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看图找关系》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与其它学科图片的关联与应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与其它学科图片的关联与应用

文章一:与科学图片的关联与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知识,能够寻找科学图片中的关联关系。

2.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图像来探究问题。

教学重点:1.用图像进行问题探究。

2.发现科学图片中的关联关系。

教学难点:1.结合已有知识,从图片中寻找关联关系。

2.将寻找到的关联关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过程:1.细品科学图片,寻找关系。

(1)老师将汽车和热力学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图片中表达的信息,并思考汽车和热力学的联系。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符号和意义,帮助学生从图片中寻找到关联关系。

(3)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发现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和热力学中的热力循环原理是相似的。

2.应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在学生理解汽车和热力学的关系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汽车的热力循环效率更高?”(2)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答案。

(3)学生发现可以增大汽车发动机内的压缩比,使得汽车的热力循环效率更高。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科学知识,寻找科学图片中的关联关系,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探究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和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文章二:与语文图片的关联与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知识,能够通过图片寻找语文知识中的关联关系。

2.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1.在图片中寻找语文知识中的关联关系。

2.学习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语言表达上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难点:1.将所学知识与图片相结合,掌握如何用语言来描述图片信息。

2.学生通过运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1.寻找关联关系,学习新的语言表达方式。

(1)老师给学生展示一张描述动物日常行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张图片代表的含义。

(2)教师提供一些语言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信息。

(3)老师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动物行为的规律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的表达方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教师如何设计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教师如何设计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如何设计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往往会对其产生厌倦。

然而,数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就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

其中,图片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教学工具,它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概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师如何设计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图片的选择在设计教学图片时,教师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

图片应当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概念和知识点,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如果选用的图片无关紧要,那么它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图片的布局图片的布局应当简洁明了,不占用太多空间,同时也不应当过于简单,使学生感到无趣。

适当的图片排版能够使学生在辨认图片的同时轻松理解其所涵盖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图片的色彩在选择图片时,考虑到图像的饱和度和色彩的运用。

鲜艳的色彩能够使图片更生动,激发学生的视觉神经,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

4.图片的动态效果适当的动态效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防止学生分心。

例如,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可以使用PPT、视频和动画等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三、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处于基础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图片的具体呈现来理解概念和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与知识点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的生动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份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的教案范文,供教师们参考:教学目标:通过看图找关系,学生能够掌握折线图、曲线图和条形图的相关知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通过介绍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如饭店的销售情况、电影的票房等,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统计图表的概念,了解其意义和用途。

二、讲解教材通过讲解教材和展示相关的图片,介绍折线图、曲线图和条形图的基本知识点。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事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结合实际问题情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意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教材相似的统计图。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主题图:看图找关系
速度(米/分钟
500
300
200
100
解放路 1 2 3 4 5 时间(分钟)2.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共行驶了()分。

(2)在第1分钟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米/分。

(3)从()分到()分,汽车的行驶速度在增加。

(4)从()分到()分,汽车的行驶速度减小。

(5)从()分到()分,汽车的行驶速度保持稳定,是()米/分。

小学数学 看图找关系 教案

小学数学 看图找关系  教案
看图找关系
课题 看图找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教 1.知识目标: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 学 目 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标
2.能力目标: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
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
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能根据图中的信息分 析量与量之间的关 系。
(3)从 分到 分,汽车行驶速
度增加最快.
(4)从 分到 分,汽车行驶速
度减少最快.
(.
第 59 页练一练
内容总结
看一堆数学更直观.
1.出示小明画的 1 路公共汽车
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行驶的
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让学生了解折线变化 的过程,每个数的意 义。
12345
三、巩固 (1)看图找关系
2.看图回答问题:
(1)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 场站之间共行驶了 分. (2)在第 1 分内,汽车的速度 从 0 提高到 米/分
教学重点
会看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图。
教学难点
确定数量渐的关系。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平时在报纸上,我们常常看到一
今天我们要观察统计图
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从 图中看数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比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图中折线是怎样进行变化 的? 完成书上的问题,引导学生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图找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有序数对、坐标平面、图形的运动、图形变换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图形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进一步培养对图形的运动和变换的理解,以及如何用坐标平面表示图形的位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用坐标平面表示图形位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图形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会用坐标平面表示图形的位置。

2.难点:对于复杂图形的运动和变换,学生需要能够准确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本章内容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案例分析等。

2.教学素材:包括图片、图形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图形变换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本章的学习内容,包括有序数对、坐标平面、图形的运动、图形变换等。

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并用坐标平面表示图形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坐标平面表示复杂图形的运动和变换?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看图找关系》教案

《看图找关系》教案

《看图找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并理解图中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能够观察图片,发现并表达出图片中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多组图片,每组图片中有不同的事物和关系。

2. 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学生找到的关系。

3. 准备记录工具,如笔记本或电子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答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关系。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组图片。

