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创作特色探究
紫荆花开别样红
紫荆花开别样红作者:刘斌来源:《中国会展》2017年第13期2017年6月27日至7月16日,为庆贺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以“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为主题的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分为十个单元,共展出40余件(套)展品、40多段视频及230多张照片,现场还有模型、多媒体制作及互动装置等,图文并茂、全方位向观众介绍香港多姿多彩的城市面貌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回归祖国二十年以来,香港兼有“一国”之利与“两制”之便,长期保持着繁荣、稳定与发展。
《港澳专章》同时强调,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支持香港参与国家双向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为香港在创新科技、环保和绿色产业以及城镇化建设等范畴带来新市场、新机遇。
一国两制,共欢庆1997年7月1日,国家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不在香港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及政策。
有关“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展品,如1985年到1990年间召开的九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全体大会中草拟的九份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原件、现已注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和港澳同胞回乡证等,无不展示出了20年前国家为了香港能够更加顺利的回归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
展览中最特别的一件展品当属一套香港邮政发行的“香港九七回归纪念邮票”,为纪念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和中国香港特区的成立,中央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发行一套纪念邮品。
此套邮票经过商议由中方负责设计,英方负责印制并由香港发行。
然而,在邮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焦点问题,就是票面的中英文是否采用“中国香港”字样,英方自然坚持要采用原有字样,而中方则表达了不同意见。
新时代我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发展流变、理念突破与现实抉择
新时代我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发展流变、理念突破与现实抉择*■张步中王攀【内容摘要】主旋律纪录片作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片种,承载着国家演变的轨迹与民族复兴的记忆。
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最大的特色在于边界的消弭,与鲍曼眼中的“液态”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发展流变中表现为题材的延展性,将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有机融合;在理念突破中表现为价值的兼容并蓄,其外在价值与内在理念息息相关,透过价值便于发掘出理念变更的规律;在现实抉择中表现为施策的扬长避短,培育多元创作主体并加速传播渗透是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精准施策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液态”社会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旋律纪录片也掀开其新的篇章,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最大的特色在于边界的消弭,如同鲍曼眼中的液态社会一般。
“液态”视角是借鉴鲍曼的“液态社会”①理论、李泓江与杨保军的“液态”话语启示②所提炼出的一种观点。
主旋律纪录片在跨越至新时代后,其自身的政治属性以更加高超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基于此,笔者选择引入“液态”视角来搭建研究框架,主要考察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的发展流变、理念突破与现实抉择,力求呈现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的立体面,进而深化主流意识形态纪录片的研究。
一、新时代我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发展流变在中国,纪录片有着长期的意识形态表达和政治宣传传统,从新中国纪录片诞生之日起这就是其核心诉求③,因此传统的主旋律纪录片几乎等同于主旋律政论片。
自进入新时代以来,主旋律纪录片紧盯媒介场域变动,变“固态”的碰撞为“液态”的融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将政论片、经济片、文化片和历史片纳入麾下,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一)在创新中坚守不变底色的政论片截至2020年9月,央视播出的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和价值观导向作用的政论片共18部,分别是《百年潮·中国梦》(2014)、《筑梦路上》(2016)、《永远在路上》(2016)、《打铁还需自身硬》(2017)、《将改革进行到底》(2017)、《法治中国》(2017)、《大国外交》(2017)、《巡视利剑》(2017)、《辉煌中国》(2017)、《为了公平正义》(2017)、《强军》(2017)、《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7)、《我们一起走过》(2018)、《必由之路》(2018)、《四十不惑》(2018)、《我们走在大路上》(2019)、《我的扶贫年》(2020)、《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2020)。
本报主办的“紫荆花开京港情”系列活动颁奖及大型文艺演出成功举办
本报主办的“紫荆花开京港情”系列活动颁奖及大型文艺演出成功举办作者:周绍辉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2017年第28期7月18日上午,随着大气磅礴的舞蹈《紫荆花开》,由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和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联合主办,北京广播电视报读者生活馆、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承办的“紫荆花开京港情”系列活动颁奖及大型文艺演出在北京工人俱乐部拉开了帷幕。
