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消化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蛙的解剖
蛙的解剖及消化、呼吸、循环、肌肉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操作与观察1.蛙的外形观察2.蛙的解剖及内部结构观察(1)双毁髓法处死牛蛙:注意针尖刺入颅腔(头部眼后端)毁脑时,针的倾斜角度必须很小。
用食指按头部前端,拇指按背,中指抵颈部。
针从枕骨大孔刺入。
(2)剪开腹壁时,应沿腹中线稍偏左侧剪,以不致损毁位于腹中线的腹静脉;将右侧腹壁翻开前,先将腹静脉从腹壁上剥离开。
(3)展开、拉直四肢,用大头针将蛙固定在腊盘上。
沿腹中线稍偏左侧优厚先前剪开腹壁,直至下颌,然后再前肢和后肢处沿肢内侧中线向两侧横剪。
拉开腹壁,即可观察内部器官。
剪刀尖应向上挑,以免损伤内脏。
分先后重点观察口咽腔及消化、呼吸、泄殖、循环等系统:口咽腔:为消化和呼吸系统共同的通道。
舌、内鼻孔、齿、耳喉管孔、声囊孔、喉门、食道口。
消化系统:食道、胃、肠(小肠、直肠)、泄殖腔、肝脏、胰脏、脾。
呼吸系统:喉气管室、肺。
泄殖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泄殖腔、脂肪体、精巢、输精管(雌性:卵巢、输卵管)。
循环系统:心脏、动脉、静脉和淋巴系统。
蛙的解剖及消化、呼吸、循环、肌肉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实验动物:青蛙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 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 个,烧杯1.3 药品0.5%硫酸,1%硫酸试验方法与步骤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反射时的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0.5%和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的时间,此值即为反射时。
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
按上法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蟾蜍的消化系统(生物技术实验报告)
光镜下显微观察蟾蜍肠系膜毛细血管,蟾蜍消化系统的解剖实习一,实验目的:1,观察蟾蜍肠系膜毛细血管2,观察蟾蜍的消化系统二,实验原理:1,蟾蜍的正确握拿方法,动物探针的正确使用2,蟾蜍的“双毁髓”手术技术3,两栖类动物的解剖技术及手术剪的使用三,动物与器材:实验动物:雄性蟾蜍一只实验器械:显微镜,手术剪,骨剪,镊子,吸水纸,大头针,解剖针,解剖盘,有孔的蜡板。
四,实验步骤:1,左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分别夹着前肢、后肢,握住蟾蜍,拇指按住吻端使头部上下活动,两耳后腺间出现一道褶线,此线中点或用金属毁髓针沿头背中线向后移动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
拇指下压使头前俯与脊柱相连处凸起,同时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0.5~1mm,再将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平行刺入颅腔并在颅腔内搅动捣毁脑,然后再将毁髓针撤回至枕骨大孔,反向插入脊椎管破坏脊髓,检查蟾蜍四肢肌肉完全松驰后处死成功2,将蟾蜍置于有孔的蛙板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
左手用镊子提起腹部皮肤,用手术剪前端1/3处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部皮肤剪开至下颚前端。
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再将皮肤向两侧拉开。
3,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部中线剪开腹壁,拉出一段小肠,用大头针将肠系膜展开并固定在有孔的蜡板上。
将肠系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找到毛细血管,观察血液的流动并拍摄照片。
4,向两侧拉开蟾蜍的腹部肌肉找到蟾蜍的消化系统,小心地用剪刀和手术剪将其分离,置于解剖盘上并拍摄图片。
5,处理掉蟾蜍,洗净解剖盘和实验器械,将显微镜收好放入柜中。
五,实验结果:1,2,六,实验结论:1,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口径最小的血管,仅能容纳1个红细胞通过。
其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在内皮外面有一薄层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血流很慢,通透性大。
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2,蟾蜍的肝脏在体腔的前部,呈红棕色,不完全地环绕着心包,一般蛙类至少有中,右,左三叶。
青蛙形态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掌握青蛙内部器官的分布和功能,为后续生物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1. 青蛙尸体2. 解剖器械: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针、解剖钩等3. 显微镜及配套玻片、载玻片、盖玻片等4. 生理盐水、酒精、甲醛等试剂三、实验步骤1. 青蛙外部形态观察(1)观察青蛙整体形态:青蛙身体呈扁平状,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头部较宽,躯干部较长,尾部细长。
(2)观察青蛙皮肤:青蛙皮肤光滑,具有丰富的粘液腺,有利于在水中游泳。
(3)观察青蛙四肢:青蛙具有四肢,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前肢较短,主要用于抓握和攀爬。
2. 青蛙内部器官观察(1)解剖青蛙:将青蛙尸体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剪开腹部皮肤,暴露出内部器官。
(2)观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口腔内有牙齿,胃呈囊状,小肠较长,大肠较短。
(3)观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青蛙的肺较小,但肺泡数量较多,有利于气体交换。
