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的临床应用1、简介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起源于《伤寒杂病论》。
主要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具有温阳发散、解表散寒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2、桂枝汤的组成与功效2.1 桂枝桂枝具有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寒冷症状。
2.2 芍药芍药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能够缓解痛经、腹痛等症状,并调节女性月经周期。
2.3 甘草甘草有补脾胃、益气养阴的功效。
可以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2.4 生姜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毒的作用。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寒冷症状,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3、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具有治疗感冒、风寒表症的功效,常用于以下临床情况:3.1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温阳发散,解表散寒,缓解上述症状。
3.2 腹痛腹痛常由寒冷引起,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不畅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温中散寒,缓解腹痛并促进肠胃蠕动。
3.3 痛经痛经多由寒冷引起,表现为经期腹痛、腰酸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活血化瘀,缓解痛经症状,并调节月经周期。
4、注意事项4.1 孕妇忌用桂枝汤具有一定的温阳作用,对于孕妇来说,使用桂枝汤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孕妇忌用桂枝汤。
4.2 老年人慎用老年人身体功能已经衰退,对于较为温热的药物容易产生不适,因此老年人在使用桂枝汤时需慎重。
4.3 个体过敏者禁用部分个体对桂枝汤中的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5、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桂枝汤中医方剂,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
6.2 温阳发散中医术语,指通过药物温热的作用使寒邪散解。
6.3 解表散寒中医术语,指通过药物的作用使体内寒邪从表面排出。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讲解:余秋平整理:顾然* 焦招柱太阳病篇是伤寒论的重中之重,而桂枝汤是太阳病篇的首方,由此可见仲景对桂枝汤的重视程度。
桂枝汤绝不仅仅用于外感太阳病,因本方剂的特点是外调营卫,内调阴阳,故在临床应用上极为广泛,不仅可用于太阳、少阳、阳明经的外感,也可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我们下面将就相关条文进行梳理,以资借鉴。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387] 临床中我们发现,很多身疼痛的病人,实际是外邪留于肌表,导致营卫不和而致身痛。
病人感冒好了,吐泻也止了,但身痛长期不好,这是邪在肌腠、在肌表、在营卫层次。
我们有个病例,冠心病的病人,就是根据身疼痛,辨证邪气仍在于表,需解表,要用桂枝汤来治疗。
扶正调营卫,扶脾胃的正,解其外邪,来解决身痛的问题。
其实有许多治疗身痛的方剂都是桂枝汤打底,你看一下,桂枝新加汤就是桂枝汤打底,风湿病三方(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及治疗历节病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也都是桂枝汤打底。
所以很多身疼痛是外邪在肌腠、营卫留而不去。
第一外邪居留,第二营卫不和、正气弱,因此用桂枝汤、桂枝新加汤、桂枝附子汤治疗的机会很多。
所以,邪气在表、“脉迟,汗出多,恶寒”,还有便秘。
“脉迟”,怕吃凉东西,这是胃寒,不是脾寒,治疗的时候仍然以桂枝汤打底。
所以便秘的病人,未必都要用承气汤,我体会,特别是内伤杂病的病人,以桂枝汤加减的特别多见,真正用大承气汤治疗的特别少见,我当三十年医生,就看到两例。
临床上便秘的患者,用厚朴七物汤(就是桂枝汤合厚朴三物汤)治疗的也有,包括附子理中汤合厚朴三物汤治疗的也有,但单纯大承气汤特别少。
阳明病,体质比较差的病人,便秘、汗出、恶风,或者微恶寒的病人,一样服用桂枝汤。
桂枝汤温脾,也能温胃,不论脾虚寒还是胃虚寒的病人,吃了桂枝、生姜这些温性药,肠蠕动活跃,大便才能变得顺畅,便秘反倒能缓解,这样的病人是要用温性的药物。
很多病人会这样描述,喝酒或者吃了辣椒以后,大便会很好解,这明显就是脾胃虚寒、肠蠕动减慢的情况。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2-07-26T06:17:14.4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月6期作者:汤国均[导读]汤国均(仪陇县安乐卫生院;四川南充637330)中风是一个中医的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是感受外邪所导致的,跟现在的感冒病症有点像,在《伤寒论》中叫做中风,又称桂枝汤证,主要是治疗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外感风寒(风寒感冒)疾病。
