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字词注解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八下人教版语文文言文——词语解释
第四单元1、迤:yǐ曲折连绵〔迤逦〕延伸,向(迤西)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逶迤)2、踞蹲,坐(龙蟠虎踞)骄傲自大(踞傲)占据,据守(踞守)坐的一种姿势(踞坐)3、和:应和;呼应(酬和)性情温和(和蔼)和暖舒适(和畅)温和的风(和风)耐心地和颜悦色地批评或劝说(和风细雨)恢复和谐关系(和好)平和舒缓(和缓)平息纷争(和解)4、即物起兴: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写作.或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就;立刻。
〖例〗立即、召之即来、一触即发。
就是。
〖例〗非此即彼。
靠近,接近。
〖例〗可望而不可即、若即若离。
当下,目前。
〖例〗成功在即假定,就算是。
〖例〗即使、即便。
就着(当前环境)。
〖例〗即兴表演。
5、譬:打比方:~如。
~犹。
~若。
~语。
~喻(比喻)。
领悟。
晓谕:~解。
~说(晓示述说)。
6、随:一种散文体裁, 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随笔)不加限制(随便)比喻自己没有一定的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别人走(随波逐流)到处(随处)随行人员(随从)7、悠然自在:形容悠闲而舒适。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在:内心得意舒适。
久,远,长(悠久)在空中摆动(悠荡)稳住,控制(悠着点劲)闲适,闲散(悠闲)8、熹:天亮、天明。
熹微:天色微明(晨光熹微)光明(熹微)炙,炽热(东暾淡未熹,北吹寒更寂)古人名用字。
9、哕:形容声音如龙啼、凤鸣一般,美妙动听,十分悦耳(龙吟凤哕)鸟鸣声。
呕吐时嘴里发出的声音。
如:哕的一声,吐了10、箍:用篾或金属条等围束器物(箍木盆)管束极严(箍头管脚)围束器物的圈(桶箍)量词,段(箍节儿)戒指(箍子)11、讳:封建迷信,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忌讳)违言,不说,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讳言)(讳匿)(直言不讳)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讳)12、楣:门框上的横木(门楣)比喻关键、重要之处(楣机)形声,从木(眉声)13、腌:用盐、糖、酱等浸渍食物(腌肉)脏;别扭,不痛快(腌臜)14、映:指勤学苦读(囊萤映雪)反影;反映:(映象)(衬映)照(辉映)(晖映)(交相辉映)照射(映射)反照,照射而显示(反映)15、籍祖籍地(籍贯)名字之意(藉名)归属、终点(籍地)借助,凭借(籍借)潦草(狼藉)16、徕:lái 到来(徕下)前来臣服(徕臣)徕臣(徕服)前来致敬(徕祗)lài: 慰劳(徕远)(招抚边远地区黎民)慰勉(劳徕)17、囿:被局限在;受(某种情况)拘束(囿于成见)养禽兽的园地(鹿囿)菜园,果园(囿有见杏)局限,拘泥(囿于见闻,囿于成见)18、阂:彼此情意不相通,思想感情上有距离(隔阂)遮闭(阂心)同"该"(阂富)19、秫:办事不利索,好事办瞎了(秫米)通“鉥”,长针20、怵:chù 恐惧(怵目惊心)xù 诱惑;引诱(善人怵而为奸邪)21、晌:正午或午时前后(晌午)[方]半天的时间(上半晌)片刻,一会儿。
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字词注解
《与朱元思书》(吴均)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七。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吉安)人。
南朝梁文学家。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随。
【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春江中游。
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
原文可能是作者笔误。
【缥碧】青白色。
【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做动词用。
【直指】笔直的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泠泠作响】泠泠的发出声响。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互相和鸣。
【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千转】长久不断的叫。
千,表示多。
转,通“啭”,鸟叫声。
【无绝】就是“不觉”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鸢飞戾天者】鸢飞到天上。
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鸢,一种凶猛的鸟。
戾,至。
【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事务者】治理政务的人。
经纶,筹划。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反”通“返”。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柯,树木的枝干。
【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人们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
【不详】不知道。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直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
【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3.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6.自:从;7.至:到;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9.独绝:独一无二;独,只; 绝,绝妙;10.皆:全,都;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16.若:好像;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23.激:冲击,拍打;24.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25.好:美丽的;26.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27.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28.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29.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30.鸢yuān飞戾lì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31.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32.