(4)观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青蛙的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
(5)观察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和膀胱。
肾脏呈红色,具有滤过功能,输尿管将尿液输送到膀胱。
(6)观察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睾丸和附睾。
卵巢和睾丸分别产生卵子和精子,通过输卵管和子宫进行受精。
(7)观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脊髓连接大脑和身体各部位。
3. 青蛙内部器官显微镜观察(1)制作切片:将青蛙内部器官切成薄片,用生理盐水浸泡,制成玻片。
(2)显微镜观察:观察切片,观察细胞结构和组织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青蛙具有扁平的身体形态,有利于在水中游泳。
2. 青蛙皮肤光滑,具有丰富的粘液腺,有利于在水中游泳。
3. 青蛙具有四肢,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内脏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内脏结构观察实验报告引言内脏结构观察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对动物或植物内脏的解剖观察,可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青蛙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解剖观察青蛙的内脏结构,探索其生物学特征和适应环境的原因。
实验目的1. 观察青蛙的内脏器官结构,理解其功能和相互关系;2. 探究青蛙适应水生生活的内脏结构特点;3. 提高动物解剖观察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1. 青蛙(野生或人工养殖,清洗干净);2. 刀具(剪刀、手术刀);3. 显微镜;4. 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1. 清洗青蛙,去除表面污物;2. 将青蛙放在实验盘内,用剪刀将腹部开口剪开;3. 用手术刀小心地将腹部切开,暴露内脏器官;4. 依次观察心脏、肺、肝脏、胃、肠道等内脏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5. 小心取出肝脏和肺,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6. 将观察完毕的青蛙安全处理。
实验结果外部观察经过清洗,我们清楚地看到青蛙的腹部皮肤光滑而湿润,没有明显的污物。
在将腹部剪开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内脏器官。
青蛙的心脏位于上腹部,颜色呈红棕色,形状如同一个倒置的三角锥。
在心脏旁边,有两个肺,呈粉红色,形状扁平。
内部观察我们先观察了青蛙的心脏。
心脏位于体腔的上腹部,由三个腔室组成,包括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
心脏收缩时,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明显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心脏组织中有很多红色的细胞,这是血液细胞。
我们还可以看到,心脏周围有一些细小的管道,这是血管。
接下来,我们观察了肺脏。
青蛙的肺位于心脏两侧,形状扁平。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肺组织中有许多气囊状的结构,这是肺泡。
青蛙通过肺泡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实现呼吸功能。
另外,我们还观察了青蛙的肝脏。
肝脏位于心脏下方,呈圆形。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肝脏组织中有很多细小的颗粒状结构,这是肝细胞。
肝脏是青蛙体内最大的脏器之一,负责代谢、储存和分解多种物质。
最后,我们观察了胃和肠道。
黑斑蛙肝脏和脾脏组织cDNA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ofHangzhou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犱狅犻:10.3969/j.issn.1674232X.2018.06.006
Vol.17 No.6 Nov.2018
摘 要:为 丰 富 黑 斑 蛙 转 录 组 信 息,运 用Illumina测 序 技 术 构 建 了 黑 斑 蛙 肝 脏 和 脾 脏 组 织 的 cDNA 文 库, 并对其进行测序.经热带爪蟾 blastx比对数据库比 对,共 得 到 11626 条 非 重 复 序 列.经 Genebank 数 据 库 blastx 比 对 验 证 ,获 得 了 6701 条 非 重 复 序 列 .该 结 果 为 黑 斑 蛙 的 生 态 毒 理 学 研 究 提 供 了 分 子 生 物 学 信 息 .
分 子 生 态 毒 理 学 是 毒 理 学 研 究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向 ,其 指 标 对 有 毒 物 质 低 剂 量 暴 露 具 有 准 确 的 检 测 能 力 , 能有效阐明毒物的毒性机理,预警环境污染物[9].由于黑 斑 蛙 的 分 子 信 息 匮 乏,有 关 毒 理 学 研 究 无 法 从 转 录水平来开展,导致黑斑蛙领域的毒理学研究相对较 少,不 能有效 预警环境 毒 物 对 该 种 群 的 健 康 风 险.基 因组和转录组信息是分子生态毒理学研究的基础分子资料,有助 于两栖 动物 生 态 毒 理 学 的 研 究 和 生 态 环 境的保护.
本 研 究 以 黑 斑 蛙 的 肝 脏 和 脾 脏 为 材 料 ,进 行Illumina测 序 分 析 ,以 期 为 黑 斑 蛙 的 生 态 毒 理 学 研 究 提 供 分 子 材 料 ,促 进 相 关 的 分 子 毒 理 学 研 究 .
中华蟾蜍,黑斑蛙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消化管嗜银细胞的比较.pdf
动物学杂志!"#$%&%’()*$+,(-.((,(/0!""#,$%(&):!&’!#中华蟾蜍、黑斑蛙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消化管嗜银细胞的比较楚德昌邓振旭(菏泽师范专科学校生物学系菏泽!(#"&))摘要:以改良龙桂开银染法与*+,-./.01233+/银染法制作冬眠期与非冬眠期中华蟾蜍、黑斑蛙消化管各部组织切片,观察、测量与比较这两种无尾两栖动物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形态、密度与分布。
