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职业健康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1 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352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9号),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有效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员工健康,促进公司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职业卫生安全与职业病管理。
本制度所称职业病是指在本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 职责3.1 公司总经理公司总经理是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全面负责。
3.2 安环部3.2.1督促各部门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档案,并对从事能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发放《职业病危害通知》,进行上岗前培训,做好职业卫生的预防和防护工作。
3.2.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职业卫生的方针以及职业卫生标准,定期研究职业病的必病趋势。
3.2.3定年度职业卫生及职业防护,职业体检安排计划。
3.2.4推广有效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降低粉尘危害。
3.2.5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职业卫生设施的设计,参加工程验收工作。
3.3 办公室负责职业健康监护,主要负责职业健康体检和医疗。
4 具体内容4.1 岗位管理要求4.1.1危害因素的控制要求4.1.1.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4.1.1.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4.1.1.3高毒作业工作场所尽量设远程控制远距离操作、间接接触措施;4.1.1.4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的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4.1.1.5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4.1.1.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志,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识、高毒物质告知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4.1.1.7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各单位应制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1.1.8粉尘作业场所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根据需要配置冲洗设施;4.1.1.9粉尘作业场所应设置降尘装置,配备和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防尘危害的防护用品;4.1.1.10有毒作业场所配备个人防护器材,确保员工会正确使用,并设置冲洗喷淋装置;4.1.1.11对高噪声设备配置隔声装置、消声器,员工配备防噪声耳罩。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计划书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日程计划书为进一步加强本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绿色清洁发展,依法保护职工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经公司研究决定、特制定本计划。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日期:
参照去年检测日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于2020年xx月份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二)、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负责人: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由xxxxxx 负责,计划在2020年xx月份联系具备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委托对方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对我司作业场所进行检测。
(三)、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备案:
按计划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后,由我司xx 将报告送至监管单位进行备案。
以上事项均需按计划书准时进行。
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范文(二篇)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范文一、引言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维护职工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规范和完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制定了本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及时发现并评估危害因素的存在程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矿山、建筑工地等。
所有的作业场所都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四、危害因素检测的内容和方法4.1 危害因素的内容危害因素的内容是指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噪音、粉尘、有害气体、辐射等。
4.2 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检测应当根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特点,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
可以使用现场检测、采样检测、实验室分析等手段,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检测计划和频次5.1 检测计划作业场所应当根据职工的工作特点和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制定检测计划。
检测计划应当明确作业场所的检测范围、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等。
5.2 检测频次根据作业场所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规要求,确定危害因素的检测频次。
对于特定的危害因素或可能影响职工健康的因素,检测频次可以适当增加。
六、检测结果评估和处理6.1 检测结果评估将检测结果与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比对,评估危害因素的存在程度和对职工健康的危害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超过相应的标准限值,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6.2 检测结果处理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于超过标准限值的危害因素,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行管控。
对于符合标准限值但仍有健康风险的危害因素,应当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职工的健康风险。
七、控制措施的执行和监督7.1 控制措施的执行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安排实施控制方案,并进行监督和管理。
所有的作业场所都必须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卫生检测实施方案
职业卫生检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职业卫生检测是指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职业卫生检测实施方案是指在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其编制是保障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二、实施方案的编制原则。
1. 法律法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编制,确保检测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科学性原则,依据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检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工作场所的特点和职业危害因素的复杂性,综合运用不同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确保全面性和全面性。
4. 可操作性原则,实施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实际工作,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1. 确定检测目标,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明确检测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需要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数量。
2. 制定检测计划,编制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法和步骤等,确保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3. 选择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实施检测工作,按照检测计划和方法,组织实施检测工作,保证检测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5. 分析和评价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6. 编制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报告内容要真实、准确、全面,报告格式要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传达和使用。
四、实施方案的质量控制。
1. 严格执行方案,实施方案是检测工作的指导文件,必须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执行,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 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检测管理制度,包括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人员培训和考核,对从事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024年年度职业健康检查计划