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副会长王凤玲、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张凤雨、北京广播电视报社社长李浩、郑州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张晓、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郭睿君、北京广播电视报社总编辑张彪、北京广播电视报社经营总监吴键、北京广播电视报读者生活馆馆长王青玉以及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公安干警代表、各街道、社区的居民代表近千人观看了此次颁奖盛典及文艺演出。
回顾篇:系列活动深受京城百姓好评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年,20年来中国不仅在经济上高速迈进,在影视文化上也蓬勃发展,京港两地的影视文化交流也在这20年间,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为让更多的人感受京港两座文化名城交流成果,认知京港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北京广播电视报社组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7月18日的盛典上,此前的一系列活动通过视频形式与到场嘉宾进行了分享和回顾。
作为主办方代表,北京广播电视报社社长李浩致辞说:“今年上半年我们主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今天的活动既是对上半年活动的表彰总结,也是对下半年活动的一个动员。
”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副会长王凤玲在致辞中谈道:“‘京港影视文化交流暨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系列活动,是北京广播电视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等媒体在本地化、本土化、贴近性、融合性、服务性方面进行的有益合总结篇:读者参与办报致力服务读者“紫荆杯”摄影大赛、征文大赛自开始以来得到了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征集了数千幅摄影作品,上百篇文字作品。
经过大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的认真评审,评选出了多幅(篇)优秀获奖作品,并在本活动现场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紫荆花开的课件PPT
定期修剪枝条、施肥有助于保持紫荆花的健康生长。
06
紫荆花的摄影技巧和作品欣赏
紫荆花的摄影技巧和方法
1 观察和选择最佳拍摄角度
$item1_c在拍摄紫荆花时,要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颜 色和光影,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 体。
2 使用微距镜头
$item1_c在拍摄紫荆花时,要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颜 色和光影,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 体。
紫荆花的故事和传说
古老传说中的紫荆花
在中国的古老传说中,紫荆花是象征着亲情和友情的植物,描述了人们在困难 时期相互扶持、共同克服困难的感人故事。
紫荆花传说的多样性
不同的地区和民族都有关于紫荆花的传说,这些传说中大多都表达了紫荆花所 代表的美好情感和高尚品质。
紫荆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亲情和友情的象征
紫荆花的艺术欣赏和文化表现
紫荆花的艺术价值
紫荆花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美丽的外表,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 的灵感来源。画家、摄影师等艺术家们通过作品展现了紫荆 花的艺术魅力。
紫荆花与文学
在文学领域,紫荆花也常被用作象征物或隐喻。一些文学作 品以紫荆花为背景或主题,表达特定的情感和寓意。
04
紫荆花的故事和寓意
3 控制光线
$item1_c在拍摄紫荆花时,要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颜 色和光影,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 体。
4 背景处理
在拍摄紫荆花时,要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和光影 ,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紫荆花的摄影作品欣赏和评价
选择优秀的作品
选择一些优秀的紫荆花摄影作品,从构图、色彩、光影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
纪录片的另一种精神质地--兼论张以庆纪录片新作《君紫檀》
纪录⽚的另⼀种精神质地--兼论张以庆纪录⽚新作《君紫檀》⼀部要拍出“触觉”的纪录⽚,在当今能够给我们⼀个怎样的启⽰?现如今,纪录⽚被过度地释放了宣教功能、过分地施加了故事叙事、过头地追加了商业预期、过界地强化了社会批判、过暴地简化了纪录品质,⽽这部拍出了触觉的纪录⽚《君紫檀》以及其他作品,就是⼀种积极的、⾃觉的、逆向的追求。
这种逆向是反⾝思接历史,是在历史脉络中的⼀种续写,是缘⾃对精神丰富的渴望,是从混沌中寻得万物的关联⽽⼜在这关联中明⼼见智。
这种⾃觉的精神,保持着独⽴意识和艺术品质,不容巧取俗顺与功利营造,⼒求避免被任何由头的简单化,不断地证明着纪录⽚内在的丰富性,以致于不被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商业⽣产的经营形塑成为⼀种⼯具、⼀个⼝号、⼀幅没有记忆的镜像。
由新疆⼤森⽂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电视台联合出品,著名纪录⽚导演张以庆导演的纪录⽚新作《君紫檀》,在2017年的夏秋之交终于推出。
该⽚从策划⽴项、调研筹备到前后期创作历时三年,其中前期拍摄并补拍共⼀年零三个⽉,剪辑制作修改共⼀年零七个⽉。
张以庆⼀如既往地做着精致、精⼼、精道的作品,这种惯性亦如他本⼈。
张以庆明⾔:此⽚要拍出触觉!⼀、反复地定义着⼀个创造性的⾃我纪录⽚《君紫檀》看似纪录了⼀位紫檀巨匠——中国当今制作中式古典家具的第⼀⼈顾永琦先⽣和他的紫檀家具,实则却是在⽤⼼打捞着中国这个民族传统的精华。
《君紫檀》在⼀段段令⼼灵震颤的⾳乐铺陈中,散点般将⼀个看似凝固的词语“紫檀”、将⼀个看似静⽌的器物“紫檀家具”、将⼀个看似业已功伟的⼯匠“顾永琦”,通过影像的营造,活化并得以⽣动地再现了。
影⽚从封闭⾛向开放,从单⼀⾛向多元。
导演采⽤了续接今古、通灵似真的“幻化”⼿法,借⽤京剧、昆曲、古琴、评弹、京胡、笛箫等戏剧戏曲的唱念作⾏、管弦的深切和鸣与太极的运转⼒道,以及⽊匠⼝诀、流⾔⾏语、市井俚语的俏⽪谐趣等作为传播媒介,在影像之间,透过霓虹的嘈杂斑驳、芦苇的风过⼈轻、虾鱼的⾃在逗趣、美⼈⼉指尖撩过紫檀器物……通感般地将⼀种⼈与材质能⼒转换的神韵、将⼀种⼈与物、与⼼、与天地抚触的感觉连同张以庆⾃⼰的⽣命体验,都⼀并活脱脱地呈现给了观者。
探索中国国产纪录片的发展之路
在发展道路上也遇到了很多阻碍。 甚至在一段时期内, 面,拍摄技术的进步也是纪录片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
个难题, 众多的纪录片制作者们都在不断摸索和创新。 录片在主体选择上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使公众更易
· 179 ·
文艺探究
WEN YI TAN JIU