结果表明:无论冬眠期还是非冬眠期两种动物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形态、分布规律相似,嗜银细胞的形态与其所在部位及其颗粒分泌方向有关,嗜银细胞在胃幽门处有明显的密度高峰;两种动物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分布范围、形状在冬眠期与非冬眠期相似,但冬眠期嗜银细胞的密度和嗜银细胞内的嗜银颗粒密度高于非冬眠期,提示这两种动物冬眠期消化管内分泌机能有较大的贮备。
关键词:冬眠;非冬眠;嗜银细胞;两栖动物中图分类号:4%)#文献标识码:5文章编号:"!)"0$!6$(!""#)"&0!&0"#第一作者介绍楚德昌,男,#&岁,副教授,学士;从事动物组织学与生理学教学与研究;708.9::3;<=>?@A.>++B =+8B =/。
收稿日期:!""$0"#0"),修回日期:!""$0"%0&)!"#$%&’(()%$*$++,)%-)#$,&).$/"’0&1(2)3$"%’&)%#’%451%67)3$"%’&)%#!"#$%&’%&’()&*+’%4,-.$/01.&2*(%’$3&4".&5&CDE F20C>./GF7HI J>2/0K?(1#(,(/02%3+*45%$4,6%7%8%+9"%*&!(,,%/%,6%7%!(#"&),!"#$+)!3,&"’0&:LMN2=-9O2:P++M32,O2./Q =+8R.,2->2=+/S9G?,.-9+/./Q Q93-,9M?-9+/+S .,G2/-.SS9/2=2::39/Q9G23-9O2-,.=-+S >9M2,/.-9/G ./Q /+/0>9M2,/.-9/G 5/?,.58R>9M9./3B 12->+Q3:2.=>R.,-+S Q9G23-9O2-,.=-+S >9M2,/.-9/G ./Q /+/0>9M2,/.-9/G 1)-(/+*/+*#7+$&./Q :%,(3"0,+;$#/*(5+9),+4+;.3,+?-9/2:A 28M2Q2Q ;9->R.,.SS9/,S2,9.::A 32=-9+/2Q ./Q 3-.9/2Q ;9->98R,+O2Q TLHI I?9U.9’3./Q *+,-./.08233+/’339:O2,82->+QB P>2=+/S9G?,.-9+/,Q93-,9M?-9+/./Q Q2/39-A +S ->2.,G2/-.SS9/2=2::39/Q9G23-9O2-,.=-;2,2+M32,O2QB V23?:-3./Q =+/=:?39+/3:&B P>2Q93-,9M?-9+/./Q =+/S9G?,.-9+/+S ->2.,G2/-.SS9/2=2::39/Q9G23-9O2-,.=-+S 1)-(/+*/+*#7+$&933989:.,-+->.-+S :%,(3"0,+;$#/*(5+9),+4+<P>2=+/S9G?,.-9+/+S .,G2/-.SS9/2=2::393,2:.-2Q -+->29,R+39-9+/./Q 32=,2-9/G Q9,2=-9+/+S .,G2/-.SS9/2G,./?:23B P>2.,G2/-.SS9/2=2::3;2,2Q2/32:A R+R?:.-2Q 9/RA:+?3;!B P>2Q93-,9M?-9+/,Q2/39-A ./Q =+/S9G?,.-9+/+S ->2.,G2/-.SS9/2=2::39/Q9G23-9O2-,.=-+S ->2-;+5/?,.58R>9M9./39/>9M2,/.-9+/R2,9+Q 933989:.,-+->.-9//+/0>9M2,/.-9+/R2,9+Q ,M?-->2Q2/39-A +S ->2.,G2/-.SS9/2=2::3./Q ->2Q2/39-A +S .,G2/-.SS9/2G,./?.:39/->2.,G2/-.SS9/2=2::3;2,2>9G>2,9/>9M2,/.-9+/R2,9+Q ->./9//+/0>9M2,/.-9+/R2,9+Q ,3?GG23-9/G ->.-2/Q+=,9/9=S?/=-9+/+S ->2Q9G23-9O2-,.=-938+,2,232,O2Q 9/>9M2,/.-9+/R2,9+QB 8$9:1"4,:D9M2,/.-9+/;H+/0>9M2,/.-9+/;5,G2/-.SS9/2=2::;!!!!!!!!!!!!!!!!!!!!!!!!!!!!!!!!!!!!!!!!!!!!!!!!!!!!!!!!!58R>9M9./3动物消化管浸银染色是研究动物消化管内分泌细胞的常规方法之一,为了探索两栖动物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形态与分布规律和其在冬眠期的变化,作者对中华蟾蜍(!"#$%&’%&’()&*+)、黑斑蛙(,-.$/01.&2*(%’$3&4".&5&)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形态、分布范围与密度进行了观测。
病理学解刨青蛙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了解青蛙的解剖结构,熟悉青蛙内脏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 深入理解病理学的基本概念,为今后学习病理学打下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青蛙的外部解剖(1)观察青蛙的整体形态,了解青蛙的体型、颜色、皮肤等特征。
(2)观察青蛙的四肢、尾巴、头部等部位的结构。
2. 青蛙的内部解剖(1)观察青蛙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部位。
(2)观察青蛙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肺等部位。
(3)观察青蛙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等部位。
(4)观察青蛙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
(5)观察青蛙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睾丸、输卵管、输精管、子宫、阴道等部位。
(6)观察青蛙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神经等部位。
五、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青蛙解剖工具准备好,包括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等。
(2)将青蛙解剖台和显微镜准备好。
2. 外部解剖(1)观察青蛙的整体形态,了解青蛙的体型、颜色、皮肤等特征。
(2)用解剖剪剪开青蛙的腹部,观察四肢、尾巴、头部等部位的结构。
3. 内部解剖(1)观察消化系统,用解剖刀剪开胃,观察胃壁、胃底、胃体等部位。
(2)观察呼吸系统,用解剖刀剪开胸腔,观察肺、气管等部位。
(3)观察循环系统,用解剖刀剪开心脏,观察心脏壁、心室、心房等部位。
(4)观察泌尿系统,用解剖刀剪开肾脏,观察肾小球、肾小管等部位。
(5)观察生殖系统,用解剖刀剪开生殖器官,观察卵巢、睾丸、输卵管、输精管等部位。
(6)观察神经系统,用解剖刀剪开头部,观察大脑、脊髓、神经等部位。
4. 清理工作(1)将解剖工具和青蛙解剖台清洗干净。
