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合集下载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2010年5月17日)在全市经济进入全面加速和三峡库区进入后续发展的新阶段,为更好发挥万州在全市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和在三峡库区发展中的核心带动作用,特作出以下决定。

一、深入认识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重要意义万州是我市规划建设的第二大城市,是渝东北和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的经济中心,是三峡库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万州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胜利完成移民搬迁安臵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渝东北地区“一马当先”,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但总体上看,目前万州经济规模还不够大、财政实力不够强、金融支撑较弱,综合交通枢纽尚未形成,集聚辐射能力亟待提升,与市委、市政府对万州的定位和万州应发挥的功能作用还有较大差距。

在新形势下,加快把万州建成全市第二大城市,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我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构建起多级支撑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城镇体系;有利于强1化万州对周边地区的集聚辐射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直辖市的区域影响力;有利于增强三峡库区自我“造血”功能,带动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加快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有利于发挥万州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其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优化库区空间开发结构,减轻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区的承载压力,从根本上保障库区生态环境安全。

市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把万州建成全市第二大城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依靠万州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把万州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

二、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把万州建成全市第二大城市,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市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主线,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把万州建成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特大城市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渝东北地区及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和库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重庆的工业

重庆的工业

七、建材工业
重庆建材工业主要产品有水泥、 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玻璃 纤维及深 加工、化学建材、新型墙体材料、新 型保温隔热材料、玻璃深加工等。 主 要生产企业有国际复合、拉法基瑞 安、美心、福耀玻璃、南亚塑胶、顾 地塑 胶等 30 户重点建材企业。
八、纺织服装工业
重庆纺织服装工业拥有纺织业(含棉纺织、麻纺织、 毛纺 织、丝绢纺织、印染、针织)、服装、羽绒、化纤、 纺织机械制造、地挂毯制造 等 6 大类 11 个子行业。有 3300 余户纺织服装企业。重庆有丰富的纺织纤维资 源,尤其是苎麻、兔毛、羽毛和竹资源充足。重庆苎麻 品质优良,单纤支数可 达 1900 支,苎麻纺织生产能力 占全国 10。重庆是中国重要的蚕茧和丝绸的生 产加工基 地,蚕茧产量居全国第一,现有缫丝规模 16 万绪。重庆 有竹林面积 10.8 万公顷,其中适宜做竹纤维纺织原料的 慈竹、毛竹的年产量超过 100 万吨。
重庆具有良好的汽车零 部件产业基础。2005 年, 重庆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 企业 628 家,实现销售收 入 350 亿元;重庆 27 个汽 车零部件产品在全国市场份 额居前 3 位。
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
重庆是我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基地。摩托 车占全国市场份额 33,发动机占 50 以上。现有摩托 车整车生产企业 24 家,上 规模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近 500 户。已形成 700 万辆整车、800 万台发动机的生 产能力。2005 年,摩托车整车产 491.53 万辆,托车 及发动机连续 6 年位居全 国第一。摩托车出口连续 5 年全国排名第一。重庆嘉陵、建设、宗申、力帆、 隆 鑫 5 家企业同时进入全国摩托车企业前十位。
铝工业:重庆铝土矿储量 6.7 亿吨,位居全国第六。西南铝业集 团是全国 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 备最先进、品种规格最齐全的铝加 工企业,有 35 万吨铝 材加工能 力。

2023年重庆市规模工业发展规模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2023年重庆市规模工业发展规模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庆市的工业规模发展
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首先
重庆市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
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其次
重庆市
工业规模
制造业
增长率
工业规模发展前景
工业规模发展优势
工业规模发展现状
重庆市工业规模发展历程
13564.4亿
20000亿30%
409.86亿3594.15亿877.63%756.23%264.36亿703.44%
2.重庆工业发展得益于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3.重庆工业规模发展受政策影响,政府扶持新兴产业优化结构
4.重庆工业发展得天独厚,未来将优-1978年)
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0年)
转型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其工业规模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这一阶段,重庆市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食品等。这一时期,重庆市的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较低,仅为10%左右。
改革开放后,重庆市的工业开始快速发展。到2000年,重庆市的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50%以上,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进入21世纪后,重庆市开始加速工业化进程,逐步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目前,重庆市已经形成了以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
重庆市
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工业规模发展前景
工业规模发展优势
工业规模发展现状
重庆市规模工业发展规模调查
重庆工业规模持续增长,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表现突出
重庆工业产值增长明显,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材料制造业为主要来源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6年3月11日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各种风险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1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071.8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497.75亿元,增长11.5%。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45.0∶47.7。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637.53亿元,增长11.1%,占全市经济的 61.3%。