而内风属于内伤病症又称脑卒中、类中风等,现在一般人们称为中风,多是指内伤病症引起的的内中风,多因为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导致的血液淤脑,脑卒中症状有突然昏倒,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歪斜等主要表现,并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脑卒中一般发病都比较突然,且病情变化较快,与善行而数变的风的特征相似而得名。
本次科普我们一起来看看伤寒论中的中风如何运用桂枝汤进行治疗的!一、桂枝汤的运用(一)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桂枝汤是一个经典名方,来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具有解表祛邪,调和营卫之功,故能治疗中风,方剂药物组成有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临床中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口不渴等,服用方法需遵医嘱,同时禁食酒肉、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中风是以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
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为使者也。
另桂枝味辛甘,辛则能解肌,甘则能实表,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故用之以治风;然恐其走泄阴气,故用芍药之酸以收之;佐以甘草、生姜、大枣,此发表而兼和里之意。
治疗中风,桂枝汤必不可少。
(二)桂枝汤配方的药理桂枝味辛甘温,辛则能解肌,甘则能实表,又具有芳香之性,除发汗解肌作用之外,又具有悦脾补脾运脾之功,还具有柔肝解郁的作用;芍药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苦酸微寒,用途因种而异,具有滋阴养血柔肝镇痉止痛的功效;生姜味辛,性温,无毒,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说,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胃翻之哕,具有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的功效;大枣甘温,通九窍,和百药,具有养肺胃,益气,润心肺,生津,助诸经,补五脏益气健脾,养血和营,缓急止痛的功效。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桂枝汤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方剂之一,主要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
它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作为一个中医临床医生,我有幸使用过桂枝汤来治疗一些病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临床应用体会。
首先,桂枝汤在治疗感冒发热方面非常有效。
感冒是人们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感冒是由外邪入侵人体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因此采用温经散寒的方法来治疗是非常合理的。
在临床实践中,我曾接诊过一个男性患者,他的症状是头痛、发热、身体酸痛,尤其是寒冷引起的症状更严重。
我根据他的症状给他开了桂枝汤来治疗。
使用后,他的体温迅速下降,头痛和肌肉疼痛也有所缓解。
通过桂枝汤的治疗,这位患者很快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并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
其次,桂枝汤还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它会导致月经量少,甚至停经,同时伴有腹痛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是由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桂枝汤正好能够调理气血,温经散寒。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女性患者,她因为月经不调来就诊。
她的症状是月经量少、经期延长、腹痛等,经过详细的询问,我确定了她的诊断,并给她开了桂枝汤来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的月经恢复正常,疼痛也明显减轻。
通过使用桂枝汤来治疗月经不调,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她们对中医药的信任。
最后,桂枝汤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发现桂枝汤对于治疗慢性疼痛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有一定的效果。
这类疾病常常伴随着寒冷引起的痛苦、痉挛等症状。
桂枝汤在温经散寒的作用下,可以缓解痉挛,以及激活气血运行,促进病变组织康复。