经纶lún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33.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 ;反,通“返”,返回;34.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蔽,遮蔽;35.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昼,白天;犹,好像;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37.见:看见;38.日:太阳,阳光;翻译: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词句注释: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许,处所;2.详:知道;3.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5.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6.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会:体会、领会;7.欣然:高兴的样子;8.嗜:喜好;9.亲旧:亲戚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10.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11.或:有时;12.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zhé,就;13.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14.既:已经;15.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zēng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16.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萧然,空寂的样子;17.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18.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饮水用具;屡:经常;19.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20.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21.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22.黔qián娄:战国时期齐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着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23.戚戚:忧愁的样子;24.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25.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26.兹:这;27.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28.俦chóu:辈,同类;29.觞shāng:酒杯;30.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31.:与下面的“”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翻译: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23马说韩愈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词句注释:1.伯乐:春秋时期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2.只:只是;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3.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4.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5.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6.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以,按照,介词;称,称颂,称道;7.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8.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时;9.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120斤;10.食sì:通“饲”,喂养;11.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12.是:这,指示代词;13.能:才能;14.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16.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17.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18.尽其材:发挥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19.鸣之:马嘶鸣;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20.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21.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22.其:难道,表示推测;23.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24.其:其实;25.知:懂得;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着称;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词句注释:1.东阳:今浙江东阳县,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马生:姓马的太学生,即文中的马君则;序: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二种,本篇为赠序;2.致:得到;3.余:我;嗜shì学:爱好读书;4.假借:借;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6.走:跑,这里意为“赶快”;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8.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9.圣贤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统;宋濂是一个主张仁义道德的理学家,所以十分推崇它;10.