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课题: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这三首古诗词。
掌握诗词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
了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和表演,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学会通过诗词描绘的景物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诗词中抽象的意象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准备:诗词原文的PPT。
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音乐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自然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提问:“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你们喜欢这样的景色吗?”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如何用诗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二、学习《宿建德江》1. 朗读诗词: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节奏和情感。
学生跟读,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2. 学习生字新词:“泊”(停泊)、“旷”(空旷)、“怜”(喜爱)等字词,理解其在诗中的含义。
3. 理解诗意:讨论诗中描绘的江景,理解“旷”字的意境。
分析“怜”字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在江边,感受诗中的意境,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讨论: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如何表达对江景的喜爱?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观,用诗词的形式创作一首小诗。
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 朗读诗词: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语调和情感。
2. 学习生字新词:“卷”(卷起)、“珠”(珍珠)、“鲛”(传说中的水族)等字词,理解其在诗中的含义。
3. 理解诗意:讨论诗中描绘的雨景,理解“卷”字的意境。
分析“珠”和“鲛”字,体会诗人对雨景的赞美。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在湖楼上,感受诗中的意境,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理解古诗中较为生僻的词汇和古汉语用法,如“壁”、“涧”等字词的古义。
-鉴赏古诗的深层意境,尤其是对诗中隐喻和象征意义的把握。
-体会诗人情感表达的细腻之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将古诗的韵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朗读和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举例解释:
-在解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难点在于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和“思亲”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这种情感如何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现代汉语表达古诗的意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古诗知识创作小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觉得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分享学习心得,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经验。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
2.语言建构与应用: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修辞手法,提高古诗文阅读、理解、赏析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众所周知,古诗词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承载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精髓和情感积淀。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2.教学难点
(1)古诗的背景理解:六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历史背景、诗人境遇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图片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介绍《望岳》作者杜甫的生平,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和心境。
(2)古诗的词义理解:部分生僻字词、古代用语在理解上存在难度,需要教师详细解释,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义。
-例如:《宿建德江》中“建德”一词,需要解释其地理位置及与诗中意境的关系。
(3)古诗的比较分析:对于三首古诗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是学生思维的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分析,提高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例如:比较《望岳》、《宿建德江》、《过故人庄》三首诗在描绘山水、表达情感方面的异同,让学生理解每位诗人的独特风格。
(4)古诗的创意表达: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创作以山水、友情为主题的现代诗,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例如:引导学生借鉴古诗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现代诗,提高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古诗、创作古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古代诗人以韵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具有丰富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 优质版教案
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53)
与“月”有关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八、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54、55)
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56)
(1)背诵本课古诗词。
(2)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诗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
并通过课后拓展诗词,吟诵诗词的活动,拓展了学习的时空。
我觉得课堂教学有一些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我主要采用诵读感悟,品评赏析,积淀深化的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读中感悟,读中融情,悟中升情。
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感和学习古诗词的求知欲。
古诗带给学生的是更多想象的空间,这样的创造性的想象有助于把学生引入深远的意境。
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想象画面,想象人物的心情、感受,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意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总之,这节课,我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带动学生,不失时机地赞赏,积极有效地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感受到诗词的独特魅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
古诗三首《浪淘沙》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认识“淘、簸、涯” 3个生字。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意思,能提出并讨教自己不懂的问题。
4、能借助说明、联合图画、睁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觉黄河澎湃的气概和作者丰富的想象,领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课重难点要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境界,感觉黄河气吞山河。
难点: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
教课准备1.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黄河壶口瀑布视频:“百度搜寻”、下载播放器)2.指导学生预习古诗,收集反应黄河、牛郎织女的有关资料八、教课过程设计及企图教课过程设计设计企图及多媒体应用简析一、讲话导入(课件出示黄河图片)师:这是一条奔跑不息的大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子女,孕以学生的学习旧知为铺垫,在育了绚烂的华夏文明,她就是黄河。
自古以讲堂中运用媒体和夸奖手段,充足来,颂扬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此刻老师要一定学生,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求知考考大家,谁能现场背诵一首描绘黄河的古欲。
诗?(学生背诵以后师夸奖)今日,我们再学习一首描绘黄河的古诗——《浪淘沙》,作者唐朝诗人刘禹锡。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检查预习出示课件,对“浪淘沙” 、“诗人”同学们,在课外预习中,你们都有哪些等作增补介绍。
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培育学生收集和办理信息的能力检查预习,沟通资料,增补介绍。
是新课程倡议的理念之一,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既训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认识诗人,认识黄河。
三、读通读顺“个体读”与“全体听”相联合,1、自由地朗诵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学生读”与“学生评”相联合,多练读几遍,还能够同桌互读。
“课件范读”与“学生自读”相结字音读准了?借鉴和提升的平台,有助于学生读3、学生评论朗诵,教师合时夸奖。
通都顺古诗,整体感知古诗。