我曾接诊过一位患者,他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而导致腰部疼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除了进行物理治疗外,我还给他开了桂枝汤来调理气血。
使用后,患者的腰部疼痛明显减轻,同时感觉到腰部血液流动更畅通。
桂枝汤临床应用举隅
欲食 , 多语 喜 动 , 维 敏 捷 , 学 语 文 均 能 背 诵 。 继 以 上 思 所
能实现 。桂枝为君 、 为臣 , 芍药 是发汗 中寓敛汗之 旨, 前人所谓 “ 枝 汤” 证 得之 解 营卫 , 桂 外 内证得 之 调 阴
阳之论 。笔者临 床 上 运 用桂 枝 汤治 疗 汗 症 , 获佳 每 效, 现举例介 绍如下 。
加减 , 予以巩固, 未发现有脑炎后遗症表 现 , 一切正 常。
按 : 例败 血症 、 本 病毒 性 脑 炎 、 气 管肺 炎壮 热 支 4 7天 , 多家 医院 住 院 而 高烧 不 退 , 医辨 为 瘟 人 营 中
血, 气血两 燔 。方 用加 减 清 瘟 败 毒 饮 加 白蔻 仁 、 杏
发, 有汗 能止 ” 。具体 体 现 在 营卫 不 和所 致 的有 汗 、 无汗 的病 理 状 态 。但 近 年 来 临 床 大 量 报 道 桂 枝 汤 用 于治疗 临床无 表 证者 , 常用 于 治疗 内伤 营卫 不 也
和 、 阳失 调 。只要辨 证 准 确 , 扣 营卫 不 和 病 机 , 阴 紧
精 神 好 转 , 食 正 常 , 色红 润 , 改 用 蜜丸 服 用 2 日, 饮 面 后 0 诸证
皆除 , 同 常人 。 如
2 产 后汗 证
刘 某 , ,4岁 , 0 女 2 2 6年 l 0 2月 l 日就 诊 。 患 者 自述 两 0 月前产 下一女婴 , 当时 由 于 孩 子 过 大 , 妇 不 愿 剖 宫 产 , 产 导 致产 程 过 长 。 现 患 者 每 日 汗 出 , 动 后 加 重 , 出 湿 及 衣 活 汗 服 , 出恶 风 , 用 当 归 六 黄 汤 治 疗 无 效 , 饮 食 二 便 无 异 汗 曾 其
桂枝汤临床应用(四)桂枝汤加减治营卫不和之药疹
文/ 李灵辉(福建中医药大学)【指导老师】张喜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博士导师)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归属于中医学“药毒”范畴。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素体禀赋不耐,内有伏邪,感触药物特殊之毒,导致脏腑功能紊乱,络脉瘀滞,内生风、湿、热、火之毒邪外达肌腠为患。
因所触药物种类以及感受途径、体质虚实以及病程长短的不同,临床患者的具体病机表现不一,脏腑虚实不同,邪气偏盛有别。
大抵病程短、体质壮实者以实证为主,病程日久、体质虚弱者以虚实夹杂为主。
然邪郁肌腠,营卫不和为本病之共同病机。
故临证治疗当在解表祛邪,调和营卫的基础上,再据风、湿、热毒邪之偏盛与气血阴阳之虚实,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汤诚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圣方,对风郁肌肤、营卫不和者皆有良效;属风热者,若加入清热解毒之味,亦有佳效。
桂枝汤的祛风之功,一则祛风,再则风可胜湿,兼有化湿之妙;外能调和营卫,内可调和脾胃阴阳,临证辨病邪偏盛及气血虚实,佐入相应之品,使方与病应,则药投病起,效如桴鼓,现略举验案如下。
案例1 营血热盛,营卫不和杨某,女,35岁,公务员。
2016年8月26日初诊。
主诉:药后皮肤过敏2天。
患者2天前因乳腺增生服用“小金丸”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遂来求诊。
刻下:现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可见散在小皮疹,色红,高于皮面,伴发362019.08 No.22白芥子、元胡、麻黄、细辛、黄芪、甘草、肉桂各等量,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姜汁,或清水,或黄酒,或米醋适量调取穴:肺俞、定喘、百劳、天突、膻中、定喘、神阙、心俞、膈俞、肾俞、脾。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一.引言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温阳解表、发散寒邪等功效。
本文旨在总结和分享作者对桂枝汤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体会。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2.1 适应症:- 外感风寒型感冒:以恶寒发作性为主要特征,伴有头身酸重。
- 阳虚内寒证:如四肢不温暖,畏冷怕风等。
2.2 禁忌症:- 血分虚弱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三.配伍原则与药物组成3.1 主要药物组成:- 桃仁: 具有活血化淤的功能,能够缓解气滞血淤所致的胸闷胁迫.- 芍药: 入心包络经,可般陈水湿而行其浮动于外部之势.- 生姜: 辛散凉退;辛味可以扰攘卫气运行出来.3.2 配伍原则:- 桃仁与芍药相配,协同活血化淤;- 生姜入汤可辛散凉退。
四.临床应用体会4.1 外感风寒型感冒治疗中的应用:- 根据患者表现出来的恶寒发作性等特征进行判断,并结合其他证候综合分析。
- 常见剂量为桂枝9克、生姜6片(去皮)、大枣5颗和水1500毫升。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数及服法。
4.2 阳虚内寒证治疗中的应用:- 结合患者阳虚内寒相关表现如四肢不温暖,畏冷怕风等进行判断并给予适当处理。
- 建议在方子加味时添加益气固脱类药物以增强效果。
五.总结本文对于桂枝汤在临床上常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做了详尽介绍。