要求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关系,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3. 分享与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找到的关系,并解释他们的思考过程。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给予反馈。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在家里找出一组图片,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关系,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在找关系的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教学反思:1.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和表达关系的能力。

2. 通过作业和短文,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家长来课堂分享他们在工作中如何寻找和处理各种关系的案例。

2.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观察和分析不同关系。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在不同情境下处理关系的情况。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2.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个人需求。

九、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库,包括各种不同主题和关系的图片。

2. 教学视频或纪录片,展示不同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味图表的直观性;(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看分析力量;(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大事或者行为,体味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白的特点,增加数学应用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受运用图表描述大事或者行为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看分析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确实亲密联系,体味数学图形语言直观、简明确实特点,增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与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悉图表,并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怎样看图,如何用语言去描述大事发生的过程。

教学豫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互动嬉戏、提醒课题1、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小的嬉戏:嬉戏一:考听力(出示幻灯二)请你用语言把你听到的描述一下。

嬉戏二:考视力(出示幻灯三)请你用语言把你看到的描述一下。

2、刚刚,同学们分别利用听觉和视觉描述了公交车的运动过程,表现得很好。

无非,在数学上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更简洁直观的方法来表示公交车的运动过程,通过预习,你知道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吗?(图表) (出示幻灯四:观看)3、这张图表示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时间和速度)你是从图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点幻灯四:介绍横轴、纵轴和折线)4、观看这张图,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怎样的变化。

(板书:看图找关系)二、读懂图表,获取信息1、学生看图找信息,自由发表,教师适时插问,如“你从哪里看出汽车的速度在上升、在下降或者汽车速度不变?线往上画往下画分别表示什么?”“纵轴上的400 表示什么意思?”“横轴上的 3 表示什么意思?”“速度最快到达多少?” “为什么图的上面是平的?” “第 4 分钟时,速度降为 0 表示什么意思?”等。

2、大家从图上发觉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其实是时间和速度存在着的联系,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二者的关系。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从图中寻找数学思维的启示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从图中寻找数学思维的启示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通过对图像分析、比较和推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2、运用图像和符号语言逐步形成数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注重细节、观察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二、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通过播放一段动画片,让学生对图形、颜色、数量等物理属性形成注意,引导学生对图形中存在的数学思维进行观察、分析,他们将在过程中获得有助于形成对数学思维模式的感受。

2、呈现新知识(1)讲解与图形有关的基础知识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图形方面的基础知识讲解,让学生掌握图形元素的各种含义,熟练掌握图形的基础内容。

(2)通过图形创造的基础容量关系在基础图形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容量关系,分析其中存在的容量规律,并将其表现在图形中,形成基础容量关系模型。

(3)从图形中寻找数学思维的启示教师向学生展示包括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让学生尝试从图形中寻找数学思维的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规律和模式记录下来,并尝试用符号表示出来,掌握数学思维的表达形式。

3、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图形分析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分析一个图形,比较不同的观察结果,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纠正和完善观察结果。

(2)建立数学模型学生通过分析前面学习的基础中形容量关系,对图形进行进一步的模型构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记录观察结论和规律,将其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学式子,并在图形上进行计算操作。

(3)比较和分享结果分析完毕后,学生进行比较和分享成果。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结果报告给全班,供大家讨论。

4、教学总结在活动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通过观察图形,从中提取出数学思维的启示,掌握数学思维思考模式。

通过谈论和分析,让学生懂得了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和思路,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结论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从图像中寻找数学思维的启示,掌握了分析图形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数学能力。

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过程及评价

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过程及评价

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过程及评价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过程及评价教学目标:1.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从纵轴和横轴表示的意义来认识图表,并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用语言表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特别是特殊时段发生的事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感受1、复习回顾:课前请同学们回想,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出示一幅_年九寨沟月平均气温折线统计图) 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从这幅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学生寻找图上的信息:结合横轴和竖轴上的信息,具体描述各月平均气温。

师:看了这幅图你对九寨沟月的气温有什么感受?(夏季去旅游气温合适,结合横轴和竖轴上的信息,我们看出这幅图说的是时间与平均气温的关系。

)二、创设情境,经历分析。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

师:其实和九寨沟比起来,咱们宜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更适合人们居住,我的工作生活都很愉快,周末吴老师喜欢逛街,常常从解放路坐车到商场,只有一站路,我把一天公交车的行驶情况绘成了一幅图。

我们来看看。

(板书课题:看图)2.出示主题图.寻找关系。

(1)问:这幅图描述的是谁和谁之间的关系?从哪儿看出来的?生:描述的是时间与速度的关系,横轴表示公汽行驶的时间,纵轴表示公汽行驶的速度。

(课件展示,随机板书时间速度)(2) 仔细看图(板书看图),通过观察你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把你获得的信息告诉小组的同学。

小组交流,自由描述汽车行驶情况。

(3)小组汇报①:折线上各个具体点的描述:解放路这一点表示起点速度为0,A点表示行驶到第一分钟时,速度是400米/分,B点表示行驶到第三分钟时速度也是400米/分,行驶四分钟后汽车到站,停车速度为0。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图片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图片教学计划