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809.35亿元,增长12.2%,占全市经济的49.7%。

图1 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表1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330元(8402美元),比上年增长10.1%。

表2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16.55万人,比上年增加25.15万人。

城镇化率60.94%,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

年末户籍总人口3371.8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1391.02万人,乡村人口1980.82万人。

全年外出市外人口505.50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0.21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05‰,死亡率为7.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6‰。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9.9。

表3 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82万人。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加强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加强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加强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4.13•【字号】渝人社办〔2022〕96号•【施行日期】2022.04.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其他规定正文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加强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办〔2022〕9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各职业技能鉴定评价机构:为了提高技能人才评价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技能人才评价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根据《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90号)、《关于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职业资格实施机构职能调整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49号),现就加强全市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评价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评价质量是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生命线,抓实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管理,是人力社保部门应尽之责,是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应尽之责。

我市技能人才评价通过建立制度、巡视检查、社会监督、及时查处等措施,在质量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质量管理意识不强、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信息化管理手段比较滞后等问题,特别是在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专项整治和巡察审计中发现管理不到位、不规范,执行考核标准不严格、评卷评分不严谨等问题,极大影响了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促进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评价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必须坚持“两手抓”,必须把强化质量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

二、工作措施(一)切实加强鉴定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部门要切实落实鉴定评价工作转变职能职责各项要求,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联席会议制度,将技能人才鉴定评价工作纳入高技能人才联席会议议事内容,加强对鉴定评价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

2013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紧密围绕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全市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5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2.6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6397.92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5256.09亿元,增长12.0%。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9:50.5:41.6。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782.56亿元,增长12.4%,占全市经济的61.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795元,比上年增长11.3%。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0.5%。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上涨3.0%。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8.09万人,比上年增长4.0%。

新增农业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人员2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6.08万人,比上年增长0.9%。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截止2013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53.23万户(内资企业39.30万户,外资企业0.54万户,个体工商户111.4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3万户),比上年增长11.9%。

其中,微型企业11.18万户。

2013年新发展微型企业3.13万户,解决就业22.60万人。

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9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其中,税收收入1112.30亿元,增长14.6%。

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02.68亿元,比上年增长4.7%。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施意见(试行)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施意见(试行)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施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06.25•【字号】大足府办发〔2013〕107号•【施行日期】2013.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正文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施意见(试行)大足府办发〔2013〕107号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充分挖掘企业在“产业倍增”中的主体作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源,根据国家、市有关政策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市场主体“四转一改”的意见》(大足委发〔2013〕26号)文件精神,现就推进全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作(以下简称“规下转规上”)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现状截止2012年末,全区共有企业5256户,工业企业1727户,工业占企业比重仅为32.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5户,占比13.6%;1000—2000万元的385户,占比22.3%;500—1000万元的732户,占比42.4%;500万元以下的375户,占比21.7%。

与全市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实现产值和户均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仅为4.75%、2.37%和49.8%,与周边区县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

推进“规下转规上”工作,是推动工业做精做专做强做大的内在要求,是“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的重要举措。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区“规下转规上”完成200户。

其中,2013年完成50户,2014年完成70户,2015年完成80户(具体任务分解见附件)。

三、鼓励政策(一)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对列入规模企业培育对象的企业,在申报国家、市级和区级财政专项资金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二)建立升规奖励资金。

每年对成功申报成为规模企业的,一次性给予每户5万元—50万元的奖励。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19•【字号】渝府发〔2021〕18号•【施行日期】2021.07.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7月19日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在创造经济价值、优化供给结构、承载创新活动和集聚高端要素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重庆制造业发展,要求重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为重庆制造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的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现状及形势(一)重庆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经过长期艰苦奋斗,重庆制造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基本完成由国家老工业基地向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转型。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截至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2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近7000亿元。