片的优劣不再单单依靠相关专家的评价,也需要社会 文化市场评判。由此来说,当下的纪录片主要特征就 是回归社会与走向社会。 二、国产纪录片的创新探索 中国国产纪录片的发展之路是曲折和漫长的。 在这漫长的创新之路上,有许多优秀纪录片工作者付 出了辛勤与汗水。纪录片创作者为扩大纪录片的市场 范围,提高纪录片的商业价值,在制作传播和营销模 式方面做出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基于此,本文就对今 后我国国产纪录片的创新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以便能不断完善我国纪录片,为我国纪录片实现可持 营销模式创新及跨文化模式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 析和探讨。 (一)生产模式的创新 早期的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题, 如资金的困乏和市场的狭窄等,这些都阻碍了国产记 录片向前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早期纪录片的收视 率较低,这就导致纪录片的播出平台有限。这些问题 的出现导致了国产纪录片的发展较为缓慢。为解决一 些难题,制作者在纪录片的生产模式上寻求创新。其 中的一个表现方面就是实行 “委托制作” 的模式。 “委 托制作” 就是电视台出资但由纪录片创作者进行制作。 这种新型的纪录片生产模式极大地扩大了纪录片的收 视市场,使国产纪录片走出了低迷期。如今这种生产 模式已成为大多数影视纪录片的主流制作模式。 (二)营销模式的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营销已成为 当前各个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对影视作品来说也是 一样的,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失败与否,其中一个 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纪录片健康发展。在如今 的影视市场中,发行营销已成为制作者最为重视的问
2024紫荆花开纪录片观后感
2024紫荆花开纪录片观后感《2024紫荆花开》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通过镜头展现了中国紫荆花盛开的壮丽景象,让观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感自然之美的伟大和珍贵,同时也思考到了我们应该如何守护这个美丽的世界。
这部纪录片通过美丽的画面和生动的叙述,详细展现了紫荆花盛开的过程。
片中的镜头带着观众置身于茂密的紫荆树林中,每一朵绽放的紫荆花都如同花瓣间跳跃的音符,让人眼前一亮。
红色的花海中,阳光照耀下的紫荆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它们争相绽放,彼此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力量和美丽。
片中还展示了紫荆花的种植和繁衍过程,观众可以领略到紫荆花的种子如何生根、发芽,以及花苞如何逐渐展开,最终变成一个又一个饱满的开花树。
除了展示紫荆花的美,纪录片还提及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片中,紫荆花盛开的地方往往与美丽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那里的土地和水源都是如此的纯净和丰饶。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却受到了人类活动的破坏,这不禁让人反思我们是否应该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纪录片通过呈现紫荆花盛开的美景,唤起了观众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珍惜之情,也让我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在观看《2024紫荆花开》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那些辛勤的园丁们。
他们不辞辛劳地照料着每一颗紫荆树,用心呵护,让这片土地上的紫荆花生机勃勃。
每一朵盛开的紫荆花背后,都有他们的努力和用心,在他们的付出下,紫荆花盛开成了美丽的画卷。
这段镜头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想起了我们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
他们或是孜孜不倦地照料着花朵,或是为环境保护付出着自己的努力。
正是这些个体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也让我深感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4紫荆花开》给了我很多思考,让我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只是简单地欣赏过紫荆花的美丽,没有太多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紫荆花开第一集观后感
紫荆花开第一集观后感
这一集刚开篇呢,那画面就像是带着历史的风扑面而来。
看着曾经香港的模样,有那种很独特的韵味,老式的街道、忙碌的码头,就感觉像是穿越到了老香港电影里一样。
而且啊,解说的声音就像一个亲切的老朋友,在耳边缓缓诉说着香港的来龙去脉。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讲到香港和祖国的联系那部分。
原来从很早很早以前,香港就和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像一个孩子,虽然中间经历了很多波折,但它始终是祖国大家庭的一份子。
这种感觉就像是失散多年的亲人,虽然分隔,但那种血缘关系是怎么也断不了的。
还有那些讲述香港人生活的片段,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家庭,每个人都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地生活着。
无论是街头巷尾做小生意的阿伯,还是写字楼里忙碌的上班族,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坚持。
这让我觉得香港就像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主角,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从这一集里,我还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文化底蕴。
香港的文化像是一个大熔炉,有传统的中华文化的影子,又融合了西方文化的一些元素,就像一杯独特的鸡尾酒,混合之后别有一番风味。
那些传统的习俗、节日,在香港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总的来说,看了第一集就已经让我对香港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后面的剧集那是充满了期待。
就像追剧追上头了一样,迫不及待想知道后面还会讲述香港的哪些精彩故事呢!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香港的纪录片,更像是一次充满惊喜的历史和文化之旅。
《紫荆花开》观后感500字左右