第一篇:针对提高班学生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由图形中的数量、形状、大小等多方面表现的数学关系。

2.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观察、描述数学模型。

3.能够通过指导、反复练习掌握所学数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

2.练习使用虚数、正数、负数等数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学会将数学模型中的各项因素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

2.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排列、组合这些数学模型,得到最终答案。

四、教学过程:1.通过示例介绍数学模型。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回答数学模型中的问题。

3.练习组合、排列数学模型。

4.结合学生日常生活,设计实际应用案例。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教授了学生如何利用图形找到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本节课中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是最富有价值的一部分。

第二篇:针对普通班学生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通过图片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性。

2.能够基于图片上显示的数学模型,通过虚数、正数和负数等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数学模型得到最终答案。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2.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方式。

2.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1.通过图形解释数学模型。

2.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考虑数学问题。

3.运用图形中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4.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总结:此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通过图片解决问题的技能。

通过结合实际案例以及强化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第三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图片和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

2.能够简单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础数学问题。

3.能够通过课内活动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白图片和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结合校外实践带来的图片资源进行数学教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结合校外实践带来的图片资源进行数学教学

第一篇:《探究数字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写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教学计划:1.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数字之间的规律。

3.学生根据所学规律,自行运用数字写出规律式。

教学内容:一、学习图片资源的运用通过收集校外实践中的图片资源,如温度计、图表等等,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二、学生的操作过程1.让学生看图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2.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讨论、总结数字之间的规律。

3.让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自行写出规律式。

三、教职员工互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也要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并提高自身能力。

教学后应邀请学生讲解自己的发现与总结,以此为媒介促进教育质量。

四、教学方法与技师1.问题导向式教学2.合作探究式教学3.导师指导式教学五、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提供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在校外进行实践,从而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总结:教师应利用校外资源,借助图片资源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学习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篇:《从现实中找到数学的应用》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关系图的用途和方法。

2.学会通过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问题。

3.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计划: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片等资源,掌握数字关系图的用途和方法。

2.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问题。

3.学生分析查找数据,通过数字关系图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一、教师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数字关系图的用途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从看似无关的数字中找到相应的关系。

二、学生的操作过程1.学生在观察温度计等资源时辨认数据间的关系。

2.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学生解决数字之间的规律。

[原创]看图找关系教案.docx

[原创]看图找关系教案.docx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的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从纵轴和横轴所表示的意义来认识图表,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将生活情况进行再现与描述。

教学过程一、导入明标师:平时在报纸、杂志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

在图中看数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更直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图表,在图表中找关系。

大家齐读学案上的学习目标。

二、自学质疑:观察课本61页公共汽车行驶的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1分钟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分。

(3)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增加。

(4)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少。

(5)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是—米/分。

(6)图中的折线由三条线段组成,向上倾斜的线段表示—,水平的线段表示—,向下倾斜的线段表示—。

三、小组交流、展示点拨:下而是一辆小轿车从A地到B地后再返回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轿车从A地到B地行驶了()分,行驶了()千米。

(2)、小轿车在B地停留了()分。

(3)、小轿车从B地返回A地行驶了()分,行驶了()T米。

(4)、想一想:小轿车哪一段行驶的速度快?三、学习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训练拓展1、五(2 )班同学乘车去长城,从学校到长城的行程情况如下图。

(1)、•经过—时到达长城。

(2)、哪个时间段停车休息?休息了多氏时间?(3)、.汽车前2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最后1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明6个时间段汽车行驶最快?2、试一试王老师上午有3节课,上课的教室在同一个教学楼。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发挥图片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案范文三篇:发挥图片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教学设计一:观察关系,找规律1.教学目标:(1) 理解“关系”概念,掌握观察关系、找规律的方法。

(2) 培养学生思维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有关系的图片找到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总结能力。

3.教学难点:让学生应用之前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有关系的图片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规律。

4.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引导+图片展示+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思维实践。

5.教学课程安排:第一步:呈现图片给学生呈现几幅带有关系的图片(如大小、轻重、颜色、形状等),让学生自由观看,感受、分析、理解其中的关系。

第二步:学生分享让学生就所看到的图片进行分享,并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关注关系的重要性。

第三步:找规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其中的规律(如大小关系、颜色关系、轻重关系等),并在黑板上书写出来。

第四步:巩固训练让学生分组互相出题,设计关系统一道道有趣的题目,让学生互相检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五步:结束评价学生通过此次学习,掌握了观察关系、找规律的方法,并提高了分析与总结能力,对于课堂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教学设计二:利用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看图找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和创新能力。

2.教学重点:通过实际的图片展现,让学生感受到关系的重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难点:如何创造一个有趣、富于启发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掌握知识。

4.教学方法:采用图像、影像、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感受、体验、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

