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
家庭理念分享

家庭理念分享1、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2、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
3、言传多于说教。
4、有始就要有终。
5、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态度决定一切。
8、能吃亏中亏,方能人渡人。
9、就事不论人。
10、鼓励胜于利诱。
11、在平时的家里,父母和孩子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12、在任何情况下,首先要让孩子自由自在的生长,这才是父母情深的表现,而且必须将这样的深情作为治家的宗旨。
父母必胸狭窄,感情用事,或光依靠长辈的权威等等,对家庭教育都是有害无益的。
池田大作13、满心关爱,让小孩拥有胜利的成本;满心祝愿让小孩拥有信心的能量;满心支持,让小孩拥有独立的人格。
14、不要等到下雨的时候,才想起忘记带了雨伞;不到万不得以,也不要在下雨时,向别人借伞。
15、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16、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东西跟人一样,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17、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18、换一种眼光看孩子,你将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增长点”。
(时金林)19、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20、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类语言,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21、要看小孩未来素养怎样,那么就要看父母目前素养怎样。
22、激励比指责重要;23、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24、在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5、人的心理障碍给一个人一生的困难,远远大于一般的身体缺陷带给人的困难。
26、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27、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28、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闪光的金子。
29、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30、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教育人向科学教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育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31、有的时候千言万语真得抵不上一个深情的拥抱。
而这样深情地拥抱不是一年只抱一次,不是一个月只抱一次,而是应该每天都拥抱一次,孩子越小,我们越要经常拥抱他,同时把这样的拥抱坚持下去,每天无论多忙,都应该对孩子说一些柔软甜蜜的话语,每一天都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倾听他欣赏他,也让孩子分享你内心的情感。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论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一直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家庭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原始环境,也是他们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主要来源。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家庭教育,以下介绍了家庭教育的八大理论。
理论一: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榜样。
他们的行为、价值观和情绪状态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父母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
理论二:家庭沟通与情感交流良好的家庭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父母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
情感交流不仅有助于家庭关系的亲密度,也能够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理论三:家庭规矩与纪律家庭规矩是培养孩子自律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父母需要明确家庭规矩,并通过正面激励和适当的惩罚来维护家庭纪律。
规矩的制定应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成长阶段,同时要让孩子参与其中,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理论四:父母情感支持和监督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监督。
他们需要倾听孩子的需求和困扰,并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
同时,父母也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模式。
理论五:家庭教育的性别角色家庭教育在性别角色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不同性别角色的模范引领,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和价值观。
理论六: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家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父母应该传承并弘扬家族的文化价值观念,为孩子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教育他们珍爱和尊重文化遗产。
理论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互关联、互动作用的。
父母应与孩子的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和发展需求,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理论八:自我成长与家庭教育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成长。
他们应该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情商,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总结起来,家庭教育的八大理论包括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沟通与情感交流、家庭规矩与纪律、父母情感支持和监督、家庭教育的性别角色、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以及自我成长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八大原则

家庭教育的八大原则家庭教育的八大原则第—原则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第二原则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第三原则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4.用自信取代自卑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第四原则教会孩子自我保护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4.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第五原则让孩子敢于梦想1.有梦想才有创造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5.善待孩子的兴趣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第六原则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第七原则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第八原则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有哪些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提高爱的质量.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3,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4\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注重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5\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不管是最好的管,要重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6\儿童无小事,注意在小事上引导孩子,不误导孩子.7\要引导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8\不要让孩子花钱买伤害,参加那么多的特长班.————————————参考资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高尔基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是教育好他们,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想每个家长对此都深有体会,怎么教育孩子,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这些是我们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令我们倍感困惑头疼的问题。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土壤,这片土地的肥沃与贫瘠完全在于家长怎么去耕耘。
我们知道最了解孩子性情以及成长情况的只有家长,孩子和家长由血缘维系在一根纽带上,这就是家庭教育天然的优势,是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因而可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既直接又深远。
学校和家庭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样不能缺,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取得良好的收益,我想对于每个家长来说,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
在此我就谈谈家庭教育中的几点体会,来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要让孩子快乐轻松的渡过学习生活,那么家长就要做出相应的牺牲和改变,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起到模范作用,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和谐文明,环境氛围……因素都会在无形中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品性、心理、道德素养的发展,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就会失去对生活以及学习的热情,因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涉及到的内容也千差万别。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探讨和倡导适合现代家庭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帮助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
以下是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
第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认同和模仿父母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父母应该用积极向上的行为和心态来示范给孩子,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榜样。
第二,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
家庭环境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认可,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
第三,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家庭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独立性的最佳地点。
父母应该适当给孩子一些家务和任务,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负责的态度。
第四,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
家庭环境应该提供让孩子自由发展的机会和场所。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社交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应该给予孩子良好的社交环境和情商教育,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与沟通,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与情感管理能力。
第六,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品格。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品格的塑造。
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
第七, 培养孩子的逆商和逆境应对能力。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而逆境能力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应该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从失败中得到教训和成长,并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
第八, 家庭教育要持续关注,不断改进。
家庭教育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孩子成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并调整教育方式和方法。
家庭教育的八大法则