(2)将实验材料整理好,放入指定位置。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青蛙的外部解剖通过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我们了解到青蛙的体型呈流线型,四肢细长,尾巴细长,头部呈三角形。
实验青蛙的外形和内部器官
2007年03月24日星期六下午 03:09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青蛙的外形和内部各器官的解剖观察,进一步认识两栖类由水生到陆生生活的适应。
二、材料和用具活青蛙,青蛙内脏解剖、两栖类(雌)泌尿生殖系统、蟾蜍内脏解剖、两栖类神经系统、爬行类神经系统、龟循环系统解剖示范标本;解剖盘、解剖器械、大头针、标本瓶、棉花和乙醚等。
三、实验内容(一)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青蛙皮肤湿润光滑。
身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躯干后端近背方有泄殖孔。
具可活动的上、下眼睑,下眼睑有瞬膜。
眼后鼓膜一对。
外鼻孔一对,有瓣膜。
雄蛙头两侧口角处有一对声囊。
前肢细短,四指,生殖季节第一指基部有瘤状突起,称婚垫。
后肢发达,五趾,具蹼。
观察活体青蛙的呼吸动作:口腔底时而上升,时而下降。
(二)解剖观察青蛙的内脏器官系统1 、处死方法:乙醚麻醉,不宜过深,以便观察心脏的搏动。
2 、解剖方法:用大头针固定四肢和吻端,先后剖开腹部的皮肤和肌肉。
剖开皮肤可以看到皮肤内表面有许多血管分布。
剖开腹部肌肉时,注意避开腹部正中线内部的腹静脉。
3 、观察:( 1 )循环系统:心脏:心室、左右心房、动脉圆锥(在心房的腹面)、静脉窦(在心脏的背面)动脉:动脉干分成两支,每一支包括颈动脉、体动脉和肺皮动脉静脉:一对前腔静脉、一个后腔静脉,注入静脉窦( 2 )消化系统:消化道:口咽腔内有:上颌齿、犁骨齿、内鼻孔(在犁骨齿两侧)、耳咽管孔(上颌后部一对较大的孔),舌(前部固定,后端游离并分叉)、雄性鸣囊孔(位于下颌后部两侧)、喉门(位于口腔后部圆锥状突起上的一条纵缝);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直肠(比较膨大)。
消化腺:肝脏(分为三叶)、胆囊(位于肝脏中叶后方,借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胰脏(位于胆总管周围)、脾(位于肠系膜上,为一淋巴器官)( 3 )呼吸系统:呼吸道:外鼻孔、鼻腔、内鼻孔、口咽腔、喉门、喉头气管室肺囊:结构简单,功能不完善。
( 4 )泌尿系统:肾脏一对(位于脊柱两侧)、肾上腺(紧贴肾脏表面,呈橘黄色)、输尿管分别开口于泄殖腔(雄性兼输精)、膀胱(不与输尿管直接相连)( 5 )生殖系统:雄性:精巢一对(黄色,其前方有成爪状分支的脂肪体,橘黄色)、有输精小管通入肾,蟾蜍具退化的卵巢——毕氏器、退化的输卵管。
蛙类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蛙类的解剖,了解蛙类内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
2. 掌握蛙类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认识蛙类各器官的功能和生理意义。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一只(健康、约50克)2. 实验器材: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刀、放大镜、生理盐水、纱布、酒精、碘酒、解剖图谱三、实验步骤1. 解剖准备- 将青蛙置于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剪开皮肤,暴露肌肉和内脏。
- 用解剖镊和解剖针分别剪开肌肉和内脏,使内脏器官充分暴露。
2. 内脏器官的解剖- 头部解剖:观察头部的器官,包括眼睛、鼻腔、口腔、舌、脑等。
- 颈部解剖:观察颈部器官,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咽、食管等。
- 胸部解剖:观察胸部器官,包括心脏、肺、食管、胃等。
- 腹部解剖:观察腹部器官,包括肝脏、胆囊、胃、小肠、大肠、肾脏、膀胱等。
- 尾部解剖:观察尾部器官,包括生殖器官、排泄器官等。
3. 器官的观察和描述- 观察每个器官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
- 使用放大镜观察器官的细微结构。
- 将观察到的器官特征与解剖图谱进行对比,确认器官的名称。
4. 器官功能的探讨- 分析每个器官的功能,探讨其在蛙类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1. 头部解剖- 眼睛:位于头部两侧,为蛙类的主要视觉器官。
- 脑:位于头部内部,控制蛙类的神经活动。
- 口腔:位于头部前端,用于进食。
2. 颈部解剖- 甲状腺:位于颈部,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
-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附近,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磷代谢。
3. 胸部解剖- 心脏:位于胸腔内,分为四个腔室,负责血液循环。
- 肺:位于胸腔内,负责呼吸。
4. 腹部解剖- 肝脏:位于腹腔内,负责代谢和解毒。
- 胆囊:位于肝脏附近,储存胆汁。
- 胃:位于腹腔内,负责消化食物。
- 小肠、大肠:位于腹腔内,负责消化和吸收营养。
- 肾脏:位于腹腔内,负责排泄代谢废物。
5. 尾部解剖- 生殖器官:位于尾部,负责繁殖。
黑斑蛙消化道淀粉酶的活力
13 1 淀粉 酶在消化道 中的 活力分布 ..
—
消化道 剪开后 , 即用精 密 p 试 纸测得 各部 位消化 液 的 p 立 H H值作
为其生理 p 值 . H 黑斑蛙 食道 、 前肠 、 胃、 中肠 和后肠 的生 理 p H值依次 为 :. —75 20 . 、. 60 ., . —65 75—8580 .,. 9 0和 70—80 蛙类食道 淀粉酶 主要 随食 物进 入 胃而发 挥 消化作 用 . . . .. 参照 各部 位 的生 理 p 值 , H 分别 在 利 用不同 p H值 的缓 冲液来调节 反应 的 p 条件 , H 检测 p 对淀粉 酶活力 H p 值为 4040 8080和 80 温度为 3℃ 条件 下 , 食道 、 前肠 、 H .、. ,.、. ., 0 测定 胃、 中肠和后肠 的淀粉 酶活力 . 132 p 对淀粉 酶活 力的影响 .. H 的影 响. 验 中共使 用 3种缓 冲液 , NaHP 4 实 以 2 O 柠檬 酸配制 p . H22—80的缓 冲液 , . 以巴比妥钠 一盐酸配制 p 80 . H . —96的缓 冲液 , 以甘氨酸 一氢氧化钠 配制 p 00 06的缓 冲液 . 的 p 范围为 22 00共 H 1 . —1 . 总 H . —1. ,