希望能够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在日后医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该经典方剂。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方剂:中医药学术语,指由多种草药按一定比例配伍而成的处方。
2. 经典方剂:在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等书籍中所记载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和历史地位的方剂。
3. 适应症:指某种治疗方法或药物能够有效治愈或缓解特定疾病时使用该方法或服用该药物。
浅谈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敛阴血以和营 , 生姜 、 大枣 、 炙甘草 外助桂枝 以疏散 , 内益脾 胃又 肤 色一样 , 搔痒难忍 , 舌质淡 , 苔薄 白, 脉浮缓 , 证属 脾 胃虚寒 , 湿
17 桂枝加芍药汤 :伤寒论》 . 《 方。即本方倍芍药而成 , 主治 1g 桑叶 1g 菊花 1g 蔓荆子 1g决明子 1g 夏枯草 1 g丹参 0, 0, 0, 2, 0, 0, 18 桂枝加桂 汤 :伤寒论》 . 《 方。即本方 重用 桂枝而成 , 具有
上 冲的奔豚气 。 19 桂枝加龙骨牡蛎 汤 : 金贵要 略》 . 《 方。即本方加龙 骨牡
太阳病误下 , 邪陷太阴之腹满 时痛者 。
不和 , 治宜疏风清热 , 调和营卫 , 桂枝汤 加味主之 : 桂枝 1g 自芍 0,
1g 甘草 6 , 2, g生姜 2片, 大枣 2枚 , , 2剂 水煎服。 二诊 : 目赤 流泪 , 出恶风 明显 减轻 , 汗 效不 更方 , 服 3剂。 再 药后痊愈 , 一直未复发 。 综上所述 , 桂枝汤方之妙用 , 仲景 大师精心探索 , 是 匠心巧运
气虚所致的营卫不和身痛之证 。
2 .临床 新 用
者们临床学 习与应用提供参考 。
2 1 可用于治疗湿 疹及皮 肤搔痒症 : 型病例 : X 男 , . 典 张 X,
用量合方, 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 渴心烦之表寒里热, 口 郁而不发 心 电图提示 , 动 脉供血 不足 , 冠状 证属 心 阳不振 , 脉淤 阻之胸 络
之证 。
痹 , 宜温 通心 阳 , 治 祛瘀 通络 , 枝 汤加 味主之 : 枝 1g 川穹 桂 桂 5,
《桂枝汤的临床应》课件
对于感冒伴有咳嗽的患者,可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用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药 ,以增强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
关节疼痛伴有发热的加减应用
总结词
祛风散寒,清热解毒
详细描述
对于关节疼痛伴有发热的患者,可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用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以增强祛风散寒、清热 解毒的功效。
虚寒腹痛伴有腹泻的加减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 用》ppt课件
目录
• 桂枝汤简介 • 桂枝汤在临床的应用 •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 桂枝汤的注意事项 • 临床案例分享
01
桂枝汤简介
桂枝汤的组成
桂枝:5克
炙甘草:3克 大枣:3枚
白芍:5克 生姜:5克
桂枝汤的功效
01
02
03
解表散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于治疗感冒初期,恶寒 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用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避免食用腥膻发物
桂枝汤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因此在 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 影响药效。
腥膻发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影响药 效,因此应避免食用。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辛辣、油腻食物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 ,因此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
桂枝汤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01
桂枝汤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 作用,如与华法林、地高辛等药 物合用时,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
02
在服用桂枝汤期间,如需同时服 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的意 见,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05
临床案例分享
感冒治疗案例
总结词:风寒感冒
详细描述:患者因感受风寒出现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服用桂枝汤后,症状 得到缓解。
风寒感冒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桂枝汤一组成方义:桂枝15g芍药15g生姜15g甘草10g大枣4枚。
1/3量。