家庭教育的八大法则:1、不要过分期望对孩子表现过分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
一定的期望是孩子前进的动力,但是过分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困扰。
2、不要过度包办、代替如果孩子的每一件事你都过于担心,都希望自己能够帮他(她)铺好路,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这种行为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不独立。
父母要做的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在他们跌倒时给予安慰。
3、不要过度满足家庭教育的八大法则:1、不要过分期望对孩子表现过分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
一定的期望是孩子前进的动力,但是过分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困扰。
2、不要过度包办、代替如果孩子的每一件事你都过于担心,都希望自己能够帮他(她)铺好路,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这种行为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不独立。
父母要做的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在他们跌倒时给予安慰。
3、不要过度满足适当的物质满足是合理的,但是过度的物质满足就会让孩子形成自私享乐的心态,不求上进。
4、别存隔膜不要让孩子觉得与你越来越没话可说,否则,当他(她)走了岔路的时候,你想劝也劝不了,因为那时候他(她)根本不愿听你的。
5、坚持原则和底线孩子教育底线要把握,但是也不能依照家长的意愿人为的抬高底线。
如果孩子没了底线就像孙悟空没了紧箍咒。
宽严有度、恩威并施。
6、尊重孩子和爱护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用一种随和的语气与孩子交流总比用一种命令的语气要有效果,孩子都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尊重自己,理解自己。
并且,我们还要给予孩子恰当的关爱,不是冷漠也不是溺爱7、要注重价值观的构建良好的价值观对于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家长要懂得时刻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8、为了孩子而改变完善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发挥的作用非常大,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大多数孩子的行为习惯与父母非常相像,所以孩子的好坏大部分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父母必须得完善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适当的物质满足是合理的,但是过度的物质满足就会让孩子形成自私享乐的心态,不求上进。
【家庭教育】八大家庭教育让孩子终身受益

【家庭教育】八大家庭教育让孩子终身受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受益无穷。
以下是八大核心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希望能给家长们带来一些启示。
一、培养良好的品德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孩子未来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石。
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诚实、善良、正直、宽容等美好品质的重要性。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到言出必行,不撒谎、不欺骗;对待他人要友善、尊重,不歧视、不欺凌。
同时,通过讲述一些品德高尚的人物故事,或者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好人好事,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当孩子出现品德方面的问题时,家长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例如,如果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归还物品,还要让他向对方道歉,并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认识到品德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勇敢面对挑战、追求梦想的动力源泉。
家长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不要过分批评和指责孩子,尤其是不要拿他们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成就感。
比如,如果孩子在绘画方面有天赋,家长可以多提供一些绘画工具和机会,让孩子尽情发挥,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一些事情上自己做决定,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当孩子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时,他们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三、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能够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家长要从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家中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域,摆放丰富的书籍。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
1.尊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互相尊重,建立亲密的关系。
2.爱的教育:以爱为出发点,用爱来教育孩子,把爱融入每一个教育
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孩子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
4.立足现实:家庭教育需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纯粹追求理论
上的完美。
5.合理引导:引导孩子在正确的方向上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6.广泛学习:孩子需要全方位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包括社
会经验、人际关系等方面。
7.达成目标:制定目标,并帮助孩子实现目标,让孩子学会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坚持努力。
8.和谐共处:家庭教育需要建立和谐、包容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
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论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论家庭教育是一个涉及到每个家庭的重要议题。
它对一个人的成长、个性和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八大理论被认为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它们分别是:爱的教育、尊重的教育、培养独立意识的教育、合理期望的教育、奖励和惩罚的教育、榜样的教育、与孩子沟通的教育以及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教育。
首先,爱的教育是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理论之一。
父母应该无条件地爱护并尊重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关怀。
这样的爱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更容易成为有爱心、关怀他人的人。
其次,尊重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理论之一。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发展和个性特点,不要强加他们的意愿和期望。
只有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才能够发展出独特的个人才能和特点。
培养独立意识的教育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理论之一。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
只有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他们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地面对挑战。
合理期望的教育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家庭教育理论。
父母经常会有自己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达到某种标准或成就。
然而,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因此,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制定合理的期望,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奖励和惩罚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奖励和惩罚可以激励孩子的积极行为和纠正不良行为。
然而,父母在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时候应该注意方法和尺度。
过度的奖励和严厉的惩罚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成为心理上的受害者。
榜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态度。
父母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模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以身作则。
与孩子沟通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密切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并且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父母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问题,提供真正的帮助。
家长家庭教育理念简述