2024年年度职业健康检查计划1. 背景介绍:职业健康检查是在工作场所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健康监测活动,旨在及时发现和预防职业病以及其他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全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是必要的。
2. 目的:制定2024年年度职业健康检查计划,确保全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工作安全。
3. 方案:(1)检查内容:根据不同岗位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 职业病体检:包括肺部、嗅觉、听力、肝功能、肾功能等多项指标。
2) 职业相关病因检测:如职业粉尘、化学物质、噪声等因素的检测。
3) 心理健康评估: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
4) 职业健康宣教:向员工宣传职业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检查时间: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进行一次全员职业健康检查,具体时间为X月X日至X月X日,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到检查中并取得相应的结果。
(3)检查流程:1) 发放通知:提前一个月,通过多种渠道向全体员工发放职业健康检查通知,包括检查时间、地点、项目和注意事项等信息,确保员工明确了解检查的相关安排。
2) 签到登记:在检查前一天,在检查地点设立工作台进行员工的签到登记,确认每位员工是否已到场,并发放检查号码。
3) 检查过程:根据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要求,每位员工在指定的检查区域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查。
检查期间,严禁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4) 结果反馈:检查结果将由专业医生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向员工反馈。
对于发现异常情况的员工,将及时提供相应的诊断和咨询服务。
5) 记录归档:对于每位员工的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归档,便于做好健康档案管理,并为今后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4)负责人和配合部门:本次职业健康检查计划由公司职业健康与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各项工作。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三篇)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1.总则1.1 目的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确保生产场所没有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危害,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单位,包括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
2.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责任2.1 生产单位负责人生产单位负责人要树立职业卫生意识,制定并组织实施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确保所有工作环节安全无害。
2.2 质量监督部门质量监督部门要负责监督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并及时给予生产单位反馈意见。
2.3 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工作,并及时向质量监督部门上报结果。
3.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计划3.1 考虑到生产单位的规模、性质和使用危害因素的情况,制定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计划。
3.2 检测计划应包括检测的频次、方法、范围和责任人等内容。
3.3 检测计划应在每年年初制定,并及时调整。
4.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内容4.1 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内容。
4.2 检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噪声、灰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
4.3 对于可能对职工健康产生危害的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方法5.1 根据危害因素的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检测方法。
5.2 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使用经过认可的检测设备和仪器。
5.3 对于无法通过现有方法检测的危害因素,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6.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记录6.1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归档保存。
6.2 检测记录应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方法、结果等相关信息。
6.3 检测记录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存,并在需要时提供给相关部门。
7.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措施评估7.1 根据检测结果,评估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的程度和对职工健康的危害程度。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精选14篇)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精选14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工作计划了。
可是到底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篇1为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的职责,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狠抓职业病预防,全力控制、消除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努力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坚决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现编制20xx年江油市职业安全健康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如下:一、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一)责任体系。
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用人单位要明确本单位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事项和内容,并建立健全从第一责任人、分管责任人、总公司、分公司到车间、班组、工种、岗位,特别是职业危害严重的重点车间、重点班组、重点工种、重点岗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
(二)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要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重点建立健全以下13项主要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1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三)管理机构。
用人单位要健全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员队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确保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职业危害场所安全监测计划
职业危害场所安全监测计划1. 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职业危害场所安全监测计划,以确保工作场所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并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
2. 监测内容监测计划将涵盖以下方面:2.1 职业危害物质监测针对工作场所内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物质,将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内容将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等方面。
2.2 职业病监测针对员工可能暴露于的职业危害源,将进行职业病监测。
监测内容将涵盖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和职业病检测等方面。
2.3 工作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将包括对工作场所内的噪音、光照、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进行监测。
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监测频率和方法针对不同的监测内容,将制定相应的监测频率和方法。
具体要求如下:3.1 职业危害物质监测频率和方法根据职业危害物质的特性和工作场所的情况,制定定期监测的时间间隔和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可包括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
3.2 职业病监测频率和方法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潜在职业病的风险,制定针对员工的职业病监测计划。
监测方法可包括体检和专业人员的检测等。
3.3 工作环境监测频率和方法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特点,制定适当的监测频率和方法。
监测方法可包括定期检测和使用专业设备等。
4. 监测结果处理和措施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和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具体措施如下:4.1 职业危害物质监测结果处理根据监测结果,对超过安全标准的危害物质进行立即处理。
包括调整工艺、完善防护设施等。
4.2 职业病监测结果处理根据监测结果,在发现职业病风险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包括调整工作方式、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等。
