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导学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狼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狼导学案新人教版

《狼》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研读文本、理解重点虚词“之”;通过探讨问题,深入理解文意,领悟狼的狡猾与屠户的勇敢、机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读课文,懂得在生活中,对待邪恶势力,不光要敢于斗争,而且要运用智慧,善于斗争。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理解古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揣摩语言,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作业,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文章翻译。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生猜谜语)一物像狗又像狐,土黄衣服尾巴粗,会在路上把人咬,也到村里叼吃猪。

(谜底:_______)谁来说说你记忆中的“狼”?作者作品:1、蒲松龄。

蒲松龄,字__________,又字_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____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人。

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__________集,是在他40岁左右历时30多年完成的著作。

“聊斋”是他的__________,“志”是__________的意思,“异”____________________,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二、初读文章,疏通文意1、读准字音(给下列字注音)。

缀__________ 窘__________苫__________ 蔽__________弛__________眈__________瞑__________隧__________ 尻__________黠__________2、读准句子的节奏。

(师点拨)点拨: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其一犬坐于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自由读、范读、个读及齐读。

3、读通课文。

(呈现课文,关注重点字词。

限时交流。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18.《狼》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18.《狼》导学案

狼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汇.(重点)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重点)3背诵全文.(难点)自主学习1.补充知识卡片.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指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给加点的字注音,再自己朗读.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解释下列的“一词多义”词:(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4.解释下列词类活用词.(1)一屠晚归(名词用作动词,屠户)(2)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挖洞)(3)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5.翻译下列句子.(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解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了恶狼因狡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遇狼)→惧狼→()→()合作探究一、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概括文中狼的形象.例:刻画狼的贪婪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刻画狼的凶狠(两狼之并驱如故眈眈相向)刻画狼的狡诈(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前狼假寐)二、课文第2段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它点明了什么主题?通过一个屠户战胜两只恶狼的故事,揭示了狼的凶残、狡诈又愚蠢的本性,赞扬了人的善良、聪明而勇敢的精神,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行善,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三、学习这篇课文以后,你得到什么教益?言之有理即可拓展迁移:1.你能写几个关于狼的成语么?从中可已看出人们对狼有怎样的认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狼的形象代表了什么?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狼奔豕突.关于狼的成语,没有一个是褒义词.中国人自古就在接受着敌视狼的教育,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狼有一种厌恶和憎恨的情绪,邪恶的化身2.谈谈狼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关系狼是一种对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动物,食物链中缺少了它,是不可想象的.3.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怎样理解的?要点:人在大量地破坏生态环境,一些重要物种面临灭绝.4.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请联系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要点: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素质,建立和谐的人与动物相处的环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第18课《狼》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第18课《狼》导学案设计

18《狼》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的寓意及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重点】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学习难点】领悟课文的寓意及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生字词注音。

相称.(chèn) 郁.闷(yù) 一缕.(lǚ)污涩.(sè) 怂恿..(sǒng yǒng) 婢.女(bì)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怅.然(chàng)2.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蜷伏:弯曲着身体卧着。

悲楚:悲哀痛苦。

惩戒:惩罚以示警戒。

妄下断语:乱说断定的话。

逞能:争强好胜不量力而行。

3.作者链接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家境贫困。

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底层人民生活,并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4.作品链接《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教案新人教版word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教案新人教版word版

最新初中语文试题、试卷、教课设计资料18狼知识目标熟读全文,累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1.剖析狼与屠户的形象,掌握文章要旨。

能力目标2.学习本文语言精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布谈论的写法。

指引学生认识狼贪心、残忍和狡诈的天性,懂得对待像狼同样感情目标的恶人要敢于斗争、擅长斗争,才能取获成功。

第1课时1.熟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停留。

2.依据说明理解课文粗心,掌握课文说明中的要点词句。

( 要点 )3.复述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掌握文章构造。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提起狼这类动物,我们立刻就会心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残忍的仇敌之一。

自然,对于狼的实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往日东郭先生遇到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差点被它吃掉吗?幸好农民的帮助,才转败为胜。