家长家庭教育理念简述
家长家庭教育理念是指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时所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思想。
家长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1. 个性化教育理念:家长注重了解和尊重每个子女的个体特点和兴趣,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倾向发展,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
2. 积极肯定教育理念:家长建立在爱、信任、理解和鼓励的基础上,给予子女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使他们能够乐观面对挑战和困难。
3. 合作共赢教育理念:家长倡导和孩子之间平等的合作关系,鼓励他们彼此帮助、尊重和合作,培养其与人合作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需求。
4. 独立自主教育理念:家长鼓励子女独立思考、做决策和承担责任,培养其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5. 价值观教育理念:家长注重培养子女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积极向上、平等尊重、诚实守信、勤劳付出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真理善美的理想。
6. 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家长注重培养子女的综合素质,包括智育、体育、道德、艺术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为其提供多元化
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才。
总之,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应该是以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积极向上以及自主自立为目标,注重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氛围,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供适当的教育引导和支持,以促进子女的良好成长和发展。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论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论家庭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家庭教育,以下是家庭教育的八大理论。
一、爱的理论爱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理论。
父母对孩子无私的关爱和温暖的爱护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父母应该表达对孩子的爱,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从而培养他们健康发展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二、模范的力量理论家长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家长应以身作则,模范良好的行为和价值观,成为孩子的榜样。
通过家长的行为和言传身教,孩子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家庭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三、尊重的理论尊重是家长与孩子相处的基本原则。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理解和包容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家长可以通过真正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来表达对孩子的尊重。
这样能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进行。
四、合作的理论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建立合作的关系。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合作的发展过程中,孩子能够学会各种社交技巧,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自我效能感。
五、奖励理论奖励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激励手段之一。
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奖励和鼓励,表扬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奖励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同时也能够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约束的理论约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父母应该设立合理的家规家训,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和规范。
约束既能保护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也能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七、沟通的理论良好的沟通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倾听孩子的意见。
通过有效的沟通,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和支持。
八、发展的理论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孩子全面的发展。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并提供适当的资源和环境供他们成长。
家庭教育理念、目标

家庭教育理念、目标
家庭教育理念:
1. 尊重和理解: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才能和潜力。
我们尊重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的需求,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2. 爱和关怀:我们认为爱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我们以无条件的爱来对待孩子,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3. 沟通和合作:我们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我们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自律和责任感:我们相信自律和责任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品质。
我们教导孩子遵守规则,承担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 知识和价值观: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和价值观。
我们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我们也教导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家庭教育目标:
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面对挑战。
2.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具备创新思维和灵活应对不同情况的能力。
3.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 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让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
6. 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习惯和身体素质,让他们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7.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家庭教育的八大原则

家庭教育的八大原则家庭教育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家庭教育,父母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教授知识技能,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
然而,要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本文将介绍家庭教育的八大原则,并阐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原则。
一、爱和关怀爱和关怀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父母应该对孩子表达爱意,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关怀。
这种爱和关怀不仅可以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
父母可以通过陪伴孩子、与他们进行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业和生活等方式来展示爱和关怀。
二、尊重和理解尊重和理解是培养孩子自尊心和社交能力的重要因素。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特性,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尊重和理解也意味着不将孩子与其他兄弟姐妹或同龄人进行不必要的比较,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
父母还应该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并给予他们机会参与决策。
三、明确和稳定的规则明确和稳定的规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并确保规则的一致性和公平性。
规则应该明确、简明易懂,并且在家庭中得到贯彻执行。
同时,父母还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规则框架内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和决策能力。
四、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在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教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态度。
父母可以通过积极的行为示范、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等方式,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五、沟通和交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建立亲密家庭关系的关键。
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问题、需求和想法。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注意和时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增进家庭成员间的理解和信任,有效地解决家庭矛盾和问题。
六、合理的期望与要求家长应该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与要求。
这意味着既不要把期望定得过高,也不要过于放任孩子。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设定合理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
家庭教育的8个理念