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结构性分析

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结构性分析
2 0 1 4年 1月 重 庆 邮 电大 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J a n . 2 0 1 4 第2 6卷第 1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s t s a n d T e l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V o 1 . 2 6 N o . 1
量, 并讨论各 因素 的变动趋势和对节能总量的贡献程度 , 得到 关于影响 能耗 变动 的决定性 因素的结论 : 首 先是
技 术 因素 , 其 次是 二 级 结 构 因素 。 同时 , 经 过 纵 向 比较 , 发 现 重 庆 工 业技 术 性 节 能 进入 瓶 颈 的 问题 , 并 针 对 这 一
问题提 出建 议 。
关键词 : 节能 降耗 ; 工业能耗 ; 工业结构; 能耗 变动分解
中图 分 类 号 : F 4 2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8 2 6 8 【 2 0 1 4 ) 0 1 — 0 1 2 4  ̄ 7
自然环境 是人类 赖 以生存 的家 园 , 随着人类 生 产力 的迅 速提 高 , 环 境 问题也 越 发 严 重 。近年 来 ,
于1 9 9 8年 5月 签署并 于 2 0 0 2年 8 月 核准 了该议定
书, 节能减排正式 纳入 我 国政 策 目标 。“ 十一 五 ” 规
划 纲要确定 的节 能减排 目标基 本实 现 , 节 能减 排工
收稿 日期 : 2 0 1 3 一 l 1 — 1 4
行业过快增长 , 淘汰落后产能 , 促进传统产业优化 升级 , 推动能效水 平提 高 , 加 强工业 节 能 , 以及 加 强 重点行业污染 物减排 。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 我 国工 业 的能 源 消费 量 ( 单 位: 标准煤 , 下文同) 占能 源 消费 总 量 的 比例 一 直 在7 0 %左 右 , 因此可 以说 , 我 国要 想取 得节 能 减排 的成 功 , 必须 在工 业节 能 上下 功 夫 。 同样 , 表 2显 示, 重 庆市 的第 二 产业 能 源 消 费量 占比达 到 全 市 总量 的 6 0 %左 右 , 并 且终 端 消 费 量 占 比大 多达 到 7 0 % 以上 , 近年来 更是 节节攀 升 , 多次 达 到 7 5 % 的 水平 。因此 , 作 为一个 以工业 为 主 要产 业 的城 市 , 工业 节能 也应成 为重 庆节 能减排 的关注 重点 。

重庆产业现状

重庆产业现状

重庆产业开展现状一、重庆市产业开展现状〔一〕总体概况1.产业规模日趋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直辖以来,重庆经济总量不断增大,GDP保持年均11%的高速增长。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到达5097亿元,在全国排第24位,在西部地区位列第6位,是1997年的3.75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025元,在西部地区仅次于内蒙古〔32214元〕、新疆〔19893元〕、陕西〔18246元〕,位列第四。

2021年经济增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比全国水平9%高出5.3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市中居第3位,在全国31个省市中居第5位。

全市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天然气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电子信息、综合能源、生物医药和局部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集群,以金融、商贸物流、研发效劳等为代表的生产、生活性效劳业,以特色种养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构成了结构不断优化、门类更加齐全、布局日趋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二、三产业开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开展,重庆市的从业人员逐渐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在1907-2021年间,农林牧副渔的从业人员比重降低了12.2个百分点,总量从989万降到747万;第二产业从1997年的18.3%上升到2021年的20.6%,第三产业从1997年的24.1%上升到2021年的34.0%,上升了将近10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重要力量。

1020304050607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图3 重庆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1997-2021〕全市投资主要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1997年以来,第三产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60%以上,第二产业在18-35%之间,第一产业投资占比小于3%。

2021年,全市三次产业固定投资比为2.2:35.52:62.27,呈现“三、二、一〞的结构特征。

重庆化工发展历程概括

重庆化工发展历程概括

重庆化工发展历程概括一)重庆化工行业产业链概述1.重庆的化学工业优势首先,重庆及周边地区天然气、页岩气、盐卤资源相对丰富。

其次,重庆的水、电、天然气、蒸汽、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综合成本比沿海地区低30%左右,综合竞争优势明显。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化学工业已成为重庆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2011年,重庆市共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9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902亿元,基本形成了长寿、涪陵两大化工基地和万州等特色化工集中区,初步实现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

但重庆化学工业发展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低;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能耗仍然偏高;企业利润率偏低。