今天屠户遇到了中山狼的“后辈” ,又会如何呢?下边,让我们一同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到的感觉。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朗诵时注意以下语句的停留。

一狼 / 得骨止,一狼/ 仍从。

复 / 投之,后狼止 / 而前狼又至。

骨/ 已尽矣,而 / 两狼之并驱 / 如故。

少时,一狼 / 径去,其一 / 犬坐于前。

一狼/ 洞此中,意将隧入/ 以攻后来也。

2.圈点勾勒,理解重要字词,疏导文义。

(1)要点实词①缀行甚远 ( 连结、紧跟 ).②两狼之并驱如故 ( 一同;跟本来同样)...③屠大窘 ( 处境困迫,犯难).④弛担持刀 ( 排除,卸掉 ).⑤苫蔽成丘 ( 覆盖、掩盖 )..⑥眈眈相向 ( 残忍凝视的样子..⑦意暇甚 ( 这里指神态、态度.⑧屠暴起(忽然).⑨狼亦黠矣( 狡猾 ).(2)一词多义敌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盖以诱敌 ( 仇敌 ).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停止 ).止增笑耳 ( 不过 ).意意暇甚 ( 神态、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后来也( 想要 ).) )其积薪其中( 代词,指打麦场).其一犬坐于前 ( 此中 ).之久之 ( 无实义 ).亦毙之 ( 代词,指后狼.前狼不敢前.( 行进 )其一犬坐于前.( 前方 )乃屠乃奔倚其下 ( 就 ).乃悟前狼假寐 (才 ).以投以骨(把).以刀劈狼首 ( 用).意将隧入以.攻后来也(3)古今异义) ( 来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今义:屁股)(4)词类活用狼不敢前 ( 名词作状语,上前).一狼洞此中 ( 洞窟,名词作动词,指挖洞).意将隧入以攻后来也( 通道,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其一犬坐于前 ( 名词作状语,像狗同样).3.学生试译课文,师生共同谈论,纠正错误。

狼》导学案(含答案)

狼》导学案(含答案)

狼》导学案(含答案)狼》导学案第一课时研究目标:1.读通、读懂本文,感受其简洁传神的语言,积累文言词语:顾、暴、盖、止。

2.了解“之”等词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活用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3.了解故事的主旨,把握文章善于识破狼的伎俩、除恶务尽的思想意义。

提示:1.___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该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其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3.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实词的词性活用现象,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正音正字:窘(jiǒng)、眈(dān)、瞑(míng)、寐(mèi)、黠(xiá)、倚(yǐ)、缀(zhuì)、尻(kāo)积累词语:1.窘(紧迫、为难、困窘急迫)眈眈(注视的样子)瞑(闭上眼)寐(睡觉)黠(狡猾)倚(靠)2.时间词语:晚(夜晚、晚上)少时(一会儿)久之(很久)顷刻(一会儿)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结构层次:本文可分为四个层次:1.故事的开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写屠户“遇狼”。

2.故事的发展,写屠户“惧狼”之后“御狼”。

3.故事的,写屠户“杀狼”后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的认识。

4.作者评论,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课文简介: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故事赞扬了屠夫敢于杀狼的勇气和善于杀狼的智慧,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可耻的必然的下场,从而揭示一个深刻的思想:对于狼一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退缩,必须坚决、灵活地斗争。

翻译:正准备离开时,转头看见堆积的柴禾后面,一只狼钻到里面,似乎想从里面攻击他的后面。

要点:方:正准备。

欲:要、准备。

转视:转过头看。

洞:钻进去。

其中:里面。

意:似乎想。

隧入:从隧道中进入。

攻:攻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导学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导学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8 狼学习目标1.熟读,理解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素养。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4.理解文本主旨。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体会现代汉语与古代语法之间的区别。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并理解“狼”这一形象在古人思维中的意义。

知识链接《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学法指导:1.该篇文章是一篇小故事,趣味性强,相信同学们一定喜欢,建议同学们去看多的《聊斋志异》小故事。

2.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关注部分文言词汇,如: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

