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业集约化经营状况研究 农业经营从模式上可分为粗放型经营和

合集下载

农业经营管理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关系

农业经营管理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关系

农业经营管理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关系1.引言1.1 概述农业经营管理规模化和集约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农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和农户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规模化经营是指农事活动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大面积地进行,包括农田面积的扩大、种植养殖规模的增加以及生产要素的集中。

而集约化经营则强调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高的产出和效益,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农业经营管理规模化和集约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我们将分析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说明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们将探讨规模化和集约化对农业生产效益的影响。

通过规模化经营,农业企业和农户可以利用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增收致富。

而通过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分析规模化和集约化在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制度创新,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优势,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为农业管理者、农户和制定者提供参考,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

2.正文2.1 农业经营管理规模化的概念和特点农业经营管理规模化是指农业生产中农民、农户、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规模上的扩大和集中化。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经营规模化能够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通过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可以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获得更高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经营规模化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经济基础》期末复习题

《农业经济基础》期末复习题

农业经济基础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农业是一个()部门。

A. 生产B. 生活C. 消费D. 分配2. 农业不具备()功能。

A. 经济B. 社会C. 文化D. 宗教3. 按照土地用途进行分类,错误的是()。

A.农用地B.非农用地C.未利用土地D.滩涂地4. 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耕地分布分别是()。

A.少;均衡B.多;均衡C.少;不均衡D.少;均衡5. 不属于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决定因素的有()。

A.农业自然资源状况B.社会认可和经济状况C.农村人口规模D.政府政策6. 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征分别是()。

A.大;多B.小;多C.大;少D.大;多7. 农业资金特征不包括()。

A.功能性B.农业资金的外部性C.农业资金的政策性D.农业资金的高收益性8. 工资性收入不包括()。

A.建筑业收入B.商业收入C.种植业收入D.餐饮收入9. ()是农业经营形式及其制度的总称,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范围下,以财产权益关系为前提的产权制度、积累和分配制度、管理与服务制度以及对外能够与市场经营相适应、对内能够整合资源和收益的组织载体。

A.经营体制B.农业经营体制C.双层经营体制D.家庭承包经营10. 土地的所有权与()分离,是产生家庭经营这一基础层次的前提。

A.承包权B.流转权C.收益权D.经营权11. 农业技术特性支持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原因有()。

A.农业技术应用有规模限制B.农业技术关联性大C.农业技术研发成本高D.农业技术的运用可以由单人进行12. 哪个时期开始出现自耕农阶层。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奴隶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3. 美国家庭农场的特点是()。

A.土地公有化B.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C.农民职业素质低D.经营专业化14. 下边哪位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A.查理·季特B.夏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哪一年正式实施的?()A.2005B.2006C.2007D.200816.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三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个?()A.土地B.科学技术C.资金D.劳动17.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基本格局。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模拟试题B参考答案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模拟试题B参考答案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模拟试卷B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所谓农业经营制度,是指一定宏观环境条件下,以财产权益关系为前提的产权制度、积累和分配制度、管理与服务制度,以及对外能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对内能够整合资源和收益的组织载体。

2、农业企业是指使用一定劳动资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活动的盈利性经济组织。

它既包括以土地为投入要素直接经营农、林、牧、渔业的经济组织,也包括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加工、服务等相关活动的企业。

3、市场细分就是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一种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划分成若干消费者群,进而选择、确定自己目标市场的过程。

4、农业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企业,依据本国农业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农业企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上调整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使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和产品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向流动,通过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等国际合作方式,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农业经济体系。

二选择题1、A2、C3、D4、A5、C6、B7、B8、A9、B 10、D11、A 12、C 13、B 14、D 15、D三简答题1、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牵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经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

特征:(1)生产专业化(2)布局区域化(3)经营一体化(4)服务社会化(5)企业规模化。

2、(1)农业生产型公司:这类公司主要是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农业生产大户或是进入农业领域的城镇实业家成立的,单纯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公司。

(2)农产品加工型公司:这类公司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

国开电大2022春一村一各专业复习资料农业经济基础2021

国开电大2022春一村一各专业复习资料农业经济基础202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40道题,共80分)1.农业的最根本特征是(D)。

A.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B.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C.农业生产时间和农业劳动时间不-致D.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2.农业的负外部性包括(A)。

A.水资源耗竭B.农业景观C.生物多样性保持D.二氧化碳吸收3.关于土地的自然特征中,表述错误的是(C)A.土地面积有限性B.土地固定性C.土地报酬递增可能性D.土地质量异质性4.不属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特点的是(A)。

