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案)骨骼教案

合集下载

【K12】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骨和关节教案

【K12】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骨和关节教案

骨和关节一、教学目标: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能识图说出关节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4.知道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骨的成分和特性。

难点: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

三、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教学主备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收集有关的图片、录像、电影等资料、检测题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就生活经验聊聊平时吃鸡腿时看到的骨头样、煲汤的骨头样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1.以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为主,则由学生自带动物的长骨,通过课堂实验,一起动手来认识骨的结构;再以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为主,认识骨的成分。

因此,组织好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是骨教学的基本保证。

此外,应教会学生运动骨折后的急救,特别是要保护骨膜。

要重视联系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知识。

讨—抗压和抗扭曲力强,骨松质——坚固性;骨髓,红骨髓——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当身体大量失血或贫血长骨的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形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弹特性?、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展示实验处能够溶解于盐酸。

2.3、本课小结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再次帮助学生强化对本节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忆。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

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4、巩固练习课件展示堂上练习题,激励学生以竞答的形式完成,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5、5分钟检测题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板书设计: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一、运动的结构基础——运动系统(一)骨1.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长骨的结构骨膜结缔组织膜(保护)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营养、接受刺激)有成骨细胞(长粗、再生)骨质骨密质:致密坚硬骨松质:疏松,排列有规律骨髓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贮存营养***既轻便又坚固,适于完成运动3.骨的成分与特性无机物(2/3)——使骨脆硬有机物(1/3)——使骨柔韧(二)骨连结1.骨连结的类型不活动的骨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2.关节的结构关节囊:致密的结缔组织膜,保护作用,内表面分泌滑液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有关节软骨,减小摩擦,减缓震动关节腔:有少量滑液,减少摩擦**关节既牢固又灵活,适于完成运动。

八年级生物骨骼和骨骼肌群

八年级生物骨骼和骨骼肌群

第四节骨骼和骨骼肌群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骨胳的组成和人体主要的骨胳肌群。

理解人体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2.通过对骨骼特点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骨骼发育的学习,认识事物具有变化和发展的属性这一辩证观点。

进行卫生保健教育,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分析1.人体主要的骨和骨骼肌的名称是本节课的重点。

可以通过观察标本或模型对人体主要骨和骨骼肌的形态、空间立体位置、主要功能等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和中学生应当引起注意的一些重要话题开展教学。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节的参考授课时数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引言】通过庖了解牛的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体的运动系统是怎样构成的。

古时丁屠户对牛了如指掌,一只牛被肢解后竟滴血不流。

虽说有些夸张,但是也足以证明他对牛的运动系统是了解得非常清楚的。

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多少呢,至少通过学习应当对比较重要的骨和骨骼肌有个大致的认识。

【新课】1.教师展示人体骨架模型。

骨和骨骼有什么区别?它们是什么关系、(1)利用人体骨骼模型,使学生认识骨的几种类型:长骨、扁骨。

短骨和不规则骨。

(2)学生认真观察骨骼模型后,说明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注意观察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分别以哪种类型的骨为主体?这三部分的骨连接各有什么特色?这些都表明了什么问题?(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分部分进行讨论学习。

(3)颅骨以眉嵴为界,分为脑颅和面颅。

颅骨中有人体最小的骨,它们是哪些骨?颅骨主要由什么类型的骨为主体构成?它们的连接方式主要是哪种类型、唯一一个例外是什么骨?颅骨的这种整体结构有什么特色和意义?由于颅骨的连接特点导致骨骼肌的分布大受影响。

颅骨这么坚固有没有薄弱环节?逃命时,一般有什么本能行为?颅骨与躯干骨连接处有枕骨大孔,是薄弱环节。

初中生物骨骼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骨骼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骨骼运动教案
主题:骨骼运动
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人体骨骼结构及其运动机制,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教学重点:骨骼的分类和结构、骨骼运动的机制
教学难点:了解骨骼的细胞构造和运动机理
教具准备:骨骼模型、图片、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人体骨骼图,让学生讨论人体骨骼的作用,引出骨骼的运动和结构的话题。

二、学习(25分钟)
1. 通过观察骨骼模型,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分类和结构。

