛙的食物和食物链- 通过展示青蛙的捕食行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青蛙的食物来源。

-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收集有关青蛙的食物链的资料,并共享自己的发现。

- 鼓励学生讨论食物链中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保护青蛙所需要的食物资源。

六、教学拓展:1. 安排实地考察,如到附近的湖泊或水塘观察青蛙。

2. 邀请专家来校园进行有关青蛙的讲座或互动活动。

3.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动物园,进一步了解青蛙及其生态环境。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青蛙认识的程度和参与度。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学术成果,评估其对青蛙的了解和表达能力。

认识青蛙

认识青蛙
六.体会
1.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但了解到青蛙成长发育过程、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从中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以及观察事物的能力;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中认识自然、了解而自然、热爱自然,并养成呵护自然的情操;
3.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格,他们在研究观察中彼此配合的默契,能够取长补短,真正做到了每位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记录人பைடு நூலகம்
收集
信息
方式


信息






生活环境
种类


第二阶段:观察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主要收集:
1.青蛙如何捕食食物。2.如何在水中游泳。3.习惯生活的环境。
(二)、活动时间:3—4周
(三)、观察记录:
记录人
记录时间
观察地点
收集信息
感悟


















第三阶段:观察青蛙生长发育过程
(一)主要收集:.卵的形成;蝌蚪、幼蛙、成蛙的成长过程以及生活方式。
(二)观察时间:八周
(三)观察记录:
记录人
记录时间
观察
对象
观察
地点
观察内容
感悟

生活
环境
外形
颜色
食物
成长


蝌蚪
幼蛙
成蛙
青蛙发育过程
第五阶段:总结收集成果
通过学生们几个月对青蛙的观察中得知:青蛙的卵呈浅灰色,非常光滑。可都生活在水中,以水中的腐殖质为食,用鳃呼吸,幼蛙既生活在水里,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吃小虫。成蛙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三个部分,前肢短后肢长,趾间有蹼,后肢粗壮,这些为捕食和游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且有冬眠的习惯。总之,通过观察可知:青蛙的生长发育经过四个阶段:卵→蝌蚪→幼蛙→成蛙。

认识青蛙的教案

认识青蛙的教案

认识青蛙的教案教案标题:认识青蛙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实验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青蛙的外部特征和生活环境。

2. 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青蛙的行为和习性。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探究青蛙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1. PPT或幻灯片,包含青蛙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2. 青蛙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青蛙的外部特征。

3. 实验材料:水缸、水草、食物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PPT或幻灯片展示青蛙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青蛙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觉得青蛙有哪些特征?它们生活在哪里?知识讲解:1. 利用青蛙模型或图片,介绍青蛙的外部特征:四肢、长舌头、无尾巴等。

2. 通过PPT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青蛙的生活环境:水中和陆地上。

观察活动:1. 将一只活青蛙放入水缸中,让学生观察青蛙在水中的行为和习性。

2. 引导学生观察青蛙的游泳方式、呼吸方式等,并记录下来。

实验活动:1. 将一些水草放入水缸中,观察青蛙对水草的反应。

2. 引导学生思考:青蛙为什么喜欢水草?是否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观察和实验结果,讨论青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青蛙和它们的生态环境?拓展活动:1. 给学生分发小册子或绘本,让他们自主了解更多关于青蛙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围观察和记录更多的青蛙相关事物。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实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完成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青蛙的理解和实验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深入了解更多有关青蛙的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科学实验,探究青蛙的生物学特性。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 学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3. 是否需要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注:教案撰写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认识青蛙教案小学

认识青蛙教案小学

认识青蛙教案小学教案标题:认识青蛙教案(小学)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青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内容:1. 青蛙的基本特征:外形、皮肤、眼睛、四肢等。

2. 青蛙的生活习性:栖息地、食物、繁殖等。

3. 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青蛙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了解青蛙吗?它们是怎样的动物?”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知识探究:2. 展示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

教师可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青蛙的皮肤、眼睛、四肢等特点。

3.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介绍青蛙的生活习性,包括栖息地、食物和繁殖方式等。

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探讨青蛙为什么选择生活在水边,以及它们的食物来源和繁殖方式等问题。

拓展活动:4.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前往附近的水塘或湖泊寻找青蛙。

学生可以观察和记录青蛙的生活环境、行为和栖息地等信息。

5. 学生根据观察和调查结果,制作海报或小册子,展示他们对青蛙的认识和了解。

总结与评价:6.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青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并与学生讨论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7.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问有关保护青蛙及其栖息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教学资源:1. 青蛙的图片或实物2. 青蛙生活习性的图片或视频3. 实地考察的相关材料(如放大镜、记录表等)4. 制作海报或小册子的材料(纸张、颜料、贴纸等)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制作的海报或小册子,包括对青蛙的描述和对生态保护的思考。