《紫荆花开》观后感500字左右英文回答:After watching the movie "Purple Rose of Cairo", I was deeply moved by its unique storytell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themes. The film, directed by Woody Allen, is set in the 1930s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ells the story of a woman named Cecilia who finds solace in the movies during her difficult life. The movie blurs the line between reality and fantasy, as Cecilia's favorite film character, Tom Baxter, steps out of the screen and into her life.One of the aspects that struck me the most about "Purple Rose of Cairo" is its exploration of escapism and the power of cinema. Cecilia, played by Mia Farrow, is a waitress in a loveless marriage who finds comfort and joy in the movies. The film highlights the ability of movies to transport us to different worlds and provide temporary relief from our own troubles. This theme resonated with mepersonally, as I often turn to movies as a form of escape and entertainment.Another theme that stood out to me is the idea of the grass always being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Cecilia'slife is mundane and filled with hardship, but when Tom Baxter enters her life, she is swept away by the excitement and romance he represents. However, as the film progresses, Cecilia begins to realize that fantasy is not always better than reality. This reminded me of the saying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which means that weoften perceive other people's lives as better than our own, when in reality, everyone has their own struggles and challenges.The performances in "Purple Rose of Cairo" were exceptional, particularly Mia Farrow's portrayal of Cecilia. She brought a vulnerability and relatability to the character that made me empathize with her. The chemistry between Farrow and Jeff Daniels, who played both Tom Baxter and Gil Shepherd (the actor who portrayed Tom), was also remarkable. Their interactions felt genuine and added depthto the story.In addition to the themes and performances, the cinematography and set design in "Purple Rose of Cairo"were visually stunning. The 1930s setting was recreatedwith meticulous attention to detail, transporting the audience back in time. The black and white cinematography added to the nostalgic atmosphere of the film.Overall, "Purple Rose of Cairo" is a beautifullycrafted film that explores the power of cinema, the allureof escapism, and the complexities of reality versus fantasy. It left me contemplating the role of movies in our livesand the importance of finding a balance between seeking refuge in fiction and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real world.中文回答:观看电影《紫荆花开》后,我深受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发人深省的主题所感动。
《开花的紫荆树》主题探究
鄂州大学学报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2021年3月Mar.2021第28卷第2期Vol.28No.2doi:10.16732/ki.jeu.2021.02.017《开花的紫荆树》主题探究王林芳(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山西运城044000)摘要:探究美国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开花的紫荆树》的多重主题,可以开启对美国南方现代女性作家群体思想意识的窥探。
《开花的紫荆树》蕴含多种萌芽思想,主题意蕴深刻,在精深丰盈的内容中幽微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思索与哲悟。
文章以新的视阈来透视作晶多重主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与独特意义。
关键词:紫荆树;意识;多重主题;异化;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04(2021)03-0052-02美国南方现代主义女作家波特的《开花的紫荆树》蕴含摇曳多姿的思想意识。
作品充分体现出了命运的沉重感、时代的沧桑感、历史的厚重感。
《开花的紫荆树》塑造了一个形色各异的群体,这些美国南方社会的人,缺失自我、隔离社会、生存困闷、精神苍白,过着迷茫颓废的生活。
作品通过这些人物生动表现出浓重的荒原意识、异化意识、女性意识和心理意识。
一、《开花的紫荆树》的多重主题错综交杂的多元意识,使短篇小说《开花的紫荆树》包孕多重主题,每一重思想都纵深幽远,多重思想交织在一起,让读者有一种笔底生花、情味极深之感。
(一)显性主题1.战争主题战争主题在小说中显而易见,横贯全文始末。
而战争,不仅仅有国家战争,还有纷繁的思想战争,外部世界的战争“直转”而出,内部思想的战争“曲转”而出。
U临这一场双重性的革命战争中,人们都沦丧为牺牲品。
劳拉、布拉焦尼和欧亨尼奥都被卷入战争的洪流涡旋之中,无法自拨、不得自救。
例如:小说通过劳拉夜梦中的思绪来指出欧亨尼奥的行为,“混淆爱情与革命是荒谬的,白天夜晚,生与死——啊,欧亨尼奥!”可见,战败思想根殖在他们的思想里,混淆生活、混淆命运,混淆一切,这些局中人苦闷颓丧。
初一议论文:紫荆花开二十年_1000字
初一议论文:紫荆花开二十年_1000字紫荆花开二十年2020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香港的繁荣稳定令人瞩目。
