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农业概况
缅甸农业及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 毕重群
出版物刊名: 东南亚南亚研究
页码: 35-41页
主题词: 耕种面积;缅元;合作社经济;收购价格;工农业产品;生产值;收归国有;封建地主;产品出口额;组织起来
摘要:<正> 缅甸是个农业国,在发展农业方面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首先是土地多,在全国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耕地面积约4,600万英亩(每英亩合6.07市亩),耕种面积为2,000—2,500万英亩。
还有休耕地和可耕荒地2,100—2,600万英亩。
全国以440万农户计算,平均每户耕种5.45英亩(合33.08市亩),若以每户5人计算,平均每人耕种1.09英亩(合6.6市亩)。
在东南亚是人均占有土地最多的国家。
如把休耕地和可耕荒地也利用起来,每一农户和每一农民平均占。
缅甸种植的糖料作物
缅甸种植的糖料作物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家,种植了许多不同的糖料作物。
以下是一些在缅甸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
1. 甘蔗:甘蔗是缅甸最主要的糖料作物之一。
缅甸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甘蔗的种植。
甘蔗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该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
缅甸的甘蔗种植量居世界前列,其主要品种有90 号和宽叶。
缅甸种植的甘蔗主要用于生产糖和酒精,也用作饲料。
2. 香蕉:香蕉也是缅甸的主要糖料作物之一。
缅甸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香蕉的生长。
缅甸种植的香蕉主要用于生产糖浆和蜂蜜。
香蕉树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糖分和水分,适合用于制作甜食和饮料。
3. 槟榔:槟榔是一种热带果树,也是一种糖料作物。
槟榔种植在缅甸非常普遍,在农村地区可以看到许多槟榔园。
槟榔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糖分,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制成槟榔膏和槟榔糖。
槟榔还可以用来制作饮料和口味剂。
4. 椰子:椰子是另一种在缅甸种植的糖料作物。
缅甸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椰子的生长。
椰子的果肉含有丰富的糖分和水分,可以用于制作糖浆和椰糖。
椰子还可以制作椰汁、椰子油和椰子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工业。
5. 棕榈:棕榈是一种热带植物,也是一种糖料作物。
缅甸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棕榈的生长。
棕榈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糖分,可以用于制作棕榈糖、棕榈油和棕榈蜂蜜。
棕榈油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烹饪。
总之,缅甸种植了许多不同的糖料作物,包括甘蔗、香蕉、槟榔、椰子和棕榈。
这些糖料作物在该国的农业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为国家带来了经济收入。
此外,这些作物也在食品加工和饮料制造等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缅甸简介介绍
03
缅甸经济与发展
经济概述和主要产业
综述: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和服务业也 在逐渐发展壮大。近年来,政府致力于经济改革和对外 开放,推动经济多元化和现代化。 • 农业:缅甸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
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橡胶、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
• 制造业:缅甸的制造业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制 衣、皮革加工等。近年来,政府鼓励外国投资进入 制造业,尤其是高附加值产业。
主要产业
• 林业和渔业:缅甸拥有丰富的森林和海洋资源,林 业和渔业是重要经济支柱,主要出口产品有木材、 橡胶、海鲜等。
• 服务业:随着经济发展,服务业在缅甸经济中的地 位逐渐提升,包括旅游、金融、电信等领域。
对外贸易和投资
对外贸易
缅甸与多个国家保持贸易往来,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农产品 、矿产品、能源等,主要进口产品包括机械设备、石油制 品、化工产品等。
未来合作领域和展望
基础设施建设
中方将继续参与缅甸基础设施 建设,提升交通、能源、通信
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水平。
农业与制造业合作
加强在农业和制造业领域的合 作,促进双方产业优势互补, 实现共同发展。
旅游与文化交流
推动旅游和文化交流合作,增 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 友谊。
展望
随着中缅关系持续深化,未来 两国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将具有 广阔前景,为双方带来实实在
文化特色和传统节日
01
02
03
佛教文化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文 化对缅甸社会、艺术、建 筑等方面有深远影响。
传统服饰
缅甸传统服饰具有独特风 格,女性常穿着色彩艳丽 的“笼基”长裙,男性则 穿着“笼沙”长衫。
节日庆典
缅甸有许多传统节日,如 泼水节、点灯节等,这些 节日庆典丰富多彩,展示 了缅甸独特的民俗文化。
缅甸地理位置分析
缅甸地理位置分析一、引言缅甸,位于东南亚的国家,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多样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本文将详细分析缅甸的地理位置,包括其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方面,以展示这个国家的地理特点和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二、地理位置概述缅甸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
缅甸的海岸线长3200公里,国土面积676578平方公里,是东南亚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缅甸的首都是内比都,而旧都仰光则是缅甸最大的城市和商业中心。
三、地形与气候地形:缅甸地形多样,北部和东部为山地和高原,西部有若开山脉和钦山山脉,南部则是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和沿海平原。
缅甸的最高点是哈卡博山,海拔5881米。
此外,缅甸境内还有多条重要的河流,如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湄公河等。
气候: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季(3月至5月)、雨季(6月至10月)和凉季(11月至2月)。
由于地形的影响,缅甸的气候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沿海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温差较小,降雨充沛;而内陆地区则气候较为干燥,温差较大。
四、自然资源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矿产资源:缅甸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石油、天然气、铅、锌、银、金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缅甸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陆盆地。