4、板书并学习“淘táo、簸 bǒ、涯yá”,让学生指出课件范读时把读准“曲、牛、女”等字音。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和意境;•分析、品味和欣赏《临江仙·滁州西涧》、《游园不值》、《春晓》三首古诗词,体会诗词的美学价值;•掌握古诗词的背诵方法和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信心。
2. 教学内容•《临江仙·滁州西涧》•《游园不值》•《春晓》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和欣赏古诗词,“感知”其中的意境,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表达古诗词时不仅能诵读准确,而且能够“吟诵其意”。
4. 教学方法•导入法:用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方式,展示古诗词的美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演讲法:老师将古诗词内容传达给学生,解读其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
同时,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美感。
•分组讨论法: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小组内展开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表达方法。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古诗词的分析和欣赏。
5.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导入运用丰富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比如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方式展示古诗词的美学价值。
第二步:引导阅读阅读《临江仙·滁州西涧》、《游园不值》、《春晓》,带领学生找出其中的语言特点和意境,感受古诗词的美学魅力。
第三步: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表达方法。
第四步: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古诗词的分析和欣赏。
通过互相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第五步:复述背诵学生分组进行复述背诵。
每组学生分别背诵一段古诗词,并互相检查和纠正。
通过背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语言和意境。
6.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后期的课堂检测和综合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熟读古诗词三首,借助线索理解诗意。
2.了解古代文学艺术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3.培养学生严谨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古诗词对学生智力和情感的独特感染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鉴赏能力。
2.学生在阅读诗歌过程中,如何运用线索理解诗意。
3.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诗词的语言和艺术特点,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加强连续性的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到新旧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2. 学习《古诗词三首》(30分钟)1.教师先朗读三首古诗词,简要讲解诗歌背景及内容。
2.学生自读古诗词并分组讨论场景、意象、境界等感受,全课共同探讨。
3.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关注关键句、词,并使用线索帮助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4.在分析具体的诗句和词语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情感、内涵,并帮助他们找到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3. 感悟体验(1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分享对古诗词的感受,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对古诗的体验。
2.学生可以组合词句进行表达,以传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4. 评价学习(5分钟)1.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动态调查。
2.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老师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总结评价。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成功点本次课,学生在听老师朗读并讲解古诗词中,充分理解了古诗词的基本韵律,关注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抒发的情感以及体现的思想,进一步感知了诗词的艺术魅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和分析,增强了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此外,学生在体验分享和自我评价中,能较好地完成语文素养的提升。
2. 教学失败点在课堂中,有一部分的学生因为掌握不好技巧或者没有体验过诗词的韵律,对诗词的理解和认真阅读有些困难。
也有一些学生对于分享和体验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收效不甚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老师需在备课中针对性强,增加练习数量并加强学生反复训练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知能力。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新课教学()分钟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认识生字:德、鹊、蝉、稻。
学会正确读写。
2.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2】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3.读出节奏。
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出示课件3】并板书: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4】学生自读后教师指导,并出示课件,使学生能够把握准诗词的节奏,正确朗读诗歌,同时,这也是正确理解诗词的第一步。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学新诗。
1.总结学习方法:【出示课件5】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板书: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2.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三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大意,掌握其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理解古诗意境美的能力。
(2)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初步分析古诗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3.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描绘的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古诗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古诗的大意和其中蕴含的情感。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三、教学设计的要点1.情境设计: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营造古诗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教学内容的处理:先整体感知古诗,再逐句分析,理解古诗大意。
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古诗的难点和亮点展开讨论,深化理解。
情境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意境。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内容、图片、视频和音乐等。
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古诗内容、重点字词和修辞手法等。
四、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五、教学课时3课时六、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词的深层含义和诗人情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宿建德江》1.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建德江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提问:“如果让你在江边留宿一晚,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出新课。
2. 朗读古诗(5分钟)教师范读《宿建德江》,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3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2.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诗人资料及诗词的背景资料。
2.诗词作者图片与文字资料课件;水中间的小块陆地图片课件;三首诗词意境图片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本课古诗。
教学过程一、精彩回顾,激发兴趣1.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3.释题: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晚上走在黄沙岭的山路上的所见所闻。
4.介绍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子,叫做“词牌名”。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5.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词牌名。
(如:如梦令、清平乐等。
)6.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
本文作者辛弃疾遭贬职后在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7.本课三首诗词都写了自然风光,那么辛弃疾的词是如何描写的呢?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到辛弃疾怎样的诗词风格?设计意图:由诗及词,学生由自己的学习储备进入新的学习领域,把了解诗词风格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富有挑战性,能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容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试着画出节奏。