2.重庆市化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低。

虽然天然气化工已初步形成有特色、技术先进的产业链,但由于天然气供应紧张和价格持续上涨,产业规模受到限制;没有布局大型炼油企业,有机化工原料本地配套率低,以上两因素制约化工产业链的深度延伸,造成重庆市化工主要行业种类的工业总产值比例不协调。

如化肥的比重达18.4%,比全国行业水平高7.4个百分点,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的比重为17.5%、13.2%,分别比全国行业低7.7、3.4个百分点 (见表1)。

表1 重庆化工和全国化工重点行业产值分类占比表2).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能耗仍然偏高。

2005―2010年,重庆市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能耗虽从2.24吨标煤下降至0.96吨标煤,但与全国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能耗(2010年为0.60吨标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

3).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企业利润率偏低。

2011年,重庆市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1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与行业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 重点化工产业集聚工业园1.长寿化工基地(长寿经开区重化工园)争取布局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为全市化工发展提供石化原料;加快建设MDI一体化项目,打造西部聚氨酯产业高地;整合全市甲醇资源,建设MTO/MTP装置,实现烯烃原料自给;打造醋酸/BDO一体化产业链,发展下游乙醇、聚乙烯醇、EVA、GBL等产品;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钛****和医药中间体;做大橡胶产业,开发不溶性硫和新型汽车轮胎。

重庆纺织产业当前情况及发展展望

重庆纺织产业当前情况及发展展望

重庆纺织产业当前情况及发展展望张文卿[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401121]编者按 “重庆纺织产业当前情况及发展展望”一文是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总裁张文卿在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召开的2010年度全国纺织机械行业生产经营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对读者了解和投资重庆的有关产业将有所帮助。

1 重庆纺织产业的总体情况重庆作为纺织老工业加工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拥有包括棉纺、毛纺、麻纺、丝纺、针织、色织、化纤、印染、服装、鞋帽、纺机等产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生产加工能力和较为悠久的现代纺织生产加工历史渊源。

市属纺织国有企业曾达到300多家。

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随着竞争加剧,国有资产从纺织业开始退出,从1992年全国第一家大中型纺织企业———重庆针织总厂司法破产开始、经过1995年纺织压锭、1997年全市下放中小企业、2000年撤销市纺织工业局到国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关闭,纺织业的国有成份已经不多,而在此期间,大量的民营纺织企业在竞争中开始成长壮大起来。

目前重庆纺织产业主要由棉纺织、麻纺织、茧丝绸、化纤、服装、针织、印染等行业组成。

截至2008年底,重庆现有纺织服装企业3800余户,规模以上企业259户,全行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

2008年重庆市纺织服装行业主要生产能力为:棉纺设备114万锭,各种棉织机6.5万台。

麻纺锭7.3万锭,印染布生产能力3亿m,化纤生产能力5万t。

主要产品产量:各种纱11.26万t,各种布26.27亿m。

化学纤维5.24万t,服装3.28亿件。

2008年重庆市纺织工业服装总产值260亿元,同比增长25.92%;工业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30.43%;销售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25.31%;利润总额9.26亿元,同比增长43%。

2008年重庆纺织工业在全国排名第20位,在西部12省区中名列第四位。

从所有制结构上看,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目前全市纺织民营企业及股份制企业在行业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为92.55%,占有绝对量优势,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所占比例仅为7.45%。