采用 3 5二硝基水杨酸 比色法 , 0 5 粗酶液 , 缓 冲液 0 5 混 匀 , ,一 取 .ml 加 .ml 预热 5 0 n 再 加 入已预热 —1 mi , 的 10 . %的淀粉溶 液 10 , 浴反应 2 mi 后 加入 0 4 lL N OH溶 液 2 0 终止 反应 . .ml 水 0 n .mo/ a . ml 静置 1 mi 后 , 5 n 取 2 0 反应 液 , .ml 再加 入 2 0 的 3 5二硝基水杨 酸 , .ml ,. 摇匀 . 沸水 中显色 5 n 冷却 后加 入 6 0 的蒸馏 在 mi, .ml 水 , 71 用 2 型分光 光度计 , 4 0 m 波长条件下 测光吸 收值 . 在 9n
[解析]青蛙(或蟾蜍)的消化、呼吸、泄殖和神经系统
实验20 青蛙(或蟾蜍)的消化、呼吸、泄殖和神经系统一、目的通过蛙(或蟾蜍)的内部解剖和观察,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形态构造及特点;学习一般解剖技术。
二、内容(一)蛙(或蟾蜍)的解剖及其消化、呼吸和泄殖系统形态结构的观察。
(二)蛙(或蟾蜍)神经系统的示范。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活蛙(或蟾蜍),蛙(或蟾蜍)神经系统示范标本。
解剖器、蜡盘、鬃毛、大头针、放大镜、棉花、乙醚(或氯仿)等。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解剖蛙(或蟾蜍)剪开腹壁时,应沿腹中线稍偏左侧剪,以不致损毁位于腹中线的腹静脉。
同时注意剪刀尖应向上挑,以免损伤内脏。
将右侧腹壁翻开前,先将腹静脉从腹壁离开。
用双毁髓法(见实验19)处死活蛙(或蟾蜍),或使其麻醉致死。
麻醉法:将活蛙(或蟾蜍)置于装有浸过乙醚(或氯仿)棉球的广口瓶内,加盖静置于蛙深度麻醉致死。
将已死的蛙(或蟾蜍)腹面向上置于蜡盘中,展开四肢,用大头针于腕部和跗部钉入将蛙(或蟾蜍)固定在蜡板上。
(一) 口咽腔:为消化和呼吸系统共同的通道。
1.舌:左手持镊将蛙(或蟾蜍)的下颌拉下,可见口腔底部中央有一柔软的肌肉质舌基部着生在下颌前端内侧,舌尖向后伸向咽部。
右手用镊子轻轻将舌从口腔内向外翻拉平,可看到蛙的舌尖分叉(蟾蜍舌尖钝圆,不分叉),用手指触舌面有粘滑感。
蛙舌怎样捕食?右手持剪剪开左右口角至鼓膜下方,令口咽腔全部露出。
2.内鼻孔:1对椭圆形孔,位于口腔顶壁近吻端处。
取一鬃毛从外鼻孔穿入,可见由内鼻孔穿出。
内鼻孔有何功用?3.齿:沿上颌边缘有一行细而尖的牙齿,齿尖向后,即颌齿(蟾蜍无齿);在l对内鼻孔之间有两丛细齿,为犁齿(蟾蜍无齿)。
齿有何作用?4.耳咽管孔:位于口腔顶壁两侧,颌角附近的1对大孔。
用镊子由此孔轻轻探入,可通到鼓膜。
5.声囊孔:雄蛙口腔底部两侧口角处,耳咽管孔稍前方,有1对小孔即声囊孔(雄蟾蜍无此孔)。
6.喉门:为舌尖后方,腹面的具有纵裂的圆形突起。
内由1对半圆形杓状软骨支持,两软骨间的纵裂即喉门,是喉气管室在咽部的开口。
蛙的消化系统知识点总结
蛙的消化系统知识点总结一、口腔蛙类动物的口腔部分主要包括口腔腔腔和口腔腔和口腔腔。
1. 口腔腔腔蛙类的口腔腔腔主要包括两个鼻孔和一双嘴唇。
鼻孔是蛙类动物的呼吸器官,主要用于吸入氧气。
而嘴唇则是用来捕食和进食的重要器官,它们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帮助蛙类动物更好地捕食和进食。
2. 口腔腔蛙类的口腔腔包括舌头和牙齿。
舌头是蛙类动物捕食和进食的关键器官,它具有极好的粘性和伸展性,可以迅速捕捉猎物。
而蛙类的牙齿则较为特殊,其上颚有一排小锯齿,下颚则有两排圆锥形的牙齿,用于咀嚼猎物。
二、咽部蛙类动物的咽部是连接口腔和食道的部分,主要起到传递食物和空气的作用。
在吞咽过程中,咽部肌肉的收缩可以将食物推入食道,而当蛙类动物呼吸时,咽部则会关闭,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和肺部。
三、食道蛙类动物的食道是连接咽部和胃部的管状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传送到胃部。
食道内有较丰富的粘液和蠕动肌,能够帮助食物顺利通过,并防止食物反流。
四、胃部蛙类动物的胃部包括两个不同功能的胃室:前胃和后胃。
前胃主要是负责储存和消化食物,在其中分泌出胃液和酶类物质,进行初步的消化作用。
而后胃则是进行最终的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地方,在其中分泌出酶类物质和吸收器官,将食物中的养分吸收到体内。
五、肠道蛙类动物的肠道是包括小肠和大肠在内的系統,主要用于最终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小肠是特别重要的器官,内部有较多的绒毛状突起和肠腺,能够增加吸收面积和提高吸收效率。
而大肠则主要起到储存和排泄废料物质的作用,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六、胰腺和肝脏蛙类动物的消化系统中还包括两个重要的附属腺:胰腺和肝脏。
胰腺主要是分泌胰液,其中含有多种酶类物质,能够帮助胃部进行消化作用。
而肝脏则是分泌胆汁,并将其储存在胆囊中,胆汁能够帮助蛙类动物分解和吸收脂肪类物质。
综上所述,蛙类动物的消化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完善的系统,其中的各个器官和部分各自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和任务,协同合作,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十九两栖纲
7. 泌尿生殖系统
蟾蜍的泄殖系统
* 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肾脏(中肾)、皮肤、肺
肾脏 输尿管 泄殖腔 (1对) (1对) (1个)
膀胱(1个) 泄殖腔孔通体外
* 生殖系统
精巢 输精小管 肾脏 输尿管 泄殖腔 体外 (1对) (若干)
卵巢 腹腔 输卵管口
(1对)
(1对)
输卵管 (1对)
子宫(1对) 泄殖腔 体外
2.蛙的皮肤是如何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 3.何谓五指(趾)型附肢?五指(趾)型附肢的 出现有何意义? 4.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初步适应性的表现有哪些? 5.总结两栖类适应陆地生活的不完善之处? 6.叙述两栖类的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点。
5. 呼吸系统
* 幼体用鳃呼吸 * 变态后用肺呼吸
呼吸系统组成:鼻、口腔、喉气管室、肺 * 皮肤、口咽腔粘膜亦可呼吸 * 呼吸动作:口咽式呼吸
蛙的呼吸器官
6. 循环系统 成体心脏二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为不完全的双
循环。
* 幼体似鱼,心室、心房各1个。 * 成体具1个静脉窦、2个心房、1个心室、1个动器官是中肾。 6.多体外受精,卵生,少数卵胎生。 7.开始出现中耳。 8.大脑顶部出现了原脑皮,脑神经10对。 9.新陈代谢水平低,为变温动物。
二、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性和不完善性
第三节 两栖纲分类
现存3目,约4 200种。我国有280种。 一、无足目(蚓螈目)
肢骨
五趾型附肢!