硕shuò朔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游;11.尝:曾;趋:奔赴;12.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这里指浦江的柳贯、义乌的黄溍等古文家;执经叩问:携带经书去请教;13.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14.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15.叱chì赤咄duō夺:训斥,呵责;16.俟sì四:等待;忻xīn新:同“欣”;17.卒:终于;18.箧qiè窃:箱子;曳yè夜屣xǐ喜:拖着鞋子;19.穷冬:隆冬;20.皲jūn军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21.僵劲:僵硬;22.媵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持汤沃灌:指拿热水喝或拿热水浸洗;汤:热水;沃灌:浇水洗;23.衾qīn钦:被子;24.逆旅主人:旅店主人;25.日再食:每日两餐;26.被pī披绮绣: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被,同“披”;绮,有花纹的丝织品;27.朱缨宝饰:红穗子上穿有珠子等装饰品;28.腰白玉之环:腰间悬着白玉圈;29.容臭:香袋子;臭xiù:气味,这里指香气;30.烨yè页然:光采照人的样子;31.缊yùn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衣:破衣;翻译: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25、诗词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原文: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词语注释: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3.见赠:送给我;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5.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6.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7.怀旧:怀念故友;8.吟:吟唱;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10.到:到达;11.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13.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14.侧畔:旁边;15.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16.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翻译: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赤壁杜牧原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词语注释: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⑵销:销蚀;⑶将:拿起;⑷磨洗:磨光洗净;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翻译: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过零丁洋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品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⑷絮:柳絮;⑸萍:浮萍;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注释: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⑵达旦:到天亮;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⑹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⒀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⒁但:只;⒂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翻译: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词句注释: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⑷“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chí chú”;⑺“伤心”二句: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伤心:令人伤心的事, 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⑻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翻译: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2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4.行:走;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使……发出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八年级下册语文字词拼音解释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字词拼音解释(人教版)1.文言文中的语感分析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中的生字词进行拼音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语及其拼音解释:•吾(wú):我,代词,表示说话人。
•乃(nǎi):是,连词,用作谓语。
•非(fēi):不是,副词,用作否定状语。
•曰(yuē):说,动词,表示说话的动作。
•善(shàn):好,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优良。
•遽(jù):急忙,副词,表示做事仓促。
•聚(jù):集合,动词,表示人或物聚在一起。
•长(zhǎng):变得,动词,表示人或事物发展成某种状况。
•远(yuǎn):遥远,形容词,表示距离较远。
•昧(mèi):看不见,动词,表示不明了。
•猛(měng):凶猛,形容词,表示凶猛的样子。
•慎(shèn):小心谨慎,形容词,表示做事谨慎小心。
这些词语都是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可以根据拼音解释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
2.课文中常见的生词解释除了文言文,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课文中也会出现一些生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生词及其拼音解释:•刻苦(kè kǔ):勤奋努力,用功读书。
