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要资料部门(纤支镜室,肺功能室,RICU)管理方案计划规范标准与措施;知识学习文本记录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科室管理制度

呼吸内科科室管理制度

呼吸内科科室管理制度一、总则呼吸内科科室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呼吸内科科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医患双方权益,确保医疗事业的顺利开展。

本制度适用于呼吸内科科室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二、科室管理1. 科室领导班子呼吸内科科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院方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任命。

科室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协调、组织科室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科室日常管理工作。

2. 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呼吸内科科室设有门诊部、住院部、急诊部等岗位,每个岗位应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确保科室工作有序进行。

门诊部负责门诊患者的诊治和跟踪,住院部负责住院患者的接诊和治疗,急诊部负责急救和抢救工作。

3. 值班制度呼吸内科科室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全天候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轮班制度应合理安排,保证医务人员的休息时间和工作负荷均衡。

4. 沟通机制呼吸内科科室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传达医疗政策、科室工作安排和患者情况等信息。

科室领导应定期召开科室会议,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医疗服务1. 医疗质量管理呼吸内科科室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保证医疗操作符合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2. 患者权益保护呼吸内科科室应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做到以病人为本,尊重患者意愿,维护医患关系。

3. 医疗设备维护呼吸内科科室应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避免设备损坏或误操作造成患者损害。

四、医务人员培训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呼吸内科科室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科室领导应鼓励医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五、经济管理1. 药品管理呼吸内科科室应建立合理的药品采购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安全,遵守采购程序,控制采购成本,防止浪费。

呼吸系统功能室规章制度

呼吸系统功能室规章制度

呼吸系统功能室规章制度呼吸系统功能室是负责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和护理的重要部门,其工作涉及到手术、病房、门诊等多个环节。

为了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有必要制定规章制度,以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和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

以下是针对呼吸系统功能室的规章制度,供参考:一、工作岗位和职责2.医生:负责接诊、诊断、治疗和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3.护士:负责照顾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

4.行政人员:负责功能室行政管理、人员调配等工作,保障功能室的正常运行。

二、工作流程和规范1.接诊和登记:患者到达功能室后,由接待人员进行登记,登记后按照就诊顺序进行接诊。

2.诊断和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检查和检验: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检验,以辅助诊断和治疗。

4.手术安排: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功能室负责人要根据手术的紧急程度和患者的病情进行安排。

5.护理工作: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

6.病房管理:功能室负责人要维护病房的秩序和卫生,及时更新、整理和准备相关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7.信息管理:功能室要建立患者档案,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确保患者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8.紧急处理和危重病人救治:功能室负责人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和救治病人。

三、工作纪律和行为准则1.准时上班和下班,严禁迟到、早退或旷工。

2.工作期间保持专注,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使用手机、浏览社交网络等。

3.严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机密。

4.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保证医疗安全。

5.每项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人员。

6.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的处理要求,保障环境卫生和患者安全。

7.保持团队合作精神,减少内部纷争,提高工作效率。

8.对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要及时沟通和交流,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引言呼吸内科负责诊断和治疗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

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呼吸内科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标准和指标、质量评估与改进等。

二、质量管理委员会为了有效管理医疗质量,呼吸内科设立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科室主任担任委员长,下设多个专业小组,如门诊质量管理小组、住院质量管理小组等。

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科室质量管理的总体规划和目标,协调各专业小组的工作,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质量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

三、质量管理体系呼吸内科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临床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科室管理制度等。

临床工作流程规定了呼吸内科的诊疗流程,从患者接诊、病史采集、检查和治疗等环节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

岗位职责明确了医护人员在各个岗位上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得到明确和执行。

科室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管理、绩效考核、培训管理等方面,为科室成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四、质量标准和指标呼吸内科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指标。

质量标准是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要求,包括病史采集的完整性、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手术操作的安全性等。

质量指标是对质量标准的具体衡量指标,以数据化的方式进行监测和评估。

例如,呼吸内科设定了门诊就诊时间的指标,要求80%的患者在预约时间内接受就诊。

五、质量评估与改进为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呼吸内科定期进行质量评估与改进。

评估包括对医疗质量标准和指标的监测和评估,通过抽样调查、病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数据,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同时,呼吸内科还进行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改进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和措施,对问题进行整改,并通过再次评估来验证改进效果。