农业资源:缅甸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主要农作物包括稻米、玉米、花生、豆类等。
此外,缅甸还盛产多种水果和热带作物,如橡胶、棕榈油、茶叶等。
森林资源:缅甸森林覆盖率高,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森林中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资源,为生态旅游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条件。
水力资源:缅甸境内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具有巨大的水力发电潜力。
目前,缅甸正在积极开发水力资源,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五、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缅甸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其地理位置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缅甸产业结构
缅甸产业结构工业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6%,在1996/1997至2000/2001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6%。
全国53338个企业中,私人企业有51101个,全国共建有24个工业区,全国工业从业人数约174万。
工业主要有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制糖、造纸、化肥和制药等。
农林牧渔业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
农业劳动力为1796万,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63%。
耕种面积为2300万英亩。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甘蔗、烟草和黄麻等。
1999/2000年度主要农作物产量为:稻谷1979万吨,小麦946万吨,玉米31.66万吨,棉花17.4万吨。
畜牧渔业以私人经营为主。
缅政府允许外国公司在划定的海域内捕鱼,向外国渔船征收费用。
1990年开始同一些外国公司合资开办鱼虾生产和出口加工企业,2001年虾产量13000吨,全部出口。
1999/2000年度,肉类产量为3.758亿公斤。
主要林产品有花梨、丁纹、鸡翅木、黑檀、铁木等各类硬杂木和藤条、竹子等,1999/2000年度柚木产量23万立方米,其它硬杂木产量143.9万立方米。
林业产值约5亿缅币。
旅游业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
主要景点有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文化古都曼德勒、万塔之城蒲甘以及山都威的额不里海滩等。
从1993年起,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吸引外资,建设旅游设施。
1998/1999年度来缅旅游人数为35万人次,1999/2000年度为30.95万人次,2000/2001年度为27.29万人次,目前有大小酒店469家,拥有客房9420间。
较著名的饭店有:仰光的悉都那酒店、茵雅湖酒店、商人酒店、海滨酒店、花园酒店、曼德勒的悉都那饭店、蒲甘的蒂丽毕瑟亚饭店等。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市场分析一、概述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新兴市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经济增长潜力。
本文将对缅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经济状况、消费者行为、竞争环境和市场机会等方面的内容。
二、经济状况1. GDP增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缅甸的GDP增长率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定增长,估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2. 主要产业:缅甸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创造业、矿业和服务业。
其中,农业是缅甸经济的重要支柱,占领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当比例。
3. 外商投资:缅甸政府向来在积极吸引外国投资,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引了许多国际企业进入该市场。
三、消费者行为1. 人口结构:缅甸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其中年轻人占领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意味着缅甸市场对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非常敏感。
2. 消费习惯:缅甸消费者普遍注重品质和价格,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实用和经济实惠的产品。
此外,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消费者对高品质和国际品牌的需求也在增加。
3. 数字化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缅甸的数字化趋势正在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和挪移支付等新兴行业正蓬勃发展。
四、竞争环境1. 主要竞争对手:缅甸市场存在一些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本土企业和国际企业。
本土企业通常具有更好的了解当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优势,而国际企业则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 市场份额:不同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布不均,一些行业存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情况,而另一些行业则存在较大的市场竞争。
3. 市场进入壁垒:由于缅甸市场的政治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市场进入壁垒相对较高。
需要考虑政策法规、文化差异、营销策略和供应链等因素。
五、市场机会1. 农业和食品格业:缅甸的农业和食品格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投资于农业技术、种植业和加工业等领域,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和出口市场的需求。
2. 旅游业: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旅游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
投资于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等领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市场机会。
缅甸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初探
得 长足发 展 ,但也存 在许 多 问题 。
一
、
缅 甸 农 业体 制 改革 及 取 得 的成 绩
■蔓土地政策,扩大种檀面积
㈢ ㈠
土地 是农 业 发展 的基 础 , 是 广 大农 民的命 根 也 子 ,尤 其 是对 于 缅 甸这 样 一 个 农 业 国 ,土 地 政 策 对 其 农 业 发展 至关 重 要 。缅 甸 政 府 为 了增 加 粮 食
o