可通过工具书或互联网对这些字的古字形进行分析探讨,便于加强掌握。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字音梳理】1.分别给下列加横线生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1)眈眈相向 A.dān B.chén(2)苫蔽 A.zhàn B.shàn(3)少时 A.shǎo B.sáo(4)弛 A.cǐ B.chí【字词解释】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7)一狼乃从()(8)屠大窘()【文学常识】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

狼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重点)3背诵全文。

(难点)自主学习1.补充知识卡片。

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

“聊斋”是指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给加点的字注音,再自己朗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解释下列的“一词多义”词:(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4.解释下列词类活用词。

第18课《狼》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题 《狼》 授课者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2、借助注释,口译全文,疏通文意。 3、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主旨。
课文

蒲松龄
zhuì
①一屠 1 晚归,担中肉尽,止 2 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3。
②屠惧,投以骨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5。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尽矣 6,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7。
mínɡ
缀行甚远 屠大窘 苫 蔽成丘 目似瞑
kāo
止露尻尾
xiá
狼亦黠矣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课外搜集与狼有关的成语。

②、 分组,借助注释,口译各段。(一组-①,二-②,三-③,四-④,五-⑤,其余组自选。)
中 6、三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从表达方式上看,全文可分
花 那么,狼象征

飞 10、四读课文,理解本文主旨。(提示:从“屠”与“狼”两方面考虑。)

本文主旨:


11、汝知乎?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代社会里,我们如何对待狼呢?
jiǒnɡ
xīn
shān bì
③屠大窘8,恐 9 前后受其敌 10。顾 11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12 其中, 苫 蔽成丘 13。

dān dān
屠乃 14 奔倚其下,弛 15 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16 相向。
mínɡ
xiá
④少时 17,一狼径去 18,其一犬坐于前 19。久之 20,目似瞑21,意暇甚 22。屠暴

②、一词多义。
亦毙之
之:
溯 1、了解作家作品,三个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 狼》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 狼》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2)

《18 狼》导学案任务:1、积累文言词汇;2、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3、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一、预习:熟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 、写出与狼相关的成语( 5 个),我们发现这些成语多为义词。

2.了解作家及其作品①作者蒲松龄,字,号,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也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②《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 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我们所熟悉的“画皮” 就是出自《聊斋志异》中。

去年我们曾学过蒲松龄的《山市》。

3、字音:缀.()行大窘.()苫.()蔽耽.耽.()狡黠.()假寐.()尻.()尾4、一词多义止: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意: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前:前狼又至狼不敢前乃: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5、词类活用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狼不敢前.一屠.晚归其一犬.坐于前(加分题在空格上填写动物:蜂拥而至鱼贯而入狼狈为奸狐疑鲸吞蚕食;我发现)6、文言虚词其: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一狼洞其中以攻其后以:投以骨盖以诱敌以刀劈狼首之:复投之久之又数刀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两狼之并驱如故二、研读课文,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仿照示例写点评(小组合作合作完成表格)处是一个性刀:转视积薪后:狼一样物境格亦毙之:的恶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语文第18课《狼》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情节结构,疏通文章,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准确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体会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的特点。

3、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屠户机智勇敢地与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把握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缀.( )行大窘.( ) 苫.( )蔽眈.( )眈黠.( )矣目似瞑.( ) 尻.( )尾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分一次。

(1)其一/犬坐于前(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并驱如故( )(2)顾野有麦场( )(3)意暇甚( )(4)盖以诱敌( )4、说说下面句中“其”字的用法。

(1)恐前后受其敌( )(2)一狼洞其中( )(3)以攻其后也( )(4)其一犬坐于前( )5、翻译句子。

(1)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朝代)文学家的《》,作者世称。

全书491篇,多以反映现实生活,表露作者情感。

二、自主学习1、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复述故事内容,注意要表现出故事的六要素。

2、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一狼径去的目的是:。

(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

(3)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3、你认为两只狼仅仅是想吃屠户担中的吗?为什么这样认为?答:。

4、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答:。

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答:。

6、《狼》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二、课文阅读读完全文,完成下面问题。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教案新人教版

18 狼第1课时1.熟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停顿。

2.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注释中的重点词句。

(重点)3.复述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结构。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