2.照着老师的样子朗读这首词。
3.品读上阕:(1)出示内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春夜喜雨》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体会作者的情感;2.掌握三首古诗词的词意,能够准确地朗读诗词;3.能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4.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配合实际场景,创作符合现代生活视野的古诗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首古诗词的词意,能够准确地朗读诗词。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春夜喜雨》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2.三首古诗词的词意;3.三首古诗词的修辞手法;4.仿写古诗词。
教学方法1.讲解法:介绍《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春夜喜雨》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2.朗读法:让学生跟着老师朗读三首古诗词,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3.辨析法:通过辨析三首古诗词中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掌握其精华;4.创作法:让学生在学习三首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仿写。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春夜喜雨》三首古诗词的图片或朗读三首古诗词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介绍古诗词背景和作者教师讲解《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春夜喜雨》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三首古诗词。
第三步:朗读古诗词老师先带领全班学生读古诗词,然后分组或个别学生读古诗词,让学生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第四步:辨析古诗词教师通过辨析三首古诗词中的词意、词句以及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内涵。
第五步:课堂仿写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古诗词的内涵及修辞手法,仿写自己的古诗词。
第六步:课堂分享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七步: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如填空题、判断题、解释句子等。
五、教学反思结合现代生活,将古代诗词落到实处,让学生在了解古代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咏鹅》、《静夜思》、《望天门山》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通过诗词感受自然美、人生哲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及主题。
2.学习并运用古诗词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把握古诗词的韵律、节奏。
2.理解诗人的情感与哲理。
教学准备:1.教材《古诗词三首》2.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
二、学习《咏鹅》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咏鹅》,注意韵律、节奏。
2.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对诗意的理解。
3.老师解析《咏鹅》的意境、情感及修辞手法。
4.学生进行诗歌仿写,展示自己的创意。
三、学习《静夜思》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注意韵律、节奏。
2.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对诗意的理解。
3.老师解析《静夜思》的意境、情感及修辞手法。
4.学生进行诗歌仿写,展示自己的创意。
四、学习《望天门山》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望天门山》,注意韵律、节奏。
2.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对诗意的理解。
3.老师解析《望天门山》的意境、情感及修辞手法。
4.学生进行诗歌仿写,展示自己的创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受。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词三首》,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创作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一、《咏鹅》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咏鹅》,指导学生注意韵律、节奏。
2.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对诗意的理解,如: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鹅戏水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3.老师解析《咏鹅》的意境、情感及修辞手法,如:用“白毛浮绿水”形象地描绘了鹅戏水的情景,用“曲项向天歌”表现了鹅的高洁。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1.《登高》唐代杜甫2.《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三首古诗词,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对古诗词的解析,使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把握古诗词的意境。
重点:掌握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学会鉴赏和分析古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和音乐,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 介绍诗人及创作背景。
(2) 逐句解析《登高》。
(3) 学生齐读《登高》,感受诗人的情感。
(4) 教师示范解析《夜书所见》。
(5) 学生自主解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 例题讲解:(1) 《登高》中的意象分析。
(2) 《夜书所见》中的修辞手法。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意境分析。
4. 随堂练习:(1) 学生仿写一首以秋天为主题的古诗词。
(2) 学生互相交流并修改作品。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诗人简介和创作背景。
2. 黑板右侧:三首古诗词的和重点词句。
3. 中间部分:诗词的解析和例题讲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背诵并默写《登高》。
(2) 分析《夜书所见》中的修辞手法。
2. 答案:(1) 背诵并默写答案略。
(2) 《夜书所见》中的修辞手法有拟人、对偶等。
(3) 短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古诗词,进行积累。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古诗词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承载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精髓和情感积淀。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说课稿
3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德、鹊、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2.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查找有关诗词的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德”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玩两组“飞花令”(“月”和“雨”飞花令)。
看来,大家的诗词储备量还不错,一起来读读下面这两组诗词。
课件出示:月雨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过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有关“月”和“雨”的古诗。
我们先来学习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3.板书诗题,齐读课题,简介诗人。
课件出示: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孟浩然的一生中交织着复杂的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早年他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终因没有得力的引荐,不得不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
【设计意图】以“飞花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与热爱,为学好本课古诗词作情感铺垫。
板块二初读诗歌,读出节奏1.疏通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诗,同桌互助纠正诗句读音。
(2)指名读诗。
指导读准“渚(zhǔ)”的字音。
(3)指导书写“德”,书写时注意右边“心”上面的一横不要漏掉,学生正确规范书写3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精美教案
3.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德、鹊、蝉、稻”这四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2.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宿建德江》。
2.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主要内容。
3.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诵课文。
2.借助插图读懂课文,描绘村居画面。
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客(愁)新孤寂情怀野天树江月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远处大自然的热爱楼醉书卷地风近处水如天西江月•夜行黄沙道峰回路转3.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宿建德江》。
(板书:宿建德江。
齐读课题)这首诗是孟浩然为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漫游吴越时写下的。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速度)2.指名读,正音。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教案与反思