2. 介绍骨骼的运动机制,包括关节、肌肉、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等内容。

3.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原理。

三、讨论(15分钟)
1. 讨论骨骼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方式与频率。

2. 分组讨论骨骼运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损伤,并提出预防和保护的方法。

四、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骨骼运动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五、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例如用图画出骨骼运动的过程,或者收集关于骨骼运动的新闻报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骨骼的结构和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人体运动系统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来深化学生对骨骼运动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生物骨骼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生物骨骼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习骨骼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骨骼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1. 骨骼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人体骨骼模型3. 学生分组讨论4. 创意设计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人体骨骼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骨骼的结构。

2. 提问:骨骼对人体有哪些功能?二、新课讲授1. 讲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

2. 介绍骨骼的功能,如支撑、保护、运动等。

3. 分析骨骼设计的原理,包括力学原理、生物学原理等。

三、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设计任务。

2. 小组讨论骨骼设计的方法,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功能实现等。

四、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运用创意设计工具进行骨骼设计。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展示交流1. 各小组展示设计成果,讲解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2. 学生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人体骨骼结构和功能。

2. 提问: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骨骼设计?二、新课讲授1. 讲解骨骼设计的实用性,包括减轻体重、提高运动效率等。

2. 分析骨骼设计的创新性,如仿生设计、智能设计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款具有创新性的骨骼产品。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展示交流1. 各小组展示设计成果,讲解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2. 学生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骨骼设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骨骼设计的创新方向。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骨骼设计,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骨骼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骨骼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骨骼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骨骼的构造和功能;
2. 掌握骨骼的分类和组成部分;
3. 归纳骨骼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1. 人类骨骼的构造和功能;
2. 骨骼的分类和组成部分。

三、教学难点:
1. 骨骼的构造和功能的联系;
2. 骨骼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内容:
1. 人类骨骼的分类和构造;
2. 骨骼的功能;
3. 骨骼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人体骨骼图,并介绍骨骼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之一,并承担着支持和保护身体器官的重要作用。

第二步:讲解人类骨骼的构造和功能
1. 人类骨骼的分类: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2. 骨骼的构造:由骨头、软骨和关节组成;
3. 骨骼的功能: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等。

第三步:骨骼的分类和组成部分
教师通过图示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骨骼的分类和各部分的功能,让学生了解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第四步:探讨骨骼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1. 分组讨论:讨论不同部位的骨骼对身体的重要性;
2. 展示讨论结果: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归纳总结骨骼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第五步: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对骨骼有更深入的认识。

六、课堂作业
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关于骨骼构造和功能的作业,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七、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反思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和理解性,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初中生物骨骼讲解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解剖学教学骨骼教案

解剖学教学骨骼教案

解剖学教学骨骼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掌握人体骨骼的命名和位置;3. 理解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人体骨骼的命名和位置;3. 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4. 骨骼系统的相关疾病和保健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人体骨骼的命名和位置;2. 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3. 骨骼系统的相关疾病和保健知识。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人体骨骼的命名和位置,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让学生对骨骼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 示范法,通过模型或图片展示人体骨骼的位置和结构,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3. 实践法,通过观察和分析骨骼系统的相关疾病和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通过讲解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骨骼系统由骨骼和软骨组成,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和造血等。

(2)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人体骨骼的命名和位置。

(1)通过讲解人体骨骼的命名和位置,让学生掌握人体骨骼的命名和位置,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腰部、骨盆、四肢等部位的骨骼。

(2)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人体骨骼的命名和位置。

3. 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讲解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理解骨骼系统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和造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通过实践,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4. 骨骼系统的相关疾病和保健知识。

(1)通过讲解骨骼系统的相关疾病和保健知识,让学生了解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2)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和记忆骨骼系统的相关疾病和保健知识。

八年级生物教案《骨骼》

八年级生物教案《骨骼》

八年级生物教案《骨骼》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及观察后的演讲,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和表达能力。

2.通过归纳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1.自觉养成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3.小组观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本节知识结构教材分析人体主要的骨的名称,人的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人的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讲述骨骼时,首先让学生区分骨与骨骼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具体的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一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脊柱。