家庭教育的8个理念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出健康、独立和自信的子女。
下面是家庭教育的8个重要理念。
1. 爱是基石爱是家庭教育的基石,也是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父母应该对孩子充满爱和关爱,用真心和关怀去引导他们成长。
爱可以传递正能量,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爱,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 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选择和决策,而是给予他们相应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念。
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
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勤劳努力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4.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习场所。
家长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安静的学习空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适宜的学习氛围。
让孩子在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大的学习能力。
5.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倡导积极的沟通方式家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理念是积极的沟通方式。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沟通中,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意见,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7. 培养合作与分享的精神合作与分享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理念。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同时,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与他人分享,传递友爱和关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亲和力。
8. 管理时间与培养兴趣爱好家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并鼓励他们发展各种兴趣爱好。
家庭教育的8个理念

家庭教育的8个理念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是最早的一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家庭教育需要遵循以下8个理念:1. 爱的理念爱是最重要的一种力量,父母需要将孩子视作自己的恩赐,用心去爱孩子,从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提供积极的能量。
2. 自我价值的理念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形成自我价值的体系,更好的认识自己。
3. 倾听的理念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因为这样可以使其建立自信,同时也会增加其自尊心。
4. 培养能力的理念父母要鼓励孩子进行多样的活动,让他们锻炼自己的能力,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能力是更为重要的。
5. 公正的理念父母要以公正为准则,不偏不倚地对待孩子。
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对孩子进行刻意的模板化教育。
6. 开发智力的理念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是并不需要过于注重分数,应该注重孩子的能力开发,帮助孩子全面、均衡发展。
7. 良好思维习惯的理念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让他们能够从小事中提取好习惯。
小事就是重要的事情,当孩子能够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小事时,他们就能更加成功地面对真正的挑战。
8. 鼓励的理念父母应该记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挫折,这时就需要父母耐心地鼓励孩子,让孩子更加有信心地面对困难。
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进行刻意、过于严厉的教育,孩子就会更加容易失去信心,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总结起来,家庭教育的8个理念非常重要,每个父母要认真对待,并将这些理念反复强调给孩子,使他们真正成为优秀的人才。
同时,家庭教育也需要不断的调整,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出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一、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
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
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
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
朋友们常问我每周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说由于工作忙,我与孩子相互交流并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书,写作,不需要讲话。
身教远大于言教吗。
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
前几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
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
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看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
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
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
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二、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1、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
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
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
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我们注意到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
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东西,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
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2、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
关于家庭教育的八个理念