历年来各地区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历年来各地区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Q
R
S
T
U
V
W
X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1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_国有控股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_国有控股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_国有控股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_国有控股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_国有控股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_国有控股 _国有控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3096.59 3797.07 4027.13 4494.38 5662.93 7220.71 7774.29 9530.65 11155.88 13566.25 13312.93 17491.02 20040.7 21889.06 22472.59 22254.89 19807.68 1619.93 1823.92 2011.58 2242.04 2855.49 3320.55 4098.07 4775.01 6390.08 7124.95 7601.79 9329.84 11119.19 11381.55 11617.45 11011.54 10300.43 1634.76 1856.43 1965.9 2107.37 2404.62 3162.74 3064.99 3758.34 4920.24 6002.87 6751.31 8777.45 10434.92 10656.79 11965.99 11852.84 11360.87 928.81 1071.23 1090.22 1198.18 1499.44 1881.12 2080.92 2624.05 3410.02 3842.74 3863.61 5371.05 6524.53 6796.22 7146.38 6902.82 6636.21 3153.04 3583.55 3757.95 3716.99 4717.48 5469.76 6261.7 6985.8 8258.85 11045.88 10637.39 13418.41 13858.86 15602.52 16966.09 17804.39 16453.02 616.51 665.04 650.26 716.73 815.45 1020.55 1242.97 1502.62 1861.09 2187.95 2766.28 3602.74 4378.42 4933.66 5134.81 5645.01 5680.77 122.53 121.39 129.28 155.72 209.04 148.41 235.23 263.87 305.15 276.98 259.79 349.34 319.06 376.77 405.99 361.08 412.98 622.05 666.1 681.28 772.01 898.97 1070.93 1307.55 1666.39 2094.09 2415.55 2629.9 3347.05 3726.33 3910.81 4450.45 5019.6 5298.98 山东省 年 亿元 河南省 年 亿元 湖北省 年 亿元 湖南省 年 亿元 广东省 年 亿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年 亿元 海南省 年 亿元 重庆市 年 亿元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6•【字号】渝办发[2011]370号•【施行日期】2011.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渝办发〔2011〕37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以及混合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城乡就业、促进技术创新、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科学编制本规划,以促进“十二五”期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十一五”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绩显著。

全市50%以上的财税收入、60%以上的经济贡献率、70%以上技术创新和7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总额、80%以上的就业岗位来自于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1.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连续8年保持17.0%以上的增速,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重庆市九龙坡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奖励扶持办法(试行)

重庆市九龙坡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奖励扶持办法(试行)

重庆市九龙坡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奖励扶持办法(试行)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拟加大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具体办法如下。

一、奖励扶持对象在九龙坡辖区(含高新区)内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依法纳税且纳入企业一套表名录库的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二、奖励办法(一)存量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0.1亿元、0.5亿元、1亿元、2亿元、5亿元及以上,且当年增幅达到25%及以上,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

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0.1亿元、0.5亿元、1亿元、2亿元、5亿元及以上,且当年增幅达到30%及以上,分别奖励1万元、4万元、6万元、12万元、20万元。

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0.1亿元、0.5亿元、1亿元、2亿元、5亿元及以上,且当年增幅达到25%及以上,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

4. 卫生和社会工作全年营业收入达到0.1亿元、0.5亿元、1亿元、2亿元、5亿元及以上,且当年增幅达到35%及以上,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

5.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和其他房地产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0.1亿元、0.5亿元、1亿元、2亿元、5亿元及以上,且从业人员和劳动工资平均增幅达到30%及以上,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

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0.1亿元、0.5亿元、1亿元、2亿元、5亿元及以上,且当年增幅达到30%及以上,分别奖励1万元、4万元、6万元、12万元、20万元。

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0.1亿元、0.5亿元、1亿元、2亿元、5亿元及以上,且当年增幅达到30%及以上,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

8.教育全年营业收入达到0.1亿元、0.5亿元、1亿元、2亿元、5亿元及以上,且当年增幅达到40%及以上,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

企业经营与管理

企业经营与管理

企业经营与管理一:[企业经营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专业介绍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这样方面,各位知道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是做什么的吗?我们可以看看下面哦!企业经营管理专业介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在企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实用型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型管理人才。

二、发展前景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接点,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经济的持续发展,催生巨大的人才需求。

根据重庆市中小企业局的计划,到2023年,重庆仅中小企业数量就将达到70万户,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达到1万户,经济管理类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百万人之多。

三、主干课程管理技巧与实务、组织行为学、基础会计、企业生产管理、连锁门店经营管理、团队管理、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四、专业特色工商企业管理作为我校骨干和重点建设专业,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资深的教学团队。

本专业建有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平台及企业模拟经营、项目管理、ERP电子沙盘、市场营销模拟等众多实训室;同时依托20余家合作企业优势,共建校中企、企中校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学习条件学院是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建设单位,本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近三年我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三等奖两次,重庆市技能竞赛二等奖两次,三等奖5次。

专业团队公开出版专业教材近20本,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10余篇。

我专业目前与香港电讯盈科、以纯集团、重庆先特、重庆中悦地产、重庆树荣化工等20余家企业鉴定了定向培养协议。

六、就业前景和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产品销售、财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物流、质量认证等专项工作、也可从事企事业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等管理工作。

二:[企业经营与管理]如何描述企业经营的好如何才能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高效呢?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实打实的来落实各项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