接着指出: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

关于骨胳的组成,从调动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建议采用自学的方法:先让学生对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骨骼组成情况表配合观察,一边观察图中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

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

观察完毕后,教师每组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并给评分,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对知识的识记的效果。

人的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学生对人体骨骼有了清楚的认识后,继续让学生观察骨骼的模型,并提出观察问题:(1)脊柱的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2)观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3)足有什么特点?这些对于人体直立行走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了解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和下肢比上肢粗壮及形成足弓这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再分别讲述它们的生理意义。

如联系脊柱弯曲异常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育、体力和体态,说明脊柱四个生理弯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弹性,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有利于维持身体平衡。

八年级生物《骨骼肌》教案

八年级生物《骨骼肌》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骨骼肌的收缩特性的知识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了解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

2.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依据实验结果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综合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

动脑、观察分析实验的活动能力。

3.通过学习骨骼肌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生物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1.骨骼肌的收缩特性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运动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协调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来得到体现的。

教师通过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以及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来进行教学。

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做好骨骼肌收缩的演示实验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为了确保实验效果,教师应当在课前进行预做,因为此实验是解决难点3的一个重要步骤。

3.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

学生对此不易理解,因此这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师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逐渐深入的探讨。

教学过程设计本节的参考授课时数为1课时。

【引言】复习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关节合理地解决了人体骨骼系统牢固性与灵活性的矛盾。

关节怎样才能发挥作用呢?出示肘关节模型。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骨骼肌的形态特点后回答:骨骼肌由哪两部分组成?骨骼肌与关节是如何连接的?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白鼠的后肢骨骼肌肉标本,探讨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

用镊子夹动肌健部分,用放大镜观察肌腱的结构。

描述你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腱特点。

如:色泽?纤维排布方向?弹性和韧性?附着状况?肌腱应当属于哪种组织)2.学生仔细观察肌腹部分,用镊子分开肌肉束观察肌腹内部结构。

描述肌腹的结构特点:肌腹的颜色?肌纤维的物理特性,肌腹内除了肌纤维以外,你还看到什么结构了?如何区分血管和神经?(色泽不同。

挑起来是否变形等)。

由此可以看出:骨骼肌是以肌肉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

肌肉内的血管的作用是什么?肌腹中的神经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新课】1.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索骨骼肌的功能特点。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骨骼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骨骼 教案

第17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第一节人体的运动
第一课时骨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描述人体适合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二、教学重点
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人体的骨骼,及观察猪长骨的结构视频,人体有关骨的图片
四、教学步骤及过程
在骨骼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入手,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的骨骼可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指出骨骼由206块骨组成,骨和骨骼不是同一概念。

在学生形成骨骼概念的基础上,接着安排了观察长骨结构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认识骨的各部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具有的功能;然后通过讨论活动,明白长骨呈管状的结构特点是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的。

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7章第1节人体的运动教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7章第1节人体的运动教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7章第1节人体的运动教案
(新版)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设计
实验法、观察法、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人体骨骼肌初中生物教案

人体骨骼肌初中生物教案

人体骨骼肌初中生物教案
学科:生物
年级:初中
时间:4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骨骼肌的组成和结构。

2. 理解骨骼肌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3. 认识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PPT或教学板书
2. 模型或图片展示骨骼肌的结构
3. 视频资源(可选)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系统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骨骼系统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人体运动时是如何实现的吗?”
2. 学习人体骨骼肌的组成和结构(10分钟)
通过PPT或板书展示人体骨骼肌的组成和结构,解释肌肉纤维、肌肉束、肌腱等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探究骨骼肌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15分钟)
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了解骨骼肌在人体运动时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骨骼肌如何通过收缩和放松来实现运动,并讨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总结和讨论(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通过运动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来保持骨骼肌的健康。

5.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并写一篇关于人体骨骼肌的简短文章。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展示、讨论和互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骨骼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更深入的学习,关注骨骼肌与其他器官和系统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拓展他们对人体运动和健康的认识。

(八年级生物教案)骨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骨教案

骨教案八年级生物教案体验皮肤的温度觉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觉感受器。

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

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实施方案:材料:3个烧杯、适量的温度不同(冷、温、热)的水。