•忧思(yōu sī):忧虑烦闷,伤感愁思。
•笑称(xiào chēng):开玩笑地称呼。
•冬扇(dōng shàn):用来敲打炭火的扇子。
•暖羊羊(nuǎn yáng yáng):暖和的样子,形容冬天的景色。
•惊叹(jīng tàn):惊奇称叹。
•似曾相识(sì céng xiàng shí):感觉以前见过或经历过。
•属实(shǔ shí):属实是真实的,属虚是虚构的。
•羞愧(xīu kuì):感到害臊,觉得难为情。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词读音及解释(完整版)
• 合辙押韵zhé :形容非常押韵。
•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善于狡辩。
• 第十九课春酒
• 脸颊(jiá) 枸杞(gǒu qǐ) 煨炖(wēi) • 挑剔(ti):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 家醅pēi :自家酿的酒。 • 一马当先dānɡ: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
领先或带头。
•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
• 搓捻 cuō niǎn :跟揉捏差不多。 • 企盼qǐ :盼望。 • 繁衍yǎn:生命孕育下代的行为。 • 迁徙qiān xǐ :搬家;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 觅食 mì:寻找食物。 •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的产生。例句:我
一看,爱慕之心油然而生。 • 花团锦簇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欣赏不过来。
• 繁花似锦: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 风云突变: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例句:她感到一
种不可名状的恐惧。
• 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情景。 • 冥思遐想(mínɡ):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 期期艾艾 ài :形容口吃。 • 截然不同 jié:界限分明,完全不同。 • 恍然大悟 huǎng:突然醒悟过来了。例句:听爸
• 看风使舵duò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 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 左右逢源:比喻办事圆滑。例句:他是一 个左右逢源的人。
• 孤陋寡闻: 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 人情练达:指通晓待人处事的经验。
可耻的事保持缄默。 • 窥探 :暗中察看。 • 狩猎 shòu:打猎。 • 凋零diāo :零落。多指草木花叶。 •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生字词及解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生字词及解释八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深红色【释义】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
鲜红;通红。
【注】字音不能读为fti,绯闻应为fyiw?n。
标致【biüozhì】【解说】外表和风度接近完美或理想状态,引起极大的美感享受。
结束[Lu?D]【释义】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
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泛指考试、测试不成功或比不过别人。
[复调角色](LO)坠落不是(LO)坠落(Lu)ō)Bùn【释义】没有礼貌;骄傲;蛮横。
逊:谦逊。
【复调字符】当只有一个“否”时,读四个音调Bù,但如果后者也是四个音调,则需要将其改为Bú。
盘问【释义】诘:追问①质问并责备②责问③诘问索求。
托辞【tuōcí】借口用借口找借口。
有光可鉴[y?Uguüngktjián][解释]将其描述为非常明亮和潮湿。
节奏[yìyáNGDùNCU]【释义】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指语气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Shynwùt?NGJí【释义】①指厌恶,痛恨到极点。
②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多音字】恶(a)恶毒翳【yì】[解释]① 羽毛做成的顶篷② 庇护所③ 避难所④ 角膜损伤后留下的疤痕⑤ 与“蜀”一样古老,树木凋零,倒地。
惩罚[Z?Fá]【释义】处罚;惩处因过错而受惩罚气量【qìliàng】[解释]容纳不同意见的能力也指容忍和谦逊的限度[Liang]衡量(Liang)审视和质疑[zhìWan]【释义】根据事实提出的疑问。
浩瀚[古]ǎngm?]【释义】广大空旷,如同沙漠。
管束【guǎnshù】[解释]限制行动或言论自由;克制以防止人们偏离规则[KuüNSHù][解释]宽容和原谅[w?Nzh?UZH?U]【释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论语》十则孔子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此句意为:学习了知识并时常复习它,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孔子说:复习旧知识并从中悟出新的道理,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孔子说:知道的人不如爱好的人,爱好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孔子说:不到愤懑的时候不启发,不到困惑的时候不点拨。
如果举一个例子,不能推知其他三个,就不再教导了。
6.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注释】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感到厌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
8. 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注释】孔子说:我曾经整天思考,但不如片刻所学到的东西。
9.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智慧的人善于变通,仁德的人内心宁静。
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0.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释】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德的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完成仁德。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八下文言文翻译注释
原文:昔者孟尝君有舍人,其名为冯谖。