扩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动物保护组织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了解青蛙及其保护。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更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实地考察时,教师需提前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并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了初中,很多家长期望自己孩子进入理科实验班,而这个班考试难度算是很大的,四大名校加起来还不到600人。

于是乎孩子就变成了疯狂的培训机器,在培训班报套餐的大有人在,甚至只一个数学就是4-5个甚至更多的培训班。

别看学的多但真正学进去了多少是个大大的疑问。

有的孩子语文就是什么基础班加作文班,数学是基础班,上难度的竞赛外加几何班,小学就开始物理班,疯狂的还有化学班。

这样抓着小孩蹂躏一定很好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很多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有的小孩本来潜质不错的,但过多的培训导致小孩厌学或缺乏学习能力。

有的小孩基础没打好,就在天问报一堆培训班,搞的基础成绩到学校1000名左右去了的都有。

数学还有的搞的120的试卷100都没了。

其实大家仔细想下那些竞赛顶级高手哪个不是基本功特别厚实,炉火纯青。

没有厚实的底子竞赛是不可能搞好的。

同样一个事情为何有的人没花什么时间效果很好,有的人全力以赴确收效甚微。

方法和习惯是最最重要的,现在培训班很多图省事教学基本是复制粘贴,题目就是一个套路,我觉得这样对培养思维能力很不好,不如不培训如果这样。

其实长沙和株洲很多培训班是这么做的,这是我最反对的。

我是最提倡一题多解的,善于动脑筋的小孩是我最欢迎的,我是十分喜欢小孩想出比我的方法更好的。

比如说几何老师的方法或奥赛书的方法是能解决问题的但真的不敢说是最好的方法。

现在很多家长的心理就是只要求小孩题目会做唯结果论。

小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小升初分班考试或华杯赛等杯赛,初中就是为了考理科班或中考,高中就是为了高考。

因为对付考试而学习估计是绝大多数家长要小孩培训的动机。

当然考试结果是很重要的,但我觉得不是唯一。

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很重要的。

我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观点:就像练长跑,它可以让你强身健体,也可以让你成为刘翔,但如果人人都想成为刘翔那是不实现的。

学数学也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学数学甚至参加竞赛而认为孩子将来一定要选择数学为职业,中小学阶段数学好,只能说明这个孩子的理科发展潜质很强,我同不少家长交流过,发现并非所有家长对孩子进行课外数学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眼前的功利,而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因为数学对于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理性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对孩子将来的大学专业和工作有实质性的影响。

所以,在中小学阶段(18岁以前),我更关注孩子在数学上是否具备系统、科学的数学训练,如果小时候数学基础没有打好,长大以后再补哦根本没有可能。

从短期的角度看,家长也懂得,数学的相关性最好,数学可以很有效地带动理化和计算机的学习,而文科在这方面的作用相对来讲就没有那么强(当然这确也是有些功利了)。

这里说的主要是学习动机。

如果想比中考6A更高的目标不课外学点难度是很大的,但一定要抓住重点,不能搞全面进攻。

全面进攻最大的问题就是战线更长效率低下。

最主要的是数学和英语,兼顾物理即可。

没必要什么一把报。

我谈谈我带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小孩叫蒋凌轩从六年级毕业到初三的成长过程。

这个小孩现在初三在麓山读书。

小学五年级在长麓学的奥赛,那地方是个什么场合不要我解释大家都知道吧。

很多家长给小孩报那里说的不好听估计仅仅就是麓山或双语的考试资格而已。

而这个小孩就学这样的地方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很多小孩报了一堆培训班牛吃草问题的经脉还打不通,裂项稍微难点的根本没想法。

这是大家公认的效果差的大班吧,可是他就学那里考起了麓山,并且当年语文还是考的株洲这边的第一。

这个小孩很爱阅读和思考,并且初中阶段都很不愿意上培训班的。

进入麓山后虽然谈不上是最顶级的孩子在年级大约有30多名综合排名,学习认真但又不是那种特别用蛮力学的。

在周末一般还是有那么4-5小时玩的时间。

下面我谈谈他不真么培训可是实力不错的原因。

根本在于好的习惯。

他是我爸爸同事的小孩,相对我比较熟悉这个孩子的特点。

好习惯1专注度极高。

这是很多小孩甚至大人做不到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就可以保证做事
情的效率。

他在大班的学习效果比有的小孩1-1还好。

可以说小学阶段长麓讲过的他基本都掌握扎实了。

2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基础知识的学习很多是自己摆平的。

现在很多小孩动不动就预科,靠立体化的多道蹂躏初中还有时间,请问高中功课那么紧张的时候如何辽南。

3草稿的条理性很好。

很多小孩上课甚至用课桌打草稿,或草稿写的蚊子大,为何很多家长说自己小孩计算能力不行,草稿的习惯严重看不得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他是用A4纸或信纸订一叠如果写的不清楚后就翻页或撕下前一张去比对。