4.3 工作环境监测结果处理根据监测结果,对异常环境因素进行处理。
包括改善通风状况、调整噪音和光照等。
5. 责任与监督明确相关责任人,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职业危害场所安全监测计划的有效执行。
具体要求如下:5.1 责任人指定专门负责职业危害场所安全监测计划的责任人,负责监测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结果处理。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一、引言职业卫生是指通过监测、评估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和检测是职业卫生监测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数据,为制定合理的职业卫生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工作现场制定详细的职业卫生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
二、现场采样目标1.评估工作场所中有害因素的暴露水平,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噪音、振动、辐射等)和生物因素等。
2.确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主要有害因素,以便制定有效的职业卫生措施。
3.提供现场职业卫生数据,为职业病防治和劳动保护提供依据。
三、现场采样和检测内容1.化学因素:a.采集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如VOCs、苯、甲醛、氨等。
b.采集工作场所中粉尘颗粒物的浓度。
c.采集工作场所中金属元素或金属化合物的浓度。
d.采集工作场所中有机溶剂的浓度。
e.采集工作场所中酸碱性物质的浓度。
f.采集工作场所中致癌物质的浓度。
2.物理因素:a.采集噪音的声级和频谱数据。
b.采集振动的加速度和频谱数据。
c.采集非电离辐射(如电磁辐射、紫外线辐射等)的强度和频谱数据。
d.采集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的剂量和频谱数据。
3.生物因素:a.采集空气中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浓度。
b.采集工作场所中有害昆虫或动物的数量和种类。
四、采样设备和方法1.化学因素采样设备和方法:a.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采样可使用活性炭管、吸附管或吸附柱等。
b.粉尘颗粒物的采样可使用空气采样头、颗粒计数器或粉尘采样器等。
c.金属元素或金属化合物的采样可使用颗粒过滤器、湿化灰化或吸附柱等。
d.有机溶剂的采样可使用吸附管、吸附罐或气相色谱仪等。
e.酸碱性物质的采样可使用吸收管、酸碱度试纸或电化学分析仪等。
f.致癌物质的采样可使用VOCs吸附管、硅胶吸附管或固相微萃取仪等。
2.物理因素采样设备和方法:a.噪音的采样可使用声级计或频谱仪等。
2024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三篇)
2024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为使职工免受作业过程危害因素的伤害,达到保护职工健康的目的。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针对建筑施工中有危害的作业过程和作业环境(指:水泥尘可能导致的水泥尘肺及电焊可能导致的电焊工尘肺)制定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害因素制度。
以消除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与损害。
一、职业病危害评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公司决定对今后承建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开工前要选择取得省级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竣工前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竣工验收时应取得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合格证。
评价程序和方法按国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
通过三个评价达到以下目的1、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
3、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
4、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特殊要求。
5、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
二、职业病的监测对生产过程产生或存在有害因素(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对从业者有可能造成职业危害或职业病的作业都要实行监测。
监测要选择取得省级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监测机构,按照国家粉尘监测规范规定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进行。
监测内容包括:粉尘浓度的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
并做好如下几个环节的监测:1、开展经常性监测对有可能产生有职业危害的场所,为掌握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变化和职业危害的程度,要开展经常性职业卫生监测,原则上每两年监测一次。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1. 引言职业卫生是关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生产安全与健康的一门科学,是促进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改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是职业卫生监管的基础,有助于发现和评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本文将介绍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2. 制定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目的2.1 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水平2.2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2.3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2.4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内容3.1 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设3.1.1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建立3.1.2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3.1.3 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的建立与落实3.2 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措施3.2.1 危害因素检测目标的确定3.2.2 危害因素检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2.3 危害因素检测方法与技术的应用3.2.4 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评估和分析3.2.5 危害因素干预措施的制定和执行3.2.6 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和报告的管理3.3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的监督与评估3.3.1 监督机构的设立与职责3.3.2 职业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3.3.3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的效果评估3.3.4 监测报告的编制与发布4.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执行4.1 各级职业卫生监管机构负责制度的执行4.2 生产单位按制度要求开展危害因素检测4.3 专业的职业卫生咨询机构提供技术支持4.4 员工参与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5.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5.1 比较过去与现在的职业病发生情况5.2 根据职业卫生数据评估措施的效果5.3 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监测活动的评估6. 结语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执行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检测结果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检测结果
这里是一个"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检测结果"的示例内容: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检测结果
检测单位:省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局
检测日期:2020年12月5日
一、被检测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钢铁厂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1亿元
员工数量:1500人
二、检测项目及结果
1. 振动致病危害检测:经检测,某些车间操作设备产生的振动超标。
2. 粉尘致病危害检测:经检测,熔炉车间和卷筒车间粉尘浓度超标。
3. 噪音致病危害检测:经检测,锻压车间和锤锻车间噪音值均超标。
4. 作业时间与休息时间检测:经检测,某些车间的工作时间未能按规定执行旋转制。
三、专家评定
根据第一、二项检测结果评定,钢铁厂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需要采取相应改进措施防控职业危害。
四、整改意见
1. 需加装减振装置降低振动值。
2. 增设本地抽风装置控制粉尘浓度。
3. 安装声屏隔音装置降低噪音值。
4. 调整作业程序执行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比例。
五、此次检测结果由省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局确定。
本报告由省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局出具。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5篇)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5篇)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 1上半年,我们科在各级领导和各科室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规和各级工作通知精神,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着力抓了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指导培训、新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落实、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工作,以及水泥、车辆维修保养两个重点行业的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