孔 志坚 20 0 7年 的3 4个 ,增 加 了 2 6个 。 4 0 其 次 ,农 民 种 粮 积 极 性 提 高 ,稻 谷 生 产 总 量
缅 甸农 业发 展 现状 与前 景初 探
二 、缅 甸 农 业 发 展 存 在 的 问题
1 8 年 以来 缅 甸 农 业 无 论 是 种 植 面积 ,亩 产 98
产 量 ,对 土 地 政策 进行 了调整 ,颁布 了系列 法 规 ,
缓甸农业体镧改革取得 的成绩
由于 缅 甸 政 府 对 土地 、农 业 体 制 等 方 面 的改 革 ,缅 甸 的农业 发展 取得 了显 著 的成 绩 。 首先 ,农 业 生 产 的种 植 面 积成 倍 扩 大 ,农 田
【 稿 日1]0 0 1 — 8 收 g 2 1- 2 2 ]
顷 ;建 成 的 水 库 水 坝 由 18 98年 的 18个 增 加 到 3
【 作者简介】 孔志坚 (9 8 )女 , 17 ~ , 云南宣威人 , 云南省社会科学 院东南亚研究所助理研 究员 , 主要从事缅甸问题及中缅经济合作研究 。
于 天然 气 出 口 ,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名 第 二 ,橡胶 排 名第 五 。 由此
政府直接从农 户手中征购稻谷 ,现在则 由商人从 农 户手 中购 买 ;过 去 政 府 以低 于 市 场 价 的价 格 从
缅甸人民的真实生活
缅甸人民的真实生活
缅甸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神秘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然而,缅甸人民的生活却并不总是如此美好。
在这个国家,许多人面临着贫困、冲突和政治压力的困扰。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他们依然坚强地生活着。
在缅甸的农村地区,许多人依靠农业为生。
他们种植稻米、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然后靠着这些农作物来维持生计。
然而,由于缅甸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农民面临着种植作物的困难。
他们需要面对干旱、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威胁,这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除了农村地区的挑战,缅甸的城市居民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贫困、失业和医疗
保健不足是他们的主要困扰。
许多人在城市里挣扎着生活,他们的工资微薄,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此外,政治动荡和冲突也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不安全感。
然而,尽管面临着这些困难,缅甸人民依然展现出了他们的坚韧和勇气。
他们
努力工作,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
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家园,尽管生活并不总是如他们所愿。
缅甸人民的真实生活是充满着挑战和艰辛的,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
他们的生活或许并不总是美好的,但他们依然在努力着,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未来。
愿缅甸人民的生活能够变得更加美好,他们的努力和坚韧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缅甸位于东南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该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年轻的劳动力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这些因素使得缅甸市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本文将对缅甸市场的行业结构、经济状况、消费趋势以及竞争环境进行分析。
二、行业结构1. 农业:缅甸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农产品包括稻米、玉米、大豆、棉花等。
农业占据了该国经济的很大比重,但由于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和基础设施,农业产值增长相对较慢。
2. 采矿业:缅甸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锡、铅、锌等。
然而,由于政治不稳定和缺乏投资,该行业的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3. 制造业:制造业是缅甸经济的重要支柱,主要包括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
近年来,该行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吸引了许多外国投资者。
4. 服务业:服务业在缅甸的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旅游、金融、电信等。
随着缅甸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业也在迅速发展。
三、经济状况1. GDP增长:缅甸的GDP增长率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达到了6.8%。
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增长率有所下降。
2. 外贸:缅甸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天然气、衣料、农产品等,主要进口产品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石油产品等。
中国、泰国和印度是缅甸的主要贸易伙伴。
3. 投资环境:缅甸政府致力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投资环境。
然而,仍然存在政治不稳定、腐败问题等挑战。
四、消费趋势1. 中产阶级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缅甸的中产阶级不断壮大,他们对高品质的消费品和服务有着较高的需求。
2.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缅甸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
3. 旅游业:缅甸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旅游业的发展为酒店、餐饮和零售业带来了机会。
五、竞争环境1. 国内竞争:缅甸的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在各个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缅甸自然资源简介
季雨林
季雨林是缅甸另一种重要的森林类型,主要分布在缅甸的 北部和东部地区。这些森林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降雨 较多,冬季则相对干燥。
季雨林生长着野生动物提供 了栖息地。
03
水资源
概况
缅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这些水资源为农业、工业和 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钨矿
缅甸的钨矿资源主要 分布在克耶邦和掸邦 ,以黑钨矿为主。
锡矿
缅甸的锡矿资源主要 分布在克伦邦和掸邦 ,以砂锡矿为主。
铜矿
缅甸的铜矿资源主要 分布在克耶邦和掸邦 ,以硫化铜为主。
金矿
缅甸的金矿资源主要 分布在克伦邦、掸邦 和曼德勒省等地。
02
森林资源
概况
缅甸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覆盖了大 量的土地面积。这些森林资源不仅为 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燃料,还为 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地下水