A.小规模性B.动态性C.异质性D.地区性5.农业规模经营主要有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两种形式,不属于集约经营方式的是(C)A.单位土地投人较多劳动B.单位土地采用较多先进技术C.主要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D.单位土地采用较多劳动和先进技术6.不属于劳动力特点的有(A)。

A.流动性B.可再生性C.两重性D.流失性7.不属于农业劳动力特点的有(D)。

A.生产的季节性B.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C.劳动内容多样性D.劳动成果的稳定性8.以下(B)不是财产性收人。

A.股票股息B.补贴C.存款利息D.房租、地租9.一般地,可以按农业信贷资金(B)的不同,把农业信贷资金划分为商业信贷资金、合作信贷资金、政策信贷资金、民间信贷资金四种类型。

A.需求主体B.供给主体C.供给客体D.需求客体10.农户资金投资不涵盖(D)A.农业设施建造支出B.农业生产费用C.农产品存储、销售费用D.城市建设费用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B)。

A.家庭经营制B.小佃农经营制度C.合作制D.小农户个体经营制度12.(D)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个经营层次,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

A.土地经营制度B.集体统一经营C.农业经营体制D.农村家庭承包经营13.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动因?(D)A.家庭承包责任制缺陷的推动B.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C.农民收人增加的需求D.家庭农场发展限制了技术进步14.家庭农场的特征有(B)。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业: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2、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3、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4、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5、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6、粮食安全: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安全的、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7、农产品的期货交易: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预先签订产品买卖合同,而贷款的支付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8、比较成本学说: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9、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10、土地集约经营: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1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12、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综合。

最新版《农业经济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最新版《农业经济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城乡人口迁移学说是由哪一个经济学家提出来的?()(5.0 分) a 托达罗b 刘易斯c 拉文斯坦d 舒尔茨2.由于市场是一种“效益和效率”为先的经济形态,所以当劳动力在某一生产部门形成劳动力成本过高而不经济的状态时,市场将迫使该生产部门或单位排除多余的劳动力。

这是劳动力转移的()原则。

(5.0 分) a 节约b 转移c 以上都是d 提高3.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非农就业机会和总量,赶不上农村人口绝对量的增长。

也就是非农就业机会较快增长的效应,被更快的农村劳动力的增长抵消了。

这就是人口()效应。

(5.0 分) a 增加b 过剩c 阻滞d 过快4. 资金的储备阶段是农业资金运动的()阶段,也叫供应阶段。

(5.0 分)a 第三b 第四c 第一d 第二5. 固定资金的运动,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开始,属于()投入。

(5.0 分)a 多次性b 两次性c 一次性d 不间断性6. 按来源,可把农业资金分成()。

(5.0 分) a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b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c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d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7. 按分配形式,可把农业资金分成()。

(5.0 分) a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b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c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d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8. 按用途,可把农业资金分成()。

(5.0 分) a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b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c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d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9. 按周转性质,可把农业资金分成()。

(5.0 分) a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b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c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d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10. 资金的循环是指资金经过四个阶段。

化肥、农药处于哪个阶段?()。

(5.0 分) a 分配b 生产c 销售d 供应二多项选择题1. 传统农业主要表现为()。

(5.0 分) 脑力劳动机器作业自给自足手工劳动2.现代农业是()的农业。

农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农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农业:农业就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与自然力,通过自身得劳动强化与控制生物得生命过程,以取得人类所需要得物质产品得生产部门。

狭义得农业专指种植业,广义得农业则包括农、林、牧、渔四个部门•自然再生产:就就是生物得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与转化得过程•(农业生产得基础)经济再生产:就是指在一定得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得得活动,利用与改造动植物得生理机能与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得社会再生产过程。

生产时间:劳动对象处于生产领域得时间。

劳动时间: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得时间.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得比重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得增加,家庭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得比重则会下降.农业得多功能性:就是指农业在向人类提供粮食与工业原料得同时,还具有其她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得非商品性产出功能。

配第-—克拉克定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得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越大,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得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中得比重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大。

库兹涅茨法则:(1 )随着时间得推移,农业部门得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得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得比重处于不断下降。

(2)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得比重大体上就是上升得,但就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得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服务部门得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得比重与服务部门得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得比重基本上都就是上升得。

钱纳里标准结构:随着业化得推进,第一产业得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得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得比重缓慢提高。