5.教学课程安排:第一步:引发学生兴趣老师拿出一些有意思的、富于启发性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围绕图片的大小、长短、纵横、异同等问题展开探讨。

第二步:让学生自己发现让学生根据图片的特点进行分类,从而发现规律,并由此引发新的思考和总结,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

看图找关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案主题:看图找关系
年级:五年级
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画图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图形交互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
通过图形交互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内容:
知道数学知识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思维并能够通过图形交互方式理解并看懂数学问题。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数学关系。

教学方法:
通过图形交互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1. 通过幻灯片课件,先给出一张图形,让学生看看这是什么图形,询问学生这种图形有什么特点。

2. 让学生试着找出这种图形的关系,是否存在某些规律,是否可以画出来。

3. 将学生找到的关系进行总结,提出问题,让学生指出其中的问题并举例。

4. 让学生贴贴图板上,描出这些图形的轮廓线,并比较各种图形,发现公共的特征。

5. 以音乐为背景,让学生自由组合形状,引导他们思考形状之间的联系,找出规律,并总结公共规律。

6. 让学生根据公共规律画出多种图形,并让同学猜图形之间的关系。

7.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让学生通过图形找出规律,并写出这些规律的表述方式。

8. 让学生自由发挥,将图形和语言结合起来,表达出自己的创意。

教学总结:
通过数学画图进行交互式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数学关系。

同时也指导学生通过图形交互方式来理解数学问题。

看图找关系教案1

看图找关系教案1

《看图找关系》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重点难点:1、能读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2、结合问题情境,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感受到用数学图表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简洁性。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在上课前,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不要怀疑,徐老师上的仍然是数学课,不是语文阅读课。

二、探究新知情景1:汽车行驶速度(一)形成冲突,让学生产生对图表的需求。

师:看完王东的记录方法,有什么感受?生:字很多,很晕。

师:那你想为王东做点什么呢?生:画图来表示。

师:为你们这种敏锐的数学眼光点赞。

师:你们为什么会想到用图来表示呢?生:因为图更简洁一些。

师:看来数学中的图有着神奇的作用哦!(二)小组合作,探究作图的方法,建立看图步骤的结构化思维。

师:那你们打算如何画图呢?在小组合作之前我们先阅读一下温馨提示:1、先小组讨论作图思路,建议勾画出文中的关键信息。

2、请使用相关的学具规范作图;3、作图结束过请梳理思考过程,请2名发言代表上台分享交流。

小组合作开始,师搜集代表性作品,学生分享交流。

师:看来有力量的思考总是值得期待的。

师:这么完美的图,如此清晰的表达,徐老师太想让这个环节多停留片刻。

我们回过头静静捋一下他们小组作图的过程是怎样的啊?先干嘛再干嘛的呀?生:先画横坐标和纵坐标,再去看里面速度的变化情况是怎么的。

师:会倾听,会表达,欣赏你的学习习惯。

的确是这样的一个过程(PPT动态播放回顾)师:先画横坐标和纵坐标也就是先要搭建框架,寻找到这幅图表示的是谁和谁的关系。

再去填充内容。

(板书)。

师:这是我们画图顺序,这也可以反映出我们看图的步骤,你们觉得应该怎么看图呢?生:先看横纵坐标,再去看里面的信息。

名师教学设计《看图找关系》示范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看图找关系》示范教学教案

看图找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

2.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简洁性、直观性。

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看图,如何用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坐过公交车吗?你知道公交车在起步和到站的时候,公交车的速度会有什么变化?其实,我们数学当中有一种更简便、直观的方式来表示公交车的行驶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看图找关系”。

二、探究新知“汽车的行驶速度”(淘气去体育馆)1、借助学生交流,从纵轴和横轴所表示的意来认识图表,并从图中获取信息。

2、描述汽车速度的变化。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描述,让学生体会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3、说一说汽车从1分到3分行驶路程的大致变化情况。

从1分到3分,汽车都以400米每分的速度匀速行驶,所以这2分钟一共行驶了800米。

4、用语言描述:请一位小司机来介绍一下这次公共汽车的运行情况。

三、学生自学“足球场内的声音”部分(淘气看足球比赛)(1)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2时45分,即165分。

(2)比赛开始前半小时,足球场内的声音逐渐变大,从开始没有声音逐渐变成声音大。

(3)上半场20分(即19:50),足球场的声音变得非常大,可能是主场球队进了球,球迷们在欢呼。

(4)下半场前半时比较安静,半时后突然声音变得非常大,可能是客队险些进球,观众虚惊一场,双方拼抢积极,场内声音比较大。

(5)比赛结束的前15分,场内声音非常大,过了15分,足球场内的声音逐渐变小,直至恢复了无声状态。

四、 试一试。

1.小明的父母一起出门散步,走到读报栏后,小明的母亲独自返回家中。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到用数学图表来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发现1.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做个小调查。