六、结论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标准和指标、质量评估与改进等。

呼内科管理制度

呼内科管理制度

呼内科管理制度引言呼吸内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负责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内科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呼吸内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事故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呼吸内科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改进等方面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呼吸内科管理制度的建立(一)组织机构设置1.呼吸内科管理团队:建立由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医生和护士组成的管理团队,负责呼吸内科的日常管理工作。

2.呼吸内科委员会:成立由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生、护士等人员组成的呼吸内科委员会,负责对呼吸内科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决策。

3.分工协作: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并完善呼吸内科岗位职责和工作手册,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医疗服务流程1.规范诊疗流程:制定呼吸内科临床诊疗规范和程序,规范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救治流程,保证患者得到安全、合理、高效的医疗服务。

2.医疗质量评估:建立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三)安全管理1.医疗安全制度:建立呼吸内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危险源辨识、医疗风险评估和医疗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2.职业健康防护:制定呼吸内科职业健康防护措施,包括呼吸内科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等内容,保障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四)信息化建设1.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呼吸内科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患者病历、检查报告、医嘱信息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临床路径管理:制定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路径,明确患者的诊疗方案和护理计划,提高医疗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二、呼吸内科管理制度的实施(一)人员培训1.内部培训:组织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案例讨论等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2.外部培训:鼓励和支持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拓展医护人员的专业视野。

呼吸科管理工作计划

呼吸科管理工作计划

一、引言呼吸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承担着诊断、治疗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呼吸科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优化科室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呼吸科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2. 规范科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科室整体水平。

4. 增强科室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具体措施1. 加强科室制度建设(1)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2)完善科室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3)定期对科室规章制度进行修订,确保适应临床工作需求。

2. 优化医疗流程(1)规范门诊、住院患者就诊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2)加强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3)优化住院患者护理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

3. 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

(2)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拓宽视野,提升自身能力。

(3)开展临床带教活动,培养年轻医生,提高科室整体水平。

4.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2)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加强病历管理,确保病历书写规范、完整。

5. 优化资源配置(1)合理配置医疗设备,提高设备使用率。

(2)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3)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6.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1)加强团队建设,提高科室凝聚力。

(2)关心关爱医护人员,解决实际问题。

(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医护人员业余生活。

四、工作计划实施与监督1. 成立呼吸科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工作计划的实施与监督。

2. 定期召开科室会议,总结工作进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工作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五、总结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将努力提高呼吸科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优化科室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科室年度工作计划呼吸科

科室年度工作计划呼吸科

科室年度工作计划呼吸科一、工作目标:呼吸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诊治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

本年度的工作目标是提高科室的临床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重点:1. 提高临床技能:(1)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等,提高临床技能和专业水平。

(2)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交流,特别是与重症医学科、内科、麻醉科等科室的合作,提高对危重病患者的治疗水平。

2. 强化病例管理:(1)建立科室病例讨论制度,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病例讨论,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2)加强与影像科的合作,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对呼吸系统影像学的解读能力。

3. 提升护理质量:(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和技能水平。

(2)建立护理记录标准,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加强科研工作:(1)组织开展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研究,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2)建立科研平台,开展临床试验和科研项目,推进科学研究的进展。

三、工作计划:1. 加强临床治疗能力:(1)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培训班,提高临床技能。

(2)定期组织内部学术讲座和病例讨论,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3)与相关科室合作,开展危重病患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强化病例管理:(1)建立病例讨论制度,每周组织一次病例讨论,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2)加强与影像科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影像学和临床的结合,提高对影像学的解读能力。

(3)建立病历质量检查制度,提高病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3. 提升护理质量:(1)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班和研讨会,提高护理质量和技能水平。

(2)建立护理操作标准和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共同制定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4. 加强科研工作:(1)建立科研团队,组织开展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