关于家庭教育的八个理念一、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其一,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
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
其二,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
父母把自己没有实现、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期望于孩子来完成,难免不切实际。
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教育职责。
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二、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是相互影响的。
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
父母的成长和孩子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
父母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三、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1.家庭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
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
有了高分数、好成绩被就看作好孩子。
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而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
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2.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
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
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
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
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四、把童年还给孩子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孩子是父母的,也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所受到的第一阶段的教育,父母既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关注子女的终身教师。
社会在发展,家庭在变化,我们为人之父母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地要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无疑是让一代新人健康成长的合理途径。
这里向家长推荐朱永新先生的《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和李永胜先生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两篇文章,希望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合作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朱永新一、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其一,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
即使有人说过,也只是长辈们。
他们或许会说“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些在生活中流传的观念对吗?这需要我们去反思。
要做驾驶员需要到驾校学习3个月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父母3个月能学会吗?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
其二,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
父母与孩子间有天然的感情联系,特别是母子一体,自然产生期待,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期望于孩子来完成,难免不切实际。
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反应。
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扬子晚报》的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从小到大不要考虑任何事情,怎么会有成长呢?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
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
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俗话说:三岁看老。
孩童时代所受的教育影响着人的一生,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
父母们惯有的家长概念在英文中其实是个贬义词,含有“家长制”、非民主的意思。
而要孩子完成一件事必须有真正的理解、接受,才能去做好。
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二、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
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
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
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印证。
张家港×校一位初二的孩子星期日晚在家复习迎考,他父母邀了几个朋友来家搓麻将,其响声搅扰了孩子,孩子无奈说:“11点多了,还打,我明天怎么考试?"麻友们正在兴头上,对孩子的话不予理睬。
孩子生气了,就将电视打开,并把音量调大,弄得左邻右舍上门抗议,他父母觉得丢了面子,将他打了一顿。
孩子连夜出走……朋友们常问我每周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说由于工作忙,我与孩子相互交流并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书,写作,不需要讲话。
身教远大于言教嘛。
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
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
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看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
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
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
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三、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1、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
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
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
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我们注意到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
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东西,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
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拿过家中东西,但我们让他知道犯这种错误受到的处罚远远胜过考试学习知识的失败,让他知道了爸爸、妈妈不是很看重分数,而很重视品德,使他成为了一个谦和的人。
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很重要的。
我的孩子小时候整天丢三落四,今天买的尺子明天丢,到三年级骑车上学,钥匙也常丢,常要我们送。
怎么行!后来我们决定:钥匙再丢得自己跑回来拿备用钥匙。
四年级还这样,他自己把车扛回了家。
那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呀!但换来的是钥匙再也不丢了。
所以,父母们应充分重视品德习惯的养成教育。
2、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犹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
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
"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
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
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前不久,复旦大学一位研究生跳楼自杀,他曾是某省的文科高考状元,应当说学习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可又怎么样呢?父母白养了他,还不如考上大学留在身边的子女,对社会也没有贡献可言。
一位学者说过,哲学家与普通工人的差距远小于野狗与家犬的差距。
哲人与工人的差距是分工造成的。
一个单位里同工种的人其差距是状态造成的。
有些人聪明,但他无所事事,怨天忧人,他就无所成。
所以说,最重要的是状态,是精神方法。
凡有助于精神状态培养的,就要去做;凡无助的,就要少做或不做。
四、把童年还给孩子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
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
在入幼儿园前,父母们怀着许多梦想,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进学校,进了考试圈,很多父母就退出先前的游戏。
当然学习也不是为了给孩子快乐,而是寄托了许多幻想。
逐渐地,现实让他们梦破,到了初中,那些美丽的幻想中的爱好便被斩尽杀绝。
剩下的是“苦”。
正如孩子们所说:“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是的,每天早晨天没亮就匆匆赶在路上的是孩子,每天夜晚熄灯最晚的还是孩子(可能还有搓麻将的)。
现在的孩子真比农民还苦啊!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幸福!幸福是一种体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
追问孩子幸福吗?答案是不。
可孔子《论语学记》首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呀。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玩耍中学习呢?为什么关在书房才叫学习呢?我们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快乐指数啊!别让范进重现!五、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1、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先让我们从男孩、女孩身上说起吧。
我们给女孩的玩具是布娃娃之类的,给男孩的玩具常是各种模型、而且是活动型的。
那里面含着我们希望女孩温柔、文静,希望男孩勇敢、活泼的意思。
女孩子打架的结果会是挨训:现在就这么疯,以后怎么办呀?男孩打架的结果是被赞赏:调皮的孩子聪明。
孩子长大了,人们说:女孩到了中学就不行了,男孩子到了中学就好了。
要知道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
女孩子受到的暗示是"不行",男孩子受到的暗示是"行",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状态,于是就如笔者在《享受幸福》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2、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
现代科学的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具大的。
残疾人周舟不也成为很棒的指挥吗?聋哑女孩周婷成长为美国著名大学的高材生,正是其父周洪赏识教育的杰作。
让我们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吧!六、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父母在培养儿童智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非智力的培养,应该使年轻一代具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
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
每个孩子,在家庭中、学校中都应使他有个兴趣爱好。
什么最好?特色。
现在分数最好,其它人都是失败者。
其实,孩子学的太难了,有的是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有什么价值?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名牌,也会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价值。
复旦那个自杀的研究生有什么价值?很多优秀人才,他们并没有接受正规大学的教育。
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诸如善良、勤勉远远超过大学的收获。
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让他喜欢一样,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
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
七、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主要任务就是读书。
但现在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之外恰恰很少读书。
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神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读书史。
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
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爱读书的民族,如犹太人。
近代史上三个最伟大的人物均来自犹太民族: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改变了人类对社会的看法,爱因斯坦以相对论确立了崭新的宇宙观,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让人更准确地了解自身。
全世界富有者中,40%是犹太人。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最多的也是犹太族人。
他们读书态度近乎宗教。
孩子刚生下来,就用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舔,意思是读书才能甜蜜。
他们也绝不允许把书踩在脚下。
他们每人年均读书60本,中国人均只有5本。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
是否读书跟他是否大学毕业没有关系,书才是真正的大学,才是让人精神成长的乐园。
宁静才能致远。
读书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
八、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写日记是个好习惯。
通过写日记,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化思考;可以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驶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可以让子女倾诉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他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心胸,净化他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