缅甸的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是缅甸农村地 区的主要水源之一。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考虑到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面沉降等问题。同时,由于地下水分布不均, 开发难度较大,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04
农业资源
概况
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是 该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缅甸的农业资源包括肥沃的土 地、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 候条件。
缅甸的农业领域有着悠久的历 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农业活 动也是该国人民的主要生计来 源之一。
稻米生产
稻米是缅甸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该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种
植面积之一。
缅甸的稻米主要种植在平原和河 谷地区,其中包括伊洛瓦底江、 湄公河和萨尔温江等河流的冲积
缅甸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和旱季分明,水资源季节性变化较大。
缅甸农机化发展概况及中缅合作前景初探
缅甸农机化开展概况及中缅合作前景初探2021-3-9应缅甸政府邀请,受中国共青团中央与商务部委派,笔者作为农机科技专业的人选,于2006年1—7月间,赴缅甸农机局所属的国家农机制造厂和第五农机制造厂为其提供国际志愿效劳和技术援助。
借此时机,笔者对缅甸农机化的开展与需求状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与分析。
一、缅甸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开展概况缅甸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500—5000mm,年均气温27℃,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全国可耕地面积1823万hm2,已利用耕地1215万hm2,还有大量可耕地和水面。
水资源极为丰富,但缺少水利设施,利用率极低。
1988年以来共兴修水坝、水库150座,增加农田灌溉面积121万hm2,现全国农田灌溉总面积222万hm2,占耕地总面积18%。
森林面积约50万hm2,森林覆盖率575,柚木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0%,年产量控制在40万~50万m3,是世界最大柚木供应国。
缅甸热带作物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天然橡胶、咖啡、水果、蔬菜、林木、甘蔗、椰子、槟榔、木薯、烟草和黄麻等。
禾谷类和豆类作物耕作面积最大,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1999年度和2000年度,缅甸大米和豆类出口量分别为6.0万t和6.5万t。
2005年,水稻种植面积达890万hm2,总产量达4000万t;玉米种植面积约50万hm2,总产量150万t。
绿豆市场近年来需求旺盛,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0—2001年种植面积就达1500hm2,每公顷平均产量约为4500kg,其中向中国出口额就达50万美元。
橡胶是缅甸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出口创汇产6全国适合橡胶种植的土地有262万hm2,目前种植积18万hm2,总产量3.5万t,天然橡胶年出口边万t。
近几年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大,预计2021年植面积将到达24万8.7万t;2021年达40万hm2,产量15hm2,产量万t。
其中国营橡胶种植园面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0%。
缅甸国情报告
缅甸国情报告一、引言缅甸,正式名称为缅甸联邦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
缅甸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缅甸的国情。
二、经济状况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但近年来在工业和服务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农业方面,缅甸拥有肥沃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主要种植稻米、小麦、果蔬等农产品。
工业方面,缅甸的纺织、制药和矿产开采等行业逐渐壮大,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缅甸的旅游业也具有巨大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
三、政治形势缅甸的政治形势复杂多变。
过去几十年,缅甸经历了军事独裁统治,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然而,近年来,缅甸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开放选举、释放政治犯以及与少数民族组织签署和平协议等。
这些改革为缅甸的民主进程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少数民族冲突、宪法改革等。
四、社会状况缅甸社会具有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特点。
主要民族包括缅族、掸族、克伦族等。
在社会发展方面,缅甸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医疗设施不足等。
此外,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
然而,缅甸政府正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以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
五、环境保护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水资源和矿产等。
然而,过度的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成为缅甸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缅甸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森林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六、国际关系缅甸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缅甸与邻国如中国、印度和泰国等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和政治联系。
同时,缅甸也积极参与东盟等地区组织,与国际社会保持着广泛的合作。
缅甸政府希望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七、结论综上所述,缅甸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
缅甸的传统农业与农耕文化
缅甸的传统农业与农耕文化缅甸,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悠久的农耕文化而闻名于世。
多年来,缅甸人民一直依赖农业来维持生计,并且遵循着传统的农耕方式。
本文将介绍缅甸的传统农业以及农耕文化,探讨其对该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缅甸的传统农业缅甸拥有广袤的农田和肥沃的土壤,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农业一直是该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许多人在农田中从事耕作、种植和养殖等活动。
在缅甸的传统农业中,主要的农作物包括稻谷、玉米、大豆、甘蔗等。