坐过公交车的同学请举手。

好!看来所有的同学都有过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请你们回想一下:公交车在起步和到站的时候,车速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回答)2.师:淘气跟你们有同样的感觉,星期六,他和爸爸坐公交去体育馆,他把你们刚才说的这种感觉画了下来,你们看(课件出示),你能在图中找到刚刚你们所说的加速和减速的感觉吗?(学生汇报)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借助看图来找关系。

(板书课题:看图找关系)二、结合情境,自主探究(一)活动(一)——探究汽车行驶速度。

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你有发现,请你举手示意我。

(预留30秒思考)2.师:这么多同学都有发现了,接下来请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吧!3.同桌间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汇报交流:预设:生1:这是表示一辆公交车行驶情况的图表,从淘气家开到体育馆一共用了4分。

生2:图表中有两条轴,横着的叫横轴,竖着的叫纵轴。

横轴表示的是时间,单位是分;纵轴表示的是速度,单位是米/分。

师:他们所说的观察横轴和纵轴,就是我们观察图表的第一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当大家找到横轴和纵轴之后,你就可以知道什么了?生3:我能知道这张图表表示的就是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找数量关系就是我们看图表的第二步。

我们继续找同学说发现。

生4:0分到1分,公交车在加速,1分到 3分,公交车是匀速行驶,速度保持在400米/分,3分到4分,汽车在减速,最终减到0。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五年级数学>经典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83-84页.教学目标:1.掌握看图找关系的方法.能根据给定的事件或行为从图表中选取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根有据地思考与分析;能根据图表中呈现的信息进行合理想像,想到图背后的事件或行为.2.感受图表简洁.直观的特点,感受数学课的趣味性.教学重点:1.掌握看图找关系的方法.2.能够根据需要选取相关信息,进行有根有据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看图师:同学们,找相同游戏好玩吗?生:好玩.师:如果给你四幅图,让你找相同,还会吗?生:会师:那就开始吧.生1:它们都是折线统计图.师:没错,我们就用折线统计图的眼光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生2:我看到都有横轴和纵轴师:眼力不错,看出都有两条轴.(画出两条轴)还有吗?生3:我看到都有时间和速度.师:的确,它们都有两个量.(贴出卡片:速度.时间.呈现如下板书:)还有吗?生4:它们都有向上的或向下的线.师:你真会观察.这样吧,先给你所说的这些线起个名字折线.四幅图都有折线.(板书:折线)还有别的相同吗?生:没有了.师(指着图问):看看这两个量,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上?(指名操作,学生将板书修正如下:)师:瞧,他这么一摆,又摆出了一处相同,横轴都表示什么?(生齐:时间.)纵轴呢?(生齐:速度.)师:看来,找相同难不倒大家,我们换个游戏找不同.生1:它们的折线都不相同.师: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折线不同.大家想一想,在这些图中,折线都表示出了谁和谁的关系?生齐: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学意图】将本课的生长点立于折线统计图,并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游戏拉开本课的序幕,让学生一下子以饱满的情绪投入了看图方法的探索中,既复习了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经历〝看什么怎么看看到了什么〞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二.找关系㈠创设情境师:讲到速度与时间,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昨天,我乘车从〝久久厝边超市〞来到我们晋江三实小.这段时间,汽车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呢,想知道吗?生:想.师:不告诉你们.给段声音,看谁能听出来.(播放汽车行驶的声音)师:听出来了?生1:我听到汽车一开始是越来越快.然后就越来越慢.师:听力不错.你说的越来越快,我们如果称它为速度增加,那么越来越慢就称为生1:速度减小.师:聪明.只是,速度增加后马上就减小吗?生2:不是,中间的一段速度是保持不变的.师:很好,就用你的这个词保持不变.师:原来,汽车的速度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先是 (生:速度增加),接着 (生:保持不变),然后 (生:速度减小).师:想一想,刚才的四幅图,哪一幅能表示出汽车的速度变化情况?生1:图三.师:都选图三吗?生2:图四.师:瞧,师:商量商量,是让我把答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研究?生:自己研究.师:有志气,我就喜欢这样的孩子!现在请大家拿出抽屉里的探究单,选一幅自图进行研究,你可以选图三,也可以选四图四.开始吧.㈡自主探究㈢反馈交流图三1.交流第一题(1)体会函数一一对应的思想,渗透动态过程(指名汇报第一题表中的数据)师:有谁和他填的不一样的吗?生:没有.师:看来,每个时间点只有一个速度和它相对应.【教学意图】本节课上,学生答案都一致.其实,我更希望学生出现不同的答案.如果不同的答案,则可根据生成引导学生比较,谁对谁错?怎么看出来?这样既复习了用数对知识看点的方法,还可使函数一一对应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得更深刻.正因为每个时间点都对应着的速度,因此可将这无数个点汇集成折线,才表示出了汽车的行驶速度变化情况.(2)完善图中的信息.师:看着你们填的数据,我注意到第一个空格是的速度是0,最后一个空格的速度也是0.那么这两个0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生1:第一个0是第0分的速度,最后一个0是第四分的速度.师:时间不同.从哪儿看出来的?生1:从表上看出来的.师:图上看得出来吗?生1:图上也看得出来.师:还有不同吗?生2:第一个0是汽车起动时速度为0,第二个0是汽车停止时的速度为0.师:真了不起,他联系了生活实际,想到汽车的运动状态.还有不同吗?生3:第一个0,汽车在〝久久厝边超市〞,第二个0,汽车在三实小.师:同意吗?生齐:同意.师:那我把这两条信息填到图中.(在探究单上补上两个地点的词语)这么一交流,我们发现,原来表格中藏着这么多知识!同学们,交流快乐吗?(生:快乐).让我们继续交流第二题.2.交流第二题(指名学生交流)(1)师生互动师:我们来看看他填写的第一句话.〝从第0分到第1分〞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生1:从横轴看出来的.师:哦,横看看,看出了时间的变化.(板书:横看)那么速度从0增加到4_米/分又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生2:从纵轴上看出来的.师:竖看看,看出了速度的变化.(板书:竖看)师:结合横看.竖看得到的信息想一想(板书:想一想):时间在变,速度在(生:增加),所以这段折线表示速度增加.师:我们这么一交流,不仅知道了这一段为什么表示出速度增加,还知道了看图的方法.