当第一产业得比重降低到2 0%以下、第二产业得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 D 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得比重进一步降低到 1 0 %左右、第二产业得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工业化就到了结束阶段。

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及作业

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及作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及作业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农业?什么是农业的基本贡献和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基本贡献有四种形式: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外汇贡献。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还具有五个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粮食安全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2、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

(作业1)3、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仅作为了解内容,不作为考试内容)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1、什么是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有哪些?农产品供给就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并且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农产品供给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二是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

农产品供给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农产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生产成本及技术条件、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同时影响农产品供给变动的因素还有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农产品生产者数量,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其他因素。

2、什么是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构成农产品需求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二是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具有支付能力。

农产品需求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中间需求的变化;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消费者的文化习俗;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政府的消费政策。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第二章1、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生产为主、与社会化生产相联系、以现代农业科学为依撑2、现代农业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四个结合)1)、两个经营层次的有机结合:社区性合作组织中的统一层次和和农户这一基础经营层次2)、农业经营单位和农户生活单位的有机结合3)、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4)、农业经营成果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机结合3、目前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问题:1)、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受侵犯2)、耕地的细碎化与经营规模狭小3)、集体经营功能弱化4)、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措施:1)、认真贯彻相关农业法规,是农业家庭经营纳入法制化轨道2)、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制度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克服家庭承包经营的弱点4)、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为家庭承包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三章1、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那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标志是什么?1)、原始农业:使用简单的石质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2)、传统农业:古代农业:以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代替原始的石器农具;畜力逐渐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生产效率低,进步缓慢近代农业:大工业生产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农具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开始采用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的成果;自然经济向商业化、社会化的生产转化3)、现在农业:(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人畜力工具和设备(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3)、把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对农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社会化的大农业2、现代农业的四大基本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1)、农业运行市场化:农业调节机制的市场化、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建立起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2)、资源配置合理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的组织方式发生根本变化3)、农业发展可持续化:(1)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并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同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选用适应农业生态规律的农业技术,是农业的产出和增长简历在资源与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使生产者以可持续方式利用农业资源,形成良性循环(3)将农业的发展同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起来4)、组织管理科学化:(1)科学的组织生产力,以一定的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果(2)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农业运行机制(3)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决策水平和生产管理的效率3、为什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额必然趋势?4、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2)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3)改革耕作技术3)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1)转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2)增加农业资本,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4)、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5、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2)建立一个合理、高校、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3)建立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6、外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有哪几种类型?各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美国型:优先发展机械技术,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日本型:优先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大力提高土地的生产率3)西欧型:同步发展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栽培技术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

土地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的概念

土地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的概念

土地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是农业生产中两种不同的经营方式。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地区,这两种经营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一、土地粗放经营的概念土地粗放经营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指的是农民在利用土地资源时所采用的一种低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

土地粗放经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耕地利用率低: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农民通常会选择种植粮食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耕种技术和管理措施,导致耕地的利用率较低。

1.2 低投入、低产出:由于土地粗放经营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农民通常只能依靠自然的灌溉和化肥,导致作物产量较低,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1.3 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土地粗放经营方式容易造成土地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土地的持续利用能力受到极大的威胁,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二、集约经营的概念集约经营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指的是在相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上,通过科学的耕作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农业生产的高效率。

2.1 科学的耕作技术:集约经营着重强调科学的耕作技术,包括科学施肥、灌溉、种植密度等方面,以确保土地的充分利用和作物的高产量。

2.2 高投入、高产出:相较于土地粗放经营,集约经营采用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包括化肥、农药、机械化等,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出和高效益。

2.3 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集约经营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的浪费和破坏,保持土地的营养和肥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土地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的比较3.1 生产效率比较:相对于土地粗放经营,集约经营能够实现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的产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3.2 资源利用效率比较:集约经营能够更加科学地利用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要素,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次作业答案(1-3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次作业答案(1-3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次作业(一、二、三章)1.试对照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当地农业当前的发展重点。

(第一章第一节)答: 20世纪,世界农业取得辉煌成就,也遗留诸多问题。

21世纪,世界农业如何发展,众说纷纭。

只有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并充分考虑农业自身特点,才能对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做出相对正确的预测。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在21世纪,我市农业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一、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人均占有资源量呈不断下降趋势。

要充分利用地球的各种资源,养活、养好世界人口,只有改变目前大多数国家存在的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走向集约型农业发展的模式,世界农业才有出路。

世界农业走集约化增长的路子,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集约化、生产资源集约化和生产技术密集化等方面。