3.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宿建德江》。
(板书:宿建德江。
齐读课题)这首诗是孟浩然为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漫游吴越时写下的。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速度)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古诗。
(教师强调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质疑问难1.师:平时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说一说,如多读、边看插图边想象、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
)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打上小问号。
开始吧!(自学)3.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把你读懂的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尝试理解诗意。
(学生汇报。
)4.质疑问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野旷天低树”“愁新”“月近人”。
)5.出示图片,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师: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孤独、沧桑、凄凉。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融入到诗的字里行间。
7.讨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教师板书,齐读。
2四、入境悟情,体验升华师:“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的他正身处异乡。
诗人孑然独身漫游他乡,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不免顿生愁绪,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教学()分钟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认识生字:德、鹊、蝉、稻。
学会正确读写。
2.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2】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3.读出节奏。
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出示课件3】并板书: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4】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学生自读后教师指导,并出示课件,使学生能够把握准诗词的节奏,正确朗读诗歌,同时,这也是正确理解诗词的第一步。
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学新诗。
1.总结学习方法:【出示课件5】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板书: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2.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学生按步骤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课件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检查回馈,点拨指导。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再读全诗,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你能准确地感受全诗的意境吗?3.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感悟遣词用句的技巧:(1)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即打翻的墨汁,形象在读的基础上再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等手段来理解诗句,可以锻炼学生自学古诗词的能力。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合作的结果说出诗句的意思后,教师出示课件,既可以纠正学生理解上的错误,又可以为学生正确表达提供范例。
读准、读通、读懂古诗,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一定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学古诗的方法。
品味词语的精妙是学习古诗的难点,让新课教学()分钟二、思考质疑,解读课题。
1.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2.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3.课题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西江月”是词牌名,我们学过的词还有哪些词牌名?后一部分是题目,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时间:夜里。
地点:黄沙道。
事情:行。
)4、说说题目的意思。
(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三、初读词作,初步感悟(一)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悟。
1.自己放声读一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通,读顺。
2.指名朗读,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诗的节奏。
(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
)【出示课件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课件出示配乐范读。
4.女生男生赛读。
5.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又闻到什么?从而又想到了什么呢?解读课题有利于整体感知这首词的大体内容,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本课理解上的重点。
(二)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默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
教师指导:惊鹊:鹊儿被惊醒。
鸣蝉:蝉儿鸣叫。
社:社庙。
溪桥:溪上的小桥。
3.指名说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指名说“谁听取蛙声一片?”又是谁“稻花香里说丰年”?(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5.试着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出示课件10】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茅屋小店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四、合作探究,反馈交流。
(一)全班交流,自由读词,思考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1】1.你从词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3.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由“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句词,你想到了哪一句有名的诗?(二)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1.听到了风的声音,蝉和青蛙的叫声。
看到了明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词的意境,锻炼学生的写作及表达能力。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时的愁苦心情。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远望苍茫空旷的野外,天幕下降,似乎比树还低,笼罩一切。
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
在夜幕中,诗人看到黑漆漆的天空低垂着,体现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情,在孤寂中,近处的明月与诗人相伴,它给诗人带来一点慰籍与亲近的感觉。
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
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
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
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
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
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词作情景交融、恬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词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上阙写夜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新安江,又称徽港,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发源于安徽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东入浙江省西部,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后为钱塘江干流桐江段、富春江段,东北流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
干流长373公里,流域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
新安江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丰乐、新安江两座水库。
解放前其航运由屯溪直达杭州,解放后水库截断航线,航运几乎停顿。
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称。
沿江有白沙大桥、朱池、落凤山、千岛湖、梅城、刘长卿别墅、双塔凌云、新安江水库等胜迹。
新安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向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
望湖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位于断桥东少年宫广场西侧,傍湖而建。
又名看经楼、先得楼。
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来眼底。
宋代王安石、苏轼等人,都曾有诗咏望湖楼,或咏楼上观景的感受,其中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最有名,望湖楼也因此而名重天下。
望湖楼青瓦屋面,朱色单檐双层歇山顶,整个建筑宏丽古雅。
登楼凭栏,取山形,临碧波,借摩崖,一湖胜景皆来眼底,"天容水色绿净,楼阁镜中悬",确为西湖名楼,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