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吗?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屠户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圈点勾画,理解重要字词,疏通文义。

(1)重点实词①缀.行甚远(连接、紧跟)②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跟原来一样)③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④弛.担持刀(解除,卸下)⑤苫蔽..成丘(覆盖、遮盖)⑥眈眈..相向(凶狠注视的样子)⑦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⑧屠暴.起(突然)⑨狼亦黠.矣(狡猾)(2)一词多义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止.增笑耳(只是)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其积薪其.中(代词,指打麦场)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之久之.(无实义)亦毙之.(代词,指后狼)前狼不敢前.(前进)其一犬坐于前.(前面)乃屠乃.奔倚其下(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以投以.骨(把)以.刀劈狼首(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3)古今异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4)词类活用狼不敢前.(名词作状语,上前)一狼洞.其中(洞穴,名词作动词,指挖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3.学生试译课文,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8狼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8狼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8狼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8狼导学案第【1】篇〗一、动画导入,板书课题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看动画片。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同学门看屏幕。

(放课文动画)师:片子放完了,你们知道片中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吗?(生回答)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狼和小羊的这个故事。

请同学们坐端正了,认真的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6、狼和小跟老师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32页,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准音节,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师:课文中的生字,你都会了吗,大家看屏幕,认读一下。

(“伙”是三声,在这里是轻声,读的又轻又短,大家跟老师读)师:生字词语大家都读得很好,放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准吗?下面我们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谁愿意来试试。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接读课文)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三、讲读课文,理解内容师:是呀,狼是怎样找碴的呢?我们先学第一自然段。

大家看屏幕放动画)你知道,狼和小羊谁先来到小溪边的?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2、3自然段,看你读懂了什么?(狼想吃小羊,就说小羊把水弄脏了。

)师:狼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下文中的句子。

“你把我喝的谁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投影: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标点不同)师:观察的很仔细,听老师再读一下,能听出什么不同?(范读)(生:第二组表现了狼凶狠、找碴的语气)师:很好,体会的不错,用这种语气,你在把第二组有感情的读给大家。

师:听了狼这些毫无根据的话,小羊的表情是怎样的,课文用了哪个词(“吃了一惊”)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理解这一词语。

同学们,尽管小羊吃了一惊,但还是很温和的同狼讲道理,谁愿意把小羊的话读给大家?(生读)师:你读懂小羊的话了吗?生:(羊不会弄脏水)师:是呀,狼明明知道小羊不会弄脏它的水,却还要指责小羊,你们说狼在干什么?(故意找碴儿)联系这段话,你知道“找碴儿”的意思吗?(找毛病,找借口)狼找毛病,找借口干什么?(吃掉小羊)师:很好,同学们学得不错,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精品学案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精品学案新人教版

18 狼
参考答案
1. zhuìjiǒnɡshān dān xiá
2.(1)连接、紧跟(2)覆盖、遮盖
(3)注视的样子(4)径直
(5)闭上眼睛(6)突然
(7)大腿(8)狡猾
3. (1)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屠户就奔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3)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4. 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留仙聊斋先生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5. (1)目似瞑,意暇甚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6. 遇惧御杀
7.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 (1)对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坏人虽然狡猾,但最终是害人害己。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 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 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

18 狼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方法指导: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也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

(3)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4)答题时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也可以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比较高。

素材积累:
含有“狼”的诗词名句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李白《蜀道难》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遇乐》。

人教版2020年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狼(第1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2020年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狼(第1课时)导学案

《狼》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理清故事情节,揣摩文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把握文中屠户的形象。

3.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学习重点了解作者,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学习难点理清故事情节,揣摩文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把握文中屠户的形象,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方法1.评点法:我们学习第17课《动物笑谈》一课的评点方法,把它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如对课文第一段我们可以这样评点:“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双方。

这是故事的开端。

”我们还可以这样评点:“文章开门见山,点出两狼,扣人心弦。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一边从用词造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性格特点、故事波澜等方面对课文的各段进行分析、评点。

2.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①“留”,即专用名词,如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职称、器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及专业术语等,照录不译。