二、农业生产多元化。

农产品市场的一体化使农产品经营性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增强各自的竞争力,农业经营“多元化”将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农业经营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作物种类多元化、生产模式多样化、生产技术多样化、生产技术多样化、生产目标多元化。

三、农产品经营全球化。

农产品经营全球化成为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之一,农产品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农业跨国公司不断扩展。

四、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将使未来世界农业的特征,使资源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显着提高,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

信息化作为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快传统农业信息化改造,发展农业科技、商贸信息市场,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农业数据库,充分发挥农业数据库作用,信息技术为未来农业科技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2.试析确立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章第二节)答: 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因此,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二、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6)2.1 农户家庭经营 (7)2.2 农民合作社 (9)2.3 农业企业 (10)2.4 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2)三、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13)3.1 农户家庭经营存在的问题 (14)3.2 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5)3.3 农业企业存在的问题 (16)3.4 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17)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策 (18)4.1 加强政策支持 (20)4.2 提高农民素质 (21)4.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2)4.4 创新金融制度 (24)五、结论与展望 (25)5.1 研究结论 (26)5.2 研究展望 (27)一、内容简述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

本文档将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包括各类主体的数量、分布、经营规模等方面的数据统计。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市场准入等方面。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可以找出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拓宽市场渠道等方面。