(2)生生互动师:我们就像这样继续交流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好吗?生齐:好.师:那么下面的交流活动就交给同桌进行了,开始交流吧.3.描述汽车的行驶情况.师:汽车的行驶情况现在清楚了吗?生:清楚了.师:谁能完整地描述一下汽车这段时间的速度变化情况? 生:(略)师:说得怎样?生(齐):很好!师:那就把掌声送给他.现在,你们对汽车的行驶情况还有问题吗?生:没有了.4.数_想师:我有个问题,想请大家回答:从第一分到第三分,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 生1:1_米.生2:8_米.师:你怎么知道是8_的?生2,从第一分到第三分,时间是两分钟,每分钟速度是4_米,所以路程是8_米.师:你怎么却说是1_米呢?生1:我把时间看成了三分钟.师:你也是横看,看出时间,竖看,看出速度后算出来的吧?生2点点头.师:原来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得用到看图找关系的方法.现在,你们会看图找关系了吗?㈣反馈交流图四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图四(在黑板上用小棒摆出图四的图),刚才谁是研究图四的?现在你还认为它能表示出速度的变化情况吗?生:不能.因为汽车不可能一下子把速度从0增加到4_米/分.师:你说的一下子是指它的时间 (生:很短),从图上来看,边很短的时间都没变,都在0分这一时刻.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什么问题?生:没有时间,速度是不可能变化的.师:说得多好啊,那么你认为第一段的折线要怎么摆放才合适?(指名上台调整第一段折线)师:这样可以了吗?生1:不行,第三段不对,要这样摆.(学生上台操作)师:这么一摆,不就是图三了吗?三.拓展延伸㈠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师:同学们,我们用看图找关系的方法排除了错误的图,留下了正确的图.你们觉得这样的学习好玩吗?生(齐)好玩师:还想不想看看别的图?生(齐):想师:瞧,图来了.师:这两幅图中有一幅表示的是林老师出门散步,走到读报栏,在那儿看了一会儿报纸后回家.请问:是哪幅?说说你的理由.生答略师:如果是图A,林老师的散步情况又是怎样的?生答略.师:看来,简单的看图找关系已经难不倒大家了.我想请来一幅难度很大的图,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生(齐):有.师:好的,一起来看看.师:这幅图描述的是谁和谁的关系?生1:是足球场的音量和时间的关系.师:是的,这是我看过的一场足球比赛,从音量和时间的关系来看,你觉得精彩吗?生:精彩.师:精彩的球赛还需要有精彩的解说员.现在我们就开展优秀解说员评比活动.谁能解说得精彩就评他为〝优秀解说员〞.师:同学们,要当好优秀解说员,解说时应该注意什么?生1:要说清楚时间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师:也就是说要用上这节课学到的本领看图找关系.这个要求很重要.还有补充生2:要关注场上的变化,说清楚比赛的情况.师:也就是要根据图想像赛场的情况.这个建议不错.还有吗?生3:要说的大声些,要有感染力,能带动观众.师:这是个高标准,我觉得能做到这两点就已经很不错了.师:解说标准制定好了,我们就开始PK吧,(指名同学解说,其余学生点评,教师给学生颁发〝优秀解说员〞证.过程略)【设计意图】出示足球场的音量变化图时,课已进入尾声.这幅图如果只让学生看图说出时间与音量的关系,显然肤浅了;如果只让学生进行数学计算,说出上下半场各用时多少,中场休息用时多少,显然片面了;如果要完成以上所有任务,时间不允许,且有重复教学的嫌疑.此时,应如何延续本节课的坡度与梯度?如何将学生的思维标杆立于点?我想到了评选优秀解说员的数学活动,因为PK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PK前约定评比标准,使学生明确看图的要求:既要看出音量与时间的关系,还要合理地想像图背后隐藏的故事.PK过程与学生的评价,使学生提升看图找关系的能力,也感受到本课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课的乐小学五年级数学>经典教学设计二教学内容: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课本第61页的例题及〝试一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得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2.结合实际问题的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图表描述事件行为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现象分析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主题同学们,在报纸.杂志上,你们是否看到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电脑显示情境图.怎样从图中看数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看图找关系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发现下图是小明画的1路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行驶的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1.请同学们观察图表,从图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⑴图表中的纵轴表示什么?横轴表示什么?⑵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多少分?⑶在第1分内,汽车的速度从0提高到每分多少米?⑷哪一时间段内汽车行驶的速度增长最快?⑸哪一时间段内汽车行驶的速度减少最快?⑹哪一时间段内汽车行驶的速度保持不变?是多少?3.打开课本第61页,完成看图回答下列问题.4.从图表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之间存在关系吗?三.深化练习,提高应用能力1.课本第62页第1_3题⑴电脑显示第1题图.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之间存在关系吗?淘气看图编出了这么个故事,呈现课本62页第1题说一说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⑵电脑显示第2题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之间存在关系吗?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看课本62页第2题说一说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⑶电脑显示第3题.请你根据这幅图,编一个故事.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3.实践与应用学生独立思考小学五年级数学>经典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图表描述事件或行为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确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直观.简明的确特点,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与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图表,并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教学难点:怎样看图,如何用语言去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互动游戏.