原方桂3两芍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分三服四药来源于食疗方义:桂姜辛甘化阳,辛温散寒,解表祛邪。
芍草枣酸甘化阴,芍药养血敛汗,和营,加甘草大枣,酸甘化阴养营阴营血。
酸甘相调,营卫相调。
调和脾胃,营卫。
“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凡中风伤寒杂病,脉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补之”-柯韵伯。
“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二仲景用桂枝汤(仅限于《伤寒论》不包括《金匮》)(一)治太阳中风(2、12、95)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发热-卫强-卫阳因抗邪出现病理性亢盛,浮盛于外的表现。
卫阳被伤,卫外失司,风主疏泄,营阴外越故见汗出,汗出伤营-营弱。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
浮缓:非指节律、指脉形,松弛柔软和紧相对而言。
(风寒,阴邪,脉管紧张。
中风,阳邪,脉管松弛,营阴伤软弱)兼证:鼻鸣(肺窍不利),干呕(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失和升降失调,见:食欲不振,不大便…)提示:外感不可进补厚味、不易消化、刺激性的食物,正气卫外抗邪消食难以兼顾。
(二)凡太阳病,只要见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者。
(43)-只辨证不辨病(中风或伤寒),对症用方的例证。
扩大了桂枝汤的用方范围。
(三)太阳表症兼里实热。
先解表(桂枝汤)后攻里(44、45、164),即使表症是无汗的也用桂枝汤,因为麻黄汤纯辛温,伤阴、助实热。
(四)太阳病兼里虚寒(91、327、387)。
先补里,里气恢复后表随之解,不解者用桂枝汤。
即使表症无汗亦然。
因为里气刚复,不受纯辛温。
(五)太阳病,汗下后,正气受挫,表症仍在者不论有无汗均用之。
(57、15)(六)非外感性营卫失和(53、54)病常自汗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卫气不与营气谐和(说明病情主要矛盾在卫)。
桂枝汤临床应用分析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现代医学卫生领域的研究与拓展,中医理论研究成为人们医学临床应用的重要内容。
桂枝汤,作为我国汉代医著《伤寒论》中的名方,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方剂。
当前医学临床应用中,根据桂枝汤具有的解肌发表,调合营卫等功用,通过随证加减,可用于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效果较好。
[关键词]中医理论;桂枝汤;临床应用桂枝汤,由汉代医圣张仲景所创,由适量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等中草药组成,立法严谨,用药精专,配伍灵活,原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不和病症。
现代中医医学药方中,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冠,实践研究表明,桂枝汤除了可以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抑制病毒,调节肠道和免疫功能以外,对人体呼吸和心肌血流等人体机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本文针对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
1桂枝汤的药物成分及药理分析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以及甘草组成,加清水煎制,去渣取汁服用。
汉代医著《伤寒论》中,桂枝汤原本是为解肌祛邪,调和营卫而创制,所记载的桂枝汤加减变化类方甚多,包括桂枝加桂汤、桂技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等,现代医学临床上往往通过准确辨证,用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得的类方收效甚好。
桂枝汤配伍中,桂枝性温微辛,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能宣通卫阳,祛风散寒,驱邪于外。
芍药酸苦微寒,具有镇痛通经功效,利于治疗胃痉挛、眩晕、痛经等病症,能敛阴液和营于内。
生姜辛温宣散,发汗解表,温肺止咳,解鱼蟹毒或药毒,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具有降逆止呕功能,有利于人体消化。
另外还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散失热量,排出体内病菌、寒气,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甘草气微味甜,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
甘草和大枣能够益气调血,利于养颜。
桂枝与芍药调制,温通卫阳、敛阴和营,两药刚柔相济,具有调和营卫效用。
“桂枝汤”在临床中应用论文
浅谈“桂枝汤”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88-02桂枝汤出自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方剂组成:桂枝9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