呼吸内科重点部门(纤支镜室、肺功能室、RICU)管理系统实用标准与要求措施;学习记录簿

呼吸内科重点部门(纤支镜室、肺功能室、RICU)管理系统实用标准与要求措施;学习记录簿

业务学习制度为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制定呼吸内科业务学习制度:一、业务学习是科室的重要活动,每位医务人员必须参加。

二、科室业务学习每周举行一次,由科主任召集,以科内每人进行业务讲座,以幻灯片形式进行。

时间定于每周二下午4:00-5:30。

四、呼吸论坛内容包括科室新知识学习、专家讲座等。

七、各项业务学习由专人负责安排相关事项,要设专本登记,各位医生要提早安排好工作,对参加者实行签到制度.八、鼓励医务人员加强自学,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初级职称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进修等,具体操作按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支气管镜室管理标准与措施一、支气管镜室工作制度1、支气管镜室在主管领导及职能部门领导下搞好纤支镜的各项工作。

2、遵守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岗位,病人随到随诊。

3、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操作常规。

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诊断阳性率。

4、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同情和尊重病人,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5、协调好于各科室的关系,多检查病人为医院创效益。

6、爱护医疗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检查保养。

7、搞好室内环境卫生,每天清扫,空气消毒机每天自动消毒两次。

8、防止交叉感染,纤支镜每次检查完毕严格采用四槽五步法分别清洗消毒。

二、支气管镜的清洗及消毒制度1、必须遵照“四槽五步”原则执行;水洗-酶洗-水洗-戊二醛-水洗;(水为流动水)2、支气管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3、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氧瓶、吸引管、清洗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4、灭菌后的附近按无菌物品储存;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

三、纤维支气管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1、活检钳、细胞刷、导丝、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肺功能室管理制度

肺功能室管理制度

肺功能室管理制度一、引言肺功能室是医疗机构中用于评估肺功能的重要部门,对于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肺功能室的运营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部门设置肺功能室设置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技师等岗位。

主任医师负责全面管理和决策,副主任医师协助主任医师工作,技师负责具体的实验操作工作。

三、设备运维和维护肺功能室的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技师负责设备运行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同时,每项肺功能测试都应有记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四、预约挂号和接待病患需要提前预约肺功能测试,以确保服务的顺利进行。

预约过程应便捷,接待人员需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并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记录。

五、测试流程1. 患者到达后,接受接待人员的登记,核对预约信息。

2. 技师对设备进行准备,保证测试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3. 技师进行测试操作,确保按照标准流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4. 测试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解释测试步骤和注意事项。

5. 测试完成后,技师整理数据并进行初步解读,结果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六、报告编写和管理1. 医生根据测试结果编写肺功能报告,报告内容应准确、详尽。

2. 报告信息应在患者就诊记录中完整保存,确保管理的连贯性和可追溯性。

3. 报告存储需要保护隐私,确保信息安全。

七、质控和质量评估1. 定期召开会议,回顾肺功能室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 设立质控小组,对肺功能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

3. 定期开展内部交流和外部比较,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4. 关注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体验。

八、培训和持续教育1. 针对技师和医生,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

2. 定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肺功能测试方法和技术。

九、知识管理1. 建立肺功能室的标准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程序的一致性和可执行性。

2. 建立和更新肺功能室相关的文献、技术规范和指南的数据库。

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呼吸内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科室管理的核心与精髓,它不仅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到科室的生存与发展。

为使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到位,并不断持续改进,依据国家有关卫生法规及河南省卫生厅有关规定,制定本科室制度。

一、管理制度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在院长领导下,由科护士长配合,负责病房、门诊、肺功能室、纤维支气管镜室的全面工作,完成就诊病人的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2、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科主任每周查房一次。

住院医师每日查房二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

值班医师实行12小时负责制。

3、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开展新业务。

4、坚持病历书写规范、危重病人及死亡病案的讨论制度、会诊制度等,提高医疗质量。

5、护士长负责病房的管理,达到整洁、卫生规范化,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对特殊感染病人,应设专门病房,严密隔离,积极抢救,努力提高治愈率。

7、严格遵守纪律,相互理解,加强团结,遵守医德规范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二、工作制度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可以真正得到落实。

2、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3、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4、对病人进行传染病尤其是肺结核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转诊措施。