方法:①用3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温水、热水;②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中,3分钟后将两只手指同时取出;③再将手指同时浸入温水中,分别体会感觉。

冷水热水温水右手感觉热冷左手感觉冷热现象分析:(1)左手皮肤温度高于冷水温度,人觉得冷;(2)右手皮肤温度低于热水温度,人觉得热;(3)3分钟后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左手皮肤温度低于温水温度,人觉得热;右手皮肤温度高于温水温度,人觉得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2.能说出骨的各结构名称及作用。

3.说明骨的成分及其物理特性。

4.知道骨的生长的基础知识和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以及骨折急救的知识。

能力目标1.明确观察目的,有序地观察长骨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能力。

2.通过鉴定骨的成分实验,及对实验观察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骨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设计骨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自觉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

4.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一)知识结构体系(二)教材分析:关于骨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而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骨的成分是本节的教学重点,鉴定骨的成分;骨的成分与物理性质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

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熟悉规律,先让学生观察实物(长骨),及实验(鉴定骨的成分)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教法建议:骨的结构可以采用边观察实物边讲解的教学方式进行,在让学生观察长骨的结构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人体长骨所在的位置,它应该承担什么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人体长骨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是中空的管状结构还是实心的结构。

初中生物骨与关节教案

初中生物骨与关节教案

初中生物骨与关节教案
一、教学内容:骨骼结构与功能、不同类型的关节与活动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骨骼结构与功能,能够描述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
2.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关节,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3. 能够说明运动时关节的作用和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骨骼结构的特点与功能;
2. 不同类型的关节的特点和功能;
3. 运动时关节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骨骼模型和关节示意图,让学生了解骨骼结构和关节的作用;
2. 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关节,如球-and-socket joint、pivot joint等,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3. 实验:进行运动实验,让学生感受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同时讨论如何保护关节;
4. 总结:总结骨骼结构与功能、不同类型的关节与活动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复述并理解这些知识。

五、作业安排:
1. 向学生布置写一份关于骨骼结构与功能、不同类型的关节与活动的作文;
2. 完成课堂讨论中未完成的问题;
六、教学反馈:
1.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骨与关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表对于骨骼结构、不同类型的关节和运动的看法。

七、教学资源:
1. 人体骨骼模型;
2. 关节示意图;
3. 实验用具。

八、板书设计:
1. 骨骼结构与功能;
2. 不同类型的关节;
3. 运动时关节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1-4课《骨骼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1-4课《骨骼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物北京版⼋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1-4课《⾻骼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试试讲教案
初中⽣物北京版⼋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1-4课《⾻骼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试试讲教案
1新设计
2教学⽬标
1、知识⽬标:
(1)描述受精过程。

(2)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3)说出分娩的概念。

(4)阐明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供应和废物排出⽅式。

2、能⼒⽬标:
(1)利⽤⽣殖系统结构、植物的有性⽣殖等相关知识推测出⼈的有性⽣殖过程。

(2)尝试分析图⽚、视频等资料信息,归纳出受精作⽤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标:
(1)关注孕妇的健康。

(2)认同⽣命诞⽣的艰⾟,形成珍爱⽣命、尊敬⽗母、感谢⽗母的情感。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步确⽴⽣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物学观点。

3学情分析
我校是⼀所普通初中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源⼀部分来⾃于周边农村。

学⽣各⽅⾯的能⼒较弱,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多数同学对⽣物学奥秘充满兴趣,喜欢动⼿、且能够凭借具体事物进⾏逻辑思维。

经过前⾯章节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体的神经、循环、呼吸系统以及器官、组织等相关知识。

在本章的学习中,学⽣⼜对⼈体的⾻、⾻连结有了初步的认识,凭借⽇常的⽣活经验,他们知道⾻骼肌可以收缩,但其在运动中发挥的作⽤他们并不⼗分清楚,对运动产⽣的原理也不能正确解释。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骼肌收缩是运动形成的动⼒;。

人教版名校八年级上册生物精品教案:第1课时骨和关节(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名校八年级上册生物精品教案:第1课时骨和关节(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1课时骨和关节一、教学目标: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能识图说出关节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4.知道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骨的成分和特性。