蛙的骨骼
* 脊柱分化程度高: 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 颈椎1枚、荐椎1枚 * 椎体类型:单凹型(前凹型、后凹型) 3. 肌肉系统
出现了肌肉群 具有四肢肌肉
蛙的肌肉系统
4. 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胃、肠、泄殖腔 消化腺:肝脏、胰脏
实验四蛙的形态观察和内部解剖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肺泡
支气管
喉头气管室 声带1 对 (蛙蟾类)
喉门
蛙肺的结构
肺静脉 肺动脉 肺囊内壁褶皱
a
动脉圆锥 前大静脉
体动脉(动脉干)
肺静脉
心房
静脉窦
后大静脉
a
心室
蛙心脏背面观
排泄系统
输卵管 牟氏管
脂肪体
肾上腺
卵巢 吴氏管
子宫
泄殖腔
a
蟾蜍毕氏器 性逆转
精巢 肾脏
吴氏管(中肾管) 膀胱
蟾 uterus
实验四 蛙的形态观察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蛙内脏器官的观察,了解两栖动物在摄食 方式,营养呼吸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方面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了解两栖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特点。
3、通过观察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了解 两栖动物如何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生活。
a
二、实验内容
(一)外形观察 体形、皮肤、头、躯干、四肢、泄 殖腔孔
a
内鼻孔 犁鼻齿
颌齿 喉门
舌
a
口咽腔
舌根
蛙的淋巴系统
尾杆骨尖端 后淋巴心
NO.3椎骨 前淋巴心
比较完整的淋巴系统,遍布皮下组织,血液循环系统的 辅助系统,组织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交换。 ----防止皮肤干燥、皮肤呼吸 ----发达的肌肉质淋巴心(促使淋巴液通过静脉回流心脏)
a
肌肉
肌肉组织形成体壁、运 动器官和多种内脏器官,依 靠骨骼肌的收缩产生协调运 动。 ---肌节消失,肌群出现 ---轴上肌减少、轴下肌发达
统
Müllerian
duct
a
fat body
Bidder’s Organ
斑腿树蛙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o1— 612o)o 11 — 3 57 61( 83 一 38 0 o 7
Prl n r u y O soo y o g s ei mi ay sta nHitlg fDie
 ̄:e a o o u g cp au a to Rh cph r sme a e h /s f
XUJn - n ( eat n f i c neC ogigU i ri fAt adSine , ogha , hnqn 0 18 igmig D pr t L eS i c , hnqn nv syo r n c ecsY ncun C ogig426 ) me o f e e t s
n u ln b tgsrcga d b ln e t i l u ua t d.hed o e u h d B n e ’ ln s 1 ei u n o sga d,u at ln eo g d osmpetb rSa 1 u d n m a r n r Sga d . h lm a d1 i l n e e n et i th sr t l a itsiedd’ a mdi l lr n e c u ga d: eeweeg be el eeo h gs,u d n ,lu dlre itsie b ttei u d lreitsieh dpe to sgblt e II ta l n T r r o ltc l i t sp a u d o e u i m a g e t , u lm a g net a lne u o e nsIO ̄ h n h sn h m e n a n n h e n a n e T
d n m ,lu a d l e u i m a e n itsie. n et n walo ietv rc s ma eu u ae , ih wee te nuo a ly r sb e s ,a n rtct rsa d l fdg s eta t i wa d p o f rlyr whc r los a e ,u mu o a lmia r stai f o s h a l n e oa Ept l srs . i ei o sse fsrt e iae omm a ptei n eo hg s smpe c lmn re i ei n v nrc lsa d itsie. ee wee h u c n itd o tai d cl td c l m i f i re i l h u o sp a u ,i l ou a pt l m h u o e t uu et m i n n n T r l h
黑斑蛙消化道黏膜六种酶的分布与组织定位
黑斑蛙消化道黏膜六种酶的分布与组织定位刘莹;鹿雪瑞;贾楠楠;黄懿;刘晓娟;张盛周【期刊名称】《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15(038)002【摘要】目的:探讨黑斑蛙消化道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非特异性酯酶(NSE)、过氧化物酶(POX)、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的分布与组织定位.方法:成体黑斑蛙消化道自食管至直肠分8个部位取材,应用冷冻切片、酶组织化学和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ACP在整个消化道均检测到酶活性,主要分布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顶部和胃腺,在空肠酶活性显著较高;ALP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至直肠的黏膜上皮,在十二指肠和回肠酶活性显著较高;NSE、POX和SDH在整个消化道黏膜均检测到酶活性.NSE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上皮和胃腺,在胃贲门部、胃体和十二指肠酶活性显著较高;POX主要分布于胃腺、小肠的黏膜肌层和固有层,在小肠酶活性显著较高;SDH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的顶部和胃腺,在胃贲门部、胃体和空肠酶活性显著较高;ATPase在除直肠外的消化道各部位均检测到酶活性,主要分布于小肠黏膜上皮的纹状缘和胃腺,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酶活性显著较高.结论:黑斑蛙消化道黏膜酶的分布同其他动物有相似之处,亦有其自身特点,与其特定的摄食习性和消化吸收机能是相适应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均是其主要消化吸收部位.【总页数】5页(P141-144,封4)【作者】刘莹;鹿雪瑞;贾楠楠;黄懿;刘晓娟;张盛周【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芜湖 241000;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芜湖 241000;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芜湖 241000;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芜湖 241000;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芜湖 241000;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芜湖 241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黑斑蛙消化道淀粉酶的活力 [J], 张盛周;朱联九;朱升学;王波;汪燕;曹金秀2.pH和温度对黑斑蛙消化道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J], 张盛周;朱联九;钱玉;程文娟3.牛蛙消化道黏膜5种酶的分布 [J], 韦金鑫;郭慧;宋华;周乃珍;魏超;张盛周4.泥鳅消化道过氧化物酶、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非特异性酯酶的分布与组织定位 [J], 曹新芳;黄卉卉;任秋楠;陈婷婷;王静;张盛周5.黄颡鱼消化道不同部位6种重要酶的分布和组织定位 [J], 王旭; 程紫逸; 曹新芳; 任秋楠; 王雪; 张盛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蟾蜍与黑斑蛙消化道黏液细胞的观察
中华蟾蜍与黑斑蛙消化道黏液细胞的观察周长文;楚德昌;李春华【期刊名称】《生物技术》【年(卷),期】2007(17)6【摘要】目的:探索两栖类动物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规律。
方法:利用阿利新蓝与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法对中华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消化道黏液细胞进行石蜡切片和染色。
结果与结论:黏液细胞表现为4个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
两种动物食管黏膜上皮中黏液细胞主要是杯状细胞,其中中华蟾蜍的黏液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细胞,黑斑蛙的黏液细胞主要Ⅲ型细胞。
胃体柱状黏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细胞,黏原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核上区。
胃腺浅部有成团分布并着色较浅的黏液细胞,其中黑斑蛙胃腺黏液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细胞,中华蟾蜍胃腺黏液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细胞。
小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细胞。
大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细胞。
【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黏液细胞;消化道;中华蟾蜍;黑簿蛙【作者】周长文;楚德昌;李春华【作者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菏泽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4【相关文献】1.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生殖系统的比较解剖 [J], 黄小富;王兰2.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精子的超显微结构研究 [J], 莫慧英3.中华蟾蜍与黑斑蛙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 [J], 邓振旭;楚德昌;李春华4.中华蟾蜍、黑斑蛙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消化管嗜银细胞的比较 [J], 楚德昌;邓振旭5.黑眶蟾蜍和黑斑蛙消化道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 [J], 张秋金;陈友铃;耿宝荣;王义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斑蛙裂头蚴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黑斑蛙裂头蚴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许乐仁;陈红;王开功;杨冬梅
【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年(卷),期】2007(023)009
【摘要】目的对黑斑蛙裂头蚴病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方法 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供组织学检查.结果特征性的病变包括裂头蚴虫体移行性囊腔性坏死和以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上皮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肉芽肿性反应.少数病例中囊腔内裂头蚴虫体的死亡及完全解体和裂头蚴虫体中石灰小体的逸出是本研究的新发现.首次注意到裂头蚴病形成的虫体移行性肉芽肿囊腔组织中肥大细胞显著增多,沿着囊腔周围分布并弥漫分布在肉芽肿性病变组织浸润的炎性细胞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中.结论蛙裂头蚴病病变中的肥大细胞反应显然与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有关.