冯谖为孟尝君游说于齐,说孟尝君以礼遇之。
孟尝君许之,乃与之车马,衣裳,饮食,居处,皆极尽其礼。
注释:昔者:从前。
孟尝君: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名田文。
舍人:指孟尝君的亲信、门客。
冯谖:孟尝君的门客,善于游说。
游说:游说,说服。
以礼遇之:用礼节对待他。
许之:答应他。
车马:指车马等交通工具。
衣裳:指衣服、裙子等。
饮食:指饮食、饮食等。
居处:指居住、生活等。
皆极尽其礼:都尽到了礼节。
译文:从前,孟尝君有一位名叫冯谖的门客。
冯谖为孟尝君在齐国游说,说服孟尝君用礼节对待他。
孟尝君答应了他,于是给他配备了车马、衣裳、饮食和居住,都尽到了礼节。
原文:冯谖既至齐,孟尝君以礼待之,冯谖于是献策于孟尝君,曰:“君之封地,北有赵,东有燕,西有韩,南有楚。
赵、燕、韩、楚,四国之地,吾君宜与为交。
吾君若与四国交好,则天下莫敢与吾君争。
”孟尝君从之,乃与四国交好。
注释:献策:献上计策。
赵、燕、韩、楚:四个国家。
四国之地:四个国家的土地。
吾君宜与为交:我们的君主应该与他们结交。
与四国交好:与四个国家交好。
译文:冯谖到达齐国后,孟尝君用礼节对待他,于是冯谖向孟尝君献上计策,说:“我们的君主在北边有赵国,东边有燕国,西边有韩国,南边有楚国。
这四个国家的土地,我们的君主应该与他们结交。
如果我们的君主与这四个国家交好,那么天下就没有人敢与我们君主争斗。
”孟尝君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与这四个国家交好。
原文:冯谖又曰:“君之有赵、燕、韩、楚,犹人之有手足也。
手足之病,必及于身。
吾君宜先备其患,以防不虞之变。
”孟尝君从之,乃与四国通好,使赵、燕、韩、楚,皆以礼待之。
注释:犹人之有手足也:就像人有了手足一样。
手足之病,必及于身:手足的疾病,必然影响到身体。
吾君宜先备其患:我们的君主应该先预防他们的祸患。
以防不虞之变:以防万一的变化。
通好:通好,交好。
译文:冯谖又说:“我们的君主拥有赵、燕、韩、楚,就像人有了手足一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生字词及解释
八年级下册词语注音解释绯红【fýi hïng】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
鲜红;通红。
【注】字音不能读为fþi,绯闻应为fýi wãn。
标致【biüo zhì】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
落第【luîd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
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泛指考试、测试不成功或比不过别人。
【多音字】(lào)落不是(là)落下(luō)大大落落不逊【bú xùn】没有礼貌;骄傲;蛮横。
逊:谦逊。
【多音字】只有一个“不”时,读四声bù,但如后面也是四声需变调成bú。
诘责【jiã zã】诘:追问①质问并责备②责问③诘问索求。
托辞【tuō cí】借口。
用推辞的话找借口。
油光可鉴【yïu guüng kþ jiàn】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î】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指语气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shýn wù tîng jí】①指厌恶,痛恨到极点。
②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多音字】恶(â)恶毒翳【yì】①用羽毛做的华盖②遮蔽,障③掩蔽物④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⑤古同“殪”,树木枯死,倒伏于地。
责罚【zã fá】处罚;惩处因过错而受惩罚气量【qì liàng】能容纳不同意见的肚量,也指容忍谦让的限度质问【zhì wân】根据事实提出的疑问。
广漠【guǎng mî】广大空旷,如同沙漠。
管束【guǎnshù】遏制自由行动或言论;加以约束,使人不越轨宽恕【kuün shù】宽容,饶恕文绉绉【wãn zhîu zhî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字词注解
《与朱元思书》共色:从流飘荡:从:缥碧:直视无碍甚箭:奔寒树:负势竞上轩邈:轩:邈:直指:千百成峰:泠泠作响:《与朱元思书》泠泠:相鸣:嘤嘤成韵:千转:转:无绝:鸢飞戾天者:戾: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经纶: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五柳先生传》何许:许:不详:因以为号焉:不求甚解:会意会:亲旧:或:造饮辄尽:造:辄:期在必醉:期:吝情:去留:1《五柳先生传》环堵肃然肃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自终:赞: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汲汲: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衔觞赋诗《马说》不以千里称:一食:食:外见:且:策之:以其道:尽其材:通其意:临:呜呼其真无马邪邪:《送东阳马生序》走:逾约:以是:硕师:硕: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德隆望尊:稍降辞色:辞色:援疑质理:援:质:俯身倾耳以请:叱咄:至:俟:2《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皲裂:舍:支:汤:沃灌:衾:寓逆旅:被:腰:容臭:烨然:缊袍敝衣:略无慕艳意:《小石潭记》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尤:冽: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坻:屿:嵁: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可百许头可:许: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小石潭记》翕忽: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明灭可见: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清:隶而从:可:许:尤:冽:翕忽: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3《岳阳楼记》政通人和:具:全:属: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横:际涯:朝晖夕阴:晖:大观:前人之述备矣:然则:极: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宠:《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开:排空:日月隐曜:山岳潜形: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景: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万顷:翔集:岸芷汀蓝:《岳阳楼记》锦鳞:郁郁:长烟一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何极:宠辱偕忘:偕:把酒临风:求:古仁人: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微斯人,吾谁与归:归:4《醉翁亭记》蔚然:峰回路转:翼然临于泉上:名:意: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野芳发而幽香:芳:佳木秀而繁阴秀:风霜高洁:伛偻提携:山肴野蔌《醉翁亭记》蔌:陈:觥筹交错:觥:筹:苍颜:颓然于其间:颓然:阴翳:翳:鸣声上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谓:临:《满井游记》作:局促:稍和:于时:乍:鳞波:新开:娟然:掠:梢:披风:披:茗:罍:劲:堕事:适:恶能:5。