紫荆花作为香港的象征,在这二十年里,见证了香港的发展与变化。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展开讨论,探讨紫荆花开放二十年来香港的发展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政治方面,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按照“One Country, Two Systems”的原则进行治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逐渐健全,民主法治逐步完善。
紫荆花作为香港的象征,见证了这一历程。
随着一些人士不断煽动激进思想,企图“港独”,香港社会也出现了一些分裂和动荡。
对此,我们应该保持警惕,积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
经济方面,香港回归二十年来,香港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
紫荆花见证了香港的经济腾飞,蓬勃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香港面临着新的挑战。
香港应该积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经济竞争力,拓展多元化的经济发展道路。
文化方面,香港回归二十年来,香港的文化交流与创新蓬勃发展,紫荆花见证了香港的文化繁荣。
香港的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足等。
香港应加强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方面,香港回归二十年来,香港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紫荆花见证了香港的教育兴盛。
随着时代的进步,香港的教育体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
香港应该努力提高教育公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紫荆花开放二十年来,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香港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需要继续努力。
我们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香港一定能够迎接新的挑战,继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保持繁荣稳定,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祝愿紫荆花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绽放,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
幼儿教案紫荆花开图谱
幼儿教案紫荆花开图谱幼儿教案:紫荆花开图谱教学主题:紫荆花的生长过程与变化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紫荆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变化。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关注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良好习惯,如责任心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紫荆花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
2. 紫荆花的外貌特征和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 紫荆花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步骤:第一步:观察与探究1.1 提醒幼儿注意生活中花草的变化,鼓励幼儿发现紫荆花的变化。
1.2 准备紫荆花开图谱,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了解紫荆花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的变化。
第二步:细致的观察2.1 带领幼儿到操场或花园观察紫荆花。
2.2 观察、比较和记录不同阶段的紫荆花的外貌特征和生长变化。
第三步:绘画3.1 让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画出自己眼中的紫荆花。
3.2 教师可以引导和辅导,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其感受和想法。
第四步:小结与评估4.1 简要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
4.2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估,强化幼儿的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1. 观察实践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紫荆花的特征和生长变化。
2.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幼儿思考和分享,激发其对紫荆花的兴趣和好奇心。
3. 辅导法:通过辅导幼儿进行绘画,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资源:1. 紫荆花开图谱2. 紫荆花的图片和实物3. 绘画材料评价及反思:1.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更增加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关注,也提高了对良好习惯的认识和培养。
2.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幼儿的思维方式的引导和培养,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 以纪录片方式展示紫荆花的生长历程,既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完整展示,更是对幼儿认知和感性认识的一个提醒和引导,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紫荆花开》第五集同心圆梦
《紫荆花开》第五集同⼼圆梦 为庆祝⾹港回归祖国⼆⼗周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反映⾹港回归20年历程的五集⼤型纪录⽚《紫荆花开》,6⽉27⽇⾄30⽇晚在央视⼀套晚间黄⾦档播出。
以下是⼩编收集的《紫荆花开》第五集同⼼圆梦视频,欢迎⼤家认真观看! 视频简介 本期节⽬主要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国两制”在⾹港特别⾏政区的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赋予⼴⼤⾹港同胞的光荣使命。
在内地与⾹港相互了解的⼆⼗年中,和衷共济的⾎⾁亲情和拳拳报国的⾚⼦之情更加显现。
然⽽,另⼀⽅⾯,⾹港青年也存在对祖国了解的盲区,他们中的有些⼈甚⾄不知道⾸都北京已经通上了地铁,对祖国的认知在⾹港青年的⾝上究竟有多重要和迫切?展望内地与⾹港的未来,充满机遇和希望,⾹港和内地共圆中国梦。
其他分集介绍 《紫荆花开》第⼀集开启归途 本期节⽬主要内容:本⽚以“⼀国两制”在⾹港成功实践为主题,阐述“⼀国两制”这个伟⼤构想的由来。