稻谷是缅甸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也是该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缅甸的稻田分为湿地和旱地两种类型,占据了农田面积的大部分。
农民们利用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通过灌溉系统为稻田提供水源。
他们采用传统的耕种方式,手工耕作、播种、收割,以保证稻谷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稻谷,玉米也是缅甸人民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缅甸的玉米产量丰富,农民们通过耕种和使用有机肥料来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副食物,被广泛用于缅甸的家庭烹饪中。
此外,大豆和甘蔗也是缅甸农民耕种的主要作物。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值对缅甸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甘蔗则主要种植用于糖业生产,缅甸的甘蔗糖产量在东南亚地区排名前列。
二、缅甸的农耕文化缅甸拥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农民们将传统的农耕技术代代相传。
他们了解土地的特性和农作物的生长要求,注重农田的养护和管理。
在农耕过程中,缅甸农民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尊重土地和农业之神灵,以祈求丰收和庇佑。
农耕文化在缅甸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农民的生活方式中,也贯穿于其中的艺术、节日和习俗等方面。
农耕主题的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常常出现在缅甸的文化活动中,表达着对大地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缅甸的农耕文化还体现在农业节日和庆典中。
例如,每年的水灌节是缅甸最重要的农耕庆典之一,旨在祈求丰收和水源的丰饶。
在节日期间,农民们穿着传统服装,举行赛艇比赛和水上娱乐活动,庆祝农业的丰收。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缅甸位于东南亚,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该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以下是对缅甸市场的详细分析。
1. 经济状况缅甸的经济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
2019年,缅甸的GDP增速达到了6.8%,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该国的主要经济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矿产资源开采和旅游业。
2. 消费市场缅甸的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发展,由于经济增长和人口红利的释放,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也在增强。
餐饮、零售、电子产品和汽车等行业是消费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此外,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对时尚、娱乐和互联网产品有着较高的需求。
3. 外商投资缅甸政府积极吸引外商投资,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外国投资者可以在多个行业进行投资,如能源、制造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等。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特区,为外商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便利条件。
二、市场机会在缅甸市场,有许多潜在的商机等待着投资者的开发。
以下是一些市场机会的详细分析。
1. 农业缅甸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农田。
该国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稻米、水果、蔬菜和茶叶等。
目前,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加工业是缅甸农业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投资者可以考虑在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和农业设施建设等方面寻找商机。
2. 旅游业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该国的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来自亚洲和欧洲的游客。
投资者可以考虑在酒店、旅游景点开发、旅游服务和旅游交通等领域寻找商机。
3. 基础设施建设缅甸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经济的发展和吸引更多的外资。
投资者可以考虑在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和水利等领域寻找商机。
此外,由于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投资者还可以考虑在建筑、工程和物流等领域开展业务。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市场分析一、市场概述缅甸是东南亚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经济增长潜力。
随着政治形势的稳定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缅甸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的关注。
本文将对缅甸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经济状况、产业结构、消费趋势和市场机会等方面。
二、经济状况缅甸的经济在过去几年取得了稳步增长。
根据缅甸政府统计,2019年缅甸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5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
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缅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GDP的约30%。
采矿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产业。
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产业结构缅甸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和资源开采为主。
农业方面,稻米、玉米、大豆和棉花是主要的农产品。
资源开采方面,石油、天然气、锡、铅、锌和宝石等资源储量丰富。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但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未来有望迎来更多机遇。
四、消费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缅甸的消费水平逐渐提升。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年轻人对时尚、科技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餐饮、旅游、电子产品和时尚品牌等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五、市场机会1. 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缅甸的农业潜力巨大,对农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的需求很高。