难点: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

三、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教学主备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收集有关的图片、录像、电影等资料、检测题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就生活经验聊聊平时吃鸡腿时看到的骨头样、煲汤的骨头样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1.以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为主,则由学生自带动物的长骨,通过课堂实验,一起动手来认识骨的结构;再以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为主,认识骨的成分。

因此,组织好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是骨教学的基本保证。

此外,应教会学生运动骨折后的急救,特别是要保护骨膜。

要重视联系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知识。

讨—抗压和抗扭曲力强,骨松质——坚固性;骨髓,红骨髓——大量失血或贫血长骨的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形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科学探究的结果,展示实验处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3、本课小结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再次帮助学生强化对本节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忆。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

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4、巩固练习课件展示堂上练习题,激励学生以竞答的形式完成,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5、5分钟检测题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板书设计: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一、运动的结构基础——运动系统(一)骨1.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长骨的结构骨膜结缔组织膜(保护)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营养、接受刺激)有成骨细胞(长粗、再生)骨质骨密质:致密坚硬骨松质:疏松,排列有规律骨髓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贮存营养***既轻便又坚固,适于完成运动3.骨的成分与特性无机物(2/3)——使骨脆硬有机物(1/3)——使骨柔韧(二)骨连结1.骨连结的类型不活动的骨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2.关节的结构关节囊:致密的结缔组织膜,保护作用,内表面分泌滑液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有关节软骨,减小摩擦,减缓震动关节腔:有少量滑液,减少摩擦**关节既牢固又灵活,适于完成运动2019-2020学年八上生物期末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A.惊弓之鸟 B.谈虎色变 C.蜘蛛结网 D.老马识途2.根据你所学知识及下列动物的运动记录,不可能得出结论是()A.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B.动物的动物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C.所有动物都需要能量D.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3.运动时,牵拉骨绕关节运动的是()A.骨骼肌 B.神经 C.血管 D.韧带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A.母鸡孵卵 B.燕子筑巢 C.小狗做算术 D.猫捉老鼠5.下列四种珍稀植物中,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是()A.银杉 B.桫椤 C.水杉 D.珙桐6.动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与熊猫的生殖方式相同的是()A.水螅B.蚊子C.鹦鹉D.蝙蝠7.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B.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C.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D.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8.禽流感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对于禽流感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C.只有蛋白外壳,不含遗传物质D.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9.足癣是指发生在趾掌面的一种皮肤病,可以使人体感染足癣的一项是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缺乏维生素10.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从运动系统的组成看,划龙舟时运动的动力来自()A.骨 B.神经 C.骨骼肌 D.关节11.某同学对蜻蜓结构及行为特点的描述如下,你认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蜻蜓体内具有脊柱 B.蜻蜓细胞具有细胞壁C.蜻蜓点水是一种繁殖行为 D.蜻蜓点水是一种学习行为12.哺乳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主要特征为()A.体腔内有膈 B.哺乳、胎生 C.卵生、哺乳 D.体温恒定13.我国在四川卧龙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目的是保护()A.扬子鳄B.棕头鸥C.大熊猫D.猕猴14.比较下列四种动物,你认为哪两种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A.鲸和鲨鱼 B.鸟和蝙蝠 C.鲸和蝙蝠 D.鲨鱼和鸟15.2018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庆祝生物多样性行动的25周年”。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人体的支架――骨骼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人体的支架――骨骼 教案

人体的支架――骨骼【教材分析】对于人和动物来说,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内容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

内容上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动物的运动突出人的支持和运动。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离不开人体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主要突出动物和为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教材安排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学情分析】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和骨骼肌,从而认识了解人的骨、骨连接、骨骼肌分兵形态特点和功能、骨的结构和成分。

明白长骨的结构特点是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的。

观察和体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教学思路】制作多媒体课件能放映出鸟类、两栖类、昆虫类动物发育图片同时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有关动物的发育有探索求知的精神。

放映多幅图片,有肋学生,有效地进行观察对三类动物的发育有关知识很好理解。

同时学习后要保护有益动物象青蛙争做家蚕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运动系统、骨骼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长骨的结构及其功能2、能力目标在观察长骨结构的实验中,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长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新鲜的带骨髓的动物长骨、放大镜、解剖用具等【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来做一个屈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的?体验,观察屈肘swf讨论、回答创造氛围,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生物骨骼教案