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
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且可滋脾生津。
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
桂勺等量合用,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此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
临床加减: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现代研究表明,桂枝汤不仅具有较强的抗炎、镇静、镇痛、镇咳、平喘、祛痰作用,且对体温和汗脉呈双向调节作用。
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故享有“有表解表调营卫,无表补虚调阴阳”之美誉。
许多临床疾病在其病变过程中多可出现营卫、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正如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芳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本人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余年,对桂枝汤颇有独钟,下面浅谈一下临床中用桂枝汤的体会与心得。
桂枝汤原方主治太阳中风,如“伤寒论”条文13中所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现临床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主症见:恶风发热,鼻鸣干呕,汗出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弱。
桂枝汤加减十方在临床中的应用
桂枝汤加减十方在临床中的应用引言桂枝汤是中医中最常用的方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它是由神农本草经中的桂枝加上其他草药配制而成,具有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寒证、头痛、肩周炎、咳嗽等症。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不同,对桂枝汤进行加减方,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桂枝汤加减十方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药汤是将桂枝汤中的生姜、大枣、甘草、生桂枝、炙甘草去掉,再加入白芍药、川芎、当归、陈皮等药材而制成的方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补益气血,养心安神,可用于治疗失眠、心悸、月经不调等症。
二、桂枝去芍药加吴茱萸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吴茱萸龙骨牡蛎汤是桂枝汤的加减方,用于治疗阳虚水肿、体重减轻、失眠多梦、四肢无力等症。
主要药物包括桂枝、炙甘草、吴茱萸、龙骨、牡蛎等。
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桂枝汤的另一种加减方,用于治疗神志不清、恶寒发热、肌肉酸痛等症,主要药物包括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等。
四、桂枝去芍药加薏苡仁生姜汤桂枝去芍药加薏苡仁生姜汤是桂枝汤的加减方,用于治疗病后疲乏无力、腰膝酸软、小腹胀痛等症。
主要药物包括桂枝、炙甘草、薏苡仁、生姜等。
五、桂枝加生姜汤桂枝加生姜汤是桂枝汤的另一种加减方,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等症。
主要药物包括桂枝、炙甘草、生姜等。
六、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是桂枝汤的加减方,用于治疗久病体虚、心悸头晕、失眠健忘等症。
主要药物包括桂枝、茯苓、炙甘草、白术、当归等。
七、桂枝加苏子汤桂枝加苏子汤是桂枝汤的加减方,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肺热咳嗽、胃寒腹痛等症,主要药物包括桂枝、炙甘草、苏子等。
八、桂枝去芍药加黄芪汤桂枝去芍药加黄芪汤是桂枝汤的一种加减方,主要用于治疗气虚患者的症状,如气短、乏力、食欲不佳等。
主要药物包括桂枝、炙甘草、黄芪等。
九、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四肢冷、脉微而长等症。
主要药物包括桂枝、炙甘草、附子等。
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概况
2012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6卷第1期桂枝汤乃张仲景《伤寒论》的第一方,该方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从古至今桂枝汤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
近30余年关于桂枝汤临床应用的文献虽数量很多,但多为桂枝汤加减方。
笔者对桂枝汤原方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整理。
因桂枝汤外可调营卫,内可和阴阳,故以在外营卫失调和、在内阴阳失衡为疾病分类标准,将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1营卫失调1.1外邪侵袭,营卫失调外邪侵袭可致营卫失调,桂枝汤所治病证以典型的太阳经脉中风为主,多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