可以考虑投资农产品种植、加工和出口业务。
2. 建筑和基础设施: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包括住房、道路、桥梁、铁路等。
可以考虑投资建筑和基础设施相关的项目。
3. 旅游业:随着缅甸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旅游业在缅甸的发展潜力巨大。
可以考虑投资酒店、旅游景点开发和旅行社等业务。
4.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电子商务在缅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可以考虑投资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等业务。
六、市场挑战1. 法律和政策风险:缅甸的法律和政策环境相对复杂,对外国投资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
缅甸水稻的种植方法
缅甸水稻的种植方法1.亚热带气候的利用缅甸位于东南亚的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适合水稻的生长。
缅甸水稻种植主要利用了这种亚热带气候的特点。
2.选择适合的土壤和田地缅甸水稻的种植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土壤和田地。
水稻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选择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如沼泽地或稻田。
缅甸的平原地区是非常适合水稻种植的。
3.土壤的准备在种植水稻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清理田地上的杂草和废弃物。
然后耕种土壤,使其松软。
此外,还要施肥,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以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
4.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在缅甸,人们种植多种不同的水稻品种,主要有粳稻、籼稻、糯稻等。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的水稻品种非常重要。
5.播种缅甸水稻的播种时间通常在雨季开始之前。
在播种之前,需要将稻谷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然后晾干。
接着,将稻谷均匀地撒布在准备好的湿润田地上。
用木板或耙子轻轻压实稻谷,然后将水灌入田地。
6.田间管理在水稻长出苗后,需要进行一些田间管理工作。
首先,要保证田地的湿润。
缅甸的雨季较长,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浇水,但如果干旱的话,需要用水灌溉。
此外,还要定期除草,以保证水稻的生长。
7.收获水稻一般需要120至180天才能成熟。
当水稻穗呈金黄色,并且稻谷已经变硬时,表示可以收获了。
收获时通常使用镰刀将水稻割断,并将其晾晒一段时间,使其干燥。
8.储存和加工收获后的水稻需要进行储存和加工。
首先,需要将稻谷去壳,去除稻壳。
然后,将稻谷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止霉变和虫害。
水稻可以用于食用或者加工成米饭、面粉等其他食品。
9.农业技术的应用在缅甸一些现代化的农场,还应用了一些农业技术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如喷灌系统、施肥机器和农药喷洒机器等。
这些技术帮助农民更加高效地种植水稻。
水稻是缅甸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水稻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食物需求,也为该国的农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合理的种植方法和科学的田间管理,缅甸的水稻产量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缅甸的地理条件与经济发展
缅甸的地理条件与经济发展缅甸位于东南亚的次大陆,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对于缅甸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缅甸的地理条件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缅甸的经济发展现状。
一、地理位置缅甸位于南亚和东南亚之间,与中国、印度、泰国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接壤。
它的地理位置使得缅甸成为东南亚的交通枢纽,这对于缅甸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水力资源以及农业资源等。
其中,天然气和石油是缅甸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也是缅甸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此外,缅甸的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这为木材和木制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地形和气候缅甸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高山地区、河谷地区和平原地区。
这种多样的地形使得缅甸具备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缅甸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此外,缅甸还拥有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气候,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对于农业产出非常有利,为缅甸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经济发展现状尽管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缅甸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然而,在过去几年中,缅甸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
目前,缅甸的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矿业和能源、制造业、旅游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等。
农业是缅甸经济的主要支柱,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当比重。
矿业和能源也是缅甸重要的经济来源,特别是天然气和石油产业。
此外,制造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中。
然而,缅甸的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政府监管不健全等。
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缅甸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缅甸的地理条件对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形以及气候使得缅甸具备了发展农业、旅游业、矿业和能源等产业的优势。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缅甸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缅甸农业概况
缅甸农业概况一、基本情况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家,2006-2007财年,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6.98%,农作物主要有:稻米、豆类、油料作物、棉花、甘蔗、黄麻、橡胶和油棕等。