②“补”,即翻译时补出省略成分。

③“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

④“换”,即把古词(如“谪”“迁”等)换成现代词。

⑤“调”,即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对联“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此对联的相关信息。

2.不看注释,猜读课文;借助注释,再读课文,看看不懂的字句是否猜对了。

3.人与动物之间也有争斗。

描述这类关系的作品,有的旨在突出人的力量,有的为了反衬人的渺小,还有的则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

读时注意思考:本文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课堂导学第一课时一、初读感知(一)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在组内介绍自己根据对联“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查阅到的信息,选个代表在班内发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 狼》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2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 狼》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22)

《18 狼》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词多义。

2、理解、积累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1、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

2、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

2、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本文曲折紧张的情节发展。

2 、掌握本文所寓含的道理。

3、认识狼好的一面,改变一贯对狼坏的评价。

【学习时间】三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解、积累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一、请欣赏齐秦的歌曲《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2、《聊斋志异》:3、读准字音缀()窘()苫()弛()眈眈()少时()尻()黠()瞑()4、词语解释惧:从:驱:窘:恐:顾:瞑:暴:毙:股:寐:黠:5、一词多义止止有剩骨一狼意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6、词类活用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三、合作交流:1、讲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先翻译,再概括大意。

3、学习课文第二段:先翻译,再概括大意。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

2、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合作交流:1、学习课文第三、四段:先翻译,再概括大意。

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3、文章从哪些方面刻画屠户的形象?4、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5、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6、讨论:从《狼》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三、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一、课堂练习:1、解释文言词语。

( 1 )一狼径去()(2)其一犬坐于前()( 3 )一狼洞其中()(4)屠自后断其股()( 5 )盖以诱敌。

从全文看,这段()( 6 )久之()(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 狼》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16)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 狼》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16)

《18 狼》导学案学习目标:1、巩固字词及常识。

2、准确翻译句子。

3、理解课文分析形象。

一、明确目标,自主复习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一)、了解作家作品,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 )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 )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 )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 )的意思,“异”指( )的故事。

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理解课文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嘲笑了象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一句。

6、最后一句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

8、这篇文章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 ()---()9、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0、请将课文中议论部分的原文默写在下面:。

11、文中两狼的计谋是, 。

前狼假寐的目的是,一狼径去的目的是。

12、你知道哪些有关狼的成语,写在下面。

三、展示点拨,解难释疑:四、盘点收获,畅谈心得: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发?五、达标检测,能力提升。

(一)、分别给下列加横线的生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1、眈眈相向 A.dān B.chén()(2)苫蔽 A.zhÀn B.shÀn()(3)少时 A.shǍo B.sÁo ()(4)弛 A.cǐ B.chí()(二)、解释重点实词。

1 、目似瞑.,意暇.甚2、屠自后断其股.3、乃悟.前狼假寐4、缀.行.甚远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 、一狼仍从.7 、屠大窘.8、恐前后受其敌.9、狼亦黠.矣10、其一犬.坐于前11、顾.野有麦场12、乃悟前狼假.寐.(三)、解释重点虚词1、之(1)又数刀毙之()(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久之()(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以(1)投以骨()(2)以刀劈狼首()(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盖以诱敌()3、其(1)恐前后受其敌()(2)场主积薪其中()(3)屠乃奔倚其下()(4)一狼洞其中()(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屠自后断其股()(四)、通假字(1)止有剩骨(2)止露尻尾(3)止增笑耳(五)、词类活用(1)一狼洞.其中()(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其一犬.坐于前()(六)、表现狼的狡诈行为的句子是()A.乃悟前狼假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 狼》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 狼》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8)

《18 狼》导学案
学什么怎样学学习目标: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
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
胜利。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
现象。

课前准备
1.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2.收集有关狼的知识
课堂展示:
1.作家作品简介
2.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 找出重点词句
先个人查工具书解决,后小组交流,

3. 一词多义积累
4.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再在班内交流。

小组竞赛回答
学得怎样 1. 给加粗字注音。

缀行甚远( ) 并驱如故( )积薪其中( ) 苫蔽成
丘(
)( )奔倚其下( ) 眈眈相向( )少时( 目似瞑( )意暇甚( )意将隧入(
) 乃悟前狼假
寐(
)狼亦黠矣(