桂枝汤既散风寒以解肌表,又敛阴和营,是用于治疗此类外邪侵袭、营卫失调的第一方。
陈思芸等[1]用桂枝汤原方治疗高龄产妇产后受凉感冒(头昏眩,恶风,汗出,卧床不起)。
1剂头昏减轻,能坐于床上,2剂而愈。
刘尚成[2]用桂枝汤原方治疗风邪束于肌表、卫阳不展、发热恶风、营阴不守而自汗出、肺胃宣降不利、流涕干呕之证。
服药3剂,诸症悉除而愈。
王群红[3]用桂枝汤治疗小儿因受风寒而致的恶寒、发热、口不渴、流清涕、遍身微汗,依伤寒论服法,服药1剂后,热退而愈。
廖秋源[4]应用桂枝汤原方治疗外感所引起的风寒表虚证(鼻塞流清涕、头身痛、乏力、舌淡苔白、脉缓弱),2剂后,症状大减,继服3剂而愈。
刘长海[5]用桂枝汤治疗风邪侵袭、腠理不密、营卫不和所致的晨起喷嚏不止病例(9点后自然消失)和荨麻疹36例(发病突然、时间不定、云片状风团疹,伴有发热、恶寒、恶心、胃脘不适),均2~3剂而愈。
龙涛等[6]曾经应用桂枝汤原方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治愈24例,显效17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7%。
王群红[3]在文献中描述了用桂枝汤治疗汗出偏沮的病例(左半身无汗伴下肢疼痛8年,左下肢功能受限,血沉、抗“O ”正常),辨证为左右气血不和、营卫失调,治宜解肌发汗、调和营卫。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分析
其中的桂、姜、枣至今仍是我们厨房里的 常用调料。
一、组成与方义:
桂枝15g芍药15g生姜15g甘草10g大枣4枚。1/3量。 原方桂3两芍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分三服 四药来源于食疗
二、仲景用桂枝汤
治太阳中风 对症用方 太阳表症兼里实热 太阳病兼里虚寒 太阳病,汗下后,正气受挫,表症仍在 非外感性营卫失和 阳明中风,阳明经表证的证候类型。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 霍乱止而身痛不休者
治太阳中风(2、12、95)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发热-卫 强-卫阳因抗邪出现病理性亢盛,浮盛于外的表现。 卫阳被伤,卫外失司,风主疏泄,营阴外越故见汗 出,汗出伤营-营弱。
吴谦云:“凡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皆属 表虚,宜桂枝汤主之。……芍药酸寒,酸能敛汗, 寒走阴而益营。”
因此,临床多用白芍,尤其当太阳病误下而传太 阴之时,见腹时痛者,更当倍白芍以补营血之虚。
白芍药性回顾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味酸苦,性 微寒,入肝、脾两经,功能养血柔肝,缓 急止痛,敛阴止汗。《神农本草经》言其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 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汤液本草》 曰:“腹中虚痛,脾经也,非芍药不能 除”。桂枝汤中皆辛甘发散之品,唯芍药 酸苦微寒,能益阴敛血,内和营气,能发 汗以止汗。张仲景云:“无汗不得服桂枝 汤,正因中有芍药能止汗也”。
桂枝汤中以桂枝为君,芍药为臣,姜、枣为佐, 甘草为使,共奏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之功。其汤 头歌诀很多人都稔熟于心:“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 为功”。历代医家对桂枝汤之论述不可谓不多。 千载之下,争论亦不少。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邹城市中医院 黄玉强
一、 桂枝汤的方组剖析
2019/4/2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
加 加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 补阳敛汗
桂 枝 配 白
姜 枣 草
加葛根 加黄芪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黄芪汤
加麻黄→葛根汤,治中风兼经输证, 下利证。
变解表为宣通阳气,排泄水湿,治
芍↓
黄汗病,汗出不透,腰以上必汗出,
2019/4/2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6
刘氏则以本方加黄芪治疗自汗或多汗证,
效果亦满意。初服若效果不显时,则依“复发 其汗”及“先其时发汗则愈”原则,以排除营 卫间的障碍,而达到止汗的目的。至营卫调和 之后,再加黄芪更能发挥黄芪实表作用,防止 复发,可谓经验之谈〔6〕。陈氏从“汗出偏沮, 使人偏枯”理论出发结合本方调和营卫之功, 再加益气固表之黄芪15克、边条参12克治疗局 限性多汗症(又称节段性多汗证)亦取得奇效
2019/4/28
桂枝二越婢一 微发其汗
汤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
桂 加姜 加赤芍 桂枝加芍药汤 通阳益脾,活血和络
枝 配 白 芍 :
枣草↓ 桂枝 汤
加饴糖 加大黄
小建中汤
变解表法为补中法, 建中补脾,调和气血
桂枝加大黄汤 兼泻实
一
收 一 散
加人参重 新加汤 用生姜
变益气和血法
; 加黄芪大枣生姜 黄芪桂枝五物 通阳行痹
2019/4/2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7
(4)仲景的“和法”含义:乃指汗剂、 下剂、温剂诸方治疗作用较为缓和者 而言。
2019/4/2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8
(5)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 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桂枝汤临床应用举隅