论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论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论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一应点,终皤懒飙,狃衩,伯,农村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妁今后15年我国控济与社会发展的两大任务之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率先承担起这一转变的重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氏控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内涵粗放型增长又称为外延增长.农业粗放型增长就是指主要依靠扩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土地投入,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来增加农业产出的增长方式.在粗放控营方式中,土地的数量和土壤的自然肥力对于农业增产特别重要,在单位面积上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均较少,而且活劳动所占比重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少,单产低.总产量的增长主要靠扩大耕地或农业用地.桌约型增长又称内涵增长,农业桌约型增长就是辐主要依靠提高农业要素生产卒(土地生产卒,劳动生产卒,资本生产卒)来增加农业产出的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通常在采用新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实行.由粗放经营向桌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必然.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桌约型转变也就是指农业增长从主要依靠扩大农业投入转变副主要依靠提高农业要素生产卒这一轨道上来.按照桌约化程度的高低,桌约经营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劳动密集型.即以投入活劳动为主的控营类型{二是资表密桌型,即以投入物化劳动为主的控营类型;三是技术桌约型,即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经营类型.技术桌约型是桌约控营的最高屡次.集约控营的发展程度取决于车}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井受辜}会制度的制约和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状况的影响.因而各国,各地在不同时期农业桌约控营的发展程度和途径也不尽相同.二,我田农业由租教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然性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不断的投入.从总体来看,1949~1990年问,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生产卒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不到20%.而总要素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80%以上.除了"一五"时期,"调整时期" 和"六五"时期农业甚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在%左右以外,太多数年份贡献率偏低.其中"二五","五五","七五"竞为负值.这意味着农业增长主要依靠农业要素投入的粗放型控营.不仅农业控营效苴和农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而且人口,资源,环境和控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苴尖锐.因此,为推进农业和农村控济的健康发展.惠l殂?农村改革切要求农业经营实现粗放到集约的转型.量和数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一)集约经营是解决资源有限和经济发展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矛盾的根本途径.::型的转囊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及其相应的生态(一)科学开发,利用,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综环境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条件.我国农合利用率.业长期以来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当前,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把开人口生存所需食-韵及其他农产品的生产.我国演,种用资源和节约资源紧密结合|是来,切实保人均薪地只有1:3亩,饭及世界平均水平的,h护现有的农业资源,掘发展后备农业资源,最4.人均占有年径流量2474,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和人均占有量很不平衡;另一方面,在未采相当长的时间内.随着工业化及城镇扩展进程的加快.我国非农产业发展还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资源.同时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等现象日益严重.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生产的资源约束.因此,我国农业的特续增长必须走集约控营的路子.(二)桌约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妊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就大多数农民而言,弃熟就生,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并非易事.如果农业实现集约经营,通过提高每单位投入的产出量或降低每单位产品的生产要素使用量.从根本上改变低产低救的经营方式.就可以吸引农民提高文饨技术水平,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集约经营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从现在到2010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结构变动的关键时期.随看^g1.的持臻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从需求结构上看,食物消费和谷物食品曲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而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和水果,蔬菜,饮料等食品的消费量呈迅速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今后15年,高价值的农产品需求将加速增长,加上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将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这种变化,只有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不断增加农产品品种的数量为拔心的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展22大限度地提高各种资源的综合效益.一是蛙续挖掘现有耕地资源的潜力,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通过兴修水利,改茛土壤,增设肥料,改进耕作技术等措施,改造中低产田,使土地产出丰达到较高水平.二是挖掘非耕地潜力,加大租赁拍卖"四荒"使用权力度,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市场农业,富裕农民.三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实施高产稳产,增收增效的基础工程.通过造林种草,坡地保护性利用和修建小塘坝,小水库等办法.尽可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四是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目前,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建土产前,产中,产后的社畚化服务体系,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把这些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二)依靠科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埭合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结构就能带来效益的增加.实行农业集约经营就是要提高农业投入的科技含量,用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产品,新品种替代老产品,老品种.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农业自我积幕,自我发展,自我再投入的能力.结构调整要强调农业综合开发.实现平面开发与立体开发相结合,充分利用时间与空问,全方位集约开发资源,达到投入少产出多和持续增长的目的.(三)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加强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和中心环节.由于农业科研和稚广的特殊性.政府要加大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褒,事,1,彩农檄革的投费力度,迅速扭转近年来只强调农业科技市'1—2O专强建研和推广所面临的困境,使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增—日0::'_, 长的主要源泉.针对现阶段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i::.应用水平较低的状况(农业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1_艺暑:j献份额仅占约30%),应采取系列措施予以改舞薯毫:毒善.首先.加大国家用于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农:;皇:.电广的经费投入,并使农业科技的增长速度高于农蕊业篝善j全广,不断增强农业的现实生产力.其次,要保持我''':蔓j昱基;保肥,农药,地膜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培植高产优质舅巷?繁—墩j翻品种.第三.要制定和落实能够保证农技服务体譬誊羹::曩羹麓::系完善和正常运转的政策措施,稳定农技队伍,础曩÷目护健全农技推广体系.通过农技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溉疆孽j更:羹羹地:蠹鬈机技的能力.第四,重视继承和发扬我国农业精耕'薯',-'细作的传统农艺,使现代科学技术同精耕细作密..:...切结合.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第五,'比:薯制增加农业科技储备.通过增加农业教育和科研投÷厶资,穗定现有科技人才,培养未来科技精英t解决何泽智好未来农业科技的储备问题,保证农业的可持续,二_——.-—~f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个事关全(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局的根本性问题.中央反复强调,农业的基础高农业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在实际工作中.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尤其是农业丰收之后,却有放松农业的倾向.力.要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要靠有文"九五"期间,耍保持粮油肉果等主要农产品稳化,有知识的农民把科学技术运用l生产实践中定增长.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农村如期实现小击.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康目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作为农业现代化基础工程来抓.各级政府在抓好和保护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农村文化正规教育的同时,要大力普及农业职业一,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基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农业专础地位业技术知识;通过开展"科技兴村","科技之冬",(一)发达国家一直把农业放在重要的战略"科技之春"和"绿色证书"等活动,从农民中培养地位.尽管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被称之选拔各类技术人才;通过实行科技集团承包,选为"信息经济社会"的阶段.但他们对农业从来派科技剐县,长.使科技人才,广大农民群众与没有放松过.发达国家把农业看作是重要的战农业发展三者紧密结合,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略产业,认为农业对内起着稳定政局,保障国家未转变.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外则(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是奉行强权政策,占领国际市场,对第三世界国23。