摄制组奔赴英国、北京、⾹港、杭州、⼴州等地进⾏相关的拍摄,采访了50位左右⾹港回归历程的亲历者,他们当中有英国、内地、⾹港政界要员、⾹港社会精英代表、知名⼈⼠等,也有餐饮业者、渔民等基层民众。
为展现⾹港回归⼆⼗年最新影像,摄制组在⾹港组织了⼤型直升机航拍,从空中到海上对⾹港进⾏了全⽅位、多⾓度的拍摄,以新颖独特的视⾓展现了⼀个欣欣向荣的⾹港。
《紫荆花开》第⼆集神圣时刻 本期节⽬主要内容: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正式发布,在外飘零百年的⾹港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港也随之进⼊回归前⼗三年的过渡期。
1992年彭定康就任后,随即抛出⼀个与中⽅对抗的“政改⽅案”,进⽽演变成中英之间公开⽽严重的较量。
如何才能实现平稳过渡成为摆在中⽅⾯前的⾸要难题。
为此,中国政府做出了⼀系列努⼒,有⼒回击了英⽅的不合作态度,最终迎来了万众瞩⽬的神圣时刻。
1997年7⽉1⽇凌晨,五星红旗与紫荆花旗在⾹港会展中⼼第⼀次同时升起。
《紫荆花开》第三集凝聚共识 本期节⽬主要内容:在⾹港特别⾏政区的区徽上,代表⾹港的紫荆花图案,花蕊以五颗星表⽰,与国旗、国徽上的五星相对应,寓意中华⼈民共和国与⾹港特别⾏政区密不可分的关系;红⽩两⾊,象征⾹港实践“⼀国两制”。
客观影像与情怀叙事——评纪录片《紫荆花开》
作者: 金银;唐日照
作者机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电视
页码: 61-62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 紫荆花;纪录片;叙事;情怀;影像;回归祖国;《同舟共济》;综合频道
摘要:2017年6月,由央视推出的五集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于综合频道晚间档播出,在喜迎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之际与广大观众见面。
可以说,《紫荆花开》让我国观众看到了香港从漂泊海外到波折回归再到繁荣发展的整个历史征程,沧桑巨变下,不变的是祖国矢志不渝的爱与支撑。
该片由《开启归途》、《神圣时刻》、《凝聚共识》、《同舟共济》、《同心圆梦》五集构成,其运用电影式的镜头语言全方位地展现了活力四射的香港。
紫荆花开纪录片观后感
紫荆花开纪录片观后感——观《紫荆花开》有感在上时事政治课的时候,有一位女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说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呢?那我们的领土不也是从别人那里夺过来的嘛!”最让我没想到的是,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模棱两可,没有说到根子上。
那就是,主权的问题是不能谈判的,也不能有丝毫让步的。
中央电视台的这部纪录片,虽然只有五集,但是已经可以让我真正了解香港为啥回归,为啥回归后比在英国佬的统治下会更好。
接下来,我就来谈一谈,每一集我的一些观感。
一.开启归途本集主要就是在讲香港回归前的邓公的深谋远虑和绝不退让,以及伟大的政治智慧。
邓公是一个实干者,但也绝不是没有原则,一国就是原则,两制就是一种灵活的变通。
并且在会见撒切尔的时候也是那么的谈笑风生间火药味十足。
我们不会了解的是,邓公的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不会知道的是国人受外人欺凌时的屈辱。
中国收回香港,这是祖国重新在世界上有了地位的重大标志。
二.神圣时刻每当我看到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的时候,总有一种安全感。
特别是看到这集中,中国军人接收军营的时候,说: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心中有种无比的骄傲感。
香港回归时我还是太小了,不能有任何的记忆,所以通过这些影像回顾二十年前的神圣时刻,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伟大教育。
中国不会把自己的'曾经遭受过的苦难施加给别国,别国也不能再欺负我们了。
三.凝聚共识香港人对大陆的不认同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毕竟他们的思想中还是残留着殖民时代的影子,一稍有不顺就会把责任推到香港不独立上,这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发展中的阵痛。
王家卫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2046》,香港五十年不动摇,那么到了2046年会怎么样呢,王家卫的答案或许充满了大量的隐喻。
我却觉得,只要中国顺利实现了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那么香港的制度自然就会和大陆一样了,那时,才是真正的凝聚共识了。
目前凝聚不了共识也很正常,那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呢,这还需要实践,时间来证明,进一步证明。
紫金花开历史纪录片观后感300字
紫金花开历史纪录片观后感300字
观紫金花开历史纪录片有感: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用这样的话语来阐述纪录片对刻画时代精神、保存群体记忆的功用。
在香港回归2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央电视台捧出名为《紫金花开》的“相册”,向观众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由来,展示了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功。
节目播出后,收视不俗,开播第一集在全国上星频道同时段排名中,位居专题类节目第一名。
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说,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爱国热情。
贺xx是《紫金花开》的制片人,也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的制片人。
回忆起策划初衷,贺xx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人物立传是《国家记忆》的宗旨,因此我们团队去年提前谋划,要赶在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做一部纪录片。
”
贺xx说,从策划之初,她就希望这是一部既有国家高度,又有历史深度的纪录片。
《紫金花开》共5集,前两集《开启归途》和《神圣时刻》
重在讲香港回归的历史细节,后面3集从现实入手,表现20年来,香港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持续繁荣稳定,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也分享了祖国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2008年注定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永远会被提起的一年。
到今天,也快过去了十年了,我也从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一个大人了,这十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平凡。
对于香港和大陆来说,无论是香港的奥运协办,还是大地震时的共赴国难,都是中华儿女的永远的血脉相连。
紫荆花开20年——香港回归20年教育交流大事件
紫荆花开20年——香港回归20年教育交流大事件