画图也画的大,做几何题图画小了容易看不清。

即使连出了重要的辅助线有些关键点看不出来。

谈谈他的课外培训的历程。

小学六年级暑假的时候带过一段他一段时间主要是把小学竞赛的难点梳理了下,再就是讲了几何的塞瓦和梅涅劳斯定理。

初一整年暑假前都没培训数学。

初一下期后学校拓展班都没上。

他妈妈当时主要是要他熟悉初中学习的节奏,培养习惯着手。

英语就学了一个班从三年级开始学的。

暑假阶段在我这里主要就是抓了恒等变形。

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分式和二次根式的基本算理和一些经典的题。

到了初二后我把华罗庚学校的教材给他系统学了一遍初二的版本的。

另外在寒假主讲了几次二次函数,以及二次方程和函数的综合题。

韦达定理,判别式法,图想法的综合应用主要是。

因为之前的恒等变形功夫抓的扎实这块学的很快但比较扎实。

几何上主要讲的是对全等的应用和面积法的理解。

可以说到了初二的暑假的时候他的代数基本功是很厚实的,虽然谈不上竞赛极其顶级但创新杯还是拿到了二等奖比一等奖只稍差几分。

他只英语一直在学,课外几乎是不培训的。

到了初二暑假后才在培训班冲刺。

其实和有的孩子比起来他算贪玩的了,但因为高效的学习使得他学也还是很不错玩也玩的很开心。

有的孩子被疯狂蹂躏还效果不好的比比皆是。

所以我觉得不是学的多做题多就解决问题的,当然解题经验还是很重要。

但这个很好办做针对的练习即可,习惯和方法不是短期能解决问题的。

这个小孩的课外培训虽然不多,但是学习对方法很有批判性不是简洁的思路他一般不愿意接受。

特别是对我讲的分析法的逆向,综合法的正向思维有比较深刻的体会。

一个很大的优点善于做粘题,他搞枚举法一般的不失误这是个很重要的能力。

为何呢?条理性不错,思维的连贯性好如什么15的立方,两位数乘法都被我训练的可以不要动笔的。

有时候他能想出的方法比我的期待方法更好而不是被动接受。

他六年级暑假没上预科,初中很多基础章节都是按我的要求自己摆平的,大致能达到理解层面灵活应用稍微差点。

这个缺的经验只要指引了合适的方法即可,所以学习没有半满搞但是效果一直还可以。

他的草稿的好习惯在早段时间长沙一中理科实验班考试中看到了结果的。

那次考试很多人网上报名只通知了1000人考试理科实验班也就录取了30多个。

据说考的是数学和英语。

他英语很扎实据说词汇量达到了6000.数学有10多个填空题70分,大题前3个30分后三个50分,2个几何题。

时间只有90分钟。

这个要求其实蛮高就是需要高效。

题量大粘题多,很多题目入手容易深入难,但他厚实的基本功使得这个问题不是很大。

特别是枚举不失误,粘题做的比较快而且准确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

今后高考其实压轴题也不是那些不着边的难题,更多的是分类讨论粘题考功夫的。

所以我觉得与其去搞什么套餐培训不如多抓抓习惯,方法。

现在的小孩是一个什么问题呢?培训的太多思考的太少,习惯关注的不够,所以事倍功半,很多小孩课外花的精力是他的5倍甚至更多但效果不行,可以自己想下原因。

课外学习要善于抓重点。

学习进度要相对学校快,但不能盲目大跃进。

很多小孩学点三脚猫功夫就到处现这是学习的大忌。

我觉得他的成功指导很简单。

1思维清晰,条理清楚2专注度高3善于把握关键点4适当超前,夯实功底毕竟初中有三年没必要搞什么毕其功于一役。

当然在初二下期学校疯搞生地会考前可以在课外学习上适当下功夫。

但注意基本功厚实是学习深度竞赛的必要条件。

如果这个出了问题首先要夯实基础。

基础不行竞赛是肯定搞不好的。

5在我这训练了特殊值代入的良好的检查习惯并一直坚持了下来在完成试卷后逐步做到了不检查也基本没有低级失误了。

很多
孩子就是懒惰不愿意干这种苦力,其实也是在锻炼计算能力。

很多东西就是持之以恒难,并且那个检查的方法很容易操作的。

综上他的优秀最主要是把好习惯坚持了下来,善于思考。

这就是我一直说的习惯和方法一直比慌不择路的培训重要的多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