农业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农业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发现价格功能
发现价格功能是指期货交易所将同一期货农产品的众多买卖者集中 在一起,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而形成的 具有真实性、连续性、权威性、未来性价格的过程。发现价格功能是 建立在农产品期货价格能够充分反映相关信息的前提之上,逐渐接近 于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的农产品现货均衡价格的过程,可以认为期货价 格是对未来现货价格的走势进行预测的过程。这种期货价格的预测性 是价格发现的本质核心,也是期货市场有效性的一种体现。
些功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 品价格来体现。 规避风险功能 期货市场回避风险功能的发挥是以套期保值交易作为手段的。套期保 值之所以有助于回避价格风险,其基本原理就在于某一特定商品的期 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在同一时空内会受到相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而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相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两 个市场上的这种价格关系,取得在一个市场上出现亏损,在另一个市 场上获得盈利的结果。另外,当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期时,现货价格与 期货价格趋于一致,二者的基差趋于零。两个市场在最终价格上的趋 同性也使套期保值交易行之有效。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 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即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 产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 国家竞争优势是由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 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行为)和两个辅助因素(政府行 为和偶然事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吉芬农产品 吉芬农产品是指低档生活必需农产品,其价格上升而需求量反而上 升。例如,当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时,农产品消费者为了维持生活不 得不压低生活标准,就增加低档农产品例如土豆的需求。这种价格上 升,需求量反而增加的现象,被人们称为“吉芬之谜” ,产生这种现 象的商品称作“吉芬商品” 。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 性 交易费用 粮食安全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又称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 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 变动率的比率。 所谓交易费用,就是使用价格体系时所发生的发现相对价格、进行谈 判、签订契约、实施监督、设立解决纠纷的安排等费用。 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 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 需要及偏好。粮食安全有以下四个要素构成: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 定性,粮食的可获得性,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 农产品供给变动 农产品的供给并不是一个特殊的量,是指在每个价格下供给量的全部 关系,供给是由整个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表述的,当农产品本身的价 格不变时,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 线的移动,这种变动称为供给的变动。 农产品供给量的变 动 农产品供给量是在某一特殊价格上为销售而提供的具体的农产品量, 由既定的供给曲线的某一点来表示。当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其他因素不 变时,农产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 曲线上移动,这种变动称作供给量的变动。 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是“有形市场”的一种较高级的 市场形式。它是指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 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一般从农产品贸易的两个发展层次上来理解:一是指进行农产品批量

粗放型和集约型是什么意思

粗放型和集约型是什么意思

粗放型和集约型是什么意思
粗放型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集约型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

以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扩展资料
一、两者的特征不同:
1、集约型的特征:
质量经营的特征。

应把质量经营放在重要位置上,从过去一贯性以“外延扩大”和“争地盘,壮块头”为主的经营思路转向以“强化内涵”和“练内功”为主的经营思路上来,在资产质量、负债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上档次、上台阶。

2、粗放型的特征: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二、两者的具体表现不同:
1、集约型的具体表现:具体表现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

2、粗放型的具体表现:主要的粗放型经济形式有两种:一是迁移农业,二是游牧业。

迁移农业主要分布于森林一类的地方。

如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土著人就有这种经济形式;游牧业当然主要分布在草场草地一类的地方,如我国西藏部分地区。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经营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编号:170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经营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编号:170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经营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706〕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1-〔〕是假定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投入要素的数量与最大产量〔或产值〕之间关系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

A.随机前沿分析法B.包络分析法Co农业生产函数分析法D.时间序列分析法2.〔〕对以往混乱的规模理论和集约度理论进展了整理,将规模区分为投入要素的规模和产出结果的规模,并对集约度进展了明确的界定。

A.金泽夏树B.和田照男C.高桥正郎D.矶边秀俊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开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A.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B.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C.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D.社会化、市场化、组织化、专业化4o当前我国农户经营的企业化主要有〔〕种形式OA.一B.两Co三Do四5.我国家庭农场的开展现状包括〔〕oA.以种植业为主,种养结合快速开展B.制度持续完善,管理服务水平提高C.开展思路持续创新,开展模式逐步建立D.以上都是6.下面选项中,〔〕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形式。

A.统一经营形式B.统分结合形式C.保护价收购产品形式D.自由经营形式7.〔〕是国民经济开展的根本细胞。

A.企业B.合作社C.农户D.家庭农场8.按照行政体系,中国从中央到乡镇的农业公益性服务组织共分为〔〕级?A. 3B. 4C.5D. 69.耕地可分为〔〕。

A.水田水浇地园地B.水田水浇地林地C.水田旱地草地D.水田水浇地旱地10.单一经营的主要生产部门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到达〔〕以上。

A.80%B.70%C.60%D.so%二、判断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1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那么中未表达 "关怀社区〞的内容。

〔/〕12.平均产量指可变要素或资源的平均生产力,可以用AP二Y/X来表示。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经营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706)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经营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706)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经营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706)盗传必究一、单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1.农业经营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包括( )。

A.数量分析方法 B.调查研究方法C.归纳法和演绎法 D.定性判断法2.( )是根据近期资料来计划未来土地、劳动、设备以及其他农民所有资料的有效利用,并估计未来农场的作物、牲畜以及其他生产费用与收入,以计划最有利的生产。

A.个案法B.农场预算法C.农家访问法 D.农场管理法3.( )的实行重塑了农户的微观经营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A.个体所有 B.集体经营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集体所有4.农户分化方向包括( )A.纯农户 B.兼业农户C.非农户D.以上都是5.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不包括( )A. 生产计划管理 B.生产要素管理C. 生活服务管理 D.生产过程管理6.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原则有( )项。