5、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6、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8、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尤其是肺结核)。

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

呼吸科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呼吸科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一、前言呼吸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为患者提供专业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服务的重任。

为提高科室管理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规范科室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2. 提升科室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

3. 优化诊疗流程,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加强与兄弟科室的协作,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

三、具体措施1. 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1)优化科室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管理高效。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3)加强医护人员招聘,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人员结构。

2. 医疗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确保医疗质量。

(2)加强病历管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

(3)开展医疗质量评价,定期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3. 技术水平提升(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呼吸科诊疗水平。

(2)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呼吸内科最新动态。

(3)引进先进的诊疗设备,提高科室诊疗能力。

4. 诊疗流程优化(1)简化患者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

(2)加强科室内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3)开展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5. 患者满意度提升(1)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需求,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2)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3)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6. 科室文化建设(1)加强科室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室良好形象。

四、实施与监督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 定期召开科室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改进工作。

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五、总结通过实施本管理工作计划,力争使呼吸科在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呼吸内科科室规章制度范本

呼吸内科科室规章制度范本

呼吸内科科室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呼吸内科科室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呼吸内科科室是医院的重要医疗科室,主要承担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工作,负责收治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并提供规范、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三条科室成员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等,各成员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共同维护科室的正常秩序。

第四条科室遵循“以人为本、服务患者”的原则,坚持医疗质量第一原则,严格遵循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五条科室设立科室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科室工作事项,制定科室工作计划和发展方向,确保科室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第二章科室管理第六条科室设立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事务,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科室的工作。

第七条科室主任医师负责科室的整体工作,领导科室所有成员,制定科室工作计划和年度预算,监督科室的运行情况,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第八条科室副主任医师协助主任医师开展科室工作,分管具体事务,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协助主任医师进行科室的统筹管理。

第九条科室设立科室秘书,负责科室的日常文书工作、信息记录和资料归档等工作,协助科室领导完成各项任务。

第十条科室成员应当遵守科室的工作规程,服从科室领导的管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不得有失职、渎职行为。

第三章医疗服务第十一条科室医师应当按照规范的医疗流程和要求,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十二条科室医师应当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尊重患者的人身权利和隐私权,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科室护士应当细心呵护患者,提供温馨周到的护理服务,关心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确保患者在科室得到良好的护理。

第十四条科室医师和护士应当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五条科室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分析医疗差错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呼吸内科科室规章制度

呼吸内科科室规章制度

呼吸内科科室规章制度一、引言呼吸内科科室作为医院重要的专科科室之一,为了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以及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科室内的工作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二、科室管理1. 科室布置(1) 科室应保持整洁、安静的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医疗和办公设备。

(2) 科室内应明确划分出医生、护士和行政人员的工作区域,保障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2. 岗位职责(1) 科室主任:负责整个科室的管理工作,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2) 医生:负责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

(3) 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协助医生开展各项工作。

(4) 行政人员:负责科室的行政事务处理和医疗记录的管理。

三、工作流程1. 挂号就诊(1) 接诊患者: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需求进行初步评估并开展相应的治疗计划。

(2) 挂号登记:由行政人员负责患者的登记工作,保证患者信息的准确性。

(3) 排队候诊:患者按照挂号顺序进行候诊,并及时告知叫号情况。

2. 问诊诊断(1) 医生向患者详细询问病史、症状及体征,进行初步判断。

(2) 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根据需要,医生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获取更多诊断信息。

(3) 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确立最终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治疗护理(1) 依照医嘱操作:护士按照医生制定的医嘱执行治疗和护理工作。

(2) 监测治疗效果:医生和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提供患者教育:医生和护士向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指导等必要的教育。

四、医疗质量与安全1. 医疗记录(1) 手写记录:医生和护士应在患者病历上准确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诊断、治疗过程和效果等。

(2) 电子病历:科室应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2. 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1) 设备管理:科室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建立设备档案,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呼吸内科科室规章制度

呼吸内科科室规章制度

呼吸内科科室规章制度一、科室简介呼吸内科科室是医院的重要临床科室之一,致力于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本科室依托于医院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和优秀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科室管理1. 科室领导班子由科主任、副主任组成,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2. 每位医生必须按时上班并遵守工作时间安排。