2. 你对课文了解吗?
( 1 ) 《 狼 》 选 自 , 作 者 是
朝。

(2)《狼》叙述了,告诉了人们道理。

3、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 1 )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导学案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导学案新人教版

狼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重点)3背诵全文。

(难点)自主学习1.补充知识卡片。

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

“聊斋”是指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给加点的字注音,再自己朗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解释下列的“一词多义”词:(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4.解释下列词类活用词。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优质导学案)第五单元 第18课《狼》导学案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优质导学案)第五单元 第18课《狼》导学案

狼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重点)3背诵全文。

(难点)自主学习1.补充知识卡片。

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

“聊斋”是指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给加点的字注音,再自己朗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解释下列的“一词多义”词:(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4.解释下列词类活用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18 狼
学习目标
1.熟读,理解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素养。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4.理解文本主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体会现代汉语与古代语法之间的区别。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并理解“狼”这一形象在古人思维中的意义。

知识链接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学法指导:
1.该篇文章是一篇小故事,趣味性强,相信同学们一定喜欢,建议同学们去看多的《聊斋志异》小故事。

2.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关注部分文言词汇,如: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

可通过工具书或互联网对这些字的古字形进行分析探讨,便于加强掌握。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字音梳理】1.分别给下列加横线生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1)眈眈相向 A.dān B.chén
(2)苫蔽 A.zhàn B.shàn
(3)少时 A.shǎo B.sáo
(4)弛 A.cǐ B.chí
【字词解释】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
(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7)一狼乃从()(8)屠大窘()
【文学常识】
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
1.借助注释初读课文,然后合上书,尝试用自己话讲述该故事。

2.请你逐段分析本文,简要阐述各个段落所描写的内容。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1.同学们,本文情节波澜起伏,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和动词的合理使用生动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请同学们互相合作,将这系列动作描写与动词找出来进行分析。

示例:“缀行甚远”、“并驱如故”一个缀字与一个驱字,生动表现了狼的贪婪与凶狠形象。

2.搜集与狼相关的成语,看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与同学共同搜集狼的有关资料,看看狼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并说说你的收获。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意义或用法
(1)顾野有麦场()(2)屠乃奔倚其下()
(3)乃悟前狼假寐()(4)屠暴起()
(5)以刀劈狼首()(6)盖以诱故()
2.下边句子中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狼亦黠矣,而倾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说明其中的语法现象,并翻译该句子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1)A (2)B (3)A (4)B
2.(1)闭眼;(2)空闲;(3)大腿;(4)睡觉;(5)紧跟;(6)原来;(7)跟从;(8)困窘急迫
3.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先生;《聊斋志异》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
1.略。

2.第一段描写了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写屠户畏惧狼,两次投骨不能摆脱狼的追踪,表现了屠户的谦让和狼的贪婪。

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第四段讲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警觉和狡诈艰险,这是故事高潮和结尾。

第五段发表议论,点明主旨,说明人类的聪慧将永远战胜邪恶势力。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不前二字表现了畜生的谨慎,眈眈又表现了狼的凶恶。

“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都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表现了屠夫的害怕和侥幸心理;“顾”“倚奔”“弛”“持”等,变现了屠户决心斗争的觉悟。

“暴起”“劈”等动作描写表现了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等等,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邪恶狡诈形象,通常用其形象表现恶人或邪恶势力。

狼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有特性的的动物,它们群居,拥有十分团结的力量,它们对自己的配偶忠诚,护犊爱幼,这是在人类世界中都值得深为赞赏的品质。

如此看来,狼并非是一种十恶不赦的动物,我们对它也存在着片面的看法与误解。

故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课堂检测
1.(1)看见(2)于是(3)才(4)突然(5)用(6)用来
2.C
3.(1)前进,形容词用作动词。

翻译:狼不敢前进,瞪着眼朝着屠户。

(2)像狗一样,名词活用作状语。

翻译: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的
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3)打洞,名词用作动词。

翻译: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想钻洞进入来攻屠户的后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