李育
【期刊名称】《留学》
【年(卷),期】2017(000)014
【摘要】20年前的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0年的时间里,香港特区与内地的教育交流始终进行,从不停步。
曾几何时,回归祖国后的香港在内地学生中间,引发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香港留学热潮。
然而,伴随着内地教育实力的增强,最初香港留学一边倒的趋势放缓,演变为互派学生,互有交流的现状。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李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6.9
【相关文献】
1.紫荆花开了紫荆花笑了——为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而作 [J], 邝厚勤;欧波;
2.紫荆花开20年 [J], ;
3.紫荆花开别样红——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成就展 [J], 刘斌;
4.激活与强化:“香港回归”社会记忆的建构——以纪录片《紫荆花开》为例 [J], 曹曦冉;
5.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央视推出纪录片《紫荆花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创作特色探究二十年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香港越来越繁荣,同内地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
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特别推出反映香港回归20年历程的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
该纪录片由《开启归途》《神圣时刻》《凝聚共识》《同舟共济》《同心圆梦》五集构成,每集30分钟,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展现了今日香港魅力。
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紫荆花开》以时新的创作理念、成熟的表现手法和精良的制作水准完成了一部高水平的叙事作品,为这个特殊纪念日献上了最深的祝福。
一、以“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为主题,回顾历史,观照现实对于影片创作而言,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至关重要。
主题提炼就是对材料进行研究,从中挖掘出深刻内涵。
提炼主题的过程就是寻找角度、分析事实、寻找线索的过程。
⑴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正值20年节点之际,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应运而生,登陆央视,关注香港自回归以来20年的风雨历程。
它以“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为主题,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由来,展示了“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宏大的叙事主题需要精心布局叙事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从现代意义上来阐释,不仅是纪录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秩序的统一,同时也是创作者根据生活规律和主观体验,以各种手段有层次、有逻辑地安排纪录片内容,并使之成为严密、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
⑵《紫荆花开》在整体的创作构思上坚持“以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回溯历史”,通过分集设计,前两集回顾历史,后三集聚焦现实,每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精心设计结构布局,形成连贯的“叙事点”。
具体来看,前两集《开启归途》和《神圣时刻》从历史记忆入手,故事化地讲述了香港回归的历程以及“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由来。
后三集《凝聚共识》《同舟共济》和《同心圆梦》则从现实思考的角度切入,呈现了自香港回归祖国20年以来,在“一国两制”指导下的伟大征程。
全片串联起“从‘一国两制’的来历、邓小平如何设计出‘一国两制’路线,到香港回归如何靠谈判和平地达成,再到讲述回归的过程以及在宪法、基本法框架之下,‘港人治港’如何进行,直到香港目前的发展现状”。
⑶整个谋篇布局可谓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显示了国家主旋律纪录片的艺术高度。
另外,值得肯定的是,该片并没有回避香港回归20年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如第三集《凝聚共识》中直面问题:还有一些人未能正确理解“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本质,还有一些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问题上的不正确观点影响着香港社会发展;第四集《同舟共济》回顾了历次香港金融危机;第五集《同心圆梦》提到了2013年非典疫病危机。
当然,关注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和共同进步,《紫荆花开》正是利用这些现实问题引发受众思考,并且彰显“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强大生命力,以及中央对香港的包容、支持与关爱。
明确且应时的叙事主题,精心布局讲述史今的叙事结构,站在历史的长河审视今天的香港,片子显得郑重而自信。
《紫荆花开》在整体创作框架上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彰显了国家级纪录片的恢弘气量和开阔格局。
二、故事化叙事策略,设置悬念,展现细节充满悬念和冲突的故事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在故事化的情节中安排适当的冲突、设置适当的悬念,能引起观众观看的欲望。
(4)这一叙事策略在《紫荆花开》纪录片中的运用尤为巧妙和突出。
《紫荆花开》以“事”吸引人,用真实的素材去讲故事,故事情节步步推进,关键之处设置悬念,激动之余引发冲突,起承转合间极大地拓宽了受众的想象空间,也为纪录片赢得了更多的可看性,摆脱了以往宏大叙事主题纪录片模式化的窠臼。
例如,在第一集《开启归途》中关于“世纪谈判”的叙事呈现着实精彩。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回归问题提上日程,中英两国间将有一场令世人瞩目的外交较量,当影片讲述到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时,解说词写到“碰撞和对抗将不可避免”,同时配有相应的电视画面剪辑,整个叙事氛围瞬间紧张起来,片子在疑虑与激动的情绪中带领受众进入了接下来的这场世纪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则是冲突——击破——再冲突——再击破,两国国家领导人“铁汉子”与“铁娘子”为香港问题的激烈交锋在一个个悬念冲突中紧张上演。