若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到岗,需提前请假并得到批准。

3. 科室内部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卫生环境,保持医疗器械设备的完好,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

4. 严禁科室人员私自擅离职守,严禁私自调换工作岗位。

如需调动,必须经过同意和批准。

5. 科室要积极参与医院的科研项目,并保证相关数据和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三、医疗服务1. 科室医生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敬业爱岗,保护患者隐私,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

2.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准确客观地记录患者病史、体征和检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解释。

3. 医生应严格执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

治疗过程中如有意外情况或病情变化,必须及时上报并请示上级医生。

4. 医生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严禁随意擅自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5. 科室医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

四、医疗安全1. 科室内的医疗设备应经过定期检测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有发现设备故障,需立即上报相关科室或医院设备科,严禁擅自修理或使用不合格设备。

2. 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洗手消毒操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定期参加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3. 医生在处理患者信息时要保护患者隐私,严禁泄露患者病历、影像、检验结果等信息。

4. 医生在处方药物时应注意药品的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严禁错误处方或错误用药。

五、患者权益保障1. 医生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尊严,不得歧视任何患者。

医疗服务过程中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呼吸科精细化管理工作计划

呼吸科精细化管理工作计划

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呼吸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面临着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呼吸科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精细化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计划1. 优化科室组织结构(1)调整科室管理层级,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科室管理高效有序。

(2)加强科室内部沟通,提高科室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2. 规范诊疗流程(1)制定呼吸科诊疗规范,确保诊疗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2)严格执行查房制度,提高医生对患者的关注度和诊疗质量。

(3)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3. 提高医疗质量(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2)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科室核心竞争力。

(3)严格病历管理,确保病历质量。

4. 优化服务流程(1)简化患者就诊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2)提高患者满意度,开展满意度调查,针对问题进行整改。

(3)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

5. 加强设备管理(1)定期检查、维护科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优化设备采购流程,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3)加强设备使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操作技能。

6. 强化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医院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2)加强医务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7. 提升科室形象(1)加强科室宣传,提高科室知名度。

(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形象。

(3)加强与其他科室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科室整体实力。

三、实施与监督1. 成立呼吸科精细化管理小组,负责工作计划的实施与监督。

2. 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工作进展,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 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激发工作积极性。

四、总结通过本精细化管理工作计划的实施,呼吸科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呼吸内科病案管理工作计划

呼吸内科病案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病案是医院的重要资料,是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依据。

为了提高呼吸内科病案管理水平,确保病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病案管理水平,确保病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2. 优化病案归档流程,缩短病案归档时间。

3. 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提高病案信息的利用率。

4. 增强病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高病案管理质量。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病案管理制度(1)制定病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病案管理流程、职责和奖惩措施。

(2)加强病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2. 优化病案归档流程(1)明确病案归档时间节点,确保病案及时归档。

(2)加强病案归档前的质量检查,确保病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优化病案归档流程,提高病案归档效率。

3. 加强病案信息管理(1)建立病案信息数据库,实现病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2)加强病案信息查询,提高病案信息的利用率。

(3)定期对病案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4. 提高病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1)开展病案管理业务培训,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2)组织病案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知识面。

(3)鼓励病案管理人员参加职称评定,提高其职业素养。

5. 加强病案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病案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病案资料的安全。

(2)加强病案库房安全管理,防止病案丢失、损坏或泄露。

(3)定期对病案进行备份,确保病案资料的安全。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制定病案管理制度,开展病案管理人员培训。

2. 第二阶段(4-6个月):优化病案归档流程,建立病案信息数据库。

3. 第三阶段(7-9个月):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提高病案信息利用率。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经验,完善病案管理制度,巩固成果。

五、总结通过实施本工作计划,我们相信呼吸内科病案管理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呼吸科运营管理工作计划