八年级语文下字词注音及解释(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字词注音及解释(人教版)1、《藤野先生》绯红fýi hïng 深红色。
油光可鉴yïu guüng kþ jiàn形容非常光亮润泽标致biüo zhì 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的落第luî dì 科举考试未中、又指输掉。
不逊bùxùn 不恭敬,没有礼貌;骄横诘责jiã zã 诘问谴责。
托辞tuō cí 用推辞的话句找借口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î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一般指音乐、朗诵。
有时也指文学作品。
深恶痛疾shýn wù tîng jí 对某人、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2、《我的母亲》责罚zã fá 处罚;惩处。
气量qì liàng 胸怀度量质问zhì wân 根据事实提出疑问;责问。
广漠guǎng mî 广大空旷管束guǎn shù 遏制自由行动或言论;约束,使不越轨宽恕kuün shù 宽容饶恕。
文绉绉wãn zhōu zhōu 形容人言谈、举止文雅3、《我的第一本书》幽默yōu mî 诙谐风趣而又意味深长。
奥秘ào mì 深奥莫测的秘密;奥妙;隐秘凄惨qÿ cǎn 凄凉悲惨。
翻来覆去fün lái fù qù 指睡不着觉来回翻身;比喻事情一再重复4、《列夫•托尔斯泰》黝黑yǒu hýi 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或颜色深黑滞留zhì liú 停留不动。
愚钝yú dùn 愚蠢、反应迟钝器宇qì yǔ 胸襟气度、代表风度。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生字词及解释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生字词及解说绯红【fyih?ng】【释义】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明丽的深红。
鲜红;通红。
【注】字音不可以读为fti,绯闻应为fyiw?n。
标致【biüozh】ì【释义】表面、风采等靠近完满或理想境地,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
落选【lu?dì】【释义】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
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选”泛指考试、测试不行功或比可是他人。
【多音字】(lào)落不是(là)落下(luō)大大落落不逊【búxùn】【释义】没有礼貌;骄傲;强横。
逊:谦虚。
【多音字】只有一个“不”时,读四声bù,但如后边也是四声需变调成bú。
指责ji?z?】【释义】诘:追问①责问并责怪②诘责③诘责索求。
托词【tuōc】í【释义】借口。
用推却的话找借口。
油光可鉴【y?uguüngktjin】à【释义】形容特别光明滋润。
抑扬顿挫【yìyángdùncu?】【释义】抑:降低;扬:高升;顿:逗留;挫:转折。
指语气声音高低起伏和逗留转折。
深恶痛疾【shynwùt?ngj】í【释义】①指憎恶,怨恨到极点。
②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憎恶怨恨。
【多音字】恶(a)狠毒翳【yì】【释义】①用羽毛做的华盖②掩盖,障③遮蔽物④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⑤古同“殪”,树木枯死,倒伏于地。
惩罚【z?fá】【释义】处分;惩办因过失而受处罚肚量【qìlingà】【释义】能容纳不一样建议的襟怀,也指容忍礼让的限度【多音字】量(liáng)丈量(liang)端详责问【zhìwan】【释义】依据事实提出的疑问。
广阔【guǎng】?【释义】广大空阔,仿佛荒漠。
管制【guǎnshù】【释义】截止自由行动或言论;加以拘束,令人不越轨宽怒【kuünsh】ù【释义】宽容,宽怒文绉绉【w?nzh?uzh?u】【释义】形容人辞吐、举止高雅的样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漂浮,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漂浮: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亮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假设:好似。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好像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以下是八年级下册部分文言文及其注释,以供参考:1.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全,都。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天下独绝:极顶,最。
急湍甚箭:湍,急流。
甚,胜过,超过。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
在昼犹昏:犹如,如同。
疏条交映:互相掩映。
游人虽未盛:虽然。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亦不详其姓字:知道。
闲静少言:安静。
不慕荣利:羡慕。
忘怀得失:在意。
环堵萧然:房屋四壁如一堵堵墙环绕。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箪瓢屡空:盛饭的箪和舀水的瓢都经常是空的。
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3. 《马说》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匹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是马也,虽善饮者而不能尽其意:这样的马,即使有好酒的人也难以尽情驾驭它。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英特的素质不能从外部表现出来。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
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手自笔录:亲手抄写。
弗之怠:不放松抄写工作。
走送之:给跑腿,给送书。
录毕,走送之:抄写完毕,跑着给送去。
或遇其叱咄: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就更为恭顺。
益恭:更恭敬。