揭示课题1.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小的游戏:游戏一:考听力(出示幻灯二)请你用语言把你听到的描述一下.游戏二:考眼力(出示幻灯三)请你用语言把你看到的描述一下.2.刚才,同学们分别利用听觉和视觉描述了公交车的运动过程,表现得很好.不过,在数学上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更简洁直观的方法来表示公交车的运动过程,通过预习,你知道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吗?(图表)(出示幻灯四:观察)3.这张图表示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时间和速度)你是从图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点幻灯四:介绍横轴.纵轴和折线)4.观察这张图,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怎样的变化.(板书:看图找关系)二.读懂图表,获取信息1.学生看图找信息,自由发表,教师适时插问,如〝你从哪里看出汽车的速度在上升.在下降或汽车速度不变?线往上画往下画分别表示什么?〞〝纵轴上的4_表示什么意思?〞〝横轴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速度最快达到多少?〞〝为什么图的上面是平的?〞〝第4分钟时,速度降为0表示什么意思?〞等.2.大家从图上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其实是时间和速度存在着的联系,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二者的关系.(板书:关系(1).现在谁来比较完整地对着这张图来说一说时间和速度间的变化关系?(请学生回答)(2).大家来看一下老师是怎样用语言来叙述这张图所表示的事件:公共汽车从解放路车站到商场站共行了4分钟,从0分到1分,汽车的速度从0提高到4_米/分,1到3分,汽车的速度保持4_米/分不变,3到4分,汽车的速度在下降,第4分钟,汽车的速度降到0,汽车在商场站停下.(3).让学生观察图表和文字叙述表达的是同一事件,但图表更直观.简明.图表叙述则显得抽象.繁杂.从中感受到用图表来描述的好处直观.简明.3.现在请同学们利用了解到的信息,完成书本61面的的填空.(点幻灯五:我会填)(1)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___分.(2)在第1分钟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____米/分.(3)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增加.(4)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少.(5)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是____米/分.4.深化理解:一般情况下,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只要4分钟的时间,但事实上,并不是每天的交通都这么顺畅,比如今天早上 (出示幻灯六:我来说),哪位小司机来介绍一下这次公共汽车的运行情况呢?(1)从0到第一分钟,汽车从解放路车站出发,速度从0提高到4_米/分,从第1分钟到第2分钟汽车以4_米/分的速度前进,从第二分钟到二分半钟汽车的速度从4_米/分下降到0,第3分钟又开始行使,到第4分钟汽车从0又提高到4_米/分,第4到第5分钟汽车以4_米/分的速度前进,第5到第6分钟汽车速度减少到0,第6分钟汽车到达商场站,停下来.(2).为什么会中途停车?可能是遇到红灯,教师顺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三.结合情境,学会分析1.提供信息:小明的父母一起出门散步,走到读报栏后,小明的母亲独自返回家中.小明的父亲看了一会儿报后回家.下面的两幅图,哪幅图描述的是小明父亲的行为,哪幅图描述的是小明母亲的行为,说说你的理由.(出示幻灯七:试一试1)在观察图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两张图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间的变化关系.(离家的距离和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副图,离家的距离变远,再变近,符合小明母亲到读报栏后直接回家的行为.第二副图,中间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是不变的,这和父亲在中途读报的行为相一致.2.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3.适当拓展:(1).仔细看图,(出示幻灯八:老师对刚才反映父亲和母亲行为的两副图做了些修改.大家仔细观察,两副图有哪些区别?说明了什么?(父亲回家的线段图坡度放缓了,是因为父亲回家用的时间比母亲长.)(2).大家再看图,现在请同学来分别说说父亲和母亲离家的距离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3).小结:所以我们在观察图表是一定要认真,仔细.要能看到图表的细微差别.四.练习巩固,思维训练1.阅读书62面试一试2,独立思考:学校教学楼有四层.五(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出示幻灯九:试一试2)集体反馈,说说排除另外两幅图的理由.为了看起来方便,老师可以给这张图加些辅助线.这样,可以更直观的反映楼层的变化.五.实践应用,总结评价1.(出示幻灯十一:实践应用):(1)登山活动一共用了多少时间?(2)登到山顶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中途休息了几分?(3)下山用了多少时间?2.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事件或行为可以用图表来表述?3.总结评价: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觉得用图表来描述事情有什么好处?(简洁.直观)生活中有很多用图表描述的情况,只要用你的慧眼去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图表的美,数学的美.4.欣赏生活中各类图表:(出示幻灯_-_:欣赏)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五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五篇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是课件开发。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运用图表描述事件行为的过程,提高学生现象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看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图。
教学难点
确定数量渐变的关系。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课后
反思
新课导入
平时在报纸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从图中看数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比看一堆数字更直观。
自由谈收获。
体验成功喜悦。
作业
把试一试中的第一、二题根据图分别编一个故事,下节课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看图找关系