农产品出口额占国家出口总额的14.5%,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63%。
缅甸农业的十大主要作物为:稻谷、甘蔗、长绒棉、玉米、花生、芝麻、向日葵、黑豆、绿豆和赤豆等。
十大主要农作物的发展计划:每英亩分别为:稻谷产量达100箩(每箩=21.06公斤)、甘蔗产量30吨、长绒棉400缅斤(1缅斤=1.5公斤、玉米80箩(1箩=25.13公斤)、花生50箩(1箩=11.33公斤)、芝麻20箩(1箩=24.69公斤)、葵花50箩(1箩=14.51公斤)、黑豆(Black Gram)20箩(1箩=32.92公斤)、绿豆20箩(1箩=32.92公斤)、赤小豆(Pigeon pea)25箩(1箩=32.92公斤)。
二、缅甸主要农作物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稻米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豆类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油料作物种植情况统计表(单位:千英亩)缅甸棉花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甘蔗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发展中缅农业合作缅甸的可耕地和闲置地很多,目前缅甸允许外国人租赁土地经营农业,土地租赁期一般为30年,可根据情况协商,适当调整期限。
但近期内缅甸吸引的数十亿美元外资中,对农业投入所占比重甚微。
缅甸国内公民租赁土地经营种植业发财致富者很多,同样,也有外国投资者获得成功的实例。
泰国一个商人与缅甸国营企业合资办了一个农场,双方各投入1亿缅元,主要种植芒果、养鱼。
农场租地923公顷,农场内有十多个小塘。
泰商除了种水果、养鱼外,还养羊、养鸭、种香料,搞多种经营。
缅甸的土质好,雨水充沛,而且人工非常使宜,一般每月6000-8000缅元。
估计3 年内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缅甸已同意把中缅边界克钦邦德乃河平原一带方圆100多万英亩的土地出租给中国使用。
我国有些省份历来有移民垦荒的传统,特别是我国南方同缅甸气候相同,完全可以派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到缅甸去租赁土地,发展农业合作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缅甸农业概况一、基本情况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家,2006-2007财年,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6.98%,农作物主要有:稻米、豆类、油料作物、棉花、甘蔗、黄麻、橡胶和油棕等。
农产品出口额占国家出口总额的14.5%,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63%。
缅甸农业的十大主要作物为:稻谷、甘蔗、长绒棉、玉米、花生、芝麻、向日葵、黑豆、绿豆和赤豆等。
十大主要农作物的发展计划:每英亩分别为:稻谷产量达100箩(每箩=21.06公斤)、甘蔗产量30吨、长绒棉400缅斤(1缅斤=1.5公斤、玉米80箩(1箩=25.13公斤)、花生50箩(1箩=11.33公斤)、芝麻20箩(1箩=24.69公斤)、葵花50箩(1箩=14.51公斤)、黑豆(Black Gram)20箩(1箩=32.92公斤)、绿豆20箩(1箩=32.92公斤)、赤小豆(Pigeon pea) 25箩(1箩=32.92公斤)。
二、缅甸主要农作物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稻米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豆类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油料作物种植情况统计表(单位:千英亩)缅甸棉花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甘蔗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发展中缅农业合作缅甸的可耕地和闲置地很多,目前缅甸允许外国人租赁土地经营农业,土地租赁期一般为30年,可根据情况协商,适当调整期限。
但近期内缅甸吸引的数十亿美元外资中,对农业投入所占比重甚微。
缅甸国内公民租赁土地经营种植业发财致富者很多,同样,也有外国投资者获得成功的实例。
泰国一个商人与缅甸国营企业合资办了一个农场,双方各投入1亿缅元,主要种植芒果、养鱼。
农场租地923公顷,农场内有十多个小塘。
泰商除了种水果、养鱼外,还养羊、养鸭、种香料,搞多种经营。
缅甸的土质好,雨水充沛,而且人工非常使宜,一般每月6000-8000缅元。
估计3 年内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缅甸已同意把中缅边界克钦邦德乃河平原一带方圆100多万英亩的土地出租给中国使用。
我国有些省份历来有移民垦荒的传统,特别是我国南方同缅甸气候相同,完全可以派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到缅甸去租赁土地,发展农业合作项目。
缅甸农业概况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是中国的友好邻邦。
正是凤凰花开的季节,我们来到了这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国家。
一、优良的农业自然条件缅甸全称“缅甸联邦”,面积676,581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万,位于中南半岛西部。
缅甸北部与东北部同中国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毗邻,东部和东南部与老挝和泰国相连,西南和南部濒临孟加拉湾和莫塔马湾,是印度支那半岛上最大的国家。
在东南亚各国中,缅甸国土面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位居第二位。
缅甸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地广人稀,地势北高南低。
缅甸地形大体上可以分为7大块:即北部山区、西部山区、掸邦高原、中央平原、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若开沿海地区和德林达依沿海地区。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河道纵横,池塘密布,土地松软而肥沃,水路交通方便,是缅甸有名的鱼米之乡,被誉为“缅甸粮仓”。
缅甸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
全年可以分为三季:3-5月为暑季,6-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2月为凉季。
最凉月(1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0-25 度,最热月(4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5 -30度,年溫差在摄氏10 度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沿海多达3000-5000毫米,中央干燥区也有500-1000毫米,降水多为暴雨。
缅甸的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有大量可耕地和水面,水资源极为丰富,但缺少水利设施,利用率极低。
1988年以来共兴修水坝、水库150座,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也极其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尤其是热带作物。
农业是缅甸的国民经济基础,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左右,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1/4左右;缅甸可耕土地约4500万英亩,其净种植面积为2800万英亩,水浇地面积占净种植总面积的18.5%,尚有1600多万英亩的空地、闲地和荒地待开发,农业发展潜力大。