呼吸科运营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呼吸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为了提高呼吸科的运营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呼吸科运营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规范呼吸科运营管理,提高科室工作效率;2.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3. 加强科室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4. 提高呼吸科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培养优秀人才;5. 增强科室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三、具体措施1. 优化科室设置,完善管理制度(1)明确科室职能,合理划分工作区域;(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科室各项工作有序开展;(3)加强科室内部沟通,提高协作效率。

2.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1)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诊疗水平;(2)规范诊疗流程,缩短患者就诊时间;(3)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提高治疗效果;(4)注重患者心理关怀,提高患者满意度。

3. 降低运营成本(1)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员利用率;(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4)严格控制科室费用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 培养优秀人才(1)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养;(2)开展学术交流,拓宽医护人员视野;(3)设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潜能;(4)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高端人才。

5. 增强科室凝聚力(1)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2)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3)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幸福感;(4)树立科室形象,增强科室凝聚力。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2. 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3. 定期检查工作进度,及时调整工作计划;4. 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工作方法。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呼吸科运营管理工作计划,预计在一年内实现以下目标:1. 科室运营效率提高10%;2. 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0%;3. 运营成本降低5%;4. 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显著提高;5. 科室凝聚力增强,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医院呼吸科资料管理制度

医院呼吸科资料管理制度

医院呼吸科资料管理制度一、引言医院呼吸科作为重要的医疗科室之一,担负着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任务。

为了更好地管理呼吸科的资料,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资料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院呼吸科资料管理制度,以确保科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资料管理的范围和流程1. 资料管理的范围医院呼吸科资料管理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治疗方案、科研文献、会议纪要等相关资料的管理。

2. 资料管理的流程2.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呼吸科工作人员应及时收集和整理患者相关的资料,并按照规定的目录和分类进行归档。

采用电子化管理系统,方便查询和存档。

2.2 资料的归档与存储将整理好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归档,并将电子版资料存储在指定的服务器上。

遵循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原则,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

2.3 资料的访问与使用呼吸科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资料的访问和使用,但需遵循相关规定和权限设置。

同时,需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得私自篡改或删除资料。

2.4 资料的更新与处置资料应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其时效性和有效性。

过期或无用的资料应及时进行处置,包括销毁或归档至历史资料库。

三、资料管理的责任与义务1. 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应制定科室的资料管理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执行和监督。

同时,还需不定期进行资料管理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呼吸科工作人员呼吸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资料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可靠。

同时,应遵守保密协议,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

3. 医院管理部门医院管理部门应对呼吸科的资料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并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呼吸科工作人员的资料管理水平。

四、资料管理的技术支持为提高呼吸科资料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支持,如:1. 电子病历系统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实现病历电子化管理,方便患者信息的录入、存储和查询,减少纸质病历的使用。

呼吸内科工作实施方案

呼吸内科工作实施方案

呼吸内科工作实施方案呼吸内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等。

为了提高呼吸内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工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呼吸内科的医护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我们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

定期举办内科知识和技能培训班,邀请呼吸内科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诊疗能力。

二、建立规范化诊疗流程。

呼吸内科将建立规范化的诊疗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步骤,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患者就诊时,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诊断治疗,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规范的诊疗服务。

三、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为了提高呼吸内科的工作效率,我们将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调整。

合理安排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时间,确保医护人员有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合理分配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必要的治疗和护理。

四、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

呼吸内科将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不断提高呼吸内科的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加强患者宣教和健康管理。

呼吸内科将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健康管理工作,定期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六、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呼吸内科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七、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呼吸内科将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和沟通,建立和完善多学科协作机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之,呼吸内科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提高呼吸内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医院内科建设和发展。

呼吸科质量控制方案

呼吸科质量控制方案

呼吸科质量控制方案
引言概述:
呼吸科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专科,主要研究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病理生理及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呼吸科的工作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呼吸科质量控制方案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开展呼吸科工作。

一、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
1.1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1.3 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机制
二、医务人员的质量控制
2.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2.2 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2.3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
三、病历记录的质量控制
3.1 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信息和诊疗过程
3.2 规范化病历记录格式和内容
3.3 加强病历审核和质量评估
四、医疗服务的质量控制
4.1 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2 加强患者安全和隐私保护
4.3 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
五、持续改进和质量评估
5.1 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评估
5.2 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总结经验和改进措施
5.3 不断优化质量控制方案,适应医疗服务的发展需求
结语:
呼吸科质量控制方案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相关控制方案,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呼吸科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学习制度为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制定呼吸内科业务学习制度:一、业务学习是科室的重要活动,每位医务人员必须参加。