轴(看清表示的数量关系
后判断事件或行为。)
横轴
巩固练习
幻灯片依次出示题目及图表。
1、第1题,题目呈现了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让学生独自思考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交流时归纳总结。
第一幅图离家的距离一直在变,先是离家的距离逐步变远,然后是离家的距离逐步变近,这与小明母亲走到读报栏后直接返回家中的行为是一致的。第二幅图中途有一段是离家的距离不变,这与小明父亲在中途读报的行为是一致的。
(3)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增加最快。
(4)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减少最快。
(5)从分到分,驶速度保持不变,是米/分。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观察、同桌交流后,提出自己的看法。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时,交流自己的想法。
让学习了解折线变化的过程,每个数的意义。
学生根据图中楼层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来描述王老师上午的行为变化过程,编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教案《看图找关系》
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的简洁和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专题活动的内容是看图找关系,主要让学生看懂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并根据图中有关信息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能按要求看图回答问题。

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图表,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材的第一幅图呈现的是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看图后交流,让学生说说从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使学生了解折线变化的过程、每个数的意义等(如线往上画,说明速度提高;200表示速度是200米/分;3表示过了3分钟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除了交流结果,重点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问题结果是:(1)4;(2)400;(3)0,1,3,4;(4)1,3,400。

试一试
这里的几道题都是用图来描述事件或行为,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图的变化确定或描述行为、事件的变化。

这几题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说明图的变化与事件或行为变化的联系。

第1题
本题呈现的是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第一幅图离家的距离一直在变,先是离家的距离逐步变远,再是离家的距离逐步变近,这与小明母亲走到读报栏后直接返回家中的行为是一致的,所以第一幅图描述的是小明母亲的行为。

第二幅图中途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这与小明父亲在中途读报的行为是一致的,所以第二幅图描述的是小明父亲的行为。

第2题
本题呈现的是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题中第三幅图先是离家的距离逐步变远,离开一段距离后又逐步变近、变为0。

然后,离家的距离又逐步变远,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最后离家的距离又逐步变近,直至为0。

这个变化过程与小军的行为变化过程是一致的,所以第三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军的行为。

第一幅图主要是第二次变化过程中,没有离家距离不变这个阶段,这与小军在书店买了几本书的行为不符。

第二幅图一开始就离家有一段距离,这与小军从家出发的行为不符。

第3题
本题呈现的是楼层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题中的第二幅图先是楼层变高,再变低,再变高且变得比第一次还高,最后又变低。

这个变化
过程与五(1)班同学上课的变化过程是一致的,所以是第二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件事。

第一幅图第二次楼层变高后,与第一次一样高,这个变化与第一节课在三楼上课、第三节课在四楼上课的事件变化不符。

第三幅图楼层一直在变高,这个变化与第一节课在三楼上课、第二节课在二楼上课的事件变化不符。

第4题
本题是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楼层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来描述王老师上午的行为变化过程。

要求学生根据图的变化过程编一个故事,这也体现了学科的融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结合生活经验口述故事,允许学生编出不同的故事。

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讲完故事后,要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行为变化与图中的变化是否相符,还要注意故事情节不要太复杂。

第5题
本题呈现的是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

先让学生说说从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再看图回答问题。

(1)经过 3.5时到达长城。

(2)10时至10时30分停车休息,休息了半小时。

(3)汽车前2时的平均速度:502=25(千米);最后1时的平均速度是每时20千米;从9时到10时汽车行驶最快,是每时35千米。

(4)主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整个行程的变化情况。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