通过强化职业健康安全执法,深入推进企业两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主体责任落实。
一、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年初分别在沣水镇、傅家镇、东部化工区、科技工业园组织举办了四期职业健康专题培训班,先后组织辖区内*500家企业的700多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二是督促相关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和检测。
上半年共受理完成266家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备案。
目前辖区内企业备案率达95%以上。
其中重点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备案率达99%。
(不包含车辆维修保养企业和4S店)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水泥企业“一重点、全覆盖”和车辆维修保养企业尘、毒危害治理活动。
截止目前辖区内水泥企业根据活动要求已基本整改到位。
通过抽查和职业病危害备案情况看,车辆维修保养企业落实整改的情况不是很好。
四是持续督促指导新建项目“三同时”落实工作。
通过检查调度和报送的相关资料来看,新建重点项目和规模以上项目“三同时”工作基本能够落实,一些改、扩建项目和小项目“三同时”工作落实不好。
五是深入推进企业职业健康两体系建设活动。
截止目前辖区内职业危害重点企业开展两体系建设工作的达到95%以上,一般行业开展两体系建设工作的达到90%以上。
我们督导的淄博东岳实业总公司建材厂编制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作为山东省地方标准已于6月份发布实施。
六是上半年共督导检查企业50余家次,其中执法检查企业17家,有10家企业被处罚,共计罚款16.3万元。
七是上半年先后协调处理了三起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举报诉求,保证了患者的相关权益。
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范文
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范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的健康安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权益,减少职业危害风险,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的监测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探讨一个完备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范文,以供参考。
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目的本监测制度的目的在于对生产作业场所中存在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危险源,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三、监测范围和对象3.1 监测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工地、实验室等各种职业场所。
3.2 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包括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噪音、尘埃、放射性物质、振动、高温等。
四、监测内容和方法4.1 监测内容(1)化学物质监测:对工作场所中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确认其对员工健康的潜在危害。
(2)噪音监测:对工作场所中产生的噪音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其对员工听力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3)尘埃监测:对工作场所中产生的尘埃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其对员工呼吸道和皮肤的影响。
(4)放射性物质监测:对工作场所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质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其对员工的辐射风险。
(5)振动监测:对工作场所中产生的振动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其对员工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6)高温监测:对工作场所中的高温环境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其对员工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4.2 监测方法(1)物理检测方法:采用各类物理设备,如测量仪器、分析仪器等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量检测。
(2)生化检测方法:采集工作场所中的样品,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3)环境监测方法:采用环境监测站等设备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五、监测结果分析与应对措施5.1 监测结果分析监测部门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潜在风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危害等级划分。
5.2 应对措施(1)危害等级较低的情况下,监测部门将监测结果向相关部门通报,并建议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防护设施的建设、提供个人防护用具等。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与检测制度(5篇)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与检测制度1、为了加强对生产过程中职业健康的控制和预防,消除职业危害,保证本公司员工的职业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临猗分公司。
2、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必须将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公司各单位第一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负责。
4、公司生产管理部安全组负责制订年度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工作计划。
5、公司职工医院负责协调有关医疗单位对员工职业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当发生急性事故时,积极协调有关医疗单位进行抢救。
6、公司各分厂安环处,负责对辖区范围内有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有职业危害产生场所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7、公司职工医院负责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职业健康检查计划,并按照要求进行实施。
8、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需要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公司各单位应对作业现场的尘毒监测仪和职业健康器材、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10、各单位要不断改善作业现场的劳动环境,加强员工的劳动保护措施,减轻职业危害程度,积极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与检测制度(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以及检测制度是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工作场所可能引发的职业危害。
一、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职业病危害辨识与评估: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辨识与评估,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2. 职业危害控制措施:根据职业病危害辨识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技术改进、工作场所设计改进、防护设施配置等。
3. 职业危害防护装备管理:规定职业危害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管理措施,确保防护装备的有效性。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文(3篇)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为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的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军城煤矿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一、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防治管理工作,搞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作业场所空气的粉尘浓度应符合下列标准(见表格)。
三、职业危害检测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1、总粉尘:⑴作业场所中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两次,地面每月测定一次。
⑵粉尘分散度,每____个月测定一次。
2、呼吸性粉尘:⑴作业场所个体呼吸性粉尘检测,采掘工作面每____个月测定一次,其他地点每____个月测定一次。
⑵定点呼吸性粉尘检测每月测定一次。
3、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____个月测定一次。
4、粉尘检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并按时上报。
四、粉尘检测的仪表、仪器必须按时到经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归口单位鉴定合格。
五、通防科要对检测报表、粉尘分散度、游离SiO2、仪表、仪器的送检等进行监督和管理。
并对职业危害因素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提出整改措施。