二、科室业务学习每周举行一次,由科主任召集,以科内每人进行业务讲座,以幻灯片形式进行。

时间定于每周二下午4:00-5:30。

四、呼吸论坛内容包括科室新知识学习、专家讲座等。

七、各项业务学习由专人负责安排相关事项,要设专本登记,各位医生要提早安排好工作,对参加者实行签到制度.八、鼓励医务人员加强自学,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初级职称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进修等,具体操作按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支气管镜室管理标准与措施一、支气管镜室工作制度1、支气管镜室在主管领导及职能部门领导下搞好纤支镜的各项工作。

2、遵守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岗位,病人随到随诊。

3、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操作常规。

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诊断阳性率。

4、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同情和尊重病人,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5、协调好于各科室的关系,多检查病人为医院创效益。

6、爱护医疗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检查保养。

7、搞好室内环境卫生,每天清扫,空气消毒机每天自动消毒两次。

8、防止交叉感染,纤支镜每次检查完毕严格采用四槽五步法分别清洗消毒。

二、支气管镜的清洗及消毒制度1、必须遵照“四槽五步”原则执行;水洗-酶洗-水洗-戊二醛-水洗;(水为流动水)2、支气管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3、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氧瓶、吸引管、清洗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4、灭菌后的附近按无菌物品储存;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

三、纤维支气管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1、活检钳、细胞刷、导丝、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2、弯盘、敷料缸等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如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mg/L的过氯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

消毒后,用水彻底洗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

注水瓶内的用水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3、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4、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氧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具体方法:(一)、吸氧瓶、吸氧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mg/L 的过氯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

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二)、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mg/L的过氯乙酸擦拭。

消毒在更换消毒剂室必须彻底刷洗。

5、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消毒内镜进行再次消毒。

如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四、纤维支气管镜的清洗及消毒规程内镜的清洗和消毒必须遵照“四槽五步”原则进行,即:水洗-酶洗-水洗-戊二醛-水洗;(水为流动清水),其具体清洗步骤:第一步水洗(一)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吸净刷头上的污物;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管,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4、全管道灌流器按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二)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三)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导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四)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第二步酶洗(一)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吸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吸液吸入含酶活检通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三)擦干净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要在超声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四)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一条内镜后更换。

第三步清洗(一)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一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二)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第四步消毒与灭菌(一)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和灭菌,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二)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三)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剂。

(四)需要消毒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或者灭菌时,必须浸泡时间为:1、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

2、结核杆菌,其他分支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五)需要消毒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或者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六)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支气管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至30分钟。

第五步冲洗于干燥(一)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腔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

(二)将内镜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三)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将各孔道的水分抽吸干净。

取下清洗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附件,方可用于下一个病人的诊疗。

(四)将洗好消毒干净的内镜储存于专用的镜柜中。

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五、支气管镜室作业程序1、操作规程:(1)支气管镜的操作规程:每例按操作规程操作。

(2)支气管镜清洗与消毒规程:每例内镜诊疗后按规程清洗消毒。

2、记录登记:(1)支气管镜清洗消毒登记:设登记本,每例按要求登记备查。

(2)支气管镜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设登记本,按以下具体要求登记:A、消毒用的戊二醛每天进行浓度监测:登记备查,不低于2%。

B、储镜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登记备查。

C、消毒后的支气管镜每季度衍生物学监测:登记备查。

D、活检钳每月行生物学监测:登记备查。

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及附件合格标准为:无菌。

E、支气管镜操作室空气每天消毒一次(消毒机定时设定),每月监测一次。

正常小于500cfu/ml;物表及医护人员手每月生物学监测一次,正常菌落总数小于10个/ml;并不得检出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登记备查。