缅甸政府也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农业,同时促进橡胶、豆类和稻米等农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
1988年后,缅甸把发展农业放在第一位,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带动国民经济其他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带动与农业相关的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缅甸发展经济的指标有4项:一是以农业为基础,促进其他经济部门的全面发展;二是切实实行市场经济;三是吸引国内外的技术和资金发展经济;四是要使整个缅甸经济掌握在缅甸国家和缅甸人民手中。
二、缅甸农业概况缅甸是农业国,原为世界主要稻米输出国,历史上最高出口量曾达330万吨。
缅甸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6%。
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甘蔗、油棕、烟草、天然橡胶、咖啡、水果、蔬菜、林木、甘蔗和黄麻等,其他热带作物资源也较丰富,种植面积较大的有热带水果、甘蔗、椰子、槟榔、咖啡、木薯等,有一定的贸易量。
禾谷类作物是缅甸耕作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2003年度,水稻种植面积1640万英亩,产量2278万吨,出口92万吨,创汇1.1亿美元。
豆类种植面积800万英亩,产量270万吨,出口创汇1.83亿美元。
棉花种植面积70万英亩,产量15万吨。
橡胶是缅甸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又是缅甸重要的工业原料。
缅甸适合橡胶种植的土地面积达262万公顷。
为了增加橡胶产量,近几年来,缅甸橡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共种植橡胶75万英亩,橡胶产量3.5万吨,天然橡胶年出口2万吨。
麻的种植始于1953年,1984年组建麻产品公司,全国共有9个选麻厂、2个红麻加工厂、1个地毯厂和1个纸厂,主要生产麻袋、麻绳、麻布、麻毯和新闻纸。
2006年缅甸将种植麻12.5万英亩,预计每英亩的产量为300缅斤。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55万公顷,食用油生产能力38万吨/年。
缅甸建过芝麻种植特区,特区所种芝麻主要用于出口,芝麻是缅甸主要的出口农产品,年出口量为5000吨,出口收入为2亿缅元。
缅甸农业机械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以小型农机为主,包括手扶拖拉机、动力耕整机、割晒机、脱粒机等。
全国机耕水平为20%,到2010年计划达到60%。
缅甸积极发展国内农机生产,已建成五条农机生产、加工、装配线,包括铸造生产线、齿轮加工线、铸件加工线、主轴加工线和金属热处理车间。
缅甸对小型农机需求很大,私人农机销售企业也很多。
农民可以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
缅甸畜牧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畜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缅甸内陆水域可养面积820万公顷,1989年《水产养殖法》颁布后,淡水养殖迅速发展。
到2001年,全国养殖水面达7.2万公顷。
从泰国、中国等周边国家引进的鲶鱼、鲤鱼、草鱼等新品种养殖获得成功。
并建了水产养殖场,对虾孵化技术已基本掌握。
缅甸海域上层资源量为100万吨,底层为75万吨。
最大可捕量为105万吨(上层鱼为50万吨,底层鱼为55万吨),1999-2000年,缅甸海洋捕捞量为88万吨。
主要品种为黄鱼、带鱼、对虾、银鲳、乌贼、海鳗等,80%出口。
缅甸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49862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73%左右。
柚木是缅甸林业的重要资源,占世界的60%。
除柚木外,主要林产品有花梨、丁纹、鸡翅木、黑檀、铁木等各类硬杂木和藤条、竹子等。
三、缅甸的农业政策1989年3月31日,缅甸政府颁布了《国营企业法》,宣布实行市场经济,并逐步对外开放,允许外商投资,农民可自由经营农产品,私人可经营进出口贸易,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缅甸制定了发展农业的基本方针:①根据市场需促进食品和农业生产;②扩大耕地面积,保护农民权利;③鼓励私营经济参与农业发展。
并特别采取措施争取大米生产盈余,食用油供应自给,建立工业作物和豆类生产供出口。
为此还制定了五条战略措施:开发新农业土地,提供充足灌溉用水,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育、使用良种。
近年来,缅甸政府逐渐奉行较为灵活和务实的政策,走上了对外开放之路。
缅政府的农业政策是:以农业为基础,带动其他产业全面发展。
为发展农业,缅甸政府从1998年开始鼓励缅甸私人企业家投资农业开发,到目前为止,已审批的土地面积达一百万英亩,已开荒面积30%,已种植面积仅10%。
缅甸有关土地使用法规定为,外国对缅农业投资可一次性租赁5000英亩的土地,如种植多年生经济林木后,可一次性再租赁5000英亩土地,最多可租赁土地面积达50000英亩,租期一次性最长可达30年,如果需要还可续租,续租期限最多可达60年。
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命脉。
缅甸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尤其稻米的生产,对发展稻米生产采取多项措施:制定了提高稻谷产量计划、开发水洼地种植计划、将一两季发展为三季种植计划、鼓励发展良种培育、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率、提倡科学种田和推广农具使用。
为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和促进农业发月缅甸政府还加大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的建设力度,整稻谷收购政策和免除了农机、农药、良种和化的进口关税。
四、友好合作缅甸资源丰富,风景秀丽。
中缅两国人民自古以来亲密交往、友好相处、互称“胞波(兄弟)”。
中两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中缅两国人民早就结下了胞波友谊,保持着紧密的交往。
两国领导人1958年共同倡导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意义。
中缅2004年双边贸易额为7.8亿美元,2005年达到10.5亿美元。
缅甸主要从中国进口建筑原料、日用品、机械设备等,向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
缅甸是农业国,自然资源丰富,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技术先进,因此中缅企业农业合作大有可为。
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现已通航,我国与东南亚的这一条国际水上通道正式开通。
缅甸成为我国境外旅游目的地国家,这为两国人民增进了解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我国是缅甸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新加坡。
双边贸易额逐年上升,贸易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
两国政府和企业在农机、杂交水稻、热带作物、渔业都已有程度不同的合作。
(1)政府援助。
2001年对外经济贸易部投资1.48亿元帮助缅甸建立一座年产1万台手扶拖拉机及配套柴油机、农机具的生产线。
两国还在农作物品种交换、育种和栽培技术的交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
(2)企业合作。
一些中国农机生产企业和农业企业已经开始在缅甸从事有关农机制造、作物育种、渔业捕捞和橡胶作物种植等商业开发活动。
(3)贸易合作。
国内部分企业已通过多种贸易形式将农机、种子、化肥、农药等一些农用生产资料出口到缅甸,特别是手扶拖拉机及其散件,在缅甸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0%。
缅甸也向中国出口包括天然橡胶、木材在内的众多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