【总页数】4页(P895-898)
【作者】许乐仁;陈红;王开功;杨冬梅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动物医学系,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医学系,贵
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医学系,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医学系,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83.3
【相关文献】
1.脑裂头蚴病—8例临床病理分析 [J], 陈宏;吴劲松
2.人体孟氏裂头蚴病7例临床病理分析 [J], 翁阳;谢富生
3.黑斑蛙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病理观察 [J], 李朝波;高登慧
4.黑斑蛙消化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J], 李朝波;李进国;高登慧
5.人裂头蚴病和无头蚴病:Ⅱ.病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及控制的过去和现在 [J], 裘明华;裘明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斑蛙小观察
黑斑蛙小观察
吕秀芬;张兰萍
【期刊名称】《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1996(031)008
【摘要】黑斑蛙小观察吕秀芬,李春林(首都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037)张兰萍,邢俊(北京崖头镇邹家完小学)黑斑蛙是青蛙的一种,在我国分布很广,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好材料。
引导学生做些这方面的实验和观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搞科学实验的兴趣。
现就黑斑蛙胚胎...
【总页数】1页(P41)
【作者】吕秀芬;张兰萍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53
【相关文献】
1.贵阳市黑斑蛙裂头蚴感染调查及动物感染观察 [J], 陈红;王开功;杨冬梅;江萍;许乐仁
2.黑斑蛙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病理观察 [J], 李朝波;高登慧
3.黑斑蛙消化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J], 李朝波;李进国;高登慧
4.基于pcox1基因分析黑斑蛙小吻对盲囊线虫种系发育关系 [J], 李巧燕;谭子龙;靳元春;何鑫;柳亦松;刘伟
5.贵州省黑斑蛙体内裂头蚴扫描电镜观察 [J], 徐婧;陈艳;唐贵文;刘鲜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斑蛙味觉器官形态学初步研究
黑斑蛙味觉器官形态学初步研究
潘鸿春
【期刊名称】《安徽师大学报》
【年(卷),期】1998(021)002
【摘要】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黑斑蛙味觉器官味觉盘的分布和形态,结果表明:味觉盘主要分布于舌背面的菌状乳突的顶端,另外口腔顶壁的上皮层亦分布有少量味觉盘,舌背面的丝状乳突顶端的上皮层中主要为粘液细胞,本文还讨论了脊椎动物味觉器官的类型和形态学特征。
【总页数】4页(P124-127)
【作者】潘鸿春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53
【相关文献】
1.黑斑蛙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J], 张文学;张新胜;郭玫;张顺利;薛德明;马天赐;徐存栓
2.黑斑蛙胃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研究 [J], 赵文艳;李淑兰
3.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味觉器官的数量、分布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J], 栾雅文;邢自力;刘伟靖;张广忠;陈路;金海英
4.磁共振成像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子宫骶韧带形态学评估的初步探讨 [J], 谢冰;尚
诗瑶;武靖;刘伟;苗娅莉;孙秀丽;杨欣;洪楠;王建六
5.香菇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形态学的初步研究 [J], 李茂;杨婉玲;赵朝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7(1):69~71,2008
Jour nal of M oun tai n Agricu lture and B iology
研究简报 黑斑蛙消化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李朝波,李进国,高登慧*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关键词:黑斑蛙;胃;小肠;肝脏;组织学
中图分类号:Q959.530.4;Q95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08)01-0069-03
R esearch on the histology of t he digestive organs of Rana ni g ro m aculata
LI Chao-bo,L I J in-guo,GAO D eng-hu i*(Co lleg e of A ni ma l Science,Gu izhou Universit y,G uizhou G uiyang550025,
China)
K ey word s:R ana ni gromaculata;stom ach;s m a ll i ntesti ne;li ver;h i sto l ogy
黑斑蛙Rana nigro m aculata,又名青蛙,是一种在教学、科研和医学等领域被广泛采用的实验动物。
青蛙作为两栖类的代表,属于首先登陆的类型,其身体结构及器官机能既保持着原祖的水栖特性,又获得了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进步特征。
国内外对其他种类蛙科动物的组织结构研究较多,而对黑斑蛙组织结构的研究少见报道,且主要集中在超微结构的研究上[1-2]。
已有的研究证实[1-5],不同种类蛙科动物消化器官的显微结构间存在着差异。
为了解黑斑蛙消化器官的结构特点,本试验对黑斑蛙的消化器官进行了组织学观察,以期丰富无尾两栖类的组织学资料,为显微水平研究进化问题提供更多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黑斑蛙Rana nigro m aculata健康野生成年蛙10只采自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雌雄不限,捣髓后分别取其胃、小肠以及肝脏固定于Boui n s液中,经梯度酒精脱水、石蜡包埋、5 m连续切片、HE染色,并用le i k a 图象采集系统观察拍照。
2 结 果
2.1 胃
胃壁由4层结构构成。
从内到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其中黏膜下层和黏膜层共同向胃腔突起形成皱襞。
黏膜层 分为黏膜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3层结构。
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其凹陷形成胃小凹(见图1)。
固有层较厚,除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散在的平滑肌外,在整个胃的固有层都见有胃腺分布。
构成胃腺的细胞可见有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
嗜碱性细胞靠近黏膜上皮分布,细胞呈高柱状,体积小,排列紧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胞质淡染;而嗜酸性细胞靠近黏膜肌层分布,细胞呈锥形或立方形,胞核大,位于细胞的中央,胞质深染(见图2)。