(3)支气管镜使用及维护登记:设登记本每日登记所检患者资料;每月按要求统计工作量并上报。

(4)支气管镜诊疗质控及分析:设质控本按要求登记备查,月有小结分析。

(5)科室医院感染反馈督查意见及整改措施:设记录本按要求记录备查。

肺功能室管理标准与措施一、肺功能室工作制度1、需做检查的患者,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不得缺项,对危重患者和外地患者,尽早予以安排检查。

2、使用仪器的人员必须熟悉仪器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进修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单独操作仪器,以防损坏。

3、建立健全各种资料登记存档工作,不准外借。

4、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有疑难问题应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解决。

5、肺功能仪均属贵重精密设备,应妥善保管,认真执行仪器管理制度,注意防尘、防污,定期对仪器保养维修,按时检测,保证运转灵敏正常。

6、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按时给进修人员进行讲座辅导。

7、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准在室内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

8、注意安全,下班前应关闭仪器开关,门窗加锁,切断电源和水源。

有夜班的检查室,要严格进行交接班。

二、肺功能室人员职责(一)肺功能室医师职责:1、诊视病人,了解病情,决定检查项目,提出注意事项。

2、协助技术员对疑难病者,合作不佳病者的肺功能检查。

3、分析评估肺功能检查結果,签发报告。

4、肺功能检查中突发医疗事件的处理。

5、抢救器械及药物的配备、检查。

6、肺功能仪故障的检查及维修联系。

(二)肺功能室技术员职责:1、病者肺功能检查的常规操作。

2、肺功能结果的打印、整理、归档、备案及上报。

3、肺功能及呼吸生理实验前的仪器、器械准备。

4、肺功能仪的清洁保养,接口器及管道的消毒。

5、肺功能室内各种仪器设备的保管和在登记。

呼吸监护室的管理标准与措施一、设备和监护内容(一)、临床常规监护内容(1)神志变化、体温、呼吸频率、血压和脉搏;(2)体温监测:可反映病情的缓解或恶化(3)口唇、肢端甲床粘膜有无发绀(4)颈静脉有无怒张、下肢有无浮肿(5)血压、尿量及末梢循环(6)痰量、颜色、气味(7)肺部体征变化(8)心音、心律(二)、心血管功能的监测1心脏电活动监测:常采用床旁心电监测或床旁24小时心电图等,了解心率、心律及是否发生心律失常。

2循环功能监测:(1)、心率:正常人心率为60-100次/分钟,心率能灵敏地反映各脏器出现的病理生理情况,如感染、发热、缺氧、抽搐、机械通气过程中人机不配,病人烦躁,心功能及血压、血容量的异常等。

(2)、动脉血压:心输出量、机体的循环血容量、周围血管张力、血管壁弹性和血液粘滞度等均可影响动脉血压。

可使用无创性的袖带式血压计或有创性的动脉导管测量。

(3)、中心静脉压:由静脉毛细血管压、右心室充盈压、静脉收缩压和张力以及静脉内壁压(静脉内血容量)等组成,能反映右室前负荷,其高低与血管内容量、静脉壁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

临床上常用于休克的鉴别,脱水、输液时容量的控制,以及心功能的判断。

(4)、血流动力学监测:常采用床旁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插入法,测量肺小动脉嵌契压(PAWP)和肺动脉压。

采用热或冷稀释法测心血管功能的各项参数。

可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判断心功能与前、后负荷的关系,指导危重病的抢救。

(三)、呼吸功能监测1.机械通气病人的监护(1)临床观察A神志、瞳孔。

对光反射、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等B皮肤颜色和温度、出汗及浅表静脉充盈等C喉部有无漏气声,胸部活动度和对称性,两肺呼吸音强度。

如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相对抗,应立即手法加压呼吸并检查有无管道漏气、痰液阻塞,呼吸机通气量是否足够,病人是否在咳嗽或翻身。

如经相应处理效果仍不满意者,可给安定或吗啡镇静。

D如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现血压降低,应注意区分为血容量不足或正压通气影响循环系统;如为血容量不足可适量补充晶体及胶体溶液;如为机械通气所致,可适当降低潮气量、吸气时间或PEEP使吸气压相应降低,必要时联合补充晶体及胶体溶液和(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