A.5 B.6C.7 D.87.(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

A.企业 B.合作社C.农户 D.家庭农场8.按照行政体系,中国从中央到乡镇的农业公益性服务组织共分为( )级。

A.3 B.4C.5 D.69.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土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 )。

A.一 B.二C三 D.四10-指数平滑法是( )的一种方法。

A.定量预测方法 B.确定型决策方法C.风险型决策方法 D.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二、判断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11.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农民个体经营成为当时我国农村土地经营的基本经营形式。

(√)1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统一的模式。

(×)13.有些农业投资项目是多目标运行的项目,其效果具有多重性,这说明农业投资项目效果具有依赖性。

(×)14.美国的农业经营学起源于1 9世纪末,最初主要集中于农场管理性质的生产费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农业集约化经营状况研究农业经营从模式上可分为粗放型经营和集约化经营两种,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南京市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用地范围逐渐缩小,在这样的态势下,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程度,利用较少的农业用地生产出较多的农业产品,努力提高农业土地效益,是南京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集约化的概念、特征及衡量指标(一)农业集约化的概念及其特征集约化经营与粗放型经营相互对立,是用来描述一个经济系统实现长期增长的基本途径与方法的两个范畴,也就是两种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化经营”一词最早是由前苏联提出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率开始出现下降,随后经济状况不断恶化,促使这些国家的学者对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前苏联在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经济向集约化为主的发展道路过渡的目标。

前苏联学者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关于“外延”和“内涵”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靠投入实现产出量增长的“粗放增长”;另一种则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增长的“集约增长”,并进而提出,今后的经济发展要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

1986年在苏共二十七大上,前苏联又进一步确定了“生产的全面集约化”、“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的经济发展方针,重申集约化的重要性。

在前苏联学者的研究中,将集约化经营定义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

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对经营诸要素进行重组,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对农业而言,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而农业的粗放经营则与此相反,是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下,以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较少的投入为特征,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

简单地说,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就是减少土地使用面积而扩大产出的一种经营方式,而粗放型的农业经营则是通过增加土地的使用面积达到提高产量的一种经营方式。

可见,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

在农业生态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农业的集约化经营还可以避免由于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而带来的生态问题。

因此可以说,现代集约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方面的深化和运用,它是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前题,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最大目标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

以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内涵为依据,可以根据不同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对农业的集约化经营进行分类。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的增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因此,将农业集约化经营分为三种类型,即劳动集约化、资本集约化和技术集约化三种类型。

依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该国和地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制度安排所决定的。

因此,农业集约化方式和类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资源的占有状况和社会对经济增长的需求压力,以及经济运行体系和运行的外部制度环境的不同组合,它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粗放到集约的持续发展的过程。

在整个发展阶段上,农业实现了由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到自然的传统农业,再发展到以商品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农作体制上,由游耕制→休闲制→连年耕种制→复种制;在水资源的利用上,由旱农制→粗放灌溉制→节水灌溉制→节水养水制;在用养关系上,则由完全靠自然肥力→自然肥力加农户内物质循环→自然肥力加人工肥力→人工肥力为主。

这是一种逐步走向集约化的过程,随着农业由粗放向集约方向发展,土地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等的制约和影响,农业集约化的生产类型会有很大的差距。

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由于工业无法向农业提供大量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劳动力尚不能大量向工业转移,资金不足而农业劳动力十分充裕,一般以农业的劳动集约化经营为主,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十分有限,因此许多地方不得不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实行粗放经营来增加产量。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农业有可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农业机具和其他技术条件,从而为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提供了可能。

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使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生产资料日益增多,而投入活劳动量则相对地以至绝对地下降,农业的集约经营类型逐渐从劳动集约转向资本集约。

其次,由于宜垦荒地资源日益减少,垦荒的投资效益降低,也迫使人们转向集约经营。

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如微处理机、原子能和生物工程等应用于农业生产,知识、技术和信息越来越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而又促使农业的集约化类型由资本集约向技术集约转化。

从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历程可以看出,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方式由劳动力集约化——资本集约化——技术集约化的转变是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最终目标。

另外,实行集约经营还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可以通过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而降低农产品的个别价值,使更多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额外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进而分享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近半个世纪来,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集约化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并且水平提高较快,以前联邦德国为例,1950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的资产为8783马克,至1988年提高到249355马克,已大大高于制造业。