黏膜肌层为内环外纵的
收稿日期:2007-09-28;修回日期:2007-10-23
作者简介:李朝波(1981-),男,贵州省遵义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组织胚胎学研究。
*通讯作者:E-m ail dhgao@gz
70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2层平滑肌。
黏膜下层 为1层较厚的疏松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纤维。
肌层 较厚,由内环外纵的平滑肌组成。
外膜 是消化管的最外层,有1层结缔组织膜,外面还包有浆膜。
2.2 小肠
肠壁也具有4层结构。
其中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形成肠绒毛。
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之间夹杂有杯状细胞。
肠绒毛中轴的固有层结缔组织中有中央乳糜管(见图3)。
肠绒毛在小肠前段细长密集,有分支,小肠中段肠绒毛较前段稀疏,小肠后段的肠绒毛短小稀少,在小肠后段的绒毛上皮中,还可见脂质泡。
在小肠壁的固有层和黏膜下层中未见肠腺的分布,可见淋巴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初级淋巴小结(见图4)。
2.3 肝脏
其表面被覆有一薄层结缔组织被膜,在被膜表面有浆膜。
光镜下并不见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将肝小叶包绕,肝小叶之间界限不明显(见图5)。
肝小叶中央有一中央静脉,其外周是放射状相间排列的肝细胞索和肝血窦。
相邻肝细胞索有分支吻合,形成迷路样结构。
肝细胞体积大,多为多边形,细胞核多为单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偏向细胞的一侧。
血窦中可见少量的红细胞(见图6)。
门管区见有小叶间胆管、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
小叶间胆管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管径细。
另外,在肝的实质中偶见有初级淋巴小结现象。
3 讨 论
3.1 黑斑蛙的胃已经具有陆生动物胃壁的4层结构。
胃壁的皱襞、胃小凹以及微绒毛都增大了胃消化吸收的面积。
胃壁中大量的胃腺提示胃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胃腺中的嗜碱性细胞类似于高等陆生动物的主细胞,而胃腺中的嗜酸性细胞类似于高等陆生动物的壁细胞。
至于黑斑蛙胃腺中嗜碱性腺细胞能否分泌胃蛋白酶原以及嗜酸性腺细胞能否分泌盐酸还有待研究。
3.2 在小肠壁的固有层和黏膜下层中未见肠腺的分布,可见淋巴细胞聚集的现象。
小肠各段的肠绒毛在数量和形状上存在着差别。
黑斑蛙的小肠似乎并不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而将其小肠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更为合适。
肠腺的分泌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有着重要作用,而黑斑蛙的小肠中没有肠腺的存在,只有发达的肠绒毛,说明黑斑蛙的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部位,而对食物的消化关键还在胃。
小肠壁中初级淋巴小结的出现,表明小肠不仅是消化器官,同时也是免疫器官。
江剑平等[3]在对虎纹蛙消化道进行解剖学观察时,把虎纹蛙的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陈学祺等[4]在对虎纹蛙消化腺进行组织学观察时,发现在其空肠和回肠的固有膜中有肠腺分布,同时指出在十二指肠的黏膜上皮中不见杯状细胞。
本试验发现在黑斑蛙的整个小肠上皮中都有杯状细胞的存在,这说明在不同品种蛙科动物的小肠结构上存在差别。
3.3 本试验在观察黑斑蛙肝脏的显微结构时,并不见肝小叶间有明显的结缔组织分隔包绕,而胡昌平等[1]在对黑斑蛙的肝脏进行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时指出,肝脏的实质被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肝小叶,可见在黑斑蛙的肝小叶间存在着结缔组织;杨冬梅等[5]在描述牛蛙肝脏的显微结构以及陈学祺等[4]在描述虎纹蛙肝脏的显微结构时指出,肝脏的被膜似乎并不伸入肝实质将肝小叶包绕,因而肝小叶之间界限不明显。
这与本试验结果相似。
除此之外,黑斑蛙肝脏的结构与高等陆生脊椎动物的相似,其结构对陆生动物肝脏的消化和解毒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说明黑斑蛙的肝脏结构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的习性是适应的。
第1期 李朝波,等:黑斑蛙消化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71
文献描述要长,这是形成滇黄精和多花黄精田间成熟果实稀少的一个重要因子。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宜从研究黄精生育期入手。
可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增加果实成熟量,或者通过品种改良缩短果实成熟期等方法来进行,从而保证黄精有性繁殖所需的成熟果实量,拓宽黄精繁殖途径,防止良种退化。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十五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52-80.
[2]王红玲,张渝侯,洪 艳.黄精多糖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及机理初探[J].儿科医学杂志,2002,8(1):14-15.
[3]王相才,王吉亮,王 广.黄精地黄汤治疗 型糖尿病187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3):232.
[4]孙隆儒,李 铣,郭月英,等.黄精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等作用的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4):286-289.
[5]周 繇.长白山黄精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2):34-35.
[6]孔 谨,许克勇,刘凤琴,等.黄精滋补食品的开发与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1998,20(4):34-36.
[7]郑汉臣.药用植物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4.
[8]赵 致,庞玉新,袁 媛,等.药用作物黄精栽培研究进展及栽培的几个关键问题[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1):
85-86.
(上接第71页
)
参 考 文 献:
[1]胡昌平,邵 云,马全盛,等.黑斑蛙不同器官超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8,15(2):111-116.
[2]宋学锋,俞诗源,彭伯异,等.黑斑蛙肺微血管铸形的扫描电镜观察[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37(4):73-76.
[3]江剑平,陈祖祺,黄 浩,等.虎纹蛙消化道解剖学观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18(4):77-80.
[4]陈学祺,江剑平,林 玮.虎纹蛙消化腺组织学观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19(2):117-120.
[5]杨冬梅,许乐仁,吴东军.牛蛙的解剖组织学观察[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2):179-182.75第1期 田启建,等:栽培黄精的植物学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