积极帮助和协调生产单位建立健全各种防尘设施,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文(2)一、背景介绍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权益,本公司依据《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该制度旨在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和评价,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监测与评价目标1. 检测和评价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程度;2. 确定职业危害监测指标及其检测方法;3. 评价职业危害程度,并确定采取相应的措施;4. 监测和评价措施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监测与评价内容1. 监测对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工作岗位及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区、车间、仓库等。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范文(二篇)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越来越多,给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减少职业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的范文。
二、制度目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和监测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三、监测范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的监测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灰尘和颗粒物的浓度;2. 有毒气体和蒸汽的浓度;3. 辐射源的辐射强度;4. 噪声的强度;5. 高温、低温和湿度等环境因素。
四、监测方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的监测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危害因素而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采样检测法:对空气中的灰尘、有毒气体和蒸汽进行采样并送检,通过检测结果评估职业危害程度;2. 仪器监测法: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对辐射强度、噪声强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3. 环境监测法:对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定期监测,检测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
五、监测频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的监测频率应根据不同的危害因素而定,可以参考以下频率:1. 灰尘和颗粒物的浓度: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2. 有毒气体和蒸汽的浓度:根据作业场所的特点和危害程度,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3. 辐射源的辐射强度:每月进行一次监测,并定期进行校准;4. 噪声的强度: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或根据作业场所的具体情况确定;5. 环境因素:每月进行一次监测,并定期进行校准。
六、监测报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要求监测机构及时编制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监测日期和地点;2. 监测的危害因素和浓度;3. 监测结果的评估和分析;4. 对偏高或超标的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5. 监测仪器设备的校准情况。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方案和计划
XXX有限公司XX水电站职业危害场所检测方案和计划批准:审核:编制:XXX发电有限公司XX水电站二0一五年二月一日职业危害场所检测方案和计划1.目的为提高XX水电站职工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制要求,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
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因素定期监督检测。
(2)本制度适用于马鞍水电站全体员工。
3.引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
4.职责(1)电站综合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2)协助部门为电站安监办、电站综合办、电站生技办及各生产班组。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6.识别后的处理(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想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电站主管领导汇报,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3)发现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里存在的危险因素,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
若有,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电站领导,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7.检查项目的确定(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计划
批准:
审核:
编制:
为了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危害接触限值要求,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保障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身心健康,特制订本计划,望各项目部做好施工现场职业危害的宣传教育和工作,按照检测计划对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按要求进行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的存档工作。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附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识别本项目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二、相关职业危害因素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列出常见生产性粉尘、有毒物质在空气中允许浓度及限值,如矽尘、总尘、硅酸总尘、石灰总尘、电焊烟尘、锰及无机化合物、溶剂汽油、丙酮、三硝基甲笨、铅及铅尘、四乙基铅等。
生产性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也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三、检测机构及周期
项目部需选择合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按照计划制定的周期进行检测。
四、总结和改进
项目部需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确保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危害接触限值要求,保障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第六标段职业健康危害场所
检测计划
1.目的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制要求,一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
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因素定期监督检测。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生产车间。
3.引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
4.职责
1)安环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2)协助部门为设备部能源部、综合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及各个生产车间。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6.识别后的处理
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想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3)发现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里存在的危险因素,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
若有,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7.检查项目的确定
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或工作场所中存在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
3)检查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
8.检测机构的确定
应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
9.检测周期的确定
1) 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每年检测一次。
2)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3)对检测结果有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必须按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期限进行调整,直到检测合格为止。
10.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示
1)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检测结果档案。
2)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及所在地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3)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地点为检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11.检测费用列入安全措施取经费开支。
12.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
13.附则
1)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和上级规定执行。
2)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本制度解释权归属企业部。
4)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生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