5. 《小石潭记》水尤清冽:格外地。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一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咬合在一起。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 《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亭子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之,代词,“它”。
太守自谓也,省略句,“谓”后省略宾语“之”。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注释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注释1.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所有的文言文注释21.课武陵:古代郡名。
今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以……为生。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这里指划船。
远近:偏义复词,这里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夹岸:两岸。
杂:别的,其它的。
芳:指花。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对···感到惊异。
欲:想要。
便:于是,就。
穷:穷尽。
这里是走完的意思。
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得:看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
舍:离开。
初:开始。
才:副词,仅仅,刚刚。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通:通过。
22. 课陋室铭:(1)在: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3)灵:形容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只有。
(6)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在屋中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说明来拜访刘禹锡的人少。
草色入帘青,庭草不除,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渲染了恬静的气氛。
(8)鸿儒:即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1)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泛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之:助词,插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14)乱耳:使耳朵扰乱(使动用法)(15)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共色:
从流飘荡:从:
缥碧:
直视无碍
甚箭:
奔
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轩:
邈:
直指:
千百成峰:
泠泠作响:《与朱元思书》泠泠:
相鸣:
嘤嘤成韵:
千转:
转:
无绝:
鸢飞戾天者:
戾:
望峰息心:
经纶事务者:
经纶: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
《五柳先生传》
何许:
许:
不详:
因以为号焉:
不求甚解:
会意
会:
亲旧:
或:
造饮辄尽:
造:
辄:
期在必醉:
期:
吝情:
去留:
《五柳先生传》
环堵肃然
肃然: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
自终:
赞: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
汲汲: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衔觞赋诗
《马说》
不以千里称:
一食:
食:外见:
且:
策之:
以其道:
尽其材:
通其意:
临:
呜呼
其真无马邪
邪:
《送东阳马生序》
走:
逾约:
以是:
硕师:
硕: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
德隆望尊:
稍降辞色:
辞色:
援疑质理:
援:
质:
俯身倾耳以请:
叱咄:
至:
俟:
《送东阳马生序》
负箧曳屣:
皲裂:
舍:
支:
汤:
沃灌:
衾:
寓逆旅:被:
腰:
容臭:
烨然:
缊袍敝衣:略无慕艳意:
《小石潭记》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尤:
冽: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
坻:
屿:
嵁:
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可百许头
可:
许:
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
翕忽: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明灭可见: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悄怆:
清:
隶而从:
可:
许:
尤:
冽:
翕忽: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岳阳楼记》
政通人和:
具:
全:
属:
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
横:
际涯:
朝晖夕阴:
晖:
大观: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
极:
迁客:
骚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宠:
《岳阳楼记》
若夫:
淫雨:
霏霏:
开:
排空:
日月隐曜:
山岳潜形: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薄: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景: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万顷:
翔集:
岸芷汀蓝:
《岳阳楼记》
锦鳞:
郁郁:
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何极:
宠辱偕忘:
偕:
把酒临风:
求:
古仁人: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醉翁亭记》
蔚然:
峰回路转:
翼然临于泉上:
名:
意:
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
野芳发而幽香:
芳:
佳木秀而繁阴
秀:
风霜高洁:伛偻提携:山肴野蔌
《醉翁亭记》蔌:
陈:
觥筹交错: 觥:
筹:
苍颜:
颓然于其间: 颓然:
阴翳:
翳:
鸣声上下: 乐其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谓:
临:
《满井游记》
作:
局促:
稍和:
于时:
乍:
鳞波:
新开:
娟然:
掠:
梢:
披风:
披:
茗:
罍:
劲:
堕事:
适:
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