初中生物骨骼教案

初中生物骨骼教案
年级:初中
时间:1课时
目标:
1. 了解人体骨骼结构及功能
2. 掌握人体骨骼的部位和名称
3. 知道保护骨骼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人体骨骼的结构
2. 人体骨骼的功能
3. 人体骨骼的部位和名称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骨骼的作用,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人体骨骼。

2. 知识讲解(15分钟)
a. 介绍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如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等。

b. 展示人体骨骼模型,让学生认识不同部位的骨骼,并介绍其名称和作用。

3. 训练和实践(20分钟)
a. 分发人体骨骼图,让学生通过标注部位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b. 进行活动,让学生模拟做一些动作,了解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4. 总结(10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骨骼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关注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的重要性。

扩展活动:
1. 观察骨骼X-ray图,让学生加深对骨骼结构的理解。

2. 让学生设计一个保护骨骼的健康计划,分享给同学和家长。

作业:
1. 完成课堂上分发的人体骨骼标注图。

2. 撰写一篇关于人体骨骼作用和保护方法的小论文。

评估:
1. 学生能否准确介绍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是否能正确标注人体骨骼图。

3. 学生是否能提出有效的骨骼保护方法。

八年级生物上册《骨骼肌》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骨骼肌》教案、教学设计
4.利用图像、模型等教学资源,加深对骨骼肌结构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力。
5.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2.增强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关注健康生活,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关注生物多样性,提高环保意识。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严谨思考的习惯。
-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与预期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运动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如长期锻炼对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影响。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讨论如何通过科学锻炼提高运动表现。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场景作为切入点,如打篮球、跳绳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动背后的生理机制。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我们可以完成这些复杂的动作?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协调运动的?”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人体运动系统知识,为学生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5.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为未来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骨骼肌的学习既有兴趣,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学生对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知识较为好奇,但可能对骨骼肌的微观结构和收缩原理理解较为困难。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充满热情,但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同时,加强实验操作指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为后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生物人体的骨骼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的骨骼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的骨骼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功能。

2. 能够说出一些重要的骨骼部位及其功能。

3. 理解骨骼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和运动方面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人体骨骼的组成和功能。

2. 主要的骨骼部位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1. 骨骼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2. 人体骨骼的命名和位置的了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图片资料。

2. 模型骨骼或图解骨骼。

3. 教学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了解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2. 列出一些常见的骨骼部位,让学生尝试猜测它们的功能。

二、讲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功能(15分钟)1. 通过PPT、图片或视频,展示人体骨骼的结构,讲解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

2. 分别介绍骨骼的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

三、分组讨论骨骼部位及其功能(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骨骼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 让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将自己的讨论结果分享给全班。

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进行骨骼命名和定位的小测验。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澄清疑惑。

五、课堂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简短的文章,总结人体骨骼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一步了解骨骼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人体骨骼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理解骨骼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初中生物骨关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骨关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骨关讲解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基本的骨骼知识。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人体骨骼模型或图片,向学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提问:你们知道人体有多少块
骨头?骨头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回答,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骨骼的结构(10分钟)
1. 人体骨骼的组成:骨头、关节、韧带、软骨等。

2. 骨骼的分类:分类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3. 骨骼的分布: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分布在头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

三、讲解骨骼的功能(10分钟)
1. 支撑作用:骨骼能够支撑人体,使人体保持稳定的姿势。

2. 保护作用:骨骼能够保护重要器官,如头颅保护大脑,胸部保护心脏等。

3. 运动作用:骨骼和肌肉协同作用,使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四、实验或展示(15分钟)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或展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加深他们对骨骼的认识。

比如,展示各种骨骼模型,让学生猜测骨骼的名称及功能。

五、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骨骼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多注意保护自己的骨骼,保持
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查找一些关于骨骼的知识,例如人体有哪些重要的骨头,每块骨头
的功能等。