桂枝汤临床应用举隅(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桂枝汤;调和营卫;发热;虚劳;痹证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并有调脾胃、滋化源、调气血、和阴阳的作用[1]。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无论外感或内伤,凡见汗出恶风之要证,均以本方加味治之,每每获效,现举案例介绍如下。
1 发热案例1:患者,女,34岁,2006年3月初诊。
形体瘦弱,主因发热、咽喉肿痛2周就诊。
曾在某医院给予抗感冒、抗菌消炎等药物治疗,但体温持续在36.8~38 ℃,继而出现头晕,神倦,不思饮食,汗出,心悸,且发热、咽喉肿痛依旧不减,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数。
前医曾以银翘散加味辛凉解表、利咽止痛、清热解毒,佐以养阴,先后服药10剂不效。
再观其态,患者在病室内仍棉被遮身,布帽遮头,精神不振,懒言少语。
询其尚有头冷怕风,神倦畏寒。
据此,笔者遂考虑此乃卫外不固、营卫不和之证,应舍脉从证,宜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佐以清热解毒。
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10 g,白芍10 g,甘草6 g,大枣5枚,生姜10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
水煎服。
并嘱患者服药后喝热粥,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服1剂自觉神清气爽,继服第2剂后,晨起即可脱帽到户外活动,但仍微恶风寒。
再服第3剂,体温恢复正常,诸症俱消,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前医从风热表实证论治,未获效。
本例发病初起,应属风邪束表,感受风热。
然素体较弱,邪正相搏,营阴受损,外邪不解,卫强营弱,阳气不固而恶风畏寒;营阴不守而汗出、发热。
故以调和营卫为主,佐以清热解毒为辅,用桂枝汤发汗止汗,鼓正祛邪,果然药后汗出病退。
2 虚劳案例2:患者,女,58岁,2006年9月初诊。
平素体弱多病,常易感冒。
终日形寒肢冷,潮热,汗出,恶风,时至6月,仍着棉衣,伴头昏心悸,腰膝酸软,胃纳欠佳,夜寐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汤方剂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桂枝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疗效甚佳,现回顾如下;
1.内服治疗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用桂枝汤合八珍汤治疗10例,疗效颇佳。
以桂枝为主,配灸甘草、白芍,临床随证加减治疗慢性顽固性呃逆数例,疗效显著。
运用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治嗳气、水肿肋痛亦有特效。
对肾小球肾炎、充血性心衰、内分泌失调所致水肿,用桂枝于方中,疗效倍增。
桂枝15克,灸甘草10克,生龙骨、牡蛎各20克,黄芪30克,升麻、柴胡、桔梗各6克,柏子仁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治疗心肌炎后遗症疗效显著。
用桂枝为主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多例,均收到满意疗效,方药:桂枝15克,茯苓20克,川芎15克,茯苓20克,甘草10克。
用桂枝10克为主药,同时伍用灸甘草、砂仁、佛手、赤芍各5克,苍术6克,茯苓10克,阿胶6克,治疗脾虚型贫血26例,效果显著。
用玉屏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红斑狼疮发热疗效显著。
用桂枝20克、麻黄5克、葛根30克、鸡血藤3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川牛膝20克、炮山甲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均获治愈。
2.外用治疗
用桂枝10克、葱须6个煮水洗烫,治疗小儿手足冻裂数例,皆见功效,且不复发。
用桂枝12克、炒白芍12克、蛇床子15克、地龙12克,水煎服,治疗顽固性外阴瘙痒10余例,疗效颇佳。
用桂枝内服外敷,治疗截瘫、偏瘫疗效显著。
治疗方法:除重用桂枝内服外,另用桂枝50-100克,水煎两次,每次煮沸后煎煮15分钟,合并两次桂枝药液,温擦于病区域或截瘫处,每次温擦是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桂枝有消肿散结、杀菌止痒的作用,用于皮肤病治疗效果满意。
治疗神经性皮炎,用桂枝30克、金银花30克、枳壳15克,加水1500毫升煎沸约15分钟(不宜久煎),去渣,待药液微温,洗患处。
治疗足癣,用桂枝30克、防风30克、枳壳1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约10分钟,熏洗。
综上所述,桂枝的用途十分广泛,临床巧妙运用有非常满意的疗效,仅把桂枝用于发汗解肌、温经通阳是不够的。
临床桂枝应用量为5-30克,量小能温阳、通脉、和营,量大则有下气、行瘀、补中之效。
一般在临床见有表证、寒证以及气滞、痰阻、血瘀等病,或见四末不温、畏寒喜暖、舌暗淡或有瘀点、瘀斑皆可用之。
若症见热象,则宜与寒凉之品配伍应用,以免桂枝助阳化热。
对阴虚火旺、大汗伤阴、产后失血、女子崩漏等病,应慎用或禁用,以免桂枝辛温走窜,耗液伤阴。
因桂枝具有平冲降逆下气等作用,故孕妇慎用或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