(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衡量指标衡量一个地区的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可以从农业的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进行衡量。

其中农业投入的集约化程度主要衡量某地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类型,即是属于劳动力集约化、资本集约化,还是技术的集约化经营。

农业产出的集约化程度则是对某地区农业集约化的程度及其状况的衡量,因而是衡量该地区农业经营是否集约化的主要指标。

在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投入的集约化类型是决定其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的高低是建立在农业集约化经营类型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农业投入产出的集约化程度状况虽然是衡量该地区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但是集约化程度的形成原因却需要农业投入集约化状况进行解释,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由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以大致分为劳动力、资本和科技的投入三大部分,因此,在对农业投入集约化程度的衡量时也应从劳动力、资本和科技的投入三方面进行衡量。

在此,确定以下指标作为衡量指标:1、农业劳动力投入情况的分析可以采用“单位面积经营用地(耕地)的农业经济活动人口”指标进行测算。

单位面积经营用地(耕地)的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投入总量/经营用地(耕地)总量面积2、农业资本投入情况可以采用“单位面积经营用地(耕地)资产投资量”指标进行分析单位面积经营用地(耕地)资产投资量=资产投资量/经营用地(耕地)面积3、农业科技投入情况的分析一般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对现代先进农业机械工具使用情况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对农业科技人员投入情况的分析。

其中对现代先进农业机械工具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采用“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和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等指标来进行,对农业科技人员投入情况的分析可以采用“单位面积经营用地农业科技人员投入量”指标进行考察。

具体测算方法如下: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机耕面积/耕地面积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机电灌溉面积/耕地面积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机播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机收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面积经营用地农业科技人员投入量=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经营用地面积在以上农业投入集约化程度的衡量指标中,劳动力的集约化程度以及科技的集约化程度是目前国际上最常使用的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指标。

但是,正如前面所述,投入的资金、劳动或技术多并不一定等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单位面积经营用地(耕地)产出的增多对于衡量农业的集约化程度更具意义,能够反映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单位面积经营用地(耕地)所获得的产量、产值、净产值和纯收入,以及单位投资所获得的产量、产值、净产值和纯收入等。

鉴于资料的收集情况,本文选择了如下的衡量指标:1、单位面积耕地的产量=粮食作物产量/粮食作物耕地面积2、单位面积经营用地(耕地)的经营收入=农产品销售总收入/农业经营用地(耕地)面积3、单位投资的产量=粮食作物产量/粮食作物当年投资总额4、单位投资的经营收入=农产品经营总收入/农业当年总投资额综上所述,农业集约化程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所示。

二、南京农业集约化程度的现状分析(一)南京农业投入集约化程度分析运用表1中确定的指标体系,可以对南京的农业集约化经营现状进行综合衡量。

首先对南京农业投入的集约化程度进行分析,以确定南京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类型。

为便于研究的开展,对农业投入的集约化程度分析将根据现有指标,分别从农业的劳动力投入状况、资产投入状况、科技投入状况(包括机械投入和使用状况以及科技人员投入状况)几方面进行研究。

1、南京农业劳动力投入的集约化程度分析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南京单位面积经营用地的农业经济活动人口为0.105人/亩,为了清楚地认识南京农业劳动力的投入状况,在此将南京与省内其他市进行比较(具体情况见表2所示)。

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单位面积经营用地上劳动力投入数量最多的是南通,为0.206人/亩,其次是徐州,为0.204人/亩。

单位面积经营用地上劳动力投入数量最少的是扬州,为0.090人/亩。

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排列,南京在全部13个市中位居第10位,属于农业劳动力投入较少的市,仅高于扬州、镇江和无锡三市。

与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和常州相比,南京的单位面积经营用地中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仅略高于无锡,分别比苏州和常州低了0.010人/亩和0.005人/亩。

根据目前国际研究中所采用的通行指标,在此还对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进行了测算①。

从结果上看,南通和徐州同样是单位面积耕地劳动力投入最多的两个市,扬州和镇江仍旧是劳动力投入最少的市,其中,在单位面积耕地中,劳动力投入最多的南通比劳动力投入最少的扬州多投入了0.15人/亩。

但是,南京在全部13个市中的排名由原来的第10位上升到了第8位,苏州和淮安降到了南京的后面。

由此说明在种植业的经营方面,南京单位面积耕地所投入的劳动力相对较多,但种植业以外的其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力投入较少,带动了整体单位农业劳动力投入排名的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