七、教师反思
本节课以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通过看、听、亲自操作等多种方式来学习
骨骼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或实验,让学
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一个人的身高早晚有变化,那么,用身高测量计分别测一个人早晚的身高 测得的数值会不一样。
[设计并完成实验]
设计:用身高测量计或软尺分别测一个人早晚的身高,比较数值。
材料用品:立式身高计或固定于墙壁上的立尺或软尺。
方法步骤
1•受检查者脱去鞋袜和衣帽,仅穿背心和短裤立于身高测量计的平台上(或靠 墙壁的地面上),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微回收,两臂自
能的不同,骨骼的差别也很大,下面就来观察各部分的骨骼特点。先让学生或以小 组为单位对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骨骼组成情况表配合观察,一边观察图中
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 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观察完毕 后,教师每组请二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骨
述它们的生理意义。如联系脊柱弯曲异常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育、体力和体 态,说明脊柱四个生理弯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弹性,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 有利于维持身体平衡。
最后,教师可视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小结。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利用骨骼挂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导入新课:利用骨骼挂图使学生熟悉 骨的几种类型:长骨、扁骨、短骨和不规则骨,通过提问骨与骨骼有什么区别引出 新课。
由于人的竖立,全身重量都要由下肢承受,非凡是足,下面观察足骨。骨骼模型 上足弓是明显的,教师可明确足弓的概念,然后提出:人的足形成弓状结构有哪些生 理意义?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可概括出足弓的作用。然后讲述扁平足的功能缺陷。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探究人体身高的早晚的变化
[问题]一个人的身高早晚有变化吗?
[假设]
骼的名称,并给评分。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如颅骨围成了什么结 构,有什么功能?整个颅骨中为什么只有下颌骨能活动。躯干骨中的胸椎与肋骨、 胸骨组成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四肢骨主要由什么骨组成,与什么功能相适应;上 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等等。
学生观察上肢骨和下肢骨区别时,引导学生:下肢骨为什么比上肢骨粗壮呢?这是因为下肢骨与长期支持体重和行走相适应的结果。下肢功能与人竖立行走 有关,那么骨骼有哪些特点与竖立行走相适应呢?
八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Hale Waihona Puke 目标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及观察后的演讲,培养学生有序 的观察习惯和表达能力。
2•通过归纳人的骨胳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 力。
情感目标
1•自觉养成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3•小组观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人体主要的骨的名称,人的骨骼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人的 骨骼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讲述骨骼时,首先让学生区分骨与骨骼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具体的 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一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脊柱。接着指出: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关于骨胳的组成,从调动学生主体性及培养 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建议采用自学的方法:先让学生对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 体骨骼组成情况表配合观察,一边观察图中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 人体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 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观察完毕后,教师每组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指着 人体骨骼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并给评分,既调动学生学习
板书:1、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为颈曲、胸曲、腰曲、骶区,可缓冲震 荡,维持平衡。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假如脊柱弯曲发生异常会是什么样呢?脊柱 为什么会变形呢?脊柱变形后会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等。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使 学生参加讨论,最后得出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要注重正确姿势,以免发生脊柱 变形,不但姿势形体不美,还会压迫内脏,影响发育。
板书:第二节骨骼
根据上述提问,举例区分骨与骨骼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具体的叫骨 如肱骨;多块骨通过一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脊柱。接着指出:人体的 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出示骨骼挂图,引入骨骼组成。)
板书:一、骨骼的组成
教师指图说明人体骨骼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由于各部位功
的爱好又达到对知识的识记的效果。
人的骨骼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对人体
骨骼有了清楚的熟悉后,继续让学生观察骨骼的模型,并提出观察问题:(1)脊柱的 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2)观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3)足有 什么特点?这些对于人体竖立行走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了解脊柱有四个生理弯 曲和下肢比上肢粗壮及形成足弓这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再分别讲
板书:二、人体骨骼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继续让学生观察骨骼模型,先观察脊柱的正面,然后慢慢把模型侧放,问:脊柱 的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侧面有弯曲,教师进一步提出脊柱 的弯曲都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有什么生理功能?教师指出在颈部、胸部、腰部、 骶部各有一弯曲分别称为颈曲、胸曲、腰曲、骶区,这些弯曲可保持人体重心位 置,利于维持身体平衡;可增加脊柱的弹性,可以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故称 为生理性弯曲,是与人竖立行走相适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