这场充满“火药味”的会谈以冲突为故事主线,逐步推进揭开故事面纱,配合解说词、主观音乐、同期声、影像资料以及人物采访完成叙事,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牢牢抓住受众的眼球;又如第二集《神圣时刻》,关于香港回归盛典以及交接仪式的具体细节在与英方磋商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和障碍,不管是在1997年7月1日0时0分准时奏响中国国歌和升起五星红旗问题,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提前入港的问题,片子都采用设置悬念—问题解决的叙事策略,有收有放,充分调动受众情绪。
尤其是在最后的回归仪式上,整个叙事情节以具体的时间节点推进,为后文的一项议程意外延时做铺垫,“23时46分,中英双方主要领导人入场”“23时47分,双方仪仗队行枪礼”,一项项议程井然有序进行着,“23时48分,英方代表查尔斯王子发表致辞”,然而这一项议程却足足延时了23秒,一下打乱了仪式进程,可能的后果接踵而至。
能否将五星红旗准时升起是一个未知数,由此,将受众的紧张情绪提到了最高点,最终通过时任庆祝回归活动组委会活动联络组副组长安文彬的采访回忆,向受众解开了疑惑,原来是通过调控、加快中英方司仪宣读解说词的语速挤出12秒,而后双方护旗手加快入场,才将查尔斯拖延的时间赶了回来。
整个叙事节奏在以秒计算的时间进程里完美把控,在设置悬念与揭示谜底之间将香港回归仪式的历史细节生动呈现。
诸如此类故事化讲述香港回归20年征程的历史事件还有很多,《紫荆花开》用真实的影像素材,采用故事化的叙事策略,通过不断激化的矛盾冲突、戏剧化的情节将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细节呈现在受众眼前。
三、巧妙纪实还原历史,多元拍摄记录现实对于一部成功的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和现有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记录现实,并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力,考验着纪录片工作者对影像素材的摄取和叙事整合能力。
《紫荆花开》作为一部反映“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的主旋律纪录片,既涉及大量珍贵的历史记忆,又要展现香港当今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其中,多元的纪实手法和拍摄技巧不可或缺。
第一,巧妙纪实再现历史。
香港回归20年以来,从回归前后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再到香港在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风雨兼程,所向披靡,这些历史无疑需要被铭记。
近几年来,对于大型历史纪录片,如《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系列文献纪录片《长征》《长征纪事》《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多采用珍贵影像资料、历史文物展现以及情景再现等纪实手法。
而对于《紫荆花开》,一些宏大历史场景是根本无法再现的,那么如何还原历史呢?一是采用珍贵影像素材,还原历史真相。
《紫荆花开》在叙事中,尤其在前两集中大量运用了当年真实拍摄的影像视频、音频、历史图片以及各类珍贵文件等,极具历史价值。
“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这是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针对香港问题的坚定态度,珍贵的原音重现让受众领略到当时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在1997年6月30日晚香港回归仪式上,23时58分,中英方军队在威尔斯军营进行交接,“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
”中英防务交接中方指挥官谭善爱掷地有声,随后电视画面切到会展中心,上演着最后的香港回归时刻,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真实历史画面,将受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二是结合历史当事人亲口讲述,重温历史。
《紫荆花开》在纪实手法上缺少了情景再现的弥补,但是巧妙运用香港回归历程亲历者的口述,真实而有温度。
其主创团队奔赴英国以及我国的北京、香港、杭州、广州等地进行相关拍摄,共采访了50位左右香港回归历程的亲历者,他们当中有英国、中国内地、香港的政界要员、香港社会精英代表、知名人士等,也有餐饮业者、渔民等基层民众,依托亲历者之口,或解读,或回忆,周全而具有代表性,从不同的视角道出了香港回归历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纪录片增添了更多的立体感。
第二,多元拍摄记录香港最新影像。
为展现香港回归20年最新影像,《紫荆花开》摄制组在香港组织了大型直升机航拍,从空中到海上对香港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拍摄,“背负青天朝下看”的鸟瞰式角度将香港国际大都市的高楼林立和海港的繁忙景象一一呈现给受众。
除此之外,纪录片中还大量采用了高速、延时摄影手法,不论是街头车水马龙,还是天上云卷云舒,每一个镜头都将“东方之珠”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与过去历史中的香港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无形之中彰显了在“一国两制”制度的“保驾护航”下,今日的香港紫荆花开正绚烂!四、匠心独具的视听元素,呈现精美之作画面和声音是构成纪录片的基本叙事元素,要想呈现一部高艺术水准的纪录片,还需要在视听语言上精心打磨。
纪录片《紫荆花开》独具匠心,采用电影化语言辅以叙事,从片头构思、影片色调到解说词和主观音乐的运用,为受众打造了一场极具冲击力的视听盛宴。
第一,《紫荆花开》的片头别出心裁,特地选用油画笔触描绘出香港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
通过一镜到底将油画版的香港维多利亚港红帆船、会展中心、赛马会、老街头、中银大厦等代表性视觉符号一一拼接,在一幅幅精心绘制的油画中打上了只属于香港的烙印,令人赏心悦目,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次,五集纪录片中全部采用的是香港老电影的色调。
《紫荆花开》邀请中央新影集团的职业电影摄影师进行拍摄,调色用的是香港电影的色调。
并在后期调色阶段,采用了“正片负冲”的效果,加强了影片胶片质感。
⑸这种香港老电影化的视觉呈现无疑勾起了无数人对香港的回忆,展现了香港独特的风貌和味道。
除此之外,在视觉呈现上,《紫荆花开》还在多处融合了精美动画特技,如第四集《同舟共济》从一分五十秒处开始运用3D动画,从动态杂志到动画地图再到三维立体数据图,生动直观地说明了香港回归后经济发展的态势。
别具一格的视觉设计赋予了《紫荆花开》别样的内涵,也带给了受众别样的视觉享受。
第二,《紫荆花开》在听觉艺术上的表现同样值得称赞。
香港回归20年风雨历程,不论是悬而未决的关键时刻,还是激动人心的难忘瞬间,抑或攻坚克难后的欣喜之时,《紫荆花开》中平实却有力的解说词配音和恰到好处的主观音乐的烘托陪衬,再加上相应画面的有机相融,使纪录片达到了绝佳的传播效果。
试举一例,第五集《同心圆梦》,当讲述到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悬挂在灯杆上的福娃、香港路边的‘香港北京奥运同心’标语、马会门前的木马模型、地铁站里的奥运倒计时牌,夜色降临,尖沙咀钟楼广场上的五福娃彩灯亮了起来,伴着海风,赞叹之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奥运协办城市的热情,2008年也成为香港历史性的一年。